『壹』 金棕榈奖中国有几个
1993年,中国导演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这部影片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华语影片。2017年5月29日,中国导演邱阳凭借《小城二月》获得第70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从1957年开始颁发,前身为“金鸭奖”,即“电影节大奖”,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
『贰』 从二〇〇〇年到现在我国有哪些电影在国外获奖
马背上的法庭(刘杰)、刺青、三峡好人、苹果、图雅的婚事
另外,还有其他获奖影片
《李莲英》获第41届柏林电影节特别鼓励奖。
《哦,香雪》获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电影中心艺术大奖。
《中国岩溶》获西班牙巴塞罗那国家地质学电影节大奖——最高艺术质量奖。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大奖——最受欢迎影片;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
《高产紧凑型玉米》获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第8届国际农业电影节教学片类二等奖。
《壁蜂》获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第8届国际农业电影节通俗科学类二等奖。
西影厂和台湾合拍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艾维拉诺莉特别奖。
《马路骑士》获法国马赛国际女性电影节公众大奖。
北影厂香香港合拍故事片《过年》获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赵丽蓉获最佳女演员奖。
《屠城血证》获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一等奖。
1992年《双旗镇刀客》获第三届日本夕张国际探险与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来自火焰山的鼓手》获第四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影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意大利大卫奖评选活动“最佳外语片奖”。
《四十不惑》获第四十五届瑞士洛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评奖”。
《狂》获第三届不结盟国家电影节(朝鲜)“最佳摄影奖”。
《高朋满座》获蒙古第一届喜剧电影节一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第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血色清晨》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金球奖”。
《留守女士》获第十六届开罗国际电影“金字塔金像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心香》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1993年《香魂女》(导演:谢飞)、《喜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双旗镇刀客》、《妈妈》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
《天堂回信》(导演:王君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年电影中心奖”;荷兰第7届国际儿童电影电视节最高奖“儿童电影节奖”;美国芝加哥第10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和儿童评委两项最佳影片奖;伊朗第9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杂嘴子》(导演:刘苗苗)获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
《找乐》(导演:宁瀛)获第四十三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和特别荣誉奖;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金樱花奖和东京都知事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青年导演大奖”首奖,奖金35万美元;第十五届法国南特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金热气球奖,男主角黄宗洛获最佳男演员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片《森林、小鸟和我》获第四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儿童电视节竖让目组开罗金奖。
由田壮壮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蓝风筝》获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优秀女演员奖(吕丽萍)、新人特别推荐奖和东京都知事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和国际影评联盟大奖;洛杉矶影评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奖。
《菊豆》(导演:张艺谋)获保加利亚瓦尔纳市首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巩俐),巩俐还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秋菊打官司》(导演:张艺谋)获法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并名列香港第12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十大华语片之冠。
《大红灯笼高高挂》(导演:张艺谋)获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比利时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
《心香》(导演:碰纤兄孙周)获第9届法国蒙彼利埃中国电影节笑袭最高奖——“金熊猫奖”。
《随风而去》(导演:肖锋)获第2届东京国际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结尾奖。
《爱在东京)获法国第14届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留学生吴晓东)金奖。
台湾的《无言的山丘》获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日本福冈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剧本吉最佳美术指导奖。
台湾的《戏梦人生》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奖。
台湾的《暗恋桃花源》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台湾的《青少年哪吒》获第6届东京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项目铜奖,第15届法国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香港的《笼民》获首届上海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日本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摄影奖。
中国教育电视片《水》获得第二十届“日本赏”国际教育节目大赛学前教育类银牌奖。
吉林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远离的愿望》在挪威特罗姆索举办的自然纪录片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在意大利桑迪欧国际自然纪录片电影节上,获特别奖。
动画片:上海美影厂《12只蚊子和5个人》获法国第19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奖。《悍牛与牧童》获第3届伊斯梅利亚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塔胡特银像奖。
电视片:中央台《最后的山神》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远在北京的家》获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老磨坊》获最佳男主角奖(吴京安)。
谢晋导演获法国首届《轩尼诗》创意和成就奖。
1994年《火狐》(导演:吴子牛)获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和在法国蒙彼利埃举行的中国电影节金熊猫奖。
中国辽宁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两个孤儿的故事》获第二届亚洲电视映像节最高奖赏——最优秀奖,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片《姊妹溪》获优秀奖。
《大气层消失》(导演:冯小宁)在南斯拉夫金松岭获“金松岭—94”国际环保、体育和旅游电影节“银松奖”。
《炮打双灯》获第42届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评委特别提名奖。女主角宁静获最佳女演员奖。
《凤凰琴》获第四次不结盟运动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火炬铜奖。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在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上,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1995年《红粉》(导演:李少红)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玫瑰的扮演者陈冲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主角奖”。
《黄沙 青草 红太阳》(导演:周友朝)获首届金色布拉格电影节金人大奖。
《战争子午线》(导演:冯小宁)获第4届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日本电影评论家奖”。这是中国抗战影片首次在日本获奖。
《黑骏马》(导演:谢飞)获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艺术节最佳导演奖,男主角腾格尔获最佳艺术奖。
《民警故事》(导演:宁瀛)获西班牙第4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国际影评人大奖。
《红樱桃》(导演:叶大鹰)获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轩尼诗记者杯——最佳创意奖”。女主角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母亲,没有选择》获第5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及最佳观众奖。
《二嫫》(导演:周晓文)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玛雅美洲豹”金奖,女主角艾丽娅获最佳女演员奖。
《霸王别姬》(导演:陈凯歌)获日本东京东影评论家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张国荣获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该片还获得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最佳影片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男主角夏雨获第一届新加坡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影片被美国《时新周刊》评为年度国际“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导演:张艺谋)获第4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技术奖”;被美国全美影评人联盟评为年度格里菲思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获美国第6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奖“最佳摄影奖”。
《女儿红》(导演:谢衍)女主角归亚蕾获捷克第30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女人花》(导演:王进执)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和“妇女电影奖”。
《兰陵王》(导演:胡雪桦)获美国洛杉矶桑塔·克拉里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出品人郑凯南获荣誉奖状;摄影顾长卫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
《与往事干杯》(导演:夏钢)获葡萄牙第24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俱乐部联合荣誉奖。
《落河镇的兄弟》(导演:苏舟)获美国第12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联合国儿童权益宣言”奖。
《人约黄昏》获马那基国际电影节“银摄影机大奖”。
《混在北京》中女主角剧雪获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表演特别奖”。
《活着》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男主角葛优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蓝风筝》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东邪西毒》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背靠背,脸对脸》获香港第14届电影金像奖评选“十大华语片”之一。
『叁』 威尼斯电影节历届获奖名单
截至2023年9月5日,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历届获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1932)
最佳导演:尼古拉·埃克《生路》
最佳男演员:弗雷德里克·马区《化身博士》
最佳女演员:海伦·海斯《马德隆·克劳德特的罪恶》
第二届(1934)
最佳外国影片:《阿兰岛人》
最佳导演:吉·马哈蒂《入谜》、约·罗文斯基《青年之恋》
最佳男演员:华雷斯·皮莱《自由万岁》
最佳女演员:凯瑟琳·赫本《小妇人》
最佳意大利影片:《泰雷萨旗手》
第三届(1935)
最佳外国影片:《安娜·卡列妮娜》
最佳意大利影片:《幻影》
最佳导演:金·维多《洞房花烛夜》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布郎夏尔《罪与罚》
最佳女演员:保拉·韦塞利《插曲》
第四届(1936)
最佳外国影片:《加利福尼亚的皇帝》
最佳意大利影片:《利比亚骑兵队》
最佳导演:杰克·弗德《弗兰德狂欢节》
最佳男演员:保罗·茂尼《路易斯·巴斯德传》
最佳女演员:安娜·蓓拉《战斗前夜》
第五届(1937)
最佳外国影片:《舞针的册》
最佳意大利影片:《抗击汉尼拔》
最佳导演:罗·弗拉哈迪《伏象神童》
最佳男演员:伊密尔·詹宁斯《统治者》
最佳女演员:蓓蒂·黛维斯《红衫泪痕》
第六届(1938)
最佳外国影片:《奥林匹克运动会》
最佳意大利影片:《空军敢死队》
最佳导演:卡尔·里特《士兵的假期》、马塞尔·卡内尔《雾码头》
最佳男演员:李思利·霍华德《卖花女》
最佳女演员:瑙玛·希拉《绝代艳后》
第七届(1939)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布纳·梅西阿斯》
第八届(1940)
最佳外国影片:《驿站长》
最佳意大利影片:《阿尔卡扎尔之围》
第九届(1941)
最佳外国影片:《克鲁格总统》
最佳意大利影片:《钢盔》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剧演员》
最佳男演员: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乌尔里奇《安奈利》
第十届(1942)
最佳外国影片:《伟大的国王》
最佳意大利影片:《槟加西》
最佳男演员: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枪击》
最佳女演员:克·苏德鲍姆《伟大的国王》
第十一届(1946)
最佳外国影片:《大地之光》
第十二届(1947)
最佳外国影片:《罢工》
最佳意大利影片:《悲惨的追逐》
最佳导演:亨利·乔治·格卢佐《巴黎警局》
最佳男演员:皮埃尔·费斯内《文森特先生》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格纳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
第十三届(1948)
最佳外国影片:《王子复仇记》
最佳意大利影片:《在罗马的阳光下》
最佳导演:格·沃·派勃斯特《审判》
最佳男演员:恩斯特·多伊奇《审》
最佳女演员:珍·西蒙斯《王子复仇记》
第十四届(1949)
圣马克金狮奖:《曼侬》
最佳意大利影片:《沼泽的蓝天》
最佳导演:阿·吉尼那《沼泽的蓝天》
最佳男演员:约瑟夫·科顿《珍妮的肖像》
最佳女演员:奥丽薇·迪·哈弗兰《毒龙潭》
第十五届(1950)
圣马克金狮奖:《裁判结束》
最佳意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员:萨姆·杰夫《夜阑人未静》
最佳女演员:埃莉诺·帕克《铁窗红泪》
『肆』 历届金鸡电影节举办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鸡奖的背景资料。
意义: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是中外电影的大交流,是中外影人的大聚会,是中国电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成就,是世界电影人了解中国电影现状,是中国和世界电影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重要而独特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