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0部影史最佳科幻电影
《Timeout》评选的影史百大科幻电影中,每部作品都承载着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与深刻探索。以下是部分精选的科幻佳作,它们在不同的维度与层面,揭示了未来、科技与人性的复杂性。
《独立日》(1996)、《蓝白红三部曲之红》(1994)、《二零一零》(1984)、《超人》(1978)等,通过各自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科幻电影对社会、科技与人类命运的思考。
《湮灭》(2018)、《冲出宁静号》(2005)、《阿尔伐城》(1965)、《五百年后》(1971)、《飞向太空2002》(2002)等影片,以未来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探讨科技与文明的共生、冲突。
《天生爱神》(1984)、《奇异的旅程》(1966)、《少数派报告》(2002)、《博命》(1962)、《太空英雌芭芭丽娜》(1968)等作品,以独特的科幻设定,展现未来世界中的人类情感、道德与生存困境。
《人间大浩劫》(1971)、《科学怪人》(1931)、《科幻双故事片》(1936)、《头脑特工队》(2015)、《钢铁巨人》(1999)等电影,融合了历史与当代的科幻元素,反思科技与人性的关系。
《星际迷航》(2009)、《攻壳机动队》(1995)、《电路世界》(1973)、《阿凡达》(2009)、《降临》(2016)等,以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引领观众探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未来。
《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1983)、《飞侠哥顿》(1980)、《美国宇航员》(2001)、《脱胎换骨》(1966)、《致命魔术》(2006)等影片,通过科幻元素,展现时间、空间与现实的复杂性。
《钢铁侠》(2008)、《逃离地下天堂》(1976)、《西部世界》(1973)、《怪人》(1951)、《深渊》(1989)等作品,揭示了科技发展与人类情感的冲突与融合。
《地球争霸战》(1953)、《傻瓜大闹科学城》(1973)、《我略知她一二》(1967)、《极光追杀令》(1998)、《疯狂的麦克斯2》(1981)等电影,通过科幻叙事,探讨科技对社会结构与人类行为的影响。
《火星人地球大袭击》(1967)、《地心引力》(2013)、《死亡幻觉》(2001)、《沙丘》(1984)、《时空大挪移》(1960)等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科技与自然、宇宙的相互作用。
《报信的人》(1984)、《超世纪谍杀案》(1973)、《光明战士阿基拉》(1988)、《铁血战士》(1987)、《原始星球》(1973)等影片,通过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揭示科技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
《皮囊之下》(2013)、《星河战队》(1997)、《捉鬼敢死队》(1984)、《超时空接触》(1997)、《她》(2013)等作品,以科幻元素为载体,探索人类情感、意识与科技的边界。
《第九区》(2009)、《星际旅行2:可汗之怒》(1982)、《全面回忆》(1990)、《第五元素》(1997)、《极度空间》(1988)等影片,通过科幻叙事,展现科技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机器人总动员》(2008)、《暗淡的星》(1974)、《人体异形》(1978)、《命运之门》(2004)、《盗梦空间》(2010)等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探讨科技与人类情感的深层联系。
《天降财神》(1976)、《银河追缉令》(1999)、《宇宙静悄悄》(1972)、《变种异煞》(1997)、《地球停转之日》(1951)等影片,通过科幻元素,展现未来世界与人类命运的复杂性。
《侏罗纪公园》(1993)、《人猿星球》(1968)、《堤》(1962)、《发条橙》(1971)、《天外魔花》(1956)等作品,以独特的情节,探索科技与自然、历史的互动。
《十二猴子》(1995)、《机械姬》(2014)、《人工智能》(2001)、《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2004)、《回到未来》(1985)等影片,以科幻元素为背景,深入探讨时间、记忆与自我认知的奥秘。
《禁忌星球》(1956)、《苍蝇》(1986)、《人类之子》(2006)、《索拉里斯》(1972)、《终结者2:审判日》(1991)等作品,通过科幻叙事,揭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与人性的深远影响。
《潜行者》(1979)、《月球》(2009)、《黑客帝国》(1999)、《怪形》(1982)、《外星人E.T.》(1982)等影片,以独特视角,探讨科技、意识与生命本质的深刻议题。
《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1980)、《终结者》(1984)、《大都会》(1927)、《妙想天开》(1985)、《第六感》(1999)等作品,以科幻叙事,展现科技与人性、文明的复杂关系。
《星球大战》(1977)、《异形2》(1986)、《第三类接触》(1977)、《异形》(1979)、《银翼杀手》(1982)等电影,以科幻视角,深刻探讨科技、生命与人类命运的深层次问题。
《2001太空漫游》(1968)作为科幻电影的巅峰之作,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思考,引领了科幻电影的美学潮流,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
B. 2012电影观后感
不久前我看了电影《2012》。现在想起,我的心中还是会涌动着很多感想,还是会觉得很震撼,还是会想起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这部电影主要是根据玛雅历中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会毁灭的传说,描绘出了世界末日来临时地震、海啸等特大灾难对地球造成的伤害和人们面对灾难的表现。其中,发现世界末日要到来的人是印度的科学家;而最后,制造好“方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我为中国和亚洲感到骄傲。
在电影《2012》中,主角叫杰克逊,他在发现灾难来临时,立刻带上自己的家人,开汽车,开飞机,历尽艰难万险来到中国,在一个造“方舟”的工人的帮助下进入了方舟。可是却因此给“方舟”造成了损坏,差点害死了全船人。于是杰克逊冒着生命危险与儿子一起齐心协力解决了故障,让大家都得救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犯的错需要我们去承担!”我很佩服他在这种危急时刻选择了知错就改,勇于承担。
影片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美国总统。灾难来临时,这位美国总统选择了留在地球上,和人民共存亡。他把科学家们发现世界末日的消息告诉全世界的人们,而不是隐瞒真相,让人们有时间与自己的家人告别。美国总统说过“我们是一家人,我会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度过难关!”这位美国总统是最有权力上“方舟”,逃过这次劫难的人,但他却认为惊慌的人们需要有人指挥;恐惧到了极点的人们更需要有人去安抚。美国总统最后选择了留下,被海啸淹没。他做了一个普通人难以做到得伟大的选择!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灾难,但也会有面临选择的时候。有一个黑人在白人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选择了努力与奋斗,最后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今年的感恩节,奥巴马与两个女儿一起出现在白宫,接收国家火鸡协会按传统向总统赠送的火鸡。奥巴马曾计划把这只伙火鸡吃掉,但女儿上前阻止,他就没有吃,并且假装严肃地把手放在火鸡的头上,说:“你被赦免了。”在威严的总统和慈爱的父亲之间,奥巴马选择了做一个慈爱、幽默和会让女儿快乐的父亲。相信这样的总统,这样的父亲,在碰上《2012》这样的灾难时,也会做出像电影中的总统一样的选择!
我很佩服《2012》里那些舍生取义的人,但我更希望我们在现在选择健康,选择环保,让《2012》的悲剧永不出现!一起加油~
C. 有哪些不错的灾难片
说起灾难片,当然要数美国好莱坞制作最经典了,譬如《后天》,《2012》等,大场面制作,特效震撼人心,当然,今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其实也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灾难片,对标好莱坞水准,我们也是不差的。
一、后天
流浪地球大家都很熟悉了,吴京与一众小鲜肉出演,刷爆了春节档。作为中国科幻片的开元制作,无疑流浪地球的制作水准都十分精美,画面特效把握到位。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一部太阳要爆炸,人类把地球带走的影片,其实,它的核心也是一部灾难片。地球停止自转,洪水滔天,淹没了人类家园;全球温度降低,城市变成冰雕,普通人类只能生活在地下;地球流浪途中,又面对木星引力捕获,突破洛希极限,即将boom!人类存亡,乃至地球存亡,危在旦夕。这还不是一部灾难片吧。后天也好,2012也好,无论灾难如何大,如何恐怖,地球好歹还在,流浪地球可好,灾难来临,地球都自身难保。这明明是一部视野更大、灾难指数超标的灾难片。更何况,作为一部中国人制作的灾难片,我们的特效画面足够好,更别说电影的剧情了。美国灾难片中,无一例外的是男主带来一家人躲避灾难,所有人都在躲避灾难,然后最终安全;而我们的电影,所有的人都在拯救地球,即便绝望、即便失败,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曾放弃。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灾难片的内核,不抛弃不放弃,好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