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习画家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感受。
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表情扭曲的呼号者、锯齿般的灯光、濒死长嘶的战马……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出无尽的阴郁与恐怖,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被纳粹德国空军夷为平地,愤怒的毕加索用半年时间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作为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Ⅱ 格尔尼卡好看吗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0Vum0z0UpLaKTlKpVs04Ng
《格尔尼卡》是科尔多·塞拉执导的历史爱情片,詹姆斯·达西和玛利亚·瓦沃德出演。该片讲述了男主角和女主角在西班牙一个叫格尔尼卡的地方相遇的故事。这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影片,男主角是一个记者,而女主角则是在政府审查部门工作,从职业角度看男女主角无疑是死对头。两个人在西班牙一个叫格尔尼卡的地方相遇。
Ⅲ 毕家索的画《格尔尼卡》怎样欣赏
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 2010/11/18 12:24:59 | By: 大师 ]
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 饶 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出的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
象征性与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A4纸、课本、铅笔等。教师:自制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5分钟)
1、播放一段战争片段,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思考:影片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谈谈你的观后感:影片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3、尝试表现:以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形象为素材,用徒手画尝试勾画一个艺术形象,可作变形或夸张处理,不必画的太具体。——机动
4、出示一幅与战争有关的作品《格尔尼卡》,问:作者是谁?作品名?
5、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二、初步感知(2分钟)
1、提问: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满、乱、压抑、无中心、视觉冲击力强、支离破碎、恐怖……)
2、小结:满、乱、支离破碎……(画面中似乎布满了可供我们观赏的内容,以致于我们的眼睛不得不在画面上看来看去。)那么,毕加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构图呢?我想现在大家在头脑中一定有了很多的问号?
三、自主探究(8分钟)
1、自学课本,思考问题:
① 《格尔尼卡》的创作时间?画种?作者?(1937年油画)
追问:随意说说毕加索是怎样一位画家?——西班牙人 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画家
② 《格尔尼卡》是怎样诞生的?毕加索想表达什么?(愤慨、抗议、同情)
追问:1937年在我们中国又发生了那些类似格尔尼卡的事件?
(7·7卢沟桥事变,12·13南京大屠杀——前面短片摘自电影《南京大屠杀》)
③ 有人说毕加索“多才”、“多产”、“多变”,你怎么理解?
多才——在油画、版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各种艺术领域都有杰出表现。
多产——毕加索的一生究竟创作了多少艺术作品,将永远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难解的谜。到现在为止,毕加索的作品被发现的就有6万余件。
多变——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大致分为:“蓝色时期”(忧郁)、“玫瑰红时期”(幸福)、“黑人时期”(几何化)、“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2、毕加索各时期作品欣赏。
3、小结:毕加索的作品确实令人费解,但当你了解了他的艺术语言后,你就可以很顺利地进入他的艺术世界,进而得到精神享受。
四、合作探究(15分钟)
1、通过刚才的自主探究,大家对毕加索及《格尔尼卡》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接下来我们以4人为一组,围绕《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⑴ 仔细观察,画面中都有哪些形象?
⑵ 这些形象都有什么特点?(从动作、表情上加以分析)
⑶ 这些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⑷ 为何用黑白处理方法而不是用彩色的?哪种方法更适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恐怖、哀痛的气氛)
2、各组选定代表上台讲解(当小老师)。
经过各组的热烈讨论,现在我们请出各组的代表上台来当小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参考答案
画面形象
表情动作或形状
象征意义
抱孩子的母亲
抱着孩子、仰天痛哭
失去亲人的西班牙人民
举灯的女人
伸长胳膊、举着灯、灯光射向四周
(教人联想到纽约的自由女神)
求救的人
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恐惧、无奈
象征战争中所有受苦受难的、受到残害的西班牙人民
奔跑的人
奔跑、痛苦、渴望、希望
断臂倒地的战士
拿着断剑、倒地、顽强斗争、死不瞑目
鲜花
盛开的鲜花
寓意画家对死难者的哀悼
灯
锯齿状、向剑一般发出犀利的光
光明、和平、希望,寓意法西斯的罪恶在灯光里暴露无遗
马
被刺伤、仰头嘶鸣
正在遭受灾难的西班牙人民
牛
龇牙咧嘴、冷漠
法西斯的冷血、残暴邪恶
和平鸽
飞翔
和平、希望
具体分析:
① 你能找出“哭泣的母亲”吗?
a、分析动作表情:抱着孩子,张大嘴——在干什么——仰天痛哭
b、由这个表情看出这位母亲内心是怎样的?(痛苦、悲伤)
c、为什么痛苦?(因为怀里的孩子死了)
d、她在作品中仅仅代表她自己么?还代表哪些人?(所有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这其实就是这个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
② 拿灯的女人、奔跑的人、呼救的人在哪里?
躺在地上的是什么人?为何手持断剑?
问:这些人物表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都象征着什么?
③ 高悬的灯象征什么?
(光明、和平、希望,寓意法西斯的罪恶在灯光里暴露无遗)
④ 牛、马表情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a、马的嘶鸣象征什么?——痛苦的人民
(马——仰头哀鸣、痛苦——画家曾公开表示马在这里象征着人民)
b、牛头代表什么?用恰当词语描绘它的表情。
(牛——面无表情、龇牙咧嘴、冷漠——象征法西斯的残暴与邪恶)
c、问:为什么把象征法西斯的牛画在画面中?画家想突出什么?
(对比——更有震撼力,突出法西斯的冷血与凶残)
3、学生质疑:
对《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你还有什么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
4、教师质疑:
① 画面中的这些形象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破碎的形象——更具震撼力,更能打动观众)
② 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使得画面具有如此震撼力?
(夸张、变形、象征、对比、立体主义)
出示放大的人头、马头、牛头,分析比较。
与真人、真马、真牛比较,有何不同?——夸张、变形
人头、马头、牛头仅仅代表3个形象么?——象征意义
课件演示毕加索作品中的人头是怎么画出来的?——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产生于法国,是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重新组建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使观众可以同时欣赏到形象的各个角度,这是一种新的造型方式。毕加索是其重要的创始人;1907年《亚威农少女》就是立体派的开端。例如在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
5、再次谈感受。
通过刚才的合作探究,对于《格尔尼卡》大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画,你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感受到——悲惨、痛苦、死亡、恐惧……)
6、故事激趣——机动
① 导语:毕加索是一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不光我们大家喜欢,就连那些德国法西斯们也是爱不释手。
② 讲述小故事:二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不速之客受到的却是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军官指着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③ 师:为什么毕加索说“这是你们的杰作”?——其实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法西斯的暴行,才造成了《格尔尼卡》中的人间悲剧。
7、小结:
控拆战争的暴行给人们带来灾难,《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无疑是成功的,作者毕加索采用破碎、夸张、变形、象征性的形象、黑白灰的色彩、不安的构图、对比度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与抗议,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五、自主表现(7分钟)
1、思考:对比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创作方法,你觉得上课之前,你创作的徒手画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机动
2、练习要求:
①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请你以“战争之罪”为主题,尝试用立体主义、变形、夸张、象征和寓意等手法来创作一幅关于控诉战争罪恶、支持和平的画。(可在前一幅画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再创作)
② 不要只表现残酷的一面,也可以把自己的“希望”、“想法”表现在画面上。
六、展示评价(2分钟)
1、说一说创作心得(2-3个创意比较好的作品)。
2、评一评:哪一幅画的最有意思?评出“最佳创意奖”。
评价建议:
① 作品是否是否围绕主题,中心突出?
② 作品是否有创意,表现了自己的感受。
③ 画面有何优点?你有什么建议?
六、归纳总结(1分钟)
同学们,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战争是可怕的,我们需要和平,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课外延伸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好好欣赏这幅《格尔尼卡》,来更深入地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憾。——机动
附:问题解惑:
问题1:《格尔尼卡》一画现存于何处?(现保存在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博物馆)
问题2:格尔尼卡小镇现在怎么样了?(现有人口1.5万。20世纪90年代末,格尔尼卡被国际旅游界纳入地球上自然环境保护得最好、人文景观最有特色的十大“人间天堂”之列。)
问题3:现在德国人对他们在格尔尼卡所犯下的罪行是什么样的态度?(德国没有忘记那场悲剧。1997年时值格尔尼卡被炸60周年之际,德国驻西班牙大使专程前往格尔尼卡,代表总统就德国空军当年轰炸格尔尼卡表示“认罪”,并请求“宽恕”。)
Ⅳ 格尔尼卡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2]
创作背景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3]
艺术鉴赏
主题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4]
共8张
格尔尼卡局部图
构图
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
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4]
象征
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比喻了在战斗中最无辜的百姓,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在其之下,是一位妇女,她朝着自由女神走去,象征着人们渴望和平和自由;而在第四段,那个躺在地上的男子,象征着战斗中不屈的战士,他手那拿一支剑,最妙的是他剑上的小花,赞颂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4]
名家点评
英国作家、画家、伦敦现代美术学院院长罗兰特・潘多斯:公牛在《格尔尼卡》这幅画中并非反面角色,相反,它好像是在搜索地平线上出现的歌人,在画面上根本没有出现反面角色的形象。因为造成这些灾难的敌人是全人类的公敌,他们极其卑,也极为普遍,难以包罗在单一的形象中。所以,人们从画上看到的只是死孩子、火焰中的房子、刺伤的身体、痛苦的歌斯底里的呼叫、以及惊慌的表情等等可能的事物,而造成这场灾难的恶魔却在这幅画中被省略。[5]
后世影响
衍生作品
2014年,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导演拍摄了电影《33天》,该电影讲述了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过程。[6]
历史传承
《格尔尼卡》自诞生起几乎有将近20年的时间在路上奔波,穿梭于大西洋两岸的诸多城市。最后一次旅行是在1981年,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转移至西班牙,此前毕加索一直将其出借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直到西班牙恢复民主。[7]
画家对这幅怀着愤怒完成的作品是很重视的,他生前留下遗言说:只有当西班牙建立起民主政府的时候,《格尔尼卡》才可以回到自己祖国。佛朗哥死了以后,西班牙政府与保存这幅画的美国政府经过5年的谈判,1981年9月才将它隆重地运回了西班牙。[8]
作者简介
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市(Malaga),是当代西方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毕加索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一直到去世前十年,虽已届八十高龄,但他依然站在艺术创作的前列。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几乎没有未受过他的影响的。毕加索的艺术成就除去绘画以外,还涉及到各种材质的雕塑、陶艺、书箱装帧等方面。毕加索从9岁起就开始作画,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十分惊人的。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习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9]
参考资料
[1] 王晓锋编,中外名画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5,第186页
[2] 郑春兴主编,世界名画品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4,第516页
[3] 吕翠凤编著,大学人文教育导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07,第133页
猜你关注
女孩子喜欢你的表现
女孩子喜欢的话题
个人贷款
途游斗地主下载
初次见 队长帮你快速读懂艺术品
毕加索用这幅画让法西斯哑口无言
这幅画是世界上反战名作,出自毕加索之手,他一直很关心战争中的妇女和儿童,枪子不长眼,受害者都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
Ⅳ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片子
中文名称:北方的纳努克
英文名称:Nanook of the North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22年
电影导演:罗伯特 J. 佛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
地区:美国
简介:
电影中文名:北方的纳努克
电影英文名:Nanook of the North
片长:79 min
国家/地区:美国
色彩:黑白
混音:Silent
级别:Germany:6 / Portugal:17 (director's cut) / Canada:G (Manitoba/Nova Scotia/Québec) / Canada:PG (Ontario) / UK:U (re-release) (1947)
上映日期:1922年6月11日 美国
宣传语:1. A story of life and love in the actual Arctic.
2. The truest and most human story of the Great White Snows.
3. A picture with more drama, greater thrill, and stronger action than any picture you ever saw
IMDb:0013427
导演: 罗伯特 J. 佛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
编剧: 罗伯特 J. 佛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
演员表: Nanook ..... Himself
Nyla
Cunayou ..... Herself (Nanook's wife)
Allee ..... Himself (Nanook's son)
Allegoo ..... Himself (Nanook's son)
Berry Kroeger
剧情梗概: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南努克一有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虽然对本片有过“摆拍”是否纪录片的争论,但毫无疑问本片仍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
上世纪20年代,拍摄北极或南极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险电影非常流行。但是,弗拉哈迪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弗拉哈迪所开创的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拍摄纳努克一家
1884年2月16日,罗伯特·弗拉哈迪出生于美国密歇根铁山脚下,父亲是位探险家。弗拉哈迪回忆说:“当我长到十几岁时,总盼望着同父亲一起探险,我们常常一走就几个月,夏天划着小船,冬天穿着雪鞋。”1896年,弗拉哈迪跟随父亲来到加拿大的雨湖地区开采金矿,他喜欢这里天然的原始状态。后来,父母把他送到密歇根的矿产学院,但没能毕业。据说学校认为弗拉哈迪没有成为专业矿业者的资格。大学时代也并非没有收获,他学会了拉小提琴——这是陪伴他一生的爱好,也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弗朗西斯·哈宾达。
后来,弗拉哈迪三次去北极探矿,旅程的最后弗拉哈迪确实发现了一些铁矿,但开采价值微乎其微。他获得的唯一奖赏是加拿大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处小岛。他想把探矿中拍摄的胶片剪辑成一部探险影片。就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从桌子上掉下的烟头把胶片点燃了,弗拉哈迪也被烧伤。唯一幸运的是,他保住了生命。胶片烧掉了,他决定等到春天再一次去北方。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拍摄计划直到1920年才在法国皮毛商雷维永兄弟的赞助下实施。这一年,他已经36岁。
哈德逊港的一间小屋是弗拉哈迪的住所,他找到优秀猎手纳努克一家作为主要拍摄对象。第一场拍摄的就是猎海象,拍摄前,弗拉哈迪对纳努克说:猎捕海象时如果有任何情况干涉了我的拍摄计划,一定要放弃捕杀;记住:我要的是你捕象的镜头而不是它们的肉。
其实,当时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弗拉哈迪在后来的影片中一再重复这种拍摄方式,让人们用父亲或祖父的方式表演生活,商业的侵入、人与人的矛盾都被他挡在摄影机镜头之外。电影史家称弗拉哈迪为浪漫主义者。
把戏剧性引入纪录片
拍出第一批胶片,弗拉哈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冲洗,他的敌人是寒冷的天气。如何过滤混入水里的狗毛和爱斯基摩人衣服上的鹿毛同样是个难题。
爱斯基摩人的房子是用冰块砌成的,叫伊格鲁。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塌下来,每一次倒塌,同伴们都轰然大笑。
因为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造。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出父子亲情。
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因为没有照明,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结果要真实,为了真实不惜搬演,这是弗拉哈迪的信条,他把悬念和戏剧性引入了纪录片。
弗拉哈迪在北极生活了16个月,胶片已经用完,准备动身回家,纳努克惘然若失,依依不舍。弗拉哈迪指着身边河床的石子说:“会有像石子一样数不清的人看你的电影。”几年之后,弗拉哈迪为一些杂志撰写探险游历的系列文章,并在妻子的协助下,于1924年出版了《北方纳努克》一书。弗拉哈迪在他的书中记录了爱斯基摩人在北极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在拍片过程中的种种趣事。影片拍完后,第一批观众就是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弗拉哈迪在书中这样描绘:“他们(爱斯基摩人)一直向后看放映机的光源,就像看银幕一样,我以为这次放映不会成功。突然一个人大喊:‘抓住它,抓住它。’他们以为海象真的会跑掉。当时屋子里一片混乱。爱斯基摩人在胶片中看到了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他们开始互相耳语,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忽然之间,他们仿佛理解了我所做的一切。”
弗拉哈迪先把片子给派拉蒙公司,看完样片后经理走过来,和蔼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非常抱歉,让观众去看这部片子是勉为其难的,“你到北方去历尽了辛苦,却落得这般结局,实在令人惋惜。”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法国百代公司同意发行。
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一炮走红,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北方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北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
听从灵感,再现往昔
派拉蒙公司失去了《北方纳努克》,现在想弥补,派人找到弗拉哈迪说:您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自己提个预算,请再给我们带回一个《纳努克》。弗拉哈迪认为在北方过了许多年,现在应该去相反的方向。1923年,弗拉哈迪带着妻子女儿和一个红头发的爱尔兰女佣,来到太平洋小岛一个只有百户人家的波利尼西亚村庄。由于传教士和商人的努力,岛上人已经开始穿西装。弗拉哈迪找到村里的酋长,要求他们穿上民族服装。为了制造高潮,特地让一个男孩纹身——当地人称为刺青,这种成人仪式几十年前就已经失传了。仪式前的舞蹈庆典和化妆活动也都是弗拉哈迪按照当地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搬演的。
在这部名为《摩阿拿》的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弗拉哈迪开始尝试使用摇镜头去跟拍一个主体对象,当时还没有人用过这种拍摄手法。不仅如此,长焦镜头和特写镜头在他的影片中也同时被使用。在刺青一场中,当针扎进男孩的身体时,弗拉哈迪用特写镜头记录下了他脸上的痛苦神态,并把摄影机摇向他身边的母亲,把母子间的亲情在一幅画面中表现得至真至善。
弗拉哈迪拍片有一个特点,就是毫不遗漏地记录下他感受到的一切,拍《摩阿拿》时,他的素材已经达到14万英尺。但他并不在乎,只要他的灵感存在,那么他的机器就不会停止。拍完的素材弗拉哈迪会不时地拿给村民们看。他们在椰子树上绑起银幕,放映工作样片,看完后,岛上的居民立即把感想告诉他。特别是那些还记得岛上古老仪式和生活习惯的长老们,不仅帮助弗拉哈迪再现往昔,还来检查他的片子是否有错误。
《摩阿拿》并没有为派拉蒙公司赚到钱,即使采用“南海群妖的爱情生活”这样夸张的广告语。格里尔逊在《太阳报》发表评论说,“我不应该说哪些镜头是漂亮的,因为所有的都是那么美”。这里,他第一次使用documentary这个词称呼纪录片,从此纪录片自立门户,直至今天。
格里尔逊邀请弗拉哈迪拍摄一部反映英国工业化进程的电影。拍摄前,英国政府的某个上层人士想要看看稿本,可是弗拉哈迪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他只好回到旅馆像隐士一样呆了几天。最后,他给了格里尔逊一打纸,第一页写的是:关于手工业者的电影,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第二页写的是:电影剧本——工业化英国的场景。此外什么都没有。
弗拉哈迪非常喜欢伦敦。在英国拍片时,傍晚他常常去小酒吧喝上几杯,并讲述他早年在北极遇到的事情。尽管故事有时很荒谬,弗拉哈迪讲故事的天赋却无人能比。
因为《北方纳努克》,弗拉哈迪获得了善于拍摄边缘人群的名声。1932年,高蒙公司制片人贝克决定冒险投资1%的公司预算在弗拉哈迪身上,拍摄《亚兰岛人》。弗拉哈迪来到爱尔兰西海岸三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这里距离伦敦只有15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水源充分,他们决定把这里作为拍摄地点。岛上没有摩托车,没有电影院,也没有任何奢侈的东西。但土壤对于当地人来说比金子还宝贵。
为了拍到亚兰岛人本来的生活面貌,弗拉哈迪从伦敦请来一位专家教居民用鱼叉捕鲨鱼。亚兰岛人的祖辈曾经这样捕鱼,但弗拉哈迪拍片的时候早已改用蒸汽轮船了。弗拉哈迪想把《亚兰岛人》拍成另外一部《北方纳努克》,但没能如愿,也许他没想到,《北方纳努克》是他十年探险与爱斯基摩人交往的结果,而《亚兰岛人》是为了拍摄而结识这些陌生的人们,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北方纳努克》是他无法超越的高峰。
这部电影给亚兰岛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岛上人把曾参加过弗拉哈迪电影拍摄作为向旅游者炫耀的资本。
《亚兰岛人》高超的摄影技艺赢得电影理论家保罗·罗沙的赞叹,但罗沙说,影片中的人物是“表演祖辈生活的蜡人”。
从未放弃他的模式
弗拉哈迪从未放弃自己的拍摄模式,1938年,他和妻子回到美国,想过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宁静生活,但事与愿违。不久,负责美国电影服务社的纪录片导演帕尔·罗伦兹邀请弗拉哈迪拍摄反映美国农业问题的电影《土地》。弗拉哈迪从小云游世界,四处探险,他55岁才第一次有机会接触美国人民的真实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是弗拉哈迪一生中最不快乐的时光。住在黑山掩映下的农场,日子安静却了无生趣,宜人的环境似乎更增加了他的挫败感。弗拉哈迪感慨地说:“威望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汉堡包和三明治。”
然而,弗拉哈迪错了,威望给他带来了一份奇怪的合同:它规定弗拉哈迪行动自由,拥有影片的版权,甚至出资者要求不在片子上署名,而资助的金额却非常慷慨。这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弗拉哈迪最后一部成功的作品。
影片展示了一个男孩的欢乐与悲伤。一开始就将观众置于神奇而美妙的丛林之中:池塘、荷叶、露珠、水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少年划着小船缓缓入画。可以看出他在这片森林里如鱼得水,他熟悉这里的一木一草。他最亲密的朋友是一只小浣熊,他们常常在一起嬉戏玩耍。然而,鳄鱼吃掉了浣熊,他决心为浣熊报仇。正当少年与鳄鱼相持不下时,爸爸正焦急地寻找着他。少年与鳄鱼的搏斗惊心动魄,这个场景让人想起纳努克与海象的搏斗,想起亚兰岛人与鲨鱼的搏斗,突出人与自然的搏斗是弗拉哈迪一贯的主题。
弗拉哈迪把自己对自然的深情和对少年时代的回忆都融进这个男孩的故事中,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自传性的影片。
出资者是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它想借助弗拉哈迪的名声改善公司形象,因为二十年的电影工作经验已经使弗拉哈迪的名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他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说明石油开采并没破坏这里的生态,一切依旧那么和谐。
1948年,威尼斯电影节因为弗拉哈迪的热情和勇猛授予他大奖。
这位纪录片电影开创者晚年生活拮据。此时,他对用摄影机“还原”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949年开始拍摄有关毕加索著名壁画《格尔尼卡》的影片,但是直到1951年去世,这部片子仍没有完成。它成了弗拉哈迪作品中令人期盼的“遗憾的艺术”。
在《北方的纳努克》拍摄完成后不久。纳努克就因为没有储存足够的过冬食物而饿死了。
美好的事物背后。
总伴随着悲剧。
Ⅵ 《格尔尼卡(2016)》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詹姆斯·达西主演的
链接:
Ⅶ 《格尔尼卡》的作者有什么生平事迹拜托各位了 3Q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法国共产党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电影《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Ⅷ 电影《云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人生而不平等。肤色上不平等(故事一) 社会地位上不平等(故事二) 金钱和权势上不平等(故事三、四) 基因上不平等(故事五) 科技上和暴力上不平等(故事六) 《云图》是对电影艺术的一场革命。其意义类似于立体主义的出现之于绘画。在此之前,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把不同角度看过的无关联客体综合起来表现在一张绘画作品里,却能在欣赏者眼里投射出一致的主题。 云图正是这样,把完全独立的六个故事,每一个都打散成几十个碎片,再重新拼接,以观众对片段投射的情绪与思考来组织材料,因此虽然故事繁杂,千头万绪,观众很难复原情节,但随着电影发展而产生的情感,却是以一贯之,纹丝不乱。而且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情节上,放低了情感上的戒备,更容易受到感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就像看毕加索反映纳粹暴行的杰作格尔尼卡,把男人女人牲畜最痛苦的正面侧面背面全部穿插安排在一个画面里,画面里空间关系、色彩、结构这些传统绘画最重视的元素全部都被忽略。而你越是在画面里寻找这些元素,越是试图重构符合认知的客观世界,就越是被画面中巨大的痛苦所震撼。 艺术产生于人的感觉,又作用于人的感觉。合格的艺术重现人的感觉,优秀的艺术拓展人的感觉,伟大的艺术延伸感觉的维度。画一个老妇人,能看出她的老态龙钟,是合格;画一个老妇人,能看出她年轻时的风姿妖娆,是优秀;画一个老妇人,能看出她数十年间如何从风姿妖娆变成老态龙钟的桩桩件件,是伟大。 人类是三维生物。我们可以感知空间存在并在空间里自由活动,但在时间的维度上人类毫无自由。我们不能重新经历过,也不能预先感受未来,连把时间流逝的速度改变一点点,也需要对于我们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 电影是随时间流逝的投影,是二维平面加一维时间的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电影有条件影响人对于时间维度的感受。电影艺术独有的重大突破,无不在此处做文章。在云图之前的电影,在时间维度上的探索,都不改变时间的线性属性,所做的无非是把时间这根线拉长缩短,剪断重组,或者折来绕。《云图》则不然。它通过把跨越宏大尺度的若干故事线并行化,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属性。正如同无限地分割弯折一条直线可以制造出介于一维和二维之间的分形,《云图》突破性的艺术手法给予观众一种突破线性时间束缚的感觉,呼应了影片表达的追求自由这一层最浅显的主题。 《云图》从结构上可以说是“重叠的独奏构成的六重曲”。如果它有音乐性的话那么它也可以是:钢琴、单簧管、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是充满大淘金时期的发黄的日记;西德海姆的来信则是一战之后暗流涌动下的上流社会的书信集;半衰期:路易莎·蕾的第一个谜是60年代情节紧张的美国电影;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难经历又是具有英伦气息的黑色幽默传记电影;星美-451的记录仪是亚洲风情的坎坷帮硬科幻;思路刹路口及之后所有就是浩劫之后轮回到原始社会的预言。在第一部分,每段独奏都被它后面的一段打断;在第二部分。每段被打断的独奏都按照顺次再次开始。 原著与电影 对于原著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能把将近五十万字的作品写成如此结构大卫·米歇尔绝对是一等一的讲故事高手,而且语言风格的变换(虽然看是翻译版)也非常娴熟。但对于乔治·奥威尔的说法这部作品就显得有点不够深刻,拿最生动的未来的釜山来说:故事地点,朝鲜半岛,内容,反乌托邦,可这竟然让你无法联想到《1984》而是《逃离克隆岛》!话又说回来,作为一部电影虽然不能有太高的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娱乐片这会是六个非常可爱的故事,而且每部分都个性鲜明。虽然制片人里面没有斯皮尔伯格或者迈克尔·贝不过我还是相信这部电影会很热门,当然最好控制一下电影的长度。 《云图》的模式 《云图》之后的热议估计和《低俗小说》对于结构的讨论不相上下。这种具有建筑美的叙事方式不仅开拓了电影的结构而且可以甚至是牵强地把几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关联起来(这无疑是一种能力)。无论成功与否这都肯定会化作一滴水,但是如果没有众多的水滴,哪会有海洋呢?
Ⅸ 格尔尼卡2016电影女主演都演过什么电影
大偷袭
7.1
动作 / 剧情 / 战争
年代:2005
地区:美国 / 澳大利亚
演员: 本杰明·布拉特 Benjamin Bratt 约瑟夫·法因斯 Joseph Fiennes James Franco
导演: 约翰·戴尔 John Da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