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大银幕而生的《信条》能够拯救全球电影业吗
这部新电影《信条》很有可能会打破全球电影行业的疲软现状,而这部电影的导演诺兰也是十分自信的表示这部电影将会带给观众非常大的惊喜。
所以从这部电影整个的制作内容和主演班底上看,这部电影的确称得上是一个佳作,目前《信条》这部电影已经收获了将近五千万的票房,综合票房占比达到了近50%啊,豆瓣也是给出了8.1的评分,很多网友表示:这部电影有很多内容都没有看懂,还准备去电影院二刷一遍。
其实受到疫情的影响,当前全球的电影行业也是备受打击,更是有很多的好莱坞片商都纷纷。转移到了流媒体的发展阵营之中,以此来减少损失。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佳片去激活消费者的观影热情。而在《信条》之后,迪士尼之作《花木兰》也会上映,那么这两部电影就很有可能会盘活全球的院线。
㈡ 什么是超大银幕电影
采用70毫米的电影放映技术,因其银幕巨大而称超大。其银幕高度为21米,宽度为30米,相当于七层楼的高度。银幕之大而成为世界之罕见。它具有画面稳定、清晰、色彩还原正常等特点,银幕上景物真实而恢宏的场面,给人以美的欣赏与动的感受,随着远近镜头的推拉,将把您带入富异国情调的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㈢ 经常看电影或者电视剧介绍什么 大荧幕和小银幕作品之类的,请问这里的大荧幕和小银幕是什么意思啊有什
大荧幕指的就是电影,小银幕就是电视。 一部电影大部分2个小时左右,也有多的也有少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对社会的评价,对历史的感慨,是非常难的,这也是电影值得人们喜爱成为大荧幕的原因之一,当然电影本身的放映屏幕就大。 小银幕呢就是电视剧。因为他所表达的故事长,所以在细节方面会比电影差很多。但不可否认电视剧更符合所有民众。因电视剧而红的巨星并不在少数,至今还在芒果台放映的还珠格格,更是电视剧的一个里程碑。总得来说,电视剧一集一集的更引起人们的兴趣,电影也是记录我们人类生活历程的重要工具。更是我们人类进化道路中所发明的重要工具之一。(纯手工,望采纳)
㈣ 你觉得这个年代执着于在大银幕上看电影还有没有意义
个人觉得这个年代执着于大屏幕上看电影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现在的网络比较发达。可以在电脑上手机上看电影。相较于在大荧幕上看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论大屏幕的画质还是声音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而且体验效果非常棒。是其他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在大荧幕上看电影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㈤ 电影《沙丘》即将登上国内大银幕,为什么这部影片一定要在电影院看
互联网的发展的确能够让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变得更加便利,而且我们也能够使用多种方式观看影视作品。我们不一定需要在电影院观看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在相关的软件或者其他载体上观看影视作品,但是有很多电影是需要在电影院观看的。
有很多国外的影片都能够吸引绝大多数爱看电影的人的关注,而且也能够成为我们的必看作品。电影《沙丘》即将登上国内大银幕,为什么这部影片一定要在电影院看?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在电影院观看更有震撼效果。
这部电影的确需要在电影院观看,如果我们仅仅在软件上观看的话,是不能够体会到这部影片的魅力的,因为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为大银幕而生的。这部影片能够给予我们更强烈的震撼效果,但是我们需要在电影院观看,只有能够在电影院观看,才能够体会到这种效果。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要在电影院观看的原因。
㈥ 为什么电影叫做大银幕,好像电影明星更吃香一样的
大银幕和小银幕在演艺圈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电影演员是面向国际的,世界上的各大奖项,如奥斯卡格、莱美之类只是针对电影的。自然演员身价就高。是面对国内大众的,虽然好的会提高演员人气,但是国际影响力和身价就不会很高了。为了吸金和提高声望,出名的演员自然会选择电影这个高层次的了。
㈦ 为什么电影称大银幕 而电视剧不是呢
嗬嗬!这是因为电影是用胶片拍的,胶片是一条叫做赛璐珞的摄影物质。它的产生得益于照相术,但又不同于照相术,电影胶片可以剪接,又可以被连续不断地放,能产生出照片无法引起的现实幻觉。电影的声音被记录在附在胶片一边的磁性带上,与电影画面同步。影片两边的孔钩住摄影机和放映机的链轮,当链轮转动时,胶片也就会跟着移动了。下是因为这样的移动,我们便记录下了正在发生或正在重演的事件,而不像照相机,仅留下历史的一瞬间.
我们单独看电影胶片是一系列的图片和画面,但当他们被快速连续放映时,就会给人们以移动的感觉。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拿一张硬纸,一面画上睁眼的头像,在纸的下端粘一根木棒,我们便于工作能看到纸上的小人向我们眨眼晴,电影上的移动画面就是这个道理。
胶片是有一定的大小宽距的,放映出来自然是宽的,大荧幕的。
而电视剧是用录像机录下来的,通过电视台的转换器将录像带变成图像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自然是小屏幕的!!
㈧ 巨幕电影的发展历程
电影自诞生至今,回顾百年来电影所走过的历程,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银幕电影的探索和尝试。在1900年电影诞生初期,卢米埃尔兄弟就在巴黎首次试验放映了他们研制的75mm胶片巨幕放映。但由于3台摄影机的体积庞大以及放映同步技术及画面拼接技术的局限,此种形式很快就消失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项通过光学变形的宽银幕技术经过了十几年的试验又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今天仍然应用的变形宽银幕电影放映,业内人称Cinemascope。这是一种更实用的宽银幕处理技术。在单机35mm的拍摄中,用特殊的变形镜头将2.35∶1的全景式画面光学横向压缩到1.33∶1的35mm底片上,同样的镜头安装在放映机上使放映画面得以横向展开。
观众在大银幕中得到了快感和欢愉。到1957年,85%的美国电影院都安装了Cinemascope的放映片门和变形镜头。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光学变形,尽管可以把画面放大,但35mm 的底片狭小和变形镜头的球面误差带来的降低分辨率、放映机光源小、银幕弧度深、银盐颗粒等原因始终影响着画面的质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人追求大银幕放映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加大电影拍摄底片和拷贝的影像面积,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巨幕放映的关键所在。
真正的“巨幕电影”技术第一次面世,是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上,由加拿大制作的电影“老虎的孩子”在富士馆展出放映。 然而由于制作和放映成本较高以及运输困难,“巨幕电影”一直未能普及。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股“巨幕电影”娱乐的风潮,《霸王龙:重返白垩纪》等“巨幕电影”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巨幕电影”的发展。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了公认的最具震撼效果的电影体验。
中国最早的“巨幕电影”影院出现在上海,和平影院则是第一家商业“巨幕电影”影院,中国电影博物馆、广东省东莞科技馆等也建设了“巨幕电影”影院。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已经是“巨幕电影”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截止2010年,现共有22家“巨幕电影”影院,另有27家已签约,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据艺恩咨询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中国内地共有“巨幕电影”银幕22块,其中13块(数字8块,胶片5块)用于商业放映,9块用于科技馆等公益放映。
2009年6月,IMAX公司和华谊兄弟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推出3部“巨幕电影”华语影片,《唐山大地震》正是其中之一。这部国内首部使用数字原底翻版技术的中国主流电影的成功上映,在为观众带来极具震撼的“巨幕电影”影音体验、迎来票房丰收的同时,也将作为第一部国产“巨幕电影”影片,将会极大地带动国产“巨幕电影”的发展。
“巨幕电影”分为胶片“巨幕电影”和数字“巨幕电影”两种,国内早期影院大多是胶片“巨幕电影”,如东莞万达影城,而当下建设的新“巨幕电影”多为数字“巨幕电影”。“巨幕电影”胶片的优点在于色彩更好,画面更稳定,而数字“巨幕电影”优点则是放映成本更低。至于如何选择上述两种格式,中国电影博物馆办公室的牛朴宁建议道:“如果电影由`巨幕电影'胶片拍摄,观影首选应该是胶片版。”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博物馆放映了《博物馆奇妙夜2》、《爱丽丝梦游仙境》、《怪物史瑞克4》等“巨幕电影”影片,第一轮放映521场,平均上座率85%,观影17万人次。
㈨ 张柏芝第一次登上大银幕的作品,是哪部影片
张柏芝在演艺圈里拥有很高的人气,刚出道的时候因为自身优秀的形象被人们称之为“小林青霞”,她那灿烂的笑容总会成为观众们关注的焦点。说到张柏芝第一次登上大银幕的作品,你们知道是哪部作品吗?当年那部作品就是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喜剧之王》,这是张柏芝首次出演的影片,也正是这部作品让她在娱乐圈里拥有了很高的人气,进入到观众们的视线之中。
张柏芝能够受到周星驰提携发掘,从而出演了第一部作品《喜剧之王》,这一次出演也是第一次登上大银幕的作品,带给张柏芝的改变是很大的。让她在娱乐圈里受到关注,而且也迎来了机会,让她在歌坛上受到听众的注意,相当优秀的一次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