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乌兰夫打响草原第一枪是什么时期
1928年6月,在国内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乌兰夫坚决要求回国工作。
1929年6月,经组织批准,乌兰夫从苏联绕道蒙古人民共和国回到内蒙古。回到家乡后,乌兰夫以故居为中心,在周围村庄建立起十几个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税斗争,在蒙古族青年中秘密发展党员,为党培养民族干部。不久,乌兰夫接任了中共西蒙工委书记职务。
乌兰夫的革命生涯,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家中的房屋先是被日本侵略者、后被国民党军3次焚毁。据目击者介绍,日本人焚屋的大火几天几夜未曾熄灭,乌兰夫家里的所有家具、书籍付之一炬。乌兰夫的父母只得背井离乡,乞讨为生,在颠沛流离中先后故去。乌兰夫的胞弟云浦,曾任大青山抗日游击队蒙古支队队长,作战勇敢,牺牲时年仅35岁。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建立伪满洲国之后,加紧了对内蒙古地区亲日派的策动和扶植,对内蒙古地区采取公开的军事占领与隐蔽的政治阴谋同时并进的政策,为其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作准备。在这样的历史紧要关头,乌兰夫领导发动了百灵庙武装暴动,举起了内蒙古人民抗日救亡的义旗,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罪恶企图。
由此,百灵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草原小镇,一夜之间名闻遐迩,鼓舞了全国人民御侮救亡的斗志。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这是“可贵的草原抗日第一枪”。
1937年10月,日军进犯归绥,当地驻军不战而退,唯有乌兰夫率领的蒙旗独立旅从固阳星驰至归绥南郊,与日军血战一昼夜,给予敌人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