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已经解体的八大电影公司

已经解体的八大电影公司

发布时间:2024-12-14 19:18:03

㈠ 不认识这些电影公司logo,怎敢自称港片迷!

这些标志性的电影公司logo,是影迷心中不可或缺的记忆。

1. 嘉禾电影公司

嘉禾的logo,是许多影迷童年阴影的一部分。这个标志从黑底屏幕开始,红色的长方块依次闪出,围成一个方形,伴随着四声“砰!砰!砰!砰”。嘉禾自1970年创建以来,发行的《唐山大兄》、《五福星》等经典之作,成为港片迷的心头好。90年代后期,产片量逐年降低,2007年公司更名为橙天嘉禾,结束了其辉煌的篇章。

2. 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

新艺城崛起于嘉禾和邵氏的斗争正炽之时,最终也消亡于内部斗争。新艺城以创作之神速闻名,由麦嘉、石天、黄百鸣等组成的“七人创作小组”群策群力。虽然昙花一现,但留下了《英雄本色》、《监狱风云》等经典作品。

3. 东方电影

新艺城解体后,黄百鸣于1992年创立了东方电影公司。该公司发行的影片以喜剧类居多,质量良莠不齐,内部也发生了一些“琐碎八卦嘢”。比较著名的,就是高志森反水事件。

4. 电影人制作公司(UFO)

由曾志伟、陈可辛、阮世生等人创立的电影人制作公司,发行了众多电影精品。该公司擅长制作文艺爱情片,喜欢探讨性别和取向问题。

5. 星辉海外有限公司

星爷于1996年创办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专门拍摄高质量、高娱乐性的电影。《食神》、《喜剧之王》等作品,都具有鲜明特色。

6. 寰亚电影

成立于1994年的寰亚电影,在产片数与质量上都是业界佼佼者。老板林建岳财力雄厚,发行的影片多次选送柏林电影节、康城电影节,如《无间道》、《天下无贼》等。

7. 泽东电影公司

由刘镇伟、王家卫创办的泽东电影公司,所发行影片部部是文艺青年的心头好。公司名字“泽东”与伟人无关,是公司运作的开始。

8. 汤臣电影有限公司

汤臣电影是一个具有“两岸三地色彩”的多元化合成品,制作发行了无数香港电影。徐枫作为创办人,兼顾演员、制片人、商人多重身份,样样都做得出色。

9. 英皇电影

由杨受成创立的英皇电影,实力雄厚,大腕云集,发展迅猛,是国内为数不多还具有超高影响力的香港老电影公司。

10.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由邵逸夫担任总裁,产片量在当年呈垄断市场之态。邵氏旗下四大导演:李翰祥、胡金铨、张彻、楚原,风格鲜明,影响深远。

这些老logo,伴随着港片爱好者的成长,亦有其独特的一份情怀。愿此文能带给影迷一份温馨回忆。

有这些良心之作看,我们无疑是幸福的!

美国电影介绍

关于美国电影(不好意思只有部分...)
长期以来,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矶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AFI)。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数据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

英译:For a long time, the United States only to the film as a means of entertainment to Hollywood as a story and fantasy proction factories, so first of all note that the movie business value. However, after 70 years, the American film has been great development in academic research. In 1967, both in Washington and Los Angeles have established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 Film Archive,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important ones are the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Rochester's Eastman Film Archive,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Berkeley Pacific Film Archive. 8 large film company has disintegrated or converting 60 years after the
A large number of film and archives donated to the museum and the University Film Studies Center, the study of national film traditions, protect their heritag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ilm.

二十世纪的好莱坞:到1900年,好莱坞已经有一间邮局、一张报纸、一座旅馆和两个市场,其居民数为500人。10万人口的洛杉矶位于市东11公里处。在好莱坞和洛杉矶间只有一条单轨的有轨电车。1902年,今天著名的好莱坞酒店的第一部分开业。1903年,此地升格为市,参加投票的177位有选举权的居民一致赞同以“好莱坞”为之命名。当年下的两条命令是:除药店外其他商店禁酒,及不准在街上驱赶数量多于200的牛群。1904年,一条新的被称为好莱坞大街的有轨电车开业,使好莱坞与洛杉矶间的往返时间大大缩短。1910年,好莱坞的居民投票决定加入洛杉矶。原因是这样他们可以通过洛杉矶取得足够的饮水和获得排水设施。
1907年,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领他的摄制组来到洛杉矶,拍摄《基督山伯爵》。他们发现,这里明媚的自然风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气候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1910年代初,导演大卫·格里菲斯被Biograph公司派到西海岸来拍电影,他带着丽莲·吉许、玛丽·璧克馥等演员来到了洛杉矶。他们后来想寻找一块新的地盘,于是向北出发,来到了一个热情的小镇,那就是好莱坞。Biograph公司发现此地条件不错,于是在回纽约前又陆续拍了好几部电影。渐渐许多业内人士都知道了这块宝地,到好莱坞的电影剧组越来越多,美国电影业移师好莱坞的大转移开始,好莱坞向成为电影之都迈进。
1911年10月,一批从新泽西来的电影工作者在当地以为摄影师的带领下,来到一家叫布朗杜的小客栈,他们将租到的客栈改装成一家电影公司的样子。这样,他们创建了好莱坞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片公司。
从那以后,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著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电影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简称MGM)、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Inc.)、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影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英译:By 1900, Hollywood has a post office, a newspaper, a hotel and two markets, its residents number 500. 100,000 population in Los Angeles in the city, 11 kilometers east. In Hollywood and Los Angeles have only a single-track tram. 1902 Hollywood hotel, now known as the first part of the opening. In 1903, here upgraded to the city's 177 voting residents of the right to vote unanimously endorsed by the "Hollywood," named after whom. That year under the two commands are: In addition to pharmacies in other stores outside the prohibition, and no amount of driving in the streets more than 200 cattle. 1904
A new so-called Hollywood Avenue streetcar opened, so that between the Hollywood and Los Angeles round-trip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In 1910, Hollywood residents voted to join the Los Angeles. The reason is so that they can be in Los Angeles drinking water and access to adequate drainage facilities.
In 1907, director Francis Burgess led his crew arrived in Los Angeles, filming "Count of Monte Cristo." They found that, wher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plenty of light and suitable climate is the natural place for filming. The early 1910s, director David Griffith Biograph company was sent to the West Coast to make a film, he took Lillian Gish, Mary-bi g-fu and other actors came to Los Angeles. They were then looking for a new site, so proceed north, came a warm small town, and that is Hollywood. Biograph company found here in good condition
So back to New York before they filmed several movies. Graally many people in the instry know that invaluable piece of land, to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Hollywood movie crew, the U.S. film instry moved to Hollywood's big movement started, Hollywood movies have to be forward.
October 1911, a group from New Jersey to film-makers on the ground tha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hotographer came to a small Inn called Bu Lang, they will rent the inn converted into a studio look. In this way, they created Hollywood's first film studio - Ernest Pictures.
Since then, many film companies settled in Hollywood, the famous film companies: MGM (Metro Goldwyn Mayer, called MGM), Paramount Pictures (Paramount Pictures, Inc.), Twentieth Century Fox (20th Century Fox), Warner Bros. (Warner Brothers), RKO (Radio Keith Orpheum, referred to as RKO), Universal (Universal),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United Artists), Columbia Pictures (Columbia Pictures).

水平有限,只能这样了,不知能不能帮到你...

㈢ 跪求所有的经典黑白老电影

,《魂断蓝桥》,《茜茜公主》,《罗马假日

㈣ 黄百鸣坦率说出摧垮香港电影业的不是黑社会,而是这帮人,他说的究竟是谁

黄百鸣曾经说过,摧毁香港电影业的并非黑社会,而是版权意识薄弱的人。黄百鸣的说法十分片面,作为电影公司的老板,他自然会把火力集中到损害自己利益的地方,而港片衰落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黄百鸣认为是盗版摧垮香港电影

港片的衰落,也是因为人才凋零,内忧外患。除此之外,港片的衰落和香港整体经济也脱不了关系。以往的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空前繁荣。进入新世纪之后,经济发展增长缓慢,与之对比的发展迅速的内地经济,从影视行业的兴衰就能看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不过在香港电影逐渐衰落之后,香港电视剧反倒蒸蒸日上。新世纪之初,港剧风靡一时,到现在还有人模仿TVB的说话腔调,算得上是香港影视行业的进步。

㈤ 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的解体

在新艺城三巨头之中,麦嘉占有35.28%的股权,拿的是大头,超过石天与黄百鸣的股权之和。有文章认为,这种不均的分红,“为后来新艺城的解体埋下了伏笔”。而1986 年,麦嘉为新艺城的竞争对手嘉禾公司拍了《最佳福星》,令金公主集团大为愤怒。三年后,黄百鸣向新艺城提出要求,希望公司再给他一个贺岁档的机会,遭公司拒绝,黄百鸣遂与高志森合作,为新宝公司创作了一部贺岁片《合家欢》。于是,1989 年的贺岁片大战,变成新宝的《合家欢》与新艺城的《新最佳拍档》对垒。结果,《合家欢》拔得头筹,《新最佳拍档》屈居亚军。黄百鸣后来称这一年的贺岁片大战为“新艺城兄弟火并”。同样是在 1989 年,金公主独立出品了吴宇森的《喋血双雄》。1990 年,金公主又与新宝公司合作出品了《笑傲江湖》(徐克参与导演,许冠杰主演)。新艺城的股东们这些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成为新艺城解体的导火索。
新艺城前期的经典之作都是七人小组群策群力的结果。但据小组成员之一曾志伟说,七人不久便因分钱多少的问题而闹起纷争,他自己则退出七人小组,远赴台湾拍戏。因此《最佳拍档》前两集由曾志伟执导,到第三集,导演则换成了徐克。而拍完《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后,徐克也离开了新艺城。徐克在2005 年接受访问时回忆说:“新艺城最大的问题是只拍喜剧,大家都只想拍票房几千万的影片,我提出想尝试不同的电影,大家都没有信心。这种情况下,我有些厌倦,就离开了新艺城。”而金公主集团盛情挽留徐克,并帮助他成立“电影工作室”。1989 年,金公主还与电影工作室联合出品了徐克执导的《英雄本色Ⅲ夕阳之歌》。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新艺城三巨头各自为战。麦嘉重用林岭东导演,拍摄《风云》系列(《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和《学校风云》);黄百鸣致力于家庭贺岁喜剧;石天组建了一个创作班子,拍起《八宝奇兵》等片,可惜皆遭惨败,于是也萌生退意。
由此不难看出,新艺城的解体,主要是经济利益分配和创作理念分歧这双重原因的结果。1990年,新艺城终于歇业。公司的最后一部电影《蛮荒的童话》于1991 年公映。
1991 年,黄百鸣创建了东方电影集团。此后,该集团出品了《开心鬼上错身》(1991,黄百鸣编剧兼主演)、《大富之家》(1993,东方/ 深圳)、《昨夜长风》(1994,黄百鸣编剧)、《半生缘》(1997,天山/ 东方/ 上海安氏)和《最佳拍档之醉街拍档》(1997)等40 多部影片。由于黄百鸣在该集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开心鬼上错身》、《最佳拍档之醉街拍档》等片与新艺城影片的密切关联,所以东方电影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视作新艺城公司的一种延续。
1995 年,新艺城已有重组的计划,在台湾片商王应祥的拉拢下,有关人士曾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但由于大家的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因此该计划被搁置下来。1999 年,黄百鸣再次力邀麦嘉和许冠杰出山(此时,石天已意兴阑珊),重组新艺城,并开拍了千禧年贺岁电影《大赢家》和电视剧《济公》等戏,可惜市场表现并不理想。结果,重组的新艺城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阅读全文

与已经解体的八大电影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索尼9000h怎么看高画质电影 浏览:720
韩国电影惑 浏览:120
小伙抱着人头是哪个电影 浏览:850
韩国政变的电影 浏览:721
免费下载电影永远的第一名 浏览:660
偷天换日美国电影演员 浏览:333
十部顶级英文动漫电影 浏览:763
2018印度电影节 浏览:865
电影爱情公寓影评 浏览:807
西伯利亚日本战俘电影 浏览:844
电脑wps最小化看电影 浏览:132
电影短视频推荐爱情 浏览:969
拔牙欧美电影 浏览:90
狗咬狗电影票房怎么样 浏览:449
萝莉控电影推荐 浏览:799
Sense8美国电影 浏览:41
民国时期的动漫电影 浏览:307
赛尔号大电影全部中文 浏览:663
哪些著名的反华电影 浏览:830
жить俄罗斯电影 浏览: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