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二战电影,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
是不是这个片子 也是查的
星星敢死队
剧情:
1944年夏天,苏联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正一步步将德军逼出边界。在苏联与波兰接壤的西部边界,德军欲作最后挣扎。根据初步推测.在倍受苏军最高统帅部关注的某地域,德军正在调整部署准备进行最后的顽抗。为了准确查明德军在边界地域的真实作战意图,摸清敌人兵力及装备集结地点,苏军某部侦察分队潜入敌防御纵深进行侦察.先后均遭敌围歼。在侦察排严重减员的情况下,按照上级要求,临时组成了以特拉夫金中尉为组长包括其他6名战士在内的第三侦察小分队,携带一部无线电台深入敌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小分队电台使用“星星”呼号与军司令部”大地”进行联络。夜幕掩盖之下,小分队插入德军纵深,不小心被德军发现.被迫撤至难以逾越的沼泽之中。战士布拉尼科夫陷入泥沼,就在他即将被吞没的一刹那,抓住了队友伸过来的枪管。
小分队七个人之间尽管有点小摩擦,但都不顾个人安危,先后抓捕了三名德国军人,查清了敌军假的货运车站.摸清了敌军的调整部署和部队集结情况。
就在侦察小分队取得一个个重要成果的同时,德军连下三道紧急命令,派遣万余兵力,全力实施搜索和剿灭“绿色幽灵”的”兽夹”行动,打算消灭侦察小分队……
小分队在遭遇战中损失了电台,为了将重要情报及时报告给苏军,冒险潜入敌军腹地抢夺电台:经过激烈的交战,他们终于夺得了电台,然后藏身于河边的小木屋中,德军从四面围了上来。枪声打破了寂静的森林,但是”星星”的讯息还是回荡在整个战区,敌军的部署终于被传送到了军司令部,传送到了最高统帅部,但是侦察兵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http://ke..com/view/1124883.html?wtp=tt
㈡ LJSZ-1939年9月的德波之战-波兰篇(第一部分):波兰的重生及波兰军队组织体制、国防建设及军事现代化
在1939年9月的德波之战中,波兰军队展现出了英勇抵抗,尽管面临德国空中优势的Messerschmitt Bf-109型歼击机,PZL P11型歼击机依然坚持战斗。这次战役不仅是德军闪电战术的初次展示,也让我们开始关注波兰军队在这场历史冲突中的角色。本文将详细梳理1919年至1939年间波兰从国家重建到军事现代化的过程,以全面理解波兰在战争中的处境。
首先,1919年至1926年,波兰通过与外国军队的对抗,确立了新的边界,但这种扩张主义政策埋下了后续冲突的隐患。波兰军队在这期间经历了重组和扩张,包括法波军团、沙俄波兰部队和奥匈帝国的波兰裔部队。然而,波兰军队内部的复杂性,尤其是对多元民族的处理,为未来的挑战埋下伏笔。
1920年至1922年的边界战争,如与苏维埃俄国的冲突,对波兰的军事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毕苏斯基凭借个人影响力,主导了军队现代化,尽管这导致了与法国的军事联盟和国内政治的复杂性。1926年政变后,毕苏斯基强化了军队的正规化,但过于集权的指挥体制限制了军事创新。
波兰军队组织体制在1926年后采用军政军令分离,但这种结构在推动军事现代化上遇到挑战。预算紧张,军事工业的缺乏,使得波兰在面对德国和苏联的军事威胁时,其现代化步伐受限。尽管在1936年至1939年间,波兰政府试图通过借款和出口军用产品来支持现代化,但实际效果有限,许多现代化计划延期到二战后。
1935年毕苏斯基去世后,波兰军队面临动荡,军事现代化计划进展缓慢,而且在实际战争中,波兰的装备更新滞后于德国和苏联,如PZL P11型歼击机在面对更现代化的Bf-109和I-16时显得力不从心。
总之,德波之战中的波兰,虽然在军事上有所准备,但国家的财政困境、复杂的内部政治局势以及未能跟上对手的军事现代化步伐,最终导致了其在战争中的失败。后续的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波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