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是什么歌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 酒一杯 声声喋喋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 ,该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
《送别》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的插曲。2004年9月30日,《送别》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而评选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
㈡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歌词
《送别》
填 词:李叔同
谱 曲:约翰·庞德·奥特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2)电影插曲长亭外扩展阅读: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歌曲背景
《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社会影响
1、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
3、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4、1990年代电视剧《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别》作为插曲。
5、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片头使用歌曲《送别》,用以说明该电影所述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
6、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电影插曲为歌手朴树翻唱的版本《送别》,朴树的版本采用了完整版的歌词。
㈢ 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歌曲
歌词“长亭外,古道边”出自歌曲《送别》。
《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送别》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的插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拍棚档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19世纪,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奥特威创作了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流传到日本后,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李叔同于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留学,此间他接触到了犬童球溪的《旅愁》,将歌词作了翻译。
《送别》歌曲鉴赏
《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作为一个第三人称去袭乱叙述好和袜友将要远行,而作为至交好友的二人从此将各奔东西,于是送了好远来到了长亭外。
长亭在古时候通常是一个栈道,为了旅人休憩或者是在朋友送行时使用的,长亭也就暗喻了两人要分别,古道边又是苍茫的寂寞,芳草一望无际,显出一片孤寂的景象,从不同的角度为送别打下烙印。
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什么歌啊
《送别》--电影《城南旧事》插唯渣曲
词:弘一大师(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指腊悄风拂柳笛声局盯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飘蜀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