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插曲中文

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插曲中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21:00:27

Ⅰ 宁死不屈的专辑背景

宁死不屈一个影迷的回忆(《北京晨报》)
1991年底,一盘《红太阳---毛泽东颂歌新节奏联唱》的盒带轰动全国,短短一年便创下五百万盒的最高发行量。1992年夏天,29岁的崔永元提出来一个大胆的设想:“录制一盘老电影歌曲的联唱磁带,让它火遍中国。”于是崔永元找到了朋友魏伟,在崔永元的鼓吹下,魏伟拿出3万元制作费。就这样,崔永元开始了自己第一张电影音乐专辑的制作。
所有歌都是崔永元自己选的--其实就是在自己家里的电影歌曲歌本上画勾。最终入选的有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朝鲜的《卖花姑娘》等近40首电影歌曲。但在录音棚里熬了一周后发现始终弄不明白如何录音,白花了5000元。崔永元又找到了著名的孟卫东老师帮忙编曲和录音,这次包括编曲、录音乐和录人声及最后的合成,总共只用了2.5万元,却请来了宋祖英、张也、胡晓晴、阎维文等著名歌手。按崔永元的说法,一是“只有孟卫东能用这点钱办这么大的事”;二是歌手们都太喜欢这些歌了:宋祖英从外地一回来便赶进录音棚唱《书记带咱向前走》;胡晓晴的二声部都是自己唱的……崔永元更是自己参与了录音过程,专辑中齐步走的声音就是崔永元和孟卫东同时拍腿的声音……
就这样兴奋地忙了十多天,作完了母带,结果发现原先有意向发行的几家音像发行公司都反悔了。崔永元只好刻了两盘CD,一张给了出钱的魏伟,一张自己拿走,“我把母带当命保护了起来,搬了四次家,都没丢。”12年后,因为《电影传奇》的合作,崔永元与京文唱片的老板许钟民提到此事,许钟民和崔永元一样兴奋:“棒极了,我给你出版了吧!”
毕竟12年了,连崔永元本人都不大记得当时专辑制作过程中的情况,确认参与《宁死不屈》专辑演唱的歌手及专辑中每首歌曲选自哪部电影、作词作曲是谁,成了京文唱片后期制作的最大难题。如果能顺利找到所有资料,京文唱片将于4月以“一个影迷的回忆”为副标题发行这张《宁死不屈》。
其实崔永元也有不少音乐才华,去年在刘欢新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的发片会上,作为主持人的崔永元更是过足歌瘾,先是清唱一首《爸爸的祝福》;2001年年末,崔永元担当《实话实说》栏目中电声小乐队首张专辑的监制,与京文唱片合作推出乐队的同名专辑《实话实说》;而把《卖花姑娘》主题曲的前奏加长,也是来自他的非专业意见……在几年前制作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官方网站上,这样写着崔永元的第一业余爱好:“喜好演奏小提琴、扬琴、吉他,但不喜欢当众表演。”
崔永元透露,唱片《宁死不屈》的部分歌曲翻、演唱者和词曲作者的名字因无据可考,在4月底首次发行的版本上只能以“佚名”处理。
曾放言“《红太阳》(革命歌曲大联唱)发行了500万张,我的《宁死不屈》怎么着也能突破400万张”的崔永元,这回算是抓了瞎。《宁死不屈》的母带灌录于12年前,目前该专辑正处于碟片封套、内页的图文设计和报版阶段,总计31首曲目中,尚有3首不知道翻、演唱者是谁,有14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不详。
12年前崔永元个人投资录制《宁死不屈》,12年后专辑中已经确认的名字还是他费力回忆的。“小崔”在郁闷之余还不忘自己一贯的调侃:“我的脑袋要是电脑就好了。”确认专辑中每首歌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的确是后期制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崔永元找来了音乐界“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钟立民帮忙。钟先生依靠听力为崔永元确认了5首歌曲,但当年负责《宁死不屈》编曲及录音的孟卫东却对钟立民查证的结果提出质疑,这令“小崔”左右为难。
如电影《青松岭》的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孟卫东就否认了演唱者是宋祖英的说法。而孙佳星也表示,她实在无法分辨《宁死不屈》中是否有自己的声音,因为时间太久,她那时候录制的专辑也太多了。几位专家在试听电影《南海长城》的主题歌《永远不能忘》、《金姬和银姬》的主题歌《爸爸的祝福》和《万紫千红》的主题歌《友谊的花儿遍地开》后,都无法辨认出翻、演唱者是谁。
十二年前,崔永元因为制作老电影歌曲联唱专辑而第一次走进录音棚,十二年后,为了自己尘封已久的专辑能早日上市,崔永元再次走进录音棚,为自己的首张电影音乐专辑“实话实说”录制名为《宁死不屈》的专辑序言。
《宁死不屈》是崔永元在京文唱片决定发行老电影歌曲联唱专辑后为专辑而写的序言,取名自专辑的第一首歌———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宁死不屈》的主题曲,专辑也以此为名,副标题是“一个影迷的回忆”。这样,在崔永元的首张专辑里,也可以听到崔永元的声音了。
在录音棚里,深夜闻讯而来的媒体也首次看到了《宁死不屈》的封面和宣传画———崔永元在《电影传奇》中饰演《英雄儿女》男主人公“王成”在战火中的剧照。
在孟卫东老师和号称中国现当代音乐的“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钟立民老师的帮忙下,专辑的31首歌曲中仍有8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不详,而由于民歌唱法的特殊性,电影《南海长城》的主题歌《永远不能忘》、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的主题歌《爸爸的祝福》和电影《万紫千红》的主题歌《友谊的花儿遍地开》等三首歌在几位专家的试听后仍无法辨认出演唱者附:《宁死不屈》 (崔永元)

Ⅱ 找一部阿尔巴尼亚老电影,据我爸说里面是讲一个很年轻的女英雄,她小时就帮妈妈望风,喊“妈妈!德国鬼子

是《宁死不屈》吧。当时在我国上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有很多,那是我读小学,记不太清了。

Ⅲ 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为何轰动一时

文革期间,因为译制片较少,且集中在当时与我们有友好关系的几个国家,因此,那个时期引进的国外电影,会在观众中诱发出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特别观感。

在陈河的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中写道:“《多瑙河之波》的热潮还没过,又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宁死不屈》上演了。由于这个电影有女主角米拉换药时露出胸罩的镜头,电影院继续每天爆满……”

从中可以折射出文革期间引进的国外影片所引发的特有的观众观影兴趣。

其实,《宁死不屈》在观众中烙印下的强烈印象不仅仅局限于此,崔永元曾经说过,《宁死不屈》是他童年时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而上海作家陈丹燕在回忆她童年的偶像时说:“70年代,我喜欢过阿尔巴尼亚一个电影演员,他在电影《宁死不屈》中扮演游击队员……”

《宁死不屈》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在那个时代引起如此深广的反响?

注意一下《宁死不屈》公映的时间。影片1967年拍摄,1968年在阿尔巴尼亚公映,1969年就引进中国,当年公映。

据记载,它是文革期间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影片。在三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国外译制片投放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首次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其新鲜感与冲击性不言而喻,立刻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观影狂潮。

这其中,当然有部分观众对影片里的部分镜头投入了特别的注意,但实际上,我们今天看一下《宁死不屈》里当时的所谓暴露镜头,其实非常平常,也非常克制,根本没有什么香艳的成份。

而上面引述的那篇文章中陈述的事实,也不够准确,因为那个换药的女游击队员,根本不是米拉,米拉是影片里的女学生的名字。

而据《电影传奇》透露出的消息,影片里的那个换药的女游击队员,却导致了这部电影于1973年在阿尔巴尼亚被禁映。

主要原因是这个角色扮演者的丈夫是一个导演,被认为思想意识存有问题,牵连到这个女演员,导致了电影禁映。

而中国的观众并没有受到这部电影在本土噩运的影响,依然对这部电影一往情深。

当然,1973年之后,这部电影,在中国也有淡出的趋势,它与文革早期的记忆纠缠在一起,在知青那一代人中尤其记忆深刻。

崔永元生于1963年,陈丹燕生于1958年,而另一个作家铁凝在她的小说《永远有多远》中也记录了文中的“我”对《宁死不屈》的迷恋,他们基本可以视着同一代人,决定了他们对《宁死不屈》有着相似的记忆与雷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来看《宁死不屈》,会觉得这个电影恰恰印证了文革期间对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评价,那就是:莫名其妙。

不能不说《宁死不屈》的叙事存有某种问题,它在现在发生时的情节中,插入九段回忆,把故事的连贯性分割得支离破碎,最后电影只能看到断断续续的局部细节,却没有一个统贯的印象。

比如,影片中的女游击队员受伤后一直住在米拉的家里,她是如何来到米拉家中的?

米拉与家里新来的一个做生意的陌生青年,围绕着吉它,而开始了他们的熟识,但是这个男青年后来哪里去了?

米拉被捕之后,地下组织暗杀了叛徒,接下来,却是导致德军下令枪杀米拉她们两个人,前后的逻辑关系给人的感觉,是地下组织的暴力行动,才导致了德国人的疯狂报复。

既然电影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有讲清楚,但电影又为何能引发巨大的轰动?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一部电影过度追求内在的逻辑关联与巧立名目的内在关系,虽然能够给人以烧脑的分析乐趣,但是电影过后,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反而难以给人留下印象。

而一个内容简单的电影,却因为它的镜头的单一、缓慢,反而给人以强烈的瞬间冲击力。

加上当时《宁死不屈》放映的时候,国内的外国影片较少,很多观众看了一遍还要再看一遍,而观看电影的环境,很多都是在乡间地头的露天场所,所以那种简陋环境下银幕上提供的断片式场景,十分容易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

它不需要故事的前后衔接,片断的影像就具有强烈的刺激力与冲击力,这应该是《宁死不屈》这样的一个被中国观众列入到莫名其妙范畴里的电影,能够给人以强烈印象的原因。

《宁死不屈》里的女游击队员,在当时的中国引发巨大的关注,也和影片里的主人公与当时的中国青年在兴趣爱好、衣饰着装与文化程度上更有共 情感 与同理心的缘故。

影片里呈现的 社会 形态,受到得天独厚的长期的欧风劲吹,远比同时代正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国 社会 来得更具有现代性。在那个 社会 生态下活跃着的青年,更能获得建国后思想文化有了全面提高的中国青年的认同。

这也是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电影里的游击队员生活,能够给中国观众带来更为新颖的观感的原因。

综合当时观看电影的观众的反映,我们大致可以看到电影里留下的深刻印象集中在以下几点,这种印象渗入到当时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个人记忆与文化情境中,从长远来看,甚至可以说影响到比一代人更为绵长久远的精神领域。

这种影响具体是:

这就是我们在本文开头部分提到的那种惊鸿一瞥的女性身着内衣的镜头。

而这种文革期间的特有的观影惊诧,可以说分布在当时的几乎能看到的所有在国内公映的译制片中。

姜文在接受采访时,就对电影里的女主角的漂亮表达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他说,他年幼时,“头脑中还没有漂亮的概念,记得我看李铁梅的时候都还没有,直到看《宁死不屈》,这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说的是游击队战士被纳粹抓住了,但她们还是很乐观地弹吉它唱歌,她们穿连衣裙,领口开得很低,我觉得那里面的人是很漂亮的。”

《宁死不屈》里的漂亮,实际上是一种青春的活泼气息,其实女主角看上去并不娇艳,与今日锥子脸刻意营造的惊艳之美,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片中的人物表现,却很接地气。

尤其是女主角米拉的单纯的眼睛的闪动,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存在的感觉,所以当米拉与战友最后走向绞刑架的时候,才反衬出扼杀如此强健的生命力的残酷,电影传输出的是一种对青春与生命的礼赞,才让暴行来得如此黑暗与凶残。

很多回忆都提到从这部电影里第一次了解到吉它这一乐器,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吉它的风行一时,很多人都认为与这部电影的推波助澜有着深切的关系。

在影片中,吉它的低沉的带着回音的旋律,似乎能够让人产生共鸣。而影片里的德国军官,也试图用吉它来瓦解年轻的米拉的精神意志,但是,吉它在电影里弹奏的是一种勇往直前、无视生死的心灵自白,德国军官意图用吉它所弹奏的美的韵律,在女革命者的坚强意志面前,毫无作用。

可以说,吉它在电影里述说的是:美不一定能消磨人的意志,反而会让人追求更博大的善与真。

作家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里注意到米拉的格子衬衣带来的视觉魅力:“当我看完一部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之后,我曾幻想我和影片中那个宁死不屈的女游击队员米拉长得一样,我唯一的根据是米拉被捕时身穿一件小格子衬衣,而我也有一件蓝白小格子衬衣。”

《宁死不屈》在展示山城小镇的日常生活面貌时,表现了街上的市民出售巧克力。而当时的中国人,对巧克力大多数并没有什么明晰的认识。

在余斌的随笔集《吃相》收入的《巧克力》一文中记载:“《宁死不屈》大约是我们看到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是在这部片子里,头一次听说一种叫作‘巧克力’的糖。……我们谁都没吃过,没见过,据说中国最早生产巧克力在七十年代初,但印象中商店里没卖的……”

电影里的调侃语句: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而且永远有理,成为当时民众口里的调侃语句。

影片里德国军官打台球的场面,也使中国观众觉得新鲜。

之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全国遍地开花的台球室,虽然不能说与这个电影的诱导有关,但不能不说这一大众性的 娱乐 项目的影像记忆还是不可小觑它的现实影响。

女游击队员拿着手枪在屋顶一边奔逃一边射击,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迥异于我们战争片的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战争场面。

影片里米拉在照应受伤的女游击队员时,两个女性相互调侃,体现了青春的美好,也显现出一种幽默意味,相比之下,中国电影里的人物对话太过沉重,缺乏这种风轻云淡、涉笔成趣的幽默感。这种风格,很容易获得当时拥有了相当的文化理解力的中国观众的共鸣。

电影里德国军官牵着一条狼狗,出入穿行,而影片里的狗仗人势,也突出了侵略者的残酷与凶险。

但电影引发的副效果却是引起中国观众对养狗的兴趣。

11、高领羊毛衫。

影片里的一位游击队员穿着高领羊毛衫也引起了观众的特别关注。在徐约维所著的《星星的碎片》一书中写道:“最初对高领羊毛衫的印象在文革时期,那时看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里面的男主角经常穿一件素色的高领羊毛衫,黯黯的颜色反衬着生命的年轻、激情之中又渗透着一种高贵的气质。这对于一个从事革命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分外迷人。”

《宁死不屈》在中国引起的反响,还包括配音者赋予了人物以一种新鲜的气质,给米拉配音的是刘广宁,她的特有的带有回音的细听起来掺着一点嗲味的声音,给角色增添了一种可爱的气质,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人物维度。

可以说,《宁死不屈》在进入中国之后,被时代、配音者、观众添置了原片没有的新鲜的内涵,说它是一部外国影片,但它在走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嬗变过程,与中国当时的时代风貌、接受者的心理感受胶着在一起,使它带着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或许就是它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部相貌平平的电影,但在那个特殊的放映区间,却能够产生那么大轰动的原因。

Ⅳ 一首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歌曲

这部电影有两首歌

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一手拿镐,一首拿枪

http://www.beijing101.com/pts/song/外国歌曲/宁死不屈.mp3

你说的的中文歌词难道是崔永元版本的
http://www.souting.com/S/3/1794/4197.htm
第一首

Ⅳ 宁死不屈的剧情简介

阿尔巴尼亚电影.(主演:E.古曼,E.鲁阿拉西,N.弗拉舍里;片长:90分钟;配音演员:刘广宁 李梓 尚华) 这是一部令中国观众难忘的经典影片。故事发生在号称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个女游击队员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监狱中她们与法西斯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在同志们的战斗和歌声中,最后英勇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阿尔巴尼亚电影是我国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引进的欧洲影片。此贴目的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想让我们回忆那个搬着小凳子,顶着寒风酷暑的夜晚在露天看电影单纯和快乐的童年时光。

Ⅵ 读了宁死不屈,你怎样理解 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 这句话的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宁死不屈》的电影,阿尔巴尼亚的,很喜欢,电影里的插曲也雄壮,具有鼓舞人的力量。你这里说的是“读”,是指的什么书吗?但就这句话来讲,不管出自哪里,意义应该基本相同,我首先想起了别处的两句相关的话,一句出自方志敏烈士的《狱中纪实》:“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另一句是红军为战死的英雄立的石碑的碑文:“精神不死。”意思接近,理解时可以互相参照。
敌人可以枪杀我的躯体,但枪杀不了我的精神,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精神,有灵魂,爱国心是一种具体的体现。不屈,自然指的是精神,英雄的精神跟祖国连在一起,因此无比强大,英雄的心跟祖国连在一起,因此坚不可摧,我不屈服,你们的暴行也无法把我屈服,表现的是一种高傲以及对敌人的蔑视。
以上是我的粗浅理解,供参考,希望对你多少有些帮助。

Ⅶ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歌曲有哪些

中国的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31年到1937年是救亡歌曲创作为主的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则是又一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就有《抗敌歌》(韦瀚章、黄自词,黄自曲)、《旗正飘飘》(韦瀚章词、黄自曲)、《前进歌》(田汉词、聂耳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新编“九一八”小调》(崔嵬词、吕骥曲)、《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救亡进行曲》(周刚名词、孙神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只怕不抵抗》(麦新词、冼星海曲)、《歌八百壮士》(桂涛声词、冼星海曲)、《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凯丰词、吕骥曲)等。

在第二个阶段则有《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等,特别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更是成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也成为了中国声乐合唱作品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其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高度关切而最终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前苏联和中国一样,也产生了大批的优秀歌曲,如《共青团员之歌》(阿·法梯扬诺夫词、瓦·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曲)、《神圣的战争》(瓦·列别捷夫—库马奇词、阿·亚历山大罗夫曲)、《喀秋莎》(米·伊萨柯夫斯基词、玛·勃兰切耳曲)、《小路》(谢·波捷尔科夫词、尼·伊凡诺夫曲)、《海港之夜》(阿·丘尔庚词、瓦·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曲)等。这些作品,也同样为我们所熟悉,并激励了不止一代中国青年。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各国与中国都曾产生了大批以这场战争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其中,很多歌曲脍炙人口,流传一时,如中国作品《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电影《地道战》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嫂子颂》(电视剧《赵尚志》插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现代京剧《沙家浜》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现代京剧《红灯记》唱段)等等,至今也还活跃在新时代的大众歌咏活动中。很多外国相关题材的歌曲也为中国听众所熟悉,如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中的《赶快上山吧,勇士们》、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啊,朋友再见》、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时光流转》、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雪莲花》等等。

阅读全文

与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插曲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汤唯电影有哪些 浏览:632
鬼妈电影动画片国语版 浏览:493
有关胡八一的电影电视剧 浏览:974
太原红星电影院 浏览:900
多电影观后感1500字 浏览:548
表妹韩国2017电影迅雷 浏览:658
美国麻烟电影 浏览:102
2017电影蓝光 浏览:730
2015mtv电影奖视频 浏览:911
说说自己搞过哪些亲戚电影 浏览:630
女主是盲人的韩国电影 浏览:440
11岁男孩当上总统要炸俄罗斯电影 浏览:922
电影心里有数在哪里拍的 浏览:194
神话类电影美国 浏览:278
校园2017永恒电影网 浏览:762
东京电影节范冰冰 浏览:725
午夜惊情2017电影分析 浏览:603
电影人物仿妆视频大全 浏览:966
周氏电影大全2015 浏览:199
成龙曾江演的电影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