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早的香港电影
电影何时传入香港?香港最早摄制的电影是哪一部?谁是真正的香港电影第一人?
《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研究和探讨了1897年至1945年的香港早期电影史,作者重新梳理史实,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确认及阐述了电影传入香港的时间,布拉斯基催生香港电影的角色,黎北海对香港早期电影的贡献,罗明佑在内地、香港电影中的地位,战时南来影人壮大香港电影事业的功劳,以及沦陷时期香港影人不屈不挠的气节等。香港电影起源于一只烧鸭
09版本的《偷烧鸭》之所以拿一只烧鸭大做文章,是因为,香港电影其实源于一只鸭子。早在1909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便与香港人梁少坡等人合作了香港在本土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电影《偷烧鸭》。影片由布拉斯基在上海开设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偷烧鸭》还曾由布拉斯基带到在美国上映,为香港在外国公映的第一部影片。被认为是香港最早的电影。《偷烧鸭》不仅比香港的黎民伟兄弟俩拍摄的《庄子试妻》早,也比上海的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难夫难妻》早四年。
⑵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入香港开始,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1896年初,路易.卢米埃尔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而电影就是这样传入香港。自他离开后,香港电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动。1903年,香港放映过一些很短的纪录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关报导是这样的:「现在中环街市对面,即同记办馆面前,准十五晚开演「成套戏本」(即整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下.齐卡当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难》。
1907年,香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而且公映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以往为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烧鸭》,是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的一部默片谐剧。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小偷(由梁少坡饰演)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烧鸭》虽在香港摄制,却并非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该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徵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黎民伟是广东新会人,他曾拍摄反映孙中山在广东的革命活动、北伐、淞沪抗战等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的纪录片《勋业千秋》和《淞沪抗战纪实》,自1913年起,他拍摄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开办香港第一间华资影院“新世界戏院”、创立香港第一间制片机构“民新制造影画片公司”……。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 编导 是黎民伟、 摄影 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黎民伟原为剧社的主持人,又怎样开始拍起电影来?原来他对电影一向很有兴趣,于是透过罗永祥的介绍,认识了路经香港的布拉斯基,他们商谈合作拍片成功,便由布拉斯基提供拍片所需的设备和基金,利用剧社的布景和演员,以「华美影片公司」的名义制片和发行,拍成了《庄子试妻》一片。
《庄子试妻》改编自当时的粤剧《庄周蝴蝶梦》,取材于其中「扇坟」一段。剧情大意是:「庄子之妻,夫骨未寒,便有了新情人。为了讨好新欢,她不惜扰及死去不久的丈夫的坟墓。而这个新欢实则是庄子扮的,他只是诈死来考验他的妻子对他是否忠贞。
《庄》片的主角是庄子之妻,由黎民伟反串演出。片中婢女一角由黎民伟的妻子严珊珊饰演。严不仅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电影女演员,还是中国第一个电影女演员。
《庄》片利用阳光露天拍摄,香港实地取景,而片中人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装。本片更使用摄影特技,把庄子的鬼魂拍得忽隐忽现,加强戏剧效果。
「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 粤语 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这就是《白金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片。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解体,黎北海另创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C8lc5^,w
与此同时,不少电影公司还依着传统,拍摄了不少默片,其中有「振业」出品的《呆佬拜寿》(1933)、「国联」出品的《落花飞絮》(1933,是在越南摄制的,字幕亦是越南文)。故此,1933年至1934年间,可说是默片与有声片共存的时期。
进入1935年,香港已没有默片生产,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大观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线》。该片由关文清执导,吴楚帆、李绮年主演,电影的主题鼓吹抗日救国。当时香港政府为怕开罪日本帝国主义,一切直接抗日的言论一概被禁。因此,《生命线》亦难逃被禁的命运,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被禁映的电影。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这是由于政府当时正提倡「新生活运动」,及香港社会提倡的「反蓄婢运动」。邵醉翁执导的《广州-妇人》、《博爱》即属此类作品。
除了「社教片」之外,「爱国片」在同年增多了产量,包括关文清的《抵抗》、姜百合的《女间谍》等等。当然,故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编导的《儿女债》一片,由林坤山、吴楚帆主演,影片以亲情为主题。
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顿时间,「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片」,产量可谓惊人。
芸芸「爱国片」之中,由香港电影工作者集体编导、演出的《最后关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影片描述中国一班大学生对「国难当头」的觉醒。当时参与影片制作的全是义拍,可见电影工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团体合作的精神。
1938年,「爱国片」继续盛行,得奖的《血溅宝山城》是其中一个例子。同年香港第一部彩色的电影《广州一妇人续集》、第一部功夫片《方世玉打擂台》及第一部国语片《貂蝉》亦相继出现了。随着《貂蝉》的出现,香港进入了粤语片与国语片并存的时期,国语片的产量渐多。
同年亦有九部粤剧电影出品,《女儿香》是南海十三郎自编自导之作,而马师曾的首本戏《贼王子》亦是当时重要的粤剧电影之一。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大观电影厂」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残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几部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问世。由于战争期间造成的交通困难,当时大多数戏院放映的都是战前制作的粤语片。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日本入侵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反动派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达至高峰。
起飞岁月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五、六十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多数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五十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荷里活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着名演员: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份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古装武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馀,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捩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狄龙和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七十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五十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70-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捩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六十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中硫底柱。
由于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徵着七十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後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著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後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著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於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弃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减至最低,跟後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八十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周润发担纲的《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
除「新艺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吒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7)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八十年代的十大卖座香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整个八十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由於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末落,加上其风波影响经济、影带市道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艰难岁月!
综观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八十年代顺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角卡门》)、陈嘉上(《小男人周记》)等等,还有九十年代的奇迹周星驰、刘德华以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张曼玉、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等。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八十年代电影公司大洒金钱,演员一天九组戏的「好景」日子来说,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的确危机重重,阴霾满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侠动作片,《黄飞鸿》和《东方不败》相继掀起打风热潮,一时间李连杰、林青霞成为卖埠保证。可是,依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卖座的片种总有跟风者,而当跟风者众、水准参差的时候,亦即该电影类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侠动作片热潮如是,赌片热潮及后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没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西片逐步抬头。《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先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98年的《铁达尼号》(Titanic))更以一亿一千万元攀上顶峰,这部映了195天的荷里活A级大制作还占了「本世纪百部卖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风一时的「新艺城」作品《最佳拍挡》系列。
另一个令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褪色的原因是「盗版」问题。八十年代录影带市场兴起已经令电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后,盗版VCD更为香港电影市道带来了重击。不少电影在午夜场或首映过后便出现盗版,海关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责任,直至近一、两年,香港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强扫荡,才使盗版VCD活动略为收敛。
香港人挥之不去的「九七问题」,也为香港电影业带来负面影响。港人对「一国两制」缺乏信心,电影界曾多次组团访京,与港澳办及电影局商讨创成自由、版权问题等,亦促请大陆政府开放市场。九七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电影,并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人略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搞得有声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康城等国际影展中获奖,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可惜的是,这也导致影圈人才外流,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着名导演纷纷往荷里活发展,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荷里活罗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区寻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绩最突出的是在台湾一脱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转型,由脱星变性格演技派,成绩斐然。还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香港掀起日本电视剧热潮,连带电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员参与港产片,其中又以女星为主,包括《星月童话》、《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亦少不得成龙电影里插科打诨的一众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卖座保证是「双周一成一刘」(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刘德华),周星驰独有的「无厘头」喜剧深得民心,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如《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剧经典。近年,周星驰明显减产,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走上幕后之路。
周润发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凭《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坛至尊无上的地位,之后拍了一连串英雄片、动作片,虽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观众缘。近年进军荷里活,除拍一贯的动作片(如《血仍未冷》),还尝试拍如《安娜与国王》这类文艺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归拍港产片之意。
至于成龙则大致维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对于八十年代的成绩,近年成龙作品已不算大卖),惜在电影风格上难求突破。刘德华的江湖浪子形象也成香港商业电影早期的票房保证之一,在发哥和成龙离开之后,华仔对香港电影的票房贡献作用更加明显.
导演方面,「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双映成趣,一个擅拍商业味道极重的电影,更被揶揄为「屎尿屁」导演;一个专挑大明星合并,产量少、艺术味浓,往往得到国际影展的垂青,两人电影风格回异,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创将之一杜琪峰近年颇受瞩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来愈有个人风格。还有凭《香港制造》打出名堂的陈果亦成功地从独立电影导演变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顺着世界性的大趋势融入香港电影之中,《风云之雄霸天下》与《中华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特警新人类》及《紫雨风暴》、《蓝血人》更特别邀请外国特技效果专家设计爆炸场面,令观众叹为观止。
总括来说,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较诸于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创作意念及电影制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小本制作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上人间》等亦有公映的机会,加上数码电影的冒起,而剧本创作亦得到应有的重视。相信踏入新纪元,香港电影将会追求更高的质素,并带领整个亚洲区的电影业迈向国际影坛。 ;
⑶ 好戏 | 刘德华最经典的十部电影,你不一定看过
文 | 河 西
刘德华入驻抖音至今已吸粉5500多万,有华人的地方就传说着他的名字,此言非虚。
在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未必是唱歌最动听的那个,但一定是演戏最敬业的一位。刘德华纵横影坛40年,主演了100多部电影,堪称中国影坛的劳模。
TVB时期,他因主演《猎鹰》和《神雕侠侣》迅速走红,1982年,他主演了许鞍华导演的《投奔怒海》,开始转战大银幕,成为“无线五虎”中影响最大的一位。
因为俊朗帅气的形象,刘德华常常被认为是偶像派,其实,刘德华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在他的100多部电影中,这十部可以说是最经典的,值得反复欣赏。春节里,如果你有时间,如果其中还有你没有看过的刘德华电影,那你可以花一点时间,对这位不老的偶像有新的认识。
投奔怒海
导演:许鞍华
这是刘德华的第一部电影,原本导演许鞍华定的男主角是周润发,但因为周润发推辞,而请了在电视剧领域已经大红大紫的刘德华出演他的银幕处女秀。
刘德华记得很清楚:“夏梦就坐在我面前,架着茶色的眼镜,和颜悦色地说‘刘先生,很抱歉这么匆忙地找你,我们找你演的角色,坦白说,原本属于周润发的,但一开始接触他时,他就推了,我们不得不找第二个人代替’”。
发生在越南的故事,电影却在海南岛拍摄。《投奔怒海》与《胡越的故事》以及电视作品《狮子山下》系列片集中的《来客》(1978)构成了许鞍华的“越南三部曲”。《投奔怒海》在香港公映后,获得1500多万港元的票房,刷新本地文艺片票房纪录,把许鞍华推上了导演事业的高峰,而刘德华的表演也广受好评,作为香港影坛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刘德华一路走上四大天王的宝座,《投奔怒海》是一个重要的起点。这也是导演许鞍华最好的电影之一。
旺角卡门
导演:王家卫
王家卫的第一部电影,请来了刘德华、张学友和万梓良。要不是张学友的乌蝇哥太抢戏,万梓良的爆发力太强,刘德华的表演被压了一头,他的演技一定会被赞到爆。
在这部电影中,刘德华的演技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最后一幕,中弹后的他浑身抽搐着死去,令人泪目。据说这是刘德华在现场自己想出来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部王家卫的处女作和他之后那些小资情调更具王家卫风格的作品比较起来,更写实,更脚踏实地,可以说是王家卫的巅峰之作。特别是这部王家卫的处女作和他假模假式的《一代宗师》比起来,更是高下立见。恰恰是这种写实的风格被之后王家卫无情地抛弃了,连同刘德华。他们在《阿飞正传》之后再也没合作,成为王家卫御用男演员的是梁朝伟,也许梁朝伟的眼神要比刘德华忧郁一些吧。这其实是王家卫的损失,王家卫真的应该重新考虑和刘德华合作,刘德华需要改变,王家卫也需要改变。
无间道
导演:刘伟强、麦兆辉
《无间道》无需多言,刘德华开通抖音后发的第一条短视频,就是拿《无间道》经典的天台一幕来玩梗,说明在刘德华自己的心目中,这也是他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场戏。
五亿探长雷洛传
导演:刘国昌
刘德华曾经说过他自己最爱的三部电影,第一部就是《雷洛传》。《跛豪》大热之后,香港兴起一股枭雄片的热潮,其中尤以刘德华主演的《雷洛传》最为经典。
雷洛,在现实中的真名叫吕乐,出生于广东汕尾,全家人偷渡去香港,香港前总探长,四大探长之一,在任时期建立了一套与黑 社会 制度相关的贪污机制,后沦为香港通缉犯,2010年在加拿大病逝。
刘德华将这样一个时代大潮中的风云人物演绎得入木三分,成为他40年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赌城大亨
导演:王晶
赌城大亨很明显指的就是澳门赌王何鸿燊。正是以何鸿燊的人生故事为蓝本,王晶拍出了经典的《赌城大亨》(分《新哥传奇》和《至尊无敌》两部),阵容之强大你看看这个名单就知道有多夸张了:万梓良、王祖贤、邱淑贞、李嘉欣、秦沛、刘兆铭、鲍起静、关海山等等。能将王祖贤、邱淑贞和李嘉欣三大美女齐集于一部电影中,王晶的号召力可见一斑。在这部电影中,王晶将赌王的传奇人生设计得跌宕起伏,感情线和英雄戏相得益彰,给了刘德华充分发挥其演技的机会,是一部完全被低估的佳片。
法外情
导演:吴思远
这是刘德华早期特别重要的一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后又有了《法内情》《法中情》和《法外情大结局》三部续作。因为这一系列的电影大受欢迎,因而刘德华有了一张专辑,就叫《回到你身边·法内情》,其中,他还演唱了原本由苏芮演唱的《法外情》主题曲《亲爱的小孩》,粤语版叫《祷告》。
这是刘德华与叶德娴的第二次合作。他们第一次合作是在电视剧《猎鹰》中,他们就演母子,《法外情》中还是,第三次合作则是后来大热的《桃姐》了。
整蛊专家
导演:王晶
刘德华和周星驰合作了三部电影:《整蛊专家》《鹿鼎记》和《赌侠》。1991年的《整蛊专家》是刘德华和周星驰在银幕上的最后一次合作。刘德华为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演唱了主题曲和插曲,这似乎说明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刘德华和周星驰表明,他在驾驭轻喜剧方面也是驾轻就熟,著名的六亲不认步伐就出现在这部经典中。虽然不是周星驰那种夸张的无厘头风格,但刘德华的表演松弛自然,也是可圈可点,至少和周星驰对手时不落下风,不会有巩俐般的违和感。
瘦身男女
导演:杜琪峰
刘德华和杜琪峰合作,就是一次次折腾自己的身体。《暗战》中男扮女装,《大块头有大智慧》和《瘦身男女》则是把自己变成大胖子。杜氏喜剧和周星驰不同,更生活化,这部电影,也是刘德华自己最钟爱的电影之一。
天下无贼
导演:冯小刚
《天下无贼》是刘德华与内地导演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是2004年,他也是四大天王中第一个拍摄内地电影的天王。这之后,刘德华在内地片约不断,这是他之后16年来保持在内地的曝光度和影响力的一步大棋,事实证明,刘德华的眼光确实非常远。
投名状
虽然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李连杰力压刘德华夺得了影帝,但刘德华在片中的表现一点都不弱。演绎兄弟情兄弟恨,刘德华在香港几十年电影生涯中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到了陈可辛这部清朝背景的电影中,刘德华自然把握得要比李连杰和金城武更有经验,这是他在影坛摸爬滚打四十年积累的经验。
· 尴尬!“放弃政府薪水”的伊万卡夫妇,疑似在白宫期间“捞金”6.4亿美元……· 菜与事 | 蛋饺、汤圆、水笋烧肉,吃得回原来的上海年味吗?· 韩国电影: 还有多少惊喜我们不知道?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⑷ 香港与大陆合作过哪些电影,电视剧,一起上过哪些综艺节目
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电影合作(2009-04-30 21:36:55) 标签:娱乐 相濡以沫,共创辉煌
—— 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电影合作
从1978到2008,从《少林寺》到《梅兰芳》,大陆和香港电影的合作己成功走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此间,两地影人精诚合作,携手奋斗,为中国电影的壮大发展写下了精采的篇章。在这三十年中,两地合拍片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喜悦与激动来回顾这一段历史。
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佛下,香港影人着到了希望,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回到内地发展祖国的电影事业.香港的张鑫培导演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由他执导的电影《少林寺》是华语动作片的经典之作,该片不仅凭借原滋原味的少林寺场景和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了两岸三地的观众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开创了两地电影合作的先河。自此以后,香港武术电影开创了一条新路,那就是:与内地科班武术演员合作,利用祖国大好河山为背景来拍摄动作电影。后来徐克和李连杰的合作与《木棉袈裟》《新龙门客栈》中的美丽的内地风光都证实了这一点。
历史车轮依旧前进,两地合作更为深入,80年代初,历史题材影片进入两地合拍片领域,香港影人李翰祥不顾台湾当局的阻挠,冒着失去台湾市场的危险,毅然回到大陆拍片,其作品《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不仅使香港演员梁家辉成为香港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使刘晓庆成为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大陆影后,还使一部分人了解那一段中国屈辱的历史。但该片更大的价值是:他唤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认同感,这说明两地影人的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8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兴起的时候,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严浩的《似水流年》就是其中代表作,该片的女主角——内地的斯琴高娃以其精湛的演技获得了香港观众的认可,并摘取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桂冠,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的第一位内地影后。历史是这样奇妙,2008年斯琴高娃凭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度获得此项殊荣,该片的导演许鞍华也是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之一,这位导演在80年代也曾与内地合拍《投奔怒海》。可以说,他们是两地合拍片发展的见证人。
到了90年代中期,两地合拍片合作的领域慢慢扩大,文艺片,喜剧片相继进入合拍领域。两地合作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内地电影制片厂开始直接参与合拍片制作。其中,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合拍的《霸王别姬》最为成功,北影厂提供戏台,服装等资源,而香港利用其好莱坞式的运作,强强联手,制作出了这一部不朽的华语电影巨作。此外,来自两地优秀演员巩俐,张国荣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色。但该片的更大意义在于:来自香港的中国演员张国荣把一位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戏剧人生演绎得生动传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京剧文化。该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勇夺金棕榈大奖,为华语影片增光,更向世人昭示了两地影人齐心协力制作优秀华语影片与利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
97金融危机后,香港电影进入小段低迷期,但此时合拍片出现新亮点。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港片有内地演员的身影,这些内地演员逐渐成为主角。越来越多的内地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大胆启用香港演员并使之融入内地电影。此时,一部分观众提出疑问,如内地演员与香港演员的表演方式能否和谐?港片风格是否能适应大陆?
但历史告诉我们,合拍片依然在壮大发展,也越来越收到观众喜爱并成为华语片主流。潮流不可逆。2002年,《英雄》横空出世,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成为美国外语片票房史上的第三名,更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辉煌。在接下来的几部票房过亿的大片中,如《天下无贼》,《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赤壁》,几乎无一不是合拍片。这些影片由最初的叫座不叫好到今天的艺术与商业并重,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归十一周年,我们欣喜的看到:香港影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在电影《老港正传》中我们看到了香港人民的爱国热情。台湾导演吴宇森更是坦言拍摄《赤壁》就是要想外国人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化。在最近的合拍片中更不乏这类影片。例如陈凯歌的《梅兰芳》,这部电影融合了中国元素,展示了梅兰芳先生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和其满腔的爱国热情。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优秀合拍片和观众见面。
两地合作走过三十年,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港片有成功的商业运作和海外票房号召力,内地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场景。香港导演更为迎合观众欣赏口味,内地导演更注重影片的艺术性。香港剧本更为时尚,内地剧本更为深刻。香港演员更为职业,内地演员更为专业。这是两地优势,但我们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那么华语片将会走向一个新台阶。当然这期间合拍片也曾遭受质疑,一度口碑很差,一度让观众对中国式大片失望。但近两年来《投名状》和《赤壁》接连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让我们看到合拍片的远大的发展前景。
当然,合拍片的成功离不开祖国大陆的支持。2004年大陆与香港CEPA协议的签订更是为合拍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两地影人更应该团结起来一同救市,只有携手共进,才能成就中国电影的百年梦想!只有合作,中国电影才能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电影产业,我们中国人可以拍出比好莱坞更好的电影!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三十年,是合拍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的电影合作像其他的合作一样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大陆和香港的电影人必将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共创辉煌!
⑸ 香港电影的起源和历史
1904 年,才有第一个中国人在中国香港从事电影事业,他就是余顺丰。7而第一部在中国香港拍摄的故事片是1909 年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图右)制作《偷烧鸭》,它是一部短片,剧情很简单:一个瘦小的小偷(由梁少玻饰演)偷一个胖商人(由黄仲文扮演)贩卖的烧鸭,被警察(由黎北海扮演)发觉,把小偷捉住。而这部片的导演是梁少坡,他是中国香港第一位电影导演,也同时是第一位男主角。1973 年美国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创办了中国香港首家电影公司「华美影片公司」8并与“中国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9合作拍成《庄子试妻》,但当此片拍完后布拉斯基把影片带回美国,因此由中国香港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只在美国上映而从来没有在中国香港面世。在 1922 年,黎民伟建立了中国香港首家中国人全资拥有的电影公司—「民新」,并于 1924 年生产了中国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而在 1925 至 1926 年,省港大 *** 爆发,长达十六个月之久,并导致了民新电影厂在中国香港的制作结束,转移到上海发展,而且使中国香港一些刚冒起的电影公司倒闭,少数则转移至广州。1930 年代,中国香港的电影随着黎北海(黎民伟的哥哥)创建「中国香港电影公司」而开始复苏,而由黎民伟所创7余慕云:《中国香港电影掌故》(第一辑),(中国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5 年),页 148由布拉斯基负责拍片资金、设备和技术,黎民伟则负责供应电影剧本、演员、服装和道具。但在拍摄完《庄子试妻》一片后,华美便告完结,它甚至被视为一有名无实的电影制作公司,因为它既没有办公地址,也没有在中国香港公映过它的唯一的作品。9黎民伟认为电影不单是娱乐,更是“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的工具”。在中国处于列强占据的情况下,他强调以“电影救国”。故中国香港电业事业在早期已有一个比娱乐更崇高之理想,为中国香港电影奠下一良好的发展方向。 上海「民新」与几间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公司」并于 1931 年在中国香港建立分厂及成立电影学校——「联华演员养成所」培训了一批著名的粤语片导演如黄岱,而该校的名导师关文清(著名导演)更造就了两位超级影星:吴楚帆和黄曼梨。另外在三十年代的中国香港电影有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港产粤语片皆是重拍或改编自上海的著名国语片,例如:《胭脂泪》改编自《神女》;《南国姊妹花》改自《姊妹花》等。中国香港在 1933 年前所出产的电影皆是默片。除了有音乐外,通常有解画人讲解。“据说在 1930 年期间,在太平戏院放映《火烧红莲寺》时,解画人便有数名之多,配合动作绘形绘声,效果不错。”而在 1932 年,广州出产第一部局部的有声粤语片《无敌情魔》;其后亦有第一部全部有粤语对白的粤语片《战地两孤女》,这两部片先后在港上映。在 1932 年末,中国香港第一间生产有声电影的「中华制造声默片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招股,并于 1935 年,中国香港电影才完全进入有声电影之年代。1940 年代,中国香港「大观影片公司」美国分厂出品的《华侨之光》是中国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体电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模旅」主事人邵村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革新运动」,他认为若要改善中国香港电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质素提高,并主张先从剧本着手,才能产生好电影,更罗致了各方各面的技术人员,网络名符其实的一级演员及一群文字与电影艺术均有专业修养的青年担任。 例如古龙耕、冯凤歌等人。「南洋」在这次革新运动下创作出《千金一笑》,《怪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来》等名作。其后烂仿,中国香港陷入战乱时期,“从 1941 年 12 月日本入侵中国香港并炸毁了大观电影厂和其他电影设施,1946 年年初,中国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的状态。”其实自 1945 年末已有「联艺」,「华声」,「联声」等电影公司复员,复业,但由于一些主要电影工作者如关文清,吴楚帆,白燕等还在外地,而且一些中国香港原有的电影制片场地如「南洋片场」,「大观片场」等受到破坏,已经变成废墟一片;加上一些制片器材亦缺乏,因此中国香港电影业直至 1946 年才开始正式复苏。“港土重光后,娱乐事业日趋蓬勃,尤以电影院,观众更形拥挤,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满座。”也有言“1940 年代末到 1960 年代中是粤语影片的盛产期。每年有 200 部粤语片旦历凳问世,其中不少是粤剧片。”但其实自 1946 年代后除了粤语片外,国语片也同时发展起来,这更是由于在内战期间上海时局动荡,国内的著名电影人如张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员则有周旋,严俊和白光等纷纷南下。在此时张善琨与李祖永在中国香港成立了「永华影业公司」(1947-1954)并于 1948 年拍摄《国魂》及《清宫秘史》两套轰动一时的著名电影。在 1940 年代末还有「大中华」,「长城」,「国泰」等国语电影厂出现,这些电影厂更出产了不少著名电影,如「长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动一时,成为一代名片。踏入 50 年代,被喻为是中国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由于战后中国香港社会还未完全复原,加上大量难民涌入,造成不少严重社会问题。 “七日鲜” ,因为这些影片一个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时亦有不少严肃认真之作,例如「中联」的《家》(根据巴金的小说改编),「中联」创业于 1952 年,其创办人共有二十一位,他们全都是粤语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吴楚帆,张活游,马师曾,吴回,白燕,黄曼梨等。他们创立「中联」有一个共同目标:“抛开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的粤剧片,生产既娱乐大众又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意识片。”而在“七日鲜”影片充斥下致使中国香港粤语片变得低俗,为了改善中国香港电影这种粗制滥糙之风气,一批有志向的电影人如:吴楚帆,吴回,秦剑,高鲁泉,红线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发起了一个名为「粤语片清洁运动」(图右)去提高影片之质素,改善中国香港电影之发展。粤语片在 50 年代中到 60 年代初产量惊人,而且类型众多,有戏曲、武侠、喜剧、文艺、伦理等,可谓百花齐放。可是随着战后出生的一代逐渐成长,社会日趋繁荣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传统粤语片己无法满足他们的口味,故出现了以经纪,白领及工厂女工为题材的都市喜剧、模仿西方间谍片的侦探动作片、全盘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现了陈宝珠,萧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热潮。而同时“其实自 1961 年「邵氏」在清水湾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脚,开拓新院线,引进新科技……国语片的制作已非小本滥拍的粤语片所能及。” 《独臂刀》轰动影坛,国语片在 60 年代中开始大行其道,相反由于市场之转变,国语片之冲击,加上 1967 年中国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启播,电视的普及吸引了一批观众,粤语片之产量开始下降。同时当时的导演因粤语片产量下降为了维持发展他拍了许多低成本的粤语 *** ,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导演开始以风月题材作为出发点,拍制了不少情欲电影, *** 之兴起亦成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电影业的一个特色。1971 年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时中国香港电影仍以国语片为主导,直至 1973 年才再次出现一部新的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到了 1977 年粤语片的产量才超过国语片,故到了 1970年代中粤语片才重新兴起。而踏入 70,80 年代的交替期可以说时中国香港电影发展的一个新里程。一批曾在外国攻读电影的青年,返港后在电视台取得实际的编导经验,其后纷纷投身影圈,以西方的拍摄巧创作出不少著名电影,为中国香港电影制作带来一次变革,造成所谓「新浪潮」(New Wave)之出现,“这股新力量,这套新观念,跟中国香港电影界长久以来的传统制度和观念又是那未的不同。他们一旦能够打入这个圈子,所带来的新气象是可以期待的。”这批新进人材亦创作了不少著名电影,如:许鞍华的《疯劫》,《投奔怒海》,《倾城之恋》,徐克的《蝶变》,严浩的《似水流年》,《滚滚红尘》,方育的《平父子情》,《半边人》,还有麦当雄,冼杞然,谭家明等人。而部分电影如严浩的《似水流年》,徐克的《蝶变》等更被选入二十世纪中文电影一百强,与经典电影《清宫秘史》等齐名。 元素,为中国香港电影注入当代感性、都会气息,也为中国香港电影带进现代化之局面。“新浪潮带来了技术革新,题材的多样化,以及大量对电影技术艺术热心无比的新人全面投入电影界,中国香港的商业电影从而获到更现代化的新面貌。”20时至今日,中国香港电影陷入低潮,这无疑与创作者的方向有关,他们从市场利益为着眼点,推出一些低俗搞笑电影,使影片变得无主题,无内涵,与 50 年代中那些“七日鲜”电影无分别。 历史—电影教学电影就如黎民伟先生所言是「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的工具」,亦是历史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工具,电影往往不断反映当地的历史,不同国家的电影也反映出不同国家的历史及文化,利用电影可以把一些已被遗忘的历史片段通过影像,声音的结合重现于学生眼前,再配合课本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更有效掌握课文内容。 fed.cu.e/history/history2001/movieandhisteaching.pdf
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钱 找银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坜仁宝当铺 有在帮人代办二胎 估价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询问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里借过 服务态度好 办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周转的好帮手 放心啦!仁宝当铺是 *** 立案合法当铺 网路上的风评也非常好 在 中坜YKK对面 03-4520077
⑹ 周星驰吴孟达第一部合作电影叫什么
周星驰吴孟达第一部合作电影叫《赌圣》
《赌圣》是1990上映的一部电影,本片由元奎、刘镇伟联合导演。主要演员有周星驰、吴孟达、吴君如等 。
该片讲述了身怀特异功能的大陆青年左颂星,来港投靠三叔。左颂星投靠三叔后,被发现具有特异功能,两叔侄开始走江湖,两人在香港误打误撞,无意中卷入黑社会的争霸争斗中。最后陈松成功的收买左颂星,关键时刻打败洪光。
话说,阿星每次叫三叔,然后吴孟达失控的时候都很搞笑,看了好多遍的。
⑺ 张国荣的霸王别姬,为什么在当时有那么强的 影响力,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和他在大陆,香港欧洲,美国
影响力强是因为电影本身艺术性很高,你拿国外一些十分经典的偏文艺向的经典电影来比,《霸王别姬》也是毫不逊色的。
至於具体原因,
1,电影艺术好,镜头语言,配乐,色彩,剪辑等等,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电影业界的高度认可,国内国外都是
2,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横跨半个世纪的历史见证,京剧文化,都描写得生动出彩。通俗地说,看著电影的时候,隔著屏幕都能彷佛感觉到那个时代、身处京剧行业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这样的意义是很重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许多经典的电影都必然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状况
3,电影人物性格鲜明,主角配角都刻画得有一定深度,十分精彩。为什麼在中国一些主旋律电影不讨喜,就是因为人物脸谱化,没有层次厚度。而这部电影里,哪怕出场没多久的小角色(如蒋雯丽饰演的小豆子母亲,小赖子等等)都有自己的思想特徵。还有就是这些人物的思想多少有些时代烙印,但又不完全受时代所限
4,张国荣本身级富有魅力的演技。在看片前,张国荣在本人心中是小众化的。但这部电影颠覆了这个观念。原著小说里,程蝶衣本是尖酸,狭隘,善妒的人,但张国荣的表演却赋予了人物更多地清高孤傲,专注深情,少了很多庸俗,而更像一个偏执又真诚的痴迷于京剧的人,更有了几分艺术大家的眼光和气质。貌似传统,却有著高出当时人眼界的思想。
4,张国荣本身是一名敬业的演员,和现在的鲜肉们大牌们不同,他也并不只是某些不负责任的文艺女嘴里的哥哥,本人更敬佩的是他的品质,气度。他本身有粤剧功底,但为拍电影去学京剧,却是十分勤奋的,其实在答主眼里,他的演技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英雄本色》中还只是个白面小生而已,演技也是他常年的勤奋得来的结果。而且在拍电影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十分谦和完全不耍大牌,也对他产生了好感。看过电影后,又找了一些他对电影的了解,发觉他还是相当有见地有自己思想的。并不是某些文艺青年故弄玄虚的无病呻吟,再结合别的一些资料,可以说他是一名值得尊敬的演员。这样的人,由於机遇而走红,又凭藉自身素质享誉中外,不是很正常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