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电影三笑插曲

电影三笑插曲

发布时间:2022-05-06 13:43:28

① 有一首歌是郭德纲电影里的好像是三笑什么什么的一开始的那首叫神马

《三笑之才子佳人》
由郭德纲带领德云社的弟子们一同出演,而古装美女姚笛也将挑战演技首次出演喜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jk2NTQ4.html

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电影插曲是什么名字

主题曲:求神

插曲:《三笑》、《画观音》

文千岁陈好逑-唐伯虎点秋香之求神.mp3
周星驰 - 禀夫人(唐伯虎点秋香对白).mp3

周星驰-含笑半步颠(唐伯虎点秋香).mp3

③ 电影三笑使用了什么民间小调

《三笑》该片将美丽的湖光景色、江南戏曲中的杂腔小调(如:紫竹调、茉莉花、银钮丝、吟诗调、知心客、道情调、山歌调、吴江歌等各种曲牌)和充满喜剧色彩的唱词、念白交织一起,使这个戏高潮不断,笑声连连,让人们无论在视觉或者听觉上,都得到了一次美好的享受

④ 求老电影 《三笑》 尊一声二奶奶 MP3 下载

我下下来了
你要我发给你

·

⑤ 09春晚歌曲的歌名

1983年

主持人:王景愚 刘晓庆 姜昆 马季

导演:黄一鹤

1、赵忠祥致开幕辞
2、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3、相声大师候宝林讲话
4、主持人代表所在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
5、歌曲:《拜年歌》
演员:李谷一
6、主持人介绍到场演员
7、猜谜:(1)“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
8、相声:《山村小景》
演员:马季 赵炎
9、相声:《小小雷峰》
演员:马季 赵炎
10、诗朗诵:《每逢佳节倍思亲》
演员:林丽芳(中国台湾)
11、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演员:索宝立、牟玄甫
12、歌曲:《竹林沙沙响》
演员:索宝立、牟玄甫
13、歌伴舞:《草原民歌》
演员:斯琴高娃 胡松华
14、歌曲:《勤劳的比帕尔》
演员:胡松华
15、歌曲:《马铃响,玉鸟唱》
演员:胡松华
16、小品:《逛厂甸》
演员:斯琴高娃 严顺开
17、舞蹈:《节日》
演员:赵青 徐川
18、猜谜:(2)“年终算总帐”
19、喜剧小品:《吃鸡》
演员:王景愚 姜昆
20、京剧表演
演员:尹宏伟
21、京剧:《坐寨盗马》
演员:袁世海
22、相声:《错走了这一步》
演员:姜昆 李文华
23、相声:《对口词》
演员:姜昆 李文华
24、相声:《战士之歌》
演员:姜昆 李文华
25、猜谜:(3)“制定人口政策”(打一成语)
26、魔术表演:彩胜争艳
演员:姚金芬
27、杂技表演
演出:上海杂技团
28、京剧:《空城计》
演员:王朝里
29、歌曲:《牧羊曲》
演员:郑绪岚
30、歌曲:《大海啊,故乡》
演员:郑绪岚
31、歌曲:《太阳岛上》
演员:郑绪岚
32、京剧:《霸王别姬》
演员:李维康
33、录象:《火烧圆明园》花絮
34、录象:电影《垂帘听政》片段
35、歌曲:《红花》
演员:刘晓庆
36、歌曲:《盼红军》
演员:刘晓庆
37、喜剧小品:《弹钢琴》
演员:严顺开
38、猜谜:(4)“镜子里面照着人
39、喜剧小品:《阿Q的独白》
演员:严顺开
40、相声录象:《戏剧杂谈》
演员:候宝林 郭全宝
41、猜谜:(5)“晚会”(打一字)
42、歌曲联唱
演员:李谷一
43、歌曲对唱
演员:李谷一 袁世海 姜昆
44、京剧对唱:《招亲》
演员:李谷一 袁世海
45、电影录象
46、武术表演
演员:葛春燕 郝志华 王杰 李霞 王建军 于绍文
47、魔术表演:《吉庆有余》
演员:秦明晓
48、主持人慰问直播现场后台工作人员。
修改于:12/19/2007 9:00:18 AM

1984
第一
1.片头:参加演出的演员介绍
2.拜年歌:《恭贺新禧》 (集体演唱) 演唱者: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3.杂技:《转盘子》 表演者:李春来
4.游戏竞赛:《看谁贴得快》 表演者:幼儿园小朋友
5.儿童节目:狗熊猴子投篮比赛 解说:姜昆 李文华
6.相声:《宇宙牌香烟》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7.杂技:《伞衣帽》 表演者:李春来
8.歌曲:《幸福在哪里》、《谠啊,亲爱的妈妈》 演唱者:殷秀梅
9.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 《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演唱者:郭颂
10.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 演唱者:沈小岑
11.河南豫剧:《迎春曲》 演唱者: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12.哑剧小品:《淋浴》 演唱者:游本昌
13.粤剧:《故乡行》、《南海渔歌》 演唱者:丁凡 林锦屏

第二组
1.京剧:《定军山》 演唱者:谭元寿
2.京剧:《将相和》 演唱者:方荣翔(已故,1989年4月)
3.小品:《吃面条》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被删节目一: 录象:电影《海灯法师(已故,1989年1月)和少林》片段
4.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演唱者:马兰
5.哑剧小品:《电视纠纷》 表演者:王景愚 李辉
6.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回娘家》 演唱者:朱明瑛
7.歌曲:《滦水香茶献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月光照着太湖水》 演唱者:于淑珍
被删节目四:《泉水叮咚响》(演唱者:于淑珍)

第三组
1.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 《阿里山姑娘》演唱者:奚秀兰(香港)
被删节目三: <我的祖国> 演唱者:奚秀兰(香港)
2.评书:《赠羽扇》 表演者:袁阔成
3.乒乓球比赛 表演者:李富荣 张燮林 解说:宋世雄
4.越剧《慧梅》选段:《无限欢颜喜在心》 演唱者:王文娟
5.游戏:金银猜 表演者:现场观众 主持人:黄阿原 姜昆
6.相声小段:《春联》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7.零点钟声
8.合唱:《辞旧迎新歌》 演唱者:蒋大为 李谷一等8人
9.歌曲:《萨拉族花儿“大眼睛”》、 《妹妹的山丹丹花儿开》 演唱者:苏平
10.沪剧:《燕燕做媒》、《太湖美》 演唱者:茅善玉

第四组\
1.歌曲:《我的中国心》、《垅上行》、 《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 演唱者:张明敏(香港)
2.气功表演(父子、女一家3人) ⑴《砸核桃》表演者:侯伟(6岁) ⑵《踩鸡蛋》表演者:侯春雪(16岁) ⑶《撅铁柱》表演者:侯树英(54岁)
3.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 演唱者:黄植诚 李大维 黄阿原
4.独唱:《三笑》插曲 演唱者:陈思思(已故,2007年10月 香港演员)
5.相声:《夸家乡》 表演者:姜昆 李文华
6.歌曲:《要问我们想什么》、《战士与梅花》 演唱者:蒋大为
被删节目五: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演唱者:蒋大为)
被删节目二: 游戏:《母子连心》
8.歌曲;《跳吧,年轻的伙伴》、《那就是我》 演唱者:李谷一
9.花鼓戏:《刘海砍樵》 演唱:李谷一 姜昆
10.主题歌曲:《难忘今宵》 演唱者:李谷一



主持人:李默然(朗诵)王刚 李小玢 姜昆
总导演: 邓在军

第一组(节目实长67′50〃)
1.开场歌舞 ⑴《祝岁歌》 演唱者:叶矛 廖莎 ⑵ 腰鼓: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演出 ⑶ 舞蹈: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演出
2.相声:《巧对影联》 表演者:刘伟 冯巩
3.戏曲小品:《孙二娘开店》 表演者:游本昌 董元元 张寄蝶 孙绍东 朱世慧 莫元季 刘丰
4.歌曲:《小小的我》 演唱者:苏红
5.洗脏民歌:《酒歌》 演唱者:胡松华
6.动物小品:《家庭宴会》(录像) 配音:王明玉 李扬等 7.小品:《恩爱夫妻》 表演者:王馥荔 陈裕德(已故,1996年)

1988年

主持人:孙道临 王刚 姜昆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等 总导演:邓在军

第一组:(节目实长67′30〃)
演者:贾小平 纪广等(山西省歌舞剧院)
10.歌曲:《自己的天空》、《我是风》 表演者:文章(台)
11.相声:《无所适从》 表演者:牛群 冯巩

第二组(节目实长57′46〃)
第二组(节目实长:66′15〃)
1.歌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演唱者:孟庭苇 6.舞蹈:《丰收夜》 领舞:熊健 李晓燕
7.小品:《今晚直播》 表演者:黄宏 徐帆
第三盘(节目实长67′10〃)
于魁智 赵秀君 孟广禄 张建国 李海燕 尚长荣
8.小品:《鞋钉》 表演者:黄宏 巩汉林
第三
作者7.小品:《回家》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8.歌曲

⑥ 求三笑之才子佳人主题曲歌词

才子佳人]
黄维德]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宁有惆怅没有恨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江湖是假情是真
多情空余恨 无情万般不能
忘却了今生 容颜记到来生
老天太残忍 相见注定就要分
纵身滚滚红尘抛缘分
红尘有多深 除非自己翻腾
谁负义忘恩 谁暗暗把我疼
我都不想问 我心磊落如星辰
是非留给俗世笑议论
男子汉他有柔肠 他也不想太沧桑
是你知我懂我梦里对我望
小女子泛着泪光 心却一样在发烫
有你爱我怜我不怕难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宁有惆怅没有恨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江湖是假情是真

金石盟]
黄维德]
最初的心 是守在帘后
安安静静的寂寞
多雨的春天
尽是无语如镜的沉默
长风吹动 人海多事
如潮变得起起落落
因为爱过
期盼的心跟着岁月不同
而我有梦 我有泪
一世春秋谁与共
我有爱憎 我有眷恋
红尘心事繁似星斗
而我有梦 我有泪
一世春秋谁与共
世人看我 一帘相隔
看不到我眉头深锁
最初的心 是守在帘后
换来一生金石盟
当繁华褪尽
谁的痴谁的怨
皆不过风烟一抹

⑦ 香港电影三笑作曲是谁

江南小调(黄梅调)音乐片《三笑》,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现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1964年出品。1969年荣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由“长城三公主” (夏梦、石慧、陈思思) 之一陈思思(原名陈丽梅)和越剧女小生向群(原名陈秀萍)主演。李萍倩导演。片中插曲包含了吴、苏小曲,常、锡民歌,上海流行小调,凤阳花鼓等, 由国内苏淮民歌演唱家幕后代唱。江南小调有许多曲调,该电影共选用了41段江南小调,包括25种江南民歌或地方戏曲的曲调。
导演、撰曲:李萍倩
艺术指导、制曲:沈利群

⑧ 介绍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时期,谢谢!

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此期的演唱风格不甚优美,常用类声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辉、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严斐、英茵、徐粲莺、蔡一鸣、钱钟秀、张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锦晖、严工上、许如辉、任光等。

词作家有黎锦晖、高天栖、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第二发展阶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

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严华、姚敏、张翠红、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黄飞然、黄源尹、吴莺音、欧阳飞莺、梁萍、逸敏、屈云云、金溢、白云、邓白英、佩妮、张伊雯、韩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严华、李厚襄、严折西、严个凡、梁乐音、陈瑞祯、刘如曾、严工上、刘雪庵、贺绿汀、张簧、张昊等。

词作家有吴村、陈栋荪、李隽青、范烟桥、田汉、叶逸芳、张准、鲁旭、包乙等。

后期:1950-1969年(香港时期)

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演唱风格无太大变化,轻柔曼妙的特点有所减少,趋向于自然、平淡。另外由于白光的影响,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传统发声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传统发声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这是受到李香兰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琼、崔萍、张露、葛兰、刘韵、顾媚、席静婷、潘迪华、董佩佩、蓓蕾、夏梦、石慧、江岩、杨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杨龙、励鸣、王福龄、周蓝萍、顾嘉辉、黄露、夏端龄(日本作曲大师服部良一)、江适、叶纯之、草田、于粼等。

词曲家陈蝶衣、陶秦、易文、卢一方、司经明等。

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谢雷一曲《曼丽》、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由学生首先发起创作、演唱,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汇入了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

(2)

回复
1楼
2012-07-22 17:3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独:亲爱真诚不知有沧桑,并肩携手不知有彷徨
合:我们的意气凌驾霄汉上,我们的思想皎如月光。我们要刻苦修养,做新青年的榜样。
独:我们要奋发图强,做新中国的栋梁
合:亲爱真诚消除怅惘,并肩携手争取辉煌。

这首歌在抗战胜利后勉励青年向上建设新中国。与《毕业歌》可以相媲美。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青年起到了不同的鼓舞作用。1946年周璇在同地所拍《长相思》一片中的插曲《凯旋歌》、《童歌》、《花样的年华》则是反映出****的内容。另如1942年周璇在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所拍《恼人春色》插曲钟山春,歌唱南京钟山石头城呼唤****。1939年在同地所拍《七重天》插曲《难民歌》,1941年在同地所拍《解语花》插曲《勉小学生歌》、《救济难民歌》、从歌名上一眼即看出其在****中的意义。

再一个典型是歌唱人民群众的,以歌唱农民的居多。如周璇所唱《解语花》插曲《家人忙》、《插秧曲》;李丽华在艺华影业公司所拍《复活》插曲《小山歌》(又名《农村情歌》);姚莉演唱的流行歌曲《好百姓在家乡》;严华演唱的流行歌曲《口哨的安慰》则是城市工人生活的艰辛。周璇1943年在华影所拍《渔家女》,其主题歌曲唱出渔民的勤劳。她1947年在国泰影业公司所拍进步影片《亿江南》插曲《人人都说西湖好》和《罗大嫂与王二姐》则唱出采茶女的辛酸。还有歌唱其他下层人民的,如周璇在影片《长相思》插曲中,唱出了歌女的无奈和觉醒。姚莉演唱的《金丝岛》唱出被束缚女性的苦恼,鼓励其争取自由。龚秋霞演唱的《卖报歌》讴歌的是报童。白光1949年在香港长城影片公司所拍《**》(我国第三次重拍根据托尔斯泰名著《复活》改编的电影剧本,前面提到李丽华主演的《复活》是第二次重拍)演唱的插曲《叹十声》,则唱出烟花女子的伤心。

另一大类电影插曲,有的无明显的社会意义,是根据剧情需要而写。多为根据古典名著和民间传说改编的。如1940年周璇在国华公司所拍《三笑》插曲《点秋香》、《心愿》等。同年所拍《西厢记》插曲《拷红》、《月圆花好》、《蝶儿曲》等。1944年她在华影新拍《红楼梦》插曲《葬花》和《悲秋》。还有1938年周璇在艺华公司所拍《三星伴月》插曲《何日君再来》。而其中另一首插曲《工场》则有生产国货抵制外货的意义。这些插曲群众都耳熟能详、家喻户晓。1937年周璇在明星公司所拍进步影片《马路天使》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歌中唱出日寇侵占我国东北,使人民流离失所,这更是尽人皆知。

还有一种类型就是民歌。中国歌坛后无来者的一代歌后周璇,一个突出的贡献便是把民歌带上了舞台。以前民歌小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只有茶肆、酒楼卖唱。她演唱的民歌最多,如湖南民歌《采槟榔》、广东梅县民歌《卖杂货》、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绥远(今内蒙)民歌《送大哥》、上海民歌《尤华的桃花》、东北民歌《新对花》、湖北民歌《五更同心结》。《天涯歌女》、《四季歌》是苏州民歌、《知心客》、《哭七七》填词而成。还有一大批以民歌风格创作的歌曲如《送情郎》、《梦中梦》等。

又有一类是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景色的。如姚莉演唱的《可爱的秋天》、《春满人间》、《马来风光》、《南海之晨》、《白兰香》。严斐演唱的《南岛傍晚》,周璇在影片《花外流莺》中演唱的主题歌《花外流莺》和插曲《高岗上》、《春之晨》也是这一类型的。

常见是歌唱爱情一类的情歌。有些风格清新,生活气息很浓。如姚莉演唱的《跟你开玩笑》,唱的是年青恋人在一起闹着玩的情景。她演唱的另一首《你要说明了》唱出女孩的细致敏感,让男友解释问题。还有不少歌唱亲情的,如姚莉演唱的《我爱妈妈》;龚秋霞在明星公司所拍《古塔奇案》的插曲《思母》,她在中联公司所拍《蔷薇处处开》的插曲《摇妈妈》;梅熹所演唱影片《胭脂泪》插曲《思母曲》等,都是歌唱母亲之伟大的。

回复
3楼
2012-07-22 17:3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其中除了具有明显社会甚至政治意义的,还有很多热情开朗积极向上,大都唱出人民群众的喜好,与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相贴切。人民群众喜欢春天、太阳、花朵、小草、流云、雪花、雨滴;更喜欢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的美好情感。流行歌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在早期中国流行歌曲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其是当年歌坛无以替代的高潮结晶,我国流行音乐史中光辉篇章的特征。将其从长达半世纪的尘封中解脱出来。便其免于在漫长的隔绝中而被淹没.

乐与流行音乐

我国歌坛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非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不可。其实这是错的,起码也是意义不确切。
音乐的大分类只有两种: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还有一些具体以音乐特点和功能为依据的小分类,决不能与这两大类相提并论。它们不是同一层次和毓的。如艺术歌曲、抒情歌曲、校园歌曲、队列歌曲等。通俗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的一个大范围,大概包括轻音乐、轻歌剧、民间音乐、民歌、群众歌曲、进行曲、舞曲,美国首先流行的爵士、布鲁斯、摇滚、迪斯科、另类(非主流)、乡村歌曲等。还有一大支,就是世界各国均有的流行歌曲。由此可见,流行歌曲是通俗音乐中的一种,这涵盖在通俗音乐之内,而不能代表全部通俗音乐。打个不一定完全正确的比方,它们是父子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更不是一回事。现今歌唱比赛中分成“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历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一直沿袭了这种叫法。依上述的分类,民歌也属于通俗音乐范畴的,那么顺理成章民族唱法也可以叫做“通俗唱法”喽!这样岂不乱了套?

音乐界有那么多专家,难道他们不晓得这个产道理?原来这件事在当年有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个发展高潮的流行歌曲曾被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1949年以后都转到香港去发展了,所以1949-1979三十年,内地是没有流行歌曲的。有人形容流行音乐被扫地出门了。但它在港台却没有停止发展,形成与上海时期一脉相承。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流行歌曲又转回了娘家。以前一段经历年轻听众不甚了解;粉碎“四人帮”后的情况还应记忆犹新。邓丽君的录音带最早传入内地,几次被明令禁止播放。李谷一基于歌唱家的敏锐,首先在演唱电视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中,应用了气声技巧,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实际上,她只是位民歌手,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手。真正应用流行唱法的程琳,曾经历三次沉浮。连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也受到批判。当时发生这些事并不奇怪,因为计划经济是不会允许具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流行音乐存在的。这是作为经济基础对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要求。但不应动辄就提到政治高度,流行音乐没那么坏!对流行音乐的态度,反映出当时不同经济体制的较量。

在1983年的全国轻音乐会议上,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对流行音乐不能硬性禁止,应允许其存在而因势利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但对于称呼,为了避免使人联想到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就定了“通俗歌曲”这个名字。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不是现在,毕竟那是1983年啊。但从此,流行音乐有了合法身份,与西洋传统唱法歌曲、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势,却一直沿用了“通俗歌曲”这个意义不确切的名字。

还有业内人士提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歌坛开始出现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朱逢博演唱的《美丽的心灵》,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等。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而是同属通俗音乐范畴的其他类作品。似乎这也是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的根据之一。其实这些歌曲只是我国歌坛向流行音乐跨越的过渡性作品。如果在今天歌唱比赛的流行唱法组,再用当年的唱法演唱这些曲目,评委都不会承认的。

回复
4楼
2012-07-22 17:3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如今已过去二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作为文化上层建筑的流行音乐也发展得蓬蓬勃勃。不应再沿用1983年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不得不用的这个意义不确切的名字,应当实事求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还要靠音乐专家和文化管理部门共同来完成,把恰如其分的名字还给流行音乐。

什么是华语流行歌曲

上面已论述了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以说明把流行歌曲称为“通俗歌曲”意义不确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今歌坛常常出现“华语流行歌曲”一词,“华语流行歌曲”又是什么?它与中国流行歌曲是什么关系?
我国历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蕴深厚。仅就流行音乐而言,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其中有光辉灿烂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发展高潮。其影响深广,具有明显的国际性。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流行歌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南亚就传播中国流行歌曲。那时他们尚不能自己创作,而是直接传唱中国流行歌曲。这个问题从中国流行音乐第三发展阶段——台湾时期以后,逐渐更加明显,到今天已经非常突出。

在中国本土(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以外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唱这种流行歌曲,并且都有很好的歌曲创作和音乐制作。大家都知道,潘秀琼、林竹筠、陈芬兰、黄露仪(黄莺莺)、韩宝仪、许美静、孙燕姿、岳雷、秦咏、李思松、黎拂挥是新加坡籍;华怡保、张小英、蓝英、刘秋仪、柯以敏、罗宾、庄学思、巫启贤、巫奇是马来西亚籍;善唱《成吉思汗》的艾慧那是印尼籍;翁倩玉、陈美玲、璐璐是日本籍;洛城三兄弟是美国籍。他们虽都是炎黄子孙,便行政国籍不是中国,只是所演唱的这些流行歌曲,运用的语种都是华语,与中国流行歌曲是一样的。但因有国籍的区别,称华语流行歌曲,意义更为准确。华语流行歌曲传播的范围很广。

当然,我们中国流行歌曲也是属于华语流行歌曲范畴的。

1949-1979三十年内地没有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通俗音乐中的一种。可以说是产生于城市,有着鲜明的朝代性,易于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发展中趋向于国际化,又有着明显商业特征的一类音乐。艺术上也有很多不同于其他音乐的特点。仅从其作曲特点上,便可以看出它与其他音乐的区别。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特别是第二发展阶段前半部上海时期,以周璇为代表的风格。曲中装饰音、上下滑音多,有长切分音,高音段落和低音段落的明显对比,加上具有特色的演唱风格,形成了婉转、轻柔、松弛、甜美的格调。现今第四发展阶段的新城市流行歌曲,远离了传统,风格又与上面的明显不同。曲中长、短切分音附点切分音多,加上小节内外每拍千丝万缕的连接,使歌词排列也随着旋律有意闪躲节奏律动。歌词白话长句字数多,排列紧凑形成短音符号。还有多种多样的起头,无穷动的结尾,有规律的反复。再加上轻声、气声、泣声、叹声、哑音、哭腔、延时处理等多种技巧处理,使歌曲表现出俏丽、新巧、抒情、有力的风格特点。感情起伏波动大,低徊处如絮耳语,高亢处如海浪奔腾。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禁唱流行歌曲,认为属于“靡靡之音”。从此,在内地被扫地出门,后来都转移到大陆以外的香港去发展了。有人说:“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音乐。”还可以接上两句,那就是“哪里有城市,哪里就有流行歌曲。”人民需要它,又不准唱,就找来了代替品。有当时的群众歌曲、民歌、外国歌曲等。这些歌曲是来代替流行歌曲的,而其本身属于通俗音乐中的另一类歌曲。不能把流行歌曲的定义简单看成是只要能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就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在各方面均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但从“流行歌曲”这个名称本身来说,字面上是不够严格。因为同属通俗音乐中其他一些类别的歌曲,如上面提到的三种,也能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但因习惯的叫法已成自然,就像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一样。在了解其真正含义的情况下,还是称其为流行歌曲相对更恰如其分。

回复
5楼
2012-07-22 17:3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八十年代中后期,港台歌曲的介入促使“死气沉沉”的大陆流行乐坛在“阵痛”中开始酝酿变革。张明敏、潘安邦、千百惠、费翔、包娜娜、叶丽仪等港台歌手在历届春节晚会上的出色表演使大陆的音乐人了解到了音乐产业在大陆这块土壤上蓬勃发展的重要性。谷建芬、乔羽、阎肃、甲丁、关峡、李海鹰等大陆知名词曲作家开始重视对本地歌手的培养和通俗流行歌曲的创作。于是,一批好的内地歌手开始活跃在了内地的荧屏上,经典而又易于传唱的流行歌曲开始多了起来。刘欢、毛阿敏、韦唯、成方圆、沈晓岑、程琳、苏小明、蔡国庆演唱的歌曲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开来,接下来杭天琪、李娜、林萍、毛宁、杨珏滢、谢小东、那英、田震、含笑等歌手演唱的歌曲也开始风靡大江南北。林依轮、周艳泓、满文军、孙浩、谢东、老狼、韦嘉、孙楠、韩红、孙悦等歌手的相继出现为大陆的流行乐坛不断地“添砖加瓦”,一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歌曲也开始成为了各家KTV里点歌率居高不下的热门曲目。

《蓝蓝的夜蓝蓝的梦》、《弯弯的月亮》、《懂你》、《爱的奉献》、《军港之夜》、《涛声依旧》、《思念》、《请到天涯海角来》、《风雨兼程》、《轻轻地告诉你》、《绿叶对根的情意》、《爱情鸟》、《笑脸》、《祝你平安》、《风含情水含笑》、《山不转水转》、《又见茉莉花》、《同桌的你》、《九月九的酒》、《小芳》……这些歌曲都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突然之间红遍了半边天……

说到那些年的大陆流行歌坛,还有几位创作型的歌手不得不说。崔健、高枫、郭峰、郑钧和许巍,提起这几个人的名字,恐怕熟悉中国歌曲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作为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的《一无所有》在中国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枫创作并演唱的《大中国》与郭峰创作的歌曲至今依然可算为中国流行歌曲中的经典曲目。之后的李泉、李春波、王炎和冯小泉也在一段时期内出了一些质素和创作水准都很不错的作品,《冰糖葫芦》、《中华民谣》、《霸王别姬》等歌曲均出自于青年音乐人冯小泉之手,学民族乐器出身的冯小泉对歌曲的创作驾轻就熟。他创作的歌曲曲调悠扬悦耳,歌词似散文一般流畅,让人过目难忘……

近年来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的歌手也有很多有不错的成绩,如金海心、朴树等。歌坛的新人也通过“选秀”节目涌现出来不少,再加上一些影视演员涉足歌坛,整个歌坛似乎呈现的是一种“乱象”……

总体来说,中国的流行音乐在未来的日子里依旧还有无尽无穷的发展空间,只是对音乐人及音乐制作人的培养和扶植还需要努力。这,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流行音乐会和港台流行音乐一样,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更加广阔的天空………

出自:
http://tieba..com/p/1742085422
九十年代都是香港发展得比较好了,像张学友,邓丽君,王杰,张国荣,梅艳芳等等
再后来就是周杰伦,梁静茹,萧亚轩,陈奕迅。等等
现在主要就是网络音乐了这一块。
汪苏泷,徐良,许嵩等等。

⑨ 为什么中国民歌《茉莉花》和黄梅调电影《三笑》中的“好一个西泠”的曲调非常相似

不是非常相似,而是直接采用了《茉莉花》的曲调。

⑩ 唐伯虎点秋香2插曲

电影主题曲: 三笑 (唐伯虎点秋香2之四大才子)

曲/词: Wendyz 郑嘉嘉
OP: East Asia Music Publishing Ltd.
唱片公司: 东亚唱片(集团)有限公司

主唱: Wendyz 郑嘉嘉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HEY原来是唐伯虎
画画写字对他来说没难度
住苏州的他 谁不认识他
四大才子之首 摇摆大步的走
人人说他 风流夸啦啦
姑娘仰慕他 都在唱"我非君不嫁"
WA 狂风浪蝶美女疯狂
才子 响当当 文采飞翔
风流倜傥无敌霸王枪
谁知道他空虚受伤
直到他遇上了秋香 甜密笑容可爱模样
为了三笑 念念不忘
一笑,再笑 三笑姻缘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别人笑我忒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他为了秋香
卖身为奴 真荒唐) YEAH
(爱情是麻木
什麼都看不清楚)
(一笑 再笑
三笑 我真受不了
我看你笑
我心在跳)
难道是天
(注定我们要一起)

唐伯虎点秋香
故事情节谁也不会忘
人人都会笑 他的痴狂
大家一起跳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TEAM UP!
(Everybody won’t you come with me)
Common let’s gather up
(Everybody won’t you come with me)
Now let’s count our beats 1234
(Everybody won’t you come with me)
Everybody clap your hands
Shake your bodies do the worldwide dance
(everybody won’t you dance me)
Move it up, move it up, let’s go!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it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Ah~三笑姻缘
三笑姻缘

阅读全文

与电影三笑插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日本房产中介电影 浏览:6
哪个电影里有纹身片段 浏览:577
达达兔电视剧电影免费三十而已 浏览:230
法国电影警匪片单刀直入在线 浏览:8
韩国爱情电影男女主人公在酒吧 浏览:995
韩国电影在火车上 浏览:347
关于女儿家庭的国外电影 浏览:209
诺亚奥特曼全集大电影 浏览:599
奎文电影院 浏览:320
葫芦娃电影片段插曲 浏览:442
第一次看电影流眼泪的说说 浏览:907
上海电影节2017抢票 浏览:879
2015年电影BT下载 浏览:855
最爱李安导演那部电影 浏览:389
法国动漫电影魔术师片尾曲 浏览:860
美国营救经典电影 浏览:621
外国枪战老电影大全国语版 浏览:783
李现2020第一部电影 浏览:394
2015年7月国产电影成为票房冠军 浏览:863
日本反战电影导演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