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第一次》翻拍自什么小说
《第一次》改编自韩国电影《痛爱》,讲述了由杨颖饰演的身患绝症的女孩宋诗乔与赵又廷所饰演的宫宁之间浪漫唯美的初恋故事。
电影《第一次》讲述了Angelababy饰演的患有肌肉无力症、但又热爱舞蹈的女孩宋诗乔和赵又廷饰演的摇滚青年宫宁之间唯美浪漫的初恋故事。Angelababy的角色是一个患有不能从事任何激烈运动的遗传疾病。爱幻想但从未曾恋爱过的她,每天最喜欢的就是对着录音机说出心底的小秘密。郑青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女儿体会爱情的美好,就在此时,诗乔巧遇了高中同学宫宁(其实叫吕夏)(赵又廷 饰),两人迅速展开恋情,这也是诗乔第一次感受爱情的美好。而深深被诗乔吸引的宫宁,开始鼓励诗乔勇敢追寻她的跳舞梦。但没想到的是,诗乔和宫宁(吕夏)故事的另一面才正要拉开序幕……
曾执导过内地版《九降风》的80后新锐导演韩延认为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越来越容易被欲望、诱惑所侵蚀,他想通过此片提醒观众保留心中的一片净土——还记得初恋的味道么?之所以会选择Angelababy和赵又廷,这两位目前影坛炙手可热的青春偶像,出品人江志强先生表示:“在他们脸上,我看到了初恋时的羞涩。“
资料图片(2张)
2. 中国和韩国的电影历程是什么
中国
1905年 谭鑫培主演,任景丰拍摄的《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1913年 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由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新新舞台上映。
1913年3月15日 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
1953年11月5日 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和电影!
<<渔光曲>>参加了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为纪念苏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并获得“荣誉奖”。
是中国第一部获奖电影!
1910年韩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废除“大韩帝国”政府,设立“朝鲜总督府”.历年的4月11日,才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现在上海都还有遗址!有兴趣可以去看下!
而韩国,在1948年5月10日,才正式与朝鲜划分"三八线! 才有意义上的独立!
而他们的电影史才开始于1919年!第一部电影是<<正义的复仇>>是由金陶山导演的。这是一种所谓的动态戏剧,为的是舞台表演结合起来。不知道算不算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由于《阿里郎》获得很大成功,韩国影片的摄制数目增加到每年大约十部,直到日本殖民政府在1930年扼杀电影业为止。那时影片摄制数目下降到一年只有两三部。第一部有声电影《春香传》是由导演李明雨在这个时期摄制的,这部电影是以一个古老的同名爱情故事为根据的。
在韩国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得到解放以前,韩国的电影活动一直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从1919年到1945年一共摄制了140多部电影,多半是宣传性质的。在解放后电影得到了新生。第一部彩电影片枣洪性麒导演的《一个妇女的日记》枣是在1945年摄制的。韩国战争(1950-1953)使刚刚建立的电影业受到严重打击,在这个时期只生产了少数战争纪录片。
1955年,为了促进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国内所有电影制片商都实行免税。这使得电影制片商人数迅速增加,带来了电影的黄金时代。在50年代末拍摄的影片数目达到每年将近100部,在60年代达到每年大约200部.
但,在1986年放开了对引进电影市场进口外片的的限制后!国外电影迅速占领了韩国市场!
导致韩国本土电影大受打击!那应该就是韩国电影的低迷时期!
真到1999光头运动取得胜利以后!screen quota制度得以继续.
1999年由姜帝奎拍摄的<<生死谍变>>不仅打破了本地电影的最高纪录,而且在<<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的时候!也没能打破它的纪录!
中国
1950年11月 《大众电影》刊发《扫清美帝电影影响 涤除媚美恐美心理》一文,将解放前一直垄断中国市场的好莱坞踢出局。
1994年 中影公司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
1995年 中国以分账形式引进第一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此后虽然每年仅有10部进口大片,但却占据了国内总票房的60%至80%。
1999年 全国电影票房从1998年的14.5亿元陡降到8.4亿元,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大片被停映5个月。
2002年 中影公司从每年引进10部大片增加到每年引进20部。
2003年8月8日 第二家拥有进口影片发行权的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的20部进口分账大片将终结已有10年历史的中影集团独家发行局面。
电影获得国际认可的方面,中国无疑比韩国早了很多步,早在1935年的《渔光曲》便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国际奖项,1955年黄宗詹就以华裔身份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项的中国人。张艺谋的《红高粱》在1988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最高大奖的人,韩国获得第一个A级电影节最高大奖则是在2002年,林权泽凭《醉画仙》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我找了这么多资料!认为,中国电影在近几年的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
而且中国电影比韩国电影发展年份久,在电影的制作方面也比韩国电影成熟多些!当然,在亚洲的电影市场上面.中国的市场份额占了较大的一块!
这里也有资料!
http://www.xici.net/b2467/d15041072.htm
3. 奉俊昊为韩国电影豪夺4座小金人,有什么不服的
2月10日,第92届奥斯卡圆满落幕(点击查看获奖名单),最终结果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了。
韩国电影《寄生虫》在导演奉俊昊的带领下 ,从9部强势提名片中脱颖而出, 一举拿下4座小金人:
颁奖典礼上,早在奉俊昊和韩进元为韩国拿到 历史 上第一座小金人的时候,奉俊昊内心的欢喜已经掩盖不住了。
然而,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编剧都在情理之中,当宣布最佳导演是奉俊昊、最佳影片也是《寄生虫》的时候,全场沸腾。
不光奉俊昊高兴得坐不住了,网友们也坐不住了……
一股浓浓的柠檬酸味儿瞬间涌了上来:
“奥斯卡怎么回事?”
“韩国人的公关能力真强大”
“《寄生虫》是好,但也不至于拿4项吧”
……
一部韩国电影,在美国本土最高电影奖项上狂揽4项大奖,在 历史 上绝对是第一次。也着实不怪网友们坐立不安。
大部分中国影迷为《寄生虫》拿奖开心,但是也为心疼老马丁而质疑奥斯卡的评奖制度。
不过对于《寄生虫》两极化的评论依然存在, 一种声音是“寄生虫没好到能拿最佳的地步”,另一种声音是“实至名归”。
马丁·斯科塞斯为《寄生虫》获最佳影片而感到高兴
所以, 《寄生虫》包揽4项大奖到底凭什么? 奥斯卡为何今年对亚洲电影如此慷慨? 而这件事又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01 奉俊昊的“四冠王”意味着什么?
《寄生虫》夺得最佳影片之后,全体剧组成员登台在线表演“难以置信”。而奉俊昊在颁奖结束后还在后台蹲了一会儿说, “我要冷静一下,不敢相信这一刻” 。
更惊人的是,《寄生虫》获奖创下的世界记录,恐怕比它拿到的小金人还要多。
首先, 《寄生虫》是奥斯卡92年 历史 上第一部斩获最佳影片的 非英语片 ;
也是 第一部 同时获得 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影片的电影 ;
还是 自1955年的《君子好逑》之后第二个同时获得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的电影 。
《寄生虫》也是 首创韩影史的第一个奥斯卡 ,更是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亚洲电影 。
奉俊昊也是 历史 上首位在 单届奥斯卡 上包揽最多奖项的亚洲导演。
这样看来,称之为 “亚洲电影之光” ,就毫无争议了。
02 小金人凭什么颁给《寄生虫》?
有趣的是,小金人颁给《寄生虫》更像是一次奥斯卡的逆袭和翻身,也是一次成功的国际化推广。
如果你说韩国人的公关做得好,奥斯卡的公关也不差。 组委会成功借用《寄生虫》,完成了“自我救赎”。
纵观这几年的奥斯卡奖,总被人诟病 太过“政治正确”了 。
单从去年名单中看, 黑人超英电影《黑豹》获得最佳影片提名,黑人题材电影《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 前年获奖的《月光男孩》也是黑人电影 。
2020年,奥斯卡又做了一次勇敢的突破: 将最佳影片给了非英语片和黄种人电影作品。 奉俊昊成为李安之后第二个获得最佳导演的亚裔电影人。
如果你觉得这些不过只是浮于表面的玩笑之词,但要知道: 今 年的奥斯卡是由 1万名 评委投票选出来的。
组委会最初为今年设定的评委是8000多位国际电影人,而后在2019一年的时间里,又增加了将近2000名更为年轻的国际投票电影人。
早在2019年4月奥斯卡官方将“最佳外语片”改成“最佳国际影片”时表示:
“我们已经注意到,在全球电影制作的环境下,‘外国’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我们相信‘国际电影’可以更好的代表这个奖项,并且可以促进更积极和包容的电影制作视角,以及电影艺术更普遍的经验。 ”
而设立最佳国际影片奖项的第一年,就让一部国际电影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想必奥斯卡国家化的大局已经暗示得足够明显了。
而《寄生虫》电影本身也是足具实力让奥斯卡评委青睐。
最大的原因,就是 电影题材和 社会 价值的普世性 。
奉俊昊的自我调侃
奉俊昊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将贫富差距打破了国家种族等地域的壁垒。
毕竟贫富差距哪里都有,但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很多美国媒体解读称:
的确,能从寓言层面挖到如此深刻地步的实属少见, 甚至奉过人的表现手法让观众理解得太轻松而误以为是电影表达过于直接……
而真的是奉俊昊表达过于直白吗?
还记得文牧野曾在访谈时说过好电影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 娱乐 性”也就是商业型,
第二是“灵魂性”也就是电影的作者表达,
最后,是“ 社会 性”也就是现实题材,这种题材也就是最能拿奖的类型题材。
而这三个层次在一部电影中一般都是此消彼长的,很难完美平衡, 而这一点却被奉俊昊做到了 。 甚至大多数好莱坞导演都难以完成这点。
此时,才真正展现了奉俊昊卓越的导演技能与才华,以及他对类型片和商业电影驾轻就熟的变现形式,又能从中完美诠释个人表达风格和思想内涵的能力。
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奉作为韩影领军人物 对韩国电影工业成熟的价值体系 所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为何《寄生虫》能备受热捧的原因。
03 韩影崛起,是给中国电影的一次觉醒
然而《寄生虫》的大获成功,绝非奉俊昊一人的努力。
在领奖台上,站在宋康昊旁边的还有一位神秘女嘉宾,她的名字叫 Miky Lee(李美敬) ,是韩国CJ Group的现任副主席,她手上掌握着价值41亿美元的韩国最大 娱乐 产业帝国。
且 曾参与投资了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母亲》《雪国列车》直到《寄生虫》 ,除此之外还帮助过一大批除奉俊昊之外的韩国电影人。
李美敬在推广韩国电影方面就像是传播宗教福音一样具有某种狂热感,她在拜访华纳、环球、福克斯等国际电影公司的时候她一定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她心中优秀的韩国电影DVD做推荐。总之,《寄生虫》的获奖绝对离不开这位大佬在背后的努力。
此时你可能会说,原来《寄生虫》获奖背后是资本运作搞的鬼啊。我们可以怀疑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也绝不能以偏概全。
而厂长想说的是,韩国人对文化输出的重视以及他们的民族凝聚力。
在奉俊昊上台领最佳国际影片奖的时候,振臂高呼: “我准备好今晚喝酒啦! ”
没过多久,就听闻韩国的烧酒脱销了……
可见,一部电影的获奖, 给这个国家的民众带来了多么大的激励,而这个国家的人民又对他们的电影产业和文化输出是多么的重视。
得知获奖消息后,连韩国总统文在寅,也第一时间发来贺信:
此外,他本人也非常期待奉俊昊的下一部作品。(厂长一直觉得这是总统在提醒奉导别飘了,我在看着你
)
说白了,韩国总统就是说: 支持韩国电影人努力创作,政府为你们做好后勤保障!
这样的文化创作氛围,无疑给了中国电影人一记重拳。我们与其在网上酸韩国人获奖,倒不如酸的是韩国留给电影人们的创作空间和发挥余地!
熟悉韩国影史的,一定都听说过著名的 “光头运动” 。
1998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视界几乎动员了所有的从业者,发起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以韩国电影界泰斗林权泽打头,姜帝奎、金基德、李沧东等7位韩国知名导演,带领大家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
光头运动让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光头运动刚刚成功不久,一个头发蓬乱的韩国小子,放弃了画漫画和卖甜甜圈,走出电影研究院。
怀着一腔理想,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反映 社会 残酷现实和年轻人生活的长片处女作 《绑架门口狗》。
20年后,这个小子成为了 历史 上 第一个黄色皮肤的奥斯卡四冠王 。
你说,他此时最该感谢谁呢?
4. 韩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
韩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应该是90年代,90年代的时候韩国的经济最发达,他的电影历史也是最发达的时候,而且韩国的电影也是百花齐放的时候。
5. 韩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韩国第一次上演的电影在1903年,第一次向一般公众放映的影片在1919年,该部影片为《正义的复仇》
6. 谁能讲讲关于韩国喜剧电影发展
1919年10月27日,舞台剧影片《义理的仇斗》的公映,正式揭开了韩国电影的历史。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编导)问世,古典题材《春香传》第一次被搬上银幕。1935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春香传》(李明雨导演)和其后的《阿里郎》(洪开明导演)成为了韩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开端。
1945年日本投降,韩国电影得到改观,《自由万岁》《解放的故乡》等光复电影首当其冲,然后艺术电影也开始出现。到50年代中期,韩国电影迎来了第一次中兴期,开端之作是1955年的《春香传》(李圭焕导演)。此后历史片、喜剧片、情节片等多样题材并进。
60年代初,朴正熙军事政权上台,严格的电检制度和电影公司统一合并政策的实行使得很多电影被禁演。即便这样,韩国电影的产量还在努力增长,情节片如郑镇宇《秋天来的女人》还是有所发展。
70年代初,电视的广泛普及,给电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韩国电影开始步入低谷,政府鼓励本土电影的投资创作。商业因素开始介入国际艺术水准的创作目标中,金基英《花女》、夏吉宗《傻瓜们的行进》、金镐善《冬天女子》等影片为韩国电影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80年代的韩国政治动荡,韩国新电影直面社会的现实,揭露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的潮流主要由李长镐和裴昶浩引领,如李长镐拍摄了直接批判社会贫富悬殊和阶层矛盾的影片《风吹大好天》,成为现实主义电影诞生的标志;裴昶镐沿袭了现实主义风格,以个体人生为核心,拍摄了《那年的冬天很温暖》(1984)、《喜悦年少岁月》(1987)等现代人生系列作品。这个时期韩国电影最大的收获,还要数林权泽、李斗镛等老导演的新转变。
90年代的韩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为电影创作营造了比较稳定的环境。1990年林权泽《将军的儿子》在全国上座率高达300万人次,创历史之最;同年朴光洙《黑色共和国》、张善宇《市井小民》、郑智泳《南部军》也闪亮登场。1993年是林权泽的“《悲歌一曲》年”,该片创下了汉城100万观影人次的票房纪录。
1995年到1998年,是韩国电影多元化新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1994年,姜佑硕的《两个警察》、金弘准的《玫瑰色人生》等获得了高额票房的佳绩,在好莱坞电影的霸权面前树立了国产电影的魅力招牌,1995年,那一年随着电影100周年的来临,艺术电影院开始成立,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齐头并进。1996年,洪翔秀《猪掉进水井的那一天》、姜齐奎的《银杏树床》、梁允浩的《流离》更加具有了年轻时尚的新近特征。1997年,李正国“催泪性电影”《信》、张允贤《上网》的观影人次都高达100万人次以上;同时李昌东《绿鱼》、宋能汉《No.3》、张善宇《坏电影》为代表的一批电影,既在类型探索上做出了努力,而且艺术奖项的收获也不错。1998年,许秦豪《八月圣诞节》、李贞香《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等少数影片继续情感思路之外,恐怖电影作为新类型得到年轻导演的青睐,金知云《安静的家庭》、朴基勇《女校怪谈》、朴光春《退魔录》成为经济不景气的缩影,得到了观众的共鸣。
1998年也是韩国电影民族性突起、国片情结高涨的历史性一年。1999年,“电影配额制度文化联大”这一民间机构成立,为促进韩国电影进一步兴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99年的韩国电影的旗帜作品是姜齐奎导演的《生死谍变》,首映当日影院爆满,公映57日全国上座人数高达620万,票房总额远超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成为当年世界范围内的唯一的民族电影商业奇迹。随后参加康城影展的郑志宇电影《快乐到死》,也获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丰收。朴灿旭《共同警备区JSA》、李昌东《薄荷糖》、李玄升《飞越爱情海》等片也都不甘示弱。2001年时年轻导演郭景泽的《朋友》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为卖座的影片;郭在勇《我的野蛮女友》、朴哲官《我的老婆是黑社会老大》、金尚真《狂战杀手》等黑社会题材影片,也都狂扫市场,观映人次都达400万以上。此外许秦豪诗电影风格的《春逝》等青春爱情题材、《武士》为代表的新型动作片也都屡创艺术和商业佳绩。
2002年,《绿洲》、《醉画仙》、《双重阴谋》等众多影片再一次将韩国电影推向艺术和商业并进的辉煌未来,不仅本土市场占有率已基本达到60%,而且横扫香港、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黑社会老大》等影片甚至还向好莱坞售出了再制作版权,韩国电影已经成为了亚洲影坛的生力军。
7. 这个电影的名字是什么 应该是韩国电影的
你说的电影是韩国电影 《外婆的家》
影片《外婆的家》讲述的是一个朴素单纯的亲情故事,讲城里的小外孙到乡下的外婆家住,两人由隔膜渐渐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该片在票房上的成功堪称奇迹,因为一部没有明星出演的小成本电影能有如此之好的票房成绩,在韩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外婆的家》由韩国女导演李贞香执导,四年前,她执导的影片《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又名爱情倒后镜)几乎横扫了所有韩国国内最佳新人的奖项。
剧情:平民朴素亲情的礼赞
影片通过小外孙相宇从开始瞧不起又穷又哑的外婆,到逐渐被外婆无私伟大的爱感动的过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浓浓的亲情故事。
坐完火车,又坐汽车,再走弯弯的山路,妈妈领着7岁的相宇去外婆家。作为单身母亲的她为了方便找工作暂时把相宇留在那里。
相宇的外婆不能说话,也不识字,而一直生活在可乐、电子游戏和溜冰鞋世界里的相宇,刚开始无法适应连游戏机、电池都没有得卖的农村生活,他开始表现自己的不满,为了买电池,相宇偷走外婆的银头簪拿去卖;相宇还不顾在一旁缝袜子的外婆,在炕上玩起了溜冰……
有一天,想吃炸鸡的相宇通过各种手势,终于成功向外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不过外婆只理解到鸡肉,做出来的是“泡在水里的鸡”———炖鸡,相宇很生气,踢翻了鸡肉汤。对这一切外婆唯一的表示就是不停用手势表示对不起,因为连买电子游戏机电池的钱都给不起,因为不能满足相宇想吃炸鸡的要求而对不起……
幕后:韩国女导演李贞香
女导演李贞香1965年出生,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佛文系,从中学时开始热爱电影,1986年,她担任《雾》片导演助理,以及《像雨像音乐》、《天才宣言》的副导演。
李贞香1998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该片获第7届Chunsa电影节新人导演奖及新人表演奖;同年,该片获第36届大钟奖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女主角奖、新人导演奖、新人男演员奖以及第20届青龙杯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声誉鹊起。
出品:TUBE PICTURES
制片:黄禺弦黄在瑜
导演:李贞香
主演:金亦芬俞承浩
编剧:李贞香
摄影:尹宏植
片长:87分钟
首映日期:200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