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怒潮插曲《送别》歌词是什么
送别
歌手:孟贵彬
作词:郑洪
作曲:巩志伟
歌词: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
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
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的友谊才开头
那有利刀能劈水,那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
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镖望君还
来历:
1963年电影《怒潮》的插曲《送别》、《一支人马强又壮》、《无义之人莫相交》、《工农永不忘》,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均由郑洪作词,巩志伟作曲,著名歌唱家孟贵彬演唱。
其中《送别》是该片的主题曲,这首歌是在影片中农友们含泪相送他们的领路人之时,渔鼓老人唱的一首凄楚、悲壮的送别曲。
本歌是一曲充满友谊深情的歌,歌曲层层抒发了处在革命关头的农友乡亲,送别受错误路线排挤打击、被迫离开战斗岗位的革命领路人时的感人情景,表达了他们对革命领路人的崇敬、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愤懑、对胜利的向往以及与战友话别时的苦痛惆怅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
Ⅱ 送别这首歌是什么电影主题曲
《送别》是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主题曲
Ⅲ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影视作品里的插曲
一、《城南旧事》
二、扩展知识:
1、电影简介: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2、歌曲简介:《送别》是弘一法师出家前所作送别歌,也是送给挚友许幻园的歌曲;曲调极为优美、非常好听,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3、歌词欣赏:《送别》 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Ⅳ 《送别》这首歌最早出现在哪一部电影
《送别》最早是1983年的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
《城南旧事》讲述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英子与“疯”女人秀贞成为朋友。
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英子一家搬家到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花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4)电影里的插曲送别扩展阅读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
Ⅳ 1963年电影《怒潮》中插曲《送别》赏析
歌词: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想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
出生入死在一起,风里浪里共甘苦
半间屋前川水流,君的友谊才开头
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
风里浪里你行船,隔山隔水望君还
注:电影《怒潮》主要表现大革命低潮时,工农运动的艰难发展。这首主题歌,幼时看过电影,听过歌唱。歌词朴实真诚,娓娓道来,充满深情。曲调舒缓,如山涧小溪,淳淳流入心田。歌中两位革命兄弟深情送别,一唱三叹,表达了浓浓的情谊。时隔几十年,印象深刻。只不过以前只知道旋律优美抒情,只能简单哼唱几句。今天从网络上搜到歌词,也算是对流金岁月的一次回望吧。原唱孟贵彬,后经刀郎翻唱,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又重温经典,接受红歌熏陶。尤其是60、70后的人,只要熟悉的旋律想起,就会勾起一段难忘的回忆。岁月流逝,经典咏流传。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重温红色经典。
Ⅵ 有一部电影插曲是《送别》,讲述一个小女孩跟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民国时期,毕业典礼上的出现的插曲~~
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出自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插曲,词作者是李叔同,《送别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P?奥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十分优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采用它的旋律填写了《旅愁》。《旅愁》刊于犬童球溪逝世后的1907年,此时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学且又热衷于音乐,他对《旅愁》当有较深的印象。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歌》,《送别歌》采用了《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但歌词却是受了《旅愁》的影响。
Ⅶ 这段词是谁唱的歌曲(送君送到大路旁)
歌名:送别
作词:郑洪
作曲:巩志伟
送君送到大路旁
君的恩情永不忘
农友乡亲心里亮
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
心里几多知心话
出生入死闹革命
枪林弹雨把敌杀
半间屋前川水流
革命的友谊才开头
哪有利刀能劈水
哪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江水边
知心话儿说不完
风里浪里你行船
我持梭镖望君还
我持梭镖望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