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荐欧美经典舞台剧,电影(话剧,歌剧……)
《奥古斯特二世》由克里斯多夫-茨维纳编曲,它是第一部反映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1670-1733)生平的音乐剧。奥古斯特爱江山、爱美人、爱艺术。在今天的德累斯顿可以看到他下令建造的美轮美奂的巴洛克宫殿,也会听到他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流韵事。除了奥古斯特二世,德国的“太阳王”本人外,他周围的人群中也有不少有名的人物。本音乐剧不仅描绘了“强力王”数之不尽的情妇,包括其中最著名的科泽尔伯爵夫人(Gr?fin Cosel),并且对他的大臣、秘书、建筑师、药师、宫廷炼金术师的故事也有所反映。音乐剧泼墨渲染了在奥古斯特二世辉煌的统治时期充斥的爱情决斗和绚烂的宫廷舞会,却也不乏富有煽动力的电子乐舞蹈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场面。观众能够欣赏到一场由舞蹈、音乐和表演构成的盛大演出,强力王时代的堂皇富丽、权利、阴谋、美女、宦臣以及它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中可窥见一斑。德累斯顿久负盛名的建筑设计以及梦幻般的服装道具布置更是赋予了整台大戏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
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至纯至真的爱情在死亡中达到高潮。爱情主题成就了这部古典爱情传奇的经典之作。
《小妇人》
(Little Women)是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作品,也是她最著名与最成功的作品,描述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家庭的生活与4位女儿的爱情故事,第一次在1868年出版,曾经被改编成卡通、电影及电视剧。奥尔柯特后来还写了几部续集,包括《好妻子》(Good Wives)与《小绅士》(Little Men)还有《乔的男孩们》(Jo's Boys)等
《茶花女》
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在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来到巴黎,走进了名利场,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开始了卖笑生涯;并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结识了小仲马,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交往的爱情故事。《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学经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银幕。
《奥莉安娜》
是美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导演之一戴维·马梅特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剧作,对其主题的解读应该建立在作者构建的语境基础之上,而不应只着眼于其表层意义。该剧揭示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交流的困境:一方面双方渴望理解,另一方面语言被误用和滥用,体现出男女争夺话语权的焦虑。同时,对美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十大经典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
2、《百万金婴》又名《百万宝贝》
3、《悲惨世界》1958年版
4、《辛德勒的名单》
5、《阿甘正传》
6、《勇敢的心》
7、《活着》
8、《天堂影院》
9、《杀手里昂》又名: 这个杀手不太冷/ 终极追杀令 / 杀手里昂
10、《完美的世界》
㈡ 一起回忆外国经典的老电影\电视剧及其中歌曲
As Time Goes By - Jimmy Durante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中的经典歌曲,原唱是Dooley Wilson。这里的则是《西雅图不眠夜 Sleepless in Seattle》中Jimmy Durante演唱的版本,就是片头那首。
Big Bang Theory Theme - Barenaked Ladies
CBS的搞笑剧集《生活大爆炸 Big Bang Theory》的片头曲,由Barenaked Ladies乐队演唱,歌词非常有趣。
Blueberry Hill - Louis Armstrong / Andy Williams
最早听到这首歌是在电影《12只猴子 12 Monkeys》,布鲁斯威利斯在汽车里收音机播放的那首歌曲。《谍海计中计 The Recruit》在酒吧中也能听到这首歌。Blueberry Hill是很经典的一首爵士歌曲,由Fats Domino原唱。翻唱过的人也很多,包括爵士大师 Louis Armstrong、情歌圣手Andy Williams、猫王Elvis Presley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Louis Armstrong和Andy Williams的版本。
Bye Bye Blackbird - Joe Cocker
经典的爵士歌曲,我第一次听到是在《西雅图不眠夜 Sleepless in Seattle》,Sam独自一人坐在长椅上,响起的就是这首歌曲。后来在《金刚 King Kong》中也作为配乐出现。
Cantaloop - Us3 Feat. Rahsaan And Gerard Presencer
“Cantaloupe Island”是Herbie Hancock在1964年混合jazz、funky的作品。1993年Us3加以改编,就有了现在著名的“Cantaloop”,很经典的爵士乐曲。
Crazy - Curtis Stigers
经典的爵士歌曲,你肯定听过,也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歌曲之一。
㈢ 有关音乐体裁好看的外国电影,越多越好
《莫扎特传》(阿马迪斯)(Amadeus )
《春天交响曲》(舒曼传)
《梦幻曲》克拉拉和舒曼……
《舒曼情史》
《爱情之歌》(Song of love)克拉拉和她丈夫罗伯特舒曼及和她的密友勃拉姆斯的关系。
《不朽真情》,也叫《永远的爱人》(Immortal Beloved)(贝多芬传)
《复制贝多芬》,《安娜日记》(巴赫传)
《狂恋大提琴》,又叫《她比烟花寂寞 》(杜普蕾传)
《指挥家的抉择》(富特文格勒传)
《悲情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传)
《音乐恋人》(Music Lovers)讲的是柴可夫斯基
《翠堤春晓》(约翰·施特劳斯传)
《反对斯大林》(肖斯塔科维齐传)
《没有终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讲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恋情
《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也叫《蓝色乐章》,介绍肖邦生平的
《法利内里》,主要是介绍17世纪阉人歌手的影片,兴趣因人而异
《钢琴师》,《钢琴家》THE PLANIST 钢琴战曲 ,描写二战时的优秀电影。
《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记载了一把极具传奇色彩的小提琴曾经历300年的风霜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s,经典的不用介绍
《闪亮的风采》(Shine)钢琴家大卫·海尔夫戈特真实的一生
《钢琴课》(Piano Lesson) 又称《钢琴别恋》,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电影版
《作曲家埃尔加》
《夜半歌声》
《音乐之声》
《音比天高》
《乐鼓热线 》
《梦幻女郎》《追梦女郎》以60年代美国的女子三重唱组合-The Supreme作为蓝本而改编的
《放牛班的春天》
《贝隆夫人》(艾薇塔),描写阿根廷国母贝隆夫人的音乐剧。
《野狼俱乐部》主题曲很好听啊
《玫瑰人生》描写法国著名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传记片
《交响情人梦 》动漫
《想飞的钢琴少年》
《黑暗中的舞者》冰岛歌手比约克演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影
《松子不幸的一生》电影版
《红磨坊》超古老
《雨中曲》,经典的不用说
《Deep Blues》一部关于布鲁斯音乐的记录片
《雷》……这是关于美国灵魂乐之父雷.查尔斯(Ray Charles)的人物传记影片。
《发胶》hairspray
《金牌制作人》(procers)
《歌舞青春》两部
《理发师陶德》
㈣ 关于音乐的电影或电视
1.歌声泪痕 The Rose (1979)
别名:玫瑰狂热(港)/玫瑰(其他)
这是一部关于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女性——Janis Joplin 的传记片,制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较相似——同时也是一名歌手的贝蒂·米德勒来出演这位传奇女星的短暂一生。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 Joplin的歌曲以外,贝蒂.米德勒也一展歌喉,在影片中大放异彩。影片的原声专集十分畅销,其中出现了一曲也许是摇滚乐史上最为动听的歌曲《The rose》
2.爵士歌手 The Jazz Singer(1980)
别名:吾父吾爱吾子(台)/爵士歌王(港)/爵士巨星
犹太教堂的唱诗班主唱罗宾奥维奇,很希望自己的儿子杰斯能够留下来继承衣钵,但是具有歌唱天赋的杰斯却醉心流行音乐,希望在娱乐办闯出一番事业。他在抵抗父亲的强大压力下终於如愿成为顶尖的流行歌手。
3.莫扎特传/阿玛迪斯 Amadeus (1984)
【简介】
本片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天才沃尔夫岗.阿玛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叙手法,由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讲述。他是一位宫廷乐师,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羡慕又震惊,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决定除掉莫扎特。音乐在全片中具有叙述和点出主题的作用,将莫扎特的音乐和他的生平事件串连在一起,刻划了莫扎特与萨列里在音乐上的冲突。
4. 青春传奇 La Bamba (1987)
美国加尼福尼亚1957年的夏天,墨西哥移民、年轻的理查德·瓦伦兹维拉对音乐喜爱得发了狂,随时随地都将心爱的吉他带在身边。后来,他投考当地一个叫 “影子”的摇摆舞乐队。理查德的母亲十分珍惜儿子的天分,鼓励他向音乐发展。在母亲的帮助下,理查德在镇上开了一次爵士乐独唱会,获得了成功。后来,在美军团的大厅,他又举办了一场爵士乐音乐会,又一次获得成功。理查德的才能引起了好莱坞一家小唱片公司的录制尚鲍勃的注意,并录制了理查德的歌曲《让我们走吧》,歌曲的走红使理查德一夜成名。理查德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里奇。在墨西哥蒂华纳的一家妓院里,里奇听到了乐队演奏的传统墨西哥歌曲《班巴》,遂将此歌加工整理,由他演唱的《班巴》广受欢迎。1959年2月3日,17岁的里奇在由依阿华飞往北达科的途中飞机失事,不幸身亡,被安葬埋在圣费尔南多的教会公墓里。
5.保镖/终极保镖/护花倾情 The Bodyguard (1992)
6.与爱何干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1993)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著名歌星天娜.端纳成名的经过及当中所受的痛楚。天娜自小拥有一把独特的声线,在此对她的歌唱事业有莫大帮助,可是她忍受不住艾克的虐待。
7.星光闪闪/摘星情缘 Glitter (2001)
六七十年代的纽约,一个有着非凡音乐天赋的小女孩比莉·福兰克(玛丽娅·凯利)诞生了,但伴随她童年的不是欢乐的歌声,而是动荡凄惨的生活。比莉从小就被父亲遗弃,跟吸毒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既而,母亲也离她而去,比莉成了被人收养的孤儿。面对一连串令人心碎的遭遇,唯一能支撑比莉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她对音乐全身心的热爱以及成为一个音乐家的梦想。
长大后的比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两个好朋友组织了一个女子乐队,在纽约的俱乐部里唱歌挣钱。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颇有名气的DJ朱利安·戴斯(马克思·比斯利)发现了比莉这块璞玉。在他的力捧下,比莉红了,红透了半边天,真的成了一个大明星,灰姑娘终于美梦成真了。不仅如此,比莉在得到名誉的同时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份爱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她和戴斯坠入了情网。
当然,明星并不是好当的。当比莉从成功后的喜悦中清醒过来以后,她开始意识到明星的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风光,戴斯的爱也逐渐变成了对她的控制。比莉要怎样面对自己辛辛苦苦的来的这一切呢……
8.摇滚歌星/摇滚巨星 Rock Star (2001)
克利斯·科尔兹是一名办公用品销售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摇滚歌星。红极一时的Steel Dragon乐队是他向往、追逐的目标。克利斯和朋友们组成一支业余乐队Blood Pollution,竭力模仿Steel Dragon乐队主唱鲍比·毕尔斯的,他的执着与痴迷与日俱增,为此他经常和乐队成员发生争吵;队友演奏时,乐曲稍有出入,他便大打出手。终于,大家再也无法忍受他那近乎偏执的热情。毕竟,他们不想一味模仿、照搬,他们需要创新。克利斯被逐出了乐队。
与此同时,Steel Dragon乐队正打算撤掉主唱鲍比·毕尔斯。正巧克利斯的两位歌迷同乡给Steel Dragon乐队看了Blood Pollution的演出录像,吉它手柯克·卡第看中了克立斯,决定约他面试。在女友艾米丽的协助下,克利斯大获全胜,以精湛的表演一举征服Steel Dragon乐队成员。至此,克立斯成为Steel Dragon乐队的主唱,为重金属时代写下辉煌的一笔。
9.猫女乐队 Josie and the Pussycats(2001)
剧情简介:
对乔西、梅洛蒂和瓦丽三个女孩而言,最新流行趋势、名牌服装化妆品全都一文不值,没有什么比摇滚乐更让她们心动的了!她们终日呆在车库里,穿着不入流的衣服,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摇滚明星一样,在无数歌迷的疯狂尖叫中,站在绚丽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难以置信地是她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三个人被乐队经纪人温亚特发现,在对方的安排下,乔西、梅洛蒂和瓦丽成立了“猫女乐队”,并与梅格唱片公司签订了一纸合约,在全国发行了单曲,一切进行得是那么顺利,眼看三个整天做着歌手梦的女孩子就要成为真正的明星。
然而没过多久,乔西她们就发现事情并不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而且自己似乎正慢慢陷入一个大阴谋中,幕后的策划者正是梅格唱片公司的CEO菲奥娜,她伙同温亚特,在乐队的歌曲中加进了可以麻痹听者的信息,凡是听过歌曲的人都会被此信息所干扰,最后被洗脑,这样随着歌迷人数的增长,菲奥娜就可以达到控制整个世界的目的。当女孩们对此阴谋有所察觉时,无情的菲奥娜和温亚特决定先下手为强,她们把乔西培养成歌星,而让“猫女乐队”的另两个成员梅洛蒂和瓦丽“永远地睡去”。
为了朋友,还有全世界喜欢自己音乐的歌迷们,乔西决心带领“猫女乐队”向菲奥娜和温亚特还以颜色,就像乐队的名称一样,“猫女乐队”的“猫女”们这次要卷起袖子,露出尖牙和利爪,向阴谋者给予最强有力的反击!
10.灵魂歌王 Ray (2004)
雷·查尔斯自七岁起就双目失明,所以他的生命要比普通人更艰难,他也更有放弃的理由。但是,他却创造了一个与艺术息息相关的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男人,他将个人的挣扎、痛苦以及人性的阴暗面有效地结合到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中,包括爵士乐、节奏蓝调(R&B)、摇滚乐、福音音乐(Gospel)和乡村西部音乐,所以他的故事读起来才会如此地与众不同。导演泰勒·海克福德在编写剧本时,着重将雷?查尔斯在音乐界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大事件和卓越成就转变成鼓舞人心的灵魂之旅,阐述了雷不单单是一个拥有独特想像力的音乐天才,他还教会世人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去融汇庞杂的音乐体系。
11. 猫王 Elvis (2005)
简介
记录了生活中猫王,从卑微的开始到崛起成为国际明星.
12.一往无前/康庄大道/勇往直前/为你钟情 Walk the Line (2005)
约翰尼•卡什(乔奎因•菲尼克斯饰)生于美国南部阿肯色州的小农场,农场工人的民谣和赞美诗让他自幼年时就迷上了音乐。酷爱音乐的妈妈嘉莉(谢尔比•林恩饰)一直激励着卡什在歌唱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上帝在眷顾着你,总有一天你会为全世界唱歌的。”1950年,应征入伍后的卡什从内而外发生了变化,战争的残酷使得他开始独立思考一些沉重的话题,这种习惯养成了他日后作品的独特视角,同样是在军中,20岁的卡什第一次接触到了吉他,很快就无师自通地成了吉他高手。1955年,退役后到孟菲斯当地电台和酒吧驻唱跑场的卡什,凭借出众的音色博得了太阳唱片公司老板山姆•菲利普斯的青睐,随后与之签约,一气推出了三张单曲,其中《I Walk the Line》在“公告牌”乡村音乐冠军的宝座上驻留6周之久、热卖了200万张之巨,卡什的音乐传奇之旅由此铺开。
13.追梦女郎/梦幻女郎 Dreamgirls (2006)
埃菲、蒂娜、劳莱尔这三个黑人女孩来自底特律的一支合唱组合--梦想。她们有着过人的演唱天赋和足够感染观众的激情。然而在她们满怀信心的参加了歌唱比赛之后,却并没有得到她们所期望的成绩。或许在这条成名的道路的起点上,她们还需要其它的一些条件……
伯乐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女孩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雄心勃勃的音乐经纪人柯蒂斯的注意。加盟了柯蒂斯的公司后,三个女孩开始是在巨星James的巡回演唱会上的担任伴唱,继而柯蒂斯逐渐为三个女孩树立自己的风格,将她们的曲风由最初的蓝调改为更受人们欢迎的流行音乐。主唱也由唱功见长的埃菲换成了外型出众的蒂娜。在一系列不懈的努力下,三个女孩终于从舞台的伴唱席走到了聚光灯的正中央。
然而就在成功的浮华背后,三个女孩发现,为名誉、金钱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只是她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埃菲和劳莱尔一度退出了乐队。在梦想的指引下,到底谁会成为闪耀在世界流行乐坛的超级巨星呢?
14.玫瑰人生 La Mome( la vie en rose) 2007
影片再现昔日巴黎对手风琴的痴迷和当时杯盘狼藉的夜总会情景。但是,琵雅芙自身故事的力量占主导地位。她的生活中布满浪漫和悲情,既有巴黎和纽约火爆狂欢的音乐会,也有一系列喧嚣骚动的感情故事,以及遭遇死去孩子和爱人拳师迈克尔·希丹的飞机失事的巨大痛楚。
歌坛双栖明星马丽昂·歌迪亚饰演从20岁到47岁(去世)的琵雅芙,在影片《玫瑰人生》你中偶然会听到歌迪亚的歌声,但是,大部分歌曲仍是琵雅芙的唱片演绎,或者由吉尔·艾格洛特(因为她们的声音极为相似)演唱。
㈤ 介绍几部外国跟音乐有关的电影
10.《紫雨》(《Purple Rain》)
当然,这部电影拥有一个俗套的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明尼阿波利斯的穷小子如何成长为一个摇滚明星的故事。当然这家伙不可避免的拥有破裂的家庭、和父亲激烈的关系、旁人的误解、爱人的离别、内心的矛盾,但最后,他面临着众多的压力最终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梦想,然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成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成功的明星背后都会有一个的故事,所以电影赛然俗套,但竟然是摇滚明星王子(也是影片的主演)的自传性作品,好吧,让我们相信他的生活真是如此。
上榜理由:它是第一部将MTV风格融入大银幕的电影,并且它捕捉到了80年代音乐精髓。
9.《赫德韦格的愤怒乐队》(《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第一流的CULT电影,以一部外百老汇戏剧为基础改编而来。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汉赛尔的东德人,每天听着收音机里的美国摇滚乐梦想着成为一个摇滚歌手,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美国大兵卢瑟,但是他需要跟他结婚才能将他弄到美国。无奈之下,汉赛尔只能做了变性手术,但手术做得非常糟糕,汉塞尔的阳具因而被割去大半,只剩下1英寸,这便是“ANGRY INCH”(愤怒的1英寸)的由来。汉赛尔改名赫德韦格来到了美国,但她并没有实现梦想,卢瑟离她而去,她打起精神召集一些韩国军人的妻子,成立The Angry Inch摇滚乐队,但之后梦想在一次背叛了他……
上榜理由:它有一种华丽的朋克风格,包括其中的音乐。
8.《大门》(《The doors》)
摇滚电影的榜单怎么能缺了《大门》这部电影呢?奥利弗·斯通这部好像嗑了药拍出来的、混乱的、关于最后一位摇滚诗人——吉姆·莫瑞森的传记电影。当然,电影在奥利弗·斯通这个疯子手上使得整部电影更加的关注于莫瑞森,他充满自毁性的寻求“智慧之地”的行为甚于对于他音乐成就的分析。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瑞森,可以说是60年代最富有激情和争议性的人物,他传奇的一生最后终结于27岁,因为酒精和药品的过量导致的死亡中。虽然电影有很多传统音乐传记片的影子,如讲述他们乐队从开始到壮大再到解散的过程,但电影有力地捕捉到了一个有自毁倾向的摇滚明星,如神般狂暴的人生。
电影上榜理由:只有疯子才能拍疯子,电影呈现出一种催眠般的氛围。
7.《汤米》(《Tommy》)
这部1975年的摇滚歌剧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网络了一大批那时代的摇滚和电影界的明星,包括“谁人”乐队(The Who)、埃尔顿·约翰、杰克·尼科尔森、安·马格丽特(她因此片而被提名为最佳女演员)、蒂纳·特纳和埃里克·克莱普顿。这部CULT电影根据彼得·汤森的原著歌剧改编,讲述的是无助的汤米(罗杰·戴德里,The who的主唱)在小时候因窥见母亲(安·玛格丽特饰)与情夫通奸而变成盲哑白痴,直到他打败了弹子球天才(埃尔顿·约翰)成为了一个名人。而他的名声如此巨大,他竟然发现他有了宗教般的号召力,但是当他的追随者企图商业化他时,他愤怒的回击了他们。
上榜理由:由The who操刀的音乐实在是太经典了,《Tommy》这张专辑也成为摇滚史上最终名的摇滚歌剧专辑之一。
6.《席德和南希》(《Sid and Nancy》)
摇滚明星的八卦,或者说丑闻,也是摇滚电影钟爱的题材。比如本片,导演为我们呈现了在性手枪(Sex Pistols)狂野的吉他手席德和他的骨肉皮(指专门和摇滚明星睡觉的人)女友南希之间的粗糙的、充满激情的、貌似命中注定的关系。虽然电影也为我们展示了性手枪乐队——这个英国声名狼藉的朋克乐队——他们整体的状态,但是,电影的焦点还是集中在这两个人之间扭曲的爱情关系上,最终他们被药品腐蚀的人格使这段关系彻底走向血腥和悲剧。一天早上,南希发现被刺死在酒店中,希德因谋杀罪被逮捕。
上榜理由:八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八得好,电影拥有一种迷幻、张扬的气质,就如他们的爱情一样。
5.《巴迪·霍利的故事》(《The Buddy Holly Story》)
有时一位摇滚悲剧人物的传记片(天哪,就没有人有个好结果吗)。当时还很瘦弱的加里·布塞扮演了巴迪·霍利——这位早期的摇滚先锋——并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演员奖。在这部出色的、有思想性的传记片中,加里·布塞甚至亲自演唱了其中的歌曲。电影追随着青少年时代的巴迪·霍利在德克萨斯生活,在那里他爱上了“魔鬼的音乐”,这使得他成为那些自以为是的宗教势力谴责的对象,也是他成为了早期摇滚乐领域的明星。不过,故事还是拥有一个悲剧的结尾,年仅22岁的霍利斯在一次飞机失事上。Don McClean后来在《American Pie》中唱到:“The day music dead。”
上榜理由:音乐大师是需要纪念的。
4.《监狱摇滚》(《Jailhouse Rock》)
这部1957年由猫王主演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他最酷的作品,电影捕捉到了猫王身上反叛和性感的一面,它也是的猫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危险的年轻人。电影奖的是一个头脑冲动的青年文斯·埃弗里特,却因在酒吧保护一位女士而误杀他人入狱。他的狱友——一位失败的乡村歌手——看到了他的音乐潜力,说服他开始追求音乐事业。出狱后,文斯认识了佩吉,两人合组唱片公司。文斯很快就走红,甚至还跑到了好莱坞拍电影。但是,成功使得文斯越来越傲慢自大,佩吉终于离他而去。作为猫王比较少见的电影作品,电影中非常漂亮的舞蹈动作都是猫王自己设计的。
上榜理由:电影不但歌曲动人,猫王的表演也是一流的,简直可以称他为摇滚版的詹姆斯·迪恩。
3.《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
《一夜狂欢》——查理德·莱斯特1964年导演的这部迄今影响最为巨大的关于摇滚乐队的电影,电影虽然是部剧情片,但是它忠实地记录了The beatles开始引起国际性“披头士热”的那个疯狂的时期,或许就此而言。《一夜狂欢》可以说是摇滚纪录片的始祖。电影讲的是四个从利物浦来的疯狂的家伙一夜之间发生的故事,保罗·麦科特尼要摆脱他的爷爷、约翰·列农和烦人的制作人纠缠不清、林戈·斯塔尔被弄进了监狱、乔治·哈里森因为认错了人而麻烦重重。总之,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夜。
上榜理由:有了The beatles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在那个纯真的年代,一切的张狂都是理所应当的。
2.《摇滚万岁》(《Spinal Tap》)
导演罗伯·雷纳导演了这部“伪纪录片”,他虚构了一个叫Spinal Tap的英国摇滚乐队,为我们展示了这支乐队从“噪音爵士乐”到“迷幻乐”再到“硬摇滚”的发展过程。电影重点展现了Spinal Tap在美国的首次巡演,以及它最终导致了一连串的侮辱性的混乱结果。
导演雷纳也在其中客串一角——为该乐团拍摄纪录片的电影导演马蒂!电影对于当代摇滚乐做出尖锐嘲讽,那些摇滚明星台上台下表里不一的嘴脸更是在此呈现了夸张的喜剧色彩。甚至在90年代的时候,Spinal Tap还再次组合起来,举办了几场极成功的演唱会!
上榜理由:摇滚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纯洁,这部电影把真想扒出来给我们看。
1.《几乎成名》(《Almost Famous》)
导演卡梅隆·克劳用这部半自传性的电影回顾了他的少年时代。当然,故事中的15岁少年威廉就是他的化身。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美国,来自保守家庭的威廉·米勒。不顾保守母亲的反对,当起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并追随著一个当红摇滚乐团“Still water”在美国巡回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如导师般的乐队吉他手和美丽的“骨肉皮”。但他同时也目睹了那些摇滚乐手对成名的渴求,对自我的陷溺,对性和毒品的疯狂等等并不美好的一切,甚至是整个年轻世代的挣扎和迷失。而米勒也从一个需要人保护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职业的记者和开始面临着成人的痛苦与快乐的真正的年轻人。
上榜理由:本片的第一是当之无愧,这是一部真挚、诚实并且有趣的电影,它是为了那些热爱摇滚也并且以之为生的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