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是什么
是《闪闪的红星》,讲述了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在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刘江饰)的统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袜巧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
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赵汝平饰)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让他非常讲义气。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埋闹闪闪的红星。让潘冬子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重要人物介绍
1、潘冬子
演员:祝新运
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2、胡汉三
演员:刘江
胡汉三地主恶霸、返乡团头子、凶恶的大土豪。当时,人们激烈反对他搜刮民脂民膏。他一再沦落,但“坏人活的长”,他总是一再恢复地位。
3、椿伢子
演员:刘继忠
潘冬子的好朋友,他和潘冬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告液键破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山计划。
4、潘行义
演员:赵汝平
潘冬子的父亲,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后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B. 求:有关八一建军节的电影
不知你说的是不是与军队或我军战争有关的电影呢?
小时候我就看过如下电影:
《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红色娘子军》《百色起义》
《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冰山上的来客》
《铁道游击队》《挺进中原》等
长大了国家又拍了很多战争电影:
《大决战》三部曲《挺进鲁西南》《席卷大西南》
C. 八一电影制片厂有哪些作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 占地面积392.1亩。1951年3月,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作品如下:
1.电视剧:
《编外监察官》
《梁士英》
《中流砥柱》
《血战万源》
《生死之间》
《士兵突击》
2.纪录片:
①《八一运动大会》。1953年出品,与北影合作,记录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体育运动大会的各项竞赛。荣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三等奖。
②《钢铁运输线》。1954年出品,记录志愿军后勤运输部队在朝鲜建立钢铁运输线的情景。获文化部1949-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③《战胜怒江天险》。1954年出品,记录解放军筑路队在怒江天险上架桥修路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奖一等奖。
④《在帕米尔高原上》。1955年9月出品,记录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帕米尔高原上团结少数民族捍卫祖国边疆的斗争。获文化部1949年-199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⑤《救死扶伤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⑥《向毛主席汇报》。1964年7出品,记录了北京部队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军事训练成绩的盛况。
⑦《钢铁长城》。1981年12月出品,影片纪录了我军在华北某地的一次军事演习,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检阅部队的盛况。
⑧《叶剑英》。1983年7月出品,记录了叶剑英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和丰功伟绩。
⑨《国庆阅兵》。1984年10月出品,记录了庆祝建国35周年的国庆阅兵活动。获奖1984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获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奖。
⑩《手》。1985年12月出品,影片以手为题材,激发人们用自己的手创造社会主义的未来。1986年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新闻纪录片奖;1987年第一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第一名。
3.电影:
①《五更寒》。1957年12月出品。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正规部队撤离中原解放区,县委刘书记率领大别山地区的同志们留下来坚持地下斗争,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高潮到来的故事。
②《柳堡的故事》。1957年12月出品,影片描写新四军1944年驻扎在苏北柳堡地区休整时所发生的故事。
③《英雄虎胆》。1958年8月出品,描写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战斗中,解放军侦察英雄深入土匪驻地,与匪首周旋,赢得信任,最终将土匪诱至包围圈中,一网打尽的惊险故事。
④《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5月出品,描写一位红军出身的地下报务员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与日本及国民党特务英勇斗争,最后在上海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故事。
⑤《回民支队》。1959年7月出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冀中马本斋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改造成长为无产阶级武装的故事。
⑥《海鹰》。1959年9月出品,描写某英雄快艇在胜利打击敌人后,团结一致,和大海、敌人做斗争,终于胜利返回大陆的故事。
⑦《战上海》。1959年12月出品,描写解放军解放大上海时与上海人民和地下党配合,机智勇敢解放上海、保卫上海,取得胜利的故事。
⑧《哥俩好》。1962年6月出品,根据话剧《我是一个兵》改编。通过一连串曲折的情节,反映了部队新战士在首长战友的关怀、帮助下,迅速成长的过程。
⑨《怒潮》。1963年5月出品,反映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惨遭杀害的时候,湖南农民在党和领导下举行秋收暴动的故事,揭露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投降主义路线。
⑩《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3月出品,描写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依靠群众和敌特斗争,争取和瓦解敌伪力量,配合解放区军民作战的故事。
D. 八一建军节有什么好看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或电影
八一建军节好看的军旅题材电影有《战狼》与《湄公河行动》。
一、《战狼》
两部《战狼》从上映开始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其中吸引人的还是从头到尾让观众无喘息机会的拳脚、枪战和炮火,各种军事武器,坦克的巧妙运用,使得影片提高了一个层次。
打破了以往国产影片缩手缩脚的尴尬场面,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中国军人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的各种本事,尤其是几处灵活操纵、指挥坦克对决的戏份拍得尤其出彩,更富有艺术创作的灵感,这在之前的中国动作电影里几乎还从来没人试过。
二、《湄公河行动》
看完湄公河行动,感受到的是责任与亲情,人性的善恶美丑,牺牲这么多,这是责任是使命,大boss却仍然逍遥法外,这是无奈,甚至在有生命的牺牲下这种无奈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它没有情怀,但是依然精彩。它是很悲壮而又激昂的,也是更加触动人心的。
E.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厂都拍过哪些经典的电影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巨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 进入新世纪,八一厂又摄制完成了《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情暖万家》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来,在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重大庆典纪念活动中屡有建树: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
F. 如何评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大决战》三部曲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的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历史的衡量标准也不一样,或许导演高希希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选角上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原型,不能说是百分百还原,但也绝对是瑕不掩瑜。
无论是外形气质还是脾气性格都耐人寻味。例如,唐国强、于和伟、刘劲松和刘涛都是非常生动的角色,他们很好地诠释了历史上的关键人物。
他们的加持无疑是《大决战》质量的保证,光是一张张恢复了近60%完成度的海报就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随着剧情的不断更新,就目前的人气而言,刘劲松饰演的蒋介石和于和伟饰演的林彪的人气不断飙升。虽然他们都是士兵,但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阴险狡猾,一个充满正能量。
面对敌人的炮火,他们仍然像泰山一样稳定,将军的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
还把历史名场面‘重庆谈判’完美地呈现出来,也充满了整部戏的质感,虽然只是一部文戏,但两人之间的谈话并不逊色于战场上的枪林弹雨......
G. 八一老电影战争片大全
《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影片内容:上海市某纱厂女职工徐红,贤良淑德心地善良,在夜校念书时结交老师张忠良,结为夫妇。结婚后一年,抗日战争爆发,小孩呱呱落地,取名字抗生素。张英参与救护队,领命大军迁移。张英南京险些对手枪击,后又被对手俘获,备尝艰苦。
《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影片内容:美女学生江玲玉上海市区某所高校入读,抗日战事发生后,玲玉不管不顾姨姨和表兄弟罗家荣的阻拦,决然参与救亡图存演剧队,沿京沪线宣传策划抗日。没多久,她与同队青年人作曲家高礼彬相恋。抗日战争胜利后,玲玉与礼彬结婚。
《地道战》(1965年)影片内容:1942年,日军对冀州抗日根据地启动大“围剿”。本地高家庄人民群众在党支书高老忠、基干民兵大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立即应变力,把土洞、地下室更新改造成几个互通的多接头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