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人道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罗生门》,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标志着日本的电影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纪元。1950年出品 导演:黑泽明 主演: 三船敏郎 京町子 森雅之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意大利电影评论奖 影片《罗生门》是由著名剧作家桥本忍根据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21年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的,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依旧光彩夺目。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这一天,大雨倾盆,烟雾迷蒙,在平安京的正南门——罗生门下,行脚僧、樵夫、杂工3人一起在这里躲雨,谈着谈着,他们就聊到了这件事。 樵夫说,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树丛里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体,他就近报了官,被传到了纠察使署……实际上,他掩盖了自己因贪图小便宜而抽走了尸体胸口上的短刀的行为。 樵夫说凶手多襄丸是个有名的大盗,但他在事后很快就被抓到了。因为他恰巧喝了山沟里的泉水染了毒,所以抓来不费吹灰之力。 在审问中,多襄丸对自己的作案经过,是这样述说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泽武弘牵着他妻子真砂的坐骑走了过来,便为真砂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便用诡计将武弘骗到丛林深处,在同武弘的搏斗中将其缚住,接着占有了真砂。本来他不想杀害武弘,可真砂让他们两个人决斗,并说“哪个活下来,我就跟哪个”,多襄丸于是给武弘割断绳子,和他决斗起来,终于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寻找真砂时,她已经吓得逃之夭夭了。 行脚僧却补充说,当时在纠察使署里,真砂是这样说的——她被多囊丸蹂躏之后,受到了丈夫的蔑视,这让真砂感到受了极大的刺激。于是悲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扑向了武弘……可等她醒过来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经死了。后来她想自杀,但终于怎么也没有死得成。 行脚僧又向杂工和樵夫说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说出来的话——多囊丸强奸真砂以后,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谁料真砂同意了,但却让多囊丸先杀了武弘,多囊丸也没想到真砂竟是这样的女人,就问武弘应该怎样处理她,听了这话,真砂跳起身向树林深处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这时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 三个人就这样争争吵吵,纷纷慨叹人心叵测,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正在这时,隐约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循声找去,看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杂工上去把婴儿的衣服剥了下来,樵夫骂他是恶鬼,杂工申辩说,生了孩子又把他丢掉的人那才是恶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尸体上的短刀的行为,说得樵夫哑口无言。 杂工走了,深受触动的樵夫收养了婴儿,行脚僧感动地说:“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 雨停了,在夕阳的余晖中,行脚僧目送着樵夫抱着孩子渐渐走远…… 《罗生门》对于日本电影登上世界影坛和进入国际市场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它是东方电影首次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为东方电影敲开了国际影坛的大门。 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人性化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和对客观真理的疑惑,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积极的主题和新颖别致的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传奇色彩,使得《罗生门》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罗生门》上映后,先是在欧洲引起轰动,继而又在美国掀起“黑泽明热”,黑泽明也因而被誉为“世界的黑泽明”。 我第一次看到的黑泽明的电影是《罗生门》,我一下子被它迷住了。……在50年代,《罗生门》被批评为将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给外国人看——这种指责今天看来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国,我也曾面对过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 ——著名电影导演 张艺谋 《罗生门》是一部令人难忘而影像丰富的绝好影片。在片中,太阳的光线被假借为电影语言的一种被超乎想像地加以运用,可能这是过去日本电影中所表现的流动美的最光辉的范例。面对着太阳犯罪,面对着太阳达到从犯罪中获得愉悦的极致,这样的拍摄方式大概在以前的日本影片中是没有的。罪也好,恶也好,一般都以为表现于微暗的黑夜最合适,而周围的气氛常常是阴森而郁闷的。可黑泽明的电影则非要把这一切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更有力地揭示了人的无可比拟的罪孽。黑泽明在这里使一种电影样式纯粹到结晶的程度,而这种样式,对于人是可信赖的和人是不可信的这样用言语来表达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突破。 ——日本电影评论家 佐藤忠男
Ⅱ 为什么电影《七武士》能被评选为日本电影第一
纵观这部《七武士》,其中的镜头运用、叙事节奏都非常流畅,有着优秀且辨识度极高的叙事节奏与拍摄风格,可以说没有多余的镜头或情节,而这部电影的台词,也是微言大义,值得揣摩。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动作戏,其中的动作设计和镜头剪辑没有丝毫地拖泥带水,放在今日依旧是顶尖水准。
这就是《七武士》的魅力,它让你看见那个国度最后的江湖,就像影片结尾处对牺牲的死人无力的凭吊一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像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最后却空余一声叹息。
Ⅲ 黑泽明这位堪称日本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男演员有哪些代表作
黑泽明并不是以表演出名的,而是以编剧、导演出名,所以说黑泽明并不是日本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男演员,而是日本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
一、黑泽明编剧及导演之路
1990年在第62届奥斯卡上,黑泽明由于其艺术成就奥斯卡获得了金像奖-终身成就奖,1998年9月6,黑泽明因为中风而永远的离开了人间,但他所拍摄的作品永远留在了人间。
Ⅳ 被称为日本影坛“四大巨匠”之一的黑泽明,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黑泽明与成濑巳喜男、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合称日本影坛“四大巨匠”。从1943年的第一部电影《姿三四郎》开始,黑泽明共执导了30部影片。凭借《罗生门》、《七武士》、《影武士》、《暗堡里的三恶人》、《德尔苏.乌扎拉》等影片,黑泽明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银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诸多国际大奖。
黑泽明小时候因为智力比同龄孩子发育的慢,还曾经是备受同学欺负的小可怜。他最小的哥哥不仅在成长上对他照顾很多,更影响了他对电影的看法。
黑泽明原本想做个画家,后来阴差阳错成为P.C.L(东宝前身)电影公司的副导演,导演山本嘉次郎是黑泽明最崇敬的前辈,被他视为仰止的高山一生敬慕。
黑泽明的作品大多以社会问题为主题进行探讨,在将社会精神和民族文化融入电影中时,更深度剖析人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气沉稳的视觉呈现。而他本身拥有的美术、音乐、戏剧、文学造诣,又让他具备了一个电影创作者的牢固基础。
黑泽明深爱着自己的作品,为每一个人物都倾注了许多心血。他认为电影会将导演原形毕露照映出来,所以时时自省。
黑泽明在创作过程中态度严谨又大胆。他曾大胆启用新人三船敏郎,为了写剧本撕烂的稿纸可以把他围起来。拍摄《罗生门》时,他每天步行查看京都、奈良的古门,考察各种关于罗生门的文献和遗物。
《罗生门》的戏份几乎都在森林中完成,为了解决光影问题,遇到太阳光线不好的时候,黑泽明和他的拍摄团队就开始砍树,认真而严肃创作作品的精神,甚至感动了旁边寺庙的和尚。
并且,为了更好的利用光影,黑泽明大胆尝试了当时还是禁忌的“正面拍摄电影”的方式。后来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这个镜头被称为“摄影机初进森林”。
黑泽明的这种创作态度并不仅仅是在《罗生门》,而是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他将镜头作为展示社会、揭露人性的工具,也用电影这种模式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他最伟大的地方。
Ⅳ 谁知道黑泽明简介
黑泽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于东京一个武士阶级家庭,在八名兄弟姊妹间排行槐扰唯老么。1936年看到电影公司徵求助理导演的广告,因缘际会下开启了在电影界发展的大门。黑泽明三十三岁拍摄生平第一部电影「姿三四郎」,而真正打开国外知名度的作品则是1950年的「罗生门」,此片荣获1951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后再勇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黑泽明的作品对于许多日本和美国的后辈导演多所启发,由于他的作品力求完美而李凯且场面浩大,因此有「天皇」的尊称;他曾撰文指出:「如果把电影从我的身上抽离,剩下只有零。」他的电影主题一向强调武士道精神、人道主义者的理想,以及自我牺牲的重要,细节的考究和横向运镜则是他的独创风格。 演员作品 Kurosawa (2001) 导演作品 黑之雨 Ame agaru (1999) 一代鲜师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rapusod? (1991) 黑泽明之梦 Akira Kurosawas Dreams (1990) 乱Ra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苏乌札拉 Dersu Uzala (1975) 电车狂 Dodesukaden (1970) 红胡子 Akahige (1965) 天国与地狱 Tengoku to jigoku (1963) 椿三十郎 Tsubaki Sanj?r? (1962) 大镖客 Yojimbo (1961) 懒汉铅培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战国英豪 The Hidden Fortress (1958) 蜘蛛巢城 Kumonosu j? (1957) 低下层 Donzoko (1957) 活人的记录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 Seven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The Idiot (1951) 丑闻Shubun (1950) 罗生门 Rash?mon (1950) 流浪狗 Stray Dog (1949) 我于青春无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姿三四郎续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编剧作品 大海作证 Umi wa miteita (2002) Dora-heita (2000) 黑之雨 Ame agaru (1999) 终极悍将 Last Man Standing (1996) 一代鲜师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rapusod? (1991) 黑泽明之梦 Akira Kurosawas Dreams (1990) 乱Ra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苏乌札拉 Dersu Uzala (1975) 电车狂 Dodesukaden (1970) 独行侠边环夺命枪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西方罗生门 Outrage, The (1964) 椿三十郎 Tsubaki Sanj?r? (1962) 大镖客 Yojimbo (1961) 七侠荡寇志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蜘蛛巢城 Kumonosu j? (1957) 敌中横断三百里 Nichiro sens? sh?ri no hishi: Tekich? ?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层 Donzoko (1957) 活人的记录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 Seven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罗生门 Rash?mon (1950) 丑闻Shubun (1950) 流浪狗 Stray Dog (1949) 我于青春无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姿三四郎续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Ⅵ 日本人生题材的电影那么多,为何《七武士》能被评选为日本电影第一
《七武士》这部电影是黑泽明的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我认为他能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这部电影无论作为故事篇的深度上,还是作为动作片的拍摄手法上,都做到了登峰造极。
首先,影片着重要讲武士道精神、讲武士,并为此设计出了山贼的火枪。电影中的时间节点,正是浪人逐渐没落的这么一段时期。最终虽然武士们帮助村民战胜了山贼,可是村民在没有了山贼的威胁之后武士也就不再重要了,他们的工作终究要失去意义。他们看似战胜了“火枪”,其实他们已经早已被“火枪”淘汰了。这样的讲故事的模式,着实是一个深入浅出的好的模板。
第二,这部片子很好的讲述了大家心中的武士道精神。几个武士本没有必要为了村民而送命,但是为了对得起“乡亲们的白米饭”,他们毅然的去守护村民。有趣的是,导演对村民的刻画也很细致。从“以为武士们是山贼而不敢迎接”到“看到被抓回来山贼而痛打落水狗”,村民的目光短浅,很好的衬托出来了七武士们的高尚。(这里对村民的刻画,使我想起了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七个武士和一些重要角色的塑造,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叙述,但是都能突出的表现出每个人的鲜明性格特点。
最后,是导演高超的动作片拍摄手法。这部电影是黑泽明“多机位拍摄手法”试水之作并且最终获得成功,通过大量的远近景和全景的转换,营造出了动作戏的紧张刺激感觉。同时,因为多机位的多角度,使其剪辑后的呈现也更加写实。而这个剪辑的功力和拍摄的功力,放到现在也不是随便哪个导演可以轻易玩得转的。
前阵子刚刚重温了这部片子,除了惊叹于片中的打斗场面,更十分佩服黑泽明老爷子讲故事的深度。这部片子在中国的豆瓣上也同样是一部高分佳作,推荐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