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声电影的早期电影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J.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A.克罗斯兰导演)。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罗斯兰导演、A.乔生主演的有歌唱、对白、声响的《爵士歌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1928年7月6日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至1930年,除卓别林继续拍摄了几部无声片外,全部故事片均为有声片。
在导演中间最先适应有声片制作并拍摄出富于创造性影片的有:R.马莫里安的《喝彩》(1929)和使用了主观镜头的《化身博士》(1932),L.迈尔斯东的《西线无战事》(1930)和《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的《爱情的检阅》(1929)和《微笑的中尉》(1931),K.维多的《哈利路族嫌亚》(1930)。卓别林也拍摄了他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是1912年开始相继建立的。随着1928年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形成了美国电影业的8家大公司。它们包括5家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组建于1914)、20世纪福斯(始建于1915,合并于1935)、米高梅(合并于1924)、华纳兄弟(1923)和雷电华(1928);3家较小的公司,即环球(1912)、哥伦比亚(1924)和联美(1919)。 1927年10月6日,阿尔·乔尔森在今天开始上演的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星》中担任主角,声音稍微有些呆板,不如电话传送的清晰。演员的动作与他们的语言脱节。声音没有像在广播里那样抑扬顿挫。但不管怎样说,这是一次首创。
《爵士乐歌星》的情节部分地反映了乔尔森真实的一生。像他所扮演的主人公一样,乔尔森出身一个犹太家庭,这个家对爵士歌手的职业是很不满意的。乔尔森同父母的疏远及随后到来的飞黄腾达是这部影片的紧张和动人之处。他扮演黑人,深情地演唱了圣歌《柯尔·尼德里》和《妈妈》。沃纳·厄兰和龙金妮亚·贝瑟尔分别扮演父亲和母亲。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1931年6月21日,又试映了我国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雨过天晴》。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汪简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于《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5月上演。
腊盘发声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兆陵手的问题。特别是胶片一旦发生局部断毁,其后的剧情就难以再和声音相吻合,甚至会出现银幕上男人在张口,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却是女声的笑剧。因而,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片上发声”的有声片。它们是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的《雨过天晴》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这两部影片都是租用国外的设备,并由外国人参与协助制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过天晴》于 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戏院试映。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一片,成为中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大观楼影院始建于1905年,在这之前,它还有大亨茶园和马思远茶楼两个前身。1931年,它放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当时,它的第一任经理任景丰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的诞生。
上世纪30年代,大观楼第一次实现了男女同座;
1931年,它放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40年代,它是第一家购买法国百代公司35毫米固定座式放映机的影院;
1948年,它放映了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
60年代,它第一次放映了宽银幕电影;
1961年,它改建成北京惟一一家立体电影院;
1986年,它率先建成了超大银幕影院。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大观楼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
② 1972年上映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972年上映的第一部电影是,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该片中只有很少几段对白,能成为,有声电影,也是偶然造成的。当男主角艾尔·乔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台词: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后期制作时,这两句台词被无意中保留下来。于是,影片就这样“误打误撞”地成了“有声电影。
相关资料:
1895年电影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伟大的哑巴”。为了弥补这个,哑巴的缺憾,人们想了种种办法,让它说话。刚开始,电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这种方法采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后来,有人又想出一个办法: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爵士歌王
③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72年的哪一部
真正的有声电影是 1928年7月6日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摄的《纽约之光》,同年有声电影进入中国的高级影院。其实在真正的有声电影诞生前,我国就进行过有声电影的实验放映,并对有声电影的前景进行过讨论和论辩。
1914年,上海维多利亚戏院放映了一次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因属实验性的,故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
意义
1、对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影响。
2、即兴表演几乎完全消失。
3、戏剧电影牢固确立了发展优势。
4、歌舞片的出现。
5、影响了好莱坞电影的扩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有声电影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创立的有声电影)
④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72》年的哪一部
《朗德海花园场景》。
真正的有声电影是 1928年7月6日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拍摄的《纽约之光》,同年有声电影进入中国的高级影院。其实在真正的有声电影诞生前,我国就进行过有声电影的实验放映,并对有声电影的前景进行过讨论和论辩。
1914年,上海维多利亚戏院放映了一次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因属实验性的,故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
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公映的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爵士歌王》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有学者认为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6年华纳公司拍摄的《唐璜》),由喜剧演员乔尔森主演。
《爵士歌王》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艾尔·乔森、梅·麦卡沃伊等主演的爱情歌舞片,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
⑤ 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叫《歌女红牡丹》。《歌女红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张石川执导,洪深编剧,胡蝶、王献斋主演的剧情片,于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陆大戏院试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戏院公映。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在一九二七年上映。有声电影就是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既能够看到画面,与此同时可以听到画面中的旁白、对白、音乐还有解说。
(5)1972年上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叫《歌女红牡丹》。拍摄于1931年的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电影中成功地插入了一首歌曲,打破了人们看电影无须带着耳朵的习惯,一首歌曲,也使国产片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1931年6月21日,又试映了我国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雨过天晴》。《雨过天晴》讲述了歌女红牡丹在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陈发祥后,不仅受尽折磨和痛苦,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无怨言终将丈夫感动的故事。
在《歌女红牡丹》上映之前,我们的电影技术停留在完全无声的状态,所以《歌女红牡丹》中的歌曲带给了人们更好的体验,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⑥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于哪一年
《纽约之光告迹亩》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爵士歌王》的出现时间为1927年10月,而非1928年。1928年出现的是《纽约之光》,可以说是人类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电影。
《爵士歌王》,开启一个新时代1927年十月的某天,纽约市百老汇剧院正在放映《爵士歌王》,突然,银幕上传出阿尔•乔尔森的歌声。
有声电影诞生袜森
华纳公司的第一步,是买下一个电台,这么做也是好莱坞制片厂的第一次。萨姆在电台实验电子技术,并和内森·莱文森(Nathan Levinson)结为好友,莱文森是西部州信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的技术天才,两人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疯狂钻研录音技术。
让电影发出声音,并不是萨姆·华纳第一个想出这主意,实际上从电影诞生伊始,发明家就没有放弃过努力。1889 年 10 月 6 日,爱迪生的助手劳里·迪克森,首次展示了他研制的「有声电影」。
⑦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72年上映的吗
世界电影史上第1部有声电影不是1972年上映的。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的《爵士歌王》。《爵士歌王》是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阿尔·乔尔森,梅·麦卡沃伊,华纳·欧兰德主演的电影,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它是电影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爵士歌王》上映的意义
《爵士歌王》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实际上,该影片只有几段对白,能成为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是偶然。因为当时男主角唱完歌后,随口说了几句话,便成为了有声电影。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于1929年5月16日获得了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以及入围最佳改编剧本奖。
⑧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上映的什么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
有声电影,指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的一种影片。其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即唱片)发音,后改进为片上发音。这一放映模式的出现对电影进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有声电影是指有声音同步播映的电影,和无声电影相对。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发行,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⑨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电影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在一九二七年上映。有声电影就是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既能够看到画面,与此同时可以听到画面中的旁白、对白、音乐还有解说。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进一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是让电影行业有了一大步的发展。
有声电影的出现对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确实是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它的出现,让歌舞片开始流行起来,并且还对好莱坞的扩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因为有声影片的出现,让好莱坞的地位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