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头号玩家》:曾经,我也是沉迷游戏的孩子
上周末看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头号玩家》,非常精彩,五星推荐。
影片故事发生在2045年,现实世界因为环境、社会等问题变得令人失望,人们停止处理问题,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一个由詹姆斯哈利迪一手打造的vr虚拟游戏中。
在这个游戏世界里,想象力主宰一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这样的一款游戏,只听听就令人兴奋和向往,如果真的发明出来了,让人想不沉迷都难吧!
哈利迪离世前,把公司的所有股份巨额财产和绿洲的所有权留给第一个闯过三道谜题,找出他在游戏中藏匿彩蛋的人,至此引发了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精彩的五人团队合力闯关、寻宝游戏和勇斗大反派的情节就此展开。
《头号玩家》是一部充满情怀的电影。72岁的斯皮尔伯格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元素巧妙地融进电影的细节中,涉及电影,动漫,音乐,游戏等,通过设置彩蛋致敬经典,大家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小惊喜。人老了果然容易怀旧啊,这是一种充满了童真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怀旧,不带一点感伤和煽情的,令人欣喜的怀旧。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自己初中时沉迷游戏的那段日子。
有一年暑假,为奖励考第一名的弟弟,妈妈给我们买了当时最流行的小霸王游戏机(弟弟心心念念的礼物),从此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惊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神奇又好玩的游戏!之前玩的跳皮筋、捉迷藏、过家家、打双升瞬间都黯然失色。
整个暑假,我们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超级玛丽》《坦克大战》《魂斗罗》《忍者神龟》《火影忍者》……把当时流行的游戏玩了个遍。
沉迷到什么程度呢?记得当时有一款闯关游戏,到了一个地方之后怎么也通不过,后来我在梦中找到了一个方法(是的,做梦都在玩游戏),醒来后一试,果然通过了。所以,每当看到有些科学家文学家在梦中获得灵感和突破的文章,我都深信不疑。也感慨自己:如果当时把这种劲头用在学习上,不成学霸都难吧!
玩游戏的代价,一是让我戴上了近视眼镜,二是成绩下滑。唯一的好处,可能是让我体验到了专注做一件事时的忘我状态吧。后来,学业繁重,再加上所有的游戏都玩通关了,也就渐渐地不玩了。
现在,我正全身心地投身于“人生”这个大型真实游戏之中,通过学习充电一步步提升自我技能,通过升级打怪突破一个个难关积累经验值和财富值。这远比玩电子游戏刺激精彩多了,也更加有意义和成就感。
人生就是一个无限游戏,永远没有“通关”的一天,它的终点就是死亡。那么,玩游戏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专注和开心啦!用心闯过每一关,享受过程中的精彩,欣赏旅途中的美景,才是“游戏人生”的真谛。
B. 有一部外国电影 描写一个弱智男孩子喜欢网络游戏
那又怎么了?
C. 求一个美国小男孩玩电脑游戏侵入美国五角大楼系统,差点引起美俄核战的一个电影。
战争游戏
影片主角是名叫大卫·莱特曼的电脑天才,可自由进入学校电脑系统改动考试分数,因此全无学业之忧,整日将时间耗在电子游戏上。一日误撞上了“北美空防系统”(NORAD)的一台超级电脑,大卫用它玩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模拟游戏,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游戏比他想象的要来得真实:当大卫退出,游戏并没有结束,NORAD的电脑仍然认为苏联人发动了核战争,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电脑而言,战争游戏并没有结束……
对吧~加分!!
D. 孤独症孩子沉迷于动画片,家长应该怎么办如何进入孤独症孩子的世界
孤独症的孩子沉迷于动画片,父母应该要及时的给孩子拉出来。一个孩子千万不能够一个人待在一起,孩子也会出现自闭的现象。父母要考虑到孩子的健康,一定要以孩子的身体状况为主要。爸妈要时时刻刻的去调整孩子的状态,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生活当中家长要正确的认识孤独这个疾病,不能让孩子的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家长要让孩子从真正意义上的孤独症当中走出来,这样孩子才能够让父母进入自己的世界。父母不要去惩罚孩子只会让孩子非常的痛苦,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勇敢。
总的来讲父母肯定是不希望孩子越来越差的,都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孩子如果得了孤独症的话,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的这种疾病给治愈。父母说行动就要行动起来,不能让孩子做出一定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