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同类题材电影,《建国大业》和《大轰炸》反响差距大,《大轰炸》口碑怎样,观众认可吗
电影《大轰炸》原本还没上映前,大多数人只知道这部电影耗资好几亿,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烧钱的电影,再加上演员阵容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几乎集结了娱乐圈的一线明星,包括刘烨、范冰冰、陈伟霆、范伟等实力演员,本来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电影。
但在崔永元微博爆出的消息可以说对这部电影造成的很大的影响,成为了被全网diss最惨的一部电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惨烈,电影从《大轰炸》变成了大欺诈,这也是崔永元作为娱乐圈纪检委对这部电影的谴责。
所以说电影在未播出,就遭到了广泛群众的质疑,可以说在口碑上已经不抱希望了,原本以为可以大卖的一部电影,没想着现在被全网声讨,估计现在连上映都是一个问题了。所以观众还是不要轻易的去买账,这种时候还是理性一点,该支持的作品就要支持,不该支持的电影我们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② 《大轰炸》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演员
抛开《大轰炸》陷入的争议单纯讨论下演员,其实还是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首先,好莱坞明星布鲁斯·威利斯的加盟是本片非常大的一个亮点,这位老牌硬汉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人物。他的《虎胆龙威》、《12只猴子》、《第五元素》 等都是口碑与票房丰收的佳作,有他的加盟让本片有了国际化的份量。
不过可惜,片子制作方太不争气,浪费了这么强大的卡司。
③ 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空袭
在2月13日夜袭之前,靠近德累斯顿市中心的铁路调车场在白天已两度遭受过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第八航空队的轰炸。第一次是1944年10月7日,70吨高爆炸弹投向调车场;第二次在1945年1月16日,133架轰炸机向其投掷了279吨高爆炸弹和41吨燃烧弹。
原定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第八航空队执行的轰炸德累斯顿的燃烧弹之役本该始于2月13日,但第八航空队驻扎机场上空恶劣的天气阻碍了飞机起飞采取军事行动,于是任务转由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来执行初袭行动。2月13日晚间,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了796架兰开斯特轰炸机(Avro Lancaster)和9架德·哈维兰蚊式轰炸机(De Havilland Mosquito)分两波遣往德累斯顿,总计空袭1,478吨高爆炸弹、182吨燃烧弹,轰炸一直持续到2月14日早晨五、六点钟。
第一波空袭由英国皇家空军第5中队的数架兰开斯特轰炸机于22时14分飞抵德累斯顿上空(CET),每架轰炸机在两分钟内扔完所携带的大量4磅重的“目标指示棒”(target indicators,TI),这些目标指示棒发出红色或绿色的光,为后续批次的大规模轰炸机队指示目标。随后的第5中队244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在22时22分前投下了800多吨炸弹。
三小时后,英国皇家空军第一中队、第三中队、第六中队和第八中队清一色的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运用第八中队提供的标识技术,发动了第二轮空袭。那时天气已放晴,529架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在01:21到01:45之间,以高精确度投下超过1,800吨炸弹。两次空袭中,英国皇家空军损失了六架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此外还有两架在法国、一架在英格兰坠毁。
2月14日12:17至12:30,美军第8航空队的飞机终于能起飞,311架美国B-17轰炸机以铁路调车场为瞄准点,在德累斯顿投下771吨炸弹。部分担任护航的P-51野马战斗机得到命令,环绕德累斯顿对路面交通设施进行低空扫射,借此平添混乱”。1945年2月,火焰风暴吞噬了德累斯顿,数则报道称平民在逃离时遭到了美军飞机的猛烈扫射,但历史学家戈茨·伯甘德(Götz Bergander)的近著驳斥了这种观点。在空袭期间美军与德军战机围绕德累斯顿进行过一场短暂、但很可能剧烈的空中激战,某些交战回合或许侵袭到地面并且误射火力。美军的轰炸一直持续到2月15日,投掷了466吨炸弹。在四轮空袭中投掷的炸弹总共约有3900吨。
燃烧轰炸按当时的标准程序严密进行:先投掷大量的高爆炸弹,掀掉屋顶,露出房梁等木结构;爆炸气浪把房间的隔门冲走,行成贯通结构。然后投下大量燃烧弹点燃房屋的木材结构。再投下高爆炸弹来阻遏消防队的救火行动。这一切最后形成一股持续一段时间的火灾旋风,中心火场温度激增至摄氏1,500度。轰炸区域着火后,焚烧区上方的空气温度暴涨并且产生高速上升气流,外界的冷空气被极速带入的同时也将地面的人们吸进火中。
后来,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德累斯顿铁路调车场又发动了两次深度空袭。第一次在3月2日,406架B-17s型轰炸机投下940吨高爆炸弹与141吨燃烧弹;第二次在4月17日,580架B-17s轰炸机投下1,554吨高爆炸弹与164吨燃烧弹。
④ 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空袭影响
在德累斯顿大轰炸之后不久,警方报告中表明老城区和内城东面郊区整个被大火吞噬延烧,包括住宅棚屋在内,约有12,000所寓所毁于一旦。报告还提到空袭摧毁了“24家银行、26座保险大楼、31家百货及所属的零售商店、647家店铺、64家仓库、2座市场、31所大型旅馆、26座公共酒店、63座行政大楼、3座剧院、18家电影院、11座大教堂、6所小教堂、5座历史文化建筑、包括附属医院、私人诊所在内的19家医院机构、5座领事馆、1个动物园、一家自来水厂、一条铁路设施、19个邮局;、9所学校、4条有轨电车路线以及19艘轮船与驳船。报告也提到设在Tauschenberg宫的国防军Wehrmacht主司令部内有19家军事医院和大量非机要军用设施被摧毁。还有几乎200个工厂被损毁,136个严重损毁 (包括数个卡尔·蔡司光学/精工仪器厂),28个中度损毁,以及35个轻度损毁。
“英方的估计,……推断出23%的城市工业建筑遭到严重破坏,56%的非工业建筑(寓所除外)受重创。在市区住宅结构总数中,78,000座被夷平,27,700座暂时无法居住但最终仍可修复,64,500座遭轻度破坏容易修复。后来的估算表明80%的城市房屋结构经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50%的住宅夷为平地或严重毁坏。”美国陆军航空队“2月14日和15日针对城市铁路设施的空袭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破坏,通信完全瘫痪……”,“而那条往来交通命脉—横亘易北河上的铁路桥—亦被破坏至无法使用,并于空袭后封闭了很多个星期。”在包括市中心约有28,410多所房屋,其中24,866所毁于空袭,遭到完全破坏的区域面积达15平方千米,包括:14,000栋民宅、72所学校、22家医院、19座教堂、5个影剧院、50家银行和保险公司、31家百货公司、31家大型宾馆、62座行政大楼以及诸如因哈吉(Ihagee)摄影工厂等。全城统共222,000座公寓住宅,其中75,000座完全被摧毁,11,000座严重受损, 7,000座受损,81,000座轻度受损。那时城市受损区域面积大约有300平方千米。虽然主火车站完全被毁,但那些日子里铁路线仍在运行。
确切的死亡人数难以统计,是未知数。估算之所以困难,源于在1939年,市区与拥有64万2千人口的周边郊县当时挤满高达200,000名难民以及数以千计的伤兵。难民命运未卜,他们有可能被屠戮,或者在火焰风暴里被烧得面目全非,也有可能已离开德累斯顿去了别的地方而不为官方所知。早期著名的死亡人数估算从25,000名变化至60,000多名,但历史学家现在认为可能的范围大约在25,000-35,000之间,而德累斯顿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瑞查特1994年最新研究倾向于此范围之较低部分。这些估算表明德累斯顿大轰炸中的死伤者与德国其他城市地区进攻时遭受炮火袭击的伤亡者在数量上不成比例。
当代德国官方记录登记的掩埋人数约21,271名,包括在老市场(Altmarkt)火化的6,865人。根据德国官方第47号动员令,到1945年3月22日,共正式掩埋了大约25,000具(德累斯顿大轰炸)军民的尸体。(TB47)在1945年5月与9月之间没有掩埋人数登记。在往后的年份记录中,1945年10月至1957年9月,死于战争的人数记录为1,557名;1945年5月至1966年,重又发现了1,858具尸体;1990年到1994年期间,虽然城市历经大兴土木与挖掘工作,但战争遗骸毫无发现。权威记录失踪者为35,000人,日后发现约10,000人尚存。近些年来德国的死亡人数估算略有上扬而英国有所下降,这与早期的情况恰好相反。
更高的死亡人数估算范围高达30万人。数据来源备受争议未必可靠,例如约瑟夫·戈培尔执掌的德意志国民教育与宣传部、苏联历史学家以及戴维·欧文——曾经走红但现已声名扫地的自学出身的史学家,他收回了自己更高的死亡人数估算。哥伦比亚网络全书和微软电子网络全书列出的死亡人数从“35000到135000”,其中大的数字符合欧文已收回的“权威性”更高估算值。
纳粹在宣传部竭力利用德累斯顿大做文章,承诺迅速采取报复行动。苏联在冷战早期也把德累斯顿大轰炸当作宣传工具,以此来疏离东德人与美国人、英国人的感情。
德累斯顿所遭受的破坏不亚于其他德国城市,尽管这次轰炸的投弹数量并不是最高的。但良好的天气、木结构的房屋、各建筑物之间相通的地下室,以及事前的准备不足(纳粹地方长官马丁·穆施曼被认为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这些因素凑在一起,使得德累斯顿大轰炸极具破坏性。此外,2004年末,一名曾涉及轰炸的英国皇家空军人员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采访时提到又一个因素,即德方的防空火力比预计的水平更低,这确保了部分轰炸机的高精确度。
⑤ 有部电影剧情这样的:一批英国飞行员因飞机中弹空降德国,喜剧的,不是虎口脱险,记得有个飞行员落阱里了
(LeMurDeL'atlantique[1970])
英文名:Murdel'Atlantique,Le
中文名:大西洋墙/大西洋壁垒
导演:(MarcelCamus)
主演:(布尔维尔Bourvil)(PeterMcEnery)(SophieDesmarets)(JeanPoiret)(ReinhardKolldehoff)(SaraFranchetti)
上映:1970年10月14日法国详细上映地区
地区:法国意大利法国更多详细拍摄地
对白:法语英语德语
颜色:彩色
声音:单声道(Mono)
时长:135
类型:战争喜剧战争
分级:芬兰:K-12
·剧情介绍
诺曼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尔维尔经营着意见小皮革铺面,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一天,一架英国战斗机被击落,飞行员受伤逃入他的店中,身为盟友,小老板收留了他。没想到,飞行员在他家躲藏期间,竟然和他的女儿日久生情,甚至珠胎暗结,老爸气不打一处来,待英国飞行员伤愈后送回到了英国,自己也留在了英国,小老板被飞行员动员去参加特工,受训后又回到法国为盟军情报局服务,并意外地卷入了有趣的冒险当中。
或者
电影《空袭德累斯顿》
细致入微地追述了德累斯顿在1945年2月13日的毁灭。导演罗兰德·苏索·里西特对充满艺术戏剧性的场面成功地进行了处理,有长达三十分钟的剧情他进行了有效巧妙的无对话处理
中文名:空袭德累斯顿外文名:Dresden
其它译名:德累斯顿的悲剧/人间地狱/德累斯顿大轰炸
出品时间:2006出品公司:FutureFilm
制片地区:德国导演:罗兰·苏素·里希特编剧:StefanKolditz制片人:NicoHofmann类型:爱情,战争,剧情主演:费莉西塔斯·沃尔,约翰·莱特片长:176分钟上映时间:2006年3月5日对白语言:德语/英语色彩:彩色imdb编码:tt0461658级别:Finland:K-13摄影机:Arriflex16SR3摄制格式:16mm洗印格式:Video
目录剧情简介演职员表演员表职员表制作发行在线观看展开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海报[1]1945年一月的德累斯顿:原先年轻女护士安娜·毛特的未来显得井然有序。她和助理医师亚历山大·文宁格就要订婚了。她的父亲为战后的生活做着准备。然而在战火前线大城市的一片混乱中安娜偶遇了一个沉默寡言却又富有魅力的外国人——罗伯特纽曼。罗伯特是一名令德国人憎恶的英国轰炸机飞行员,在一次执行轰炸任务中被德军击落,他是机组里唯一的幸存者。他设法逃到安娜工作的医院躲藏在地窖里,被安娜发现了,一开始以为他是一名德国逃兵,知道真相后还是帮助了他。两个人感觉到彼此联系在了一起。紧接着德累斯顿的一切都改变了:罗伯特经历了二战中最惨烈的空袭,而袭击是由他的同伴们执行完成的。
如有帮助,请采纳
⑥ 电影《大轰炸》口碑怎样观众买账吗
电影《大轰炸》口碑很一般,豆瓣评分2.8,观众对这种故事结构混乱的抗日题材电影是不买账的。大轰炸有三条叙事线索,分别是以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美军空军教官领导的空军抗日线,以刘烨饰演的飞行员为主的与日本间谍斗智斗勇的叙事线,还有以范伟饰演的重庆市民崔三叔为主的民间抗日线。
(6)德累斯顿大轰炸电影扩展阅读:
大轰炸讲述的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继淞沪战争失利,南京吃紧。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日军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4年12月19日,对重庆及周边地区实施无差别轰炸,长达六年零十个月。
重庆市民面对日军残酷的狂轰滥炸,依然向死而生、乐观坚强,展现了重庆不死中国不亡的民族气节。为了保卫家园,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在美国飞行教官的帮助下与日本空军展开了一系列惨烈悲壮的空战。虽然飞行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但他们宁愿战死在天上,也不在地上苟活,与敌人在长空进行殊死搏斗。
⑦ 德累斯顿大轰炸是谁策划,批准的目的何在
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策划:
1945年1月,英国空军中将亚瑟·特德做了有关如何运用战略轰炸机援助苏军进攻的解释性说明,其时正值德国着手于战线之间调遣兵力。联合情报委员会提交的建议书包含在一份名为《关于苏联现行攻势的战略性轰炸》的文件内。
1月31日,特德与其空军参谋部在对该建议书进行研究并与苏联协商之后,联合发表了一项吁求进攻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等相关城市的建议书。在空援战术任务中运用战略轰炸机,其目的类似于1944年艾森豪维尔在诺曼底登陆之前所作的战斗机轰炸机准备。在1945年,特德指望运用战略制空权来“阻止敌军在战线之间任意来回地调换兵力”。
在2月4日雅尔塔会议碰面之前,西方协约国已锁定德累斯顿为轰炸目标。在会上,苏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阿历克谢·安托诺夫将军就西线盟军战略轰炸机力量提出两个观点。第一个是划分轰炸路线要由北向南移动。不经过苏联特别允许,西线盟军空军不得在东线掷弹以防对苏军造成意外轰炸。第二个是要阻止来自西线阵地、挪威和意大利的德军增援东线,特别是运用空袭使得柏林、莱比锡两地间的连接瘫痪。
应苏联的要求,波特尔(也出席了雅尔塔会议)派伯特莱递交给阿历克谢一份请求,上面罗列出既定空袭目标,待与苏方商议。送回波特尔手中的表单上列出的目标包括炼油厂、坦克飞机制造厂和柏林、德累斯顿这两座城市。
在随后的讨论中,西方协约国指出如果不轰炸德累斯顿,德国可借穿越德累斯顿的铁路交通线运送物资,以此足以弥补对柏林和莱比锡的轰炸造成的任何破坏。安托诺夫同意并要求把德累斯顿添加进请求列表。
目标方案在雅尔塔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联合战略目标委员会(隶属于盟国远征军空军最高统帅部)即在对美国陆军航空队与英国皇家空军发布的轰炸命令中指出,为了削弱德国通讯线,选中德累斯顿为轰炸目标之一。此次行动由西方协约国最高军事指挥部参谋长联席会直接授权。
德累斯顿大轰炸的目的:旨在“破坏(德军的)交通与通讯”,阻碍德军的东调和撤退。
⑧ 德累斯顿大轰炸的介绍
德累斯顿大轰炸(1945年2月13日-2月15日)是二战期间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合发动的针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大规模空袭行动。70周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被看成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德累斯顿不仅是一座文化古城,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工(Rüstungsinstrie)生产的重要基地。1945年1月,随着反法西斯盟军在东西两线的节节胜利,欧洲的制空权已掌握在盟军手中,作为德国军工生产重要基地的德累斯顿成为盟国空军集中攻击的重点目标。英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曾说:“德累斯顿被毁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地狱。在这个意义上,就20世纪的战争恐怖而言,德累斯顿轰炸事件是一个绝对带有惩戒意味的悲剧”。
⑨ 德累斯顿大轰炸的争议
德累斯顿大轰炸的性质问题尤显特出,成为争论焦点所在。从极左翼到极右翼之间,各个政派都发表了意见。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小说家君特·格拉斯与泰晤士报以前的编辑西蒙·詹金斯都把德累斯顿大轰炸看成“战争罪行”。
历史学家马克思·黑斯廷斯在《盟军轰炸德累斯顿》一文中说:“我认为把战略轰炸说成是“战争罪行”是错的,因为在道德层面上,这样说可能意指其等同于纳粹党人的行为。虽然是错的,但轰炸真正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
德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耶纳宣称:“看吧,德累斯顿大轰炸,真正针对平民的袭击。”
种族灭绝观察组织的负责人格瑞格雷·H·斯坦顿博士指出:“纳粹大屠杀是历史上最邪恶的种族灭绝行为之一。但盟军在德累斯顿掷燃烧弹,在广岛和长崎投原子弹同样也是战争罪行——如里奥·卡玻和埃里克·马库森所说,这也是种族灭绝之举。”
法兰克·绰克和库尔特·约纳森在其所著《种族灭绝:史学及社会学》一书第24页中写道:“种族灭绝在定义上应排除空袭所造成的参战国平民伤亡。就此我们与尚·保罗·萨特尔和李奥·库帕的观点并不相同”。
德国极右翼也将德累斯顿视为象征,并在轰炸周年集会。他们提出:协约国与轴心国在道德上相去无几,德累斯顿便是其证明。他们把协约国的空中轰炸行为提升到“轰炸毁灭”的术语高度,尤其针对德累斯顿空袭而言。2005年1月22日,一名德国国家民主党领导人在萨克森国会演说中使用了“轰炸毁灭”的术语,由此引爆出一场新的关于如何对待右翼极端分子的公众讨论。德国政界主流认为:此辈利用轰炸,意图激起民众情绪,进而推动新纳粹事业;不仅如此,他们凭着有关宣传,还欲提倡相对主义论调,借之淡化纳粹大屠杀等罪行。一些德国人认为“轰炸毁灭”违反了德国明令禁止的否认纳粹大屠杀的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