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国电影电影《黄真伊》:透过女主沉重人生,我们看到生存的不易
前几天在家把韩国电影《黄真伊》看完了。冲着宋慧乔的颜值去看的,本来以为会是一部非常轻松地电影,但是在看完后却发现这部电影通过展现女主角黄真伊人生变故,为我们揭露封建 社会 时期女性的卑微生活和人性堕落的一面,启发我们思考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在电影《黄真伊》中,本来是众星捧月的大家闺秀黄真伊是医生黄升的女人,因为被以前的仆人小子爆出其实并不是大人的亲生女儿而从此生活从天上坠落地狱,成为了一名艺妓。故事才因此真正开始。
小子是黄真伊小时候的仆人,后来离开黄家出去闯荡因此名扬天下。但是为什么小子是揭露黄真伊身世的人?因为他自知自己身世配不上她,只有让她和自己一样成为“下等人”身份,才能有资格去保护她。人性的复杂往往如此,爱一个人的时候既愿意去付出去保护对方,也希望能够占有。但是极端的情况就是摧毁自己爱的人。
小子这种做法其实就是爱得极端,而在这极端行为背后是 深深的自卑 。大家闺秀又有文采并且还非常貌美的真伊,正是因为小子的这种行为导致了她不仅失去了 原本幸福的家庭 ,最后沦为 艺 妓女。
电影里有这么一幕:当知道自己身世的黄真伊失落地对小子说:“现在有三条路摆在我的眼前:第一,假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假小姐,以嫁给富贵人家为荣;第二,既然我生母曾是这家的陪嫁丫鬟,那我也做个陪嫁丫鬟,一辈子做陪嫁丫鬟;最后一条把自己丢进青楼,就像我母亲一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固有思想和阶级意识对人的思想荼毒是有多么严重。 首先,男权当道的 社会 ,女性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真伊指出的第一条道路, 封建 社会 的女人从来都是依附的命运,她们先依附着自己的父家接着再依附自己的丈夫家,自始至终都只是作为附属品。她们没有自己的价值,也不在 社会 中受到尊重,甚至以“嫁人”为筹码换取被人供养。 第二三条道路折射出原生家庭对女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黄真伊本来非常有文采,但是她却将自己亲生母亲的人生道路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南。也许在当时 社会 来说,女性除非有个好的家庭,否则很难凭借自己在 社会 立足。
从大小姐到陪嫁丫鬟的女儿,看似只是身份的转变,但是在那个封建 社会 却仿佛人生从天堂坠入地狱,也让我们看到 社会 阶级化的残酷一面。如果换成今天,女性想要从下向上攀登,靠自己突破阶层,可以依靠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黄真伊的年代,哪怕美貌和才华无比出众的她,换成今天去做个老师或者开个画廊都毫无疑问能养活自己,但是在那个年代女性的职业非常少,独立女性更不可能存在。
电影《黄真伊》通过导演安排的这个剧情也让我们看到在封建时期女人的悲惨地位。
在电影《黄真伊》中,黄真伊的侍女李谨遭受少爷的凌辱,之后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为正直的爹原来是强奸了夫人的陪嫁丫鬟,生母将自己托付给夫人后便离开黄家。这一段就直接为我们 折射出当时的男权 社会 ,女性 社会 及其低下。男人们表面都是正人君子,其实背后都很“龌龊”。人性的复杂让我们懂得了评价人永远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靠长久的相处。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成为艺妓的黄真伊穿梭于文人和权贵之中,看到他们在谈史论道之中又谋划着各种见不得人的交易。高高在上的权贵和自恃清高的才子们无不对着美丽又有才华的艺妓所心动,但是她却一直冰冷着侍奉着, 这就成了一个明显的对比,暗讽当时 社会 人性的沦丧,个人品格和身份地位的无关。
在电影有这么一幕:知府大人得知本地才子碧溪水大人向来自视甚高,便使出美人计让黄真伊假装是才女向他请教再暗中勾引,承诺知道成功了边疆珍藏的书籍赠与给黄真伊。事成之后,黄真伊便在支付大人的宴会上现身当众说出了实情。最后还说:“大人,比起将穿丧服的女子揽入怀中,将艺妓揽入怀中才是君子之道吧。”
这一幕揭露了当时 社会 ,文人之间一边嘲笑艺妓,一边却又享受着她们带来的欢愉,折射出人性的虚伪与卑劣。比起自视甚高却又虚伪的才子和作恶多端的知府,艺妓虽然做着被人嘲笑的工作但是她们却光明正大地活着。没有谁比谁高一等。
在电影里,小子本来想带着兄弟们去无人的岛上开辟一个新的居住地,那里有他们渴望的和平与平等,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桃花源”,但是最终他还是从岛上回到了原来的环境,这就暗示着没有掌握政权的共产主义迟早只是空谈,强大的封建 社会 下无人可独善其身。
正如《知否》中有这么一句话:因为清醒,所以痛苦,因为明白,所以惨淡,希望尽头总有绝望。她不敢期望,不敢期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过是戴着镣铐,踩着刀剑,傻笑着趟过去罢了。
在电影《黄真伊》中,我看到封建思想和环境对人们心灵的荼毒导致整个 社会 的堕落与不堪。虽然现在我们是在和平和民主的 社会 主义环境下,但我们该怎么做好自己呢?首先应该是忠于自己的内心,遵守良知地行动;其次是以高标准的品性要求自己,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违背本心。作为普通人,我想已经足够了。
海子的那首诗歌: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心爱的人走在街上。
Ⅱ 我听过的关于日本电影《望乡》最“惊心动魄”的讲述
1978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便和日本恢复了邦交正常化。随后引进了三部日本电影,《望乡》就是其中的一部。像这样一部讲述一位妓女悲惨一生的电影不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完全可以用“炸了锅”来譬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电影里别说出现“妓院”,就连接吻的镜头都不曾有过。因此当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对《望乡》剧情略有所闻以后,那种期望的峰值之高便可想而知了。
学者山谷圭子(栗原小卷饰)为了研究关于五十年前日本妇女被卖到南洋做妓女的心酸 历史 ,走遍了天草的各个角落。偶然遇到当地一个穷老太阿崎婆,由此展开了一段发生在她身上鲜为人知的故事。
阿崎婆从小家庭生活贫困、窘迫,随改嫁的母亲来到南洋,被卖到8号妓院时才刚满十八岁。她苦难的生活从此开始。为早日挣到足够的钱赎身,阿崎婆尽可能多的接客,尝尽了人生屈辱。
在南洋的这段晦暗时光里,阿崎婆第一次爱上了一个年轻人竹山秀夫,后者也努力工作赚钱冀望有一天帮助阿崎婆赎身。但秀夫还是因为不能完全接受阿崎婆的妓女身份,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随着日本经济复苏,日本政府不再倚靠贩卖妓女赚取外汇,妓院生意因此一落千丈。8号妓院几经转手,被同是妓女出身的阿菊妈接手。阿菊妈用一辈子的积蓄在南洋修了一座墓地,嘱咐她手下的妓女们永远也不要再回日本,就在南洋度过余生,死后就葬在这座墓地。
但思乡心切的阿崎婆不听任何人,包括阿菊妈的劝阻执意要走,最后辗转回到家乡。家里唯一的哥哥已经娶妻成家,已无她容身之地。家人和邻居的歧视,让悲痛欲绝的阿崎婆离开日本来到中国东北,嫁给一个皮匠。
日本战败后阿崎婆再次回到了日本家乡。丈夫去世后,留下一个儿子;儿子长大后把阿崎婆送回了老家,自己则在城里结婚成家,从此再也没有露面。
据我一个表叔后来回忆,当时他才20岁,刚进工厂当学徒工,被厂武装部选入民兵队伍。除了遇到厂子有大型活动,民兵们会帮助维持秩序,再就是负责工厂俱乐部的治安。
当时每个大工厂都有自己的俱乐部,规模一点儿也不比市中心的电影院差。俱乐部每月都会上映七八部电影,新片少,外国片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人们从贴出的电影预告上看到《望乡》,加之在民间已经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使得《望乡》的入场券用一票难求都无法形容,也即想弄到一张票比登天容易不到哪儿去。
当时每部电影放映前几天,俱乐部就会通过售票窗口预售入场券,但是令表叔不解的是从售票处正常流出的《望乡》入场券少之又少,大都是在工厂上班时间零散售出的。那时认识人好办事,近千张电影票大概是被那些与俱乐部有关系的熟人们你十张他二十张地早就倒腾出去了。表叔说,当时的电影票一毛五一张,而《望乡》的,私下里几乎被卖到八毛或一元。
在《望乡》上映前那段不短的时间里,来找表述求票的哥们儿属实不少。请表叔下馆子的、偷偷塞给表叔一包好烟的不计其数。他们一致的愿望是,即便弄不到票,在电影开演前表叔能帮他们顺利地混进俱乐部。
表叔当然也答应了几个。按表叔的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但实际情况并非表叔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望乡》只在表叔的工厂俱乐部下午4点半上映一场。那天是周日。从上午八九点钟,俱乐部门前就有不少人影在晃动。他们希望能花高价从倒票者手里淘到一张,或者能幸运地买到别人的退票,明知道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但还是陆续有人来加入这个群体。
他们互相询问着、打探着。俱乐部能容纳800个座位,也就是说加上站着的,能有小1000人有幸一堵《望乡》其容。等到电影入场前两个小时,俱乐部门外小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提前一小时,表叔和战友们已经站在俱乐部入口:可以持票入场了!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票的排着队鱼贯而入,没票的里三层外三层地聚在门外,用羡慕的眼光目送他们推挤着匆忙入场。四点半,俱乐部的大门砰然关闭。可是门外的人群不但未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嘈杂声也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门外人群开始变得有些不耐烦,他们感到自己将会失去这唯一的机会,他们深深的感到即将与《望乡》擦肩而过!于是人群渐渐拥堵到俱乐部门前,有人甚至愤怒地喊出“我们要进去”的怒吼。表述至今还清晰的记得,跟他同车间的工友小蔡,拿砖头砸碎了离入口较远的一块窗玻璃,企图拱进去。自然,他被民兵们强行带走,送去了派出所。
俱乐部负责人看到如此场面,一时慌了神,开始指挥表叔他们在里面把大门用木头方子给钉死了!这一举动终于惹恼了外面似乎已经失去理智的人们,他们更加用力地冲撞大门。当俱乐部大门在一片嘈杂声中被撞开,俱乐部果断最初决定:停止放映。结果正在观影的嘘声一片,好容易冲进去的人看到的是雪白的银幕。在一阵高过一阵的抱怨声中,俱乐部落得个里外不是人。还好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才没让事态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表叔抽了口烟接着说,他至今都没看过一眼《望乡》。不过从那以后他收集了不少栗原小卷的图片。他至今仍然认为栗原小卷是日本影星中最漂亮的。
(栗原小卷)
而我在听他讲述时并没有觉得好笑,相反心里总觉得有些沉重和压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部电影能让人变得如此疯狂?我似乎能理解,但内心深处更多的是一片茫然。也许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真正有所体会吧!
多年以后,我读巴金的《随想录》,他在开篇即提到了《望乡》这部电影。他说:“ 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我看过一次影片,是通过电视看到的,我流了眼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
~END~
Ⅲ 求一部日本电影,讲述了一个军妓的悲惨人生。
最有名的是《望乡》,是1974年日本电影,栗原小卷主演的,女主角很漂亮。
你找的应该就是这部了。
Ⅳ 拐卖妇女电影有哪些
拐卖妇女电影有以下几部:
一、《盲山》
电影介绍:
《盲山》是一部揭示拐卖妇女现实问题的电影。这部电影通过女主角白雪梅的遭遇,展现了拐卖妇女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在被拐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电影以真实的情感和社会背景,生动地还原了这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影片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于反拐卖工作的重视和行动。
二、《失孤》
电影内容:
《失孤》是一部探讨拐卖儿童与妇女问题的影片。虽然电影主要关注的是寻找失踪儿童的故事,但其中也涉及到了妇女被拐卖的情节。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了解到拐卖妇女给受害者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和寻找亲人的艰辛过程。
三、《湄公河行动》
电影关注点:
《湄公河行动》是一部以打击跨国犯罪为背景的电影,其中也涉及到了拐卖妇女的问题。电影通过真实的案件改编,展现了拐卖妇女案件的复杂性和跨国性质,同时也反映了相关部门在打击此类犯罪中的努力和决心。
四、《失梦洲》
在《失梦洲》这部影片中,剧情聚焦一个因家庭矛盾被迫离家出走的年轻女性身上,她在旅途中不幸被拐卖。影片通过女主角的遭遇,揭示了拐卖妇女的社会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反拐卖工作。影片的剧情紧凑且真实感人,旨在引起观众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拐卖妇女的危害和后果,以及反拐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醒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打击拐卖犯罪,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这些电影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示了拐卖妇女的社会问题,对于提高公众对于这一问题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