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是怎么划分的
目前对于第五代导演的划分还是很明确的:第五代导演群的出现是中国影坛的一件大事。他们大多是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1984年以后从事电影创作的年轻人,主要成员有陈凯歌、吴子牛、张艺谋、田壮壮、张军钊、张泽鸣、黄建新等。也提到第四代导演:这次创新浪潮的主要力量是当时还属于中青年的第四代导演:吴贻弓、吴天明、滕文骥、黄健中......王好为、谢飞等人,他们大多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思想修养。艺术气质接近,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来手法;他们既有坚实的生活功底,又有稳健的创作实力。
2. 刀郎北京演唱会大人物是谁啊
刀郎北京演唱会的大人物包括了几位特别的嘉宾和观众。
首先,谭咏麟和小沈阳作为特别嘉宾在演唱会上亮相,他们的出现无疑为演唱会增添了更多的看点和亮点。谭咏麟的经典合唱以及小沈阳的幽默表演,不仅展示了他们与刀郎的深厚情谊,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其次,在观众席中,也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那就是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飞。他坐在VIP席上,全程认真观看了演出,并对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谢飞的出现和赞赏,无疑也提升了这场演唱会的分量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刀郎北京演唱会的大人物包括了谭咏麟、小沈阳等特别嘉宾,以及重量级观众谢飞等。他们的出现和参与,使得这场演唱会更加精彩和难忘。
3. 第四代导演都有哪些
1,张暖忻
张暖忻(1940年10月27日—1995年5月28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祖籍辽宁省铁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2,谢飞
谢飞,1942年8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中国内地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火娃》,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3,黄健中
黄健中(Huang Jianzhong),1941年12月29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国家一级导演、编剧、艺术指导。1979年,黄健中与张铮联合执导爱情片《小花》,该片获得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上获最佳故事片奖。1982年,黄健中独立执导首部电影作品爱情片《如意》。
4,吴贻弓
吴贻弓,1938年12月1日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5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大木匠》。1963年,担任剧情电影《兄妹探宝》的助理导演。1977年,开始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
5,李前宽
李前宽,1941年1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77年,担任悬疑电影《熊迹》的助理导演。1979年,担任剧情电影《瞬间》的助理导演。1982年,开始与肖桂云合作,并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佩剑将军》。
4. 《来电》首播 谢飞方励怒怼中国电影市场
方励单人海报
10月29日,超专业对话节目《来电》正式登陆乐视电影频道。在这个旨在打造中国电影界最敢说真话的大师级对话节目中,第一期就迎来了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飞和《百鸟朝凤》的出品人方励这样重量级的嘉宾。节目中,针对文艺片只能跪着吗?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位嘉宾表示,电影不应该有商业片和文艺片之分,而是只分好电影和坏电影,动情之处,更是怒怼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被一些非专业的所谓的电影人给弄死了。
电影分好坏 要对得起观众
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商业片和文艺片可谓是泾渭分明。通俗的来说,卖钱的就是商业片,不卖钱的就是文艺片。在这种划分下,一些大明星、大场面、大制作的电影往往能得到影院相对较高排片率,继而拿到一个客观的票房。反之,没有大明星吸睛、画面不够热闹、制作成本不高的文艺片却往往难逃叫好不叫座的命运。前段时间上映的《路边野餐》如是,去年的《百鸟朝凤》若是没有方励的那一跪,想必也是如此。针对这一现状,谢飞和方励在《来电》中发表了他们的看法。谢飞导演认为:卖钱与不卖钱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同样是吴天明的片子,以前的《老井》、《人生》都是很卖钱的,现在的《百鸟朝凤》却被称为文艺片,主要是因为现在进影院的多少亿的观众里,是20多岁的青年人,他们喜欢更娱乐、更好莱坞式的闹片。好的商业片一定得有文化和艺术。电影要用好坏来区分,卖钱的应该是艺术和文化都很高的好电影,这样要对得起观众。
造成如今这种文艺片不受宠的现状,是否跟观众的品味低有关系呢?方励予以了否认:这不是观众的问题,而是所谓的伪电影人自己作的,现在做电影的有很多乌合之众。过去做电影都是很严谨的,科班训练的,做出来的电影就是电影。现在做电影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叫电影,什么人带个帽子都叫导演,没有任何专业素养,把电影业害死了。同时,方励也认为,观众是有审美能力、鉴别能力的,一定会在未来促使中国影片质量的普遍提高。他也提醒电影制作人、发行人、电影院的相关人员要小心,不要盲目跟风。
谢飞单人海报
好演员不可替代 中国市场应开放对待文艺片
一部好的电影的成功,与演员的表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现在中国的演员,有一些知名度的,尤其是粉丝量庞大的小鲜肉,动辄几百、上千万的片酬,导致电影的制作成本严重失衡。相当一部分号称大制作的电影,最后出来的效果却甚是差强人意,很多时候是演员的演技与片酬不对等导致的。对于方励来说,一个好的演员,他表演的好坏,甚至在于你可以不关心剧情,就看这一个人的表演,就可以看完一整部电影。
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演员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于中国的文艺片来说,他们所面临的窘境则在于发行。中国现在虽然有近四万块荧幕,却没有分层,都是些高档的影院,因为急功急利,他们往往会把排片给到一些娱乐性强,主流年轻观众爱看的闹片上,文化艺术价值高、需要静下心来看文艺片没有排片,自然就没有市场。但是《百鸟朝凤》的成功则显示着观众是有审美的,他们愿意看有内容,有真实情感的作品。所以在节目中,谢飞导演和方励也呼吁中国的电影市场应该适量的开放艺术院线,开放艺术片源。中国的影迷观众是希望看到全世界各式各样的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各式各样的故事。方励说道动情之处甚至激动的质疑:洋垃圾都买到我们国家来了,为什么电影不行?
《来电》第一期以各种犀利的言辞引发网友关注,下一期又将揭示中国电影界的哪些现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