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纳粹时期有个著名的女导演叫什么
Leni Riefenstahl莱尼·里芬斯塔尔
我有段时间还研究过她来的。。。
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就是为纳粹拍摄过纪录片的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1902-2003)。1902年8月22日,里芬斯塔尔出生在德国柏林一个富商之家,少年时曾在柏林一家艺术学校修习油画和芭蕾,因为有习舞的经历,她后来习惯于称自己是运动员。这位自幼喜欢神话的少女迷上了当时流行的“高山电影”,这是一类以英雄为主角的带有原始神话色彩的德国电影,她不仅因为在这类电影中的出色表演而红极一时,而且还成功执导过一部高山电影《蓝光》(1932年),这部电影使得希特勒成为她的崇拜者。 1935年,刚刚篡夺大权的希特勒召见了里芬斯塔尔,委托她拍摄两天后举行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年度大会。里芬斯塔尔来不及多准备就投入了这场拍摄,由于有来自戈培尔的多方阻拦,拍摄过程很不顺心,最后完成了一部叫做《信仰的胜利》的短片,只映了一场就无声无息了。第二年,希特勒又邀请里芬斯塔尔来拍摄纽伦堡的纳粹党代会,里芬斯塔尔起初不太情愿,她推荐《柏林:大都市交响曲》的导演瓦尔特·鲁特曼来执导这部影片,但希特勒一再坚持他的请求,对这位女导演说,“把你的生命给我6天吧,今后你再不会违心替我做事了。”里芬斯塔尔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她提出的条件是以后不再为党拍摄任何电影,事实上,除了1935年拍摄的一部短片《自由之日:我们的军队》外,里芬斯塔尔的确没有再为纳粹党拍片。里芬斯塔尔是一个不太关心政治的艺术家,她在拍摄《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这两部片子时,甚至一再坚持聘用一个有犹太血统的摄影师,尽管后者曾一再提醒她这样做不太妥当。
里芬斯塔尔是一个非常敬业的导演,在接受希特勒的片约后,她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120人的摄制队伍,其中包括16位主摄影师,他们的助手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里芬斯塔尔手里掌握着30台摄像机,4条声轨,以及22辆配有警察的汽车。会议召开前夕,里芬斯塔尔排除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为这120个人安排好食宿,然后立即率领技术人员在纽伦堡市安排拍摄点,位于Luipoldhain的120英尺高的旗杆被安上了电梯,以便摄影师在数秒之内升至旗杆顶端进行俯拍;一个两层楼高的坡道在希特勒广场修建起来,以便摄影车能够平行拍摄行进中的队列;一辆消防卡车进入待命状态,它的活动天梯有90英尺那么高,可以随时把摄影师送上天空,扫拍纽伦堡市的屋脊、纪念碑、游行队伍以及高举的标语和旗帜;党代会的主会场甚至也是按照拍摄的需要而搭建和布置起来的。当这一切准备停当以后,里芬斯塔尔率领她庞大的队伍投入了为期一周的紧张拍摄工作,从1934年9月4日到9 月10日,里芬斯塔尔就像指挥一场战争一样指挥着摄影师以及各种相关人员,为德意志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一个紧要历史关头留下了充足的影像证据。经过数月的剪辑,这部名为《意志的胜利》的纪录片于1935年的3月首映,当即被德国人欢呼为是一部杰作,此后,它还获得了威尼斯金奖(1935年)和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1937年)。
很多年以后,当美国人决定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被邀请前来为战争摇旗呐喊的好莱坞导演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就是看了这部片子后,才找到了拍摄《为何而战》这部系列片的思路。据说,当他看完这部令人不寒而栗的“敌片”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假如能够让美国士兵看到这部片子,他们就一定会知道他们为何而战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里芬斯塔尔这个天才的电影眼睛是如何善于捕捉历史事件中本质性的要素,哪怕是邪恶的要素。里芬斯塔尔并没有为摄影镜头制造现场,她只是本着一个纪录人的天职,把现场一切活跃的因素都反映到电影银幕上。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画外解说,而是让画面自身和从现场采集来的讲话、声音来说明问题。当然,这部片子把希特勒神化为一个齐格弗里德式的民族英雄,这肯定是有编排上的主观成份在起作用的,但是,这样一种虚假的历史意识,在当时却是一股真实的历史力量,它不仅代表了纳粹党人的意识形态,也代表了德国大部分民众的心态。《意志的胜利》所采用的小标题,不折不扣是这一时期德国民众“历史意识”的体现:
1934年9月5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20年
德意志人苦难生涯开始后的第16年
德意志取得新生后的第19个月
阿道夫·希特勒再次飞临纽伦堡
去检阅他忠实的追随者们
如果说纪录纽伦堡大会还有点勉强的话,那么拍摄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就完全是出于自愿了。这部片子应该说和纳粹政府没有太多关系,希特勒本人虽然对里芬斯塔尔保持着一贯的支持态度,但里芬斯塔尔却不想有官方因素介入进来,她绕开元首直接和国际奥委会联系,并最终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授权和支持,1939年,国际奥委会还特地授予里芬斯塔尔一枚“奥林匹克金章”,以表彰她为拍摄这部纪录片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实际上,戈培尔领导的宣传部当时也在拍摄一部奥运会电影,他们对里芬斯塔尔的摄制组采取了一种排斥和不友好的态度,甚至对里芬斯塔尔的成片也横加干涉,如命令她删除有关黑人运动员夺冠的镜头等,但里芬斯塔尔巧妙地绕过了宣传部的审查,在1938年的首映式上拿出了《奥林匹亚》未经审查的完整版本。里芬斯塔尔是这部片子的总导演和集资人,她成立了一个由自己担任股东的“奥林匹亚有限公司”,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前的几个月里,这个公司和托比斯(Tobis)电影公司签订了一份75万帝国马克的合同。加上向海外推广时的翻译和制作费,12部有关运动的科教和纪录电影,以及大量的运动电影文献,《奥林匹亚》的全部项目经费是220万帝国马克(在1938年约等于523810美元),据德国《明镜》周刊1952年5月的一次访谈记载,《奥林匹亚》放映后的收入在700万到800万帝国马克之间,这还不包括战后它在德国之外放映时的收入。也就是说,《奥林匹亚》是一个在经济上自负盈亏的项目,而不是 “拿了纳粹党数不清的钱”。
《奥林匹亚》由两部具有正片长度的纪录片构成,它的主题是非政治的。1958年,里芬斯塔尔在《奥林匹亚拍摄手记》中回忆说,当时她为这部片子确立的主题是:运动竞赛,运动的美,奥林匹克精神。里芬斯塔尔说,她的影片要表现紧张激烈的竞赛过程,要表现运动员健美的体魄、敏捷的身姿以及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还要体现出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国家之间、全世界的青年之间和平竞赛的精神,并追溯这一精神的发生发展以及它对全世界所具有的影响 。
这又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拍摄,里芬斯塔尔这次募集了80名摄影师及摄影助理,在驻地还安排了30 名补给人员,另有两支小分队,一支小分队开赴希腊,从那里尾随火炬运动员穿越七个国家,另一支驻扎在德国基尔的划艇赛场。早在赛前几个月,里芬斯塔尔就率领了一支由摄影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前往赛场进行勘查,寻找合适的拍摄点,实验各种可能的拍摄角度,提前确定胶片和光圈的系数,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这是一次难度非常大的拍摄,因为它要追踪在几秒钟之内发生的高速运动,而且还要应付包括天气和光线在内的各种不测。里芬斯塔尔为这部片子定下的基调是:“这部电影必须是一部纪录片。任何东西都不能遗漏”,可是奥运会组委会的底线是绝不能干扰比赛。里芬斯塔尔的拍摄重点是田赛和径赛,这需要有摄影师进入赛场的核心部分,而这在历届奥运会上一向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里芬斯塔尔感到困难重重,但她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和组委会讨价还价,最终争取到了她所需要的最低拍摄条件 :
1、跳高架边可以挖两条摄影壕沟,百米赛起跑线后5米处可以挖一条摄影壕沟,终点上可以挖一条摄影壕沟,跳远跑道边可以挖一条电影壕沟;
2、径赛时可在赛场中央搭建三个摄影塔,百米赛起跑线后可搭建一个摄影塔,链球比赛的护网后可以搭建一条摄影轨道,这些设施用后必须立即拆除;
3、最多六个摄影师可以进入赛场中央,不许使用在轨道上自动运行的摄影机(这条禁令后来被打破了)。
除此之外,里芬斯塔尔还在体育馆上空安排了飞机和气球,在船上和马背上安装了固定摄影机,在跑道边安装了摄影机跑轨。1936年7月20日,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从这一天起,摄制组在里芬斯塔尔的指挥下,投入了一场紧张的战斗,几乎没有一分钟的松懈。在为期16天的比赛中,摄制组共拍摄了120万英尺的素材,余下的18个月,里芬斯塔尔把自己关在剪辑室里,在没有助理导演和艺术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剪完了120万英尺的胶片,这不仅严重损坏了她的健康,而且还遭来了人们的嘲笑,很少有人相信这会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奥林匹亚》毕竟成功了,它获得了很多奖项和好评。在这之后,里芬斯塔尔本想拍摄一部叫做“Penthesilea”的故事片,由她出演希腊神话中好战的亚马逊女王,但突然爆发的战争把她的拍摄计划打断了,一直到临死她也没有把这部片子拍出来。二战结束后,里芬斯塔尔因为涉嫌与纳粹牵连,被投入了监狱,1952年,西柏林法庭做出终审判决:“里芬斯塔尔……没有从事过应受惩处的支持纳粹统治的政治活动……没有致力于建立与自己艺术事业无关的联系……她与希特勒之间不存在暧昧关系。” 重新获得自由后,里芬斯塔尔试图恢复自己作为电影人的地位,但是无形的猜忌和谴责还是经常落到她的身上。1956年,里芬斯塔尔开始了她的非洲之旅,在那里,她不仅“重新获得了生命”,而且还开始拍摄一部叫做“黑奴船”的半虚构的纪录片,以表达她对现代奴隶买卖的义愤。可是因为资金、战争、车祸、天气等原因,这部片子被拖延了下来。从1962年开始,里芬斯塔尔数次前往苏丹努巴山区的原始部落,去进行研究和拍摄工作。尽管她不是第一个拍摄他们的人,但她是第一个被皮肤黝黑的努巴人接受的外人,她被允许去拍摄努巴人神圣的仪式。从1965年开始,受努巴人金属般优雅的体态和富于美感的生活方式的吸引,这位 62岁的老人开始拍摄一部关于努巴人的彩色纪录片,以记录这一正处于崩溃瓦解之中的原始文明。与此同时,里芬斯塔尔出版和展出了一些关于东非和努巴原始部族的照片集,如《努巴人》,《考的努巴人》等,这些光彩夺目的照片使她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里芬斯塔尔说,她只拍好看的人和好看的东西,这不是因为她个人不喜欢有病的人,而是因为拍好看的人能给观者带来愉悦。
71岁那年,里芬斯塔尔参加了潜水训练,她要实现自己的一个宿愿:拍摄水底世界。不久,她果真成了一个出色的水底摄影师,并出版了两本插图著作,《珊瑚花园》和《水下的奇观》。从此以后,里芬斯塔尔反复前往最优美的潜水区,去拍摄她的水下纪录片,直到94岁的时候,里芬斯塔尔还戴着潜水镜,到可可岛附近的水域去拍摄鲨鱼。97岁那年,里芬斯塔尔竟决定再次前往苏丹,去看望和帮助被战争隔绝的努巴人。里芬斯塔尔已经23年没能见到她的努巴朋友们了,为了这次旅行,她与苏丹政府进行了反复磋商,甚至和叛军首领取得了联系。2000年2月,里芬斯塔尔率领一个小型摄影队飞抵苏丹首都喀土木,在那里,经过漫长的等待和艰难的谈判,当局终于同意他们前往努巴山区。成千上万的努巴人翘首期盼她的到来,在那里,她发现很多要好的朋友都成了内战的牺牲品,正当里芬斯塔尔准备继续对那些还活着的努巴朋友进行纪录时,新的战争爆发了,她只好立即和摄影队乘直升飞机离开努巴山区。另一场灾难降临在他们头上,直升机坠毁了,所幸没有人员死亡。一架救援飞机把里芬斯塔尔运往一家德国医院,在那里,人们发现这位九旬老人肋骨多处断裂并伤及肺部。尽管发生了这场可怕的事件,这位精力旺盛的老人还是没有放弃她再次前往苏丹的计划。
2003年9月9日,这位充满了坎坷与传奇的世纪老人,在慕尼黑附近的家中安然辞别了人世。里芬斯塔尔对纪实镜头的迷恋以及她富于激情的工作方式,使得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维尔托夫意义上的电影眼睛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又只能说她是一个不纯粹的电影眼睛人。与维尔托夫的平民电影相比,她的电影带有更多的贵族气息,她醉心于生活的“美”,却并不关心生活的全部,她擅长拍摄纪录片,但工作起来更像是一个故事片导演,她拒绝承认《意志的胜利》是一部宣传电影,但恰好因为它是“艺术”的,所以才有煽动性,她从不关心政治,所以才会被政治利用。里芬斯塔尔与维尔托夫这两个伟大的电影眼睛人,各自代表了本雅明所指出的两条对立的艺术路线:政治的审美化(法西斯主义)与艺术的政治化(共产主义) 。在这里,“艺术政治化”中的政治,不应理解为钦定的政治,而应理解为关涉到我们每一个人权利的政治。维尔托夫的“电影真理报”曾用电影的形式为这种政治确立了一种典范:一种“自下而上”的、不是从上级命令出发的政治。维尔托夫的电影实践告诉我们,人民有权通过电影眼睛来记录和观察自己的生活。这一号召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2. 如何评价电影《神奇女侠》(Wonder Woman)
《神奇女侠》不仅收获了近乎炸裂的赞誉和口碑,还创造了数项纪录,刷新了电影史。
这是有史以来由女性执导的预算最高的真人电影(1.49亿美金),是DC组建电影宇宙以来第一部获得影评人好评的电影,而且很可能成为女性执导的票房收入最高的真人电影。
导演派蒂·杰金斯为影片创造了一种介乎梦幻和现实之间的浪漫基调。亚马逊人隐居的天堂岛风景如画、一片祥和,相比之下,人类世界的昏暗杂乱以及前线的残酷艰辛让人忍不住慨叹,是战争把人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 神奇女侠有自己的节日啦~
票房分析网站BoxOffice.com的首席分析师肖恩·罗宾斯说:“这部电影把DC带入了正确轨道”。
投资公司Needham & Co.的媒体分析师劳拉·马丁说:“如果《神奇女侠》可以取得《钢铁侠》那样的成功,那么它将有助于减少好莱坞男女薪酬差异。”
在派蒂·杰金斯之后,其他女导演也将陆续贡献自己的大制作电影,安娜·波顿将联手瑞安·弗雷克执导漫威的《惊奇队长》、吉娜·普林斯-拜斯伍德将执导《蜘蛛侠》的衍生电影《银貂与黑猫》、艾娃·德约列将执导迪士尼的《时间的皱折》。
神奇女侠在正义召唤下跃入夜空,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准备好拯救世界。
---------
图片来源:豆瓣
参考引用:
IMDb.com
'Wonder Woman' may flip the superhero script, By Ryan Faughnder, miamiherald.com
“Wonder Woman” director Patty Jenkins’ cinematic influences might surprise you, By C. Molly Smith, hellogiggles.com
3. 二战时期德国著名影星和电影
《意志的胜利》,是希特勒为了达到进一步宣传的目的,请了当时著名女演员兼女导演莱尼·里芬施塔尔拍摄的一部群众集会的新闻影片。该片在国外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到处为希特勒德国和法西斯主义作着张目宣传。
4. 纳粹经典电影
1,《美丽人生》。内容提要:犹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驾车来到阿雷佐小镇准备开一家书店,途中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两人好事多磨,终成眷属。好景不长,圭多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为了能和儿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营里毅然前同行被分开关押。
2,《意志的胜利》。内容提要:影片《意志的胜利》是一位有争议的女导演拍了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成为电影史一则奇特的个案,这是一部记录1934年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代表大会的纪录片。由纳粹构思,为纳粹拍摄,内容也是关于纳粹
3,《希特勒的特种部队》。内容提要:本片是第一部综合性介绍希特勒青年团运动和其他一些被希特勒第三帝国利用负责向德国年轻人灌输纳粹理论的青年组织的纪录片。
4,《纳粹军校》。本片透过历史的视野去研究二战中那些青年学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学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谓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现了将青少年纳入纳粹体制后的震撼与觉醒,除了表现残酷的一面外,对于弗莱德里希和阿尔伯特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画。
5,《帝国毁灭》。本片是德国电影史上耗资最高的电影,根据历史学家费司特的巨著《希特勒的末日》改编而成,电影一改德国电影一惯将阿道夫·希特勒当成时代背景人物的模式,首次正面特写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帝国瓦解前的12天。
6,《希望与抗争》。改编自二战期间德国国内青年人抗争的真实事件,导演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段、谱写了一曲在二战时期的壮丽悲歌,影片所有元素的运用,使本片达到很高艺术体现,极富感染力。
5. 二战电影
写实:
1、《风语者》讲述二战中美军运用印第安土语进行明语联络,防止日本方面破译。
演员:尼古拉斯·凯奇
2、《兄弟连》不用多说,极为真实的战争巨制。许多桥段堪称经典,画面真实连贯。故
事主要关注战争中的底层士兵。
3、《虎虎虎》忠实于历史的一部作品,主要基于美军截获日军情报来展开故事,道出珍
珠港事件原委。
4、《意志的胜利》德国纪录片,导演为纳粹官方女导演芬妮·李芬施塔尔。是由纳粹政
府构思,纳粹官方授权拍摄的一部记录纳粹党有名的纽伦堡大集会的纪录片。影片通
过极为细致的结构仅依据纽伦堡集会一件事就从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纳粹统治之下德
国各层人民的生活景象。为历史学家展现了纳粹政府是怎样煽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的。此片尽管思想反动,但由于突出的艺术魅力而在战后被法国电影节评委评为最佳
纪录片奖。
5、《史陶芬伯格》独眼将军刺杀希特勒,汤姆克鲁斯最近拍了一部新的版本叫《刺杀希
特勒》,但个人认为,这版老旧的德国原版比较经典。
人性、伦理类:
1、《硫磺岛家书》日本人反思二战的电影,通过对硫磺岛日军艰苦的备战和最终的决战
以及战败自杀等一系列过程的描写反映出日本底层士兵真实的心理活动。对人性是一
个很好的启迪。
2、《细细的红线》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镜头对准攻坚抢滩的美国士
兵。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冲上阵地,只为相应政府“正义之战”的号召,而等
待他们的只能是痛苦与死亡。侥幸生还者的余生也只能在恐惧中度过。战争没有好与
坏,有的只是死亡与悲伤。正义与邪恶?呵呵,其实中间只隔了一条细细的红线。
3、《南京!南京!》我唯一欣赏的一部中国抗日题材电影。日本在南京的屠杀有一半责
任要由中国人自己来付。数万民众面对寥寥无几的日本士兵时竟是那样麻木而无动于
衷,他们根本没有保卫自己家园的欲望与勇气。人性的真实与历史的残酷在这部电影
中展露无遗。
4、《帝国的毁灭》从希特勒私人秘书的视角观察这位昔日的元首,战争的恶魔。你会发
现其实希特勒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人性的。
喜剧:
1、《拜见希特勒》讲一个犹太人怎样利用帮助希特勒演讲的机会嘲弄纳粹,讽刺意味很
强的一部片子,德国人自己拍的。
2、《虎口脱险》百看不厌的法国经典。
希望楼主能够满意
6. 推荐二战电影。要好一点的啊
一九四二
评分:
别名:1942
导演:冯小刚
演员:陈道明 张国立 张默 王子文 段奕宏 张国强 林永健
地区:内地
年代:2012
片长:146分钟
简介:1942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当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影片的主角老东家(张国立 饰),狡猾、市侩,典型的封建地主,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对抗这史无前例的灾难,他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他的遭遇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面对这群人的苦难,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蒋委员长(陈道明 饰),还是深入民间报道灾难真相的美国记者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劳迪 Adrien Brody 饰),以及海内外的每一个人,如何能从这眼前的人间炼狱之景侧目。绝望无止的逃生坎土,中华民族多舛命运的苦难一斑。
斯大林格勒
评分:
别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斯大林格勒大战
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
演员:托马斯·克莱舒曼 安德烈·斯莫利亚科夫
地区:俄罗斯
年代:2013
片长:135分钟
简介:1942年,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根据作战计划向盘据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国军队展开反攻,然而反攻受阻,只有格罗莫夫大尉(彼得·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率领的几名侦察兵渡过到了对岸,并固守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他们临危受命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栋房子,除了另外几名奇迹般幸免的苏军士兵外,他们遇到了这栋房子的最后一位住户——19岁的卡嘉(玛丽亚·斯莫尔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饰)。德国军官卡恩(托马斯·克莱舒曼 ThomasKretschmann 饰)奉命要夺回这栋被对手占领的房子。影片为俄罗斯首部IMAX® 3D版电影,剧本取材于瓦西里·格罗斯曼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某些章节。以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为背景,详尽描述了一段具有戏剧性人性冲突的爱情故事。
天皇
评分:
导演:Peter Webber
演员:汤米·李·琼斯 马修·福克斯 初音映莉子
地区:日本
年代:2013
片长:105分钟
简介: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马修·福克斯饰演的美军军官菲勒斯面对个人前途的抉择感到困惑,如果日本天皇因战争罪被处死,自己将何去何从?在麦克阿瑟将军(汤米·李·琼斯饰演)的开导下,他决定到战败的日本去,寻找他学生时代的情人Aya。
英雄连
评分:
别名:英雄连队
导演:唐·迈克尔·保罗
演员:汤姆·塞兹摩尔 维尼·琼斯 尼尔·麦克唐纳
地区:美国
年代:2013
片长:100分钟
简介:在二战最后一波进攻德军的战斗里,一群美国士兵组成的连队在战役中迷失在了敌后战线,不过他们却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希特勒正在打造一个超级炸弹.随后他们开始执行押回掌管武器计划德国科学家的绝密任务,一场紧张刺激的敌后潜入作战就此进行。
弗兰肯斯坦兵团
评分:
别名:弗兰肯斯坦的军队
导演:RichardRaaphorst
演员:凯勒·罗登 卢克·纽贝里 JoshuaSasse
地区:荷兰 / 美国 / 捷克
年代:2013
片长:84分钟
简介:战争比地狱更可怕,尤其是将面对一支僵尸军队时,在荷兰导演的重口新片《弗兰肯斯坦的军队》中,他就结合了二战军事行动与弗兰肯斯坦的传说塑造了一支敌手俄罗斯军队前所未见的僵尸军团。
00年代二战电影
钢琴家
评分:
别名:战地琴人 / 钢琴战曲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演员:艾德里安·布洛迪 托马斯·克莱舒曼 艾米丽雅·福克斯 Julia Rayner Jessica Kate Meyer
地区:法国 / 德国 / 波兰
年代:2002
片长:150分钟
简介:史标曼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标曼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抛下 他回老家寻得安全的住所养育儿女。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他暗暗帮助标曼直到俄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
帝国的毁灭
评分:
别名:帝国陷落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演员:布鲁诺.冈茨 布鲁诺·甘茨 茱莉安·柯勒 乌里奇·马特斯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 科琳娜·哈弗奇 克里斯汀·伯克
地区:德国
年代:2004
片长:145分钟
简介: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狂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打破了德国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咆哮的煽动者,而被塑造成了轻声细语的“做梦人”。
兵临城下
评分:
导演:让·雅克·阿诺
演员:裘德·洛 艾德·哈里斯 蕾切尔·薇兹 约瑟夫·费因斯 鲍勃·霍斯金斯 朗·普尔曼
地区:美国
年代:2001
片长:131分钟
简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 Jude Law 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 Rachel Weisz 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诺曼底登陆日
评分:
别名:诺曼底大登陆
导演:理查德·戴尔 Kim Bour
演员:伊安·霍姆
地区:英国
年代:2004
片长:120分钟
简介: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珍珠港
评分:
导演:迈克尔·贝
演员:本·阿弗莱克 乔什·哈奈特 杰米·金 凯特·贝金赛尔 小库珀·古丁 强·沃特 亚历克·鲍德温
地区:美国
年代:2001
片长:183分钟
简介:雷夫(本·阿弗莱特)和丹尼(乔什·哈奈特)是一对自小玩在一起的好兄弟,两人对飞行都有很大兴趣,曾一起学习过驾驶飞机,二战初期,两人又一起加入了美国空军部队。受训期间,雷夫与军中医院里的女护士伊弗琳(凯特·贝金赛尔)坠入爱河。为协助欧洲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美军决定派出精英部队前往欧洲大陆,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并将伊弗琳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噩耗传来,雷夫的飞机在空战中不幸被德军击落,生还可能几乎为零。伊弗琳与丹尼在相互勉励的伤痛中,萌生爱情。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雷夫并没死去,当三人重聚首时,尴尬顿生。日军偷袭珍珠港一事帮他们解了围,雷夫与丹尼决定不做情敌做战友。
风语战士
评分:
别名:猎风行动 / 风语者
导演:吴宇森
演员:尼古拉斯·凯奇 亚当·比奇 彼得·斯特曼 马克·鲁弗洛 诺亚·艾默里奇
地区:美国
年代:2002
片长:134分钟
简介:这是一部以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为背景题材的影片。风中的语言,在战争中,指的是传递着无数秘密的电波。每个风语者都背负着高级军事机密。本·亚齐(亚当·比奇 Adam Beach 饰)就是这样一个风语者。海军陆战队员乔·恩德斯(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 奉命去保护本·亚齐和电波中的秘密。在举足轻重的塞班岛战役中,乔·恩德斯将会如何保护自己的战友和国家机密?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这部影片,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关于战争的思考。
90年代二战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
评分:
别名:舒特拉的名单 / 辛德勒名单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演员:连姆·尼森 本·金斯利 拉尔夫·费因斯 卡罗琳·古道
地区:美国
年代:1993
片长:195分钟
简介: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美丽人生
评分:
别名:一个快乐的传说
导演:罗伯托·贝尼尼
演员:罗伯托·贝尼尼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乔治·坎塔里尼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ric 玛丽莎·佩雷德斯 豪斯特·巴奇霍兹
地区:意大利
年代:1997
片长:116分钟
简介: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法西斯政权即将倾覆,纳粹的集中营很快就要接受最后的清理,圭多编给儿子的游戏该怎么结束?他们一家能否平安的度过这黑暗的年代呢?
拯救大兵瑞恩
评分:
别名:雷霆救兵 / 拯救大兵雷恩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演员:汤姆·汉克斯 爱德华·伯恩斯 马特·达蒙 范·迪塞尔 亚当·戈德堡 吉奥瓦尼·瑞比西 保罗·吉亚玛提
地区:美国
年代:1998
片长:169分钟
简介:瑞恩(马特·达蒙 Matt Damon饰 )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被困在了敌人后方。更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兄弟全部在战争中死亡,如果他也遇难,家中的老母亲将无依无靠。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知道了这个情况,毅然决定组织一个小分队前往救援,其中包括米勒上尉(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 )和翻译厄本(杰里米.戴维斯 Jererry Davies饰)。然而,敌方危险重重,他们一路上随时与死亡打交道。他们非常怀疑,到底值不值得冒着八个人的生命危险,去搭救一个人。大家一路辗转寻找瑞恩,对于这次搭救行动,有人不满,有人热忱,有人好奇。大家一次次闻到死神的气息,瑞恩的获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评分:
别名:决战斯大林格勒
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
演员:托马斯·克兰特曼恩
地区:德国
年代:1993
片长:134分钟
简介:克里斯基作为编剧创作的《六英尺之下》大获成功后,他的老板没有任何理由下竟然把他给解雇了……带着伤痛与不满,带着执着与自信,他从洛杉矶飞到拉斯维佳斯,在那里重新开始剧本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无意中,女导演林达偷听到克里斯基被炒鱿鱼后,千方百计找到克里斯基,说明来意……克里斯基听后非常感动,于是他们在拉斯维佳斯共同相处6个月……
80年代二战电影
血战台儿庄
评分:
导演:杨光远 翟俊杰
演员:江化霖 邵宏来
地区:内地
年代:1986
片长:130分钟
简介: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荣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由杨光远和翟俊杰联合导演,是大陆影坛第一部以正面而肯定的态度来拍一场由国民党军队打胜仗的战役。摄而优则导的杨光远,他导演的《老柏哥和电妹子》曾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电影技巧而论,本片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传统战争片,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能够将参与这场战争的历史人物逐一网罗,并挑选外貌神态相近的演员来扮演,纪实风格显得特别逼真可信。像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王铭章、孙连仲、汤恩伯、白崇禧、韩复渠、徐祖贻以及蒋介石等名人,在银幕上都显得栩栩如生,部分要角的性格亦塑造得鲜明而有气魄。
更早年代二战电影
你逃我也逃
评分:
别名:生存还是毁灭 / 戏谍人生
导演:恩斯特·刘别谦
演员:卡洛·朗白 杰克·本尼 罗伯特·斯塔克 莱昂内尔·阿特威尔
地区:美国
年代:1942
片长:99分钟
简介:一部充满愤怒的喜剧片,美国优秀的喜剧女演员隆巴德扮演了她坠机身亡前的最后一个角色。刘别谦将一个原本令人感到恐惧的素材拍成喜剧,他很好地处理了严肃与夸大之间的关系。但影片仍然遭到了评论家们的批评,因为他们不能容忍对波兰的抵抗运动的讽刺和挖苦。本片获得1943年(第15届)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提名、获1996年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国家影片登记奖!在被德国占领的华沙,一个中等规模的剧团接到演出禁令,因为他们演出的节目有反希特勒的内容。此后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投身波兰的抵抗运动,并且通过他们的演出有力地支持着抵抗运动。剧中被描绘成笨蛋的德国人总是被剧团的成员牵着鼻子走,他们根本无法摧毁这个大肆挞伐卖国贼的抵抗运动组织。
虎口脱险
评分:
别名:横冲直撞出重围(港)
导演:杰拉尔·乌里
演员:路易·德·菲耐斯 布尔维尔 Claudio Brook 安德丽·帕里西 玛丽·杜布瓦
地区:法国
年代:1966
片长:124分钟
简介:二战期间,英国一架飞机在执行轰炸任务中,被德军击中,几名英国士兵被迫跳伞逃生。他们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并用这次行动的代号“鸳鸯茶”作为接头暗号。他们分别降落在法国巴黎德军占领区的不同地点。大胡子中对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的帮助下掩藏好了。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的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
北非谍影
评分:
别名:卡萨布兰卡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演员:亨弗莱·鲍嘉 英格丽·褒曼 保罗·亨雷德 克劳德·雷恩斯
地区:美国
年代:1942
片长:102分钟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人雷克.布莱恩(Rick Blaine)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非常受欢迎夜总会玩世不恭雷克拥有两张宝贵通行证纳粹少校史特劳塞(Strasser)因追踪捷克地下阵线领导人维克多.拉塞罗(Victor Laszlo)而来到卡萨布兰卡当地警察局长雷诺(Renault)竭力取悦纳粹少校雷克偶然发现维克多妻子伊丽莎(Ilsa)竟自己昔日挚爱两人昔日撤离时火车站失散伊丽莎了解到雷克能帮助自己和维克多离开卡萨布兰卡于请求雷克帮助而此时雷克心情却极为复杂但后来雷克知道当年伊丽莎没有到火车站与自己一起走原因后最终决定帮助们。
地道战
评分:
导演:任旭东
演员:朱龙广 张勇手 刘秀杰 刘江 王炳彧
地区:内地
年代:1965
片长:95分钟
简介:《地道战》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日军侵华时,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为了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桂河大桥
评分:
别名:桂河桥
导演:大卫·里恩
演员:威廉·霍尔登 亚利克·基尼斯 詹姆斯·唐纳德 杰克·霍金斯 早川雪洲 唐·亚当斯
地区:美国 / 英国
年代:1957
片长:155分钟
简介:一九四三年,战争乌云笼罩太平洋,在日本占领下的缅甸边境有一个盟军战俘营。日军出于战略需要,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桂河上为泰、缅铁路建造大桥,战俘营营长斋藤大佐下令全体战浮参加建桥工程,英军战俘代表尼科森上校认为这违反日内瓦公约拒不执行。双方对峙,后来又为战俘的待遇问题发生纠纷,尼科森被关入禁闭室。已参加建桥的战俘们开始怠工,加上日方设计上的不足,整个工程陷于停顿。斋藤迫于无奈,只得让步,尼柯尔逊等人获释。这时美军战俘希尔兹少校成功地逃出战俘营,在边境农村中的英军突击部队里,希尔兹从队长沃顿少校那儿接受炸毁桂河大桥的任务,两人由几个泰国人带领,潜入大桥工地附近。 尼科森在获释后想:在破坏一切的战争中何不做点事情。于是率领战俘日日夜夜地干,架桥工程顺利进行着,三个月后,大桥建成了。希尔兹巧妙地把炸药安放在桥墩上。在通车那天,尼科森将桥的上下作最后检查,突然发现埋设在沙床里的引爆电线,他跟希尔兹发生了一场争斗。守卫的日军慌忙之中开火打中了炸药,几声巨响后,桂河大桥被炸毁,驶来的火车也坠入河里,尼科森等人壮烈牺牲。
巴顿将军
评分:
别名:铁血将军巴顿
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
演员:乔治·C·斯科特 卡尔·莫尔登 Michael Strong
地区:美国
年代:1970
片长:170分钟
简介: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虎!虎!虎!
评分:
别名:偷袭珍珠港
导演:理查德·弗莱彻 深作欣二 舛田利雄
演员:马丁·鲍尔萨姆 山村聪 约瑟夫·科顿 三桥达也 E.G. Marshall 田村高广
地区:美国 / 日本
年代:1970
片长:144分钟
简介: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真实展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美军插手太平洋战场,日军最高将领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军实力强大,应速战速战,不宜和美国人打长久战。于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行动正式启动了。虽然美军从此前截获的日军密电中得知了日军可能进行突袭的消息,但多数人都对此不屑一顾,密电的内容也没进行上报。即使在突袭当天美军一个士兵发现了雷达上不寻常的飞机群,美军将领仍然认为那是自己的飞机在执行巡逻任务。最终使得日军偷袭行动一举成功,美军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也成了美国人最大的眼中钉。
中途岛之战
评分:
别名:中途岛 / 中途岛战役
导演:杰克·斯米特
演员:查尔登·海斯顿 格伦·福特 三船敏郎
地区:美国
年代:1976
片长:132分钟
简介: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战争片之一,焦点是美国与日本海军对垒的中途岛战役。在当年的一批同类电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导演杰克.斯米特的处理手法相对比较平庸,但超级明星阵容却可以令今天的观众重睹上一代巨星风采,而海战的场面也实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主演的巨星包括:查尔顿.赫斯登、亨利.方达、格伦.福特、罗伯特.米彻姆、克里夫.罗布森、詹姆斯.科伯恩、三船敏郎。当时还是新人的汤姆.塞莱克也露脸演了一个小角色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