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1971年的邵氏武侠电影有哪些

1971年的邵氏武侠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2-08 04:08:46

『壹』 求姜大卫的一部古装武侠电影(老片)!!

那个电影是《双侠》

《双侠》

姜大卫演的是一个轻功绝顶的年轻人,叫边蝠,人称小蝠子,是个很可爱涉世未深却很聪明的年轻人,有一腔热血为国,对朋友也是。

长链条是他的武器,有一个弯钩,链条可以伸缩,很高级,也很实用~拿盾牌的是坏人一派的金木水火土五个高手之一的“土”不过也被小蝠子杀了……

双侠TheDeadlyDuo

导演:张彻编剧:倪匡

片种:功夫/武术

出品:邵氏

首映时间:12/22/1971

票房:HK$898,736.10

演员:姜大卫狄龙谷峰杨斯王钟佟林郑雷陈全!角色:边幅

剧情简介:

场面真实壮观,剧力迫人!本片是张彻夥同狄龙、姜大卫拍摄的又一部武侠力作。宋朝康王(游龙饰)被困於金营。看守者除了金太子(陈星饰),还有黑道高手万天奎(谷峰饰)。义士鲍廷天(狄龙饰)欲救康王,找来高手边幅(姜大卫饰)仗义相助,边幅想到以苦肉计骗得金太子相信,进入巨宅!二人救出康王!可惜边幅最后身中金兵冷箭,死於马下,为国捐躯

『贰』 武侠电影的电影简史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武打片开始的。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导演:郑昌和、主演:罗烈),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在1975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
说起武打片,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说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尝不可,因为里面只是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工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动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1964年,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金鹰》(导演:陈静波,主演:高远、朱虹),在内蒙古实地拍摄,里面展示了摔交、套马等传统民族功夫,还有蒙古草原的壮丽风光。是一部创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则是在武打片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从1965年开始,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对泛滥的老套武打片感到厌烦,他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之后,张彻和胡金铨分别在1966年拍摄了武打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在影坛的重要地位。张彻和胡金铨绝对是武打片教父级的导演,他们2人的风格迥异,张彻喜欢渲染暴力,武打动作比较写实,经常拍摄一些诸如盘肠大战之类的场面,总是血流成河,据说张彻每拍一部电影用做假血的番茄汁就要两大汽油筒。而胡金铨则偏重于写意,对武打的气氛爱做渲染。他们2人对武打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出一批这方面的演员和导演人才。参加过胡金铨电影演出的徐枫、白鹰、田鹏等人都成为台湾武打片的顶级明星。而经张彻之手培养出的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象王羽、罗烈、狄龙、李修贤、姜大卫、陈星、陈观泰、傅声等都是整个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在导演方面张彻还培养出吴宇森、午马等人才,尤其是吴宇森更深得张彻真传。与张、胡2人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人才。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港台武打片著名导演除了张、胡2人还有罗维、郭南宏、楚原等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罗维一生拍片无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导演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门》,捧红了李小龙这个国际驰名的功夫巨星。来自台湾的郭南宏原来是台语文艺片的导演,在60年代末期武打片开始流行的时候转拍武打片,他导演的《一代剑王》和《鬼见愁》在台湾轰动一时,《鬼见愁》更是捧红了在里面扮演大反派鬼见愁的性格演员易原,易原后来成了郭南宏班底的御用演员之一。郭南宏拍摄的武打片内容丰富,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少林十八铜人》这样的经典,也有《火烧少林寺》之类的失败之作,他在70年代有段时间和张彻竟相拍摄少林题材影片,张彻喜欢拍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郭南宏则偏爱机关布景,这种竞争在1976年以郭南宏《火烧少林寺》票房惨败而告结束。下面再说说楚原,楚原是香港50年代著名粤语片明星张活游之子,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经拍摄了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名片,后来也加入武打片拍摄行列,导演了《爱奴》以及一大批改编古龙武侠小说的影片《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等,一时间古龙+楚原+明星成了古装武侠片的铁三角,楚原的作品情节诡异、悬念性强,布景豪华。
还有几个台湾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如《弹指神功》、《风铃中的刀声》等奇情古龙电影,张曾泽于1971年导演的描写民国时期侠客歼灭土匪的功夫片《路客与刀客》(主演:杨群、孙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现了铁头功和辫子功等奇特的武术招式,颇具传奇色彩。还有丁善玺导演、杨群、甄珍主演的《落鹰峡》,结合了美国西部片的枪战拍摄手法和中国式的武打,也很有看头。以上两部影片都在台湾金马奖获得了重要奖项。
中国武打片在70年代开始走向了国际市场。很多人都认为是李小龙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国功夫,其实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不过倒是李小龙真正使中国功夫在海外发扬光大。李小龙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拍摄过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还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戏》,但是在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让人看后精神振奋。他自创的截拳道功夫威力无穷,流传至今。好莱坞许多硬汉明星如史蒂夫·麦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龙门下学过功夫。李小龙离奇暴毙之后,出现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吕小龙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后期,港台武打片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各种武打片的内容无非是门派斗争、学艺报仇之类。胡金铨属于慢功出细活,数年没有新作。张彻也在不断的重复自己,作品渐无新意。到了1978年,终于出了几部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影片,出现了几个驰名国际影坛的人物。成龙,曾在罗维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却一直半红不黑,1978年,曾在张彻旗下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为思远公司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一个武打片的新片种——谐趣功夫片,成龙充分发挥了他在于占元的京剧戏班里学到的京剧北派功夫,成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后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刘家良,正宗南派武术——洪拳的传人,在张彻手下担任武术指导多年,他于1978年导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写少林僧人练功的场面而大获成功,他导演的《中华丈夫》、《18般武艺》都是当时比较卖座的影片,他导演的《长辈》让女主角惠英红成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成龙的师兄洪金宝在70年代也已经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独立导演并主演了喜剧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卖座片。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全部起用国内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色和武术设计的《少林寺》上映了,这是一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影片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奇好,卖座超过了成龙的《龙少爷》。
进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产量已经大大下降,除了《弹指神功》《英雄无泪》、《少林寺》等少数影片,很少有轰动之作,就在这时,影圈新人徐克出现了,他曾经在美国的大学学过电影回港后在佳视拍摄的电视剧《金刀情侠》就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他导演的《蝶变》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不过市场反应冷淡。这一时期,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拍摄了一系列的现代题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计划》等,为武打片闯出一条新路,武打更讲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间还加入些幽默元素。这段时期,成龙在戏班学艺时的 “七小福”里面的其他的师兄弟们如元彪、元奎、元华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术指导领域也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开始重新为人们关注,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仙鹤神针》、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其中程小东可以说是武打片导演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导演的《生死决》已经可以看出他日后的风格。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将一个老的民间武林传奇人物题材加以创新,影片里把武林纷争加入到大的动荡时代里,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使武打片提高了一个档次。一时间模仿跟风之作频出,大家纷纷争拍古装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铁猴子》和《火云传奇》还算有些创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趋于没落了!
从解放到整个70年代,中国大陆没有拍摄过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陆导演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为大陆武打片导演第一人,虽然在武打设计上还很稚嫩,但毕竟他敢开风气之先。后来他导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国内观众欢迎。1990年,何平导演拍摄的《双旗镇刀客》可谓是大陆武侠电影的扛鼎之作。此后,武打片在大陆开始风行一时,但是整体水平感觉要落后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进入了新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4项大奖,使得中国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瞩目!中国的一些著名导演如大陆的张艺谋、何平,台湾的侯孝贤都在拍摄或者筹划拍摄武侠片。在新的世纪,中国武打片要出现新的辉煌!

『叁』 一代人武侠梦,邵氏电影十大武侠片

武侠电影的魅力犹如一首激荡人心的交响曲,而邵氏电影正是这华美篇章中的瑰宝。香港邵氏电影在电影史上的璀璨光芒,特别是它塑造的一系列经典武侠电影,无疑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序章。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十大邵氏武侠片,感受那一代人的武侠梦,领略那一剑一式间的江湖情怀。



  1. 大醉侠,胡金铨导演的这部作品,以郑佩佩、岳华和陈鸿烈的精湛演绎,讲述了金燕子与大醉侠范大悲的传奇冒险。它不仅是传统与现代武侠交融的典范,更在镜头运用和节奏把握上展现了独特的“新”意,1966年4月7日,这部影片在香港上映,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江湖旅程。

  2. 新独臂刀,张彻执导的这部经典之作,姜大卫、狄龙与李菁的对抗与成长,让人深深沉浸在江湖恩怨之中。故事围绕“鸳鸯刀”绝技展开,挑战与复仇交织,1971年2月7日的上映,让观众见证了雷力为友复仇的热血与忠诚。

  3. 刺马,改编自清代四大奇案的张彻力作,姜大卫、狄龙等主演的演绎,将刺马案的复杂与纠葛生动呈现,1973年的邵氏出品,见证了江湖恩仇的深沉与壮烈。

  4. 保镖1969,张彻导演的这部影片,姜大卫与狄龙的武力与智谋碰撞,让人对江湖的险恶与忠诚有了更深理解。这部1969年的电影,展现了保镖与侠义的冲突与共生。

  5. 独臂刀,作为张彻的代表作,王羽在独臂中的英勇与坚韧,不仅创造了票房神话,更是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创新。1967年的上映,独臂刀的传奇故事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武侠图腾。

  6. 在鲍学礼与午马的联手下,少林英雄以李修贤与狄龙的精湛演技,讲述了少林弟子在逆境中坚守正义的动人篇章,1980年的上映,让人们看到了江湖的侠义与坚韧。

  7. 姜大卫与李丽丽在游侠儿中的精彩演绎,展现了游侠的侠义与无奈,1970年的银幕上,江湖的疾风骤雨与平凡人的温暖共存。

  8. 楚原导演的流星蝴蝶剑,改编自古龙小说,宗华与井莉的深情演绎,演绎了一段关于爱情、复仇与江湖的复杂纠葛,1976年的上映,让观众沉醉于那流星与蝴蝶交织的江湖情感。

  9. 江湖奇侠,改编自平江不肖生小说,秦萍等人的精湛演技,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火烧红莲寺》的惊心动魄,1965年的邵氏电影,展示了江湖的侠骨柔情。

  10. 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以太监曹少钦的邪恶与武林侠士的正义碰撞,石隽和上官灵凤的表演,将明朝江湖的黑暗与光明刻画得淋漓尽致,1967年台湾上映,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


这些经典邵氏武侠电影,不仅是一部部视觉盛宴,更是那一代人心中的江湖印记,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诉说着侠之大者,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快意恩仇,还是深情厚意,每一部都值得细细品味,感受那份属于邵氏武侠的热血与浪漫。
阅读全文

与1971年的邵氏武侠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绿灯侠正义联盟动画电影 浏览:384
如何剪电影里面的片段 浏览:733
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在哪里播放 浏览:684
电影票在网上哪里买 浏览:809
巴啦啦小魔仙二季大电影 浏览:654
手机电影软件免费哪个好 浏览:349
英国电影小小少年插曲 浏览:562
国外防疫电影 浏览:61
海口奥斯卡电影城贵宾厅 浏览:515
集中营电影大全 浏览:559
泰国恐怖电影407室 浏览:355
电脑yy怎么电影 浏览:399
猫和老鼠大电影飞天动态壁纸 浏览:836
箱子的日本电影 浏览:118
神话电影歌曲电视剧 浏览:628
金鸡百花电影节吉林 浏览:638
我学生的妈妈电影韩国 浏览:662
怎么在线看3d电影 浏览:6
臀部电影院 浏览:580
鼻涕虫是哪个电影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