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电影电视剧不用演员的原音
原声是有一些条件限制的,不是随随便便能搞出来的。一个是现场的条件适不适合,能不能达到同期音的标准,还要看演员的语音是否合适,有的演员表演合适可声音不合适也不行,还要看演员的台词功力能不能胜任等等。有时候还要为了赶进度,故意不用同期声的。
配音,的确广泛存在,无论是电影或者电视剧。为何呢?
首先,前些年小鲜肉、流量网红明星或者所谓偶像派大行其道,他们缺乏相对于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要不就对口型,要不就后期配音上去。其实,一个优秀的演员,要求也是非常号的。
其次,有些演员,他本身的声音不太好,所以需要去配个音,从而更好的完成这部作品。这类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从完善作品的角度出发的。星爷
,也有御用配音师,他依靠精益求精的演技,给了大家众多优质的影视作品。
最后,现在很多影视剧,制作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了。一部电影,两三个月就拍完了。在这种进度要求下,也只能先拍内容了,像配音之泪的,都放在后期制作处理上了。
因为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成功,靠的不止是演员的演技,还必须要靠配音演员在幕后的专业配合。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了,为什么演员不可以直接用自己的原声呢?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制作周期,还可以省下不少的制作经费啊!
其实,在影视行业当中,还是有不少演员是用自己的原声的,再不然就是自己给自己配音。可是有些特殊情况,是没有办法采集到原声的。就比如在现场的时候,现场的声音比较嘈杂,工作人员也比较多,甚至是机器的声音比较大,这就直接影响了演员的声音。如果是有打斗的场面,就更加不好采集到声音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神秘的配音师了。
当然,还有一些就是因为演员的问题了,有些演员的台词功底比较差,会记不住台词,或者根本就没有演员该有的素养,就不去记台词,这些也是原先被曝光过的事情了。这种情况,就必须得要用到配音演员的后期配音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演员演技在线,各种表现都很好,可是,演员本身的声音,与角色本身的性格设定不符合,不能很好的诠释角色的性格和 情感 ,这种情况就需要导演来决定,是否使用配音。因为配音演员也会去揣摩角色,模仿演员的声音,更加的贴合角色!
最后就是一些港澳台和外籍演员,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如果是感情很深的戏,突然蹦出来不标准的普通话,很容易就让观众调戏!
至于国外影片,我们能看到的也都是通过后期制作过的,这就是为何我们看到的是双语双字幕。
为什么电影和电视剧,好演员都要配音不用原来的声音,除了国外的?
中国民俗摄影家鸡西
高明扬
答:1)现场声音杂,怀柔影视基地,上空总有飞机,录音效果不好。2)演员有的台词不好。3)演员哪里的都有,有家乡口音,4)不好制作后期,像字幕出来台词对不上,5)为了更完美,普通话没有方言,就靠后期配音,东北人是普通话,但是辽宁人有口音,演员王东伟
,就口音太重,效果一致,所以要配音。演员演的好,字幕按剧本台词走,就准确了。假如拍新闻摄影,录像就是同期声现场,原生态。假如棚里拍戏,录制节目,就同期声没有嘻哈声音,车的声音,副导演第一句:现场肃静!预备!开始!非常安静。
作为全程参与过剧情片的制作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配音可以减少演员的工作量,演员不必背台词,只需要说一二三四,在片场的效率会高很多。比如之前霍建华
在拍摄仙剑奇侠传
的家族里被外号叫一二三四,就因为华哥的台词大量都是一下晦涩的经文,华哥背起来难度太大,所以改念一二三四提高拍摄效率。在周星驰
新喜剧之王的电影里也有此类的情景,王宝强
饰演的过气明星在拍摄“床戏”的时候一直说不好台词,一度由由中文改一二三四又改成英文。
第二,一般的电视剧或电影的拍摄周期都是有严格的限制的,因为拍摄周期直接与成本挂钩,大的剧组多拍一天便要多支付摄影,灯光道具场地,等等费用,用配音的好处是,不管现场演员拍成啥样,只要表情到位,台词念错不要紧,后期配音可以弥补,配音的费用相对于拍摄的费用就要小得多。
第三,可以发现的是一般电视剧用配音的居多,电影相对较少,因为电视剧毕竟是小屏幕观看,对于制作的精良度来说要求小一些(配音很容易让人出戏)
第四,电视剧涉及到的演员较多,集数也多,很多演员普通话堪忧,特别是一些港台演员,真用演员真声观众真招架不住。
第五,后期制作过程中,会有很多需要改台词的地方,换配音的的好处就是改动起来方便,让配音演员改一下就行,不用再找“天价片酬”演员来补拍什么的。
这个不太明白,不在行不懂行[害羞]
1演员的原声会带一些口音,特别是港澳的演员,那在内地拍戏的话,在北方播放的话,当然是普通话识别度更好一些,就江浙一带、或者广西等地男方的演员如果电视剧想要全国首播,要好的收视率的话,也是要选择标准的普通话来配音吧,这个无可厚非。
2好的声音真的能为整部戏增色不少。这应该是导演选择后期配音的主要原因吧。
3貌似是专业技术方面了。比如拍戏的时候现场会比较嘈杂,人员较多,或者一些远距离的拍摄,收音效果是比较差,收音难度也比较大的。就算同声的拍摄好了,也为后期剪辑人员增加了太多的工作量,这样进度就会慢,电视剧上映的时间就会慢一些,如果只是画面拍摄好了,后期找配音演员再专业的录音棚里配音,相对就简单多了,基本没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省时省力,这样说起来配音也还不错哦。
4现在演艺界的明星大腕都太多了,好的演员大家都是争抢的,再加上演员档期比较少,临时去的拍摄现场,都是准备不足的。他们只会表演,相对来说声音上面的技术就相差很多了,所以这也是找配音演员的一个原因。
你好,我是影视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因为现场杂音和演员方面的原因。
以下是我的观点:
现场拍摄噪音大
这边是敲锣打鼓的旧式婚礼,那边是枪炮隆隆的战场,远处还有不少游客喧嚣的声音……这就是在横店
等影视基地里拍摄的剧组每天面对的声音环境。因此,不少导演和演员向记者表示,无法配音就是因为拍摄现场过于嘈杂。 “在这种拍摄环境下,根本没办法收同期声,十几个剧组同期都在开工,没办法收。 ”
2.改剧本或再创作
即便是在电视剧拍成后,按照导演的意见进行台词上的修改与再创作,也是颇为常见的。这些修改的台词,往往需要配音完成。另外,有些电视剧拍成样片送审后,需要根据广电总局的意见进行修改。这类修改,小则只有几处,大则伤筋动骨,人名、剧情都要重新改过。此时再想找演员回炉重拍,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配音重新制作。
比如,2002年的陈凯歌监制的《吕布与貂蝉》
,在审查时被认为戏说 历史 人物,剧中角色人名以及剧名被要求全部修改。最近于正的新作《王的女人》
,也因为涉及楚汉 历史 被要求修改。剧中吕雉
改名“吕乐”,项羽
改名“云狂”,部分已经完成的配音都要从头改过。
3.演员缺档期或条件不符
演员缺档期为自己配音,也是不少电视剧选择配音的重要原因。演员李解
向记者直言,的确常有因档期原因无法参与后期配音的情况。 “也许剧组在做后期的时候,我们在其他组里。而且如果让我们自己配,至少要十天,专业的就要快很多,剧组也有综合考虑”。而不少业内人士则认为,与其为协调演员档期焦头烂额,还不如直接请专业配音演员来得方便, “有些大牌加一天的价,可能就抵得上请配音了”。
另外,如果演员自身的语言条件不适合,剧组也会考虑使用配音。比如《回家的诱惑》
,它虽是同期声收录条件较好的现代戏,但秋瓷炫
、李彩桦两位女主角一个说韩语一个说粤语
,普通话都不过关,只得使用配音。而男主角迟帅则因为说话带东北腔,和制作人简远信想象中 “偶像”的感觉略有差距,才选择了配音。 “不是说东北腔不好,但和这个角色 时尚 的感觉不太合,跟整个戏的感觉都不太合。”
4.剧组赶工省预算
另外,有时配音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和剧组的 “省预算”有关。有些剧组一到后期就开始“哭穷”,要求配音方面降低预算,甚至主动提出让一个人多配几个人。还有些剧组为了赶工,曾提出 “十天配几十集戏”的 “不可能的任务”,让配音演员们哭笑不得, “没法保证质量,不如不做,不能因为你赶工,就把我们自己也赶进去了”。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帮助
哈喽,朋友们好,为什么电影电视剧里很多演员都用配音呢?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现场环境特殊,无法摄录原声。
每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会有这种特殊情况,比如说拍摄战争警匪军旅题材的电影时枪林弹雨爆破时或者大街闹市时,打斗时等等,现场的声音嘈杂基本录制不到原声,所以就需要配音演员参与后期制作(有的是演员本人)
第二种:声音与角色性格相差较大
大家都知道,演员吗,本职就是演技,他们的表情.动作能很传神的表现出角色的性格和人物特点,但是声音也只能改变说话语调,音质是不会变的。比如说你让一个声音很豪情很粗狂的人去演绎一个文弱书生,他肯定是能表现出来的,但是他的声音会让所有人觉得矛盾!因为太出戏了。这样就需要专业配音演员来进行配音了
第三种:普通话不标准或者外国电影
这种就很好理解,比如说一些港台演员和外国演员,他们普通话不够标准,在演一些感情很强烈暴发出来的时候,突然来两句港普,那太出戏了。
② 快乐酷宝胡炜的资料
炜,笔名“元风”,网名“小侠元风”,男,生于1987年,广东清远人,80后网络青年导演。 集编、导、演于一身,善于喜剧、黑色幽默、励志和唯美风格。
大学期间修于计算机专业,爱好影视。在校组建DV影视社团,由此开始了他电影之路的旅程。
国籍:中国
生日:4月7日
正在从事的工作:导演、摄影、影视后期、编剧、演员
星座:白羊座
身高:170cm
编辑本段
主要作品
2010~2011年 音乐电影《爱心桥梁》
导演:陈文
编剧:陈文 小侠元风
制作:小侠元风 陈文
摄影:陈文 梁永添 余伟兴 周泽文
灯光:赖林鑫 谢金辉
作曲:张业华
作词:洪云涛
演唱:唐文辉 叶稳庭
2009~2010年 数字电影《逃》
《逃》
导演\摄影:潇庸
制作:胡炜 潇庸
化妆:陈事其
生活制片:周美英
导演助理:李传豪
摄影助理:孙威
2009年 数字电影《铃异事件》
导演\编剧:胡炜
摄影:胡炜
摄影助理:龙新远(龙兄)
2008年 数字电影《梦》,又名《够了,别在恐吓大学生的梦想》
导演\编剧:胡炜
摄影:胡炜 陈文
2008年 情景喜剧《老胡的故事》第二部,共4集
主演:小侠元风
2008年 flash动画《拳皇之倚天屠龙记恶搞版》
制作:小侠元风
2008年 数字电影《老胡大侦探》
导演\编剧:胡炜
摄影:王山 郑思特 余伟兴
2008年 情景喜剧《老胡的故事》第一部,共10集
主演:小侠元风
2007~2008年 数字电影《地狱杀手》,60分钟
《地狱杀手》
导演:胡炜
摄影:胡炜 王山(后改名王单) 郑思特
幕后花絮: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影片拍摄于2007年暑假期间,是一部名为《地狱杀手》的黑色幽默恐怖片。
租旧房表现恐怖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青春,记录大学时期的嬉笑怒骂,这是我们拍摄短片的最初想法。”短片的制作者胡炜告诉记者。胡炜还有两个搭档:王山和郑思特,他们都是顺德职院计算机系的大二学生。暑假期间,三人找了5个留校不回家的同学,开始拍摄一部带有黑色幽默的恐怖片。“本想拍公益短篇的,因为资金不足,只能拍这些带有荒诞和怪异东西来玩一下。”
“后来因为‘临时演员’表演时表情和动作非常不自然,我们只有转换思路,将短片拍成类似‘黑色幽默’的喜剧短片。”胡炜说。
剧组成员王山告诉记者,胡炜兼任编剧、导演,演员除了他们3人,还有一些顺德职院的学生,而女主角是朋友介绍的,在广州上大学,因为马上要开学报到,所以最近正在赶拍女主角的镜头,“我们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
王山说,《地狱杀手》只是包含一些荒诞的元素,主要还是表现电脑特效,“现在买道具、器材已经花去6000多元了,这样也是为了节约成本。”王山还为短片配音,他说,以前拍的短片都是粤语对白,为了能让更多的观众看懂,这次专门做了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短片有很多晚上拍摄的场景,为了不影响周围邻居休息,正式拍摄的时候演员只对口型,白天再进行配音。”
2006年 音乐MV《童话女生节特别版》
《童话女生节特别版》
导演:王山
摄影:王山 郑思特
制作:王山 胡炜
2006年 数字电影《超假面试》
导演:小侠元风
编剧:小侠元风 谢少冰 郑思特
摄影:小侠元风 王山 郑思特
2006~2007年 数字电影《赌圣唐伯虎》,100分钟
导演:胡炜
摄影:胡炜 王山 郑思特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赌圣唐伯虎》
影片开头部分讲述一位身着古代丝绸装的女子寻找唐伯虎,偶然遇到两个大学生。原来这女子是秋香的贴身丫鬟小碟,在寻找唐伯虎过程中,秋香被夺命三郎所杀,嘱咐小碟一定要找到唐伯虎替她报仇,而小碟巧遇仙人吃了千年人参延长500年寿命来到了现代,故事就此展开。
巧合的是,这两个大学生其中一人名为唐晓明,后来被证实就是唐伯虎的转生,另一人则是才子文徵明的转生。但两人开始均未察觉到自己的前生,以至于惧怕夺命三郎的武功而不敢与之决斗。后来,聪明的小碟留下书信表示要单独与夺命三郎决斗,从而激发了两个大学生内心的勇气和斗志,最终战胜夺命三郎。
影片长达一个多小时,从情节上看是模仿周星驰影片《上海滩赌圣》,但小碟寻主遇仇人等内容具有一些原创性。有意思的是,影片所有镜头都是在学生宿舍和学校校园拍摄的,影片中5个主要角色都是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担纲,导演、编剧和道具等也是由5个学生负责,在影片里他们也打出了“元风复古影片制作组”的字样。据悉,这部影片前后花了不少时间,曾经在网上说今年1月底推出预告片,但由于剪辑没做好而耽误了影片上网公映时间,直到五一节前才有最后修正版本出来。
电影网上公映后褒贬不一
2007年1月下旬开始,就有网友在顺德本土论坛发帖披露《赌圣唐伯虎》预告片即将推出的消息,引起许多网友跟帖询问。稍后几天,影片制作方在新浪播客等网站发布了预告片,短短几天也获得了上千点击率。但迟迟未见影片播放,很多网友不断跟帖询问消息。五一节前,终于有网友发布消息提供影片下载链接,并有内部人士解释了“导演学习任务比较重,剪辑花了较多时间”。
影片公开“网映”后,很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不少网友挑刺说影片实在粗糙:比如“所有演员几乎没什么化妆”、“缺乏必要的道具”、“台词比较随意”、“情节拖沓”、“画质不好”等。不过,大部分网友表示赞同态度,认为“毕竟是顺德本土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学生影片”。有网友说一直看着他们拍摄影片,由于演员本身以及拍摄工具不够专业,又是第一次拍片,难免经验不足,但影片具有开创性意义,已属不易。
编辑本段
获奖情况
2007年《地狱杀手》半成品获“第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DV原创大赛”二等奖。
编辑本段
媒体采访
当梦想“恋上”电影
记者:你们是学什么专业的?当时你们怎么想到要拍电影呢?
王单:我和胡炜、思特都是学计算机的,胡炜和思特是同一个宿舍的,他们住在三楼,我住二楼,当时他们拿自己拍摄的《宿舍赌神》参加学校电子系的科技节,公映时全场都笑翻了,那时我才知道学校还有一群跟我一样有着电影梦想的人。
记者:能介绍一下《宿舍赌神》这部“开山之作”吗?
王单:我们都很喜欢周星驰电影那种无厘头的风格。当时胡炜他们看到电脑上的摄像头可以移动,想不如用它来拍部电影,后来就抱着电脑开始拍。剧本是胡炜写的,将《赌神》、《赌圣之争霸上海滩》、《小小赌圣》等片段进行串烧,场景就在宿舍里。最搞笑的是他们把CD盒当成钱箱,里面放着一毛两毛的票子作赌本,很无厘头的那种。现在看来,早期的作品比较幼稚,也比较粗糙。我是在他们拍摄了这部作品之后加入的,后来我们就成立了元风剧组。“元”,万物之首,开端之意,取名“元风”,意旨创“天下第一奇风”!
第一部DC作品《赌圣唐伯虎》备受各界关注
《赌圣唐伯虎》(以下简称《唐》)是元风剧组成立之后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该影片长达1小时43分钟,就以影片长度来讲,已经创下学生摄制作品之最。在编剧胡炜的策划与带领下,凭着一台FUJI-F460相机与创作的激情,剧组在2006年10月至次年3月完成了该作品的所有制作,历时5个多月,公映后迅速获得各大媒体关注。
记者:我还记得当时你们拍摄的《赌圣唐伯虎》在学校公映时,很多媒体都报道了。
王单:是啊,当时很多媒体报道说是顺德大学生第一部DV作品,其实当时我们根本就没有DV,是用一台FUJI-F460相机拍的,这台相机还是用我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买的。
记者:用相机拍出一部电影来一定很不容易吧,其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让你想打退堂鼓,想放弃的?
王单: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拍出一部完整的作品出来。当时在选女主角的时候,很多同学一看是用相机拍摄都不愿意来,后来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答应参演。我的相机每次只能录20分钟,记忆卡每次最多只能记录1G文件,记忆卡一满我们就把拍摄的内容存到电脑上,然后再继续拍摄,总共记录了30G左右,后来剪出来的源文件就有9G。
记者:你们拍摄了多久,总共花费了多少钱?
王单: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周末拍的,前后大约拍摄了三四个月,总共花费了300多元吧,主要都是车路费,比如有些场景是在顺峰山公园拍的。
记者:公映后观众反应怎么样?
王单:2007年1月19号,我们借用系里的大教室公映,公映前我们还制作张贴了一些宣传海报。遗憾的是,第一次公映输出影片时系统崩溃了,影片一节节放出来,观众有意见,再说那时刚刚考完试,很多人都回家了。
后来我们利用寒假再重新制作,突破了一些技术障碍,边看台词边看画面重新配了音,到2007年3月份再次公映时,400多人的大教室几乎爆满,再加上媒体过来采访,尤其是第二天报道出来后,很多人涌到链接网址上去看这部电影,把网络都挤爆了,炒得都让我们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
DV作品《地狱杀手》获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二等奖
2007年,创翔DV影视社成立。暑假期间,胡炜、思特、王单为参加IT比赛拍摄制作的《地狱杀手》,因故未能参加比赛,孰料却获得第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二等奖第一名,该片是一个搞笑鬼片,夜晚拍摄时曾两次“遭遇”居民报警,公安盘查。获奖归来后得到校方认同,决定大力培养这个影视社团。
记者:《赌圣唐伯虎》公映取得成功后对你们有没有影响?
王单:有的,当时我们把电影和报纸的报道拿回家给父母看,我的父母看了嗤之以鼻,觉得我是不务正业。胡炜和思特的家人比较支持,给他们各买了一台DV。
记者:那你们有了DV之后又拍摄了什么作品呢?
王单:拍摄了一个DV小品《超假面试》。其实从拍完《赌圣唐伯虎》后我们就开始申请成立创翔DV影视社,申请了一个学期才批下来。学校看我们有兴趣,就让我们代表学校参加IT比赛,我们拍摄制作完《地狱杀手》这个作品,等到参赛前,才发现后期特效不能作为IT产品或有经济价值的IT软件参赛。后来我们搜索到广州有一个大学生电影节DV创作大赛,我们带着《地狱杀手》去参赛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
记者:这部“鬼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呢?拍摄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王单:暑假我们搬进我家老旧的出租屋里,他们说拍“鬼片”很有感觉,还有一些场景是在大良体育中心对面的那幢烂尾楼里拍的。我们大多是晚上拍摄,我穿着迷彩服,还拿着仿真枪,桃木剑。有一位居民经过瞥了我们很久,没过一会,三位警察就来了,要查我们的身份证,后来我还跑回去拿户口本过来,跟他们解释我们是大学生,在拍电影。警察让我们以后要注意一点。第二次又有人报警,警察看到还是我们,就对我们说:“知道是你们了,那我们先回去了。”
记者:获奖对你们的发展有没有影响?
王单:我们拿去参赛时,配乐都没有完全搞定,居然还得了个二等奖。在所有参赛的学校中,只有我们一所是大专院校。学校很高兴我们为职院争得了荣誉,决定大力培养我们这个社团。后来我们就开始招新,招收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特效、配音、化妆、场记等志同道合的电影爱好者。其实我们成立这个社团是想建立一个基地,带动学院的拍电影气氛,让更多有着电影梦想的人参与进来。
词条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