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8岁著名电影人突然去世,张艺谋任治丧委员会组长!如何拯救中国电影业
2021年2月3日,立春,电影人张昭因病辞世。这年他58岁,刚开始创业。
张昭离世显得突然又不真实,他给自己描绘了一个框架,正在一步步实现。本该是好时候。
“现在身体还可以,每天正常作息,也不熬夜了。”2020年12月中旬,张昭对记者说。
那天,他再次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聊了超过两小时。当时,他确实相对以往消瘦了些,所以问了关于身体的问题,但他毫无疲惫的状态,握手时的力度,均打消了疑问。一切相距不过两月。
张昭素来待人宽厚温良谦逊,但职业化坚持的背后是少为人知的挣扎与焦虑。“现在相当自在,从容了,慢慢来。”张昭无数次说。背后是他曾经相对紧张的状态。乐视生态覆灭后,乐视影业成为输血管,作为董事长兼CEO,张昭把公司最后一笔现金流打给乐视应急。其后,融创入主乐视影业,一年后张昭选择离开,入职复星,再后来,创立橘品影业。
张昭一直有个打造中国迪士尼的梦想,研究了很多年,尝试了许多年,在希望与失望中反复。
乐视影业时期,应该是他最接近梦想实现的阶段。当年,乐视生态与影业齐飞,迅速成为中国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小时代》系列、《归来》等影片不断刷新记录。
张昭依旧感念这段时光。乐视创始人贾跃亭给了他想要的自由度、空间及想象,也打开了他的框架。“一切都不一样了。”
但失去也来得如此残酷。几段职业经理人生涯后,他决定创业。
职业经理人不适合梦想家,虽然张昭,自我定义为产业人。
问题在于,孙宏斌对于回款慢的文娱产业到底有多少耐心。从这个层面来看,孙喆一亲自入局确实是个重大利好,但孙喆一的规划,目前依旧模糊。
腾讯影业的动作则是一种生态碾压。据其对外透露,腾讯和阅文将在其内部成立一个“影视委员会”,由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首席执行官程武和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负责统筹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腾讯影业这三驾马车所有的IP影视化改编。
拥有流量入口、版权入口的腾讯,实际占尽优势,但在非标化的电影业能够做到何种程度,仍待观察。关键在于程武对于整个生态的掌握能力。
“组织目标并不统一,部门间缺乏合作协同,存在又高又厚的部门墙,有些领导干部非但不合作,还带头相互挖坑;一些干部和员工没有了事业激情,安逸情绪滋长,躺在功劳薄上骄傲自满,得过且过;一些业务负责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失去对市场与业务应有的敏锐,还不愿意学习;还有些部门缺乏全局意识,只看个人利益。究其根本,是我们的组织向心力、奋斗动力和文化价值观出了问题。”在去年9月发布的阅文内部信中,程武直接了当。那是他代表腾讯入主阅文的第5个月。此外,程武并无太多影视业背景,这也成为业内疑惑点。
腾讯另一风险在于反垄断。2020年末,市场监管总局对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股权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进行了调查,并于2020年12月14日依据《反垄断法》第48条、49条作出处罚决定,对阅文集团处以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风向变化下,这可能只是个开始。
眼下,低迷的电影业依旧有种多种可能。活着或许不是问题,但怎么样活着,才是关键所在。
Ⅱ 近40部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网大的春天来了吗
客观地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会因为它的播出形式而发生质的改变,而网络电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整个行业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网大的春天来了吗?确切地讲,网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罢了。
2021年的院线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但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发展势头正猛以往的网络电影常常与“劣质”“low”这样的贬义词相关联,流水线产品一般的网大不仅剧情毫无新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言难尽,甚至大部分电影会用性感惹眼的宣传海报做噱头,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使人反感。
虽说目前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在家观影与在影院观影的观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与收音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是网大无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制作质量越来越精良,网大的发展正在更新换代,属于网络电影的春天,相信在不远之后就会到来了。
Ⅲ 院线如何票房分账
作为一个资深电影从业者,经常被问到国产电影票房的核算流程。所以,今天阿涛就写一篇长文,给读者详细讲解一下。
第一步,统计总票房。
所谓总票房,是指一部电影目前的全部电影票收入。灶链
所有在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均应纳入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办”)指定的“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任何一家影院均应安装该系统)。管理委员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部委联合组建,共同负责。官网是“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其数据是制片方和发行方。
目前民间也有很多电影票房统计平台,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国产电影票房核算的依据。
第二步,上缴国库:总票房8.3%
这部分包括两项费用:
1.电影产业专项基金:所有电影的总票房必须先向“专项基金办公室”缴纳5%的电影产业专项基金,由各影院每月向“专项基金办公室”缴纳,上缴国库。
2.特种营业税:所有影片的总票房都要缴纳3.3%的特种营业税,也就是要向国税和地税缴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抵扣缴纳。
扣除总票房的8.3%,我们称之为“分割票房”。
第三步:支付中间发行代理费:“分割票房”1%-3%
净票房低于6亿元0元的,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收取可发行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
那么,1%或者3%呢?
由于票房越小的电影越需要国家和国企的支持,因此,“中影数字”可以对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3%,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2%,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1%。
分割票房扣除“中间代理费”(为方便计算,我们简称为“V”)后的剩余部分,将由院线、影院、制片方、发行方按比例分配。
第四步:影院与影院之间的独立账户:V.57%
剩余票房(即分账票房减去中间代理费)中,院线可得V.50%,影院可得V.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可得V.43%。
如果影院和院线腊辩卜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和金逸,那么它独享其中的57%;如果制作方和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其中的43%。
第五步,发卡行分账:V.5%-15%
注意这里的比例指的是V (5%-15%),之前的分账比例几乎是无弹性的,而这里的比例是很有弹性的。
为什么弹性这么大?
第一,生产商和发行商的博弈关系。电影质量特别好,票房潜力巨大,会诱使发行方让步。如果影片质量一般,票房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发行方就会保守,最大限度地多拿分成,保护自身利益。
还有就是双方的谈判条件,比如要求发行人支付公告轮穗费,保证发行,发行人甚至有可能把比例调整到更高的水平。
第六步,生产者分割账户:28%-38%
这里的生产者,简称“生产者”,包括生产者和投资者,在业内称为“主投资者”和“从投资者”。主要投资方是控股方,只能是一方;投资方是股东,往往不止一个,主要投资方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作方。
多少投资人分享票房,取决于每个投资人在总投资中的地位、优先级和份额。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国产电影票房核算的基本规则,会根据发行影院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
很多朋友都有过疑惑,主要是不知道分账顺序,或者不知道哪个数据习惯
电影是一座金矿,蕴藏着无尽的奇妙财富,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我是电影《掘金者阿涛》。和我一起走,一起发现电影里的金矿!
最近几天《长津湖》非常火热,上映几天票房就过10亿,连续打破了多个记录,已经成为国庆档最大的赢家。
而《长津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票房成绩,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因为这部电影不论是制作成本,还是演员或是导演都是顶级的配置。
我们先来看一下《长津湖》的配置和投入
1、导演:徐克,林超贤,陈凯歌,一部电影由三位顶级导演指导,这是非常罕见的。
2、演员,除了导演阵容强大之外,演员的阵容也非常强大,演员包括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胡军,李晨,张涵予,唐国强,韩东君,欧豪等等演员,此外还有很多明星友情出演,比如张国立,林永健、黄轩,郑恺,张嘉译,李幼斌等等,这个演员阵容相当强大,而且大多数是实力派演员。
3、群演庞大
除了主演阵容强大之外,《长津湖》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庞大,为了真实还原场景,基本上都是动用真人在外景拍摄而不是勾绿布,为此参加《长津湖》拍摄的人数超过7000人。
再加上这部剧的后期制作团队,整体参与过《长津湖》的人员多达1.2万人,不仅是在投资成本上在影史上留名,其团队人数也堪称这些年国产影片之最。
4、投入庞大。
长津湖从2019年开始准备,2020年开拍的时候,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中途一度被中断,还损失了1.5亿。
这部电影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很多都是在外景拍摄,所用到的很多道具都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打造,光是设备成本就非常高昂,比如80辆美式坦克就是按照1:1的比例打造出来的。
也正因为演员众多,而且拍摄过程艰难,道具成本高昂,所以整个《长津湖》的制作据说投入达到13亿元,这个制作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那《长津湖》需要达到多少票房才能回收成本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电影票房的分成,一个电影的票房并不会全部落入制片方的手里,而会有多部分构成,扣除各项费用之后,真正落到纸片方手里的已经不多。
目前我国电影的票房分成具体如下。
1、电影事业专项基金。
不管电影是否赚钱,电影事业专项资金都必须缴费,目前电影专项资金占电影票房的比例是5%。
2、特别营业税。
目前电影特别营业税的比例是3.3%。
扣除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特别营业税之后,剩余的票房才属于净票房,相当于净票房占总票房的比例是91.7%。
净票房再按以下几项继续分成。
3、中数代理费。
国内上线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通过数字来保存,而目前这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中影操作,因此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代理费,这个费用在1%~3%之间。
具体计算标准是:电影的总票房扣除专项基金以及特别营业税之后,再扣除6个亿,如果这一数额大于1亿元,那将征收3%,如果这一数额大约2亿元,增收2%,如果这一数额超过3亿元,那将征收1%。
按照《长津湖》这个票房,基数肯定大于3亿元,所以对应的比例应该净票房的1%。
4、电影院分成。
目前绝大多数电影都是通过电影院播放,电影院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在一部电影当中影院能够分成的比例是最高的,目前影院的票房分成可以达到净票房的50%。
5、院线分成。
院线可以说是电影的分发渠道,院线会先跟出品方合作,然后再将电影分发给各大影院,在这个过程当中,院线收取的分成比例大概是净票房的7%左右。
6、发行代理费。
一部电影拍摄完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你还需要宣传,需要包装,这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有一些专业的公司发行代理,这个代理费一般是净票房的5%~15%,一般情况下在7%左右。
7、制片方分成。
扣除以上6项费用之后,剩余的票房才属于电影制片方,相当于一部电影当中,投资方最终能够分到的比例大概是净票房的35%左右,或者总票房的32%左右。
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是同一家企业,那么他们最终能够分到的票房是净票房的42%左右,或者总票房的38%左右。
按照这个电影票房分成,如果《长津湖》制片方和发行方不是同一家,想要收回13亿的成本,那么总票房至少需要达到13/32%=40.6亿元。
那《长津湖》这部电影有没有可能收回成本呢?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收回成本应该问题不大,长江湖上映几天票房就迅速突破10亿,按照目前票房走势来看,最终票房有可能突破50亿。
所以最终制片方不仅可以回收成本,还有可能获得3亿以上的回报,当然最终是亏还是赚,还要看《长津湖》最终的票房表现。
Ⅳ 累计票房是什么
累计票房是指在影院上映的票房加上线下票房(比如腾讯、爱奇艺、优酷等主流媒体上播放的票房)加上海外票房预计电影版权出售给某电视台的总收益。
在中国累计票房分账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然后,制片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了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再按约定分成。
截止至2021年4月25日,中国电影票房排行:
1、《战狼2》,累计总票房:56.94亿
2、《你好,李焕英》,累计总票房:54.02亿
3、《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总票房:50.36亿
4、《流浪地球》,累计总票房:46.86亿
5、《唐人街探案3》,累计总票房:45.21亿
6、《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累计总票房:42.50亿
7、《红海行动》,累计总票房:36.51亿
8、《唐人街探案2》,累计总票房:33.98亿
9、《美人鱼》,累计总票房:33.91亿
10、《我和我的祖国》,累计总票房:31.7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