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寿光要到新世纪影城坐几路车
公交线路:寿光13路,全程约1.4公里
1、从寿光市步行约320米,到达美林花园站
2、乘坐寿光13路,经过1站, 到达寿光市展览馆站(也可乘坐寿光12路/k12路)
3、步行约250米,到达寿光新世纪电影城
B. 7月2日寿光有没有影院演 分手大师
万达国际影城
新世纪电影城
今典17.5影城
大地数字影院
中影今典电影
城鲁信影城
这些电影院7.2都会有分手大师
C. 寿光电影院8月9日有什么电影
电影院很多有万达、鲁信、今典、新世纪、大地等,电影白发魔女、后会无期、秀春刀、暴利街区、闺蜜、秦时明月等!
D. 记寿光县城的两个电影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间,寿光县城有两个电影院。分别是位于中心街南段、路西的“寿光影剧院”和位于城南的“寿光电影院”。在寿光人的口中就是“北影院”和“南影院”。关于寿光影剧院的建成年代,我没有考证,大体的年代应该是七十年代初期吧?听说为了建这个“寿光影剧院”以“缺乏建材”为由,拆了寿光文庙。(寿光文庙于一九七四年拆除,以此推测,寿光影剧院的建成年代不早于七四年)如果真如民间传言,依现在的眼光来看,“建影剧院是假,拆文庙是真”,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耳”!
在我的印象中,寿光影剧院和寿光电影院的招牌是都有题字的,至于寿光影剧院的题字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已经无从查证,我只记得寿光电影院的题字出自书法家武中奇。
寿光影剧院位于寿光中心街(现渤海路)南段路西,封闭的院落,两扇铁门,大门朝东,大门两侧是售票窗口。一般是电影放映前开门,散场后关门。影剧院的两扇铁门下面预制了一个铁制“∩”形的物件,关门时起到定位的作用。就是这个“∩”物件,好多人都吃过亏,由于这个物件位于大门中间,散场时人多,往往最挤的时候就是在大门口,如果脚掌一不注意进入这个“∩”形物件,加上后面的人源源不断挤来,运气好的、反应快的迅速抽脚能躲过一劫,稍一疏忽,轻则脚面挫伤,重则断腿。这种情况我见过多次,见的多了也就“长见识”了,所以每次电影散场就不敢走大门中间了。
对于寿光影剧院的最深印象,还是在我在寿光工业职工子弟学校上学的时候,那年首映少林寺,万人空巷,争先恐后的目睹“觉远”和“白无瑕”的银幕风采。大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半大小子”呢?当时学校也很“人性化”,组织去看少林寺。少林寺在寿光上映了差不多半月的时间吧?由于单位分票看,学校组织看,少林寺的上映对于当时的寿光人来说也算是“发放福利”了。那时的我们“可滋润了”,中午放学去看,下午放学去看,甚至晚上接着看。一部少林寺,我记得看了二十五遍。于是,全班人都“走火入魔了”!男生剃了光头,戴上了少林寺的胸章,买了“少林拳术秘传”……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武林高手”,就差“仗剑走天涯”了。现在看来,少林寺就是由封闭到开放的分水岭,引导着人们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说完了“北影院”再说“南影院”,应该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吧,在寿光城南建起了“寿光电影院”,当时的“寿光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也迁到了“南影院”,从这一刻起,寿光的“电影中心”也就转移了。
寿光电影院运行的时候,我已在单位上班,那时正兴“电影通宵”,于是,下夜班后我们就结伴去看电影,为了减少支出,“逃票”也就成了不二之选。“南影院”的前邻是“寿光工业供销公司”,一墙之隔就是南影院的厕所,于是我们先进工业供销公司,然后翻墙进“南影院”厕所,甭管有没有屎尿,先在茅坑蹲一番,等上厕所的人多了,我们就分批进入放映厅,以此来混扰查票。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年我们就遭遇了一次,腚还没坐稳就遇到查票,一次就逮住了四个,拉进办公室(更像是讯问室)采着头发(年轻时留长发)就是一顿胖揍,揍完以后再给个甜枣:“下不为例啊!看电影起吧”!唉!一顿胖揍之后电影也就接近尾声了……这是看电影吗?这是看了个职员表啊!
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开发,这两个电影院已经消失了,“北影院”先是在影院广场前建起了“春天购物城”的地下商场,然后拆了影剧院建起了商住楼,“南影院”关闭后“圣水源游泳馆”进驻,最后拆除电影院,建起了金顿大厦。
前几天看寿光老照片,见到了“南影院”和“北影院”的照片,于是乎,记忆涌来,感叹唏嘘……
虽说两个老影院没了,但寿光的电影业却没消失,相反还多了起来,而且还遍地开花之势……比如新世纪电影城、寿光金典电影城、银座鲁信影城、寿光万达影城、寿光喜满客影城……
(以下照片取自网络,向拍摄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