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科幻片
【简介】
是电影类型的一种,其特色的情节包含了科学奇想。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月球之旅》海报 首先,我们也许可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年代以后的好莱坞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陈,在视觉效果则上富有极大的冲击力,画面也更加精美逼真。《独立日》,《侏罗纪公园》系列,《星战前传》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将观众培养得对那些花费高昂的特技大场面甚至开始司空见惯起来。当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在银幕上趋向于饱和的时候,好莱坞科幻片也同时开始迷失了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好莱坞科幻片开始探索新的主题,比如克隆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编辑本段]【好莱坞科幻片的基本模式】
一、背景多样但内部逻辑严格,对于科幻片来说,故事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时候,并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换年代,但实际上它要叙述的真正内容所占据的期限仍然很有限;类似地,科幻故事发生的地点看似不着边际,但实际上也非常有限。虽然好莱坞科幻片在想象上天马行空,但它在逻辑规则上却最为严格,讲求一个内部真实性统一连贯而不矛盾的虚幻世界。
二、人物塑造比较简单,好莱坞科幻片大多希望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特效和情节,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于其它类型片来说是较为简单。人物的维度较少,表面和内心较为一致,性格没有变化或只有简单的变化。但近些年来这种状况也有所改变,科幻片也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恼和困难的描述开始加大力度。
三、“激励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比如时间的错位、外星人的入侵、恐龙公园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应。和其它类型片一样,科幻片的冲突也包括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外界冲突(包括社会冲突和更大的环境冲突)这几个层面,但一般来说,科幻片中最大的冲突是人与大的环境力量的冲突,比如自然灾害来袭、外星生物侵略等。
四、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义、珍惜人生这样传统而永恒的价值。
[编辑本段]【科幻片概况】
(一)科幻片解析
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①科幻片从诞生之初便与科幻小说缔结了不解之缘,如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改编自两部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威尔斯的《隐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尔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引发了系列电影拍摄,科幻文艺中常见的题材,如科学狂人、星际旅行、时空穿梭等在此时出现,形成最初的套路。好莱坞则延续了改编科幻小说的传统,如《侏罗纪公园》、《人猿星球》、《少数派报告》、《星际舰队》等,并将其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片种。
目前国内对科幻片的态度基本是从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角度,或者电影的奇观本性进行谈论。如邵牧君在评论中称“科幻电影的妙处即在于只要某种科学设想一露头,它就能虚构出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人和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活跃了人们的想象。”②
也有部分观点认为科幻片与神话故事有关,或将“神话”作为一个描述性词汇,用以形容“科幻片”,但均认为科幻片与科学无关,只是恐怖片的变种。如美国电影理论家V.索布恰克及其著作《银幕上的外层空间——美国科幻电影》,称科幻电影与科学“根本没有关系”;周传基则发表评论,指“所谓的科幻片只不过是现代封神榜”,《星球大战》是“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亦即没有任何信息量的陈词滥调,骑士与公主”。③
尽管如此,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当科学观念、艺术想象和电影手段三者结合时,科幻电影随之产生。”④H.弗兰克给科幻片下的定义是:“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其主题基本有如下四种:宗教与反叛主题、凡尔纳式科学享乐主义主题、权力与秩序主题、罪恶与拯救主题。
(二)科幻片概况
从电影史的发展来看,尽管“科幻电影”一词出现于1926年左右,但是早在电影诞生之时,科幻片的雏形就已随之产生,如法国导演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1920年)、《太空旅行记》(1904年)和《海底两万里》(1907年)。纵观科幻片的发展,除了早期的法国电影之外,美国科幻电影自诞生后,就以迅猛的势头成为主力,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经验和文学积累,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
20世纪50年代是科幻片的第一个高潮。为其繁荣提供动力的,是科技尤其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及二战结束之后冷战思维的影响和人类对前途的恐惧感,如罗伯特.怀斯的《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
——————————————
①许南山主编:《电影艺术词典》,第1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②邵牧君,《科幻电影是科学和幻想相结合的电影》,《中国电影市场》1999年第9期
③周传基,《科幻片与科学无关,只是恐怖片的变种》《文汇电影时报》1998年10卷第1期
④王志敏著,《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第309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随着越战结束,各种运动蓬勃兴起,以及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70年代迎来了科幻片的第二个高潮。以法国的《阿尔发城》、前苏联的《索那里斯》以及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1968年)为先导,直至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年)形成气候,科幻片也从B级制作逐渐升为A级大制作。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科幻片在掀起第三次高潮的同时也被末世情结所占据。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1984年)拉开黑色序幕,经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年)、凯文.雷诺兹的《未来水世界》(1995年)、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等影片的缀联,直到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1999~2003年),均呈现出注重视听、表象的特点,末日景象纷纭而至。
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上迎合各种口味的观众,类型的拼贴和融合已经成为科幻片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影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毫无质疑地具备科幻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幻想提供了保证,也能成为新的科学幻想的源泉。科幻电影的有趣现象是,它在想象空间中,最先进的科技所表现的,常常与古老的神话有关,甚至直接选取神话为己所用,如《骇客帝国》、《少数派报告》、《X战警》等。恰如皮洛所言:“一个发展电影和神话的比喻手段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编辑本段]【科幻片和灾难片的区别】
-- 黄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 。”
“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 。”
一、发展历程
几乎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cinematograph的同时,科幻影片便问世了。1895年的《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这部长约一分钟的影片展示了未来工厂的景象:活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在另一端瞬间就出现各种猪肉食品。这看似偶然和无意的选题却影响了之后一百多年的科幻电影。时至今日,在关于未来机器的电影中,电影人还是在重复这一简单的逻辑:机器等于神话,机器毁灭人类。他们或极尽嘲弄挖苦之能事反思机器工业对人性的摧残,或大显特效后期之手段展示机器对文明造成的灾难。
第二部有典可查的科幻电影是1897年的《20世纪医生的奇遇》:一个瘸子请求医生移植新腿,而医生却在移植双腿之后雅兴大发,将患者的头颅也换成了别人的漂亮脑袋。这种近乎嘲弄的描述甚至讽刺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医学有能力改变人类的一切时,人类本体是否已经发生了置换和错位?当科学家满怀欣喜地敲开生物技术的大门时,开门的会不会就是撒旦本人?
之后的科幻电影是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的天下。1897年他制作了一部关于X光仪器的短片,该片第一次将定格摄影和双重曝光特效应用于电影。1902年,他综合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两部小说,拍摄了影片《月球之旅》。该片以华丽制作和爆满票房一举成为科幻影片的里程碑作品,开创了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发的“太空旅行”题材。
20世纪20年代,艺术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而不断革新,世界科幻电影步入蓬勃发展时期——电影放映时间从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技术从无声走向有声,场面趋于庞大壮阔,蒙太奇等电影理论也逐一出现。30年代的“宇宙英雄”系列及其周边众多电影作品带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浪潮。
经历了60年代的短暂低谷后,1968年《人猿猩球》和《2001太空漫游》宣告了科幻电影第二次浪潮的来临。《2001太空漫游》堪称科幻电影的一大里程碑:场面宏大却不失细致入微,大到空间站,小至太空厕所,无不摄入镜头。70年代以后,一大批具有超人才华的优秀导演现身好莱坞,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在此期间拍摄了科幻电影领域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如1976年《星球大战》、1981年《银翼杀手》、1982年《E.T》等等。
20世纪90年代,电脑特效和信息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好莱坞转向高科幻、大投入、先进管理的运作模式,大量优秀影片如《侏罗纪公园》、《独立日》、《黑衣人》、《第五元素》等涌现影坛;其它国家的科幻片相较一落千丈,好莱坞科幻电影从此称霸寰宇。
2003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一些欧洲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蒸蒸日上,其中不乏法国《女神陷阱》、俄罗斯《守夜人》等优秀之作。相信不久的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海外片场将挑战好莱坞,科幻片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二、好莱坞电影模式
1.奇观与猎奇
从梅里爱开始,科幻影片就与令人目眩的奇观密不可分。宇宙太空、宗教神话、异域探险、历史传奇、童话世界……在梅里爱的数百部长短不一的影片中,遍布了各种奇观和幻想。但科幻题材对梅里爱而言,并非科学的延伸,而是借以呈现景观的道具。梅里爱的兴趣并不在于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来发展。他更为看重的是电影作为奇观呈现工具的能力。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评价的:“梅里爱利用特技经常是为了使人感到惊奇,它本身成了一个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手段……梅里爱发明的是未来电影的音节,但他应用的却是莫名其妙的咒语而非表达意思的语句 。”
梅里爱使得科幻电影烙上了无法抹去的奇观胎记,纵观好莱坞影坛,从1968年的《太空漫游2001》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从1976年的《星球大战》到1999年的《黑客帝国》……史诗般的太空旅行场景、几可乱真的史前恐龙形象、场面宏大的太空战争、幻如灵境的虚拟世界……无一不是借助奇观效应大赚票房。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一次次的冲击观众的视网膜,无数次观众以为奇观已经达到了极致而若干年后更大的奇观却总是呼啸而来。或许,好莱坞科幻片如果失去了高科技的特效包装,那么它便失去了最精彩的形式;而这个形式一旦被剥离出去,我们会发现它的内容已经所剩无几——实际上,好莱坞科幻片的内容即在于它的形式,形式便是它的内容。完全的,彻彻底底的奇观轰炸。
奇观是电影的本质之一。科幻电影兴起的几十年中,猎艳奇观的天性驱使着人们涌入影院,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塞入好莱坞的腰包;而好莱坞也看准了科幻电影的敛财天赋,将科幻电影的奇观特性一次次的强化乃至异化。当观众某一天对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观报以鼾声的时候,估计好莱坞视觉系的科幻导演只能将海洛因粉末撒在电影院的空气中,别无它法刺激观众的神经了。
2.与科幻小说
太阳下没有真正新鲜的事物,科幻的想象力也无法超出柏拉图为人们画下的认知洞穴。大师的科幻电影也无非是祖传的老三样不断旧饭新炒。选题集中现象在好莱坞科幻片里尤为明显,导演基本上是在重复作家的创意。很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影片都来源于著名科幻小说,或完全改编自小说原文,或籍由小说的一些著名情节、片段以及理念来获得灵感。仅菲利普K迪克一人被改编的电影就包括:1981年《银翼杀手》、1990年《全面回忆》、1995年《Screamers》、2002年《强殖入侵》、《少数派报告》和2003年《记忆裂痕》。著名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经典也大量被搬上银幕,如1966年《奇异潜航》、1999年《变人》、2000年《黄昏》、2004年《我,机器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幻类电影的选题局限。
但不幸科幻电影的艺术水平明显逊于科幻小说。目前主流题材的科幻电影,其水准基本上只相当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30到60年代)的水准。总体而言,90%的科幻题材集中在外星生物、人造生命、太空历险、时空异常和机器人等几个狭小的选题上。纵观近几年的科幻大片:《E.T》、《火星入侵者》、《异形》、《独立日》、《第五元素》、《火星人玩转地球》、《黑衣人》等属于反映外星生物的影片;《侏罗纪公园》、《第六日》、《哥斯拉》等是反映人造生命的影片;《太空漫游2001》、《星际迷航》、《红色星球》、《人猿星球》等属于反映太空历险的影片;《时间机器》、《回到未来》、《时空频率》、《蝴蝶效应》等反映时空异常;《机械战警》、《终结者》、《机械英雄》、《人工智能》、《我,机器人》等是反映机器人的题材……还有一些电影同时综合了几种题材,如《星球大战》同时包括太空历险和外星人元素,《黑客帝国》是机器人和时空转换的综合等等。但几乎没有一部作品能跳出臼窠。
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几种科幻题材更适合于搬上银幕;另一方面,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选题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和票房号召的符号,更容易引发出人们对影片的期待和热衷。如果某个电影是冷僻的太空物理学题材,那么导演一定要加上足以吸引眼球的噱头,诸如太空旅行冒险不慎坠入黑洞的边缘云云。
3.人物形象平面化 DOLCN.com
科幻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物刻画和表现的模式化倾向,较少有深入的人性揭示和反思。
在大多数的科幻电影中,一般都有一个全能的超级英雄,而这个超级英雄的大部分名额都被男性所占据,女性只是在其中作为点缀和陪衬。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少数派报告》中的乔恩,《我,机器人》中的侦探史普纳……他们天生就具备了常人所不及的敏捷和睿智,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他们没有深层次的个人行为动机,只是天生而来的被迫害者和反抗者。他们没有复杂的情感斗争,没有令人信服的个人性格……但是,这毫不影响科幻片的票房收入和观众认可度。
恰好相反,如果一部科幻片将大量笔墨用于人性的反思和人物的塑造,那么它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低成本的三流科幻片。例如1996年的《星河战舰》,情节极为简单,只是单线陈述人类与巨大昆虫的战斗过程,其人物基本都属于头脑简单的热血炮灰和场景配料,但是票房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至今被影迷列为科幻片的经典之一。而2003年的《星河战舰2》花费大量菲林刻画一个反主流的人物形象,人物饱满了,场面却平淡了,结果被视作当年最失败的狗尾续貂之作。
不仅如此,科幻片甚至允许主要人物的缺席和主线的模糊,科幻经典之作《太空漫游2001》就充斥着冗长的硬科幻场景描述和细节刻画,人物关系和性格描写几乎为零,其主旨据称在于揭示人类科学发展的核心奥秘,充满了神秘主义思辩和唯心哲学色彩。
当然,类似的科幻电影模式现在已经时过境迁,好莱坞也在不断丰富人物的菜谱,《黑衣人》的白黑配、《黑客帝国》的人种拼盘、《星球大战》的ET秀……角色的变化日益新奇。但是,这里人物依旧是场面的佐料,主角依旧是性格简单的英雄……否则,那就是抢戏——抢奇观的戏。
4. 科幻外套与审美俗套
实际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大部分只是一个普通剧加上了科学外套。导演们把恐怖片、动作片、灾难片和喜剧片的内容加以科幻的修饰,使之看起来如同科幻片,其本质的叙事结构和元素配比仍然延续了其他类型的电影。
例如恐怖片与科幻片的结合——这一组合模式最为历史悠久且理所当然——人类对于未知总是怀有不可理喻的恐惧心理,而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从第一本科幻小说《弗莱肯斯坦》起,各种科学怪物就以狰狞的面目来赚取观者的注意力。从恶魔到幽灵,从机器到巨猿……时至飞碟热兴起的若干年间,外星异种便取而代之,用更加神秘莫测和光怪陆离的面孔来恫吓观众。票房大获全胜的《异形》系列可谓是科幻加恐怖的典范。
科幻包装的动作片也极为常见,几乎每一部科幻电影都有大量的打斗场面,以至于人们往往搞不清楚个别正宗的动作片——如《007》电影中的某些集到底是科幻片还是动作片。实际上科幻片基本上无法剥离其动作元素,二者相区别的特征或许只在于谁为谁服务——到底是科幻元素装点动作电影还是动作噱头服务于科幻电影……说到底,二者其实是无法区分。
还有与灾难片紧密结合的科幻电影,例如《后天》和《天地大冲撞》等等。不曾发生的灾难往往比真实的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冰河时期的突然降临,彗星撞击的不期而至……好莱坞的特效使得所有天灾人祸都出奇准确地降临在纽约曼哈顿的附近。
还有科幻加喜剧,科幻加爱情,科幻加侦探等其他模式……只要制片人愿意,科幻配料——加什么锅底都可以。
[编辑本段]【文化与艺术评析】
1.现实关注的转移与虚化
幻片在它诞生之日起便远离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题材,远离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和人性悖论。正如每个时代都有清谈的士人和幻想的狂徒,当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们在高度紧张的生存竞争中,也需要一些超现实的梦境来寄托遐思。科幻无疑取代了过去神话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电影已然成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创造的幻象使得观众暂时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获得片刻的超脱和升华。
正如玛丽·奥勃莱恩所描述的科幻电影的诞生:
“一门新的艺术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种由它自己的巫师们在黑屋子里表演的部落的仪式,它引导观众进入松弛、半睡眠的状态,如同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描述的那种梦境:
睡眠有时会使哀伤的眼睛闭上,
把我从自己周围人们那里暂隔开 。”
科幻电影对于现实关注的虚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转移民众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将理想寄托于遥不可及的未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个时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但人类毕竟有着超脱现实的需要。在科幻片的世界中,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人们,号称最不可救药的人们,这些据说没有信仰的人们,在科幻的催眠下,嚼着口香糖和爆米花睡着了。
2.神性的科幻
这些评论可能言之过高,但是,科幻片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所具有的诗性和神性更适合于放松当下的人类主体。上帝已经死了,科学还活着,那么,就让科学来代替上帝,让新的神话和传说来救赎人类的灵魂吧。
四、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玛丽·奥勃莱恩 《电影表演》
约翰·巴克斯特 《电影中的科学幻想》
曾耀农 《论科幻影片》
路春艳 《对类型电影的认识》
张东林 《科幻电影:在幻象和本体之间》
虞吉 《电影的奇观本性》
党昊 《类型电影探因》
李瑞光 赵方 《好莱坞电影中不同叙事结构的人物塑造》
B. 请问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专业回答,最好分类回答,月多越好谢谢了!!!
库里肖夫效应苏联蒙太奇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电影发展史中涌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电影学派,以爱森思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和杜甫仁科为代表的电影工作者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拍摄实践,提出的电影蒙太奇理论第一次在电影理论研究中涉及心理学问题(这种涉及虽然是无意识的)也使他们成为百年电影史中少有的集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于一身的伟大电影艺术家。
一、谈到苏联蒙太奇学派,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何谓蒙太奇蒙太奇一词源于法文montage,原意为建筑学上的装配、构成的意思,而在艺术创作中则是由苏联摄影家罗德钦柯第一次提出。他通过将不同的照片拼贴以造成新的效果,称“照相蒙太奇”。
由此可见,在电影中蒙太奇实际上就是指把不同的或原本不连续的素材接在一起,使之产生新的效果和意义。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蒙太奇并不是电影的专有名词,而时下盛行的将各类影片原声消去再配上方言笑话的节目,称之为“开心蒙太奇”也是对蒙太奇概念的曲解,另外,蒙太奇只是单纯的电影手段,本身并不带有革命性(就像语言没有阶段性一样)。
二、苏联蒙太奇学派发展的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艺术家们面临的不是经济危机和生活的惨剧,而是一次推翻沙皇统治的国内革命的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激情。
1917年10月革命前,我国的电影工业在世界电影工业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只在莫斯科和彼德格勒有一些私营电影公司。1910年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使进口影片大幅削减,这种情况就使俄国的私营公司有机会发展,于是从1910年到1917年前俄国推出了许多节奏缓慢的通俗喜剧,这类影片在当时吸引了许多本国观众,但国外则鲜少能看到。
1917年十月革命后,次年7月,苏联国家教委的电影部门开始对电影胶片实施管制,这就导致了许多私营公司囤积胶片,有些甚至带着器材逃往别国,另一小部份公司勉强接受了这一管制,但内心盼望红军在战争中失利,使其运作能恢复到战前状态。
真正的苏联电影应该从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将旧俄国电影收为国有化的一项法令开始的。这种投资方式的变化,在战后苏联物资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由国家出资保证电影事业的发展,无疑对一个新兴的民族电影是有益处的和积极的。1922年,列宁又发表讲话提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这句话成为苏联电影的运动纲领,使得苏联电影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这样的投资方式也将影片的内容局限在社会主义的宣传和规劝上。
三、苏职蒙太奇学派的主要成员及理论
1、爱森思坦的理性蒙太奇
1958年在布鲁塞博览会电影节中,来自世界各国的127位理论家和史评家评选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影片,结果爱森思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以100票位列首席。②这次评选证明了爱森思坦的理性蒙太奇理论在世界电影史中的地位。
爱森思坦早年学习机械工程,懂得修路架桥等机械规律和操作机器的有关原理,所以他认为通过严密的分析,能够发现支配一切艺术形式的规律。
爱森思坦的理论研究主要受到以下几种理论的影响:①19世纪黑格尔关于“正题、反题、合题”三段论的辩证法和马克思提出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爱森思坦试图把这种哲学运用于电影,提倡使两个不同性质的镜头或段落(即“正题”和“反题”)相冲突,以建立一个新概念(即“合题”)在《电影形式的辩证方法》(1929)一文中,爱森思坦说明了镜头与字幕的关系,以及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代表着各个辩证阶段;“命题(抽象概念)内部的冲突——在字幕的辩证法中阐明自身——在镜头内部的冲突中形成自己的空间形式——在蒙太奇中越来越强烈的爆发——在不同的镜头之间发生冲突。”③爱森思坦力求通过这种辩证的冲突使观众入迷,使之摆脱消极和自我。例如:《战般波将金号》中“敖德萨阶梯”一段,爱森思坦通过在岸上欢乐的人群与波将金号上胜利的水兵间反复切换,建立自己的“正题”。步兵到来,镇压岸上示威人群时,爱森思坦引出自己的“反题”,波将金号上的水兵对阶梯上的镇压、屠杀作出反应,向镇压者的总部开炮了,这代表“合题”。
②要森思坦的理论还受到日本象形文字的启发。
爱森思坦认为蒙太奇与日本象形文字之间有一致之处,两个不同形象的文字融合在一起,即构成一个表义的文字,例如鸟的图形加上嘴的图形即成为“鸣”,而“鸣”字的意思不是“口”“鸟”之和,而是它们的乘积。也由此,爱森思坦提出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概念就是“将描绘性的,含义单一的,内容中性的各个镜头结合成有思想的前后联系和系列。”④爱森思坦早年从事舞台导演工作,在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智者干虑,必有一失》中,爱森思坦提出了“吸引力蒙太奇理论(在我国的翻译著作中将之译为“杂耍蒙太奇”,这是不恰当的。“杂耍”是指由小丑在换场时进行的表演,意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爱森思坦的蒙太奇理论中强调的不是“杂耍”的过程,而是吸引观众注意力这一本质,所以应称为“吸引力蒙大奇”)吸引力蒙太奇强调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的组合,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结论。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使爱森思坦走向了电影艺术创作,在1924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罢工》中成功运用了这一理论——沙皇俄国屠杀工人和屠宰场宰杀牲口的镜头交替剪辑,表现工人像牲口一样任人宰割的典型蒙太奇段落。
在继续拍摄和研究中,爱森思坦认为单个镜头是一个蒙太奇细胞,作为单独的实体是没有价值的,正如他在《电影的语言》一书中的论述:“个别形象本身越引人注目,影片就越像一系列漂亮而互不相关的照片。”⑤只有通过剪辑才能获得无限的意义。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末,爱森思坦提出了理性蒙太奇理论。在他的蒙太奇观中,镜头A不仅仅是与镜头B先后出现,也不是A和B加在一起成为“A+B”或“AB”,而是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意识“X”。这个变化的原因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正如他所说:“任何种类的两段影片放在一起,就会从那种并列的状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新的概念,一种新的性质。”⑥这一理论是爱森思坦蒙太奇观的基础。
爱森思坦以冲突为基础建立其蒙太奇理论的,我们过去对爱森思坦的理论认识有一个误区,总认为他将单个镜头视为无意义的,而事实上,在建立蒙太奇的体系过程中,爱森思坦考虑了三个层面的意义:单个镜头、镜头组合以及影片的整个形式。通过其变化、运动和冲突的宇宙观引伸出单个镜头内部可能产生的几种冲突:1、线条的冲突;2、平面的冲突;3、立体的冲突;4、空间的冲突;5、光的冲突;6、速度的冲突;7、物体和观点的冲突(即采用罕见的拍摄角度);8、物体及空间的冲突(即通过透镜使物体失真);9、事件及其时间性的冲突(例如:慢动作或快动作)⑦爱森思坦的理性蒙太奇理论和他的电影作品不但在世界电影史中具有及高的地位,也对其后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4年希特勒上台后,与戈贝尔召见了德国著名制片厂乌发的制片人,给他们观看《战舰波将金号》并要求他们拍摄出一部德国的“《战舰将金号》”以讲述南非的布尔战争;《教父》中导演将孩子洗礼与黑帮杀人交叉剪辑在一起,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科波拉在《现代启示录》中借鉴了《罢工》中的屠杀段落在杀上校一段中插入杀牛的镜头,用以表达观点;《巴顿》中巴顿将军打士兵的延时镜头则是受到敖德萨阶梯段落中婴儿车的启发……(附影片实例)而爱森思坦的理性蒙太奇观念被普遍大量运用则是在广告中,通过组合,使两个镜头表达出新的意义,在广告中不但明确,且节省时间。(例如:酒杯+急驰的车撞=不要酒后驾车)另外,爱森思坦认为声音是一个独立的元素,单独的声音和画面相结合也能产生出新的意义,这就是在声音出现后爱森思坦提出的“对位法”,爱森思坦曾经说过:“如果搞理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位那么电影的声音只存在对位和同步。”⑧在雷内•克莱尔的影片《百万法郎》中实现了这种“对位”的表现手段。导演在一群人抢彩票的画面同时加上了足球赛的赛场争球声,使画面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含义。(爱森思坦的叙事方法、结构和使用演员等方法将在普多夫金的叙事蒙太奇段落中与之对比阐述。)
2、库里肖夫提出的“库里肖夫肖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的实验过程中,库里肖夫与普多夫金将一个演员没
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与另外三个镜头:桌上的一盘汤、棺材里的女尸、小女孩玩着玩具狗熊相互组接起来。结果在观看中观众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产生了对他的表演评价。
由此,库里肖夫总结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也就是说,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而不成其为艺术,只有通过蒙太奇的创作才能成为电影艺术,并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结构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⑨
“库里肖夫效应”对于认识电影,及其表达方式是非常重的,而且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个被认可的心理学现象。在云南艺术学院影视系的教学中,就有一个练习,要求将《红高梁》中土匪抢劫一段和姜文、巩俐在高梁地中的段落顺序打乱,重列(见实例)结果,观众看到的姜文的表情较之于影片本身的情节就产生了严重改变。这个练习不但使我们了解了剪辑的作用,也足以证明“库里肖夫效应”。
但是不以电影本体出发,不从电影实质研究电影的“综合论”则没有看到库里肖夫效应的重要作用。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张俊祥就在一次影剧讲习中说:“库里肖夫效应是无稽之谈。”
3、普多夫金的叙事蒙太奇
普多夫金大学时期主修自然科学,在接触电影前当过演员,做过场记,搭过布景,也写过剧本。后进入国立第一电影学院学习。1922年,普多夫金进入库里肖夫实验室工作,与库里肖夫一起进行了大量实验,前文提到的“库里肖夫效应”就是由普多夫金协助完成的。
普多夫金的影片创作和理论观点深受格里菲斯影响,力求通过剪辑使思想和情感有效沟通。接下来我将普多夫金和爱森思坦的理论及创作观点进行对此,以阐述普多夫金的叙事蒙太奇理论。
首先在剧作方面:普多夫金强调剧中本创作的重要作用,属再现美学的传统形式。在他的影片中延续了格里菲斯的叙事形式,强调严谨的叙事结构和深思熟虑的情节;而爱森思坦的影片则相反,这些影片都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脉络,结构松散,不讲求连贯。
在演员选择方面:北京电影学院教材《外国电影史》一书中说普多夫金“一般都依靠杰出的演员来扮演剧中人物……”(《见外国电影史》P78)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普多夫金认为在电影中“舞台表演”是危险的。普多夫金在1929年二月三日对英国电影协会作的演讲中说:“我只要处理真实的素材——这就是我的原则。我坚决认为,在表现真水、真树和真的花草的同时,演员的脸上却粘着假胡了和画着一道一道的假皱纹,或是仍像在舞台上一样地表演,是令人不能忍受的。因为这样就违反了电影风格最基本的概念。”
⑩普多夫金也在影片创作中进行了实践,例如,在《成吉思汗的后代》一片中,普多夫金就雇用了一些真正的蒙古人进行表演,为了表现他们带着惊喜的神情看着一块珍贵的狐皮,还特别请来一位魔术师在蒙古人面前表演,拍下他们观看时的神情,然后把这个镜头同商人手里拿着狐皮的镜头接起来,得到了所需要的效果。而为了达到倒叙事目的,在普多夫金的影片中都有主要角色、主人公。爱森思坦的影片中多采用具有典型人群代表特征的“类型演员”,爱森思坦影片中的人物都是集体人物,没有主人公。
与爱森思坦一样,普多夫金也常在影片中使用隐喻,但他的喻体则来自叙事和场面中,不象爱森思坦那样任意选择喻体。例如《母亲》中,普多夫金用春暖花开和死囚被释放相接,用冰雪融化和人民正义行动开始相接(附实例)。正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状物抒情”手法。而爱森思坦在《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阶梯”一段最后则运用三个不同姿势的石狮接的镜头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附实例)。
这些例子也说明在情绪表达上,普多夫金的叙事观念使他表达情绪时用现场有关对象的实际影像来表达;爱森思坦则刻意使影片刻意摆脱表面上的前后连接。
从以上的对比也不难看出在剪辑观念上普多夫金的电影本质是古典式的,镜头偏向积累性质,追求由故事支配的全面情绪效果;而爱森思坦的影片则是通过理性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剪接,表现一系列的思想交锋。
普多夫金的叙事蒙太奇理论对故事片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场景抒情的手法也被广泛借鉴使用。在郑君里的影片《枯木逢春》中,见到毛主席的村民回村时,山花开放这一片段就仿照了《母亲》中的段落。在沈西苓《女性的呐喊》一片中工人抢饭吃时,接旁边一群鸡啄米的镜头,隐喻工人非人生活的段落也可见叙事蒙太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但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看,苏联蒙太奇学派对其影响似乎仅限于叙事蒙太奇上,究根朔源我想首先是因为中国电影受好莱坞影响甚深,爱森思坦超越叙事让镜头间的衔接产生新含义的观念与中国电影人的观念想距太远,不能完全为人所理解;再者,我国当时对爱森思坦的理论研究著作翻译不多。
普多夫金对其后电影人的影响也很大。著名的导演库布里克从未受过专门训练,他就曾说:“我学会拍电影是因为一本普多夫金的书和看许多影片。”
4、杜甫二科的诗意蒙太奇
所谓诗意即是指脱离现实,具有诗的概括能力,而诗意蒙太奇只能存在于默片中。因为这是一种艺术的概括,默片因其无声,是纯视觉的所以不接近生活,具有这种概据能力,可以抽象。
从杜甫仁科的影片《兵工厂》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片段体现了这种表现手段。德国兵看到自己被自己毒死;乌克兰士兵则在战斗中不会死亡;画框中沙皇的画像变活,画中的沙皇开始活动;甚至被鞭打的马匹也张口说话(通过字幕表现)……(附实例)这些非真实的情况都是通过杜甫仁科诗意的处理来表达含义的。
萨杜尔在他编著的《世界电影史》一书中称赞杜甫仁科的另一部作品《土地》表现了他用别具一格的抒情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爱情和死亡。在他的默片中详谥着充满话力的,新鲜的抒情气息。
我对蒙太奇,苏联蒙太奇学派的认识和理解还是很粗浅的,但是我深知对于电影本体和电影表现手段的认识研究对于学习电影的重要。因此必将继续钻研。感谢周传基教授和宋杰教授在写作过程中的悉心指导。
注释:
②引自:1958年北京电影局译委会《电影艺术译丛》第八期
②引自1929年爱森思坦论文《电影形式的辩证法》见《电影形式和电影感》P53
④引自:1929年发表的爱森思坦论文《电影的原理和象形文字》
⑤引自:《电影的语言》爱森思坦著P111
⑥引自:《蒙太奇的方法》爱森思坦著 1929年
⑦“九种冲突”引自:《电影的语言》爱森思坦著1934年
⑧引自:爱森思坦的手稿,周传基教授翻译保存
⑨引自:《外国电影史》P71
⑩引自《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著
参考书目及文献:《世界电影史》
《电影的形式与风格》
《电影形式的辩证方法》
《电影形式和电影感》
《电影的原理和象形文字》
《电影的语言》
《蒙太奇的方法》
《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外国电影史》
转自:http://bbs.mov6.com/archiver/tid-29474.html
C. 江山蒙太奇电影城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是由光线传媒出品的校园青春片,由姚婷婷执导,白敬亭、郭姝彤、李宏毅、王鹤润、丁冠森等主演[1] 。
该片改编自刘同同名小说,讲述了“好学生”林天娇和“学渣”高翔,从偏见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学生成长烦恼的故事。该片于2016年4月22日在中国上映[2] 。
D. 江山蒙太奇电影院今日上映什么电影
威尼斯之鲨
3.9分加入收藏
主演:史蒂芬·鲍德温瓦内莎·约翰逊Hilda van der MeulenGiacomo Gonnella
导演:丹尼·伦纳
类型:恐怖动作惊悚
看点:动物面对死亡
时长:88分钟
年代:200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意大利语
简介
E. 2010年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和电影吗多介绍点!如题 谢谢了
片名:刺陵 导演:朱延平 演员:周杰伦 林志玲 曾志伟 陈道明 黄一飞 关晓彤 陈楚河 苗圃 主题曲:《玫瑰》 作词:刘家昌 作曲:刘子千 演唱:刘子千 片尾曲:《带我飞》 作词:林志玲 作曲:周杰伦 演唱:林志玲 剧情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曾经诞生了无数繁华一时的王朝,演变出数不清的文化传奇。千百年来,这些王朝起起伏伏,生生灭灭,唯一不变的,只有这片沙漠。 在这片沙漠里,埋藏着数量惊人的宝藏。这些宝藏安静的沉睡在黄沙之下,没有人能够走进这里,开启宝藏之门。因为这里有一群神秘的守护者,世世代代都在守护着这片无垠的沙漠,传说守护者的领头人才有资格称为大漠飞鹰,每一个守护者,都拥有一门超强的东方武术。 一代新的大漠飞鹰诞生,他的对手注定要从此远离这个地方,在这个以力量来说话的沙漠世界,胜利才是王道。没有人会记得失败者是谁,然而宁静的沙漠即将迎来狂沙暴风,因为一张记载着失落了千年踪影的古城藏宝地图已引来群雄的争夺。 乔飞一直进行古文物的保护工作,专门打击盗墓及文物走私倒卖的犯罪活动。而此时恩师的独生女蓝婷却遭另一伙寻找古城的探险者绑架,要挟乔飞交出地图。终于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巨战后,乔飞救出了蓝婷,但地图却遭人抢走。乔飞只想一人独自涉险完成任务,未料却多了三名并肩同行的战友:蓝婷、排骨与考古家华定邦。 华定邦曾是考古界的明星级人物,醉心于追寻宝藏的他多年前一次的寻宝酿成所有伙伴罹难的大惨剧,也因此一蹶不振,沦为酒鬼,现在他再度踏上寻宝的旅程,理由为何暂无人知。 蓝婷不畏前路凶险而坚持留下,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她想知道这个沙漠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让她父亲花上一辈子的时间,这是她去了解死去的父亲唯一的办法。乔飞也有急于解答的疑惑,眼前的沙漠因为守护者大漠飞鹰的失踪,已变成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乱世界,而与守护者有极深渊源的他自觉更有责任去解开飞鹰的失踪之谜,让沙漠回复原有的和平和美丽。 一路上四人面对来自沙漠的莫测天险残酷狙杀和彼此之间的矛盾纷争,结果在这个无情无义的沙漠上留下了有情有义的足迹。终于,度过重重难关,传说中的古城出现在眼前。 http://sj.bbs.91.com/thread/26/75/20100211/4b73748a031c59913-1.html 片名: Astro Boy (2009) 其他中文名:《原子小金刚》(台湾译)/《小飞侠阿童木》(港澳译) 导演: 大卫·鲍沃斯 David Bowers 编剧: 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 Osamu Tezuka ....(comic series) Timothy Harris ....(screenplay) 英文配音: 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克里斯汀·贝尔 Kristen Bell 比尔·奈伊 Bill Nighy 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Astro Boy(2009)预告海报 尤金·列维 Eugene Levy 内森·连恩 Nathan Lane 马特·卢卡斯 Matt Lucas 国语配音: 徐娇——阿童木 谢楠——歌娜 张铁林——天马博士(阿童木父亲) 董浩——茶水博士 王刚——哈马 潘粤明——家居机器人奥伦 羽泉——四个小机器人 制作人: Maryann Garger ....procer Francis Kao ....executive procer Yoshihiro Shimizu ....executive procer Pilar Flynn ....line procer 原创音乐:Original Music:约翰·奥特曼 John Ottman 摄影:Cinematography:Pepe Valencia 剪辑:Film Editing:Robert Anich Cole 选角导演:Casting:Linda Lamontagne 服装设计:Costume Design by:Jane Poole 视觉特效: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Yan Chen 影片类型:动作 / 科幻 / 动画 国家/地区:日本 / 美国 / 香港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Astro Boy(2009)剧照制作成本:$40,000,000/estimated 摄制格式:Digital 洗印格式:35 mm 上映/发行日期: Japan 2009年 USA 2009年10月23日 China 2009年10月23日 剧情简介 《阿童木》[3]中的天马博士是世界闻名的天才科学家,深深爱着儿子的他决意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可是一次意外却使得儿子永远的离开了他,痛失爱子的天马博士差点就此意志消沉,出于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天马博士决定按照儿子的外形制造出一个机器人,他将其命名为阿童木。 阿童木外表与人类无异,身体内的蓝核力量给阿童木无穷的能源支持,使他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此外,天马博士还将儿子的情感与记忆注入了阿童木的大脑内,所以阿童木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类,他以为天马博士就是自己的父亲,殊不知天马博士还沉浸在对儿子思念的悲痛里不能自拔,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天马博士决定将阿童木扔掉,忘却这段记忆。 茶水博士是天马博士的同事,知悉了天马博士丢弃了阿童木,不忍心阿童木就此放逐的茶水博士开始暗中帮助伤心欲绝的阿童木。渐渐的,阿童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知道了自己机器人的身份,也知道了自己不同寻常的出生经历,因此他决定,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做些什么。在旅途里,阿童木结识了既漂亮又足智多谋的柯娜以及一大群伙伴,他们开始闯荡这个世界,机缘巧合之下阿童木认识了哈马,阿童木一厢情愿的将哈马当做了自己的父亲。 另一厢,城市中的军队总司令史东总督总是想建立自己的机器人军队,而使他大为头疼的就是机器士兵的能量来源。这时候,哈马告诉了他阿童木的来历,史东总督对于阿童木身体内的蓝核能量相当感兴趣,他认为蓝核力量就是自己机器人军队的完美解决方案。不知情的阿童木危在旦夕,柯娜对天马博士晓之以情,他醒悟过来,决定拯救阿童木……… http://sj.bbs.91.com/thread/26/75/20100206/4b6d5e0f09c7c2813-1.html 中文片名 飞屋环游记 英文片名: Up 更多中文片名: 天外奇迹.....中国台湾译名 冲天救兵.....中国香港译名 更多外文片名: Là-haut......法国译名 Oben..........德国译名 影片类型: 动画/ 动作 / 家庭 / 冒险 片长: 96 分钟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摄制格式: Digital 洗印格式: D-Cinema .....(3-D version) 35 mm 显示比例: 1.85 : 1 影片票房: 美国首映票房:$68,108,790 美国累计票房:$292,979,556 海外累计票房:$409,600,000 全球累计票房:$702,579,556 评级: PG (家长指导级,因为有危险和打斗镜头) 演职员表 导演: 彼特·道格特 Pete Docter ......(director) 鲍勃·彼德森 Bob Peterson ....(co-director) 编剧: 鲍勃·彼德森 Bob Peterson ....(screenplay) 监制: 约翰·拉塞特 John Lasseter .........(executive procer) 安德鲁·斯坦顿 Andrew Stanton ...(executive procer) 制片: 乔纳斯·瑞沃拉 Jonas Rivera 主演: 埃德·阿斯纳 Ed Asner....(voice) 乔丹·长井 Jordan Nagai ....(voice)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voice) 约翰·雷森博格 John Ratzenberger ....(voice) 保罗·黎丁 Paul Eiding ....Additional Voices (voice) 戴尔里·林多 Delroy Lindo ....(voice) 鲍勃·彼德森 Bob Peterson ....(voice) 杰罗梅·兰福特 Jerome Ranft ....(voice) 原创音乐: 迈克·吉亚奇诺 Michael Giacchino 艺术指导: 里奇·涅尔华 Ricky Nierva 美术设计: 拉夫·埃格尔斯顿 Ralph Eggleston 中文配音: 袁国庆 ........卡尔(老年) 王籽苏 ........艾丽(少年) 蔡佳伟 ........小罗 翟巍............豆豆 戴学卢 ........查尔斯·蒙兹 制作: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美国]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Walt Disney Pictures [美国] 发行: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s (2009) [美国] 音效公司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2009) [希腊] 博伟国际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2009) [阿根廷] 博伟家庭娱乐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BVHE) (2009) [美国] 中文制作: 中国上海电影译制厂 获奖动态: 第6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奖项提名: 最佳动画片Animated Film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Original Score 剧情介绍 故事开始时,小男孩卡尔·费迪逊(Carl Fredrickson)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新闻影片,著名探险家查尔斯·蒙兹(Charles Muntz)和他的爱狗们刚刚乘坐热气球从南美探险归来,蒙兹宣布发现了新物种,但科学家们不信,称他是个骗子,蒙兹名誉扫地。不过小卡尔对蒙兹的经历深信不疑,对他的话句句在心,尤其是他那句“探险就在前方”(Adventure is out there)更被小卡尔当作至理名言,他也想像蒙兹一样成为伟大的探险家。 画面一转,小卡尔牵着气球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路过一个无人居住的房子前时,传来了另一个孩子的声音,这是个假小子性格的女孩,叫艾丽(Ellie) ,她也同样迷恋蒙兹的探险故事,喋喋不休的艾丽拿屋子顶上的风向标当操纵杆,把整个屋子当成一艘大飞船,竭力说服不知所措的卡尔加入她的计划,坐着“飞屋”冒险。当然两个孩子并没能飞起来,而是摔了下来。不过卡尔和艾丽就此结识。随后的时间,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他们俩长大、结婚、在一起生活的蒙太奇片段,艾丽做了动物园管理员,卡尔则弄了个车专门卖氦气球。两人一辈子都梦想着到蒙兹提到的南美洲“仙境瀑布”(Paradise Falls)去探险,但他们始终都疲于为生活而奔波。直到艾丽病逝,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 艾丽去世以后,卡尔变得孤僻起来,不愿与人接触。但更糟糕的是,他的屋子正好处在政府计划开发的地皮上,这里即将建造一幢摩天大楼。不愿搬离这里的卡尔成了一个“钉子户”,政府派人来准备将他送到养老院,不过就在那些人来之前,卡尔作出决定,带着屋子一起离开这里,前往南美,去实现妻子和他共同的梦想!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预告片里那经典的一幕,五颜六色的气球拽着一整幢房子飞向了空中。飞屋在空中俯瞰大地的画面十分漂亮(这也正是激发导演创作这部影片的初始灵感)。 不过老卡尔没想到的是,他的飞屋上搭乘了一个“偷渡客”——8岁亚裔小男孩小罗(Russell) ,这个过度乐观的小男孩喜欢快速的说个不停,他参加了野外探险者协会,为了成为高级会员,正需要集齐最后一枚徽章——帮助老人徽章。不幸的是他挑选的帮助目标是脾气古怪的卡尔,卡尔讨厌这个老跟着自己的小胖墩。 卡尔想了很多种把这个讨厌的小孩从飞屋丢下去的方法。但在他付诸实施之前,飞屋飞进了一个风暴云团,艾丽的很多遗物掉下去了,卡尔手忙脚乱的保护这些东西……卡尔醒来之后,“偷渡客”小罗告诉仙境瀑布卡尔,他的GPS可以帮助他们飞到“仙境瀑布”,不过卡尔还是割掉几个气球,准备降落并把小罗送上回家的汽车。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浓雾中已经接近地面的飞屋撞上巨石,房子虽然躲过一劫,但卡尔和小罗都被抛了下去。眼看飞屋就要飘走,卡尔用水管套住了它,接着飞屋拖着他一直到了悬崖才停住,卡尔这才发现,“仙境瀑布”就在眼前(如右图)。从这里开始两个人开始拉着飞屋步行前进(他们随后来到了丛林里面)。那天晚上,小罗跟卡尔谈到了自己的家境…… 在丛林里,卡尔和小罗遇到了新的朋友——一只长着长长红色的喙的色彩斑斓的大鸟(就是探险家蒙兹发现的新物种),这只鸟真的很大,还喜欢吃巧克力,小罗给它起名叫凯文(Kevin) ,鸟很喜欢小罗,但不太喜欢卡尔;接着两人又遇到了第二个朋友——会说话的狗“逗逗”(Dug),说这只狗会说话并不确切,实际上是狗脖子上戴的项圈能把狗的想法通过人类语言表达出来,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峡谷,那里有好几只狗出场,两只斗牛犬,一只杜宾犬(后面陆续还有其他很多狗出场,这些狗都和蒙兹有关)。 随后,爷俩被带到一个飞艇里,他们发现这个飞艇的主人居然就是探险家查尔斯·蒙兹,他的目的是抓住大鸟,证明自己。 得知蒙兹为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后,爷俩抢先逃跑。在把大鸟放回家时,蒙兹赶到并带走了大鸟……然后,爷俩就和蒙兹展开了搏斗,要救出大鸟。但蒙兹从飞艇中放出飞机,干扰飞屋前行…… 搏斗过后,蒙兹和飞屋都坠下云层。而爷俩和大狗在和大鸟道别后,驾驶着蒙兹的飞艇回到了城市,小罗也获得了由卡尔奖励的徽章,三“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过着幸福快乐而惬意的生活(就像小罗在跟卡尔谈家境时描述的那样)。而他们的飞屋最终随气球独自飘落在“平顶山脉”的仙境瀑布边上(而蒙兹下落不明),实现了艾丽和卡尔一生的梦想。 http://sj.bbs.91.com/thread/26/75/20100210/4b7287610dff0d913-1.html 阿凡达,花田喜事2010.大兵小将
F. 介绍下<情书>
编导: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
丰川悦司
柏原崇
日本富士电视1995年出品
酒井美纪
内容介绍 >>>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是岩井俊二指导的第一部在电影院公映的剧情长片,上映后立即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引起轰动。这部清新感人的《情书》已经成为九十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
同很多日本电影一样,《情书》也反映了死亡。可以说《情书》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着生死而展开的,但与众不同的是,它并没有刻意去表现死亡的恐怖与残酷。男性藤井树的遇难,少女藤井树父亲的去逝都被淡化为一种哀思和怀念。而影片对女性藤井树的病危、抢救过程却着墨颇多,意在通过这种生死较量的情节衬托出生命的珍贵。
《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看到博子站在皑皑白雪中面对深山大声呼唤的时候,藤井树最后看到书卡背后画像而感动落泪的时候,我想有关生命和爱情的一切争论已没有意义。
1998 日语电影 ★★★★★
两个名字相同的人,两个样貌相同的人,加起来(二女一男)共三人,因其中一人生命结束,让三人关系得以被一封封情书的联系起。究竟最爱是谁,一切从回忆开始……
导演:岩井俊二
主演:中山美穗、柏原崇
· 剧情·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在两年前爬山意外身亡,然而博子对他仍念念不忘。一天偶然找到树
少年时期的旧址,因怀恋之故,便依照地址
寄了一封情书,抒发牵挂之情。始料这封寄
往天国的信却辗转送到与树同姓名的女子手
上,巧合地,她原来与树是儿时的同班同学。
于是,两位素未谋面的女子便开始书信来往,
故事便由这一封封的情书回忆开始……
《情书》并非大兴土木,耗资千万之作,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情书》有如涓涓细流,芳醇清茶,一切都来的美伦美奂,令人陶醉神往……
《情书》中的中山美穗轻如空气般的纤细且富有透 明感的表演,宛如一股清 泉,晶莹透底,清醇爽 ,点点滴滴,如轻沙细浪.....
剧情:
神户,冬日一个飘雪的日子。渡边博子和亲友们正在祭拜她2年前因山难而去世的未婚夫藤井树。
虽然藤井树已死去,博子却始终对他无法忘怀。偶然的机会,博子发现了藤井树的初中毕业留念册......。博子发出了一封寄往天国的信。
敬启者藤井树:
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 上
这封信辗转寄到了北海道小樽(藤井树中学时代所在地)一个女孩手中。
博子收到了她从未奢望得到的回信
敬启者渡边博子:
你好吗,我很好,只是有点小感冒。
藤井树 上
现任男友秋山为了让博子忘却死去的藤井树,决定和博子一起到小樽去弄清真相。 原来,这是一个和博子未婚夫同名的一个女孩。藤井树(女,以后简称阿树)因感冒去医院而没能和博子见面。博子给她留了封信说明自己给她写信的原因。
在车站,博子巧遇到阿树,看到这个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博子立即猜到她就是藤井树。
博子伤心不已,明白藤井选择自己可能是因为喜爱阿树。
博子收到阿树的信,告诉她自己确实有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初中同学,那人就是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在博子的要求下,阿树开始写出自己对男藤井树(以后简称藤井)的回忆,却不小心写出一段自己已经忘却了的记忆。
对于阿树而言,初中的生活似乎是在同学们不愉快玩笑中度过的。因为和藤井同名同姓,因此常常受到作弄。诸如什么藤井树方程式之类的笑话,在值日时把二人排在一起。选图书管理员时也把二人选到一起来作弄他们。
但仔细回想起来,似乎藤井还颇受女生欢迎。因为阿树也有一次受托替别的女生牵红线。
另外的回忆来自藤井偶尔对她的欺负,诸如拿错试卷故意不还她之类的。最奇怪的还数藤井在和她一起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一点也不帮她,只是自己藏到书架中写点什么,常借一些没人看的书。
体育场上的回忆似乎是阿树对他的最后回忆。藤井虽然受伤,但仍参加学校运动会比赛,摔倒在跑道上。
应博子的请求,阿树来到学校,为博子拍几张他们学校的照片。意外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校里的一个传奇。原来藤井在无数无人借阅的图书的书签上,写下藤井树的字样。因而阿树的学妹们认为定是某个深爱着她的男生写下的,觉得非常浪漫和羡慕。阿树连忙解释是藤井在写自己的名字,然而真是这样的吗? 阿树对藤井真正最后的回忆来自于阿树的父亲去世的那次相遇。在三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父亲因肺炎去世,阿树在家料理后事,没去学校。藤井来到她家,请她帮还自己借的书《追忆逝水年华》。问他为何自己不去还,藤井说自己不能。过了一个星期,阿树到学校去,才知道藤井转学到神户去了。于是阿树把《追忆逝水年华》放还书架上。 秋山陪着阿树来到藤井遇难的山上,向藤井告别。
博子把阿树写的回忆寄还她:
写在信上的记忆是属于你的。
阿树的感冒恶化为肺炎,窗外大雪纷飞,救护车没法及时感到,爷爷背着她及时赶到医院,爷爷向阿树的母亲证明了自己当年送儿子到医院的决定是正确的。
秋去春来, 一群学妹来到阿树的家。 她们手中拿的正是那本《追忆逝水年华》。 拿出那张写着"藤井树"的借书卡,翻过来,背面是阿树的画像,显然那是已故的藤井画的。
影评:
《情书》用镜头和情感精心编织了一段埋葬多年未被揭发和一段生死不逾的情感,虽然通篇没有一个“我爱你”,但却让人深深感到爱情的最真最美。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两年前登山遇难,她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按男友少年是的地址向心中的天国寄了一封情书: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想念你。博子意外地收到回信,落款竟是藤井树。继续通信,博子发现,这个女藤井树和男藤井树是中学同学,并且整个中学时期男藤井树都深爱着女藤井树。博子按地址赶到,发现一个秘密,女藤井树竟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随着回忆的不断掀开,博子致意要弄明白的是,这么多年来,男藤井树一直深深爱着的,究竟是女藤井树呢?还是貌似女藤井树的自己呢?两个容貌酷似的的美丽女子,一个深爱而不能得到,一个被爱却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死亡,她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没有回应的爱会是如此美丽和忧伤。 整个故事都在日本以雪景出名的小博,漫天的大雪由始至终都飘在观众的心里,男藤井树的少年之恋,博子对未婚夫的深深眷恋,女藤井树渐渐发现以往所不知的爱情真相……直到最后,博子终于放弃了对男藤井树是否爱自己的追问和折磨,来到他遇难的山上,站在及膝的积雪中对黎明是的山顶放声大喊:“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想念你!”寒冬下依然温暖的浓情世界,让人落泪……
-------------------------------------------------
情感的缺憾
撰文:普欣
相对于单调而程式化的生活,个人情感世界则是纷芜而隐晦的《情书》这部探寻个人情感世界的日本影片,在以艺术语言将人物复杂的心灵感受予以细腻表现的同时,颤动着观者的心灵,引发着我们对自身生活的思索。
影片采取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手法,以博子与树子的回忆为叙事视点,牵引着观者一并追溯、梳理着那份早已逝去的情感历程,并逐渐撩拨起隐蔽于故人心中的初恋情怀。 影片精巧的叙事结构模式对过去与现实、神户与小樽的异地故事加以巧妙串联,弥合起时空的距离,展显出时间与空间的对称美。
回忆段落中那近乎梦境般的闪回镜语不仅表现出少男少女间朦胧而微妙的情愫。而且构建起影片的情绪部,从而使影片画面具有美学的感染价值与丰富的情感内蕴。
敏感多情的藤井对于纯洁无虑的树子的爱恋终因重重犹疑而只能默默地将无尽的苦涩埋藏于心灵深处,直至生命即将熄灭的时刻才以一曲悲歌将心中的压抑予以彻底的释放。从片中人物的际遇,我们感受到,无论是藤井对树子的幽幽暗恋,还是博子对藤井的浪漫追思均无法修补各自的情感缺憾, 可倘若情感变得贫脊之时,个体存在将会失去其意义,因而较之情感的虚无,残缺的情感就成为人们无奈的选择,尽管它是生命中永难背负的痛。
虽然整部影片弥散着难以言喻的伤怀,但当树子收到藤井为自己所作的那幅迟到的素描时,当博子在叠叠群山间放声问候天堂的恋人时,影片则将一个慰籍情感的开放性结局留于观者心中。
-------------------------------------------------
《情书》 —— 追忆逝水年华
撰文:普欣
皑皑的白雪纯洁、静谧,其上躺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神情伤感地仰望着雪花飘散的天空,似乎在聆听着来自天国的声音。这就是已在京城上映的日本影片《情书》开始的一幕。 这部由日本青春偶像中山美穗领衔主演的影片讲述了一曲浪漫的爱情故事:怀念已故男友的博子在偶然获悉与自己容貌酷似的树子曾是男友的中学同窗后,通过在往来书信对往昔共同的追忆,逐渐将一份早已逝去的纯真情感呈现在银幕之上。
本片的主旨在于发掘人物内心潜在的情感世界。藤井树是个性格孤僻富于幻象的青年,他心中虽暗恋着树子,但却无法向其表白,最终将这份挚爱永远地留给了自己。敏感多情的博子为了排解自己对藤井的切切思念而执着地追寻着恋人昔日的情感印痕,当其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自身也获得了心灵解脱。起初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清纯无虑的树子涉足于别人的情感世界,然而随着记忆闸门的开启,她惊奇地发现自身却陷于与故人的情感纠葛之中。 怀旧的情绪、缠绵的情致、苦涩的意味使一种哀怨的美感荡漾飘忽于片中。影片自始至终那温煦的画面色调不仅营造出极具诗意化的梦境,而且使整部影片充盈着沉缅与怀念。
藤井在不得不离开树子时,将一本借阅的《追忆逝水年华》送还到其手中,并于借书卡背面画上心中真爱的素描。这独特而多情的心迹表白在多年之后才被树子所知,可是此物虽在,故人已去。在给人感动的同时,影片也揭示出其内在的意蕴——随着岁月的流逝,每个人心灵深处都藏纳着一份永值珍恋的情感沉淀它是需以真情追溯方可展现的。 中山美穗在片中兼扮渡边博子与藤井树子两个角色,她凭借对剧中人物性格的深刻理解及质朴自然的演技塑造了两个外貌相似但性格迥异的女孩形象。
原著:
《情书》
岩井俊二
第一章
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
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q,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荩悒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在一个陡坡阿树失足坠下悬崖。博子被这消息深深打击,但她后来碰上另一个男人--秋叶茂,一个玻璃工匠。他们交往了一年,将在下个月结婚。但博子仍未从阿树的死完全回复过来。她有很多问题想问他,她有很多话想说。
雪下得越来越大。来宾们都回到坟场的办公室。藤井先生高声宣布:“各位,齐来饮些东西,我准备了最好的小食!”博子无心情应酬。她走回她的车子,坐在里面,静看着雪飘落白色的路上。就在这时,藤井先生和太太来到她的车前。“可不可以载我太太回家?她头痛得很厉害。”
藤井太太蹒跚着上了后座。博子跟她点一点头,着了引擎。藤井太太跟博子三年前认识的她没有两样。她问博子上次别后一切可好。博子注意到藤井太太的头痛好多了。“我不是真的头痛,我只是想离开那派对回家去。”藤井太太微笑着对博子说。
藤井家在神户一座两层高的普通住宅。“你应该多些来探我们。”藤井太太引领博子进屋内。博子想看看阿树的房间。“无问题,但原谅内里一团糟。我很久没有打扫他的房间了。”阿树的房间很普通,大书架上摆了一排排的书。藤井太太拿出一本书给博子。“这是阿树的毕业纪念册,你看看。”她离开房间拿些饮品给博子。
博子小心地揭开纪念册。书页已变黄,阿树中学毕业十年了。但那张全班合照依然清晰,博子从他的同学中辨认出阿树。她揭过一页,表列班中的每一个人,和他们的地址。她的手指顺着找,找到阿树的地址:小樽市二丁目24号。藤井太太拿着饮品回来,博子问她关于小樽的事。“小樽约距离这里100公里,我们以前住在那里,现在旧屋已经拆了改建高速公路。”博子望着地址,想也不想便抄在她的地址簿内。
当夜,博子坐在桌前,拿出阿树的旧地址。她开始写一封信。阿树,
你好吗?我很好。
博子
博子第二日寄出那封信,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
第二章
藤井树瑟缩在被窝里,这晚冷得要命,而她却患上重感冒。她用一只眼瞟了一瞟床边的闹钟。快要十点钟了。她病得很辛苦,全身疼痛不已。树决定放假一天。她是地区图书馆的管理员。电单车熟悉的隆隆声由远而近,邮差来了。她穿上最厚的外套走出被窝。邮差哥哥是个跟树年纪差不多的少年。打开门,她见邮差哥哥如常精神奕奕,拿着她的信。她戴上面罩以免传染伤风,一手抢过他手中的信。“我患伤风,快走。”
邮差哥哥倒不怕惹上伤风。他从口袋中拿出两张戏票:“我有两张戏票是星期六的……”
“我不能去。”她一边回答一边跑回暖洋洋的屋内。“噢……不要这样。不如下星期……”邮差哥哥总是一脸笑容。
“不!”树呯的一声把门关上。有给妈妈和爷爷的信。还有账单,看来永不停的。最后一封寄给藤井树,来自一个叫渡边博子的:“博子……博子?”树一脸疑惑。“会是哪个博子呢?”
她打开信封。阿树,
你好吗?我很好。
博子
树坐下来思前想后。家中寂静无声,雪缓缓飘下。纵然周遭一片安祥,树仍不能理解这封奇怪的信。她亦不记得任何叫博子的人、但信的而且确是给她“藤井树”的。
当晚,树一夜无眠。她的伤风也没有好转。她依然想着那封奇怪的信,深深的被它困扰着。突然她知道该怎么做:她拿起纸笔。博子,
我很好,多谢。只是有点伤风。
阿树
她觉得她的故事很可笑。她想:“真荒谬。”
第三章
秋叶茂看着博子坐在她最喜欢的凳上。他正完成他的工作,而她只呆呆的盯着空气。他们在茂的工场内。他就在这里制造玻璃器皿,售给第一流的艺术坊。“那天的仪式怎样?”茂打探道。
“很好。”博子依然在她自己的世界内。
最后,她转过脸来望着茂:“你有没有,嗯……有没有收过人家的信,而没有预料他会寄信给你?”
“他究竟说什么?”
“仪式后我去了阿树的家,拿了他们搬来神户前的地址。藤井太太说他们的旧居已经拆掉改建新的高速公路。那晚,我写了一封信给阿树寄去他的旧地址。”
“你什么??!”茂实时清醒:“为什么?”
“我收到回信。”博子出示那封信。
“让我看!”茂打开信细细看。博子,
我很好,多谢。只是有点感冒。
阿树
茂读完后顿了一顿。“阿树由天国回复你?”他忍不住笑起来。
博子耸一耸肩:“我……我不知道。或者……”
“你有什么不妥?你是不是还挂念阿树?都已经那么久了。”
博子尝试迥避他的眼光。“什么事?我们的关系又怎样?”茂很想知道。他的双臂抱着博子,紧紧地吻着她。在这酷寒的冬夜,工场内显得更暖。
第四章
树打开刚寄到的信。五小包粉末跌出来。阿树,
给你一些伤风药。祝你早日康复。
博子
树现在真是忐忑不安。有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知道她的姓名地址,还免费寄她药。她尽力推想寄信人会是谁,但真的没有听过任何叫博子的人。为了解开谜团,她写了另一封信。博子,
多谢你的药,但我真想弄清一些事。你究竟是谁?我不认识你,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一回事。请你解释一下。
阿树
第五章
博子跟茂在工场细阅藤井树刚寄来的信。“嗯,有趣的发展。”
明显地阿树并不认识博子,但阿树本应在三年前娶了博子,亦本应死了。毫不合理。茂考虑各种令整件事变得较能接受的可能性:“你说那旧屋经已拆了建新的高速公路?”
“是。”“那你的信怎能送到目的地?难道阿树住在公路旁?”
“我不知道……”博子现在真的毫无头绪。
“我知,阿树住在公路上的安全岛!”茂高声大笑。
“但认真说,那封信的确寄到那地址,而那地址的确存在,否则邮差不会派信。但就算地址真的存在……”茂再想深一层:“……收信人不住在那里的话,邮差亦不会派信!”
在日本,住客的姓氏会写在信箱上。“那就是说真的有个藤井树住在那地址!那不可能……”
博子说:“我仍然认为那真的是阿树。”
“噢,来吧!我想我会全力解开我们的小谜团。”茂宣布。
博子回家后,开始另一封信。阿树,
你真的是藤井树吗?
请给我一点证明,因为我不认为你是我找的阿树。
博子
第六章
树双手拿着博子的信:“我笔友的又一封信。真不知下趟会发生什么事。”
事实上,树倒渴望收到博子的信。她仍未知博子是谁,但博子明显是个好人,免费寄她伤风药。那些药有点儿用,但她仍未痊愈。她很久没有收过任何人的礼物了。她衷心感激。
但树难以相信最近这封信。博子认为她是冒充的!树决意要证明她是如假包换的藤井树。她影印她的驾驶执照,上面有她的姓名,地址,相片。她寄它给博子,希望博子尽快给她恰当的响应。
茂读阿树的证明信时,差点从凳跌到地上。博子不能相信。那跟她通讯的阿树原来真是阿树,但不是她认识的那位。但事情依然很奇怪:有一个阿树住在一个应当拆掉的地址上。
茂看着阿树执照的影印本。看来很是可信。他望着看来明显很伤心的博子。她的阿树死了。“你仍然想念着阿树,是吗?这一阵子你的仍未放下他!”茂很担心博子,这是她第一次她表现这样。
“我们去探访树。”茂提议:“只有这样才能结束这件事。”
“你是认真的?”
“是,我不忍心看你这样。有个住在小樽的朋友邀请我去玻璃工厂。我可以顺道看他,你认为如何?”
博子点了头,她只能这样做。
第七章
藤井树仍在病中:“乞嚏!”
“你怎么?”藤井太太有点担心:“我想你最好到医院看看你的感冒。入冬了,我不想你染上肺炎。”藤井树哼了一声。她讨厌去医院;那里令她闷闷不乐。
门钟响。来的是她舅父,一个地产经纪。今日,他带藤井太太看新房子。藤井太太打算搬新屋。她们的屋太旧了,新屋的价钱跌了,大抵是找新屋的好时机。
“我想看这间。”任何新地方藤井树都感兴趣;自她出生她就住在这里。藤井太太看着她的女儿,认为她最好留在家休息,但最后还是说:“好了,那一起来吧。”
在车内,树开始咳。“你患感冒?”舅父边着引擎边问。
“希望她快点儿康复。感冒久病不逾,在冬天特别危险,”藤井太太说:“会变肺炎的。”
“肺炎怎会危险?又不会死人的!”舅父的愚昧令人讨厌。
“我爸爸是肺炎死的,他好歹都是你大舅啊!”树从后座嚷道。舅父真不知从哪里来的。
车子突然转弯。树用手扫开车窗结满的霜。“我们在哪里?”
“医院。”
一定是妈叫舅父驶去医院。树老大不愿的踏出车子走上医院百色的台阶。
第八章
神户开的火车花一小时到小樽。博子决意要放下她的阿树。再者,她想看看那女藤井树。
她们的目的是二丁目24号,就在茂朋友的家附近。那条巷很易找到;就在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旁。公路还未通车。“19,20,21,22,……”那巷跟高速公路成直角,但号数到22便停了。24号应该就在高速公路中央。“不可能,邮差派了信,24号一定就在附近。”
茂步行到公路中央,停下来。他的手在空气中移动,像敲一道虚拟的门:“你好吗,有没有人在家呀?”
“停啊,茂!并不好笑。”
后来他们看见了。二丁目24号就在22号背后。信上“藤井”的字样证明这就是。茂高兴地按门钟。博子拉着他的手臂。“也许我们应该在这里停一下,看看怎样。”
“不用怕,没事的。”
树的爷爷探头出窗外。“我是找藤井树的。她在家吗?”茂叫道。
“阿树现在不在家。你想不想进来?”
“不用了,谢谢。我们就在外面等。”
博子不知怎么想,或是觉得怎样。整件事情古怪。他们要跟阿树见面找出事情的真相。她从手袋拿出笔记本。阿树,
我在你的屋外写这封信,因为你不在家。我从神户来看你,因为我很好奇你是谁。我找的是藤井树,但这个阿树是男的,所以他不可能是你。我现在要走了。因为我和我的阿树现在的情况,我想我没有勇气跟你见面。请接纳我的道歉。
博子
博子把信放进信箱。“你肯定你不想等她?”茂有点儿失望。博子点头。
他们决定在不远处的茂的朋友家过夜。他们起步五分钟后,一辆的士朝他们驶来。茂它挥手,它没有停下,继续驶往藤井家。树在的士内,刚从医院回来。她打开信箱发现那封信。她阅后,四处张望看看博子是否在附近。同时,的士放下树后,回来接载博子和茂。的士司机不停望着倒后镜中的博子:“我刚刚放下一个女子,长得跟你一模一样。”
茂竖起双眉:“谁?我?”
“不是,我指你身旁的女士。”
第九章
藤井树当夜坐在台前,写道:博子,
真想不到你会来访,我真希望你没有那么早便离开。我想也许我能帮你找出你所说的阿树。看来你以为另一个阿树住在这个地址,实在太巧合了。但是,我依稀记得有个叫阿树的男孩子。他是我的中学同学。也许,他就是你找的人。
阿树
阿树拚命的想找到解谜的线索。她想唯一会令人混淆她和另一个人的原因是有人跟她同名同姓。立时,她想起一个男藤井树,她的中学同学。她已想不起那同学的什么事,毕竟已是十年了。但她还是把这新数据写给博子。
第二天早上,博子和茂跟他们的朋友说再见。那朋友的家就在邮局隔邻。就在这一刻,阿树踏单车到邮局,寄出她刚写好的信。当阿树踏单车经过时,博子注意到这个人长得跟她出奇的相似。她记起的士司机的话,觉得阿树像她这回事很有趣。不加思索地,她叫:“阿树!”阿树停下来。她缓慢地回头看。她觉得有一把声音从背后传来。但看不到是谁叫她。但博子看到阿树:她简直是她的孖生姊妹;长得一模一样。阿树放弃找,继续往邮局的路。
当博子回到神户,阿树新来的信看来很合理。博子从毕业纪念册抄下的地址是女藤井树的。她一定是错过了另一个地址。虽然很巧合,但所有事也很合理。博子决定再访藤井太太。“对,我知道班中有两个阿树。”
博子拿出纪念册,想找出另一个阿树。“她长得像我吗?”博子问阿树的母亲,指着那女孩子。
“你指什么?”
“嗯,”博子犹疑的说:“阿树对我说他真的爱我,但怀疑他爱我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我令他想起这个女孩子。如果这样的话,我真不知道要怎样想。”
藤井太太微笑道:“请你,博子,只需要爱我的阿树。这就是我的唯一请求。”
第十章
博子想,着阿树的中学年代。当时他是怎样的?女阿树会不会告诉她一些关于男阿树的事?阿树,
多谢你的信,它解释了所有事。对,我在找一个男阿树,而他是你的同学。阿树是我的未婚夫。你记得关于他的事吗?也许你能告诉我他十年前是怎样的。
博子
阿树尝试记忆她的中学时代。她在小樽中学念书,但她第一样记起的是她年青时不愉快的回忆。她不太享受她的中学生活,逐渐,她记起原因。
博子,
让我对你讲述上课的第一天,老师点名。
“星野真弓!”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