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期中国彩色电影
*
第1章 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1905—1921)
电影在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影片,这一天是世人公认的电影的生日。自1896年初开始,卢米埃尔陆续派遣了近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至1897年底这些摄影师涉足过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陆,拍摄了750多部影片,包括在中国拍摄的影片,电影正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
根据记载,1896年8月11日是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日子。这一天,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放映了多部外国短片。1902年1月,北京也出现了电影放映活动,一个美国电影放映商在前门打磨厂福寿堂放映电影。1904年,电影放映活动由民间进入宫廷。在慈禧太后70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向宫廷进献放映机一架和影片数套祝寿,放映过程中由于摩电机突然炸裂,慈禧认为此物不吉祥,清宫内从此不准放电影。然而,此事并未阻止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最早在中国放电影的是外国人,最早在中国拍电影的也是外国人。自电影传入中国到辛亥革命,外国人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有50多部。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期间,不少外国摄影记者来到北京拍摄纪录片。1904年,在发生于中国满洲旅顺口的日俄战争期间,也有外国摄影记者前往拍片。起初在中国长期从事拍片活动的是意大利人阿历克·劳罗,他于1907年来到中国经营电影放映,后来从事拍片活动,拍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强行剪辫》、《上海风景》等短片。
尽管至今尚未找到十分确凿的证据,但大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人拍摄电影的活动开始于1905年。是年秋天(或春夏之交),开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记录京剧名角谭鑫培表演京剧《定军山》片段的短片,片名也叫《定军山》。稍后,谭鑫培表演《长板坡》等剧目的片段也被拍成影片。据说,直到1909年遭到火灾之前,丰泰照相馆的拍片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为了适应无声电影的特点,这些影片选拍的是一些武打和舞蹈动作较多或富于表情的场面。
中国人较早摄制的新闻片是《武汉战争》(1911)和《上海战争》(1913)。前者记录了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的几次重大战役,而且不久即再现于银幕,深受欢迎;后者记录了上海各界为声讨窃国大盗袁世凯而进行的“二次革命”的部分场面,于1913年9月29日在上海新新舞台与故事片《难夫难妻》(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同时映出,被称为“空前绝后的活动影戏”,连映数天。这两部影片是中国人借助外国影片公司的设备拍摄的,中国电纪录电影的发展有还待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新文化重要代表之一的商务印书馆开始关注电影,于1918年设立活动影戏部,摄制的影片分为5类:风景片、时事片、教育片、古剧片、新剧片,其中前4类均可归入新闻纪录片的范畴。风景片如《上海龙华》、《浙江潮》、《普陀风景》、《北京名胜》介绍了祖国的风景名胜,新闻片如《欧战祝胜游行》、《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第五次远东运动会》报道了新闻事件,教育片如《女子体育观》、《盲童教育》具有健康而严肃的内容,古剧片《春香闹学》、《天女散花》、《琵琶记》记录了梅兰芳和周信芳表演的京剧片段。1926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拍片活动持续到1927年。
1919年,几位民族资本家集资兴办了专营电影的公司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滑稽片《饭桶》,该公司拍摄的均为纪录片,包括戏曲片、新闻片、风景片。戏曲片《四杰村》是该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完成之后不仅在国内放映而且运往美国放映。此后,它还拍摄了新闻片《周扶九大出丧》、《张季直先生的风采》、《圣约翰与南洋球赛》、《南京的警政》,风景片《矮子坟》(南通古迹)、《南京风景》。这些影片均摄于1921年,总体来说没有引起很大关注,但它拍摄于1923年的新闻片《国民外交游行大会》受到广泛欢迎,该公司在拍完此片后宣告停业。
电影与资本密切相关,没有资本就没有电影,资本的状况决定着电影的状况。20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制作主体是民族资本家,由于当时的中国民族资本薄弱,摄制影片的数量有限,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在1905年到1921年摄制的新闻纪录片仅30多部。“纪录片”这个用语是后世对故事片之外的影片的笼统称谓,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故事片还是纪录片都被称为“影戏”,直到20年代中期才出现“新闻影片”的说法,“纪录影片”的说法大约出现于30年代初期(较早见于1931年出版的梁实秋主编的《实用英汉词典》)。电影在诞生之后的很长时间内被当作“新奇的玩意”对待,卑微的地位尚未引起正统人士和统治者的关注
*
第2章 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1921—1931)
2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纷纷投资电影业,中国电影获得了较大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混乱、艰难甚至畸形的,但对30年代民族电影的繁荣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这个时期建立的大量影片公司促进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新闻纪录片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加,甚至出现了大型文献纪录片,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的来华拍片改变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格局,对国外新闻纪录电影发展状况的介绍和讨论促使中国电影工作者开始关注新闻纪录电影,人类学纪录片初现端倪。
自1921年起,由民族资本投资的影片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而且这些公司往往是从拍摄新闻纪录片开始的。20年代,约有20多家公司拍过100多部新闻纪录片。与以前相比,不仅影片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许多影片已不只是对旅途风光或新奇景观的扫描,还将镜头对准重大社会事件,使新闻纪录电影摆脱了卑微地位,获得了上层人士的关注。这个时期,拍摄新闻纪录片最多的几家影片公司分别是民新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其中以民新影片公司对20年代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贡献最为突出。
民新影片公司创始人黎民伟可谓中国纪录电影史上第一个重要人物。1913年,他在香港创建和主持人我镜剧社期间拍摄了故事片《庄子试妻》,由于这是香港的第一部影片,他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与当时大多数把电影当作娱乐或赚钱工具的电影商人不同,黎民伟认为电影不仅能供人娱乐,而且能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明确提出了“电影救国”的口号,并在当时中国电影业远离中国革命的情况下,拍摄了大量表现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新闻纪录片。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黎民伟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就任大总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亲自担任摄影师拍摄了有关的新闻片。此后,他又相继拍摄了《孙中山为滇军干部学校举行开幕礼》、《孙中山先生北上》、《孙大元帅检阅广东全省警卫军武装警察及商团》、《孙大元帅出巡广东北江记》等。孙中山去世之后,他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先生出殡及追悼之典礼》(1925)和《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记》(1926)。后来,他将以往拍摄的影片汇编成大型文献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1927),并于1941年重新编辑了此片的有声版,名为《勋业千秋》。黎民伟在20年代拍摄的其他新闻纪录片还有:《世界妇女节》(1924)、《追悼伍廷芳博士及国葬礼》(1924)、《广东全省运动会》(1925)。
由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北伐战争在当时产生的重要影响,还有一些影片公司拍摄了相关的新闻纪录片,如长城画片公司的《孙中山陵墓奠基记》(1926),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的《北伐完成记》(1927)、《总理奉安》(1927),民生影片公司的《北伐大战史》(1927),新奇影片公司的《革命军北伐记》(1927),三民影片公司的《革命军战史》(1927),上海影戏公司的《上海光复记》(1927)、《总理奉安纪念》(1929)。
与从前相比,20年代新闻纪录片的内容丰富了许多。除了北伐战争,还有反映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新闻片《五卅沪潮》、《上海五卅市民大会》、《满天红时事展》,以及反映当时其他重大社会事件的新闻纪录片,如复旦影片公司的《上海光复记》(1927)、《济南惨案》(1928)、《张作霖惨案》(1928)。有些影片记录了知名人士的活动,如《孙传芳》、《卢香亭》、《吴佩孚》、《冯玉祥》、《张学良》。1922年,明星公司在成立的当年拍摄了多部新闻纪录片,如《沪太长途汽车游行大会》、《爱国东亚两校运动会》、《徐国梁出殡》、《江苏童子军联合会》、《万国商团会操》。
早期来华拍电影的外国人几乎全部来自资本主义国家,20年代中期两位苏联电影工作者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先后来到中国拍摄了两部新闻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5,B·A·史涅伊吉洛夫编导)反映了苏联自制飞机考察队首次从莫斯科途经蒙古到中国的飞行,《上海纪事》(1927,雅科夫·布里奥赫编导)表现了第一次国内战争后期上海的生活和斗争。
20年代,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初现端倪。据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是首次来到中国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外国人,他从1927年开始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对中国西北部进行了8年的考察活动,拍摄了大量活动影像资料。瑞典考古学家J·G·安特生也在20年代来到中国,利用电影记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所见所闻,对塞外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
第3章 抗战纪录电影的繁荣(1931—1945)
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中国新闻纪录电影获得了初步发展。20年代末30年代初,有声电影的问世使新闻纪录电影的表现手段趋于完善。国民党政府越来越重视新闻纪录电影的作用,不仅加强对民营影片公司的利用和控制,而且成立官营影片公司。进入30年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新闻纪录片的重大影响,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机构,开始拍摄新闻纪录片。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侵略中国,由派人到中国拍摄新闻纪录片发展到在中国建立影片公司,甚至企图控制中国的电影业。这个时期,其他一些国家的电影机构也派人来到中国拍片,这些影片向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活动。
1931年到1937年,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的主体是民营影片公司。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许多影片公司都认识到了拍摄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意义,纷纷派出摄制组奔赴战场拍片,如明星的《抗日血战》、《十九路军血战抗日》、《上海之战》,联华的《十九路军抗日战史》、《暴日祸沪记》、《凇沪抗日将士追悼会》,天一的《上海浩劫记》。中小公司也拍摄了抗日新闻纪录片,如《十九路军光荣史》(惠民影片公司)、《上海抗敌血战史》(亚细亚影片公司)、《淞沪血》(暨南影片公司)、《上海抗日血战史》(慧冲影片公司)、《中国铁血军战史》(锡藩影片公司)。这些影片均拍摄于1932年,其中明星的《上海之战》和联华的《十九路军抗日战史》是两部内容丰富的影片。
1932年5月凇沪战争结束后,一些影片公司和个人赶赴北方战场,继续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反映东北战场的有九星影片公司的《东北义勇军抗日战史》(1932)、暨南影片公司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血战史》(1932)和辽吉黑后援会的《东北义勇军抗日记》(1933);反映热河战场的有暨南影片公司的《热河血战史》(1934)、慧冲影片公司的《热河血泪史》(1934)以及张汉忱的《榆关大血战》(1934)和《长城血战史》(1934);反映绥远战场的有西北影业公司的《绥蒙前线》(1937)、新华影业公司的《绥远前线新闻》(1937)。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方面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的主要机构是两个官营电影机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和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以及一家半官营性质的影片公司,即国民党的地方行政长官阎锡山设在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1938年拍摄了《风雪太行》和《华北是我们的》两部抗战纪录片)。
“中电”从1934年成立到七七事变之前,总共出品了53期杂志片《中国新闻》和几本军事教育片。这些影片主要报道了国民党政府的官方活动,其中不少是以反共为内容的宣传片,如《“青年”与红军作战经过》、《中央剿匪宣传大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中电”暂时改变拍摄反共影片的策略,在拍摄《中国新闻》的同时也开始拍摄以抗战为内容的杂志片《抗战实录》,前者主要报道后方动态及国民党政要的活动,后者主要记录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前线作战的情况。八一三事变后,“中电”从南京迁往芜湖,1938年初又迁往重庆,主要拍摄新闻片,如表现我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抵抗日寇的《东战场》、《克复台儿庄》、《抗战第九月》、《活跃的西线》。1939年,“中电”拍摄了《胜利的前奏》和两部记录“重庆大轰炸”的影片。
“中制”于1938年在武汉成立,前身是1935年国民党设在江西的“剿共”军事机构“南昌行营政训处”下辖的电影股,主要拍摄反共新闻纪录片,编辑在《电影新闻》中,抗战前已出品30多号。电影股移至武汉后改称“汉口摄影场”,经过改组扩充之后改称中国电影制片厂。武汉时期的“中制”,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成了制作抗战新闻纪录片的重要基地,所拍影片被编辑成《抗战特辑》。在1938年9月武汉失守之前,“中制”从武汉迁至重庆,自1939年起增设新闻影片部,由郑君里负责。他在主持新闻影片部期间,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报道了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事迹以及他们的风俗人情、宗教活动,其中蒙、藏、回等族同胞为前方将士捐献粮食、苗族同胞在崇山峻岭中开山修路的场面非常感人。1939年以后,由于蒋介石多次发动反共高潮,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摄制遭到种种阻挠,“中制”和“中电”的进步力量遭到迫害。抗战胜利前夕,罗静予将“中制”抗战以来拍摄的新闻纪录片素材带到美国,与美国导演费兰克·卡普拉合作编辑了纪录片《中国之战》(卡普拉编导的七部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的一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电影界也开始摄制抗战新闻纪录片。在香港拍摄的近百部抗战电影中,新闻纪录片有15部之多,而且5部影片的片长超过8000尺。香港拍摄的第一部大型抗战新闻纪录片是大观影片公司的《广州抗战记》(1937),记述了广州各阶层人民动员起来共同抗战的情形。后来,又出现了大中华影片公司的《保卫华南》,爱群影业公司的《西北江血战》,中国新闻社的《华南烽火》,建华影业公司的《厦门血战记》,华北新闻社的《八·一三周年抗战史》,国际影片公司编辑上映的《抗日战绩》、《八路军攻打平型关》,以及香港“青年摄影团”在延安拍摄的《延安内貌》(又名《西北线上》)。
从1931年至1945年,拍摄抗日新闻纪录片是多数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共识,成为新闻纪录片的主流,许多机构或个人都拍过以此为主题的影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个时期表现其他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风光片(《万里长城》,1931;《神秘的西藏》,1935),体育片(《中外足球比赛》,1931;《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1935),戏曲纪录片(《四郎探母》,1933;《斩经堂》,1937),社会新闻片(《杨虎城阅兵》,1934;《阮玲玉逝世新闻》,1935;《鲁迅先生逝世》,1936),企业纪录片(《中华之丝绸》,1932;《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1935;《胶济路客货运输设备及沿线风景》,1935),家庭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1934,刘呐鸥编导)。以上所列仅为30年代拍摄的部分影片,进入40年代之后这几类影片的数量更多。
教育片曾是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五大片种之一,在三四十年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0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教育电影推广处等机构热心于教育电影的制作,内容多为地理风光、国防常识、自然科学、工业生产、农事活动,其中的大多数影片由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孙明经教授拍摄。1937年春夏,他自南京经江苏、山东、河北到达北平,又随西北考察团赴山西、察哈尔、绥远,沿途拍摄了数十部影片。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拍摄的《农人之春》,此片参加了1937年的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并且获得国际农村影片竞赛三等奖,这是中国纪录片首次参加国际影赛并获奖。
*
第4章 人民纪录电影的兴起(1938—1949)
在中国当代史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涵。抗日战争时期,一切主张抗日的人都属于人民范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人都属于人民范畴。人民电影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立和成长起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密切配合了党的中心任务。人民电影开始于新闻纪录电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制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新闻纪录片。
人民纪录电影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世人瞩目之地,大批满怀抗日救亡热情的文艺工作者来到这里。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电影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红军长征途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未能建立自己的电影机构,直到1938年才创办延安电影团。起初,袁牧之主持了电影团的创作活动,他在人力不足和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开始了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工作。虽然此片未能完成,但从当时的拍摄情况和编导的总体构思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影片。
在吴印咸主持工作期间,延安电影团拍摄了新闻素材《晋察冀军区三分区精神总动员大会》、《聂荣臻司令员检阅自卫队》、《晋察冀军区欢送参军》、《敌后报纸〈新长城报〉》、《敌后织布厂》、《唐县青年合作社》、《白求恩大夫》。1942年,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另一部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即《南泥湾》),反映了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和生产的情况。此后,电影团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拍摄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194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等新闻素材。这些新闻片和素材虽然数量不多,但发挥了新闻片的宣传鼓动作用。
在延安电影团进行拍摄活动的前后,多位外国记者来到陕北,拍摄了表现延安生活的新闻纪录片和素材,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时拍过一些新闻电影素材,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汉姆在这里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还击》(1938),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和《在中国》(1938)也拍摄了延安的场面。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在中国拍摄《四万万人民》(1938)期间,由于未能实现去延安拍摄的愿望,便将一台摄影机和数千英尺胶片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赠送给延安电影团。
1945年,拍摄新闻纪录电影的活动也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新四军拍摄了新闻片《彭雪枫师长追悼会》,纪录片《新四军骑兵团》、《新四军的部队生活》。新四军在拍片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电影放映活动,为战士和群众服务。新四军的电影活动,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电影工作的重视和关怀。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这些活动的规模还很小,但取得的成绩是极其宝贵的。
人民纪录电影成长于解放战争的洗礼中。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人民纪录电影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是1946年成立的延安电影制片厂和东北电影制片厂。由于延安电影团的所有人员已前往东北接收敌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制片厂的全部人员是重新配备的,他们在尝试制作故事片《边区劳动英雄》(未完成)之后,很快转入新闻纪录片的制作,拍摄了新闻素材《保卫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1947年10月,延安电影制片厂结束之后成立的西北电影工学队,继续为人民电影事业输送新鲜血。
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时不足200人,到1949年5月已发展到983人。建国前后,由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电影厂时都从东影抽调干部,故东影有“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之称。东影在成立之初确定了以生产新闻纪录片为主的方针,从1947年初至1949年7月向东北各地派出32支摄影队,拍摄了30多万英尺关于东北解放战争的新闻纪录电影素材,这些素材被编入17辑杂志片《民主东北》(其中的13辑全部为新闻纪录片),第17辑《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全面记录了东北解放的过程。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以及建国初期收复国土的战役中,东影和北影向全国派出的摄影队有70多个(另一说法为101个),记录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各大战役。有些摄影师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在1948年9月拍摄锦州外围的义县战斗和攻克锦州的巷战中以及11月拍摄沈阳西区李普屯的战斗中,优秀摄影师张绍柯、杨荫萱和王静安先后壮烈牺牲。
1949年春,钱筱璋带领东影新闻片组的40余人于4月初进关,参加了建立北平电影制片厂的工作。此后,东影和华北电影队的新闻纪录片摄制工作转移到了北影。华北电影队是1946年成立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的简称,被誉为驰骋在冀中平原的“大车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华北新闻》第1号。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后,华北电影队在石家庄有了固定厂址,成立了石家庄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华北新闻》第3号。随着北影的成立,石家庄电影制片厂完成了历史任务,多数人员参加了北影的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先拍新闻纪录片,以后拍故事片”的指示,北影迅速掀起了拍摄新闻纪录片的热潮,从1949年4月20日到10月1日制作完成了5部短纪录片(《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七一在北平》、《解放大原》和《淮海战报》),1部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以及《简报》1至4号。其中,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包括渡江作战、解放宁沪杭、国民党海军起义、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方进军等内容,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和舆论的高度赞扬。1949年8月,随着“新闻电影工作总结会”召开,人民新闻纪录电影即将进入新时代。
2. 催泪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从头哭到尾)
催泪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从头哭到尾)。看这些电影我们流下眼泪,或因为心痛或因为感动,或因为悲伤或因为温暖,但这都是电影带给我们的体验。希望在电影之外你,流下的泪水都是因为幸福而不是因为悲伤。3. 电影达人进,求推荐影片
各种类型我都推荐几部:
黑色幽默:低俗小说、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无耻混蛋,(昆汀和盖里奇电影一直是我的最爱)
爱情:怦然心动(最近刚看的,还不错)、和summer的500天(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很经典)、泰坦尼克号(荡气回肠)、天使爱美丽
动作片:生死时速(1和2都不错,2的话,船上陆地的镜头很震撼啊)、死囚大逃杀(最近看到,我个人挺喜欢,很硬)、第一滴血(经典的,不解释啦~)、黑客帝国(相比看过,但还是要承认其好看)、海扁王(我喜欢,有凯奇在)、刺客联盟
悬疑惊悚:守法公民(情节很好看)、七宗罪(悬疑里的经典了)、搏击俱乐部(同样是很耐看的片子)、王牌对王牌(萨穆埃尔杰克逊电影很好看)、谍影重重系列(质量很高的电影)
反映社会人文的片子:心灵捕手(很喜欢片子)、城市英雄(迈克尔道格拉斯演的,很震撼)、末路狂花(很出名的片子)、机智问答(很少有人看过吧。。)、活(live)、蓝色吉祥物(气质很不错的电影)、杯酒人生(很风趣,苦涩中体味人生)、楚门的世界(金凯瑞代表作了)、12猴子(很难分类啊,我放这了)
喜剧:白头神探、警察学校、火柴男人、黑帮女婿、洋葱电影
恶搞:惊声尖笑、洋葱电影
战争:兵临城下(裘德洛很有味道啊~狙击手~)、黑鹰坠落(姑且算战争片)、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神作)、拯救大兵瑞恩、晴空血战史、巴顿将军!
恐怖片没怎么看过,先介绍这些吧!
4. 求推荐十大催泪电影,以及推荐理由、
1、《奇迹男孩》心灵的震撼,教会我们很多道理。
2、《七号房的礼物》不仅是亲情片,通过狱中的亲情和友情营造的温暖讽刺了现实。
3、《忠犬八公的故事》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感人故事。永远的朋友。
4、《唐山大地震》面对自然灾害,人类的渺小和无数同胞遇难的心痛。
5、《放牛班的春天》平凡人物的感人故事,十分值得人思考。
6、《阿甘正传》人性的思考,小人物也有不平凡的经历。
7、《天堂电影院》 让人回味一生的电影,陪伴与爱的故事。
8、《一公升的眼泪》动人的爱情,十分折磨,泪点很多。
9、《亲爱的》又是一部有关人性的电影,每一个人物都是现实的缩影。
10、《初恋这件小事》简单的初恋,让每个人都想到当年的青涩感情,单纯美好。
5. 高分诚心求电影品味相同的朋友给我欧美爱情电影,多个好答案开新问题给分。
《入殓师》
之所以把这部电影放在首位,是因为他所表达的世界观是生死,可以说没有哪一部文艺片可以直接这样正面的面对生死,并且让他变得如此美丽和浪漫。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于5遍,每一遍都有许多新的感觉,并且都有新的哭点,作为一部电影,能够保质的最大特色是新鲜和寓意,《入殓师》这部片子,融合了爱情,亲情,人性,甚至是信念,最后被生死观囊括住,看完让人唏嘘不已,似乎可以正面生死一般,这种魅力不是一般的电影可以做到的。
入殓师成功在导演的优秀,演员的优秀,我非常喜欢本木雅弘,还有久石让先生催泪的音乐,入殓师的象征意义大于他的显示意义,他让入殓师这个在场人看来恐惧且神秘的职业,被放在大荧幕前,而且是以这么唯美这么另类的方式放在大银幕前。
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哭点是撞击人心的,在澡堂老板娘去世的时候,这一段短短的几分钟,讲亲情,友情,爱情的,关系描述的淋漓尽致,我想不管谁看到这一段一定会流泪,是真的,感触的流泪,而不是那种,因为情节在哭,而诱发你的泪腺的假流泪。
《幸福时光》
这部电影只是代表,它代表了张艺谋先生前期优秀作品的最后终结,在幸福时光之前的作品,例如《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的感人度绝对不会亚于幸福时光,幸福时光可以说是里面最弱的一部,因为感动而感动,因为善良而善良的结论也让本电影看得没有深度,有些缺憾。
但是这部电影的缺憾并没有阻止他的感动,作为贺岁片,不可能像许多文艺片一样,可以反反复复的观看,贺岁片要的就是最直接的感动或者是欢笑,《幸福时光》是赵本山比较优秀的作品,基本可以持平《落叶归根》,与后者黑色幽默不同,这部片子是彻底的感动,他的哭点就是善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就是善良的,电影里面人物立场鲜明,为了董洁饰演的盲女,赵本山一行人编写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谎言,特别是最后,当面对着被拆迁的建筑,当赵本山念着那封伪造的家书,当董洁的笑脸消失在荧幕时候,我想,我们只为了这最后平淡但是依然沁人心脾的感动而流泪了,我们是笑着哭,因为我们看到了最朴实的,一个长辈对于一个孩子,最本质的爱。
这部电影,无关爱,只有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这部电影,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即使没看过,他的名字也足以让你唏嘘不已,在我前面推荐的电影中,亲情电影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那是我们内心最本质的希望,我爱我的家人,我爱我的亲人,这是人内心最本质的想法了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斯琴高娃老师的代表作品之一,他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无数的声誉,而纵观高娃老师的其他作品,这部作品与之相比,虽然画面不是最美的,但是故事绝对是最动人的。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亲人的离开,所以当影片里的斯琴高娃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之后,斯琴高娃的悔恨和悲痛让所有观众都抑制不了眼里的泪水。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在我们的某个阶段,我们一定会和母亲争执,又脾气的吵闹,但是我希望的是,在母亲的有生之年里,请不要让这些小小的吵闹变成了隔阂,没有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所有的孩子都爱着这个他们曾经说“恨死你了”的母亲吧。
《机器管家》
这部电影我一共看过2次,一次是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一次是学校组织看的,两次都哭了,并且哭得很厉害。罗兵威廉姆斯的演技实在是太优秀了,为了他在本片里面优秀的演技我也可以为这部影片毫不吝啬的打上9分的高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机器人从机器人到人类的一个过程,当联邦法院判定他可以和人类结婚的时候,他安详的走了,那一刻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满足的微笑,但是我们却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这就是俗称的哭着笑。
其实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出了人性,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着自己的认知,我们希望被世界认同,希望被朋友认同,希望被自己认同,我们努力的为了这些而奋斗却失去了自己的梦想与自我,成为了别人的复刻。
安德鲁看着自己的小主人,老去,然后小小主人老去,一次又一次,而他却毫无变化的时候,他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他选择了不为了做一个机器人而活,愿意做一个正常人类而死去。最后的裁决只是一个结果,而安德鲁得到了整个过程。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感动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为了尊严,认知与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不知道当我们多年过去的时候,回顾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否会感到后悔,是否可以自豪的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曾找到过自我呢?
机器管家的故事有着很高的象征意义,为了梦想,为了尊严,为了自己,我们需要追求。
因为我们需要爱。
100楼
《剪刀手爱德华》
虽然他是一部略带恐怖色彩的童话电影,但是他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动不已,脱离了最本质的爱情的俗套,这部片子通过最美丽的行动表达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俗,也不是大雅,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就是表达出了爱情的坚持与童话,他的哭点就是童话,一个童话一样软软的故事,和糖一样的甜甜的内容,就是我们爱着他们的最本质的存在。
剪刀手爱德华,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强尼戴普的电影,这部影片基本与巴黎圣母院有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丑陋的外表表达人性的光辉,只是剪刀手爱德华更加真实,更加伤心,更加无奈,因为爱德华是个机器人,机器人和真人不同,他们有太多的不知所措,影片最后,爱德华独自修建记忆的场景让许多人为之动容,一个没有眼泪的机器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只有同坐这种震撼人心的方式挽留自己的记忆,也许爱情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主线,但是主线过后,得到的确实美丑之间的升华,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也让我们对于人性的美丑有了新的认识。
爱情,无关美丑,只管心灵。
《渺渺》
渺渺不是最优秀的作品,但他绝对是能够代表台湾青春电影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很隐喻的电影,表面上是异性恋,但是写到最后表达的却是同志情感,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少文艺气质,也给了这部电影一个新的定义,那就是青春只是一场徒劳的旅行。
小贝爱着陈飞,那是放肆的,正面的爱,陈飞爱着小贝,那是隐含的,深处的爱,这样的电影似乎在台湾电影里面不在少数,双方的强烈对比式的反抗型恋爱让这部电影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结果,范植伟作为台湾文艺片新世纪的代表人物,他对于人物的把握不需要我在这里赘述了。
渺渺最经典的台词,是有一对恋人去买磁带
女:老板我要的是你不懂,你给我的是我要我们在一起。
男:我要我们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啦
女:你不懂啦。
是啊,你不懂啦,这种爱情,这种暗恋,陈飞在小贝死后追悔莫及,他爱着小贝,但是已经没什么用了,物是人非,人已经消失在了现实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这样的戏剧化,你走过了多少风景,你看过了多少美女。
请珍惜眼前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部电影其实可以吧他理解成为杀手片,也可以理解为亲情片,也可以理解为爱情片,吕克贝松是个很厉害的人,让雷诺很迷人,这是第一次看完之后的感觉,超爱让雷诺,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已,这部电影压抑的要死,很多人看了都哭了,至少在最后杀手死的时候,都哭了,虽然在这曲挽歌中,我们看到的,是人性与泯灭到复苏的全过程.里昂在最后一刻是幸福的,脸上挂着微笑,他做了他一直想做了的。
这个电影你可以理解说的是爱吧,马蒂尔德说:他不是我爸爸他是我的情人,这是一部关于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世俗的爱情,冷酷的杀手,和固执的女孩,只是相遇,便有了交集,杀手被女孩感动,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成为了爱人,却胜似爱人,那是种带有亲情的爱情,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也已经超过了爱情的界限了。
片中的音乐也制作精良,主题曲《Shape Of My Heart》则由老牌歌手Sting演绎,如此优美的旋律烘托出了故事的真谛,起到了煽人泪下的效果。
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观影时间很长,但是不拖沓,其优秀的程度,可以说绝对算得上一流电影。
6. 谁能推荐几部好看的感人电影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剧场(票房收入:5亿8300万日元,观众人数:77万4271人)
天空之城日文名: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中文名:天空之城
英文名: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制作:德间书店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音乐:久石 让
制片:高畑 勋
作画监督:丹内 司
美术:野崎俊郎、山本二三
色彩设计:保田道世
片长:124min
宣传语:有一天,少女从天而降。
2·龙猫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剧场(票房收入:5亿8800万日元,观众人数:80万1680人)
龙猫日文名:となりのトトロ
中文名:龙猫
英文名:My Neighbor TOTORO
制作:德间书店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音乐:久石 让
作画监督:佐藤好春
美术:男鹿和雄
色彩设计:保田道世
片长:86min
宣传语:这种奇怪的生物,说不定仍生活在日本。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剧场 (票房收入:21亿7000万日元,观众人数:264万619人)
魔女宅急便日文名:魔女の宅急便
中文名:小魔女宅急便
英文名:Kiki's Delivery Service
制作:德间书店 大和运输 日本电视放送网
原作:角野栄子(荣获安徒生大奖)
脚本.监督:宫崎骏
音乐:久石 让
音乐演出:高畑 勋
主题歌:荒井由実
片长:103min
宣传语:虽然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我还是佷精神。
4·红猪 (红の豚) (1992)剧场(票房收入:27亿1300万日元,观众人数:304万9806人)
红猪日文名:红の豚
中文名:红猪
英文名:Porco Rosso
制作:德间书店 日本航空 日本电视放送网 吉卜力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音乐:久石 让
制片:铃木 敏夫
主题歌:加藤登纪子
片长:93min
宣传语:所谓的帅气,就是我啦。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原名:未知
英文名:On Your Mark
制作:STUDIO GHIBLI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制片:铃木 敏夫
音乐:飞鸟凉 泽近恭辅
主题歌:CHAGE&ASKA
6·幽灵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剧场 幽灵公主(票房收入:179亿日元,约13亿人民币,观影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宫崎骏因手部疾病的收笔之作,同时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大片。
这部片子是宫崎骏的得意之作之一,深刻的内涵丝毫不亚于《千与千寻》,曾掀起了3000万人次的观影热潮。本片充满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对人类破坏环境的声讨,而是发人深省的一部人与自然的悲剧。
日文名:もののけ姫
中文名:幽灵公主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制作:德间书店 日本电视放送网 博报堂 吉卜力 东宝映画 迪斯尼(美国)
制片:铃木敏夫
音乐:久石 让 主题歌:米良美一 首映时间:1997.7.12
片长/133min
分级/美国PG-13(特别指导级)
宣传语:要坚强的活下去啊!
7·千与千寻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2001)剧场(票房收入:304亿日元,约22亿人民币,观影人数2304万人次),宫崎骏病愈的复出之作
千与千寻日文名: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中文名:千与千寻(又名:千与千寻的神隐)
英文名:Spirited Away
制作总指挥:德间康快
制作:吉卜力
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
音乐:久石让
制片:铃木敏夫
配给:东宝
奖项: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分级:美国PG(指导级)
首映时间:2001.7.20
片长:125min
宣传语:穿过隧道,便是一个奇异的小镇!
8·哈尔的移动城堡 (ハウルの动く城) (2004)剧场(日本本土票房收入:220亿日元,约16亿人民币,观影人次突破1200万人)
事实上《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经典程度比起《千与千寻》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其内容含义较深刻,且片中也缺乏好像《千与千寻》及《龙猫》中出现的可爱角色,所以较难引起话题和共鸣,本片的主人公角色仍然是宫崎骏最喜欢的少女,但她是一个受诅咒被变成90岁老太太的18岁少女。这部片子曾经捧得了日本电影金酸梅奖。但毋庸置疑的是:经典终究还是经典!
哈尔的移动城堡日文名:ハウルの动く城
中文名:哈尔的移动城堡
英文名:Howl's Moving Castle
国家/地区:日本
区域:亚洲
出品:东宝映画公司
类型:动画 奇幻
导演:宫崎骏
分级:美国PG(指导级)
奖项:第78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提名
片长:120min
首映时间:2004年11月20日
宣传语:两个人一起生活。
9·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崖の上のポニョ) (2008)剧场(日本票房共计15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亿崖上的金鱼姬,共吸引观影人数1287万)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宗介的原型就是宫崎骏的大儿子宫崎吾郎。本片表达了他们父子两个人的深情
日文名:崖の上のポニョ
中文名: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也译作《崖上的金鱼姬》)
英文片名:Ponyo
国家/地区:日本
区域:亚洲
类型:动画
导演、原作、剧本:宫崎骏
音乐:久石 让
制作:吉卜力工作室
片长:102min
上映时间:2008年7月19日
宣传语:生在这世界,真好
通常评论范围内的宫崎骏作品,除了GHIBLI时期作品9部之外还包括以下2部:
·风之谷(风の谷のナウシカ),长篇漫画,1982年至1994年连载。作品以假想中人类走向衰微的未来时代为背景,以主角娜乌西卡在战争中的各种探索为线索,内容涉及人与自然、理想社会、生命价值和意义等多方面问题,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
同名剧场动画《风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年)改编自漫画版,主题人物情节与原作相比都显得较为简单。一般评论指前者。
7. 大学生寒假在家,有什么值得看的电影推荐吗
嗨,各位大学生!寒假在家时间久了,不妨来看看这几部电影,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路人因意外而获得超能力的故事,看着他用自己的能力去惩治恶人,简直太爽了!
《芳华》:这部电影描写了一群年轻人在不同时期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看着他们成长和蜕变,让人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
《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成功男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看完后不禁自问自己,我是否也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
《摆渡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摆渡人帮助别人的故事,看着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和改变,让人感觉很有感触。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海上钢琴师的故事,通过他的音乐才华和人生哲理,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
希望这些电影能够帮助到大家,让你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寒假!
电影截图
8. 你敢分享一下让你不禁落泪的电影或者片段吗
其实有很多电影情节让我忍不住落下泪来,也许本身我就是一个泪点低笑点同样也低的女生吧。电影有很多就不一一细数,说一说一部 朗读者 吧。之前的不懂是不是因为我还小还是看过太多韩国爱情片总不能接受y的缘故。一个大男主那么多的女主和男主一起做的事,我那时候还不知道她们在一起是因为爱,因为没y有看过此类的电影本来都想切了,可男主t挺帅的,好多镜头都看哭了最后结局哭得更厉害。当然了这只我只是我个人的感受而已,也并不是谁都会看哭。我也有一直t推荐给男生看我就想t他们是怎么想的,也有些看了说我污的男生我只是想表示重点不在那里,其实情色电影也不妨碍其成一部为好的影片。 男主作为一名法学生跟着他老师学习经验在法庭上看到作为被告女主在签字时落泪了,那一幕男主的泪痕分外可见,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很真实很美。
可能太久我忘记我小感受,那个时候我还是有很深深的感触现在却表不出来了,好像是男主还恨女主一声不吭就去另外一个地方上班了,结局本来我还满是期待还脑补他们出狱后在一起的画面,可惜没等到我就哭啊哭感触特别深,因为我一开头是看不懂
也接受不了她们两人这般模样,你想想看有一起两个人一起只一辆单车出去玩,一起吃了东西付钱的时候老板娘把女主说成是男主的妈妈,一堆小孩子还在旁边笑,男主还完全不在乎,其实在学校男主帅帅的还是女生追的,但是他真的是一心想g赶紧下课逃课甚至t去女主家,这是我所没有体验的感觉,我不明白情深到何处。 忘记了一些,男主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等女主坦白承认自己的错误,说了就一句话很
感动我可是我现在忘记了。大意就是男主问女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但女主依旧当年那副模样,其实男主知道女主是个文盲不会写字,一个字都不会只会她自己名字,然后y有一份关键的文件什么的上面有签字,法官就问是不是女主签的也就是承认她是不是做了坏事,女主好想想到了什么就不想牵扯无辜一个人承担了,本来还要她当堂写字来人笔迹的,但是她认了是她做的就没让她写,其实呢,男主是知道她不会写字,也不想丢人现眼,她认罪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她是一个文盲,于是就会出现最后结局那幕男主问nv女主,女主也挺气的觉得是她自己的事。
简介如下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
第一:《美丽人生》在纳粹集中营中,一对犹太人负责被关在那里,父亲为了保护儿子,不让儿子收到心灵上的伤害,为儿子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让小儿子始终相信,自己身在的不是纳粹集中营,这只是一场 游戏 。
第二:《忠犬八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直小秋天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8点送主人到火车站上班,傍晚在火车站早早等待主人一起回家。但是某一天,教授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了学校的讲台上,再也没有从车站回来,之后的每一天无论刮风下雨,八公都会准时来到那个车站等着主人回来,一等就是它的一生。一只狗,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什么叫忠诚,不,这应该不叫忠诚,他叫思念。最后,在狗狗即将死去那一刻,他看到了教授,看到了教授从车站归来,那一刻它应该是最幸福的。
这两部电影,一部是人性的美,一部是动物的美。足以让你哭个两天了。。。
《亮剑》当骑兵连连长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带着以去不返的气势嘶吼着,骑兵连冲锋。的时候我哭了,在战至最后就剩下自己并且还段了一臂的时候依然紧握着战刀喊出口号是。我真的哭的稀里哗啦的。这是男儿的眼泪不为儿女私情只为那一份热血和无悔的男儿血性。
《唐山大地震》看着里面的画面,孤独、无助、喧闹、绝望、悔恨、和那刻入人心里的话语。还有那犹如人间地狱的众生相,我哭了,我甚至不敢去看这部电影的第二遍。
《当幸福来敲门》看这个的时候还小,当自己步入 社会 几年之后再偶然的机会下再看了一遍的时候哭了,女人总是喜欢说自己的苦于累。但是男人不行,在面对工作,亲情,朋友,以及周遭的一切的时候,男人没有说的机会。其实男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但是在不断成长的时候它会慢慢的丢失,甚至最后变成自己当初讨厌的那个人。这个电影就是讲的男人的担当于责任。
《7号房的礼物》这也是一份男人的责任与爱的电影。但小姑娘被装在洗衣车里带到房间去的时候我是喜不自胜的,但当她要被送走的时候我的眼泪崩溃了。小姑娘用自己的纯真和爱改变了7号房的所有人看着他们一点点的改变和对她的爱,对父亲态度的改变我是高兴的。但父亲总是用笨拙的方式教育和爱着女孩。
《素媛》这是我认为韩国最好的电影之一,小姑娘的遭遇是让人痛心的,当医生问她你最难过的是什么,她虚弱的说,不能上学了,家里也花了好多钱。这个时候就已经戳中了我的泪点。之后妈妈对她的呵护和自言自语的胡思乱想,爸爸为了弥补不善于沟通笨拙的学习,小姑娘的乖巧懂事。很多人说小女孩做错了的时候我是真的想大声的夸夸她并且制止她。她就像在绝望思考开出的一朵希望之花。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电影我就不说了,欢迎大家补出。
我是影视领域创作者,创影散人。
说到这个话题,我一下子还真说不出哪一部电影感动我,因为感动的电影太多了,也可能是我泪点太低了。
细细想了很久,最终给大家推荐电影《喊.山》,该片改编自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说,由王紫逸,郎月婷主演,讲述了八十年代初偏远山区,女主人公(哑巴)与男主人公相识、相知,化解各种误会,最终相爱走到一起的爱情故事。在这其中包含了拐卖、凶杀等现实主义题材,也正因为在此基础上,才更能体现出男女之间纯真真挚的爱情。
《喊.山》是一部小众电影,却讲出了蜿蜒曲折的淳朴爱情。影片虽不出名,但看过一遍却再忘不掉。
女主是被人拐卖来的,丈夫对她总是拳打脚踢的,所以骨子里是恨透了他,丈夫外出因炸药意外受伤最终死亡。所以男主就承担起了照顾女主一家的责任,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男主也被女主的善良所吸引,到最后两人谁都离不开谁了。但终究纸包不住火,警察来了,带走了装置炸药的男主,而这时候女主为了男主说出了真相,丈夫是她谋杀的,一切都是她设计的。那一幕,无声的爱情,深深的刻在了脑海。男主无力的反抗,拼命的奔跑,只为再见一面深爱着的人。女主为了爱情,舍弃自己。
《喊.山》,因为女主被拐卖而动容落泪,因他们感人至深的爱情落泪,他们互相体谅,互相支撑。
1.《忠犬八公》
这部2009年的电影截止到现在豆瓣的评分都在9.3,一部很治愈系的催泪电影,因为是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所以才更有种特殊的 情感 ,里面的小八等待是为了主人的那份恩情,直到主人离开了,它就留在了原地,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可能这就是他的一生吧,它很想听到主人的那句:小八,去,捡回来!然而岁月荏苒,它最后还是累了,倒在了雪地里...
2.《素媛》
9.1的高评分,这部剧我看了两遍就不敢再看了,真的太感人,素媛和爸爸之间的很多细节都是潸然泪下的点,我记得剧中爸爸第一次脱下卡通玩偶的时候在哪里止不住的掉眼泪,嘻嘻哈哈的背后其实是一个父亲的心酸,这部剧其实是一个很能反映人性的电影,感动之余,更多的是生命的永恒。
3.《熔炉》
豆瓣电影Top250这部剧排在No.20,不要听到名字就觉得这部剧很远,其实它很近,有些电影可能不够精彩,也不够有趣,但它们想表达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电影的本身,看完这部剧以后,我有着千言万语的愤怒,却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片尾是这样一个画面,男女主和受伤的孩子们坐在法庭上,空气仿佛静止了,以为是公正的决判,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个个悲壮的倒下,小男孩的遗照在雨水中被踩碎,当时看的真的潸然泪下。
4.《亲爱的》
国产电影,豆瓣指数四颗星,剧中催泪程度相当高,全片满布泪点,尤其前半部分。导演很懂如何抓人心的软处,并在关键时刻给你一击。这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却也只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就像那个缺席的人贩子,影片隐去所有关键元素,并补以温情。尤其前后的割裂,以及过度的人文关怀。如果只想看亲情与苦难,结尾那几分钟真实记录更感人。
5.《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这部剧评分四颗星,韩国电影果然在爱情片中更胜一寿,相比其他的作品,这部剧就是平凡中的感动,不得不说韩国电影中掺杂的真是生活真的感动了很多人,很喜欢男女主的爱情,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里男女主没有俗套的拥吻,最后一刻的音乐也很有情节的带动,真切的爱背后蕴藏着的是一刻热切的心。
6.《永远的莉莉亚》
02年的一部经典电影了,童星奥莎娜·阿金什那凭借这个角色还获得2002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的话,一定会被开头的音乐所吸引,随后就是一直哭了,真的,在这其中有很多晃动的镜头,都能让观众们感受到女主的无助和恐慌,只可惜最后还是悲剧的结尾。
电影我爱你
这部电影很感人,我真的很害怕她丢下我一个人 自己走了,所以我决定陪她一起离开,因为我们一直一直都是在一起的。我一直在想,等我们老了,过马路都要相互扶持的时候,该如何去延续爱情。去爱吧,就算世界末日又怎样?
故事很小,却演出来那种朴实、憨厚、正直的胸怀,有快乐有感动,有情有义…
一部是美国电影《勇士》,汤米在赌场辱骂了父亲后,父亲在酒店房间喝的伶仃大醉(父亲为了赎罪,戒酒1000多天),边哭边喝,这时候汤米在床上抱着父亲,安慰着他,第二部是最近的《我不是药神》,这部泪点比较多。
首先,我想说电影是让我们体验不同人生的一种经历。有喜怒哀乐。聚集在电影院里我们时而能听到观众一起大笑,甚至一起流眼泪。即使男儿有泪不轻,也难以控制我们感动的瞬间。
记得《我不是药神》刚上映的时候,大家都说是好电影。我平常看电影比较多一点,不怎么太相信。抱着为国产电影做贡献的心态,我就去电影院了。
前面是让我们笑成傻子,后面却让我们哭成孩子。想到他说“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大家为他送行。突然想到:生活艰辛,可有那么一群人,很微小的一群人。默默的做着自己微小的事,替这个世界来爱你。
“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
“领导,我求你了,别抓他。”
穷病是治不好的病,可是,现在在这个和谐 社会 中,我们多多少少亲身感受或者看到那些温暖的瞬间。从公司到个人,每个人都在帮助需要的人,人皆有一死,人皆需要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来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不知道这电影算不算,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年把我们看哭了的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又名《妈妈在爱我一次》,作为90后我还是看过这电影的,对于是否震撼???那晚,我真的流了不少泪,那种感动人心的感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下面先介绍电影的介绍-----在说说哪些令人感动的情节吧。
大概电影内容(简单看看就好这不是重点):黄秋霞与富家子弟林国荣真心相爱,并已珠胎暗结,但在谈婚论嫁时两人被林母以黄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强行拆散,林国荣另娶了门当户对女子为妻,黄秋霞则投靠乡下姨母生下志强独立抚养。
几年后,林国荣之妻被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办法施尽令志强离开黄秋霞回到了林家认祖归宗,然而年幼的志强却无法接受没有母亲的生活,屡次试图重回母亲身边,却在某次尝试中遭遇大雨导致生命垂危,黄秋霞因为此事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
重温下主题歌曲(这个你一定听过):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象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象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妈的孩子象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感动情节:
电影很简单,就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一样,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世代流传,永远不会过时,哪怕你是再挑剔的人,都无法找到对它的指责之辞。
比如,儿子出疹发高烧,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妈妈从家中出发,一步一跪,一直跪到王爷庙,哭求王爷公保佑儿子平安无事,额头都磕破了,满脸的血,也许真的是她的诚心感动了神灵,儿子居然奇迹般的退烧醒来了,连医生都觉得惊奇。
这一个情节,当时看哭了所有人,今天再看,依然是感动得泪如雨下,现在提笔写起来,眼泪还止不住得往下掉呢。这个情节就很自然,一点都不做作,因为现实中就是这样,孩子生了大病,有生命危险,哪个父母不是长跪在地,哭求上天的保佑啊!别说你不知道,那是因为你跟父母沟通的太少,停下你手中的 游戏 吧,多跟父母聊聊天,听一听他们一直以来,是如何的紧张你,疼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