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演员易烊千玺再次凭借“小北”享誉国际,他凭这个角色获得过哪些奖
易烊千玺凭借“刘北山”一角,斩获了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第1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第17届广州大学生电影展最受大学生欢迎男主角、第28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男演员等权威奖项。
而男一号易烊千玺也收获满满。他凭借“刘北山”一角,成功斩获金像新人、百花新人、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等多个奖项。不仅如此,易烊千玺还凭借“刘北山”一角,成功提名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9年度表彰大会年度男演员、第2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演员等,真是成绩斐然。
② 很多电影大陆根本就没有上映,可是大家都还是看了,还在知乎等地方讨论热烈。大家都是在哪看的这些电影
有很多翻译水平很厉害的电影爱好者们自发组成了字幕组,他们把一些没有公开上映的优秀电影作品加上中文字幕发布到论坛或者其他云盘之类的地方了。
③ 如何评价章子怡的演技 知乎
章子怡有一张天生的演员脸。
脸小,瘦削,零赘肉。年近40,依然没有垮。鼻梁高而细,低颧骨,颜面干净,没有多余的线条。加之骨格清奇,轮廓分明。是最好的上镜脸。
《色戒》上映那会儿,李安接受采访时说:“汤唯的脸不太好拍,要拍的好看得有一定条件,但是章子怡的脸特别好拍,说怎么拍都好。”
她的脸,是妆淡也可,浓妆也宜。
她可以化《艺伎回忆录》里的艺伎妆,可以化《十面埋伏》里的歌伎妆,也可以化《我的父亲母亲》里的清水芙蓉妆。
不同的妆容,在她脸上,你都不会觉得违和。
但许多女星不一样,能HOLD的风格比较单一,比如郑爽董洁周冬雨高圆圆适合淡妆,倪妮范冰冰适合浓妆。
章子怡是多变的。
她可以孤冷素净,倔强倨傲;
也可以娇憨可爱,清纯入骨;
更可以孟浪轻佻,万种风情。
就如《胭脂扣》里,十二少对如花说:“你有好多种样子。”
如花问:“哪几种?”
十二少说:“浓装,淡装,男装,不化妆,还有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镜头里的章子怡也是这样。
乔振宇、佟丽娅、岩井俊二打CALL
④ 2017年春节期间的电影怎么样 知乎
春节前上映了几部片子还可以的,成龙的功夫瑜伽、王宝强的大闹天竺、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邓超演的乘风破浪等,个人觉得还蛮好的
⑤ 黑泽明 电影哪些 知乎
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上映,作为日本影坛当之无愧的神作,也是黑泽明的成名之作。在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上,《罗生门》不负众望,一举获得当年的威尼斯金狮奖,及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罗生门》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此片深刻的主题:本片的剧本是由著名剧作家桥本忍根据芥川龙之介1921年的短篇小说《筱竹从中》改编,凭借十分巧妙的电影叙事手法,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后来这种使用不同的情景再现,去讲述同一件事的叙事手法也被称为“罗生门式”叙事,这种叙事手法在后来的电影《切腹》、《英雄》与《罗拉快跑》中都可以看到。
“罗生门式”叙事
除了深刻主题之外,更值得关注的就是《罗生门》的拍摄手法,也是本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多机位叙事镜头。
《罗生门》的戏只集中在三个地点:
罗生门下、山林之中、纠察使署堂
而全片的417个镜头中,山林占去了其中293个,将近全片镜头总数的四分之三。这一方面是因为山林中戏份比重较大,通过四个人的视角讲述了山林之中发生的事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多机位叙事的拍摄手法。
《罗生门》的53场戏中,使用多个机位拍摄的417个镜头,使得剪辑的组接极其细致绵密。镜头在完成叙事任务的同时又不失美感,有的镜头舒缓有致,令人察觉不到剪辑的存在;有的则一闪而过,却又让人印象深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也使整部戏明快利落,剧情紧张,篇幅紧凑,动作迅捷。
深刻的主题、高水平的剪辑与熟练的运动镜头拍摄,才使得这部优秀的电影得以完美构筑。
⑥ 别人美国拍科幻电视剧也拍得跟电影一样 中国为何始终望尘莫及 效果技术不是一般的渣渣
一,观念
在电影工业中,不存在一加一等于二的事。这架机器办事是不怎么讲逻辑的,一个decent的项目的推进过程类似买足彩或黑社会收债,你能掌握的只有“可能性”;最后能不能成事,看上帝。有无数项目,剧本算是扎实,审查也没问题,资金状况良好,老总表示要做,最后莫名其妙地黄了;又有无数项目,剧本一团渣,公司推得七零八落,最后pre-proction的参与众全都萎了表示干不下去,此时某土豪或二杆子机构神兵天降,项目突然起死回生,怒上大银幕,狂砍十万巨额票房华丽收官。
在这样一条残疾的流水线上,你不能责怪制片方面对五花八门的项目时的小心再小心。事实上整个电影盘子只有这么点大,有足够的能力操作“严肃的”院线电影的机构颠来倒去就那几家(朝阳区CBD有很多你懂的民宅公司专门搞一些赔掉底裤的超低成本院线电影,疑似洗钱,不过我不好瞎说,这也不是重点)。这些机构每个月从不同渠道收到的光怪陆离的剧本数量严重超出你想象。问题是坑只有寥寥几个,不可能令每个萝卜都找到它的归宿。
中国电影史上出现过科幻电影(《机器侠》《大气层消失》等等),但大多不成功,要么出现在院线制改革之前故缺乏参考价值。中国科幻电影连混沌初开都谈不上,只能算一团以太。面对这种全新的类型,各家大型机构的保守完全可以理解。假如我是公司话事人,我面前摊着两个剧本,两个都写得不错,甚至预算都可能差不多;但是,一个是目前大热的青春怀旧爱情题材,拟选择白百何彭于晏出演,基本能够保证票房成功;一个是我个人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科幻题材,高端大气,与传统热卖电影语境背道而驰。你说我会选择哪个投拍?
我相信一定有那么些瞬间是这样的。公司话事人都不傻,他们看得懂好东西,也知道本土科幻电影迟早需要走出这一步;但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这种开天辟地的事情,会有人做的吧。我还有整个公司要养活呢。”
《三体》之后中国科幻开始步入白银时代。几乎所有大型机构都在探讨科幻电影的可能性。没错,几乎所有机构,中影华谊光线海润完美小马乐视you name it。只不过很多时候不为人知。但最后,他们还有一个一个财政年度要伺候。
这就是我所谓的“观念”:稳妥的票房成功大于题材的新锐性。这一观念杀死了很多襁褓中的科幻片剧本。要扭转这个观念,目前看来有一定难度。
所以我的观点是:科幻必须选择与那些“保证票房成功”的类型联姻,才能具有足够的制作说服力,从而令制片方多少放下顾虑去操作。关于科幻元素与故事类型的糅合与平衡,我会在第四点中再次提及。
另外补充一点:刘慈欣的绝大部分小说的影视改编权确实都卖掉了。但卖掉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我打赌买下《三体》的张攀攀清楚得很:他以及另外某些机构根本没能力把这个项目做成型。但是,手里捏着《三体》这种巨舰的影视改编权,这本身就是资本;即使未来转手,也是一大笔钱。这是一个给了大伙很多虚妄希望的“商业正确”的决策,片方同样面对前文所述的种种问题。
二,受众/市场
中国科幻片市场最好的时光还没有到来。
科幻爱好者,很容易觉得四下都是自己人,科幻一统江湖;科幻是一件提起来令人觉得豪情万丈的事情。然而电影不一样,电影人都是乞丐,向市场讨要钱财是他们唯一的目的。片方不可能为了满足数量尚未临界的科幻迷群体,去开发一个大投资的院线项目。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刚破百亿大关,2013年直接破二百亿。连明治维新也没有这速度。中国的固定观影人群正在逐渐形成,成为推动电影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但这当中,有多少科幻爱好者呢?有多少人清楚“科幻”二字的涵义呢?我不敢说这个数目很少,因为毕竟中国科幻已经是一股社会思潮。但你得承认绝大部分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还是搞不清楚《星球大战》与《哈利波特》哪个算科幻的人群。另外,暂且不提科幻,城市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影迷的比例本身真心不高。中国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居民以及县乡群众,他们去影院看《阿凡达》是去看打打打枪枪枪,不是去看卡神的科幻情怀的。你不能指望他们为视效较弱、难以共鸣的国产科幻片买单。
电影制作者不管哪个群体鄙夷或崇拜哪个群体,只管利益最大化,这是职业的一种表现。但这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我至今对《三体3》开头那段生命对地球环境影响的演示记忆犹新。这与电影观众对目前银幕语法的倒逼何其类似。你可以不喜欢现在银幕上公映的一切,但这些确实是电影人与观众磋商、试探过后能掏出来的比较好的东西了。科幻片类型的缺失,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国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不用人为解决。你要相信中国票房都膨胀成这样了,又同质化严重,目前这些国产类型迟早有一天会看腻的。观众喜新厌旧是一条铁律。我自己觉得几年内观众就会为国产科幻电影做好准备。继续对身边人安利吧,如果你想加速这一过程。
三,政策
广电总局有锅,毋庸置疑。但他们是V for vendetta,一茬人被突突了,换一茬接着来。不要刚正面了。
但是审查系统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一样是一帮中年白痴。其间活跃着大量青年专家与海归人士,他们能不懂电影和科幻吗?很多时候人在江湖罢了。
我在一开始就陈述了我的观点,一股脑把锅扔给审查一边跳脚不公平,也不务实。审查并不反科幻,只是科幻文本中的某些类型天生与一些审查红线冲突。反乌托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光是THX1138那种作大死的反乌托邦,《银翼杀手》《全面回忆》那种也可能不行。你处心积虑架构了一个未来世界观,OK,在你的世界观里有我党的一席之地吗?没有不行,有又破坏叙事。
但如果有机构铁了心要做科幻类型,是一定有办法通过审查的。我随便举几个模板:《源代码》(小格局惊悚)《热浴盆时光机》(喜剧)《超凡绅士同盟》(戏说历史)《地心引力》(太空科普),照这些个路数小心点做,简直是人畜无害的。
在我看来政策障碍是中国科幻电影面临的比较不重要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谈不上什么准备,因为双方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已眉来眼去许久。但你真的不能在电影中煞有介事地进行关于意识形态的思考,这与文本是不是科幻无关。
四,创作成熟度与方向选择
这才是国产科幻电影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在这一部分我可能会讲几件自己的事,诸位笑笑便是。
我从小爱看科幻,看得第一篇科幻小说是王晋康的《拉格朗日坟场》,那会岁数还很小。后来又陆续看了他的《斯芬克斯之谜》《豹》《生死平衡》《三色世界》等等。当时我书读得还不多,简直惊为天人。遗憾的是,王晋康从过后的一篇《失去它的日子》开始就状态下滑了,而且近几年越来越捞。但是回忆起来,我仍旧觉得王先生是那个年代科幻世界最强の男。
之所以要提他是我后来上大学之后又回去扒了扒老王的旧作,我确定他那个年代应该还接触不到太多好莱坞剧作法的教材,所以我认为那个时候的他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上述列出的几个故事都是上好的剧本胚子,逻辑清晰,人物鲜明,动作性强,中心思想有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中,王晋康让科幻元素退居二线了,你能看到的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而不是惹眼的飞船、机器人等道具。
这正是开发一个科幻题材项目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切忌为科幻而科幻。这是没经过长时间剧作训练的票友来写科幻片剧本最容易犯的错误。电影永远拍的是故事,而不是一个绝妙的科幻点子。
(顺带提一嘴刘慈欣老师。刘慈欣的所有作品我都看过。他有我所见过最狂野的科幻概念,但就是很难撑起一个剧作意义上的“故事”。《三体》是一个非常棒的文本,但如果改编成剧本,几乎所有主要人物都要重写,不然很难得到一部合格的院线电影剧本。)
前些日子我应邀去北京国际电影节参加一个青年剧作论坛。那个场合非常虎,各大机构与院校选送了四五十人,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得意的剧作项目。我们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两名大咖作为导师。我当时也是太油,穿了件开演唱会的帽衫就晃去世纪坛。进门发现我们组的导师是《投名状》的制片人Andrew Morgan,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像一条老蛇一般的男人;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编剧薛晓璐老师。
我被这个阵容吓了一跳。我磕磕绊绊地讲完我的项目——一个发生在太空中的人机恋情故事。美丽的薛晓璐老师皱起了眉头。她说,你这个剧本说了个什么事?
其实还是个男主角与女主角彼此深爱却无法触碰的爱情故事,我解释道。
薛晓璐:那干嘛一定要发生在太空中?
我:高概念……
薛晓璐:能用别的方式说清楚的故事为什么要处理得这么麻烦?
此时一旁的A Morgan补充道:你这个故事很宏大、很精彩,但它不pre-sold,而且主题相对格局而言太小了。
我无地自容,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对的。薛晓璐无意间指出了科幻文本最忌讳的一件事:故事本身被科幻概念架空,科幻元素沦为噱头。尽管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无奈学艺不精,还是多少着了道。
上述这些话只想说明一件事:科幻电影,归根结底是个电影,必须遵循电影创作的一般规律。如果我们讨论的是成熟的科幻院线电影,那么创作者必须小心地拿捏科幻元素的介入程度;它必须嵌入故事中,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要素(为什么穿越片令人鄙视,因为时间旅行的概念与整个叙事屁关系也没有);又必须避免喧宾夺主,使电影成为言之无物的科幻元素陈列馆。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当嵌入故事的科幻元素刚刚好的时候,人们会意识到:“科幻”类型是一个次类型,它必须依附在其他大类型下存在才有意义。爱情/科幻、惊悚/科幻、动作/喜剧/科幻……等等。
从创作角度讲,只有深刻地理解科幻元素在科幻电影中的定位、以及针对市场进行细化的类型设计,主创才可能开发一部受欢迎的科幻电影。这需要非常好的编剧以及非常懂的制片人——在中国,两者都在被磨砺培养的过程中,但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如果未来主创的进化能与观众的进化一同完成,也是快事一件。
泱泱天朝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科幻电影。一步之遥的事情我多少经历过一些。很痛心,但我的信念是比较坚定的。假以不长时日,成熟的国产科幻电影会横空出世,这完全是一件事在人为的事情。它很可能只是一个五千个左右的中等投资项目,可能没有那么多爆炸和华丽特效,甚至可能不能取得票房成功。但在它身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来尝试这块蛋糕。要知道《星球大战》成功之前,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也混得不能看;而时至今日,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已然是好莱坞最值钱的产品。
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的发展是令人乐观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倾向于相信科幻电影不会逆潮流而动。不管那时我是坐在银幕这一侧还是那一侧,我都会非常开心。
作者:LuckySeraph
来源:知乎
⑦ 近几年好电影推荐知乎
《寄生虫》,今年戛纳金棕榈及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作品。
电影围绕居住在贫民窟与高档别墅中的两个家庭演绎了一出妙趣横生却又惊悚离奇的好戏。这个笑中带泪的故事背后冷酷地折射出被金钱与欲望割裂成不同阶层的韩国社会中苦闷压抑的现实。
《狗十三》
李玩推倒了爷爷,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却反过来哄弟弟。弟弟挑衅新狗在先,爸爸却去打新狗。李玩永远是错的,弟弟永远是对的。于是,李玩变得“成熟懂事”了,“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可是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布达佩斯大饭店》,色彩浓郁,画面漂亮,表演有趣,故事也不错。
《大佛plus》,社会底层人们无望、无助的生活,被“面会菜”洗脑了。
《健忘村》,太喜欢王千源的表演了,故事也很有深意。
《三块广告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表演太棒啦,一度希望那个大兵就是真凶,因为太压抑,需要宣泄,好在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结尾翻转了一下,感觉真是点睛之笔。
《地狱为何恶劣》,当剧情冲突发展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怎么办?园子温告诉你,没有什么是暴力血腥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全干掉。从这个片子喜欢上了堤真一。
《无耻混蛋》,昆丁依然是鬼才,克里斯托弗·瓦尔茨太惊艳了,开头只用了几分钟,就完美展示了什么叫制服恶棍,衣冠禽兽。
《七个神经病》,桑姆·洛克威尔就是个神经病。
⑧ 电影院只有周末才会人多吗 知乎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