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婺剧的经典剧目
婺剧的经典剧目有《米糷敲窗》、《牡丹对课》、《断桥》、《合珠记》、《水斗》等。
婺剧,作为浙江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拥有丰富的艺术底蕴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在众多的婺剧剧目中,经典之作层出不穷,每一部都凝聚了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这些剧目不仅情节曲折动人,而且人物刻画细腻,唱腔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喜爱。
以《米糷敲窗》为例,该剧以其独特的剧情设置和生动的人物描绘而闻名。剧中通过精湛的表演和唱词,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令观众为之动容。再如《牡丹对课》,这出戏以其文雅的唱词和优美的舞台表演而广受赞誉,不仅展示了婺剧的艺术魅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而《断桥》则是另一部广为流传的婺剧经典。在剧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故事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剧情的高潮还是细腻的情感处理,都让观众如痴如醉。同样,《合珠记》与《水斗》等剧目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婺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这些经典剧目不仅代表了婺剧的艺术水平,也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它们历经时间的沉淀,依旧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婺剧的永恒魅力。无论是资深戏迷还是初次接触婺剧的观众,都能在这些经典剧目中找到共鸣,感受到婺剧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
『贰』 戏曲赏析:婺剧三请梨花唱词大全
“有人说,把岁月做成减法的人,是有大智慧的,在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光阴里,我们总是在相遇别离间辗转,在高低沉浮间等待,在月缺月圆中徘徊,在经历和丢弃的同时,也在捡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婺剧文化三请梨花唱词大全吧!
可能感兴趣》》婺剧《薛刚反唐.》法场换子唱词
婺剧《三请梨花》唱词
薛丁山:念:(男儿汉顶天立地)
薛金莲:念:(女英雄为国安邦)(俺大唐二路元帅薛丁山马前先行薛金莲列位将军请了请了)(元帅胜仗调兵遣将你我辕门伺候)
薛仁贵:唱:统领三军东战西征震威门扶佐乾坤为国安边境念:(保疆土久经沙场为社稷蹈火赴汤扫狼烟餐霜饮露定山河画戟神枪本帅薛仁贵只因西藩猖獗夺我疆土占我边山此而奉旨出兵收复失地昨日兵进寒江关首将樊洪愿弃唐将头爵今日九千岁前去劝说樊洪献关赎罪不知胜败如何本帅放心不下故而点动人马前去接应丁山金莲:在!人马可曾点齐人马均以点齐自算父帅发令许此一旁伺候)(九千岁回营列队迎接)
程咬金:念:(不靠福气靠本领十仗倒有九仗赢)(劈面三斧无人敌人人知我程咬金)
薛仁贵:念:(啊……九千岁程咬金:大元帅啊哈哈哈……请……)
薛仁贵:念:(九千岁走马寒江关一路艰险非小)
程咬金:念:(为国为邦和民之事区区小事何许挂齿啊)
薛仁贵:念:(不知劝降之事许何?)
程咬金:念:(哦,劝降之事么)唱:入龙潭走马寒江探虎穴劝说归降幸亏女将樊梨花不枉艰险走一场
薛仁贵:念:(哦,那樊梨花是何等样人呐)
程咬金:念:薛仁贵:念:(大元帅呐)唱:樊洪之女世无双梨山学艺十载长如今别师下山来誓劝父兄归大唐
薛仁贵:念:(如此说来那樊梨花道倒是一个颇聚气节地姑娘)
薛仁贵:念:(不错!当年樊洪投点,梨花在梨山学艺一概不知)
薛丁山:念:(寒江之降徒劳往返这关还是不能到手)
程咬金:念:(哎呀!大元帅呐)(国土论伤百姓遭秧拯救生灵刻不容缓呐)
薛金莲:念:(难道坐等那樊梨花献关不成!)
薛丁山:念:(丁山愿讨一领攻取寒江凭俺手中之枪)(定叫樊洪片甲不留)
程咬金:念:(且慢!寒江天险三面防水,一面靠山不能强取)
薛金莲:念:(哎呀!千岁父帅呐!0我到寒江天险就是铜墙铁壁也不能阻我大唐神兵)
薛丁山:念:(樊梨花虽有归唐之心你我焉能全信需防中她缓兵之计到不如先发此人)
程咬金:念:(哎!不妙!不妙!)
薛仁贵:念:(九千岁寒江地势险恶如是强取难免生灵涂炭)
程咬金:念:(是啊!)
薛仁贵:念:(如是等待又知何日能解脱百姓的水深火热之苦啊!)
程咬金:念:(大元帅之见呐)
薛仁贵:念:(依我之见差谴文武双全之人领阵劝降那樊梨花既有归唐之意你我大军一到寒江更能赢得众心如此寒江便不攻自破)
程咬金:念:(高见!高见!)
薛金莲:念:(哎呀!千岁父帅呀!金莲愿往寒江一走!)
薛丁山:念:(切慢!待俺前去!)
薛金莲:念:(哟!我广识所见颇之韬略算不得文武双全)
薛丁山:念:(诶!寒江初探非同儿戏说降不成必动刀枪你乃女流之辈怎能当此重任)
薛金莲:念:(啊!哥哥!说话好不气人你竟敢小看于我)
薛丁山:念:(诶!愚兄也是出于好意嘛!)
薛金莲:念:(淬!你分明是想夺头功待我前去!)
薛丁山:念:(待我前去……)
薛仁贵:念:(蒽……两人休得争吵丁山听令)
薛丁山:念:(在!)
薛仁贵:念:(命你带领前营人马前往寒江临阵劝降)
薛丁山:念:(得令!)
薛仁贵:念:(金莲听令!)
薛金莲:念:(在!)
薛仁贵:念:(命你带领后营人马随时接应不能有误!)
『叁』 浙江婺剧团剧团简介
浙江婺剧团,创建于1956年元旦,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婺剧的宝贵文化遗产。他们搜集整理了超过800个剧目和3000多首唱腔曲牌,以及独特的婺剧传统脸谱和服装设计,这些珍贵的艺术资料得以妥善保存。剧团通过改编和创新,推出了诸如《黄金印》、《送米记》、《三请梨花》、《雪里梅》、《断桥》、《僧尼会》等多部杰出剧目,深受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剧团目前拥有30个保留剧目,其中一些作品在国家和华东地区以及省级汇演中屡获佳绩,例如1981年的《西施泪》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并荣膺第五届小百花奖最佳戏曲片。1985年改编的《白蛇前传》更是备受国内外专家赞赏,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浙江婺剧团积极参与各类艺术盛事,如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徽班晋京200周年纪念活动、1993年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和1995年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他们还走出国门,远赴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以及香港等地演出,将中国婺剧的风采展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为中华文化赢得了国际尊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