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评价动画电影《香肠派对》
《香肠派对》是以一部喜剧动画问世,但是如果你简单的这样以为那你就小瞧了它。观看电影之前早就有听闻说是污点满满,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这么污,简直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拍不出的呀。
Ⅱ 豆瓣9.1的这部经典动画电影: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因为米格尔的曾曾祖父抛弃了妻子,追寻自己的音乐表演梦想。米格尔的曾曾祖母宣布:里韦拉斯家族永远都不能碰音乐。
剧情之初,米格尔的奶奶就像这个家族的所有人一样,反对米格尔接触到任何跟音乐有关的事情,整个家族都不允许有音乐。可是,主角米切尔就像是所有动画片的主角一样特立独行。他是一个天生的音乐迷,在街道的任何一个地方他都可以打出节拍,仿佛是他在表演音乐一般。
米切尔说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喜欢音乐,是因为一个音乐家德拉库斯(以下简称德拉),这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音乐家,不过在一次演出中被一个大钟砸死了。
有一次,是亡灵节的那天,米切尔在音乐广场为一个乐手擦鞋,乐手用德拉的一句话鼓励他:抓住你的机遇。他还把吉他借给米切尔,让米切尔弹给他听,并且鼓励米切尔去参加亡灵音乐节的表演。就在这时,奶奶出现了,生气的赶走了乐手,她说米切尔是个单纯善良的天使,不可以受到音乐的诅咒。
而后,回到家中的米切尔引起了家族所有人的震惊,他们没想到米切尔会去音乐广场,并且会给乐手擦鞋。这在他们眼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奶奶告诉米切尔,今天是亡灵节,逝者只有在今天晚上才能从阴间过来阳间看望家人,不过前提是,家族后人有摆放他们的照片。
他们的灵位是没有摆放米格尔曾曾祖父的照片的。不过,当有人不小心念到“爸爸”的时候,已经很老、意识模糊的可可祖母就会一直不停的念叨“爸爸”(她的爸爸就是那个抛家弃子的音乐家)。
可是我很困惑,为什么,所以人都说这个人不能提,可可祖母为什么一直在念叨?我就想,可能是可可祖母老了,记忆和意识错乱,即使她的爸爸抛弃了她,但是她内心深处还是很想爸爸的吧。
这时候我对米格尔曾曾祖父的绝情又加深了一分,而且我联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斯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选择离开家,选择不为家人认可的道路。
在不小心打翻了灵位的照片后,米切尔看见了曾曾祖母旁边曾曾祖父的吉他(因为曾曾祖父不被后人认可,所以他的照片是没有他的头的),他突然想到他的偶像音乐家德拉的吉他也是长这样的,他兴奋地去验证之后,他惊奇的发现原来他的偶像音乐家德拉是自己的曾曾祖父。
他很兴奋,告诉家人,自己的曾曾祖父居然是最伟大的音乐家。爸爸跟他说,他抛弃了家人,你学他的坏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他跟爸爸说,你说我的家人会指引我,而德拉他也是我的家人,所以我应该去玩音乐。
奶奶问他,你难道以后也想不被祭祀在灵堂上吗?米切尔反驳奶奶,我不在乎自己的照片会在那个愚蠢的灵堂上。
而后,米切尔因为拿了音乐家德拉的吉他,即动了死者的东西,进入到了亡灵之国(即阴间),并且遇上了他逝世的家人们,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原来奶奶说的是真的,真的有一个亡灵之国,这里就仿佛是一个新世界一样,真的有神兽为亡灵带路,花瓣为他们铺路。
米切尔注意到,一个男的扮演成一个女的试图过桥,可是服务员说:没人放自己的照片那就过不了桥。而这个男的只能以失败告终。
而工作人员告诉米切尔他要回阳间的话,就只需要得到家人的祝福就可以回去。米切尔拒绝了家人“让他不要再碰音乐”的请求。他说,他会去找到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曾曾祖父音乐家德拉,让他给自己祝福。
这时候,米切尔遇上了一个很落魄的人,他就是刚才扮成女装也没能过桥的人。
他告诉米切尔,他认识德拉,和德拉是好朋友。他可以帮助米切尔,只要米切尔回到阳间之后帮他放一张照片,让他可以过桥就行。
米切尔同意了。这个人叫埃克托。看到这里我很疑惑,为什么说自己跟德拉很熟的埃克托会活得那么落魄?难道是德拉成名之前的普通朋友,那要怎么帮助米切尔?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故事就是这样而已,它的立意就是一个小男孩受到曾曾祖父的祝福,然后获得敢于抓住机遇的勇气,之后回到现实世界,敢于做自己,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没想到剧情直接反转,一开始觉得很落魄、感觉是配角的人(埃克托)突然变成了主角(米切尔的曾曾祖父)。
原来它不是要讲大道理,不是要讲机遇的重要,不是要讲我们要把握时机。
剧情的立意就像那时候,埃克托误以为伟大的音乐家德拉是自己的曾曾祖父时所问的那个问题,“你后悔为了音乐抛弃家人,抛下一切吗?”德拉回答“不后悔,再来一次还会这么选”。
而真正的曾曾祖父埃克托的答案却恰恰相反,他很后悔,他万分后悔自己抛弃了家人。
并且当剧情发展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才反应过来前面的铺垫: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德拉把富有音乐才华的埃克托杀死,夺走他的曲子和一切,拿着埃克托的音乐成就辉煌了一辈子,甚至到了幽灵世界都是辉煌的。
反观埃克托,死后都不知道自己是被好友杀死的,一直以为自己是因为香肠食物中毒死的,且在幽灵世界也是很卑微的存在。并且一直不被后人认可,不被摆上灵堂,除了自己的女儿。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再见女儿一面,所以他一直试图逃去见自己的女儿,却一直失败。
看完之后,我总觉得,埃克托很伟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重新看了第二遍我才明白:
就像剧情里埃克托说的话: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
这首歌不是写给全世界的,是我写给我的女儿COCO的。
真正能够写出那么感人的歌曲的天才音乐家是把自己献给了自己最爱的家人,这才是他写出音乐的原因,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才写的歌。是他对家庭一直的爱超过了一切。而不是像德拉库斯一样认为功名才是一切。
所以埃克托的心很小,欲望也小,他不想成为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带给女儿快乐,他自始至终想的都是女儿可可而已。
Ⅲ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香肠派对》
真正引人深思的是,我们的信仰。
电影中食物们的信仰,是由几个不会过期(永存)的打火机油所编造的。它们的初衷是为了让知道自己宿命(被人类谋杀吃掉)的食物们,在生前有美好的向往,向往它们被人类带回家是走向他们的“极乐”。换位想想我们的世界,人类的死亡和死亡后的世界究竟如何呢。
(很多时候真相摆在眼前我们不也选择了逃避吗)
食物战胜人类之后就开始了食物的纵欲狂欢派对,推翻了真理,没有了道德束缚的食物们开始为所欲为。(有点像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放纵样子,所以人类社会得以安稳发展还是要归功于宗教,不然就是乱世了)
但结尾并没有交代派对之后食物该怎么办,我猜毕竟人类还是会回到超市里的,狂欢后的食物会被倒掉,新的一批食物上架,又恢复了平静。(推翻上帝与信仰只能换来一时的狂欢,人类终究要依赖信仰与希望才能生存得下去。)
Ⅳ 怎么评价动画电影《香肠派对》
电影《香肠派对》虽然属于动画系列,却并不适合儿童观看,影片中存在大写的“污”,观众对于此影片的争议也是蛮大的,许多人保持排斥的态度。《香肠派对》却也并非毫无亮点,不得不说编剧真是脑洞大开,以超市食物为第一视角,折射出人类世界的信仰,以及对于各个不同国家领域的讽刺,其实这是一部励志片,也是一部极具想象力的创意片,同时又是一部蕴涵深意的内涵片。
其实电影《香肠派对》的故事结构和传递的主旨是非常好的,在搞笑的基础上引人深思,当然影片主旨是需要观众细细品味的,不能只观察浮现于表面的东西,抛掉有点污的情节,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
Ⅳ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是什么电影里的
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出自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章鱼哥的一句台词“well,it was fun while it lasted”,被台湾版配音无厘头翻译成了“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由于这句话太过沙雕,就被网友们拿去做各种沙雕视频的配音,被人大量使用而火了。
此梗的意思就是人的一生总是会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的事情,人生如戏,今天相见,明天挂墙,谁也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乐观,宽容的心态。
而“大肠包小肠”其实是一种台湾小吃,切开的“糯米肠”上夹住一根“香肠”,再加上各种佐料。起源是台湾花莲的客家人出门工作时的点心,于1990年代开始在台湾夜市流行,现在已经成为了台湾特色美食。
《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是一部由舍曼·科恩、沃特·杜赫、山姆·亨德森、保罗·蒂比特、沃尔特·道恩等导演,汤姆·肯尼、比尔·法格巴克、罗杰·布帕斯等配音的美国喜剧动画,于1999年7月17日在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开播。
《海绵宝宝》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主角海绵宝宝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邻居章鱼哥、上司蟹老板等人展开,场景设定于太平洋海底,一座被称为比奇堡的城市。2005年1月30日,该片荣获第32届安妮奖授予的“最佳TV动画制作”奖。
Ⅵ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香肠派对》
《香肠派对》是由Greg Tiernan、康拉德·弗农联合执导的R级动画电影,由塞斯·罗根、埃文·戈登伯格编剧,乔纳·希尔、詹姆斯·弗兰科、保罗·路德等参与配音。
《纽约每日新闻》:罗根和其他主创在影片中的某些部分简直越过了底线,但是即使在那些段落,观众也会发现想要忍住不笑是根本不可能的。
《国际银幕》:通常片中的笑点都以很出彩的方式随机地呈现给观众,这显示出主创们在不惜一切地博观众一笑,这种方式越令人吃惊越好。
《费城问询者》:这部关于超市食物反抗人类的动作喜剧很黄很暴力,而且很疯狂;《香肠派对》是2016年最有趣而又最容易犯众怒的作品之一,该片鞭笞了美国人的最大痛处——信仰。
《洛杉矶时报》:该片不够智慧,因而未能克服片中的老套桥段和刻板印象,同时,该片不够离谱,它本应该更具有冒犯性。
《西雅图时报》:影片中的想象力很狂放,片中充满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欢闹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