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英语电影
安东尼奥尼与制作人卡罗·庞蒂签约,这使得他未来三部电影可以以英语发音并由米高梅公司发行。其中,首部英语电影《春光乍现》(Blowup)以英国为背景,于1966年上映。该片成功处理了“客观标准的不可能性”这一挑战性主题,票房大卖,甚至得益于电影中明显的性爱画面。主演包括影星大卫·汉明斯与凡妮莎·蕾格烈芙。
在第二部英语电影《无限春光在险峰》(Zabriskie Point)中,安东尼奥尼首次将背景设定在美国。电影配乐包括了当时的流行艺人,如Pink Floyd乐团、死之华合唱团与滚石乐队,但影片的受欢迎程度不及前作。该片主要探讨反传统文化(counterculture)运动,但因新手演员的表演单调,遭到了严厉批评。
第三部英语电影《过客》(Professione: reporter)由杰克·尼科尔森主演,受到了评论家的赞扬。然而,该片在票房上的表现不佳,多年未在市面上流通。直到2005年10月,该片才在部分戏院进行重新放映,并随后发行了DVD。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学生时代就爱好电影。1939年去罗马为《电影》杂志工作。其首批导演的影片有《波的家庭》(1943~1947)、《一次爱情的始末》(1950)等。以后的作品《冒险》(1959)和《红色的沙漠》(1964)使他蜚声国际。所执导的影片善于表现现代化社会题材,对话简洁,寓深意于画面之中。
㈡ 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
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作品列表:(一共 87 个作品)
作为导演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 (数量:31) Sguardo di Michelangelo, Lo ------- (2004)
Eros ------- (2004)
爱神 Eros ------- (2004)
Fame, Fashion and Photography: The Real Blow Up ------- (2002)
云上的日子 Al di là delle nuvole ------- (1995)
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 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 ------- (1982)
旅客 Professione: reporter ------- (1975)
无限春光在险峰 Zabriskie Point ------- (1970)
放大/爆炸/春光乍泄 Blowup ------- (1966)
红色沙漠 Deserto rosso, Il ------- (1964)
欲海含羞花 Eclisse, L' ------- (1962)
夜 Notte, La ------- (1961)
情事 Avventura, L' ------- (1960)
哭泣 Grido, Il ------- (1957)
女朋友 Amiche, Le ------- (1955)
某种爱的纪录 Cronaca di un amore ------- (1950)
作为演员 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 (数量:7) Sguardo di Michelangelo, Lo ------- (2004)
Épreuves d'artistes ------- (2004)
Fame, Fashion and Photography: The Real Blow Up ------- (2002)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6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1995)
作为编剧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 (数量:39) Sguardo di Michelangelo, Lo ------- (2004)
Épreuves d'artistes ------- (2004)
Eros ------- (2004)
爱神 Eros ------- (2004)
云上的日子 Al di là delle nuvole ------- (1995)
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 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 ------- (1982)
旅客 Professione: reporter ------- (1975)
无限春光在险峰 Zabriskie Point ------- (1970)
放大/爆炸/春光乍泄 Blowup ------- (1966)
红色沙漠 Deserto rosso, Il ------- (1964)
欲海含羞花 Eclisse, L' ------- (1962)
夜 Notte, La ------- (1961)
情事 Avventura, L' ------- (1960)
哭泣 Grido, Il ------- (1957)
女朋友 Amiche, Le ------- (1955)
白酋长 Sceicco bianco, Lo ------- (1952)
某种爱的纪录 Cronaca di un amore ------- (1950)
悲惨的追逐 Caccia tragica ------- (1947)
作为制片人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 (数量:0) ------- ()
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原创音乐作品 (数量:0) ------- ()
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改编音乐作品 (数量:0) ------- ()
作为摄像师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 (数量:3) 旅客 Professione: reporter ------- (1975)
无限春光在险峰 Zabriskie Point ------- (1970)
某种爱的纪录 Cronaca di un amore ------- (1950)
作为电影剪辑师米切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 (数量:) 云上的日子 Al di là delle nuvole ------- (1995)
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 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 ------- (1982)
旅客 Professione: reporter ------- (1975)
无限春光在险峰 Zabriskie Point ------- (1970)
㈢ 请问安东尼奥尼1972年的记录片《中国》哪里有下载
http://lib.verycd.com/2006/11/19/0000128670.html
《经典纪录》之十四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lo Antonioni(1912——) 意大利
“我只关心人”,始终只关心人的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对中国来说别有意味,他的故事片已是世界电影经典,1972年,在中国的那个特殊年代,他拍摄的纪录电影《中国》,用一个西方人的眼睛观察了中国那个特殊时期的风貌,却因为历史的原因,遭到当时中国的猛烈批判。然而安东尼奥尼关心的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代表作品:
《中国》China,1972
故事片:
《红色沙漠》《放大》《扎布里斯基角》《奇遇》
㈣ 求介绍影片《蚀》
《蚀》
划重点:七分钟的空镜头
《蚀》(1960年)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用安东尼奥尼的话说,这是关于“一个年轻的女人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不再爱他了,然后又离开了另一个男人,因为她仍然爱他。”的故事,是不是听起来很拗口,简单聊聊。
精神空虚。电影借着爱情的皮,讲人的精神虚无。情感是人的直觉体现,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情感指导叙事发展,在无情节无逻辑中演进,是随意的,也是偶然的,是飘忽不定的,也是顺手拈来的……,显露出浓烈的疏离感和不安全感。无论是《奇遇》(主人公是两女一男),还是《蚀》(主人公是两男一女),安东尼奥尼的爱情所呈现出情感关系不是一层不变的,甚至是多变的。
这与社会对人的异化不无关系,人对自身处境的不确定,映照在情感关系上,便显得更加无力。今天认为经济基础塑造了独立女性,似乎经济基础也能铸就安全感,事实上,情感的无力也会让人丧失安全感,至少在安东尼奥尼看来,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不能填满人的精神空虚。
欲望都市。影片借用炒股的疯狂和冷酷来彰显城市和人的欲望,穿梭在委托人和交易所中间的经纪人皮埃罗(阿兰•德龙饰)所呈现的全情投入的疯狂,裹挟着欲望的流动,刺激着影片内外所有人的感官。牛市让人忘却了股票隐含的风险,也搁置了母女亲情,维多利亚几次三番找母亲,可是母亲不仅在股票开市的时候不理她,甚至闭市后,依然冷漠。
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维多利亚的情感是那么缥缈和易散。她与里卡多的婚姻,在礼貌中结束,与皮埃罗的爱情,在约定中消散……,套用安东尼奥尼的逻辑也可以解释为,没了欲望,便离开;欲望太强,更要离开(玩股票的人却与之相反),所以只有维多利亚是清醒的、克制的和孤独的。
七分钟的空镜头。本片的结尾是安东尼奥尼制造的电影奇观,一如《放大》结尾处的无实物打球。这七分钟,从白天到黑夜,从街角到广场,从推婴儿车的女人到独自等车的陌生女人……,表面上双双爽约,与他们平行的世界,仍在按部就班地行进着;深层却是安东尼奥尼写给城市的情书,诉说着生命的孤独与世界的孤寂。所谓“空”只是与主角现在无关,却依然粘连着他们的过往,续写着人世沧桑与变化。
在他之前,电影结局要么闭合要么开放;在他之后,有了意向性的只能意会无需言传的结局。(他的电影总是在结局制造难度,不让人“畅快”,却能创造神奇!)
㈤ Beyond The Clouds法国电影:云上的日子
法国电影《云上的日子》由导演米切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与维姆 文德斯共同执导,影片以四个独立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组组看似无始无终、却能触及人心的片段。
故事一中,一位年轻的旅行者在一次偶遇中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两人在美丽的小镇上短暂相逢,但在一夜之后女子却神秘失踪。三年后,两人在电影院再次相遇,但导演却将他们拆散,从此天各一方。这一故事探讨了爱情中的错过与遗憾。
故事二中,导演在海滨小城偶遇了一位少女,试图与她建立某种联系。少女透露了自己曾杀害父亲的真相。影片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描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挣扎。
故事三围绕着两对中年夫妇的婚姻危机展开,其中一对夫妻因丈夫的出轨而走向分手。妻子在搬离时遇到了丈夫的前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尴尬的互动,揭示了婚姻与情感的脆弱。
故事四中,一个雨夜,一位男子被一名女子吸引,两人在雨中漫步,甚至在教堂祈祷。然而,女子却在男子送她回家后告诉他自己即将进入修道院,关闭了心扉。这一故事探讨了爱情与承诺的矛盾。
《云上的日子》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性探讨,让观众在没有传统情节框架的情况下,体验到了电影艺术的真谛。影片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故事的集合,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它以四个故事串连,展现了孤独、错过、爱情与自我救赎的主题,让观众在影像中寻找自己的影子。
这部影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FIPRESCI奖,是米切朗基罗 安东尼奥尼与维姆 文德斯对电影艺术真谛的探索与表达。它提醒我们,电影不仅仅是关于情节与结局,更是关于触动心灵、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云上的日子》呼唤着我们去关注内心世界,去感受那些看似无始无终、却能深深触动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