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院的特级 甲级 乙级怎么分的
电影院建筑的等级可分为特、甲、乙、丙四个等级, 其中特级、甲级和乙级电影院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 年,丙级电影院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丕年。各等级电影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乙级及以上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1.0㎡,丙级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0.6㎡。
电影院等级 特级 甲级 乙级 丙级
观众席背景噪声(dB) NR25 NR30 NR35 NR40
特级、甲级电影院应设空气调节;乙级电影院宜设空气调节,无空气调节时应设机械通风;丙级电影院应设机械通风
② 剧场建筑等级如何划分
剧场建筑的等级可分为特、甲、乙、丙四个等级。
院通常指室内的表演场所,而剧场则同时适用于户外广场及室内建筑。剧场也可指电视台播放电视剧的栏目,譬如钻石独播剧场等。剧场一般由3个部分构成,分别是进行表演的地方、观看演出的地方、其他附属演出空间。
常见的剧场型式:
1、依舞台与观众席的相对关系区分:镜框式舞台、三面式舞台、环型舞台、黑盒剧场、岛型舞台。
2、依照建筑内部整体形状区分:鞋盒式、环形、葡萄园型、扇形、马蹄形、六边形。
核心设备:
1、吊杆系统:配重平衡系统、手动杆操作区;卷扬机马达、电动杆操作区、顶棚区。
2、布幕系统:大幕、沿幕、翼幕、天幕、背景幕、中隔幕。
3、灯光设备:灯具、灯杆、侧灯架、地排、灯桥、回路。
4、特殊机具:旋转舞台及升降舞台。
5、消防设备:灭火、截火、排烟、紧急照明。
6、观众席系统:座椅、、空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紧急逃生指标。
③ 电影院的建筑要求
观众厅每座面积:甲等不宜小于0.80㎡,乙等不宜小于0.70㎡,丙等不应小于0.60㎡。注:观众厅面积算至银幕后的墙面。
电影是通过视觉作用为观众所接受。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在对物体的空间属性,如大小、远近等的区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观看35毫米常规电影时,因为画面的面积较小,视觉条件只要求看全画面和看清画面,对视觉的空间属性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宽银幕、70毫米宽胶片以及其他大视野电影则是利用其画面宽、视野大的特点,使观众的视觉作用接近实际生活,能利用视觉的空间特性,来区分物体的远近、位置、物体间的距离等,从而有助于使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临场感。
人的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的目标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而双眼视野则较单眼视野为大。整个视野中中央视场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单眼对中央视场的水平视角为30°,双眼为36°~40°,单眼和双眼的垂直视角均为22°。中央视场的四周为边缘视场,在水平方向可达180°,而在垂直方向可达75°。虽然观看时悉郑的清楚程度从中央向边缘逐渐降低。但正是由于这个边缘视场使视觉在物体的空间属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种不同品种电影对视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电影院视角的要求决定了观众对银幕的距离,即视距。
边睁缓颂座观众的斜视角是根据观看画面时所产生的畸变的程度来决定的,以将画面的畸变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离银幕画面下缘的高度称为设计视点。中国国家标准对35毫米电影系列的设计视点定为2±0.5米。但各品种的电影对视点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视野电影由于画面高度很大,一般设计视点均较低。以免观众的仰视角过大而感到不适。最低视点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视点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厅地面的坡度,视点哪猛高则观众厅地面的坡度升起较缓,若视点逐渐降低,则地面坡度随之逐渐变陡,所以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视点低固然视觉条件好,又会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视点高虽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会使视觉条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视点高度决定之后,可以相邻两排观众视点的距离与视线超高值C所形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相邻两排的高差,这样逐排计算直至得到最后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标高。视线超高值C是人眼到头顶的平均统计值,C值一般采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银幕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若中区前后排座位错开排列,则C值可按每两排12厘米计,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错位后,后排观众从前面两个观众头部的空隙中来观看画面。但在大视野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其C值应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计,因大视野画面很宽,已无法从前排观众两个头部的空隙中去观看。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
观众厅走道除应按每百人0.6m分别计算宽度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0.8m;横走道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m;二、长排法的边走道不应小于1.2m。观众厅坡地面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6。超过1:6时应采用台阶式地面;走道坡度为1:10至1:6时,即应采用适当防滑措施,超过1:6时应采用踏步。
④ 电影院的防火分隔规定
法律分析:剧场、电影院、礼堂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2、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观众厅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确需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
3、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4、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5、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
法律依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第五条 放映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第六条超大城市综合体中的电影院,应采取严格防火分隔措施:电影院与其他区域应有完整的防火分隔并应设有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⑤ 电影院的分类有哪些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小型700座以下或4个厅。
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5)电影院建筑等级怎么划分扩展阅读
电影院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
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
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
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
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
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