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判断一部电影的剪辑是否优秀
剪辑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电影想表达的效果,比如在某一段中,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忧伤的氛围,那么剪辑就要剪出来这种效果,能够更深刻的表达出这种效果的,就可以说这部剧的剪辑比较优秀。
❷ 干货 | 影视后期剪辑实用小技巧:如何找到剪辑点
影视后期剪辑实用小技巧:如何找到剪辑点
剪辑点在影视后期剪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点,能确保声音或画面的流畅过渡。准确地把握剪辑点的选择,是视频剪辑的基础与关键。剪辑点主要分为两大类:画面剪接点与声音剪接点。
画面剪接点又包含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与节奏剪接点。动作剪辑点是主体动作的连续性,通过它,我们能确保镜头间的流畅感,同时也为了清晰的叙事服务。
动作剪辑点的选择有两个方法:第一,第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处于即将开始的微动势,即动作即将开始,下一个镜头中动作完成。这种选择能弥补景别跳跃带来的问题,使视觉上更加流畅。例如,镜头一中甲挥拳打乙,乙倒下;镜头二中,甲乙的全景。剪辑点选择在甲打中乙的瞬间,既符合视觉审美,也符合镜头衔接。第二,第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完成四分之一,下一个镜头接完成三份之四。这能有效解决人眼的视觉滞留问题,消除镜头之间跳跃感。
电影《透明人》中开场奔跑的小白鼠的视频剪辑流畅的原因在于,剪辑点前后的影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切”,而是通过1帧或2帧的过渡,实现平滑的剪辑。在逐帧观看时,会发现有几帧画面相对静止,这些静止的帧通常是我们选择的剪辑点。
在剪辑时,我们经常遇到如起坐、起卧、拥抱、握手、脱帽、穿衣、抽烟、开关门窗、走路、跑步等动作。脱帽戴帽时,在手接触帽子的瞬间静止;开关门窗时,在手接触门窗的瞬间静止;握手时,在握手上下起伏的最高点或最低点静止;走路时,在脚踏地和最高点静止(注意左右脚一致)。这些动作的剪辑方法遵循上述的剪辑点选择原则。
有时,剪辑点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情绪剪辑点和节奏剪辑点,比如当人愤怒或要求节奏加快时,可以调整下个镜头的画面持续时间。例如,在开窗时,第一个镜头在手接触门窗时结束,下个镜头接门窗已开了一部分。
在视频剪辑中,人物的回头、低头、抬头、转身、弯腰、直身等动作也遵循类似的剪辑点选择原则,只是上下镜头留用的长度不再相同。近景和特写镜头动势较大,留用的较短;而远景和全景镜头动势较小,留用的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