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电影夜袭观后感

电影夜袭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02-04 05:09:52

⑴ 夜袭的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夜袭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袭的观后感1

看完电影《夜袭》,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陈锡联坚毅消瘦的面庞,赵大力刚强有力的声音,郭记者柔弱美丽又倔强勇敢的眼睛……这些都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

这部电影不仅让我看清了日本侵略者那一张张狰狞的面孔,更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不畏艰难险阻、英勇抗战的宝贵精神。战争是残酷的、艰险的,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更是一种智谋的体现、一种人性的体现。他们年轻不怕死,但他们珍惜生命。但为了更多的战友生命不白白牺牲,为了同胞们不再受苦受难,他们坚强勇敢,奋起拼搏,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炸毁飞机,毅然在熊熊火光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想想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但总会觉得缺点什么。不管外面的阳光多么灿烂,总是有人哀叹,有人抱怨,甚至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放弃自己的生命。要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是数不清曾经和我们一样年轻的战士付出了生命而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

我们要牢记历史,感恩生活,今天好好努力学习,明天好好建设祖国,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让我们祖国日益富强。

夜袭的观后感2

1937年7月,全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夜袭》就是以这个历史为背景,上演769团北上途中,炸毁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的情景。

那赤胆热血的中国军人,那豪情满腹的769团战士,那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经过淋漓尽致的演绎,怎么能不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隆——",火车开动了,载着晋绥军的战士赴向忻口,而他们——最先预定了火车的八路军129师769团的团长和战士们,向着幽静崎岖的山路进军。他们为什么不坐火车,宁愿多走几程路呢?战争年代,危难关头,征战路途漫漫,多走一程弯路,便多了几倍的危险,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可他们也深深地明白抗战是全民族的,这个时候,又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怎能为争一节车厢而伤了国共两党的和气呢?于是,他们容让留念,为了大义,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与其说他们让出的是一节车厢,还不如说让出的是做为一个军人,一个八路军战士,一个落难民族的子孙渴求振国的期盼。他们用热血铸造的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宽容大度以深刻的内涵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欺辱,消灭鬼子"的迫切期盼。

颠簸不堪,九曲回肠的山路,像一条卧龙盘在神州大地上为八路军战士垫脚,长长的队伍走在上面,虽然凹凸不平,幽辟难行,履步维艰,但他们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因为他们是不怕风雨,不怕困难,不怕的八路军战士,有他们"不灭鬼子死不瞑目"的斗志。敌军的飞机跟苍蝇似的,走到哪儿翁翁跟到哪儿,并且时不时的投下一颗炸弹,他们却沉着,冷静的面对,不慌,不焦,()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纵使有千仇万恨他们也深藏不露,只是积压于胸,等待时机发炮,鬼子哪里知道,那份临危不惧的镇定,正是他们汇聚力量,冲杀敌人的武器。

狼烟四起,战火熊熊,冲杀声震天惊地,是他们主攻营趁夜袭击敌军战机驻地阳明堡机场。他们身上背着炸药,手里拿着刀,枪,一个个怒气冲天,杀气腾腾,是啊,不从长远说,就说近来这十几天,鬼子的飞机,炸弹炸死了多少战友,残害了多少军民,那血淋淋的尸体,那绝望的痛苦,呻吟——,一切残酷的场面一一涌上心头,愤怒,仇恨,就像浇了油的火焰越少越旺,终于无法忍耐,"冲啊——",随之后面的战士排山倒海般地冲进机场。炸弹一颗颗爆炸了,鬼子一个个倒下了,飞机一架架爆了,散了,战士们也有死的,伤的,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炸药背在身上,随时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最终,他们赢了,鬼子的飞机毁了,狼窝散了。试问,世间有多少人甘用生命去拼,甘用生命去斗?可他们一个个都是用生命去战斗的,那份罕见的勇气,难得的执着,又怎能不给人潸然泪下的激奋。他们舍弃小家的私情,用大义,用鲜血给祖国铺就强壮之路。

他们有秉直刚强,也有柔情温和之处。对敌人他们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对人民他们是关怀备至,温情四顾。征途中风雨夹击,危难重重,可他们心系百姓,请为国家,谁能不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赤胆男儿。

电影结束了,可一幕幕的战事,一个个容光焕发的样战士,深深的刻在记忆深处,那些为保家卫国奋勇献身的战士,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已经驻进我的心田不可磨灭。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夜袭的观后感3

今天,我看了一部有关于革命战争的片子,里面的主人公有第129师769团的团长陈锡联和赵大力,还有在中央日报当记者的郭小娟等。

在八路军行军的路程中敌人不断地向他们发动战争,当郭小娟被八路军勇敢反击敌人的精神深深感动后,决定跟着他们一起行军、拍照。敌人仍然不断向他们袭击,可是我们的八路军装备太落后,比不上敌人的先进武器,所以我们失去了许多战友,对此我们感到无可忍耐,于是八路军千方百计想办法反击敌人。

后来,在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在陈锡联的率领下,袭击了山西代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日军24架飞机,歼敌160余人。摧毁敌机场作战中,三营长赵崇德等3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阳明堡作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析口战役,这是继平型关大捷后,他们取得的又一重大军事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我看完这部叫《夜袭》的片子后感到八路军很勇敢,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而为我们留下了平静、安宁的生活。我深深地被陈锡联这种为了名族的振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我痛恨当年的日本鬼子,更崇敬陈锡联,崇敬他的智慧与勇敢,崇敬他敢于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在他的率领下,无数抗日英雄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利益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即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无所不惜

夜袭的观后感4

上个星期五,学校播了一部关于八路军攻打日本人的电影。

这部电影名叫《夜袭》,说的是一位军团长带领战士们攻打可恶的日本人的事情。这位军团长带领一个团去打仗,可是这支军队武事装备十分差,根本就比不上有那大炮、战斗机、直升机的日本人。其中有一个叫张大力的排长,别看他胖乎乎的,像个麦兜,但他挺聪明的。一次,他被军团长派去侦察日本人的近况。他潜伏在水中,虽说他被敌人射了好几枪,但都躲过了,一点儿也没伤着,还带回来好几把日本人的军枪呢!

看过影片之后 ,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知道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宝贵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不畏惧困难,迎难而上,将来长大了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

我觉得这个团可贵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到最后一刻,不到生长命垂危的时刻,不准下战场,不准离开前线。死也不投降!其中有位叫小飞刀的战士,军团长似玩笑非玩笑地对他说:“好好练习飞刀,一定要射中日本人的飞机!”这一句话激励了小飞刀,他真的用飞刀射中了日本人的飞机,可惜的是,小飞刀没有等到八路胜利归来的那一天。他,被日本人杀害了。

一次,奶奶教我煎荷包蛋。我煎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不是变成炒鸡蛋,就是没熟,我泄气了。一直观察我的爸爸什么都没有说,拍了拍我的肩膀,便站在了一旁。我明白了爸爸的意思,用心煎了起来,终于成功了!这是坚持不懈的成果!

中国人有信心,有可贵的精神,有无数战士,有那不到最后一刻不下场的信念,还有那我们需要学习的坚持不懈。虽然这个团死伤无数。但,胜利还是归于这支装备很差,信念很高的队伍。

学习吧!学习这些坚持不懈的人吧!

夜袭的观后感5

看过许多谍战剧或谍战电影,每一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夜袭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刻最震撼的是八路军战士炸掉日军飞机场的片段。

那是一个有3000战士的队伍,他们是渡过长江走过草地踏过雪山的红军战士。

他们在后来的行军前进中,遇到日军飞机的穷追猛打,八路军在陆地上行进,而日军的飞机在空中飞,这天上地下的位置悬殊,对红军来说极其不利。每次日军飞机飞过,对地面上疯狂的扫射,八路军都有伤亡,虽然后来他们把飞机引进峡谷之中,飞机爆炸坠毁,但这仅仅只让日军损失两架飞机而已,经过侦查发现日军仍有24架飞机,这对全体战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队伍中的陈团长和几个领导商量,决定炸掉日军的飞机场,众将士毫无异议。

将行动方案部署好之后,一大批战士就出发了,奉命潜入飞机场的战士都抱着必胜的心视死如归。

整个飞机场霎时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一大批日军闻讯赶来时,每一位八路军战士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和日军交战,有的人身受重伤,有的人浑身是血,分不出是自己的还是战友的,或是敌人的,有的战士倒在血泊中,用最后仅剩的一点力气拉下了手中的手榴弹,或与敌人同归于尽,或炸毁离自己最近的飞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是笑着离开的,因为他们看到了黎明的太阳,胜利的曙光,新中国的未来!

最后很多战士英勇献身,但他们成功地炸毁了敌军的飞机场,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数着岁月的足迹,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无数苦难,是他们的付出成就了一个民族的奋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理应倍加珍惜!

夜袭的观后感6

说起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就想起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那么, 你想多了解一些为国家斗争到底的革命烈士吗?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夜袭》

《夜袭》这部电影播放的是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炸毁日本飞机场,一共有24架飞机被炸毁,好多日本人都被八路军干掉了。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陈锡联团长带领团队悄悄的进入日本人的基地,夜晚,日本鬼子探照灯的灯光总在不停的扫描着,防止有敌军出没,陈团长带领突击队向日本人发起了进攻,日本鬼子和八路军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八路军冒着生命危险,把日本鬼子从飞机上摔下去,自己在上面把飞机炸掉,有些八路军为了炸毁飞机,不顾牺牲生命。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日本鬼子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而那些为了中国而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们也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一半希望,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就不会因为一些场面滑稽而乐呵呵的笑,因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那些革命烈士用宝贵生命换来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努力读书,热爱国家,热爱国旗,将来回报祖国,做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做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评语:

也许抗战距离今天已经久远,不少孩子看电影只是留意故事的情节,会因为一些场面滑稽而乐呵呵的笑,但是小作者入情入境,把阳明堡战役置于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建立的背景之上,较为准确的理解了影片,提出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更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夜袭的观后感7

最近观看了《夜袭》,这是一部战争剧情片,该部影片是写全民抗日战争时期的,是根据史实所描写的,其主线是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故事。

通过观看该片我知道了一个叫八路军129师769团,我知道了团长陈锡联;通过观看该片我感受到了日本的嚣张气焰,我更加感受到了我们革命战士的英勇和不畏强敌的精神。

故事发生在1937年7月,全国全民抗日战争爆发,10月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129师769团接受任务,北上敌后,插入雁门关,牵制阻击向忻口进犯的日军增援部队,配合正面战场歼敌。团长陈锡联率领团员在阳明堡机场炸毁了24架日军的飞机,取得了129师的首站胜利。虽然整部影片看下来感到悲情豪迈,荡气回肠,但是同时被影片中朴实简单的革命战士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当赵大力点燃身上所有的炸药向身后的那架飞机毫不犹豫的跑去的时候,那个画面还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革命战士们从不怕死,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护好国家,取得胜利。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充分的感受到了革命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战斗力的人,我看到了一个个热血的青年,我看到了他们不放弃的精神。

虽然有些革命战士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战争年代的时候我们的同胞们同仇敌忾,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要牢记历史,同时也要立足现在,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也要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文化综合实力,政治实力。

夜袭的观后感8

天亮了,太阳光芒四射。而我的思绪却一直停留在《夜袭》这部电影的一幕幕画面中。

1937年10月,由129师769团的团长——陈锡联带领的部队到阳明堡机场进行轰炸。最后,战士们以自己的生命来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一些同学认为郭记者是个"害人精".没事干嘛吧、跑到机场去拍摄照片?使得那么多人为了救她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我却不那么认为,其实郭记者也是冒着生命去机场的呀!她要是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今天,又有多少个人能知道当年战争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日本大帝国的凶恶与狠毒?所以,对于记者,我们应当存着尊敬的心,他们也是伟大的人。

阳明堡战役只是我们抗日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有更多比这个更残酷的战场,我们的抗日艰难曲折,在我们伟大的抗日战场上,多少战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牺牲!多少军队为了保卫家园,就把炸药包绑在身上与敌人同归于尽!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就让我们像詹天佑那样各出所学,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上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⑵ 夜袭200字观后感

红色戏说-----

所谓“红色影视”我很喜欢看的,特别是对比起来看更有意思,因为能拍的就这么一些东西。

前几天看了所谓“新派战争片”《夜袭》,其实就是讲阳明堡战斗的。关于这部片子,那种非要在一群男人里面加一个女人,还搞出点小暧昧的把戏我就不多说了,单说阳明堡战斗本身,如果跟另外几部片子里的阳明堡相比,就很有意思。

阳明堡战斗其实不是很大规模,炸了二十多架飞机,杀了一百来鬼子,不过算是八路在那八年里能拿的上台面的几次战斗了,于是只要跟八路有关的片子很少不涉及的。今年跟这个有关的除了《夜袭》外,还有电视剧《八路军》、电视剧《陈赓大将》。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由这三部片子搞出来的从元帅到大将到上将的军功抢夺战。

电视剧《八路军》里,129师师长刘伯承发现了阳明堡机场,决定打,于是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报告,朱德同意打,然后打了。

电视剧《陈赓大将》里,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先生发现了阳明堡机场,决定打,于是向他的师长刘伯承先生报告,刘同意打,然后打了。

以上两个吹毛求疵起来还算合理,可以是769团团长陈锡联发现机场报告386旅旅长陈赓,然后陈赓报告刘伯承,刘伯承报告朱德。

但是《夜袭》这个片子里,完全颠覆了。作为旅长的陈庚先生完全没有被提及,他手下的团长陈锡联直接向师长刘伯承负责。然后,陈团长的电台坏了,好巧啊,这样陈团长就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自己决定打了阳明堡,而上面的旅长、师长、总司令根本不知情。

十分有意思,大概这也是一种戏说吧,红色戏说。

⑶ 夜袭 观后感

夜袭》观后感(2009-04-30 02:30:15)标签:夜袭 电影 观后感 影评 战争片 文化

导演安澜说《夜袭》是目前中国战争电影的一次新尝试。说实在的,我没指望它能达到《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的水平,但是在看过以后,我只能说:王小帅在透支他新锐导演的名气来搞炒作。《夜袭》较之美、英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拍摄的《遥远的桥》,无论是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低了不止一个档次。电影《夜袭》充其量不过是中国式战争电影流水线上的又一乏味产品,充分反映了导演的懒惰、不思进取和思维僵化。

综观全片,以往战争影视作品的硬伤,《夜袭》一个也没少,具体如下:

一、生硬移植爱情戏路

中国的战争影视导演们似乎拍多了青春爱情戏,他们对男欢女爱、三角恋的套路驾轻就熟,本能地给电影电视剧中那些战争英雄们安排一个又一个美女来陪伴,仿佛不这样做就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一样,于是乎,电影《夜袭》给陈锡联团长安排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国军女记者,类似的还有《太行山上》中的史沫特莱、《突出重围》中的方怡、《DA师》中的众多女军医和女病毒专家、《垂直打击》中的扛着笔记本满山走的美女电脑专家等等等等。在紧张的战斗之旅中,我们的战争英雄们抓住战斗闲暇,和这些美女开展了一场场从相互误解、心有灵犀到真情流露的俗套无比的桥段。《太行山上》朱德将军用自己的凛凛虎威和睿智谈吐,引得从资本主义社会来的女记者崇拜不已;《突出重围》中解放军甲种师师长兼红军指挥员范英明可以在演习期间和老婆呕点闲气闹点家庭矛盾,《垂直打击》中空降师特战队长可以随时利用战斗闲暇哄一哄耍小姐脾气的美女电脑专家,甚至连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都可以搞出点三角恋爱来,我们陈大团长怎么就不能有个美女记者陪着呢?按现代派导演们的说法,英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纷飞战火中给他安排一个红粉知己,也算是对英雄的一种另类补偿吧!

二、情节经不起推敲-

1、神行太保功夫?电影《夜袭》中,一路上对八路军游击战术心存误解的国军女记者,这位单纯柔弱甚至不能走远路的女性,竟然能在途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大家眼皮子地下不辞而别,神速地先于八路军回到阳明堡家中;女记者的兄长——也就是刚开始和八路军争夺列车的那位晋绥军军官,口口声声说要去忻口打鬼子,怎么一转眼就带着大批枪支弹药,以比八路军走山路还快的速度率先回到了阳明堡镇,难道美女记者家族中人都具备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神行太保”功夫?

2、天助八路?八路军要夜袭机场,武器装备和敌情侦查是两大关键问题,然而在电影中,这两大问题都随着美女记者真实身份的披露而迎刃而解,原来她的父亲竟然恰恰就参加过阳明堡机场的建设工作,手中掌握着机场平面图;女记者的哥哥原是晋绥军军官,家中放着大批武器弹药,日本人看似凶神恶煞,却从没想过要收缴这批武器。于是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此这般天随人愿,留给我们的陈大团长做的只是搞搞本色演出,甩开膀子练练大刀片就行了。这样的情节安排已经不能用巧合来解释,只能说是天佑神助,没有是上天派来的这位神仙姐姐,我们陈大团长夜袭机场这场好戏还真的没法演下去。

3、瞒天过海。陈锡联带领的八路军有一个团,有几千号人,需要的枪支弹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女记者家中藏着大批武器弹药,于是我们陈团长带着七八个人单刀赴会,正在宾主觥筹交错之间,家丁跑来说八路把军火偷走了。看到这里,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一是这么多的军火,日本人既然知道,为什么没想到要去收缴?二是就凭陈团长七八个随从,怎么可能在日军眼皮地下一下子就把那么多的武器弹药说搬走就搬走,莫非八路都是孙猴子,拔根汗毛就能变出一群八路小兵来?

三、老套的桥段

1、化悲痛为力量的画面。在中国战争影视剧中,我们屡屡看到这样的一幕:火光中,主人公抱着死去战友(或者美女)的遗体,回忆伙伴们生前的一言一行,昂起悲愤的脸庞(特写),然后将失去战友的悲痛化为杀敌的力量…….,此时绝不会有一个敌人不识趣地趁机开枪偷袭,打扰这一庄严神圣的场面,那些没死透的敌人总要等到主人公的怒火攒积一定程度(好像街机游戏里的“怒”值!)时,才不合时宜的妄图偷袭,结果自然被杀红了眼的英雄主人公干掉。电影《夜袭》中,陈团长一抱敢死队长孙大力,二抱女记者,同样的桥段竟然连续使用两次,导演的懒惰和对战争电影驾驭技巧的贫乏都可见一斑。

当主人公抱着美女记者的时候,笔者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导演会在这里安排一场美女苏醒过来表达最后的爱意的桥段,值得庆幸的是,《夜袭》总算不是《十面埋伏》,也许,这就是导演所说的进步吧!

2、恰到好处的子弹。电影的高潮部分是夜袭机场这场动作戏,在这段戏中,我们屡屡看到在激烈的肉搏战中,每当八路军战士身后有个没死透的鬼子士兵企图偷袭时,就有一颗神奇的子弹恰到好处地击中他的心脏,这样的场面竟然连续出现三次,让我不得不怀疑导演是否了解基本的战争常识,这些硬伤不大,但往往能体现导演创作态度的不严谨,对战争题材的不严肃,以往的战争影视剧-《亮剑》中日军特种部队竟然装备美式卡宾枪、把德国造克虏伯火炮说成意大利的,《我的长征》中红军普遍装备捷克式轻机枪等,都反映了中国导演对基本战争常识的贫乏和创作态度的不严谨。

如果说《夜袭》这部片子也有什么称得上革新的,也只能说是淡化了以往战争电影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长久以来,中国战争影视政治说教泛滥、自我吹嘘倾向严重。以《太行山上》为例,通篇电影完全可以说是把八路军的游击战捧到了高高在上的地步,从日军的战略部署、阎锡山的无知颟顸到卫立煌的所谓“反思”,无不印证了以朱德为首的八路军领导们的神机妙算,把游击战术拔高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大书特书,对国军正面战场的坚强抵抗说成了愚笨的“死守硬拼”一笔带过,这种观点恐怕连导演自己都感到底气不足,试问没有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节节抵抗、八路军怎么可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游击作战?此外,电影中还加入对朱德同志个人魅力(以哨兵视角、以美国女记者视角)的大段描写,整个电影结构松散、不伦不类。电影《夜袭》中,终于看不到以往大篇幅的豪言壮语,战前动员也以是“家中独子不参加敢死队”“为了你的老娘”这些质朴的语言,这多少反映了导演们在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的进步。

⑷ 《夜袭》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夜袭》这部电影,真是受益匪浅。八路军叔叔们做好事不留名,既勇敢,又机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尤其是陈团长、赵营长等人。

我喜欢陈团长的智慧,也喜欢赵营长的无惧。影片中,他们并肩作战,捣毁日本机场,展示了我们中国人的气概。

日本的敌机一次次地在我军头上盘旋,炸弹中,一个个战士牺牲了。陈团长用智慧把敌机引到那陡峭的峡谷中,“轰”,在敌人的惊恐表情中,一架架敌机化为一团团火焰,陈团长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我们更是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电影中最高潮处莫过于炸毁那一架架敌机,赵营长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他已经没有一丝丝力气,还有最后一架敌机没有炸毁,看着敌机直冲自己过来,他拉下了绑在身上的手榴弹的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火光中,我分明看到了他那坚毅的深情,那视死如归的气概,我的心灵震撼了。

原先,我不喜欢唱国歌,看了电影后,我对国歌有了深刻的了解,是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我能把其中的气势唱出来了,我更是懂得我们绝不能辜负抗日战争年代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士们,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这美好的环境。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拥有一颗爱国的心,用我们的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阅读全文

与电影夜袭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女人们2018 浏览:224
foreveryoung是什么电影 浏览:863
免费动作电影视频在线观看 浏览:439
楚留香之盗帅觉醒电影豆瓣 浏览:853
日本恐怖电影冥婚在哪网站能看 浏览:734
动作类型电影的理解与分析 浏览:175
有关霍去病电影电视剧 浏览:836
歪歪直播电影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17
韩国寻找电影 浏览:179
大地电影院电影 浏览:367
now手机电影直播用什么软件 浏览:900
大香蕉成香蕉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浏览:527
动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获得奖项 浏览:531
电影网爱情片 浏览:547
韩国电影卡车司机 浏览:370
女老师吃学生口香糖美国电影 浏览:419
夺冠电影观后感五年级 浏览:896
偷笑电影网 浏览:891
2016红色革命电影大全 浏览:374
超乳爱情电影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