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文学鉴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
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
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
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
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
文学与影视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
电影的叙事技巧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
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
Ⅱ 结合文学理论分析电影《雏菊》叙事
电影里的爱情让人觉得真的很美好,乡下唯美的那一大片的雏菊
竟然是一个男人种的,因为他是杀手,听战场老兵说
只有泥土才能掩盖身上的火药味
每天为了画展惠英会每天到那里去画画
他(朴义)注意到了她,一片花海中清纯美丽的她
每天她得小心地过那独木桥,才能画雏菊
而一天当她再次试图过去的时候,她却掉进了小溪里
而这一切都被他尽收眼底,她却什么都不知道
他跑向她那里,而她已经从河里爬了出来
只剩下画具飘向了远处,他第一次像小孩子一样冲动的扑向河里,只为了能让她开心
追逐她的画具,而等到他想要还给她的时候,却看见她狼狈离去的身影
第二天.他找了一群人,做了一条在她看来和周围景致很不一样的木桥
但她认为那桥在那时无以伦比的美,在桥中央挂着她的画具
她开始认识到这些事是有人特意为她而做的
她站在桥中央,举起画具包,向着周围说谢谢
她却不知道.刚竣工的桥的主人刚与她擦身而过,他听见了,他很开心
于是,她画了一幅雏菊,
临走时挂在了桥中央,第二天,就有人拿走了它,是他
她说过雏菊就像小向日葵,嗯,真的很像
我在后悔当初没坚持把画学下去,如果真的继续了
那么我也可以去阿姆斯特丹那美丽而又宁静的雏菊里挥洒我的画笔了
灿烂的阳光暖暖的洒在洁白的小花上,即使是那么炎热的盛夏
也真的让人觉得很舒服
阿姆斯特丹的广场,艺术气氛很重,很浓郁,很香,呵呵 油彩的味道
他知道自己不能靠近她,也不敢靠近
但他控制不住自己想她
他就每天一盆雏菊送给她,却不是自己送
他就那样每天在旁边的公寓里面望着她
每天送她回家,车里放着朴义喜欢的古典乐
在广场上
她喝咖啡,他也喝
她伸懒腰,他也伸
她快乐,他也快乐
即使是-她错乱地爱上她认为是他的另一个男人,而另一个男人最初只是为了利用她去隐蔽自己
观察她对面的罪犯,另一个他(郑宇)是警察,在他在广场上搜索目标的时候
只是无意的,只是无意的买了一盆雏菊
随后来到惠英的街头画摊前,假装要画画,其实为了监视犯罪分子,而那盆本无心的雏菊
让她以为是他,是一直在等待的他,是朴义
一个雨天,郑宇没有去找她画画,因为雨天不需要她掩护
当他转身走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黑影,他以为是贩毒分子
他跟着黑影进了小道,不料被他打昏在地..等他醒来
发现自己只是被抢了劫,笑笑说
幸亏是抢劫,否则就会死在那天了
而那个黑影,正是朴义,因为朴义还不知道郑宇是何许人也,他怕郑宇会伤害惠英
他将他打倒后,翻了他的钱包,发现郑宇正是国际刑警..
于是他拿了里面的钱假装抢劫走了
在惠英家里,惠英跟郑宇讲述了乡下的故事,他不能说那个人是他
更不能说那人不是他,他唯一肯定的就是,他爱上了她...
直到一天,朴义还是像往常一样的注视惠英,突然他发现,在旁边的人群中有人举起了枪
指向郑宇和惠英这边,朴义为了保护惠英,才开了枪,混乱中,惠英受伤了...
而郑宇也为了追贩毒分子到了一个天台上,被枪打中,在看向惠英倒在广场中央的视线中也倒下了..
医院里.惠英被打中喉咙,失去了声音,而郑宇被遣送回国
而当朴义终于不知道从哪里鼓足了勇气,去接近惠英找她给自己画画时,伤心的他却发现她画的还是郑宇..
后来朴义为了不让惠英那么痛苦,陪她去了警察局问了个究竟
对于什么都不知情的惠英来说,知道自己只是被利用太残酷了
而且是被自己爱的人利用,但她还是在等"错的人",没有接受"对的人",对于朴义,她只有歉意
朴义对她越好,她越愧疚
直到郑宇又回到了荷兰,对惠英说对不起的时候,惠英摸着自己不能说话的脖子
冲向了屋里,寻找她早已写好了的卡片,没有责怪,,只是把卡片双手举在自己面前
问他,你好吗..
在屋里,无助的朴义只能默默看着这一切,直到郑宇离开,惠英无助的拍打着门
似乎在向里面早已伤心的朴义寻求帮助,朴义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在桌边痛苦哭泣的惠英
伤心的离开..
郑宇说 她失去了声音 而我 失去了你
郑宇的上司为了调查那次在广场的案件,分析出了一定是有职业杀手做的
所以要雇佣一个杀手,指定那天的那个杀手,来杀自己,然后当场抓获他
但当郑宇说如果杀手真的成功了的时候怎么办,上司无语了,在这时
郑宇却说,杀我吧..
朴义住在阿姆斯特丹那遍及全城的运河上的美丽的船屋上
他在船屋也会种植雏菊,但是,他会收到另一种花-黑色郁金香
每当它被送来,就代表他有新任务了.而这次任务的目标,正是郑宇...
朴义去了,在广场上看见了在车里的郑宇,郑宇在车里向外面埋伏在附近的同事说
这是我朋友,我们离开一下.车开着,车上是摇滚乐,朴义说太吵了
换一首吧,郑宇问古典音乐怎么样,朴义说好.
车开到一条河边,而郑宇第一句话却问,刚才为什么不动手
二人都认为对方是最适合在惠英身边的人,郑宇说朴义是她一直等待的人
郑宇下了车,随后朴义也下了车,传来一声枪响..
这天,正是惠英的画展日,朴义手拿一捧雏菊来捧场
而看到的却是悲痛欲绝的惠英,因为,郑宇因公殉职了..
一年后
平静的生活,却始终不能让惠英忘记一年前的痛
还是无法接受朴义的她,对朴义只有更加深刻的歉疚
当她去郑宇的墓地时,看见了郑宇以前的那个上司
上司说一年了但这个案子却一直没有头绪
只知道出事那天被一个郑宇自称为朋友的人叫走后,就再也没消息了
事后在郑宇的车上发现电台在播古典音乐,而郑宇从来最不喜欢古典音乐
这让惠英想起了什么``
她来到他的船屋,似乎想找什么,看到的只有她送他的画和他爱的古典乐
她无意的想起了她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朴义把一个类似于地下室的地门关上了
说那是仓库.她看到了那黑色郁金香,和雏菊反差极大的花,和几个锁着的箱子```
她拿着箱子回到了家里,看见朴义在给她弄晚餐,她愤怒的把箱子摔到桌子上
用手拍着桌子,因为不能说话,愤怒的拍着桌子 ,哭喊着,
里面是他接任务时的目标照片和资料,有郑宇的和郑宇的上司的...
那里还有一把朴义杀人时的无声手枪,她举着枪和照片,对着他
她快要虚脱了,也许是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她倒下了,倒在了他的怀里...
而事实的真相却是朴义的老板的手下干的,朴义刚刚下车,郑宇就被打死了
朴义自己也对惠英说过 对不起 我没能救得了他
而惠英却没觉查出来..
朴义已经一年没有接到任务了,风平浪静的一年
而就在这时,他又收到了黑色郁金香,这次的目标,是郑宇的上司
朴义的杀手集团的幕后老板在白色教堂里告诉他,只要这次成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他答应了
惠英的家里.惠英醒了过来,看见周围的朴义没有了
在桌子上,是那久违的在乡下时的那幅雏菊和一张纸...
纸上说,对不起,我以为什么都不告诉你能够保护你
但我错了,这把你伤的更深...
她带着那画一路拼命奔向Haarlem广场,看见了郑宇上司,就在朴义准备
扣下扳机的时候,她推开了上司,朴义惊呆了
以前他告诉她,我能看懂唇语,你说说看,惠英说了一句,朴义说:能看得懂吗?对吗
惠英惊呆了....
此时,惠英哭着用唇语对不知隐藏在哪里的朴义说,对不起,我没有认出来..
住手,住手!你让我如此幸福……她高举那幅雏菊
单纯的她在告诉他她是多么幸福,
向他展示她25岁的初恋是多么的幸福..
此时,朴义却出现在她面前,说,对不起,我办不到,对不起,我不是值得等待的男人..
正当一切应该重新开始的时候,隐藏在暗地里的杀手的车的反光反到了惠英的眼里
惠英知道有事要发生了,她抱住了朴义,与此同时,子弹穿进了惠英的背里...
鲜红的血液喷洒在了洁白的雏菊上
朴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因为自己死去,死在自己的怀里.他咆哮着,说我们重新开始啊.但是惠英还是幸福的离开了他.他一定记得惠英死时幸福的表情。因为她终于知道,她等待的是谁,给她幸福的是谁,或者可以说,她真正爱的是谁。
最后,在白色的教堂里,我听见两声枪响```
都不存在了,或许存在的只有那洁白的雏菊在祭奠惠英和朴义的短暂而又幸福的爱...
“梦寐以求的爱,近在咫尺,但我茫然不知。”电影的片尾曲中,抄下了另一个故事的记忆。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寞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从没想过会写这么长,因为我只想写感受来的,没想到把剧情都写下来了
或许是因为太沉浸在其中了,
阿姆斯特丹的浪漫,
风中摇曳的雏菊的美,
欧式建筑的华丽,
让人真的走进了一幅17世纪的巨幅油画中.或许悲剧才能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空旷的枪响结束了阿姆斯特丹的忧伤,留下芬芳的雏菊在纪录些什么,还是那句"给你送花来了!"
固然喜剧片也会让人喜欢,但那也只是暂时的快乐,或许,悲伤真的让人记一辈子,而短暂的快乐真的一生难求吧
可是还是很矛盾,惠英还是最幸福的,因为她等到了那个人,她爱到了自己最想爱的那个人
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可惜,我觉得最后那幸福的几秒一点儿都不够
或许都死了是最好的归宿,否则无论谁活着都是折磨
华丽的阿姆斯特丹,悲伤的气氛.还是很幸福,忧伤,感动...
Ⅲ 关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做详细分析
文学是由来已久的艺术形式,它有许许多多的内容,而影视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已经在人们生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这两者的联系与未来的发展不容小觑。当前,文学作品,不论古今中外,改编成影视作品已成了热潮,在不乏好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根据两者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特点作分析、讨论,并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由来已久,无论东西方,在将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艺术的过程中都不乏杰作。本文围绕文学作品的改编问题展开分析,就影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电视作品与文学作品间的联系与异同等进行剖析,指出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在存在关联的同时各有特点,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艺术似乎都是间接呈现给大家的,除了戏剧艺术。因此,艺术的传播是相当缓慢的。但是现在,电的发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影视艺术的加入,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自此,造型艺术如绘画建筑、雕塑、戏剧、戏曲等都因此而以各种形式互相结合,及时呈现在观众面前。语言艺术也不例外,它也开始从虚无缥缈的世界中逐渐被带到了我们的真实世界中了。艺术也因此体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局面。可以说,今天各种艺术之间相融合的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当今时代,文学传播已不仅仅是在纸上阅读,同时我们也已经不满足单单文字带来的愉悦了,电影作品带给我们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电视则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不得不承认,纯粹的文字阅读欣赏已经不再占主流地位,尽管近年来我们不断呼吁要重新培养阅读的好习惯,但文学要更好地得到传播与介绍,与影视结合似乎是最快最好的出路。其实,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由来已久,从国外来讲,有由《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由《简·爱》改编的《简·爱》。其他诸如《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小妇人》等,数不胜数,不论是世界名著还是畅销小说,好莱坞的制片人敏锐地看到了市场的需求量,而改编后的作品也通常比较成功,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欢迎。我国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也不少,如早期的《城南旧事》、《林家铺子》、《红岩》,稍后的《红楼梦》、《水浒传》,等等四大名著,以及近期的作家作品如《红粉》、《红高粱》、《长恨歌》、《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好处是,普及这些古典及现当代的作品,使老百姓通过这些媒介更好地了解作品,在享受审美娱乐的同时也学到知识,提升全民素养。这一点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早期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应该说在最近,人们几乎是相当热切地盼望和期待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了电影和电视这些媒介之后,首先提议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以来,这股热潮经久不衰,从有这种形式开始以来,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息与消沉过。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方面,在改编文学作品上,固然制作的严谨是必要的,但我认为还有一个相当关键的地方,就是编剧。小说有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作家们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多很大,无论心理描写,抑或时空转换,只要入情入理、引人入胜,观众都愿意买帐。但是,电影和电视剧是属于视觉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画面,听到许多音响效果,但是,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思维的跳跃不受任何限制,而拍摄需要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画面的连接,有些在小说里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影视却很难向观众交代。文学和影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已建立起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有独立品格的两回事,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可以写一整页,心理描写可以是一章甚至一本书,但是剧本要的是动作行为,语言要简洁、生活化。这中间的转换就看编剧的功力了。说到编剧,就要谈谈戏剧,我国的戏剧始于元代的杂剧,是说一段唱一段的,很多不容易表达的地方就用旁白的方式来解决,而西方的戏剧最初流行的则是三一律,限制就更大了,所以编剧们刚开始都是从戏剧开始的。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还是西方的戏剧理论,都不能像小说那样篇幅广阔、想象自由,那么,他们在进行影视改编时,就不得不受到限制,不是因为影视的属性与小说不同,就是本身他们的专业局限也决定了改编的难度和风险。有的导演避免让作家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而是交给别人去改,原因一是作家对自己写的小说总是偏爱,难以取舍;二是在小说中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改编时很难有新的发挥。而就别人来说,这篇小说只是一个模型,提供一些思维的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想怎么添就怎么添,删起来也大刀阔斧,一点儿也不心痛。 再来谈谈电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及异同。文学作品有许多的种类,在此以小说为例展开分析。我国传统的小说是章回体的形式,其实说白了,就是变异地说故事,讲究布局,注重可听性,并且常在关键时刻收住,将玄机留到下一章再讲,所以章回小说更适合以说书的方式来体现。与其说是读小说,不如说是听人说小说,所以故事性是有了。这种传统的谋篇布局方法,固然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但是手法单一、流于俗套。如《三言二拍》、《封神演义》,等等。但是这一类的小说,却很适合改编后搬上荧屏,因为在听说故事这一点上,章回小说和电视剧相同的属性。电视剧是一项普及艺术,不论男女老少都可全民参与,而对于文化底蕴的要求并不高。章回体小说的前身是说唱艺术,同时还有说书的成分在内,本身面向的就是各个阶层的群众,更多的是平民,非文人阶层,即使后期发展,文人参与创作,在最初,小说也是不入流的文学形式。到今天,文学形式虽不断变更,它却恰恰是最受欢迎、最容易普及和传播的方式,这在本质上与电视艺术不谋而和、殊途同归。(中国古典小说采用说书场“说—听”的传播方式,适应听众的欣赏趣味而建立起一套特殊的叙事格局,那就是古典小说中贯穿始终的说书人的腔调,拟想中的“说—听”的欣赏格局,以及于此相应的一系列叙事规则……种种叙事格局直接影响于电视剧叙事,构成电视剧叙事在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方面与传统小说之间清晰而又多样的审美传承关系。①)也因为这样,我国的古典小说改编成电视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例如上文提到的《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性强,情节连贯,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所以当这些改编作品一搬上荧屏,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现象了,后期的观众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种比较简单直观的审美了,而编剧和制片人也敏锐地注意到了,所以改编的方向开始转换。
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是我国电视剧发展过程中研究比较多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本课题的研究深度,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对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具有一定的价值,充分体现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艺术分为语言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其中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以及二十世纪新兴的电影与电视艺术。那么文学当然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它是通过文字来塑造一系列的形象,传达给读者审美享受的,故而带有更多的想象性。文学是很奇妙的艺术,读者通过阅读,借助貌似枯燥的文字,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享受。在这个世界里,思维是可以任意遨游的,换言之,这是一个乌托邦,审美的乌托邦。文学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相比较,其他的艺术,都是由艺术家完成创作后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自身的存在性,观众只能根据这一艺术现象来进行审美享受及审美评价。但是文学则不然,首先,作家在创造作品后,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属于一度创作,因为他的作品仅仅是一个个文字,并非具体的形象,然后读者在阅读中理解文字及作家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书中描述的人物形象才慢慢在脑海中出现,因此文学是需要读者的二度创作的。读者虽由人组成,但是文学的读者并非一般的人就能担任,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的人群组成的,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的特殊性造就了它的独特魅力,同样的作品,在不同的读者读来,由于文化背景、人生经验的差异,从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如《红楼梦》只有一部,曹雪芹呕心沥血也只造就了一个林黛玉,一个贾宝玉,但是每个读者心里却各有自己的林妹妹和宝哥哥。其实越是间接的表现形式,越能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就造型艺术而言,好的绘画作品固然巧夺天工,但是,它所画的是马就是马,虎就是虎,不论观赏者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欣赏水平,他们所看到的都毫无例外的是同一事物。戏剧的形象就更不用说了,但是文学艺术则截然不同。所有的形象都是通过语言来描述的,所以一切都在读者的意象中展开并完成。这是我对语言艺术的一些理解。
再来说说影视艺术,这是一门新兴产业,起源于十九世纪,但真正的发展是在二十世纪。我们先来看看电影,电影的起源于1895年的法国,随后传到美国,在好莱坞这片土地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和传播,在二十世纪达到一个高峰。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也在四五十年代达到一个高峰。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用长镜头和蒙太奇手法,它是用镜头来说话的,因此更多地讲究视觉上的效果,尤其是早期的默片时代。电影的发明给人类文明一个全新的冲击,我们也因此而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审美时代。电视艺术则更晚一些,应该说是目前所有的门类中的“小字辈”了,在我国大概开始于二十世纪中期(1958年)。最早的形式类似于短剧,也有电视小说等。电视与电影的表现上有相近之处,但又各有不同,电视是小屏幕、大范围普及的传播,它应该说是更侧重于听觉上的效果,更大众性、广泛性。而观看电影需要一定的场所与设备,对现场的要求更多些,相比之下,电视则不然,它几乎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所以,接下来要讨论的影视与文学关系,也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 。
作者运用符号学、叙事学、接受美学、阐释学以及中国古典文论资源,将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对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富有个性的理论见解。现在,侦探推理小说、惊悚悬念小说、都市财经小说都一一地推出展现给了观众,这中间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观众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已经不断地提高,再沿用以往的叙述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二是新型的小说形式其实并非专为拍摄成电视剧而撰写,它们更适合的是案头和枕边阅读,叙述方式不再按照常理出牌,多有倒叙、插叙、时空转换,甚至还有意识流、内心独白、旁白叙述等多种现代描述手法,而这些恰恰是不适合也不容易用电视手法呈现的。因为当用比较传统和直观的摄像手法来展现作品时,在最起初是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的,但是人的视觉享受要求是无止境的,并且接触得越多,审美的能力也就不断地得到提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小看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在这一点上文学就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因为文字的想象是无边的,也许是早就读过的作品,但是仍然可以再次阅读,并且同样也能得到审美享受。而电视剧的视觉是固定了的,当然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也可以吸引人,但是视觉的限制很快就让人感觉到不满足,这一点也是由于人的视野是如此的广泛而不受限制决定的。②“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更大限制。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而我国的电视艺术又正处于一个初始阶段,那么这种相对直接简单的摄像画面,久而久之就显得呆板和无趣了。
当然,制片人也注意到了,选用了新型现代的文学作品来改编,而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举例来讲,最近内地非常热门的金庸武侠小说的改编,从最初的《笑傲江湖》,几乎是全民运动,不论报刊杂志还是网络媒体,抑或大街小巷的茶余饭后,都相当热切地关注着。因为金庸小说几乎已经遍布所有有华人的地方,小说包含的东西相当广,地域上,东至桃花岛,南到岭南,西至大理云南,北到西藏,甚至还有北极风光;文化信息上,更是涉及医学、饮食、琴棋书画、岐黄之术、十八般武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得到很大的满足,可以说人在家中坐,思绪却在不受限制的时空中遨游。这样的作品,现在终于得到国内正统文化的认同,并将要搬上荧屏,可以想象,观众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当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网络上网友们如浪潮般的一波又一波地掀起讨论,提议角色的人选。但是当这部作品千呼万唤始出来时,大多数人都感到失望和不满足,小说中细腻的人物内心描写没能展现,主角的人物形象气质严重不符,挑剔的网友们甚至细致到对服饰、配音、场景布置都一一点评,提出的问题专业而犀利,让那些专业的电视工作者都感到很难逃避。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的传达是如此快捷,所有的反馈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看到,而就在这时,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的观众已经相当成熟了,我们一直反复提倡和要求提高全民素质,已不知不觉中在完成了,而电视工作者们低估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电视艺术的水平已经不够先进,我们现在需要担忧的不是提升全民素养,而是电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与文化修养了。
但是目前主要的根源就在于此,尽管一系列的金庸小说改编已成鸡肋,观众也已对此几乎完全放弃,但是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仍在推出,最近重拍的《红楼梦》又掀起热潮,人们纷纷质疑,它能超越87版的经典吗?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单单是因为文学作品改编太多,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眼光也挑剔了?我觉得不尽然,更主要的问题是电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弊端,大家忽然都发现,这是一个成名与获得名誉的好路径。当年的六年出一部《西游记》,三年成就一部《红楼梦》,如今已不复存在了,更多的是几个月的速成品,临时组就的演职员班底,粗制滥造的后期制作。俗语说得好,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若想把观众当傻子,最后倒霉的可是你自己。其实从改编作品上已经可见文化现状的一斑了,现在看似繁荣、人才辈出,各种题材不断涌现,不论是在影视界还是文学界,其实质都是一片浮华与喧嚣,炒作,跟风,什么都有,独独缺的就是沉淀与积累,就艺术而言,不论什么形式,要出好的作品,没有人生的经验与积累,没有反复的推敲与斟酌,怎么可能铸就出传世之作?但是现在,快餐文化、垃圾制作……充斥我们的周围,使我们不得不对电视剧的前途感到担忧,而这种现象又是全社会存在的,要改变,谈何容易。但至少,我们已经知道它的根源,各个阶层也在不断地呼吁改善电视艺术团体素质。其实电视这种新兴艺术,从最初的萌芽到蓬勃发展,中间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和偏差,重要的是,能够发现、自省,并不断完善改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型的,所以电视艺术也不例外,重要的是在这个浮华的貌似高潮的实则低回的阶段,能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并改进,接下来的必将是真正的春天。要解决根本的问题,就要强化电视工作队伍,加大力度肃清不良因素,完善各种制度。对这支队伍进行高标准要求,提出必要的限制。
文学与影视、戏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何转换,成为再创作者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张洁老师的《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在书店里被放在‘散文’书架上。我如何不让这部作品里的力度与情感散落,又让它适合电影的表现形式,是比较艰难的创作。”青年导演马俪文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说,“往往与原作贴得比较近的,创作上会比较成功,因为原作已经在一个水准之上。”“小说有的部分情节弱,而电视剧主要靠情节,这就需要改编时填充情节。”导演田沁鑫说,“小说用描写来展示人物心理,而电视剧就得改成用对白或情节展示人物内心;小说用10页来展示环境,电视剧用一个一分钟的镜头就把这些交代清楚了。处理好两种形式间的关系,是改编中的主要工作。”
文学艺术本是同根同源,莫道是他的繁荣与普及,夺走了我的读者;也莫说是我的艺术质地优越于他的大众性而轻睨他人——不如彼此滋养,成为彼此新的翅膀与能量;不如彼此开掘,滋养同根之树,结出更多更有营养的果实,这是双赢或多赢的合作。“影视或戏剧可以说是小说的广告,无论是影视的版权,还是小说自身发行量的提高,都提高作者和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提倡原创性的今天,跨越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将有助于新元素的诞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电视毕竟是一种普及的娱乐传播工具,它的传播属性可能更强些,那么在艺术性上面就难免存在限制,摄影手法处理也好,音效画质上更是局限,这一点与电影是没办法比较的,因为这两者的属性不同。所以,有些文学作品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有些则非常不容易。尽管当前电影市场不够景气,大众反映票价过高,也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家看电视,但是电影的魅力始终是独特而又常存的。
有人认为,文学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千万不要根据一本书去看一部影片,反之亦然,阅读是不可替代的,文学有可能凭影视扩大影响,但它要冒被扭曲的风险,想品原汁原味,还要读原作,影视只是严肃文学的通俗读本。让我们来看看作家们对此的看法:“我的原作与剧本改编有很大的分歧,他们改得太匆忙,没有和我认真磋商。当然改编可以丰富原有的情节,但要看是否符合原著精神。我的原著精神是对人间真爱的颂扬,相当于‘正剧’,那是作者确立和倡扬的东西,而剧本却改成了悲剧。悲剧是揭露和撕碎,是失望和破灭。剧本与原小说完全不同,造成了与目前大多数影视作品的重复和趋同。”⑤好看好读好懂的作品,自然会成为影视改编的热点,但也有许多优秀作品,确实无法改编为影视,即使改了也很难成功。确实,改编得好不是作家的成绩,改编得不好责任也不在作家,影视其实是对作品用一种解读代替、抹杀千万种不同的解读,从这种意义上讲,文学是活的,影视却是死的。
从一部文学作品到一部影视作品,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节奏、结构、情调、冲突……也都是改编的重要部分。每一部具体的作品,可能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有的小说故事冲突强烈、人物精彩、曲折跌宕,也有的小说充斥着情绪、描写,和不知所云的回忆。其中的诀窍和解决的方法,并非只有所谓单一的解决方法。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对作家来说应是一件大好事。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亿万人在看由你的作品演绎成的电影、电视,这与几千、几万读者读你的书,那种影响是无法相比的,作家和导演联姻,小说和影视结缘,会大大促进文学创作。两者若是相辅相成,必然能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