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星际迷航电影观后感1000字

星际迷航电影观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4-08-13 00:16:27

A. 火星救援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火星救援观后感(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火星救援观后感1

“这部电影真好看,好振奋人心啊!”咦,五(8)班的同学在讨论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刚刚看了部精彩的电影《火星救援》。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美国科学研究团队要在火星上完成一个惊险的任务,但在出行途中遇到了一次沙尘暴,所以宇航员们不得不返回地球,而马克被一块石头砸中了。等他的同伴们回到地球的时,他才苏醒。原来他被遗留在火星上了,而且身负重。马克在火星上费尽了千辛万苦,展开了一系列的自救活动,让自已能够健康地活着。他一边种植土豆,一边等待着他的同伴来救援。在火星上呆了一年多,终于被他的同伴带回了地球。

整部电影故事非常惊险,情节引人入胜,音乐很有节奏感。同学们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时而紧张窒息,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啧啧赞叹。当马克醒来时,发现自己孤身一人被留下,而且腹部被戳入一根天线,他强忍着巨痛,回到太空仓里进行治疗。他在太空仓里找到了鸡肉、土豆和蛋糕,这些食物只能提供他短时间的能量,无法长久。马克为了在火星上成功地存活下去,于是他想出了个绝对妙的办法“种土豆”。他凭着自己强大的毅力和体能,在太空仓里建造了一个阳光房,把土豆当种子、火星灰当泥土、自己的粪便当肥料,最后终于成功了。马克对自己艰难的处境勇敢面对,不灰心,不放弃,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志和聪明才智,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必须像他一样拼尽全力。马克在火星上呆了五百多天时,一个好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的同伴来接他回地球了。营救过程中,他的同伴不惜一节代价,想尽一切办法,经历了艰难险阻。当马克与女孩拉住手时,又被滑掉了,幸好马克抓住了绳索,最后一刻同伴们终于把马克拉上了宇宙飞船,真是太惊险了!在他们热情拥抱时,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是无比强大啊!在这一瞬间,我和许多同学们都热泪盈眶了。

这部电影让我收获到了许多,我要努力做一个坚强、勇敢、永不放弃、热爱团队的人。

火星救援观后感2

在“被拯救”了N次后,马特·戴蒙不介意再被救一次。这一回比诺曼底远一些,比冰冻星球近一些,就在5600万公里之外的火星上。当然,真正拯救戴蒙的只能是他自己。《火星救援》就像是太空版的《荒岛余生》,和所有的遇险求生片一样,光环护体的主角,向观众展露的是坚强的求生意志,挑战概率的运气,捎带话痨的幽默感,以及完备的科学素养。

为了这部“情节简单”的《火星救援》,雷德利·斯科特不惜推迟了筹备多年的《异形:契约》和《银翼杀手2》,这部新作更像是他科幻序列中的一个“小品”。从全片的视觉风格来看,《火星救援》并没有斯科特以往作品中的奇诡造型,阴暗场景,即便是壮阔的火星地貌也没有太多奇观式的渲染,导演回避了“幻想”成分,但仍保留了“科幻”的诉求,在可知的科技,可行的逻辑中寻求“奇想”,抖的都是工程师的“机灵”。要知道开创了一代“太空惊悚片”的斯科特,最不缺的就是“炸裂”的脑洞,当年异形仔“破胸而出”的一幕,成了无数人的“太空噩梦”,也埋葬了《星际迷航》多年培养的对于太空探索和文明接触的乐观畅想。

而这一回,三十多年后的斯科特又兜了回来,《火星救援》完全没有了“对未知宇宙的恐惧”,宇航员只要种种菜,开开车,听听音乐,完全不用担心黑暗处会突然蹿出什么,一切都仿佛是已知的,经过严密推算的呈现。许多时候,影片的平静甚至让人一度忘了这是在危险的火星地表,一身便装的“植物学家”马克,还在地球上的某个温室里育种,施肥,等着收获时挖个土豆。影片中仅有几处设计,让影迷反应过来——这还是斯科特的作品:宇航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风暴中出舱,自己给自己做急诊手术。类似的场景和镜头,上回出现正是在《普罗米修斯》里,比起努米·拉佩斯面对的异形追击和破胎而出,这次马特·戴蒙遭遇的不过是狂风吹断的通信天线,淡化了那种逼人心悬的紧迫感(当然生死也在须臾之间)。“惊险”而不“惊悚”,斯科特可从来不缺想象力,但为了保存原著的“硬科幻”属性,他还是一比一照搬了NASA的火星计划,从设备到操作,无不向火箭推动工程师验证其可行性。

比起安迪·威尔原著中的第一人称视角,电影减少了沉闷的自我读解,降低了地表求生和技术操作的危险铺垫,同时也丰富了NASA总部的群像表演。毕竟在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中,并非每个观众都会像理科宅男那样,对技术细节和科学原理津津有味,笑话也就成了把控节奏的调味剂(居然还报名了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类”奖项)。《火星救援》的三条线中,最生动喧闹的当属NASA内的争辩,技术至上与官僚主义的权衡,同其他好莱坞类型片一样,最后还得靠某个天才的拍脑瓜来解决难题。赫尔墨斯号的团结和仗义,依然是在遇见难题、解决难题、下一个难题中前行,杰西卡·查斯坦的性格在后半程愈加鲜明,她也终于在《时空穿越》后穿上了宇航服,而这种对于坚韧女性的偏爱,也是承自西格尼·韦弗的“异形时代”。只有马特·戴蒙的表演是自成一体的,孤独,但不封闭,他有时是《荒岛余生》里的汤姆·汉克斯,话唠式的自嘲自娱;时而又像《瓦力》里的小机器人,听听老歌,晒晒太阳能;更多时候他还是《月球》里的山姆·洛克威尔,数着日子等着地球的指令。正如许多经典的硬科幻作品,科技是《火星救援》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小说中“第一个死在火星上的人”的悲观情绪在电影中隐藏,闪烁在马克·沃特尼的眼神中的,是挖掘科学潜能的灵感。纵然是居住舱爆炸也没有气馁,工程师特有的行动主义延伸着希望,一个人带起了整个地球的热情。

倒霉的戴蒙在《时空穿越》里是配角,所以他挂了;幸运的他在《火星救援》里是主角,开朗逗逼惹人爱,简直是完美的理工男。全人类从上到下,不惜花光NASA的巨额资源,搭上中国的太空战略,甚至其他宇航员的生命来拯救他。这与其说是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不如说是剧中人对于“科学必胜”的笃信,以及对于传统信仰(十字架)的平视。正如马克的自言自语“我必须用科学去解决这些问题”,点出了创作者“探索不息”的极客精神,“硬科幻”独有的乐观心态,感染着所有人。具有系统科学素养的植物学家,能在火星的红色土壤里种土豆,自建化学仪器制水,用自己的粪便制肥,在最贫乏的设备和资源条件下,也能实现与外界的沟通和自救。这份荒野求生的技能大成,多少让文科生们羡慕(当然,最好一辈子用不上)。虽然过程惊险万分,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总有一种机智和自信贯穿全身,这份乐观,源自一百多年前的凡尔纳,从《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到《火星救援》的赫尔墨斯号,生生不息,探索不止。

近些年的热门科幻片中,《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的成色最硬,剧情也最为简单直白,毕竟真正的科研多是如此,考验耐心的重复劳动,少有千回百转的戏剧性。电影中的太空任务已经写在了美国宇航局的计划簿上,科技水平就在当下,好莱坞甚至两次都把中国也捎上,向全球观众证明技术与环境的可行性。从票房上看,没有反派,没有阴谋,甚至没有爱情桥段的硬科幻片,如今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火星》和《地心》的口碑就是明示。科幻片的“未来”越近,科技水平越符合现实,“幻想”成分越少,其质感就越“硬”,探索黑洞和时空维度的《时空穿越》,就比还在太阳系的《火星救援》要软;而在人类尚未踏足火星的今天,《火星救援》又没有已熟练太空行走的《地心引力》更硬。若依此类推,最硬的恐怕要数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阿波罗十三号》了,可这已经不能算是“科幻电影”,只能称之为“科学传记电影”了。如人所言,一切的幻想都是基于现实,只要人类的思维模式不变,银幕上还会出现阳光乐观的理工男,为人类的未来默默的做实验,开飞船,种土豆。

火星救援观后感3

周末,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科幻电影《火星救援》,我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看完之后久久回味。

电影《火星救援》讲的是人类实现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陆,美国宇航员马克.沃特尼与其他五位宇航员兄弟遭遇巨型风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结束。他因为被误认为无法生还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鲁宾逊。清醒后的沃特尼发现自己远离地球家园,食物只够一个月的供应。幸好他天性幽默乐观,而且还是个植物学家,决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务的到来,要等四年,沃特尼精心计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他在这颗星球上的时间,利用自制的肥料种植土豆,对手头的所有材料物尽其用。而在地球上,公众哀悼马克的悲剧死之后,一位眼尖的NASA技术员在监看时注意到火星表面有运动迹象,怀疑马克可能还活着,双方重新获得联系后,火星救援任务由此启动。

《火星救援》给我最强烈的震撼,一个人独自留在火星,不放弃,不绝望,不甘就此坐等各种死的他运用自己的各种科学知识和动手技能在火星上杀出一条活路,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坚持不懈,最后绝处逢生。他的国家耗上数以亿计的资金,NASA高官搭上自己的前程,五位宇航员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生命,只为拯救一个被遗落在火星上的伙伴,展现了生命高于一切的高尚。中国航天局以太阳神推进器作为重要的救援力量如救世主般出现,无私提供技术力量来与NASA一同完成拯救行动,把整部电影人权至上的立意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火星救援》让我丰富了科普知识:硬核的天体运动、空气运动、火星种植土豆的原理......,由浅到深,很通俗的为大家海量呈现。它会燃起人类探索太空的渴望,激励新一代宇航员的诞生。

大力推荐《火星救援》,它3D效果强烈、水晶般清晰的顶级画面、唯美恰到好处的音效,不得不说是一部完美的科幻片。它让观众跟随沃特尼用大量科学公式和计算不断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悬念迭起。在火星严酷生存环境下,他机智勇敢、坚韧不拔的无畏精神,让我们学到了在逆境中生存和处事的精髓,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难题,只要持之以恒,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火星救援观后感4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天空中隐隐约约出现一道彩虹,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星空影院,影院里人多极了,还有我们作文班的学生,简直是人山人海,同学们都急得冒汗,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票去领爆米花,看了一部我期待已久的《火星救援》电影。

《火星救援》是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出品,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阿卡塞尔·亨涅联袂出演的科幻片。

该片根据安迪·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由于一场沙尘暴,马克与他的团队失联,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面临着飞船损毁,想方设法回地球的故事。

把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果你是马克,是否会想过队友以为自己死了他们走了,你的粮食不够坚持到下一次人们的到来而去自杀,你是否想过活一天是一天,可马克却不是这样想的,因为他那积极乐观、幽默的态度使他坚持了下来,但他并没有等死,经过他的计算食物只够他一个人吃400多天,而下一次却要4年后,他想:我可是个植物学家啊!于是他便开始在火星上种植土豆,第一次被炸了,而且失败了,但他没有气馁,他经受住了挫折,第二次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成功了!这时地球的nASA公司中的一个眼睛尖的人通过卫星发现马克没有死,他坚持了下来,而没有放弃,他用他的知识已及他那求生的意志活了下来。nASA的人员立即采取了救援行动,最后马克获救。从此他成为了世界上在火星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人。

马克在面临危险时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寻找并创造求生的机会,他用他那充满智慧的大脑与他那勤劳的双手使他克服困境,顽强的生存了下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得住挫折,要迎难而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火星救援观后感5

在刚开始的时候,即使《火星救援》在腾讯、爱奇艺等各大视频客户端上占据着显赫的地位,我打开看了发现没有英文字幕,就把它关掉了,耸耸肩觉得它不是十分具备吸引力。

后来,一个偶然,在音悦台上无意中看到一个节目《与Taylor Swift的73道快问快答》,这是一个明星问答节目,十来分钟时间,我感觉时间还是挺为短暂的也就看了。很意外的是,其中Taylor Swift两次提到了《火星救援》这部电影。一次是记者问道:“最近让你最感动的事情?

“再一次是记者提问:”哪部电影曾让你眼泪溃堤?

“这就让我内心一颤了,原来《火星救援》在一些明星人物眼中那么高大上的,我也就决定去观看一遍它了。

的确,《火星救援》带给我一种纯粹的感动。它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电影中的细节和许多技术使人觉得它很真实。其次,角色也是简单化的,主要是马克·沃特尼在唱独角戏,而即使他被“抛弃”在无人的火星上,他却依然乐观以及充满科学精神。

他在火星的时候说:“我要用科学杀出一条血路!”而当他回到地球几年后在学员培训中对他们说:“你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解决下一个问题。当你把问题解决完了,你才有机会回家。”就是这么一个有着科学精神的人对待苦境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所以我们也不怎么质疑他在火星上的生活。

另外一个我想要说的是这部电影中没有坏人,不像什么宫廷戏充满勾心斗角,也不像童话故事总有个坏蛋。虽然在那么一瞬间,NASA局长犹豫过要不要救援,但他是在考虑未来的航天计划;中国航天局高层犹豫要不要暴露绝密的“太阳神计划”……但他们都只是在衡量利弊,不代表他们是坏人。所以,就觉得这部电影充满善意与人文关怀。

就冲这是没有坏人的一部电影,看了没有沉重感与没有阴暗的人性,我十分推荐这部《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观后感6

赶趟看了呆萌的《火星救援》,真是最近在影院上映最好看的作品了~除了get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原来是条宇宙定理外,还对一路把我看懵逼的各类专业词汇留下一点好奇,原因是本片对普通受众非常友好,呆萌同学不仅话痨逗逼而且行动力惊人,简直是人类正能量和智慧的集大成者,让人完全感受不到来自硬科幻一贯碾压观众智商的恶意。

虽说整部电影到处是可以开整堂课的科学细节,不过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两处,一是呆萌同学饿的皮包骨头还有力气想海商法对于自己的意义,他一个堂堂理工男居然有功夫研究这个,而且那位拯救他的印度基友立刻就能明白他的脑洞说明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了?据此细节可推,莫非今日的理工男早已不是一心只泡实验室的书呆了?嗯,这很有可能。

二是呆萌同学不远万里拉回来一个古早的卫星之后与地球通信了,当然整片充满了“要是一个普通人死一万次都不够”的细节,只是这个点尤为让我反省自己,没错虽然我啥都不会死一万次不足惜,但我的点既不是种土豆也不是造水,就是这么一个找回失落破烂的小事件。完成这一事件,首先得知道有这么一个卫星,其次得知道这东西确切的位置,再次得排除万难把它拉回来,最后得有这么一个基友和你心意相通,把这俩只会摇脑袋的超延迟照相机用上,看到这里我膝盖已碎,词穷。

仅以上两点给我的启发就是,无论进行哪个方向的知识探索,对人类整体科学、文化、政治进程的了解都是不可或缺的,对单一学科的历史进度也是要深入研究的,站在人类集体智慧的肩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手里的土豆、屏幕上的代码。

火星救援观后感7

周末,我观看了一部美国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这部电影场面雄伟壮观、对话幽默有趣、人们乐观向上、永不放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六名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执行勘探任务时突然遭遇到沙尘暴,一名叫马克的宇航员受伤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另外5名队友以为他已经死了就直接返航了。马克被独自留在了火星,面对着食物短缺、饮水不足等问题,他克服困难,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利用自身的知识,在火星上成功种植了土豆,合成了水,顽强的活了下来,并利用卫星和地球取得了联系。为了成功拯救马克,地球上的科学家们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而他的5名队友更是冒着生命危险,重新返航营救他。正是大家的团结一致,才使马克获得营救。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非常佩服马克。首先,我敬佩他的永不放弃的精神。独自在火星上的500多天里,马克没有等死,没有放弃,为生存下去,他制定了周密的自救措施,利用火星上一切有限的资源,解决了生存所需的物品,为等待救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计划执行中,居住舱突然爆炸,使所有种植的土豆全部死亡,但他并不气馁。一面节约食物,一面积极和地球联系,为最后成功被救创作了机会。其次,他的乐观积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火星漫长的等待救援中,马克每天都积极记录当天的工作日志,自己给自己讲一些有趣的话作为鼓励。有时寂寞的时候,便会拿出同事留下的光盘听歌,自娱自乐。这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度过孤独寂寞的500多天,等来了最后的救援。

在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我应该像电影中的马克一样,乐观积极,永不放弃。

火星救援观后感8

这周末,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对我触动很深,它的名字叫《火星救援》。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由于一场沙尘暴,马克与他们团队在太空上失联了,面对孤身一人处在火星的险境,他只能靠自救延长时间等待救援。他先是靠自己丰富的知识种出了火星土豆,后因舱门爆炸,使原本的.希望——自己种的土豆一夜之间全部冻坏了。后来,他依靠着之前运回的探路者1号与地球总部取得了联系。在众多专家的帮助之下,马克经历了生死营救,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信任,终于回到了地球。

在这部影片中,我认为最好看的不是最后那一段惊险的营救过程,而是马克在火星上用自己的聪明和毅力种植土豆以及在火星上想尽一切办法与地球取得联系的那一段。因为我认为,如果马克没有这种求生的毅力与行动,他就不能支撑到同伴来救他,就不能活着回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他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用自己的粪便种土豆,用氢、氧造水的话,他是绝对不可能在火星上生活500多天。可想而知,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啊!

说起来,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回来,还有一位功不可没的人,就是地球总部一位天体动力学家,他想出了利用动力学的原理让马克的同伴快速返回到火星站,与马克接壤,他们团队同伴们更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在太空多呆了五百多天。

由些片我得出,在面对困难之时,我们一定要学习马克的这种精神,勇于面对与战胜困难,有超强的意志力和毅力,活学活用,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火星救援观后感9

今天,我在老师的推荐下,和父母一同观看了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火星救援》。

第一镜头就是马克·沃特尼和其他宇航员在火星上采集标本准备带回地球,但突如其来的风暴使他们迫不得已撤离。就在上飞船之际,沃特尼被物体击中,消失在漆黑之中。为了能让飞船安全起航,只能把沃特尼留在了火星。可是,沃特尼并没有死,反而异常坚强地活了下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自行搬土、种土豆。还跑到大老远找到信号源,联系到了NASA。可是,上天并没有看到他的努力,一次意外,把他的种植场炸毁了。他不能再种土豆来维持生计。后来,他的同伴知道他活着,决定回火星救沃特尼,这给了他很多的信心,他日夜兼程,来到了火星升空舱,也就是获救地点。终于,沃特尼在火星过了512个太阳日后,重新回到了飞船上,回到了地球。

在这部电影中,沃特尼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那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和乐观的精神。当马克一个人孤立无援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当无数次的希望和绝望交替,几经绝境时马克却始终没放弃哪怕一丝丝求生的希望,他没有崩溃也从不轻言放弃,永远是在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践,还能自娱自乐自嘲,保持乐观。这便是求生准则!

最让我深刻感受的几句话就是:“当我独自被困在那儿时,想过会死在那儿吗?想过,当然想过。这是你必须知道的,因为他正发生在你身上。那是太空,它是不会迁就你的。在某个时候,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当一切越来越糟时,你只能坚强地面对。这是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要么屈服,要么反抗就是这样。你只要开始进行计算,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下一个问题,解决下下个问题。等解决了足够的问题,你就能回家了。”是的,如果说任何问题都能解决,那么只需要你的时间精力和努力,沃特尼就是这样度过这512个太阳日的。

只要坚持,就有生的希望!

火星救援观后感10

吃完大草原烤肉,我们一群人去看了电影《火星救援》,这是一部科幻片,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精彩绝伦,从开始到结束,我们时而紧张,时而惊叹,看得超级过瘾!

《火星救援》讲述了主人公马克在沙尘暴中执行任务因为意外被队友误以为牺牲,扔在了孤独的火星上,他没有悲观,利用自己的知识,寻找活下去的办法,历经磨难,最后成功回到地球的故事。在影片中,当马克在掩埋的沙土中醒来,发现只剩自己一人,没有足够的供给,他乐观地面对,运用自己的智慧造水、造氧气、种土豆,堪称植物学霸和化学学霸,又将损坏的卫星修复,通过卫星与地球取得联系,简直是物理学霸,使用十六进制需要数学知识,要想活着,不但要有积极的心态,还要有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影片中当我看到队友们决定回到火星接马克,需要马克克服火星引力,拦截墨尔本号,他乘坐的回收舱因为推进器速度不够,需要减负,最后连舱顶都卸掉,只罩着一层毡布,好像乘坐敞蓬车一样进入太空中,看着四外漏风的回收舱,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影片中当队友得知马克还活着的时候,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返回火星,看到队长抓到马克的手又失去时,我的心悬了起来,看到马克经历磨难回到队友中间,我由衷地为他欢呼!

马克终于回到地球上,为学生讲课时,他说:遇到困难,你是想办法克服还是消极等待,决定着你的命运。我懂得了这个道理!

火星救援观后感11

《火星救援》是一部让你在为主角获救激动的热泪盈眶时还能好好的开怀大笑一把。《火星救援》有着明确的叙事线,以达蒙在火星的种种遭遇为主,辅以恰到好处的支线情节,点到为止的笑点,令人大开眼界的小发明,5分钟一转折,10分钟一起伏。“处处意料之中,却又是往往出人意表”。如电影中达蒙听音乐,洗澡,种植,生存,对着摄像头开玩笑等等,他活生生的将孤独和恐惧活成了幽默和乐观。

《火星救援》展现除了展示出宇宙的神秘和不可知外,故事通篇放在了“人”字上。在苍莽寂寥的火星上、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只有人类不断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当达蒙一个人孤立无援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当无数次的希望和绝望交替,几经绝境时达蒙却始终没放弃哪怕一丝丝求生的希望,他没有崩溃也从不轻言放弃,永远是在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践,还能自娱自乐自嘲,保持乐观。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份不放弃和努力才使得达蒙“幸遇解救,绝处逢生”,回到了他挚爱的地球。

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断的努力最后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果。只要你尽力的去尝试了,也许尝试的尽头就会有好运来临。

B. 有没有好看的科幻片 给好评

1、《蝴蝶效应》
看完这部电影时,我曾写了篇长长的观后感,可惜在写的时候电脑死机,来不及保存,一下子没了。真正的科幻迷是一定要看这部片子的,它让我们明白了“蝴蝶效应”是怎么一会事,也让我悟到:“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过去,而过去、现在又都在影响着未来。”用一句老祖宗的话来概括就是”事出有因”。所以,不要小看了我们的某时不经意的举动与选择,经过层层的累积效应,终有一天会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迷失太空》
一部轻松又制作精良的星际旅行科幻片,人物性格鲜明又幽默轻松,飞船上各种先进的技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超乎想像哪~不过如此好的一部片,似乎并不算出名。真的,这部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3、《星际公敌》
这部片在太空技术和先进设备上是不输〈迷失太空〉的,内容方面两者相差甚远,上一部是轻松喜剧,这一部却是有点血腥暴力加恐怖性质。讲述一个本来被冰冻住的几百年前(不详,也可能是几千年)的一个恐怖杀手,杀人如麻,并且无论几百年前的地球人用火烧,用枪杀,用绳绑都怎么不死,最后关头,是一个研究冰冻方面的女科学家开启了冷冻设备,制住了杀手,自己也被刺伤,倒在冷藏室。。。400年过去了,地球早已毁灭,新地球人来到这个第一地球上作科学研究,发现了他们,救活了女科学家,却也引狼入室,这400年后的人一个也打不过这个杀手。。。
虽然理论上想不通的,但是人家编剧就是这么编嘛,也不用追究太多,总之这杀手就像个不倒翁,永远也倒不下。总也不死,烦不甚烦啊!

4、《惊变28天》
个人认为刚开始20分钟左右是最让人惊艳和震憾的。
一个病人,某天醒来,发现整个医院空无一人,他迷惑,不解,可是街上也空空荡荡,寂静,窒息的寂静。
想一想,我们平常也常说不怕孤独,我们需要安静,那是因为我们知道,就算我们关上了门,外边一样是热闹的,闹中取静,是一种心安。
但是电影不同,那是可怕的孤单,问苍茫大地,独独回响的是自己的声音,想像一下,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可怕~
主人公表演得很不错,我觉得他的演技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
电影越到后边,就越像〈生化危机〉了,主人公最终遇上了同样没有被病毒感染的伙伴,大家齐心协心逃过一次又一次危难,当他们遇上一队士兵,以为终于可以轻松一下,舒口气时,才发现,他们又一次进入了狼窝,主人公才得以感慨:“人心也是最可怕的。”结局是黑人女孩,小女孩和主人公逃到了安全地带,面对飞来的直升飞机,他们在草地上举着用来做为求救信号的被单欢呼着。
影片结束还是挺耐人寻味的,看似一个圆满的结局,实则暗示了未可知。因为,这架飞机的到来,不知道给他迎接来的又是什么样的呢?导演并没有说呢。
顺便说一下,导演后来拍了个〈惊变28周〉,看完后,相当郁闷和失望。整个劣质版的生化危机哦,而且也是以飞机救两个小孩为结束,导演似乎有江郎才尽之嫌~

5《决战猩球》
这部片很有意思。幸存的宇航员来到了一个星球,发现整个社会被颠覆了,在这里至高无上的是猩猩,他们有着与人类一样的等级,阶级和文化,而人类是最下等,是奴隶,跟人类社会上的猩猩一样地位,可以当宠物,被贩卖,被奴役。宇航员在一个贵族小姐猩猩(她追求平等〉的帮助下,带领人类起来反抗,并来到了猩猩社会长久以来的禁区,因为那里是关于他们祖先的密秘。当他看到他们失事的飞船,惊喜不已,最后明白,他们的飞船上原来做为实验的几个猩猩,突然与宇航员们反抗,宇航员们已死,猩猩成了这个星球上的原始祖先,但是当时的录相都保存了一下。不过我不明白的就是,后来的人类是从哪来的?
结局也很有意思,当这个幸存的宇航员以自为返回了地球,却发现,那个本来是华盛顿的头像,却变成了太空中要害他的那只猩猩头像。。
结局之话外,这部电影的原著,在开篇,其实是两只猩猩的对话,他们发现了这个宇航员的笔记,而整部电影播放的,就是这个笔记中的内容,而这两只猩猩只感到了好笑,认为这宇航员是一个精神病,是乱编的。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个星球理所当然的主人。就像我们人类现在一样,固执的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

12、《人工智能》,非常感人的一部关于机器人小男孩的事故,我已经单独为些写了一篇《人工智能----唯一让我哭了的科幻片》。这部电影的题材其实很特别,很难找到有重复套路的其他电影,就算是也讲述有机器人的《机械公敌》,导演的追求方向也是截然不同,《人工智能》不愧是两位大师级的作品,堪称经典。

13、《移魂都市》
这是一部色彩浓重,调子稍显压抑的电影,特别是影片开头比较混乱,但是结局会让你为之一震,喜欢带有哲学意识流的同学们可以一看。喜欢看特技剧情与硬场面的同志们就别浪费时间下载了。
也因为这部电影,让我再根据自身的经验与网络的交流或书中的作者,再一次对自己的世界,对周围的世界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从小到大,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都是来自于身边大人的暗示,来自整个社会文化教育的灌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越来越习惯整个社会的文化制度,麻木于读书,上学,升学,考试,找好的稳定的工作,追求钱财名利,结婚生子再到死亡,我们不能脱离于这个社会,只能去追求在这个社会中规定的东西。

有时呢,我也不知道人应该去追求什么。从很小开始,我就对宇宙充满了敬意与好奇,搭着板凳想摘星星;凝望月亮一个小时以致回到房间,不管望向哪眼睛前都有一个黑圆圈;夏天拿着小学三年级自然书上的星座图一个个的对着星座;和朋友追着我们疑为外星飞碟的闪亮的星星从东边追到西边;很认真的完成自然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每天记录星座的移动位置,每天记录天气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渐渐忘却了对世界探索的那份原动力?只记得,数学语文老师强调主科的重要性,只记得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名次的攀比,偶尔从昏昏欲睡中醒来,闪过一丝念头:“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宇宙有多大?世界上有没有神仙呢?”,很快被老师语重心长的从一次考试的失误谈到未来成绩不好就去卖鸡蛋捡破烂的严重后果打断。

对不起,谈到小时候的教育激动了一些,罗嗦了点,可能真的老了。

回到电影吧,主人公在一次实验中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但是因为科学家故意没有给他打混淆记忆的针,他幸运的没有被外星人控制意识,并有着很强大的对抗外星人意识的能力。于是他从自己身上钱包里的身份证,钥匙等,开始去寻找自己的身份(哲学上象征寻找自我吧),他找到了证件上的妻子,却发现对她没有一点的记忆。在追寻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城市的一个巨大的密秘,就是他自以为生存的城市,都是在一种外星人的意识控制之下,为了不让人类回忆起任何对他们不利的记忆,每天晚上12点,外星人集体发动意念,并利用一个人类科学家,把其他人的记记互相置换,不断清洗他们残留的记忆,于是第二天,人们醒来,继续过着生活,从未对他们永远生活在黑夜中产生怀疑。
主人公的出现无疑给外星人造成了威协,遭遇外星人集体追杀。而主人公根据小时候的回忆,想起小时候喜欢生活过的贝壳滩,于是与终于也醒悟的探长和科学家一起去寻找。结果,却发现他们始终走不出这个城市,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生活在地球上,而是在外星人建造实验的地方,把墙推开,外边根本就是真空的宇宙,他们的天空,也不过是一块巨大的黑布伪造的(这个电影的思维模式有点像《真人秀》这部电影),主人公何等绝望!最后的结局导演有点落入俗套了,赐于了主人公更强的意识控制能力来解决。

电影给我的触动,其实最主要的也就是当主公人发现城市不过是浮在宇宙中的一个外星人造的地方。想一下吧,当我们每天做了那么多的事,我们拼命的去追求的或者为着这个世界哭,为它笑,为它烦恼,还互相斗争伤害……可是有一天你发现世界并不是你从小认识的那样,所有的一切根本没有意义的时候,是不是很悲哀呢?

14、《世界大战》
斯皮尔伯格与汤姆克鲁斯的联手之作。电影以一个码头吊货的工人,以父亲要保护儿子与女儿的角度,来讲述三脚外星生物与人类的大战,而外星人最后不战而败,缘于他们不适应地球的空气环境,被细菌感染而死。
影片的场面还是很有感官上的刺激的,特别是影片开头,外星人从人类的地下钻出时,人类惊慌失措的四处逃散,很好莱坞大片的风格,紧张,刺激,特技非常好。以前没什么条件看电影,还是一个土包子,所以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侯,第二天回想起情节我还能感到紧张,第一次甚至紧张到不敢往下看,当然后来再第二,第三次看的时候也慢慢习惯了好莱坞风格。这可是我重复看的次数最多的科幻电影了。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大战2》简直是一部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影片,根本不能担当“世界大战”这四个字!就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大家不要看就是了。

15、《 逃离克隆岛 》
我挺喜欢看这类题裁的电影,讲述人们如何发现自我,发现真相的故事(比如<楚门的世界>、《移魂都市》)。当然不同的导演编剧与演员,呈现出来的内容,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逃离克隆岛》呈现出的是高科技的未来世界,商业性质更浓厚,剧情像动作片一样紧张炫目刺激、打斗的视觉效果非常强烈,虽然是一部商业大片,但主题还是有意义的。

电影讲述的,有一个公司为了赚取利润,头与手下的科学家们一起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广场,用来做他的克隆人实验。。因违反人类道德与法律,公司只是对外宣称克隆出来的人是没有生命的,而是像植物一样可以任意使用。
克隆人一旦生产合格出来,就被放到一个封闭的生活区,并给他们注入一些有关儿时的记忆芯片,并告诉他们,他们之所以能来到这里,是因为外界已经全部被污染了,除了这个地下室是安全的,还有一个称为天堂岛的地方。电视屏幕总是对天堂岛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述:蓝天白云,大海,小岛与更加的自由,人们对那充满了无限的期望,人人渴望着好运轮到自己,中奖的人都可以离开这儿去天堂岛。
但是有一个克隆人,他天生具有好奇心,对身边的事充满怀疑并问个不停,并且有点儿叛逆。他有一个很要好的女朋友,某天居然中了能去天堂岛的大奖,他也为她高兴,但是不好的预感总伴随着他。某天,他通过一个无意中飞进地下室的飞蛾,发现了地下室的秘密:原来一切都是谎言,所谓的天堂岛,只不过是利用克隆人的时间到了,需要他们的肝,他们的小孩,把他们带到手术室残忍的杀害。于是,他立刻带着女朋友,冲过重重关卡,展开了一段逃亡与自我的拯救……

导演是拍过《世界大战》、《变形金刚》第一二部的迈克尔.贝,这也难怪,影片开始的构思其实很不错的,越到后面的剧情就直接是动作片了,科幻淡了些。在科幻色彩,人物心里,细腻度上总感觉少了一些东西,加上无处不在的广告,商业味太浓了,这也是为什么《变形金刚》虽然好看,但是没办法把它列入好看的科幻片当中。
亮点就是电影在展现克隆人逃出地下室,人生第一次面对大自然,他们面对着蓝天与宽阔的大地,镜头开始180度的旋转,拉高,远离,人们的脸上表情从吃惊到由衷的欢喜,那种重获自由的感觉,突然让人有想哭的冲动。(《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出逃后自由的的场景也带给我过这种感觉)人人都应该有两个基本的权利:生存与自由权。

16、《太阳浩劫》
这部电影名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受到时光网的分数和评论的影响,我一次又一次的将它忽略。
它的分数真的这么低吗?看完电影的结局,我没有《绝世天劫》最后圆满完任务一样舒口气,没有《后天》大团圆的高兴,更没有《火星任务》人类找到了更高级智慧生命体那样激动,却是感到一丝丝的伤感。
据悉,影片编剧亚历克斯·嘉兰是在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提到太阳何时灭亡以及太阳灭亡时会发生什么的文章后产生创作灵感的。我觉得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根本不必要去想着科学技术上的破绽,或者开始考虑人性的东西,而是应该把自己交给导演与编剧,让他们带着我们,一起领略科学幻想之旅,把自己当成这八名中的宇航员,面对人类未来的灾难,在茫茫的宇宙中,如何完成把一枚核弹运送到太阳内部的任务。
电影无论从科幻硬件、理论,还是故事情节上以及人物心理性格的刻划上,还算是完整的,虽然有瑕疵。
电影最大的争议在于,当飞船到达七年前曾消失七年后又收到求救信号的“伊卡鲁斯一号”飞船。四名队员进入到其中,发现里边的宇航员全都因为太阳光的幅射而死去,随着无法预知的故障的出现,只有两名队员最终回到了二号飞船。八名队员最后只活下四名的时候,经过计算,氧气只够四个人使用。主人公帕卡在与飞船机器人对话时,机器人却告诉他,他们完成不了任务,因为氧气不够,原因是:飞船里有五个人,第五个人未知。
看到这一段,才感觉到一直平静叙述的电影有了最大的戏剧性的起伏。其实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幻想着他们会遇上太阳人(或者太阳生物),真是没想他们遇到的最后最大的障碍,竟然是被太阳幅射后,变了形的飞船1号的船长。导演加的这个船长进来,也成了专业影迷们对此片成为经典或沦为二流科幻片的最大分歧。我虽然觉得有些出乎意科与突兀,但是在一个能将飞船接近到太阳的高科技的未来,在我们人类一无所知的浩瀚宇宙中,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只怕你想也想不到吧。就像电影中强调的,人类在这茫茫的宇宙中,如一粒灰尘,一粒星尘般的那样渺小。
分数真的至于这么低吗?我再一次对专业的影迷们发出置疑。

17〈机械公敌〉
威尔史密斯的科幻片就是好看!他的电影,完全应该是单独列在一起,而不是加入其中,不过,还是选他其中的较好的一部吧。
这部电影,是难得的全民一致认可的佳作。
真正喜欢科学,科幻小说,喜欢科幻意识的同学们,应该不会失望;喜欢大场面,特技效果好的电影迷们,这部片应该也会满意。注重人性的,应该会认为威尔的表演刻划得很到位。
内容简介无需介绍,好看便是。
但是同样是讲机器人的,〈机械公敌〉是很过瘾的商业大片,但还不至于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始终难忘的,还是〈人工智能〉。

18 〈第九区〉
表面上看,我好像对科幻片的要求越来越低了,好看,吸引人就行,因为以前好看的都看完了。可是看完第九区我就知道,实际上,由于这一两年内集中看了大量的科幻片,各种不同的类型都有,所以其实要求是提高了的。
而第九区能在09年众多的大片中拿下8.7的高分,也一定有它的理由。独特的处理外星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这部电影与众不同最大的特色,也因此评分甚高,因为独特的东西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消除以往喜欢归类型的审美疲劳。
在拍摄手法上,有点像去年上映的《苜蓿地》,都是以跟踪采访拍摄,让观众有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过不同的是,《苜蓿地》的镜头太晃了,电影看得很难受,《第九区》则剪辑得很好,就像我们平常看电视的感觉。而故事中男主人公在管理外星人场地的时候,不幸感染了外星人研制的一种宝贵的液体,而产生了机体上的变化,一开始是手很快的变成了外星人的手,当然在若干小时后,还会慢慢整个身体都成为难看的外星人——何况这些外星人在地球上还受到了种族似的歧视。这样的一个情节很容易让人想记《变形记》。
不过不管是《苜蓿地》,还是《变形记》,〈第九区〉从整体上来说不像任何一部电影,它是一个新的创造,有标志式的科幻片。
男主演叫沙尔托·科普雷,不是明星,整部片也没有什么大腕明星。可是票房与口碑依然取得很好的成绩,说明最重要的还是剧本啊。当然男主演演技也很棒,把一个一开始做为外星人的场地管理员那种有点小得意,又兴奋,又自以为能与外星人打好交道的神情心理刻画得很好,而到了从感染外星液体开始的不舒服,到发现手的变化的震惊与逃亡中那种失落与表现得很到位.
但是到了电影后小半部分我不太满意,当他穿上那个铁皮机器时,电影好像变成了变形金刚。而且这个机器人是怎么跳出来的我一直没看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影片的后半部,外星人对男主人公说,可以治他的病,但是要到那飞船上,最后还说要二年才治得好。可是电影的最后,主人公没有走,我就不明白了,飞船不是很强大吗,为什么不带走男主人公啊?为什么是二年后再回来治他,而不是带他到飞船上飞上两年呢?而是让他完全变成了大虾模样的外星人苟且偷生在地球上?难道是让他赎罪吗?他抢夺了外星人重要的液体瓶子,让自己变成了外星人;他打晕了大虾外星人,自己和小外星人来开飞船,却根本没有大虾那么熟练,可谓种苦果,得苦果!这个结尾,不明白也不满意。

19 、《超时空接触》

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扮演者朱迪·福斯特完全征服了我,我想,我又要像当初迷上尼古拉斯凯奇和威尔斯密史那样,要疯狂的找寻她的电影作品来看了。

这是一部真正的科幻片,这部片,应该是全人类的梦想吧,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高智商的科学家,亦或是政客,都是渴望着能接触宇宙。这部片,展现了在这个梦想下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的言行举止。主角埃莉是最坚持,最有梦想,也是最纯粹的高智商的科学家,她的身上集中了很多平凡而不知名的优秀科学家的品质;还有埃莉那亦科学亦政客的原上司,喜欢见风使舵,抢功劳出风头,最实际的狡猾的人,最后在爆炸丧生;还有神秘的超级富商老头,他是埃莉梦想能实现的最关键的人;影片还出现了克林顿的演讲,据说也是通过后期的制作合成在一起的,加上在听证会上咄咄逼人的国家***局长,他们代表的是政治。而埃莉的情人,他的戏份其实不是很突出,代表了影片贯穿的宗教观念。对了,埃莉的搭档另一个科学家,就是《越狱》里警官马洪,他的表演,似乎一贯的松驰和加点神经质的结巴。

电影真实,剧情丰满,即使有各种专业影评人挑出大大小小的毛病或瑕疵,在我看来,就像把一个星球和整个银河系来比较,是微不足道的。很多人对外星存在生命质疑,但是影片中不断出现的这句:“如果宇宙中只存在的生物只有人类,那将是对空间的极大浪费。”(这是小说作者、世界一流的天文学家和科学活动家卡尔。萨根的一句名言)来支持着女主人公。就像佛家所说的,你看不到的,就真的不存在了吗?
电影最后,埃莉从依照外星人提供的图纸制造出来的飞船上,还没有发射升天,就直接掉进了水里这一段,我觉得这样的构思真的太棒了,即合情理,又出乎意料。她在宇宙中穿越时空隧道和虫洞,来到一个美丽异常的星球,见到了她已去世的父亲,原来这是外星人下载她的记忆思维,而幻化成父亲的形象来和她接触。虽然他们的对话,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因为外星人只是告诉她,这些时空隧道和虫洞是早都存在了,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谁是创造者,但是人类需要迈出这一步来于外界接触。宇宙的这一段旅程经历了18小时,可是埃莉从飞船掉下来,才不过几秒钟!所以人们才会怀疑她所描述的不过是妄想。

这是我目前看过的逻辑思维最严谨的科幻片了!
我突然间,好想买一个天文望远镜啊!

20、《月球》
对我来说,人生最开心的事之一莫过于能欣赏到一部好看的科幻片。好的电影,一定会在精神上刻下烙印,唤起我们深层次的情绪与思想。
看完了《月球》,不由的会想起《2001太空漫游》,也会联想到《逃离克隆岛》,甚至,再一次的体验到了《人工智能》中令人感到孤独和虚无的情感。
这里有一个人的孤独,有人与机器人的依赖,也有当人面对另一个自已时的迷惑,以及人要了解真想寻找答案的决心,更有,一个人在了解了真想的那种震惊与失落,伤心与绝望。影片传达的那种情绪是那么的强烈,影片之外的我,完全能深深的感受得到。
主人公最大的心愿,就是快点结束在月球工作的三年,回地球见到日思月想的妻女。每一个三年里,他都无数次的重复在闹铃中醒来,开始一天枯橾的工作——为地球输送一种元素能量。支持他的只有那个回家的希望,与他作交流的,只有一个机器人。只是,这一切都是月能公司为了利益的谎言。三年一到期,却是他的死期。当然,谎言是总有一天瞒不住的,越是费尽心思的隐瞒,其实埋下的隐患越大。但是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一成不变的习惯与狭小环境中,是很难发现的,至到另一个他的出现才改变了一切。
什么是真相,什么又是真理?如果我们一辈子待在地球上的某一个小小的地方,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路线,做着相同的事,一个月前的我甚至和现在的我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这个我,和这个月球上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而你,怀疑过你的世界和生活吗?有勇气走出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吗?
《月球》以低成本制作,构思精巧完整而又踏实的好剧本,两大影帝的出色演技(其中一个是给机器人配音),专业是哲学的导演,一起为我们献上了一部比较高水准的科幻片。

21、〈我是传奇〉
其实我是非常喜欢看这部电影的,一直没有加上来,是总认为这部片的名气太大了,那么多人应该都会知道,都会喜欢看。它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科幻片,同类题裁的还有〈生化危机〉三部曲,〈惊变28天〉,都是讲述人类研究的某样东西感染了病毒,然后病毒迅速扩散,人类变异,逃亡,成为生化人等等。
其实拍得吓人的电影也不少,可是讲到“好看”两个字,那很多是不及格了。像这样类型的电影,你不能指望它达到很科学很幻想的很合理的境界,但至少要让观众觉得好看,除了视绝上的震人和情节上的吓人效果,再多一些人性的挖掘,多一些剧本的完整合理,细节上的感动和不要假得离谱,拍摄手法和角度比较新颖有创意,这样不好看都不行呢。
顺便说一下,我这里就不会再推荐像〈星球大战〉、〈独立日〉、〈后天〉、〈变形金刚〉、〈生化危机〉、〈黑客帝国〉等,在科幻电影上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力以及商业上的很成功,地球人都差不多知道的大片了。当你把这些相当经典的电影都看完了,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看的时候,我的推荐才是目的哦。

22、《铁人浮生记》/机器管家
“我宁愿身为人类而死,也不愿身为机器人而活。”
这就是机器人安德鲁的宣言,并以此为目标,经历200年的努力,历经一个家庭的四代人的生生死死。
安德鲁穷尽一生,只为了成为一个人,拥有一个人应该有的感觉,拥有人类的自由和爱情,他实现了这一生的需求,最后和心爱的女人,安详的面对着死亡的到来。 电影以科幻的角度,平静的叙事手法和罗宾威谦斯后半段精彩的表演,应该会触动到人类不自知的,麻木的心。

23、《金刚》
《金刚》我又看了第二遍,实在忍不住,还是把它也放了上来,这应该是比较高成本的商业片了。
我觉得喜欢科幻的朋友很值得一看的,《金刚》的剧情来说确实很精彩,险象环生,跌宕起伏,越到后面越觉得:好戏还在后头呢。比特效,可能是比不过《2012》了,但是在编剧和细节上,我觉得比《2012》好看多了,后者的内容空太多,像个拼盘。
看到有人调侃《金刚》,说影片这么长,不过就是一个野兽和美女的童话故事。这样的描述太过于概念化了,把影片很多精彩的场面,还有美女与孤独的金刚那种微妙的的,纯真的情感一下子给抹掉,很不公平。
个人认为,它是在商业,情感,艺术上平衡得比较好的一部科幻片。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女和金刚在悬崖边,看着日渐西落的夕阳,与宁静的大自然相映成了很美的画面,远处的蓝天和鸟儿,旁边的飞流直下的瀑布,让我忽然神往有一天也能生活在这样的大自然中,可是看到晚上那黑压压的,恶心的蝙蝠时,我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24、《变种异煞/千钧一发》
主要演员: 伊桑·霍克 乌玛·瑟曼 裘德·洛 戈尔·维达尔

其实一年前就已经有朋友推荐过这部科幻片,我记住了大概内容,却没记住标题,所以很遗憾的一直错过了这么好看的一部科幻片。

这部片大概讲的是未来的日子,人类已经可以通过基因来筛选后代,让最优秀完美的基因组合成最优秀的人,而自然分娩的出生的后代,因为存在种种缺陷,在社会上处于劣等人的地位,可是就有这么一位自然人,渴望着飞向太空的梦想,让他超越了了自己身体的极限,占胜了那自然基因种种不可能完成的百分比基率,并借用了另一位精英人的身份,最终完成
了梦想。

画面的色彩拍得很美,剧情的构思很巧妙,裘德.洛很帅,我觉得他就是现代版的完美人,有着高贵优雅的气质,无可挑剔的五官和俊朗的身材,连抽烟的动作都是那么迷人,想起他在《人工智能》里演的外表像猫王一样的舞男,到现在一个因过于完美不甘屈居第二而想自杀的残疾人,他的演技无不在证明着,他的演技与外表一样光芒四射。男主角我不太了解,
其实单看也不错的,可是在裘德的映称下,我觉得还是不够帅。女主角有着冷峻的气质和极为突出的好身材,走路很有美感,就像看模特在走台步。

文森小时候的经历——那种因出身不如人的,周围的人总是用同一种声音告诉你:“你认命吧,别梦想了,你就应该过如何的生活。”这种心情我能体会得到,因为每一个人在小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与周围的小孩作比较——他的出生就是注定比我好!可是文森他不认命,最终进入到只有基因中最精英份子才能达到的梦想——飞向太空。当然其中有运气,因为他和朋友总能化险为夷,可最终靠的还是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对于我而言,这部科幻电影的励志程度,不比奥巴马传奇的奋斗史来得少,更与他的那句名言:”Yes we can ”有着相同的力量。

小知解答 希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星际迷航电影观后感10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泥鳅电影大全 浏览:244
营救系列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75
霸气老师护学生电影欧美 浏览:725
为什么都在评论周星驰的电影 浏览:624
特种部队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41
可享电影网 浏览:623
电影城的兼职心得 浏览:570
2018年12月盗墓电影 浏览:133
高坪电影院在哪个地方 浏览:340
国产老电影泪痕插曲 浏览:867
韩国电影重返二十岁 浏览:151
2018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专科线 浏览:487
体育老师教学生动作电影 浏览:658
2017洗人电影演员表 浏览:403
最新上映搞笑电影2017 浏览:480
绿怪电影2018 浏览:888
电影小王子的插曲 浏览:491
高分周星驰电影 浏览:650
中国好的电影动画 浏览:988
关于非洲的动作电影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