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亲切的金子》
继《我要复仇》和《老男孩》之后,韩国导演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亲切的金子》再次让我深深的震撼,他诡异的风格和娴熟的镜头语言这次表达的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同时,这次的复仇不同于前两部。前两次都是单个个体的恩怨复仇。而《亲切的金子》则刻画了群体复仇的众生像。如果单个人的复仇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震撼的话,群体的行动则更容易体现人性,更容易解读规则,更容易引发思考。
“亲切的金子”这个名字来自于狱中的姐妹对女主角“金子”的赞称。金子在20岁时候因为绑架并杀害儿童被捕入狱,可被迫承认罪名的她其实背负着天大的委屈。真正的凶手是一个幼稚园的教师――白老师。他首先绑架了金子的小女儿,然后以她的安危逼迫金子诱骗另一个小男孩上门,在虐杀了小男孩之后以同样的手段让金子去替他服罪,承认一切都是她自己干的。为了保全女儿的性命,柔弱的金子在警察的怀疑之下,仍然义无反顾的认了罪,她心里唯一想到的只是保全女儿的性命,即使这个代价是,13年的牢狱之灾。
刚开始,金子在狱中渡过了一段残酷的时光。她无法找到自我救赎的方式,她找不到自己坚持活下去的理由。她无法把因为自己的诱骗而死去的小男孩从自己的脑中抹去,这种深深的愧疚让她发狂,即便她当时是被逼迫的。这时候,她开始面带和善的笑容,开始辛勤的劳动,开始热情的帮助任何她可以帮到的人。她亲切圣洁的像个天使,以至于得到她帮助的人甚至看得到笼罩在她身上的不属于凡间的光环。当我们都开始以为金子想通过这些善行来替自己赎罪的时候,孰知她的复仇计划才开始显山露水,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为出狱之后的复仇做准备。
这是一个谋划了十三年的复仇计划的前奏。
在这里,朴赞郁其实表达了对公权力惩罚的第一个质疑。 本来就是一个无罪的人,却因为证据不足而错误的入狱。十三年的牢狱生活不但无法使她从劳动中得到改造,相反,支持她行善的最大动力,却是由此衍生的强烈的复仇目标。这种对现有规则的质疑在影片的后半段呼声越来越强烈,而这种略带讽刺意味的反差在后半段也被导演有意的扩大到了极致,增添了影片无限的张力。
这种反差对比在影片中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在狱中带着浅笑面靥和闪烁光环的她被称为“亲切的金子”的话,那么出狱后眼底一抹殷红,身着黑色皮衣,一脸冷漠的她就只能是“复仇的金子”了。这也象征着,她的复仇计划正式揭幕!
与此类似的就是对反角白老师的刻画。前一个画面是他一脸真诚和善的教一帮小朋友们唱歌,紧接着就切换到了他粗暴地对趴在饭桌上的妻子发泄兽欲。前后的变化简直让人瞠目。更不可饶恕的是,这个人面兽心的男人,绑架杀害一个个小孩的原因,竟然是为了给自己买一架帆船!扭曲的心理在如此沉重的对比中让人怒不可遏。他挑战了任何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极限,这也为最后的集体复仇埋下了心理伏笔。
金子在出狱后,一个个找到了她在狱中帮助过的好友们。在她们不惜一切代价的帮助下,她终于逮到了她梦中都想一枪了结的复仇对象,这个让她付出了十三年青春的十恶不赦的男人。
不得不提导演对这个过程精准的表达。朴赞郁对镜头语言的完美运用在《老男孩》里我就已经见识过了,那个长廊中“过关斩将”的长镜头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在《亲切的金子》里,你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的情形,戛然而止的镜头定格。比如听到盘子掉在地上的“哐当”一声后,紧接着你看到的会是一群人或诧异或眼含泪水的种种表情的静止状态。这样的表达时不时的出现,张弛有度,使一种cult影片特有的黑色幽默始终贯彻其中。特殊而华丽的巴洛克式音乐使影片增色不少,金子到死去的小男孩家赎罪的那段血腥情节在这样的音乐背景衬托下竟然给人一种略微诡异的别样震惊。这也是导演安排的镜头和音乐的反差效应吧。
金子抓到白老师之后把他绑在了郊外的一座小屋中。她发狂的厮打,用枪打穿他的脚趾,可当她把枪对准白老师的脑门时,含着泪水的她明白不能用这种方式作为复仇的终结。她明白单纯的“砰”的一枪根本无法使她自己得到救赎。她的复仇最重要的不是杀戮,而是能使自己从那种愧疚悔恨中得到救赎,对女儿的愧疚,对死亡小男孩的悔恨。
金子接下来的举动让我措手不及,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正是升华全片的高潮部分――群体的“同态复仇”。
她找到了之前逮捕自己的警察,给他看了白老师残害儿童的录像带。警察除了震惊外,更多的是对自己错误的无地自容。在这样的感情作用下,他帮助金子把所有被绑架残害的孩子的家长都召集到了一起,让他们一一观看了自己孩子被残害的录像。恸哭,昏厥,歇斯底里,最后,全部转化成了愤怒。警察说,凶手就在隔壁的屋子,你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处置他。
这是影片最出彩的讽喻之处。警察代表着公权力,可却由他来放任这场私刑的执行。导演对于公力救济的嘲讽和对合法规则的质疑在此刻达到顶点。 他借金子的行为一直在引发我们的疑惑:仅仅用合法的手段让他伏法就可以减轻众人的痛苦吗?仅仅让他单纯的死去就可以抽离众人的愤怒了吗?如果十恶不赦的罪人不得到最大的惩罚的话,任何人都无法得到解脱。在这一刻,我相信复仇的原始本能笼罩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头。
在这样一个现代的 社会 ,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古罗马的复仇方式惩罚这个罪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工具,分成了四次执行自己的私刑,最后一位老妇,用一把剪刀,结束了这场私刑的执行。然后,他们有条不紊的,收集血液,清扫现场,埋葬尸体,最后还拍了一张合影。金子在所有一切都安排完毕之后,拿出枪又在尸体的脸上上开了两枪。在替众人安排完复仇仪式后她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可那声震彻山林的枪响代表着终结吗?
我以为这场让人无法喘息的复仇仪式已经极限的挑战了我的神经,可是,是这样吗?
众人来到了金子工作的蛋糕店里,略带忐忑略显不安的围坐一起,店里是昏黄的暖色调。金子端出了一个鲜红的蛋糕,放在了桌子中间,大家开始分食这个蛋糕,血红色。没错,这是用白老师的血作成的蛋糕,原来“同态复仇”要到这一刻才是终结,“以血还血”才算达到了极致。这一刻,我甚至想到了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和围观的那帮群众。不过此时的氛围是不是麻木和悲凉,而是吊诡的幽默和温暖。
窗外开始飘起了雪花,这场长达十三年的复仇带给金子的是什么呢?她得到了她所要最终追寻的解脱和救赎吗?朴赞郁给了我们一个还算慈悲的结局,在这场腥风血雨之后,宛若天使的小女儿和金子紧紧的抱在一起,满天飘舞的雪花,仿佛是她已经被漂白的灵魂。
而那场过去的复仇,也因为那些人在临走前,纷纷索要被勒索的钱财,让我觉得不那么纯粹了。
其实,现代 社会 的同态复仇,不过是满足了一下我们内心的疯狂臆想罢了,我们之所以感到惊世骇俗,甚至有时候感到隐隐的赞同。大抵亚洲国家 历史 中“有仇必报”的观念和还不健全的法制息息相关吧。在我们的印象中,快意恩仇的侠客复仇每每带来的是热血沸腾而不是对他的做法正确与否的质疑。
这也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第一部《我要复仇》在美国公映时被主流媒体评为烂片的一个原因吧。奉行“程序公平”原则的美国对这种“复辟”的复仇手法包装的文化,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不屑吧。
即便如此,每每想到复仇作为人的原始本能在身体里涌动的时候,还是不自觉得感到一丝丝寒意从身后透出。
朴赞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导演,他的很多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位导演不同于很多韩国片导演,他所拍摄的电影大多有很深的个人烙印在里面。往常的韩国电影片大多都有一个轻松明快的节奏,但他的电影却异常的沉闷,甚至在对复仇的那一刻也没有丝毫的爽快可言。 美丽脱俗的金子(李英爱 饰)拥有美丽的外貌,却在 20 岁花样年华的时候因被人控告绑架和杀害幼童而入狱监狱里,在狱中的13年多,金子尽心尽力的帮助狱中的每一个人,在这里她被人称作善良的金子,是这里所有人的楷模。因热心帮助狱友,还得到了“亲切的金子小姐”的昵称。终于度过了 13 年的牢狱生活,当年的美丽少女,已变成了现在性感的成熟女人。出狱后,金子立即展开一连串精密的报复计划,而她要报复的人是当年让她成为罪犯的白老师
那些在狱中,曾受到金子帮助的人们,也一一的协助金子展开她的各项报复行动,她们成了一股庞大的复仇大军。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这个亲切的金子,内心到底是燃烧着多么强烈的复仇之火的。在金子出狱时,当初那位牧师过来接她,这时候的金子冷漠的像变了个人一样,她去找之前那些在狱中认识的姐妹,说出了她的复仇计划,大家都非常的惊讶于她的变化。冷漠的表情,这跟在狱中的她呢,完全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狱中大家都受到金子的帮助,所以依旧选择帮助她。接着金子去到说是被她杀害的幼童父母家,在那里她把自己的小指头给切了下来,在狱中所挣的钱全部用来接驳手指了,金子从小就很聪明和漂亮,她很快找到了一份在面包店上班的工作。在金子入狱前,她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现在的她不仅要复仇,更是极力寻找自己的女儿在哪里,当她来到澳洲看到女儿生活的很幸福的时候,她感到非常的开心,同时又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么美好的女儿,女儿想跟她一起回首尔,金子还要进行复仇,所以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金子的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不是吃素的,她选择自杀来威胁金子,回到首尔后,金子带着女儿和男孩一起出去游玩,或许这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了吧,金子与白老师的妻子见面,商量着她的复仇计划,其实之前的杀害幼童的凶手并不是金子,而是白老师,只是当初白老师用女儿来威胁金子,金子才迫不得已为他顶罪的,这一切当初负责这个案件的王警官也是知道的,白老师的妻子也是在狱中跟金子相识的,她就是金子派出去的卧底。她们决定对白老师动手,但是怎知这一切却是被牧师看到并且拍了下来,还告诉了白老师,白老师派出两名杀手,准备杀了金子和女儿,聪明的金子一直在奋力的反抗,她掏出了特制的手枪把两名杀手都杀死了,随后她背着女儿来到白老师的住处,看到白老师吃了饭菜后已经晕倒了,她们便合力把白老师绑到郊区的房子,送走女儿后,就在金子愤怒的想了结白老师时,她发现了白老师手机上的儿童挂件。她知道,这是白老师的习惯,证明了他之前并不只是杀害了一名幼童,肯定还有其他的幼童,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金子把白老师家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发现了录有白老师杀害4名幼童的录像带,她把此事告诉了王警官,并把四名幼童的家人召集起来,给他们看了自家孩子在死前录制的录影带,每位家长看到这些场景,心里犹如刀割一样痛苦万分,金子让大家审判是要交给警察处理此事还是自行了断。大家都认为要自行了断,交给警察时间太久了,他们等不起金子提前把这里的谈话让白老师听到,让他感受死亡的恐惧,4位家庭的家长呢,分别走向房间内,每人都在白老师身上留下自己复仇的那一刀,之后大家合力把尸体处理好,并且拍照承诺此事谁都永远不会说出去,其实每个人在得知自己要杀人的时候,心里都是非常的害怕和难以下手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就是被眼前的禽兽给杀死的。那一瞬间,他们忘记了什么害怕,只想杀了眼前的人好释放和宣泄自己内心的仇恨,影片的最后金子拿着蛋糕来看自己的女儿,她把自己的头给埋进了蛋糕里,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犹豫和黑暗的,特别是后面的镜头直接采用黑白色,还有就是审判白老师的那一段,把人性的刻画非常的细腻和深入。
② 如何评价韩国的电影
1、惊与喜。即使是质量不高的,至少也能让你没那么容易猜到结局。比如《走到尽头》、《不可饶恕》。
2、真实与感动。就如讲故事一般,讲述者平静,听着心中却波澜四起。如《孝子洞的理发师》(韩版《活着》)、《辩护人》、《熔炉》、《实尾岛》、《共同警备区》、《26年》等。
3、崇敬与震撼。人民捍卫权利与自由的坚定,敢于挑战与质疑权威的勇气。《举报者》、《一对一》、《辩护人》、《危险的传言》等。
4、压抑中的冲击,引发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如《真相》、《弓》、《欲望的慌容》、《莫比乌斯》、《空房间》。
5、即使是那些有点逗、感觉很假很夸张的剧情,依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如《隐秘而伟大》、《我是杀人犯》、《走到尽头》等。
6、暴力、复仇题材带给观众的冲击与快感。东亚中日韩都是文化病态严重的,日本变了态,中国掖着藏,只有韩国相对客观真实地表达出来了这种由于长期受迫而郁积心中的压抑。暴力是面对压迫最直接的反抗,复仇也是情理之中。如《六月日记》、《两个心脏》、《亲切的金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