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随便电影观后感两百字左右

随便电影观后感两百字左右

发布时间:2024-05-07 00:02:34

❶ 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电影后的观后感 600字左右

爱国主义的力量不可战胜——《党的女儿》观后感
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圆明园的火光,列强的入侵,唤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芦沟桥的枪声,日本浪人的狂笑,激发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舍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难。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
观看影片《党的女儿》后,我的感触很深。
影片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豺狼,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三名共产党员有重要情报汇报给游击队,在半途中,一名共产党员走失了,她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逼她说出另外两名共产党员的下落,但她死活不肯说,因为在她的心中,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她周身每个细胞都浸透了这种精神。
她知道,只有不让敌人得逞,我们才能赢。敌人发怒了,残忍地用火将她活活烧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她的身影一下子变得那么高大。
此时的我已是热泪盈眶,这种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是啊,爱国主义的力量不可战胜,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条真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的祖国开始了新的历程。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当年赶走侵略者、消灭反动派的血火战斗,我们应用我们青春的热血、青春的信念、青春的力量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

❷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电影观后感

1 《机器人总动员》
这里太阳照常升起
此时的地球如果能够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便是满目疮痍了。在经历了人类无限制的开发之后,这里已经没有了绿色,海洋不再是生命的源头,更像是生命的禁区。整个世界一片废墟,垃圾满盈,人类也早已脱离了此地——曾经的生命摇篮。地球上每日似乎只有一个活跃的身影,他就是瓦力。一个清理垃圾的机器人。他所做的便是日复一日的,用自己的身体把垃圾规矩成矩形,然后再一排一排的堆叠起来。这样的工作纵使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起来仍是没有尽头,当然只要有电,瓦力就会不断的干下去,看上去故事就会沿着这样的顺序发展下去,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拥有转机。就像在这个毫无生命力可言的星球上一样,即使没有绿色,即使不复海洋,但是,这里太阳照常升起。《机器人人总动员》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故事。
瓦力就是这样生存着他卑微的生活。他在垃圾堆里工作,他在垃圾堆里生活,仿佛一切都没有结果,仿佛一切都不该拥有结果。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铁箱子,更令人称奇的是,铁箱子的里头竟有一抹鲜艳的绿色,他小心翼翼的把那一抹仅有的绿色保存了起来。绿色似乎预示着希望,绿色似乎意味着生机,总之这是一个好兆头。
的确如此,在此之后没过多久伊娃出现了——这个瓦力生命中最重要的指令。毫无疑问,伊娃也是一个机器人,与瓦力不同的是,伊娃来到地球是为了寻找生命的迹象。人类就像云有海外的游子,在外头时间长了,总会想家的,一旦伊娃发现生命的迹象,游子便会义无反顾的出现在曾经的故乡。
伊娃像是一个敏感的女孩,对待一切陌生事务都会不觉得产生怀疑。直到遇见了瓦力。起初,瓦力只是小心翼翼的躲在远方静静地望着着伊娃,就像诗经中诉说的那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来瓦力像是所有青春期的男孩一般,忍不住对伊娃表达了浅浅的爱意。只是这种表达比较特殊,他教伊娃跳舞,他让伊娃玩魔方,他拿包装袋的小泡泡让伊娃戳透,他还为伊娃放了一段爱的录像……似乎这些都激不起伊娃的兴趣,最后,瓦力拿出了放在保险柜中的那一抹绿色——一根插在破落靴子中的小草。伊娃看到绿色很好奇,但来不急好奇,她潜在的指令就立刻将绿色收藏在自己体内,她也瞬间失去了意识,然后便是等待将她下放至此的飞船把她回收。
等待总是漫长的,伊娃等待着飞船,瓦力等待着伊娃。等待又是美好的,诚如那句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等待的日子中,瓦力天天陪伴在伊娃身旁,当然他也会悄悄地牵起她的手,他也曾为她而难过,纵使伊娃对这些都全然不知。影片中最动人的部分也出现在此,瓦力陪伊娃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夜,期间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使瓦力离开,在下雨的时候他为伊娃称伞,机器人都是铁的,加上凸出的伞头,瓦力没少挨雷击,在刮风的时候瓦力紧紧拉住伊娃的手,同进同退。机器人虽然是铁的,但心却是肉的;机器人似乎没有思维,但却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感情。这或许也是制片人对于理想爱情的一种美好向往吧。我想,只要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会拥有一份这样的希望。我们可能希望与自己心爱的姑娘(或是心爱的男子),天长地久的相守在一起,可能我们没有多少钱,我们更没有宝马,我们更没有豪宅,但我们的感情是无可比拟的,我们不为世俗所惑,我们不为岁月动容,但我们都拥有一份坚守,都拥有一颗不老的心,岁月变迁,韶华流逝都不曾改变曾经的初衷,每一天,彼此的感情都如第一天般新鲜,充满活力,直至生命的尽头。当然,希望无所谓有无,这样的希望,在现实中虽不可存在,但仍可作为人们百无聊赖时的一抹鲜绿,穷困潦倒时的一个梦想,存在于人们的最心底。我想即使再现实的人也都会拥有某种形式的理想主义。瓦力就有,我相信,你也会有。

❸ 求一篇爱国影片观后感(400字左右)

2005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 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今年的8月份,各个频道都播放了一些爱国主义影片。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八路军》、《烈火金刚》、《苦菜花》、《抗日名将左权》……,这些都很受观众青睐。这个暑假我也看了不少“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也让我知道了不少知识。
例如《小兵张嘎》里的那个“黑泥鳅”张嘎。他是一个小八路,跟随他的伙伴英子、胖墩、乐乐一起到鬼子司令部去冒险,乐乐开始是日本司令部的干儿子,后来跟随嘎子成了“嘎子小八路”。英子的爷爷奶奶被汉奸所杀,英子也成了“嘎子小八路”。胖墩曾和嘎子打赌赢了一把手枪,后来也成了嘎子部队里的一位小八路。
我看了这部影片,心里不由得想:如果嘎子能活到现在,他应该是个戴满军功章的老红军。他还会在教室里给我们讲当年打鬼子的战斗故事,那该多好啊!!
日本鬼子1937年7月7日公然向我们发起武装挑衅,就在这一天,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中国军民用生命和聪明才智顽强抵抗日本军,终于取得抗日的最后胜利。
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争取为明天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❹ 找一篇电影的观后感500字左右!!

贺岁,咏春,《叶问》

之前看过《叶问》的预告和花絮,对于甄子丹的武打戏我一直是比较喜欢,因为都是硬碰硬的对抗,“甄”功夫着实精彩。此外,因为叶问还有一个身份——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师傅,所以对《叶问》的故事十分好奇,上映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的去影城观看了。

据了解,《叶问》是甄子丹与叶伟信合作的第四部影片,而前三部《杀破狼》、《龙虎门》和《导火线》碰巧我都看过。在之前的几部作品里,甄子丹的打斗戏几乎是无可挑剔,但在剧情方面总是存在着较为薄弱的毛病。还好,这部《叶问》在剧本上下了不少功夫,电影开头先用一个个故事来丰富人们对叶问这个人物的理解:出身富贵,清瘦儒雅,老婆高挑秀美,儿子伶俐可爱,有一身好功夫,但为人谦和,行事低调,平易近人,不卑不亢。面对前来切磋的拳师,请吃饭,上好茶,伺候舒服了,再开打,点到为止,不伤和气。面对态度嚣张的警察头目,略施内力,就令其收敛气焰,且不伤面子。面对鲁莽的北方武师,切磋之,戏弄之,教育之,有收有放,手下留情,不仅表现出大师的风范,更显示了其不凡的功力。

以往的甄子丹,身手固然了得,但是电影里的角色好勇斗狠、固执木讷,似乎总是一个模式。而这次,甄子丹表现的叶问个性鲜明,张弛有度,不仅呈现了一个武师,而且呈现了一个普通的惧内的丈夫,一个没能好好陪伴自己儿子的父亲,真实亲切。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为民族国家大义挺身而出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对妻子尊重、爱护,对家庭绝对负责的男人。

在本片中,甄子丹的打戏依旧精彩,对咏春拳中贴身寸劲的表现也十分突出,拳拳到肉,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片中多挑战、踢馆等桥段,所以武打场景着墨于单人对打,一招一式依稀可见南派招式的精髓。樊少皇和甄子丹在家中对打的一段穿插了砸花盆、怕老婆等诙谐的场面,增加了幽默的成份。看到花盆打烂的叶问,和定惊后说出“我赔”的樊少皇,让观众屡次笑翻不说,更可贵的是一个平凡而具有真实感的叶问跃然眼前。骑着小车穿越客厅的小叶准悠悠的一句“妈妈说再不出手家里的东西就要被打烂了”,更是让观众忍俊不禁。整部影片以一个个精彩的对打串联,武打的场面设计得相当不错,每场打日本人的戏都打得好过瘾,怎一个爽字了得。演员们打的辛苦,观众看的过瘾。只是,叶问太强了(佛山第一),对着许多人都是一击必杀,包括最后的那个日本将军,其实也是勉强抵抗了几下而已,所以看着不算太尽兴,呵呵。

另外,熊黛林确实太高了,搞不懂为什么要找她,也许是因为郭富城的关系,为了票房,炒作一下,不过她的表演真不算好,最后一场哭戏我宁愿她没有哭。片中唯一一场叶问和老婆站在一起的戏,身高差了至少5公分,有点惨不忍睹,难怪这么怕老婆。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画面和色泽也都相当精致,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心考究的,构图、景深都填充的很舒服,总体感觉很流畅,让你可以专心致志地欣赏剧情。不过电影时间也不算长,大概100分钟,比《梅兰芳》要短很多,所以不知不觉影片就结束了。我觉得,作为一部传记片,《叶问》比《梅兰芳》成功。梅兰芳是一代宗师,叶问也是一代宗师,陈凯歌口口声声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平凡的梅兰芳,但在这一点上,叶伟信似乎是成功了。《叶问》应该是甄子丹出道以来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并且极有可能会在下一届的金像奖上有所斩获,值得一看!

❺ 急求一篇观后感。3000字以上。电影随意。自己写的最好。网上抄的话要求不可以很容易就搜到原文

影片《左右》观后感
影片中的世界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同历史发生关联的,这种历史既包括已流逝远去的过去历史,也包括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历史;既包括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也包括看来微不足道但有意义的历史细节。不过,当下的那种细小而又特殊的家庭事件,够得上历史么?进一步说,从电影的历史题材创作与改编角度说,这种当下的细小而特殊的家庭事件,是否有资格被视为历史题材呢?王小帅新近编导的影片《左右》(北京青红德博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多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冬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星美北京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对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影片故事的原型,直接取自报纸报道的当前发生的真实而又离奇的“历史事情‘“女子救白血病儿子与前夫再怀孕”①。准确点说,这看来不过是一个被通常的“大历史”观忽略不计的微小的历史事件,属于“小历史”。对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或改编来说,重要的不是历史事件或事情本身的大与小,而是对它的影像意义阐释得怎样。如果影像意义阐释取得成功,被赋予了历史合理性,那么“小历史”也可能释放出“大意味”来。同时,这个离奇的小历史事情在这部影片的影像阐释中,可以说触及了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流题材。在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政府国策的年代,靠什么去保障“社会和谐”顺利实现?对此,不仅政府各级组织、学术界、社会公众等在探索,这部影片也在以其特有的影像方式展开着富有启迪的思考。当然,影片制作者未必有意识地要让影片与上述国策及当下的社会历史轨迹直接挂钩,不过在我们的观看和阐释中,即使不去有意识地做出这种关联但这种关联毕竟也可以无意识地出现,因为影片制作者总是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当下历史场域中并必然对此有所表达。
一、挑战伦理极限
影片是从枚竹带着前夫肖路去往出租房准备“做爱”开始的,在弯弯曲曲的小区道上忽左忽右地行驶的汽车,到底要把这对前夫妻引向何方?影片从一开始就似乎在告诉观众:建设“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始终处处和和气气、和和美美,而是它往往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甚至连一个怀孕决定也可能导致两个和谐家庭同时趋于破灭。人到中年的售楼员枚竹(刘威葳饰演)与设计师老谢(成泰燊饰演)被告知,久烧不退的女儿得的竟是绝症白血病。遭遇如此突然且沉重打击的母亲枚竹,不得已求救于已同空姐董帆(余男饰演)结婚的前夫、工程队老板肖路(张嘉译饰演),求他作骨髓移植,但因血型不合没成功。为挽救女儿生命,枚竹情急中决定同这位前夫通过人工授精再生一个孩子,以便用新生儿脐血救活爱女。这个合乎母女情但不合乎夫妻情和婚姻法的怪异决定,立即给两个家庭都带来巨大的伦理与情感挑战。在三次人工受孕也没成功、医院拒绝再做后,枚竹最后毅然同肖路偷合以求怀孕生子救女。这就使得这两个家庭的命运被导向一种伦理与情感极限。可以说,这一连串并且步步升级、直至伦理极限的救女行动,给这两对中年夫妻带来了巨大的伦理挑战及情感冲突,迫使他们一再地陷入选择的困窘中。应当讲,影片的具体讲述方式是颇具匠心的,这可以从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处理手法和效果上集中见出。
在故事的开端,我们立刻感受到枚竹同老谢及女儿组成的三口之家是和谐甜美的:老谢对女儿的爱完全如亲爹一样。但高烧不退的女儿被医生告知得的是白血病时,影片只是让我们看到一个远景:在医院的楼道远端,医生和护士对着枚竹讲了两三句话后离开了,撇下枚竹孤单一人。只见她似乎突遭沉重一击,在巨大痛苦中身子摇晃欲倒,但又顽强地坚持挺立,直到跌坐到椅子上。没有一句话陈述,更没有画外音介绍,但观众却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和随后的故事进程,很快就了解到危机焦点所在。这种几乎无声的含蓄有致的叙述,不仅在开端而且也贯穿到影片的全过程,取得了言简意深的美学效果。
影片的这种含蓄式开端同随后故事发展上的处理原则是一致的。枚竹的决定不仅威胁到她自己现在这个家的和谐,而且也威胁到肖路和董帆的家庭和谐。每当肖路被枚竹叫来家里或医院看望女儿或商讨处理办法时,厚道的老谢总是主动提出去楼下买盒烟以便回避。在下楼买烟的几次重复叙述中,影片都没有刻意渲染老谢面对妻子前夫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而是点到即止,尽量以内敛方式去传达。这种内敛方式总体上符合这位中国式父亲的性格特征。内敛处理也体现在肖路与董帆之间的夫妻争议上。董帆结婚几年来一直想要孩子却被肖路拒绝,想不到他却要同前妻再生一个,这打击是巨大的和几乎难以承受的。离婚的威胁也降临这对夫妻生活中。影片始终没让枚竹和董帆直接相遇和发生面对面冲突,而只是安排后者和同事突然闯到枚竹家中想见却未遇。但见到老谢和女儿的悲情场面已足以让董帆感动了。这场特殊的未遇的见面,鲜明地体现了影片的内敛风格,远比让她俩直接冲突更有表现力。
与此同时,影片的另一突出特点在于,尽量减少宏大的空间场面而更多地满足于局部空间或室内场景中的表现。这种尽量压缩或抽离广阔空间的做法,自然让我想到德国美学家沃林格在百年前提出的“抽象冲动”与“空间恐惧”之说:他相信,人类存在着两种冲动:移情冲动和抽象冲动。“移情冲动是以人与外在世界的那种圆满的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密切关联为条件的,而抽象冲动则是人由外在世界引起的巨大内心不安的产物……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为对空间的一种极大的心理恐惧。”沃林格特地谈到,东方文明民族的原始艺术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抽象冲动。他们“困于混沌的关联以及变幻不定的外在世界,便萌发出了一种巨大的安定需要,他们在艺术中所觅求的获取幸福的可能,并不在于将自身沉潜在外物中,也不在于从外物中玩味自身,而在于将外在世界的单个之物从其变化无常的虚假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并用近乎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便在现象的流逝中寻得了安息之所。他们最强烈的冲动,就是这样把外物从其自然关联中,从无限地变幻不定的存在中抽离出来,净化一切依赖于生命的事物,净化一切变化无穷的事物,从而使之永恒并合乎必然,使之接近其绝对的价值。在他们成功地这样做的地方,他们就感受到了那种幸福和有机形式的美而得到满足。确实,他们所得到的只能是这样的美,因此,我们就可称经过这种抽象的对象为美。”② 王小帅不一定了解沃林格的这种抽象美学,但他的选择和取舍却告诉我们,他对广阔的空间表现不感兴趣或不予信赖,而是有意识地从无限的广阔空间退却,退回到有限的局部空间或室内空间展开叙述。这无疑也可以理解为别一种抽象冲动的运用。上面说的含蓄和内敛,其实都与这抽象式表现相合拍,也就是对世界采取简约化、凝练式处置。
即使是在故事的高潮段落,影片也没有丝毫的渲染或放纵意图,而是继续上述含蓄、内敛及抽象路线,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节制的原则。观众像影片开头时那样跟随已经熟悉了的枚竹和肖路,在汽车的左右摇晃中再次来到出租房,他们如何合作完成这次离婚夫妻间的特别的“偷情”或“外遇”仪式呢?影片把他们之间那种尴尬、拘谨而又急切、企盼等复杂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两人在床上被窝里踌躇着始终无法进入“交配”角色时,共同的救女话题把他们从尴尬中解救了出来,双方都发自内心地生出对女儿的深切的爱和对新生儿的热烈期待。于是,观众看到大红被子覆盖下的两人肢体终于缓慢地而坚决地叠合到一起,完成了神圣的交合仪式。如果把这仪式的瞬间看成全片高潮的话,那么这高潮虽是感人的却不是煽情的;虽是表现的却不是铺陈的。因为,两人这时呈现的情感已超越普通的男女之情,而演变成跨性别的具有最后的救赎功能的伟大的爱。也就是说,不再是普通的性爱或情爱而是最高的圣爱在这里释放出不同凡响的感人力量。为了突出这种效果,影片的表现是高度节制的,可以说节制到几乎不可能再节制的程度,而通常的导演可能会选择至少多一倍的胶片长度去纵情表现。
影片的结尾与此相类:两对夫妻各自平淡地吃饭。充满爱意的董帆为丈夫盛了满满一碗米饭,并且不断夹菜,显然意在为他“劳累”后滋补身子;自以为瞒过老谢去出租房交合的枚竹,和已碰巧从手机中得知真情的老谢坐到一起吃饭,老谢突然平静地提出妻子生下的孩子跟他姓,从而使未来家庭矛盾圆满解决。影片就这样结束在意犹未尽的平淡中,爱的乌托邦情景已然展现,该说的都已说完,剩下的就是由观众自己去想象了。
二、简约与蕴藉及其美学渊源
影片的上述含蓄、内敛、抽象、节制和平淡等表现手段,合起来可以说共同体现了简约化原则,这就是说,尽可能舍弃对象的枝蔓或主要容量而仅仅从中抽离出它的最简单而化约的表现形式。这种简约化表现有两方面效果: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弱影片的人为色彩、去除令人厌倦的做作成分,加强它的生活客观性;另一方面可以蕴藉深厚地传达编导的表达意图,体现一种蕴而不发的深长效果。
王小帅在这里展现的对于简约化和蕴而不发的美学追求,与中国古典美学历来推崇的“蕴藉”原则是吻合的。“蕴藉”又作“酝藉”或“蕴籍”,“蕴”的原义是积聚、收藏,引申而为含义深奥;“藉”的原义是草垫,有依托义,引申而为含蓄。“蕴藉”在文艺领域往往指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在分析文体问题时指出:“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即那些命意浅显直切的作品,大都缺乏“酝藉”。他明确地把“酝(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他甚至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意义深刻的文章总是显得文采丰盛,而把不尽的意味曲折地包藏其中,这样的文章才能“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令喜好“酝藉”的读者阅读“酝藉”之作而充满欣喜。清初贺贻孙在《诗筏》中指出:“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蕴藉极而生光,光极而怪生焉。李、杜、王、孟及唐诸大家,各有一种光怪,不独长吉称怪也。怪至长吉极矣,然何尝不从蕴藉中来。”在他看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和李贺等唐代大诗人的诗作,之所以各有一种光彩和奇妙,恰恰是由于把“蕴藉”放在头等重要地位。能“蕴藉”而后生“光怪”,可见“蕴藉”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又认为:“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这些表明,“蕴藉”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强调文艺语言与意义应当蕴蓄深厚、余味深长。王小帅是否有意遵循中国古典美学的上述原则,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有意识的含蓄、内敛、抽象、节制和平淡等表现手段恰恰体现了古典美学传统在现代电影艺术样式中的复活,表明这种古老的美学原则在现代艺术样式中仍然可以洋溢出表现力。
三、爱的乌托邦
影片通过这样的简约化与蕴藉式故事讲述,希望获得怎样的观影效果呢?这可以从影片的中英文名称上获得集中提示。影片的中文名为《左右》,寓意着故事中主要人物在家庭伦理上左右为难的境遇。而王小帅在选择全球公映的英文名称时,给出了“In Love We Trust”即《信赖爱》这名称。这里的中英文片名合起来就把编导的表现意图几乎和盘托出了:人生难免遭遇灾难或风险,让人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但凭借爱终究可以脱困。在影片中,来自枚竹的母爱、老谢的继父之爱、肖路的生父之爱,以及来自董帆的对丈夫与前妻所生女儿的同情之爱,终究化解了生活中曾让他们左右为难的困窘,把他们引向新的和谐的希望之旅。这显然幻化出一种空前理想的爱的乌托邦,为充满危机意识或忧患意识的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影像的抚慰。
引申而看,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一则寓言,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时期人们遭遇的生活危机及其化解策略的一种想象态凝缩形式。影片中的两个家庭的成员、两对夫妻本来都是“好人”,堪称“和谐社会”的平常而又合格的和谐市民典范。但即使是这样的良善家庭及其成员,也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危机或灾难击中而陷于失谐或不和谐境地。“和谐社会”何以保障?影片给出的是爱,是一种植根于普通亲子之爱和男女之爱而又同时跨越它们的神圣的爱。这种爱驱使枚竹不顾一切地拯救女儿于绝症中。但这种救赎性的爱本身却必然引发新的伦理危机,这就是导致老谢、肖路和董帆同时处于艰难的选择与承担的风险与困窘中;但仍然还是通过这种无边的圣爱,上述三人最后都发自内心地接受了枚竹的惊人选择,并且愿意倾力承担其导致的新的伦理后果。这时,这种既不合夫妻情也不合婚姻法的爱,终于可以跨越通常的人伦之爱,而具有超常的终极性伦理意味。爱,一种神奇的爱可以逢凶化吉、消灾避祸,成为人们通向“社会和谐”的制胜法宝。由此看,影片无疑体现了一种鲜明的爱的乌托邦拯救意味。
如果有关这部影片的这种乌托邦意味的阐释多少可以成立,那么,在更宽广的中国大陆电影平台上,可以见出一种涵盖主旋律影片、商业大片和艺术片的共同的值得关注的现象。主旋律影片近年显示了一种我所称的“儒学化转向”,也就是把儒家式仁爱当作“和谐社会”的拯救策略,例如《五颗子弹……》(又名《仁枪》)、《千钧·一发》、《我的左手》等。就连商业大片如《集结号》也把仁爱输入谷子地鸣冤叫屈的言行中,体现了特殊的爱的力量。向来不顾票房而以境外得奖为重的艺术片,也逐渐地加重了爱的表现程度。从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中,不难聆听到充满生存风险的底层社会对非婚前妻及女儿的执着的浓烈亲情,对偶遇的路人小马哥的同情的爱等。同属艺术片,王小帅的《左右》没有跨越《三峡好人》那种爱的暖流,而是既深深置身其中又有独特的开拓。与《三峡好人》在某些段落的略显铺陈和超现实的虚拟相比(如关于人民币的符号学阐释、“飞碟”降临的超现实刻画等),《左右》更多地呈现出简约化和蕴藉式叙述,是要以这种节制的方式导向可以惠及全社会的爱的伦理乌托邦的建立。我想说的是,我们当下的“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能单纯依靠乌托邦,但也离不开合理的乌托邦实验。对此,《左右》无疑可以激发我们当下的历史想象

花了很长时间找的,希望采纳!
如果不满意,可以上豆瓣网,上面有很多优秀点评,希望你能成功!

❻ 观后感200字作文

观后感200字作文六篇

篇一:王二小观后感200字

我前几天,看了《王二小》,令我十分感动。

王二小生活在战争年代,又是孤儿,总是没吃没穿的,挨饿受冻,才几岁就得靠劳动来养活自己。就是这样,他都非常的坚强,还聪明勇敢,小小的年龄就懂得爱憎分明,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我们生活上比王二小好多了,更应该利用这好的环境来多学习、多思考、多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一定要学习王二小的坚强、勇敢的性格,生活再苦、困难再大也要坚强面对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为祖国服务。

篇二:城南旧事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叫《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讲的是一个小女孩-英子童年的酸甜苦辣。她的家乡在台湾。我们知道人人都有童年小孩的童年是天真可爱的。英子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而她从不在穷人家孩子面前炫耀,并且还帮助穷人家的孩子,对生活的态度能够积极向上,做事情能够胆大心细……他还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你看了也会怎么说的。

篇三:举起手来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随同妈妈去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是:举起手来,这是一部爱国电影,讲述了日本鬼子,为了得到一尊佛像而费尽心思,想要得到他,可是这尊佛象让村民们保护了起来,日本人一怒之下,就去搜查,有一个日本兵特别搞笑,他嘴里一直喊着不知是什么字,还有俩个小孩他们勇敢的对付日本人而无所畏惧,有一个日本人被他们整的很惨,到最后,这尊佛像终于被成功地运了出去,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精神爱护祖国的一草一木。

篇四:焦裕禄观后感200字

今天下午看得影片《焦裕禄》令我感触很深。焦裕禄肝痛发作时就用钢笔顶着肝部,坚持工作。如果是我的话早就在地上打滚了。从这点可以看出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事情的一丝不苟。()怪不得受到人民群众的爱 戴和拥护。当时兰考正遭受严重的打击,人民群众生活十分穷苦。为了改变兰考的贫穷面貌,焦裕禄带领大家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享年42岁,当时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

篇五:李小龙传奇观后感200字

今天中午我看了李小龙传奇的大结局,我心里有很多感受。

李小龙因劳累过多,压力大生病去世,我想:他也很累了,让他睡吧,不要吵醒他。他生前做过许多好事,但依然有人蔑视他,李小龙死后,世界为每年的7月8日做为李小龙日。我们再看看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像李小龙这样,一旦想出事情就要去做,既然做了为什么不做好它呢?现在,就算有这样的人,也已经寥寥无几了……

李小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全世界的骄傲!

篇六:侏罗纪公园观后感200字

快开学了,妈妈 说让我最后的放松一下,去看一场电影《侏罗纪公园》,结果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让我紧张 了,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电影的内容吧,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惊险刺激的《侏罗纪公园》。

电影讲述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博士通过一只吸了恐龙血,被困在树脂形成化石中的蚊子,提取到恐龙的DNA,创造出活体恐龙,建造了一个侏罗纪公园。一些科学家 受邀来到这个世外小岛上观光浏览。就在这时,风暴来了。岛上一个贪心的工作人员将所有电源关闭,拿走了恐龙的胚胎,使得岛上的所有的恐龙失控。恐龙冲破高压电网,危险逼近,危机四伏,科学家们与恐龙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放弃拯救公园,离开了小岛 。

《侏罗纪公园3D》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它包含了人文关怀、炫酷的特效,十分精彩。也真心希望 大家去感受 一下吧!

;
阅读全文

与随便电影观后感两百字左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近比较火的动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580
ok电影节 浏览:836
国外爱情电影女主角车祸被撞死 浏览:143
法国真实电影影响 浏览:611
秋霞电影网在线观看2018 浏览:750
日本电影用的发亮的油 浏览:173
建始电影院 浏览:233
美国婚姻故事电影想表达什么 浏览:857
发财日记电影观后感 浏览:817
电影院按摩椅推广员工资怎么样 浏览:603
刘德华在电影最后开的车 浏览:118
女同恋电影有哪些 浏览:770
中国和日本的空战电影有哪些 浏览:310
乡镇电影院 浏览:414
国外电影小女孩上学被欺负打架 浏览:782
电影情节怎么写 浏览:175
动画电影学园 浏览:164
2018什么龙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72
2016年电影你那边基点 浏览:44
深圳万达电影票团购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