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写一个电影剧本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电影梦,想要当电影的编剧,可是电影的剧本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写一个电影剧本?
1、选材
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选材是极其重要的。在选材方面一般容易犯两个失误:其一是跟风,见什么题材最近比较火,便跟着创作什么题材的电影。其二是贪大,总觉得自己可以写出一部足以轰动世界的电影,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能够创作出一部经典名剧来。
这两类选材方式,都容易让一个编剧走入死胡同,而且以这样的态度创作出来的剧本,如果说跟风在某种情况下或许还可以赶上一班末班车的话,那么贪大往往只能是让自己栽一个大大的跟头。所以常常看到的那些所谓的“世界一流剧本”、“经典大剧”之类的,估计都只是自我欣赏而已。一个编剧可以适当宣传自己,但是不能太夸张。
所有优秀的电影都只是告诉人们,它们是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者是一个什么人的故事,而从没有人告诉你是在讲一个什么道理,什么思想,因而,在电影创作前立意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讲一个积极的故事,一个好故事,一个足以吸引大众的故事,而不是一个什么思想。
3、避免主观臆测
电影剧本创作最忌讳的是编剧在创作的时候以主观臆测作为事实进行讲述,当你把某件事件以自己“认为”的形式进行讲述的时候,事实上已经陷入小我而不能自拔了,而这个小我,往往会让你钻进牛角尖中,自以为是,在别人看来却非常可笑。
总的来说,写一个电影剧本真的并不容易,还很难,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电影的剧本选材,立意方面慎之又慎,才能继续走下去,写出一个好的电影剧本。
『贰』 如何写电影剧本,具体步骤,尽量详细。
剧本创作流程图
剧本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人关注剧本的侧重点也不同。
1.主控思想:
主题意义
人物背景
冲突层面
人物关系
类型
一句话梗概
2.故事梗概:
结构、幕、段落
主次情节线
序列、大纲、情节点
激励事件
危机、高潮、结局
逻辑、悬念
分场
3.剧本初稿:
场景设计
桥段设计
动作设计
台词设计
剧本围读
4.剧本二稿:
场景道具细化
事件反应加强
表演排练调整
动作台词提炼
人物个性塑造
1.投资人:考察选题定位。
2.监制:考察故事创意点。
3.编剧:考察故事编织能力。
『叁』 电影剧本怎么写啊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戏剧式结构的示例
电影剧本是什么,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是蓝图吗??是图表吗?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象一串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常是发生在主 要人物的头脑中。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听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恐惧和矛盾等。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 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 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下面我们将其分解: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吉蒂斯(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饰)是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莱德Di-ane Ladd饰) 。她要雇用杰克•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邓纳维Faye Dunaway饰) 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②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并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在《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杰克•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动作(dramatic action)。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页至90页之间。在《唐人街》中,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杰克•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杀者的。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那种模棱两可,含义暧昧的结尾,现在已经过时了。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如何安排这些结构组成部分,决定了你的电影的形式。以《安妮•霍尔》(Annie Hall)为例,它是一个由闪回来叙述的故事,但也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去年在马里昂巴德》(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也是一样。《公民凯恩》(Citizen Kane)、《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和《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都是如此。所以这个示例是起作用的。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 │
————•—┼——————•—┼—————
│ │
建置 对抗 结局
情节点Ⅰ 情节点Ⅱ
Ⅰ Ⅱ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所有的好电影剧本都符合这个示例吗?肯定是的。但不必盲目相信我的话。你把它当成一件工具来使用它;对它发生疑问,去研究它,并且思考它。也许有人不相信它。可能不相信会有什么开端、中段和结尾。你可能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它充其量不过是在某个巨大的中间部分中偶然发生的几个个人的"重要时刻",并没有什么开端也没有什么结尾。它正如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所称,是"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我不同意上述这种看法。请问:一个人出生、生活到死亡,难道不象是开端、中段和结尾吗?想一想伟大文明的兴起与衰亡吧——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它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社团萌芽,发展到权力鼎盛时期,然后衰败直至覆灭。想一想一颗星的诞生与消亡,或者宇宙的开端,根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已经赞同的"大统一"理论,如果宇宙有其开端的话,那它必然也应该有一个结尾。想一想我们身体的细胞吧!它们从补充、恢复到再生这一循环周期要用多少时间呢?只要七年——在七年中我们身体中一些细胞要死亡,别的一些细胞要生殖、活动、死亡,然后再生。想一想你获得某项新工作的第一天吧!你要和新同事相识,要承担一些新的职责,直到后来你决定离职、退休或者被解雇。电影剧本也毫无例外。它们有自己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这是戏剧性结构的基础。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示例的话,那请再做一次检验,来证明我错了。请去看一部影片或看几部影片,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这个示例。如果你对电影剧本写作感兴趣的话,你就应该时常这样去做。你看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你的学习材料,帮助你理解什么是故事影片,什么不是故事影片。你还应该尽可能多读电影剧本,以便使你明白剧本的形式和结构。现在很多电影剧本印成了书,在许多书店里出售。也有一些剧本已绝版了,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藏书里去找,或者从大学里的戏剧艺术部的图书馆里去借阅。我让我的学生们阅读并研究一些电影剧本,如:《唐人街》、《网络》(Network)、《洛奇》(Rocky)、《秃鹰的三天》(Three Days of the Condor)、《非法挣钱人》(Hastler)(选自简装本的罗伯特•罗逊的《三个剧本集》,现已绝版)、《安妮•霍尔》,《哈罗德与摩德》(Harold and Maude)等。这些剧本都是很好的教材。如果找不到它们,那就读一下你所能看到的任何电影剧本,读得越多越好。
示例是有用的。它是所有好的电影剧本的基础。
练习:
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当影院光线暗淡下来影片开始后,请问一下你自己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能做出"喜欢"或"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决定。一旦你明确做出决定后,请看一下手表,记下时间。如果你发现一部你真正欣赏的影片,不妨再看一遍。看一看这部影片是否真正符合这个示例。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
①原文Paradigm本书均译为"示例"。但这个词的实际意义比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示例有更广泛的外延涵义。在语法学中,这个词专指(动词、名词的)词形变化表。而本书作者使用这一词则指电影剧本结构的变化表,为了统一,本书内则把此词译为"示例"。
②本文作者在分析电影剧本及影片时,习惯把剧中人和扮演者混在一起议论。
第二章 主 题
在本章我们将探索主题的性质
你的电影剧本的主题是什么?它讲述的是什么?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了。你必须清楚你的影片讲的是谁,以及他(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这是写作的基本观念。如果你想写三个家伙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的话,你就应该把它戏剧化地表现出来,这就意味着,你的焦点应集中在人物(三个家伙)和动作(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上。每个电影剧本都有个主题。以《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为例,它讲的是大萧条时期,克莱德•巴巴罗匪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抢劫根行以及他们终于落网的故事。动作和人物,这是使你的一般化想法成为特殊的戏剧化前提的要素。而这就是作电影剧本的起点。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在《邦妮与克莱德》之中,开端把邦妮与克莱德相遇,以及他们结成匪帮戏剧化了。中段叙述他们抢劫几家银行,警察在追捕他们。在结尾处,他们被社会势力所制服并且被打死。这里有建置,有对抗,有结局。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用寥寥数语说明主题时,你就开始扩展到形式和结构的要素了。也许刚开始时,你要用好几页纸去叙述故事,而不能一下子抓住基本要点,你也不会把一个复杂的故事压缩为简单的一、两句话。别着急!只要坚持做下去,你渐渐就能明确而清晰地说明自己故事的思想。这是你的责任。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故事说的是什么,试问,那还有谁知道?是读者还是观众?如果连你也不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那怎么能期望别人知道呢?剧作家在决定如何把故事戏剧化时,常常要进行选择和履行责任。选择和责任——这两个词在本书中会反复出现。每个创造性的决定都来自选择而不是强求来的。你的主人公走出一家银行,这是一个故事;如果他跑出一家银行,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有些人已有一些想法,他们准备将其写进电影剧本之中。也有一些人没有。你怎样去寻找一个主题呢?报纸或电视新闻所提供的一个主意,或者你朋友或亲戚遇到的一些事件,都可能成为一部影片的主题。象《三伏天下午》在拍成影片之前,不过是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当你寻找一个主题时,那个主题也在找你。你也许会在某地、某时——没准儿正是你最不注意时,一下子发现了它。你也许会着手搞这个主题,或许不搞,完全听君自便!《唐人街》就是从那一个时代的旧报纸上找到的一件洛杉矶争水丑闻发展而成的。《洗发》(Shampoo)是由一位著名的好莱坞发型 设计师所遇到的几个事件发展而成的。《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写的是在纽约城内驾驶出租汽车的那种孤独感的故事。而《邦妮与克莱德》、《卖花生的卡西迪与跳太阳舞的小伙子》(Butch Cassidy and Sundance Kid)和《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都是由真人真事发展而成的。你的主题会找到你的,只要你设法去发现它。这简单极了!请相信自己。从寻找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开始做起!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简明地表达你的想法时,当你能够用名词来表示它——我的故事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在干他(她)的这件"事情"时,你已经在开始你的电影剧本写作的准备工作了。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要想方设法去收集素材。这对你是非常有益的。有些人对进行调查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产生疑惑。依我之见,调查研究工作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的写作必须要有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则意味着收集情报。请记住:写作的最难之处在于作者要知道写什么。通过调查研究——无论是从文字材料如:书籍、杂志或报纸等,还是进行个人采访,你都能获得情报。你收集的这些情报则使得你能从选择和责任的角度去处理它们。你可以从你收集的材料中,选择一部分使用,或全部使用,或干脆不用,完全听君自便。但是这要取决于你的故事。不用它们,是因为你没有选择的余地,或者它们始终与你和你的故事相违。
有不少人在头脑中只有个模糊不清、尚未充分形成的想法时,就开始动笔了。结果往往写了大越30页左右,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下面该写什么,或者往哪里发展,于是便生起气来,不知所措,甚至感到灰心丧气,最后干脆放弃,宣告失败。如果必须或有可能进行个人采访的话,你会意外地发现:大多数人是十分乐意尽力来帮助你的,而且他们时常会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帮助你找到准确的情报。个人采访还有其它好处:它们会比任何书籍、报纸和杂志提供更直接和更自然的视角。对你来讲,个人采访是仅次于你个人亲自体验的第二件好事。请记住: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就越多。而且当你做出创作决定时,请你一定站在选择和责任的高度上去处理。最近我有机会写这样一个与克雷格•布利德洛弗(Craig Breedlove)有关的故事。他曾是地面最高速度的世界记录创造者和保持者。他也是第一个在陆地上先后每小时行驶四百英里、五百英里和六百英里的人。克雷格曾经发明了一辆火箭汽车,他以每小时四百英里的高速跑了四分之一英里的路程。这个火箭系统正是载人登月的那个火箭系统。我要写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人驾驶火箭船打破了世界水面速度纪录。但是火箭船实际上并不存在,至少迄今尚未存在。于是我就需要为我这个题材做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工作。诸如:水面最高速度是多少?怎样才能打破这个纪录?靠火箭船能打破这个纪录吗?如何正规测定船的时速呢?在水面上一只船能超过每小时四百英里这样的高速吗等等。从一系列谈话中,我了解了火箭系统、水中最高速度、以及如何设计和建造一只赛艇等。而且从这些谈话中产生了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以及如何把事实与虚构融合成一条戏剧性的故事线的方法。
这条规则值得再重复一遍: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越多。调查研究工作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具体要素。一旦你选择了一个主题,并能以一、两句话扼要地表达出来时,你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了。决定一下你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丰富对你主题的知识。《出租车司机》的作者保尔•施雷德(Paul Schrader),曾想写一部事情发生在火车上的影片。于是他乘火车从洛杉矶到纽约。当他从火车上走下来时,他意识到他没有找到什么故事。他根本没发现一件故事。没关系,另选一个主题好了。施雷德接着写出了《困惑》(Obsession)。而科林•希金斯(Colin Higgins)——《哈罗德与摩德》的剧作者,却写出了一件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银带》(Silver Streak)。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s)在写《咬子弹》(Bite The Bullet)这个剧本之前,曾整整用了八个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在这期间他没有在稿纸上写下一个字。他写《专家们》(Professio-nals)和《冷血》(In Cold Blood)时也是如此,尽管后者是根据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一本很有研究的著作改编的。《午夜牛郎》的作者沃尔都•萨尔特(Waldo Salt)为简•方达(Jane Fonda)写了名为《归家》(Home Coming)的电影剧本。他的调查研究包括与二十六名以上的在越南战争中受伤而下肢瘫痪的老兵进行的谈话,全部谈话录音长达二百小时。
假如你想写一个自行车运动员的故事,你就要考虑他是个什么样的运动员?是短程速度运动员呢还是长距离赛运动员?在什么地方举行自行车赛?你想把你的故事安排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城市?有没有其它不同形式的比赛或循环赛?都有什么样的协会和俱乐部?每年要举行多少次比赛?国际性比赛情况如何?这样的比赛与你故事有关吗?人物是谁?他们都骑什么型的自行车?怎样才能成为自行车运动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你着手写以前认真回答。调查研究会给你一些想法,使你对人物、情境和故事发生地点有所认识。它还可以给你一定程度的信心,从而使你始终能高于你的主题,让你站在选择的高度而不是强求或无知的地位上去处理这一主题。
请先从主题开始。当你想到主题时,要想到动作和人物。如果我们画个图表的话,那它就是这样的:
主 题
|
┏━━━━━━━━━┓
动 作 人 物
| |
┏━━━┓ ┏━━━━━┓
有形的 情绪的 明确其需求 动作
即是人物表中列出了两种动作:有形的动作和情绪的动作。有形的动作,如《三伏天下午》中的抢劫银行;《子弹》或《法国关系》(French Connection)中的汽车追逐;《滚球》(Roller ball)中的赛跑、竞赛或球赛等等。情绪的动作则是另一些影片的戏剧中心。如《爱情的故事》(Love Story),《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和安东尼奥尼(Antonioni)的关于一个分崩离析的婚姻的杰作《蚀》(l'Eclisse)等。大多数影片兼有这两种动作。《唐人街》就创造了有形动作与情绪动作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当杰克•尼科尔森揭露争水丑闻时,他的动作是与他对费伊•邓纳维的感情相互联系的。在《出租汽车司机》中,保尔•施雷德想把孤独感加以戏剧化。所以他选择一名出租汽车司机作为他的银幕形象。出租汽车就象大海中的一条小船,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走了一程又一程。在他的电影剧本中,小汽车作为戏剧性的隐喻,它毫无感情的牵挂,毫无根据、毫无任何联系地在城市之中巡驶,是一个故苦伶仃的存在物。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是一部户外的惊险动作的影片,还是一部描写复杂关系的情感的影片?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
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是什么驱使他走向故事的结局的呢?在《唐人街》中,杰克•尼科尔森的需求是要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摆布他,以及为什么。在《秃鹰的三天》中,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的需求是要知道是谁想杀死他,以及为什么。你必须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他想要什么?在《三伏天下午》这部影片中阿尔•帕齐诺(Al Pacino)抢劫银行是为了有一笔钱为他的男性恋人做改变性别的手术。这就是他的需求。如果你的人物想要发明一套方法在拉斯•维加斯城的赌桌上取胜的活,那么他需要赢多少钱才能弄清楚他的这套方法是否有效呢?你剧中人物的需求,向你的故事提供了一个目标、一个目的和一个结尾。而你的人物是如何达到或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则成为你的故事的动作。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冲突、斗争、克服障碍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成分。喜剧,亦是如此。剧作家的责任就是创造足够的冲突去使你的观众或读者发生兴趣。故事始终要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它的解决。上述就是你对主题应该了解的一切。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三个家伙抢劫蔡斯•曼哈顿银行的戏剧性需求,是直接与他们抢劫银行的动作相联系的。对这需求的障碍造成了冲突——如:银行里各种各样的警报系统、保险库、门锁、以及他们为逃跑要克服的安全措施等等。(没有一个家伙去抢银行而希望自己被抓住的!)人物要计划该如何下手,这意味着在他们实现抢劫之前,需要广泛地观察和研究,准备一个精密的行动计划等。象《邦妮与克莱德》那样随便闯入银行强行抢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午夜牛郎》中乔恩•沃伊特(Jon Voight)到纽约是想找女人吊膀子。这就是他的需求,也就是他的梦想!他自己觉得他将会得到很多钱,同时满足很多女人。他面对的障碍是什么呢?他被达斯汀•霍夫曼(DustinHoffman)耍弄了,钱也花光了,既无亲友又无工作,而纽约的女人则根本无视他的存在。一切都是梦!他的需求和纽约城的冷酷现实直接发生了抵触。这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也就没有动作。作家司考特•费兹格拉德(F.Scott F-itzgerald)在其作品《德川幕府的最后一个将军》中写道:"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莎土比亚有句名言:"即便一只麻雀的死,亦有特殊的天意。"而宇宙的自然法则是: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你的故事。这就是你电影剧本的主题。
要了解你的主题!
练习: 为你要写的电影剧本选择一个主题。然后通过动作和人物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附注: 现将本书中提到的主要几部电影作品简介如下:
《唐人街》 编剧:罗伯特•汤纳,导演:罗曼•波兰斯基。1974年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曾获1974年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剧本奖。影片以三十年代洛杉矶争水事件为背景,揭露上层阶级唯利是图和荒淫无耻的本性。
《教父》 编剧:马里奥•普佐、佛兰西斯•科波拉,导演:弗兰西斯•科波拉。1972年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曾获1972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奖。影片描写了美国纽约的黑手党组织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出租汽车司机》 编剧:保罗•施雷德,导演:马丁•斯考西兹(Martin Scorsese)。1976年拍摄,获1976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影片通过一个年轻出租汽车司机的遭遇,反映了美国下层社会人们的痛苦与动荡不安的生活,但同时又宣扬了暴力行为。
《邦妮与克莱德》 编剧:罗伯特•班顿(Robert Ben-ton)、大卫•纽曼(David Newman),导演:阿瑟•佩恩(Arthur Penn)。1967年出品。曾获得1968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编剧与最佳女演员两项奖。影片是根据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一对夫妻组成匪帮铤而走险抢劫银行,被警察追捕亡命天涯,最后终于惨死的故事。这个故事已数度拍成影片。
《艾丽斯不再住在这儿了》 编剧:大卫•萨斯坎德,导演:马丁•斯考西兹。曾获1974年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女主角奖,并获1975年英国电影电视艺术院的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
『肆』 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及方法
创作技巧
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
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
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
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剧本结构
弗兰泰格金字塔
19世纪德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弗兰泰格在《戏剧的技巧》中提出了戏剧的结构“弗兰泰格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分5个部分:
1.介绍:介绍背景资料。
2.上升:将事件引向高潮的各种情节。矛盾与阻碍逐渐显现。
3.高潮:戏剧张力最强处。 从此情节将逐渐转弱。
4.下降:高潮过后矛盾形式开始明朗,引向大灾难或者大成功。
5.结局:谜底揭晓,剧情完成。
三段式结构
希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表示三段式的结构:
1.第一幕:建置 (情节点1)
2.第二幕:对抗 (情节点2)
3.第三幕:结局
黑格尔“冲突律”
和谐
打破和谐。
重行建立和谐。
黑格尔:戏剧动作的本质是引起冲突,而真正的动作整一性只能以完整的运动过程为基础(即冲突的产生、展开和解决)。“冲突”是对本来和谐的情况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不能始终是破坏,而是要被否定掉的。
(4)如何在21天内写出电影剧本扩展阅读
戏剧
1、 定义: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
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伍』 业余编剧小白如何写好一个电影剧本
小编也算业余编剧一枚吧,决心写剧本之前,也是一窍不通的,但是为了能写出一个剧本,小编一开始也算是大量搜索资料,试图找到一些写作的经验和诀窍。时间久了,就能摸清楚个大概了,下面小编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写电影剧本的几大要素。
01
剧本格式:关于基本格式,一开始大家上网第一件事情就是搜索剧本格式怎样的,实际上剧本与小说还是两样的,小说可以大段大段的描写人物特征,但是剧本最大的要求就是直观化,所写的都是能用镜头语言表达出来的,其次是剧本真的没有特定的格式,我看了无数剧本案例,没有一个是非常统一的,有的反而非常简洁利落,有的发篇幅描述,因而可以说剧本并没有一定特定的格式,不像散文、诗歌、小说基本上写作风格都比较固定。
02
内容梗概 :这个你在和一些比较专业的影视公司交流,或者是院线电影提交广电局审核时,都会要求提供一个电影的一句话梗概,也就是说简单的一句话概括电影的所有内容,比如说《匆匆那年》就是讲述的80后一代年轻男女的情感与生活历程,这就一句话把所有的恩怨情仇、聚散离合都概述了。
03
故事简介:所谓故事简介就是你写的这个剧本必须要以非常简练的语言形式去表达出来,一般故事简介,更多的会是一个吸引人去看引子,所以如果这个故事表露出的各种矛盾、纠葛、疑惑等错综复杂的感情主线,那么就是属于一个非常不错的故事简介啦。当然故事简介也不可能是单线的,也有一种多线故事,这种写作手法可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4
剧情大纲:这是写剧本之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大纲就可以看到整个剧本的脉络了,只要写好了大纲,其他内容只要填充进去就行了,都是可以随意改动的,而剧情大纲就是一个已经设定好的框架,不可随意再更改,后面的具体情节都得围绕着这个大纲去写。一般来说,你要看你写的是多长时间的电影,根据时间来分别列出二三十个左右的剧情大纲出来,每个大纲下可能也会有几个到十几个左右的镜头。那么一个完整的电影出来会有几百个镜头了。
05
人物设定:关于人物的设定,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难事,既然要写剧本,肯定一开始心中早就有个故事大概了,人物形象、描述也都有了,可能就是一个名字需要考虑一下而已。不过我还是要说,人物的设定如果是能够贴近大众生活那就更好,因为一个好故事,必定是能引起人共鸣的,观众一定能从一个人物形象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才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塑造。
06
表现主题:任何一个电影、电视剧都会有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因而写剧本时要想不写篇,那就要跟着主题走,最好在动笔写之前就要想想,你想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甚至有时候生活中的感悟、所思所想都会成为你故事主题的思考,最后你的这个主题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呼吁倡导人们爱护环境、多关爱身边的人。最好是能够引起别人深思的那种,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们缺乏的某种情感的连结与需求!
07
商业价值:如果你写的剧本要想被影视公司或者哪个名导演看中,那么肯定是具备了一定的商业价值,电影也并不纯粹是艺术创作,不是天马行空的,一定是跟我们生活贴近的,是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遇到或者容易关注到的话题。你走特立独行的道路,自然也就不容易被人关注到,冷门的创作永远都是被忽视的!
08
版权保护:最后一个是小编特别要强调的,因为现在的各种抄袭、侵权现象泛滥,广大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因此我们每一位作者都要树立好版权保护意识,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要随意发给他人看,或者在发给别人之前,一定要先做好作品的版权登记,目前版权登记都是免费的,而且现在也有一些编剧网站可以帮助您免费登记的,如:云莱坞、土罗罗、梦禾编剧圈等。
特别提示
本文系小编原创,转载注明来源,谢谢!
『陆』 电影剧本怎么写
标准的剧本格式有其专业功能,电影剧本的基本读者范围很窄: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服装和化妆等主创人员。规范、标准的剧本能让上述专业人员在剧本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分内工作。
标准格式的剧本,让演员和主创立刻就能找到“对话部分”和“动作部分”,方便评估每场戏的“对话”与“动作”的比重、演员戏份的比重,以及“内景”戏与“外景”戏的比重。阅读这种格式的剧本,你可以很容易看清和区分“场景”、“时间”、“人物”、“动作”和“对话”,一目了然。
西方电影剧本格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了今天这种专业规范样式——我们称之为国际标准格式,中国电影剧本格式需要与国际接轨。
下面剧本范例摘自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名单》的英文剧本原稿(第6页)和译文。
一个全长电影剧本大概有120页。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大概是110页到120页之间,共有7场。一个90分钟的电影大概90页,也是7场。
剧本格式:
电影剧本标题(大写并下画线)
作者
你的名字(作者的名字)
你的或代理人或律师的姓名
地址
电话
*****(在此表明注册版权)
“ 剧本的题目”(此处可写可不写)
剧本格式样本1
说明:这是以前的剧本。正文字数稍微多了一点,仅提供格式参考,现有剧本要求对白语言更精炼。
寻找小毛
[编剧]:李光友
[简介]:为省一张半价机票钱,二毛,素芬将小毛藏于行李箱里,未想行李箱被调包,险些将小毛丢失。
[大纲]
1. 出门旅游前,二人商量如何省钱,决定将小毛藏于行李箱里。
2. 机场,小偷掉包,二人全然不觉。
3. 到了西安,二人才发现被掉包,报警。
4. 回到重庆,求助警察。
5. 小偷勒索二毛。
6. 二人虽然心痛钱,但为了小毛,忍痛答应,素芬痛骂二毛。
7. 交了勒索金,焦急等待犯罪分子电话。
8. 人民广场接小毛扑空,改换到朝天门。
9. 警察抓获罪犯,救出小毛。小两口悔恨不已。
[正文]
2009-12-11 16:48:50 来自: feilaixuan
(感觉挺有学习的价值,转载到这和大家一同分享)
鉴于最近审阅大量电影剧本,发现中国电影剧本格式目前十分混乱,特发此文,仅供专业编剧参考。
很多中国电影编剧忽视电影剧本标准格式的专业功能,小说与剧本界限不清,有些甚至自以为是,想当然地创造了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剧本格式,场景定义不清晰,将对话与动作描写混在一起,人物和对话混在一起,让主创无法分清哪儿是“对话”,哪儿是“动作”。电影剧本的构成只有四个基本要素: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要明确区分。
标准的剧本格式有其专业功能,电影剧本的基本读者范围很窄: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服装和化妆等主创人员。规范、标准的剧本能让上述专业人员在剧本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分内工作。
标准格式的剧本,让演员和主创立刻就能找到“对话部分”和“动作部分”,方便评估每场戏的“对话”与“动作”的比重、演员戏份的比重,以及“内景”戏与“外景”戏的比重。阅读这种格式的剧本,你可以很容易看清和区分“场景”、“时间”、“人物”、“动作”和“对话”,一目了然。
西方电影剧本格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了今天这种专业规范样式——我们称之为国际标准格式,中国电影剧本格式需要与国际接轨。
下面剧本范例摘自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名单》的英文剧本原稿(第6页)和译文。
一个全长电影剧本大概有120页。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大概是110页到120页之间,共有7场。一个90分钟的电影大概90页,也是7场。
剧本格式:
电影剧本标题(大写并下画线)
作者
你的名字(作者的名字)
你的或代理人或律师的姓名
地址
电话
*****(在此表明注册版权)
“ 剧本的题目”(此处可写可不写)
剧本格式样本1
说明:这是以前的剧本。正文字数稍微多了一点,仅提供格式参考,现有剧本要求对白语言更精炼。
寻找小毛
[编剧]:李光友
[简介]:为省一张半价机票钱,二毛,素芬将小毛藏于行李箱里,未想行李箱被调包,险些将小毛丢失。
[大纲]
1. 出门旅游前,二人商量如何省钱,决定将小毛藏于行李箱里。
2. 机场,小偷掉包,二人全然不觉。
3. 到了西安,二人才发现被掉包,报警。
4. 回到重庆,求助警察。
5. 小偷勒索二毛。
6. 二人虽然心痛钱,但为了小毛,忍痛答应,素芬痛骂二毛。
7. 交了勒索金,焦急等待犯罪分子电话。
8. 人民广场接小毛扑空,改换到朝天门。
9. 警察抓获罪犯,救出小毛。小两口悔恨不已。
[正文]
一
(二毛家里。)
素芬:二毛,我们这回到哪里去旅游嘛?
二毛:这回啦,我们要走就走远点,我们走西安去,看兵马坑。
素芬:兵马坑有哪样看事嘛?
二毛:这你就不懂了撒,这个兵马坑里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的陪葬坑,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巨大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别个那些外国的总统啊国王啊到中国访问,没有不去看兵马坑的!
素芬:那到西安去要好多钱呢?
二毛:耶,一个人起码机票钱就要千多块。
素芬:啊!那我们三个人单是机票钱就要三千多块呀?这还是单面,一个来回不就要遭六千块呀?
二毛:小毛可以买半票撒。
素芬:即使小毛买半票还不是要五千来块钱啦?哎哟,我心口啷个痛起来了啦?
二毛:(神秘地)我有个主意。
素芬:(兴奋起来)有啥子好主意,你快点说来听好儿呢?
二毛:我们把小毛藏在行李箱头。
素芬:这个啷个要得哟?人是活的了嘛,一是小毛哭闹啷个办?二是箱子头氧气不足啷个办?
二毛:氧气不足好办,只要在箱子上整几个透气孔就行,哭闹就更好办,只要给小毛喂点安定,保证他在箱子头睡得舒舒服服的。你想,重庆到西安,只要个多钟头就拢了。
素芬:(高兴地)是个好办法耶,楞个一来,这张半价机票钱就可以全部省下了!哎呀,老公,你真是太聪明了!
(素芬抱着二毛亲了一口,二毛显得十分得意。)
二
(机场候机厅)
素芬:二毛,我去上个厕所,你把行李盯到点哈?
二毛:晓得,你去嘛!
(素芬刚一走,一小偷拿了一个相同模样同样大小的箱子走到二毛身边,趁二毛眼睛打望之际,迅速将箱子掉包。二毛一点也未察觉。)
(二人顺利登机。当飞机起飞后,二人会心地相视一笑,以为计划成功。)
(小偷提着沉甸甸的箱子走出机场,打的开往市区。)
(一出租房里,小偷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一看熟睡中的小毛,顿时傻了眼。)
小偷:难道那对男女是人贩子吗?不行,要是遭警察发现了,还以为我是人贩子哦,贩卖人口比犯盗窃罪大多了!啷个办呢?
(小偷急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小毛突然醒来,见一陌生男人,“哇”一声就哭了起来。)
(小偷见状,赶忙将小毛嘴捂住。)
小偷:小朋友,你不要哭,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是他让我把你送回你的家去。你告诉叔叔,你的家在哪里?叔叔马上把你送回去。
(小偷一松手,小毛又“哇”一声哭起来。)
小偷:(露出凶光)你再哭,我就用胶带把你的嘴粘住,拿绳子把你捆起来!
(小毛真的被吓住,不哭了。)
小偷:你告诉叔叔,你的家在哪里?叔叔马上送你回去。
(小毛两眼惊恐地看着小偷,说不出话来。)
三
(二毛素芬走出西安机场,打的来到旅馆,进了房间,二人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见箱子里只有几块破砖头,二人同时傻了眼。)
二毛:啊!啷个回事呢?肯定是遭小偷掉包了!
素芬:(哇,一声哭了起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我的小毛了!你还不去跟我找回来!还在这里傻站起!小毛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二毛:(目光呆滞,哭相)我在哪里去找吗?!
素芬:赶快报警撒,你这个傻儿!
(二人立即退掉房间,打的来到机场治安室)
素芬:警察同志,我们的娃儿丢了,你无论如何要帮我们找到我的娃儿。
警察:你们说慢点,我登一下记。是怎么回事?
二毛:(低下头)是楞个回事,我们为了省一张机票钱就将我们只有三岁的小毛藏在行李箱头,结果,结果不晓得在哪点遭贼娃子掉了包。我们到了旅馆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只有几块破砖头,你看嘛,(打开箱子)这里。
警察:我说你们,叫我怎么说你们才好?这种事你们都做得出来,亏你们还是孩子的父母,一点也不为孩子的安全着想!要是孩子出了事,你们…….
(二毛素芬羞愧地低下头)
素芬:我晓得我们做错了,二回再也不敢了。但这好儿要紧的是尽快把娃儿找到!
警察:让我想想,你们在西安机场从传送带上拿到箱子以后,在将箱子放到出租车上之前,这段时间里,箱子离开过你的手吗?
二毛:保证没有。
警察:这就是说箱子不是在西安被掉的包,而是在重庆机场。小偷掉了包以后,肯定不会去乘飞机,而是想尽快找个地方打开箱子找钱财。小偷一旦发现小孩,一是会向你们敲诈勒索,二是将孩子丢弃。对,你们赶快乘飞机回重庆,我立即给重庆方面取得联系)
四
(二毛素芬乘飞机回重庆。)
警察:刚才西安方面给我们介绍了情况,如果小偷要敲诈勒索,一是从小孩嘴里套出你家的地址和电话,但这对于一个只有三岁的小孩可能性不大;再就是从箱 子里找出你的联系方式。你在箱子里有电话本之类的东西吗?
二毛:没得!里面就是几件换洗衣服。
警察:这就难了,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小偷将小孩丢弃,我们除了多方寻找以外,别无他法。你们赶快回去把小孩的照片拿一张来,我们尽快把寻人启事制作出来。你们自己也要各处去找一下。
(二人在街上到处寻找,“小毛,小毛。你在哪里”的叫喊声响切在重庆的夜空。警察在各处张贴寻人启示。)
五
(小偷见到寻找小毛的寻人启事,在一公用电话亭给周二毛打电话。)
小偷:你就是周二毛吗?我是哪个?我是哪个你不要管,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人贩子,这好儿才晓得你不是人贩子,是这个娃儿的爸爸。(二毛:楞个说,娃儿现在在你手头的呀?)对头,是在我手头的,我也不想要你的娃儿,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你将娃儿搁到箱子头做哪样呢?(二毛:我只是想省一张机票钱!)哦!是楞个回事嗦!(二毛:像楞个嘛,你把娃儿还我,我把省下来的机票钱给你。)一张机票钱?一个小娃儿的半价机票钱?亏你想得出来!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在想省钱!(二毛:那你要好多嘛?)像楞个,我给你个帐号,你给这个帐号里存入一万块钱,我什么时候取到钱,再通知你在什么地方接娃儿。有一点要切记:绝对不能报警。
六
(二毛家里)
二毛:小偷要一万块钱,你看啷个办嘛?
素芬:一万就一万嘛!是娃儿重要嘛还是钱重要嘛?
二毛:就怕这些人不讲信用,拿了一万还要一万,万一是个无底洞,到时候娃儿没有见到,钱又丢了不少。
素芬:要不我们还是告诉警察,看警察有哪样办法没得。
二毛:要不得,要不得,你没有听说呀?万一对方晓得了就有可能撕票!
素芬:啊!哎哟,小毛,都怪妈妈不好,是妈妈害了你呀!
二毛:这好儿哪里是哭的时候嘛!
素芬:周二毛!都怪你出的馊主意,要是娃儿有个三长两短,我不找你拼命!
二毛:(十分委屈地)虽然是我出的主意,还不是经过你同意了的撒。啷个就怪我一个人呢?
素芬:(上前捶打二毛,边哭边叫)就怪你!就怪你!你这个猪脑壳,从来没有出过好点子,尽出馊主意!你这个猪!你这个瘟猪!
(电话铃响)
二毛:喂(小偷:你啷个还没有去存钱呢?)我马上就去,马上就去,但是我啷个晓得娃儿真的是在你手头呢?(小偷:这个好办。来小毛,喊你老汉。)(小毛喊:爸爸,我要回家!)幺儿,小毛,爸爸马上来接你回家,你不要哭哈。
素芬:呀哟,谢天谢地,我的小毛还在。你还在这里木起做啥子!还不快点去存钱!
二毛:是是,我去,我马上就去!
七
(二毛存完钱回到家里)
素芬:钱存进去没有?
二毛:存进去了!
素芬:现在啷个办呢?
二毛:等撒,还不是只有等对方的电话。
(素芬焦燥不安地守着电话,盼着电话铃响。)
素芬:啷个还不回电话呢?是不是对方变挂了哟?他不会打我们小毛哈?
二毛:你安心等一好儿嘛!你着一火急也没得用。
(电话铃响。)
素芬:(赶忙抓起电话)喂,在哪点呢?人民广场?上正门的中间梯坎上?要得要得,我们马上就去。(搁下电话)终于可以见到我们小毛了。快点快点,到人民广场去接小毛!
八
(二人来到人民广场,找了一圈,没找着。)
素芬:人呢?小毛呢?说的是在这点了嘛!
二毛:就是,啷个没在呢?
(二毛手机响。)
二毛:喂,人呢?(小偷:你放心,我临时决定改在朝天门广场,你现在就到朝天门广场去接你们的娃儿,快点哈!你们要是紧到不去,娃儿摔到哪点,我可不负责哈!)快点去,改在朝天门去接娃儿。
素芬:啊!朝天门啦?啷个又变呢?
二毛:哎呀,朝天门就朝天门嘛!这些贼娃子精得很,他怕你把警察喊来了,他还不是要考查我们诚不诚实。
素芬:啊!我们还要接受罪犯的考查呀?
二毛:是撒,这有啷个法嘛?我们还不是只有照到别个说的楞个去做,即使朝天门也跟这点一样,仍然是考验我们的,我们还不是得先赶到那点去!
素芬:好,去嘛!去嘛!但愿他少折腾我们几个地方,要不然,我的心脏就要承受不住了。
九
(二毛手机响)
二毛:喂,是周警官啦?啊?小毛在你们手头?好,要得要得,我们马上过来。(关掉手机)走素芬,小毛在派出所的,我们马上就要见到小毛了!
素芬:可是,刚刚贼娃子说的是朝天门了嘛!
二毛:可能是贼娃子遭警察抓到了个嘛!
(二人来到派出所,一进门就看见小毛)
素芬:(一把将小毛抱住,泣不成声)小毛,幺儿,想死妈妈了!坏蛋打你没有?
小毛:没有打我,还给我糖吃了的。
素芬:这就好,这就好!小毛,都怪妈妈爱贪小便宜,差点把我们小毛丢了,二回妈妈再不会了。
小毛:妈,你贪啥子小便宜哟?我啷个不晓得呢?
素芬:不晓得就算了,反正妈妈二回一定不会把你一个人丢下。
二毛:警官,你们是啷个找到小毛的呢?贼娃子抓到没有?
警察:还贼娃子,他已经从小偷上升到了绑架勒索,他第一次跟你打电话就被我们发现了,在一个出租屋里抓获了罪犯,找到了小毛。二回吸取教训,改掉贪小便宜的坏毛病。
二毛,素芬:一定一定,我们一定改,今后绝不再贪小便宜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