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知道神仙妖怪是假的,为什么还热衷于这种题材的电影呢
古代的科学与教育并不普及,无法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现象,神话充当了人类的解释自然的“科学”,使用了几千年。
今天科学飞速发展,经济活跃,理想渐远,神话故事更加遥不可及。可是,为什么影视题材、文学创作还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演绎新旧神话故事?
神话还会存在下去吗?我们还需要神话做什么呢?
这是一篇有关于神话与哲学的文章,共2551个字,阅读全文需要7分钟。
1神话是古人的一种科学
古代的科学与教育并不普及,无法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现象,而且人不仅要活着,还要了解活着的意义,否则生命将充满紧张与恐惧,无法安定和发展文化,所以要使用神话。
人类初期以"神的故事"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现象,因而神话也是古人的一种科学。
“神”与“力量”在古希腊文中是同一个字根,人们认为存在之物充满力量,如果没有力量,就无法让人知道它的存在,所以有力量才能制造明显的差异。
因此,从自然界开始,风雨、雷电、太阳、月亮、山川都让人有力量感。古代神话因而也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甚至以许多自然现象为神。
第三,为世界带来意义与结构。
这个世界无论对古人或今人,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像这样一个随时会毁灭的地方,人类怎么能安心活下去?
神话提供了解释的原则与结构,说这个世界是经过合理的设计,所以人在其中可以安心过活。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生活将充满压力,因为死后一片虚无,活着何必奋斗呢?我听说近几年多地在争抢成为名人的故居,还有“十大名人故里之争”的新闻出现,人们争抢着宣传古人在某地生活过的蛛丝马迹,来证明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不是名胜古迹,可见,人不容易在历史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宗教信仰保留了许多神话,正好响应人心在这方面的需求。
第四,神话说明自然现象、社会分工、人的欲望。
自然界的力量远比人要大,古人的知识不够发达,如果没有神话可以说明自然现象,难免每天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之中。有神话可以解释自然现象,人们才会觉得比较安心。譬如:打雷代表雷神发怒,但是只要没做坏事,就不需要害怕,因为只有做坏事的人才会遭到天打雷劈。经过这样的解释之后,人们在打雷时就比较不会担心。神话形同古人的科学。
神话也说明社会分工。
人的社会需要合作,合作之前需要分工。每一种职业的背后都有神话,各行各业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神明或英雄发明了这种行业,于是以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定期祭拜他。
而这个创始者的故事,也能够鼓励同行业的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相信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举例来说,“老师”这个行业是以孔子作为始祖,所以当孔子受到大家推崇时,也会让许多人觉得老师这个行业是值得尊敬的。又如我们常可以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警察和黑道都要拜关公,中国人做生意也要拜关公。由此可知,每一种行业都会有神话来说明它的内在价值。
神话还可以说明人的欲望。
人有理性之外,还有无法测试的欲望和情感。有人说理性与情感的比例是1:25,有1分理性,就有25分的情感冲动。英国哲学家休谟(Hume,1711—1776)也主张,理性是为情感服务的,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就找出很多赞美他的理由;讨厌他时,也会找出各种缺点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
但丁(Dante,1265—1321)在《神曲》中描写天主教后期思想的七大死罪,骄傲、贪吃、好色、贪财、懒惰、愤怒、嫉妒等。这些欲望如果没有藉由神话作为解释,人以为自己是正人君子,但遇到考验时却有黑暗的冲动,就会感到恐慌。
古希腊的神话,描述神也犯了人的各种罪恶,这样人就能以此理解自己,因而减少内心的压力。中国的神话也一样,《西游记》里神仙们也犯错,小的则是管教不严,大的就是下界为妖,连玉帝老儿都在公权私用。相较而言,人间的英雄因为有理想,所以可能比神还要高尚。
如果神话都消失了,我们人类还哪有真实可言呢。
Q
你最近听过的神话故事是什么?
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号:佩荣国学馆
Ⅱ 为什么国产的动画传统文化的元素很少
国产动画里传统文化的元素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国产动画尚未成立独特的创作特色,画风和内容更多是借鉴日本动漫和欧美童话;第二,国产动画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幼儿,呈现的内容也比较低龄化,因受众群体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元素也就不多见了。
就目前来看,国产动画开始注意到神话传说了,这已经是向前迈出一大步了,前些年,我国的动画长期被《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低龄化作品占据主导地位,而低龄化的受众,也间接导致了动画作品很难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