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07 09:58:18

⑴ 作文《观高考1977后有感》

<<高考1977>>观后有感
生于9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

几星期前,和爸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部电影——《高考1977》。片名很有意思,1977年,有些常识的人就会知道,那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考1977”也就是说那年的高考。电影院的宣传海报上都是些闻所未闻过的小人物,就是这些名不经传的小演员一起演绎了一部至少使我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影片。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因此我只能从父辈口中那些零散的回忆中去获取关于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尽管如此,我依然能从影片中体味到那炙热的情感,或许,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我相信,经历过的历史事件愈久远,人生的回味就愈浓烈。我第一次听说,有人当年的高考是别人替他报的名;我第一次知道,居然有曾戴过“反革命”帽子的人也参加了高考。在1977年之前,他们绝对是无缘大学梦的。是邓小平爷爷下达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的决策,给了大家重新圆梦的机会。被十年文革耽误了的一代人,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公平竞争获取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运和机遇。影片的一幕幕把我们带到那难忘的历史时刻。虽说回忆的都是30年前的事情,但那一幕幕情景给人的感觉,却仿佛身在其中。为了改变命运做不屈的抗争,他们的年龄是那样的悬殊;身份是那样的不同,经历是那样的坎坷,阅历是那样的丰富,追求是那样的不懈。像这样差异如此之大的一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不敢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首绝美的诗篇……那是一段无法尘封的记忆。那是一代人心底不可磨灭的印痕。

影片讲述了一群因文革而发配边疆“北大荒”的上海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对高考的执着,以及“反面”角色革委会主任“孙海英”,对大家高考的态度。特别是当高考那天,大家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当孙主任开着带着犁杖的拖拉机,载着一车人奔赴考场时,我已热泪盈眶。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颖,但是演员们真实的演出一次次让我们从心里留下了眼泪。

电影的主题是高考,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历史,是让我们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高考的本身意义大于高考,史实本身意义高于史实。

这也使得我们观看这电影的时候,不由感叹:1977年的高考,作为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而我们,正受益于高考的恢复,祖国的强盛,经历过那年高考的人,观看这部电影一定百感交集。不过年轻的一代,了解那段历史,感受前辈的人生历程,还是有必要的。这部影片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次心灵的教育。

作为90后的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我们有强盛的祖国给予我们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稳定的政策。所以我们要为了报效祖国、为了祖国的强大更加努力的学习!珍惜时代带来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吧,同学们!祖国在期待着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⑵ 求电影《高考1977》的影评

http://www.mtime.com/movie/94116/
这里很多

⑶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197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⑷ 急求《高考1977》观后感,是党课的学习笔记,400字,原创!

高考,对于每一个在读大学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释怀的历史名词,以其独特的经历印刻在人的心底。或许信息,或许悲伤,只因为因为这两个字,每个人的人生都在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然《高考1977》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深深地感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震撼!
那个年代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是在精神上一次纯粹的追寻,那是一种对命运的孜孜不倦的追求,那是一种对未来不屈的坚持。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们追逐火车时表现的那种执着。可以看出,导演也在此处大力的渲染气氛,镜头给的很足,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生活就像这部电影中说的一样,机遇都是为有准备的人的。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的状态,人们不应该对生活失去希望,在任何时候人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去追求卓越,不断去学习,不断地去求索!
路漫漫而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遥想无数革命烈士前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精神都是那样的值得我们学习。我想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如此具备这种精神!在党旗下,我们心怀大志,同时将始终致力于为祖国伟大事业而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⑸ 《高考 1977》观后感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空白。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1977那样一个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陈琼”。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⑹ 求《高考1977》观后感,要网上找不到的,符合要求的奖励100分!

对上影的这部国庆献礼大片《高考1977》早有耳闻,故事内容大概也能想象一二。只是我一直有个疑问,影片反映的是我们上一辈的经历,表达的是我们上一辈的情感,作为80后的学生,一没有经历过废除高考的大悲,二没有感受到恢复高考的大喜,在我们的脑子里高考多半都是不堪回首的记忆,我们为什么还要看《高考1977》。
今天有幸提前看到这部《高考1977》,颇有收获。对我们上一辈的人来说,也许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青春,看到自己从苦涩到收获的心路历程,忆苦思甜,百感交集。在影院里,剧情的每一波潮起潮落都能激起许多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我却从中找到一个迥异于世俗观念的平民英雄,影片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现今社会稀缺的品质和精神,亦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影片里,墨守陈规,固执己见的老迟并不那么讨人喜欢,他利用组织给他的权力,对知青们的报考横加阻挠,他不近人情地拆散陈琼和潘志友,他近乎自私地想把自己器重的年轻人留在深山老林……看上去他是那么的冰冷无情。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并不是他的错,从头至尾,老迟一直是令人敬畏的。
我们都在感慨,恢复高考,挽救了一大批人的青春,但这并不包括老迟。老迟的青春在哪,就深埋在眼前这个冰天雪地的农场中,他埋藏着老迟对这个国家的深沉热爱,他承载了老迟默默耕耘的青春岁月。当知青们金榜题名,载誉返乡,也许只有老迟留守这片土地,就好像一个执着的父亲,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欣慰,不舍的还是那份辛勤耕耘的事业。
他执着于自己的信仰,执着于国家的事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他信任潘志友,为了他的前途和农场的未来,他不惜破坏潘陈两人的感情,对大家的报考百般阻挠,也是怀着一颗朴素的事业心,“都走了,谁来建设农场?”且不提是否耽误来他们的前程,这种一股劲扎进事业的精神,也只有存在那个年代。
况且,得不到上学机会,也许会耽误一些年轻人,但谁又能说在祖国的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一生始终耽误呢?除了老迟,令人动容的还有潘志友,想比那些追求自己理想青春无悔的考生们,肯牺牲自己一辈子扎在农场的他,更有理由赢得我们的尊重。
在老迟和潘志友身上,我们找到的是业已稀缺的一种精神,那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那种舍己为国的牺牲精神。
另外一方面,《高考1977》也引发了一些人对高考制度的新一轮讨论。
现行高考制度的种种弊端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下逐渐显露出来,无论学生、家长还是老师,抑或是所谓的教育专家,挨得上的挨不上的都来插一句嘴,“高考制度”大有直逼“中国足球”的历史地位之势……无论争议几多,然则高考在当下仍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最不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而用高考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面所暴露出的缺陷来质疑甚至否定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其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阅读全文

与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喜羊羊与灰太狼2015大电影 浏览:319
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浏览:216
2018春节浦东电影院 浏览:297
泰国片小水新电影 浏览:977
斤7电影院 浏览:388
有哪些百合电视剧电影 浏览:473
2019最新电影票房排名 浏览:949
李钟硕的韩剧电影有哪些 浏览:118
7排的电影院坐那一排 浏览:689
日本电影2016爱情电影 浏览:833
动画讽刺电影解说 浏览:340
风云诀动漫电影 浏览:909
美国电影王朝 浏览:305
胶片机怎么拍电影 浏览:723
美国电影戴面具抢银行 浏览:975
电视版南瓜电影 浏览:904
刘德华的黑社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52
19世纪喜剧电影推荐 浏览:2
1岁的宝宝是什么电影 浏览:971
好女孩韩国电影在哪看 浏览: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