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大经典的关于母亲的电影
十大经典的关于母亲的电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妈妈再爱我一次:
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父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乃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後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後,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於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後,志强终於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母女情深 :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的一个富有家庭里,奥罗拉·格林韦与丈夫膝下只有一女,名叫爱玛。奥罗拉对女儿自幼百般疼爱,诚恐女儿发生意外。影片一开始,镜头就表现奥罗拉匍匐在婴儿床上熟睡的女儿身上,狂吻不止,以为她即将死去。这时,画外音发出丈夫的声音,要她别去打扰孩子。
然而,爱玛的父亲却不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专横跋扈,刚扈自用的奥罗拉在丈夫死后,跑到女儿的房间和女儿一起睡,女儿也默默许愿要好好照顾母亲。
奥罗拉对女儿虽视如珍宝,但亦十分专制,女儿的一切,如言谈举止、修饰打扮、学习、玩耍都必须听从她的旨意,稍有违忤,即暴跳如雷。女儿爱玛的性格与母亲截然不同,她表面虽很温柔,但性格倔强,并有些娇纵任性。她对母亲也很爱戴,但并不百依百顺,而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母女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十五年后,爱玛长成为美丽热情的女郎。她想摆脱母亲的控制而独立自主,尤其是在婚姻问题上,她根本不听母亲的劝阻而执意要嫁给一个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男子气派的研究生弗莱普.霍顿。在结婚前夕,奥罗拉怒冲冲地对爱玛说:"你嫁给他肯定会毁了你一生,因为你没有什么特殊本领去应付不幸的婚姻。"奥罗拉拒不参加婚礼以示反对。之后,爱玛因丈夫的工作迁往他州,从此远离了母亲。
奥罗拉在当上祖母后,许多追求者登门求爱,络绎不绝,包括她的一个隔壁邻居,宇航员加勒特.希里德洛夫,也是当地的著名人物。但奥罗拉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在爱玛结婚随丈夫迁往外地后,奥罗拉因生活孤独、精神苦闷,不禁对过去追求过她的那个已经退休的宇航员加勒特产生兴趣,答应了他时隔几年的约会邀请。加勒特原是个放荡不羁一花花公子,在奥罗拉的挑逗之下,隔邻而居15年不相往来的两个孤独老人终于一拍即合。垂暮之年的奥罗拉竟又燃起了青春热情,也意识到这份感情对她有巨大破坏力。
她的性格也随着岁月流逝,年事日增而能自制,不再傲慢自大,对女儿亦益加眷恋。爱玛婚后连续生了3个孩子,操持家务,但丈夫莱普一个人当教师的微薄工资难以负担家庭经济生活,因此生活困难、精神苦闷,她与一个银行职员发生了感情,并得到他的资助。丈夫的少回家,让爱玛认为他对妻儿不关心,在外朝三暮四地玩弄女性。爱玛因为搬家和经济问题常常和丈夫争吵,她和大儿子汤米的关系也开始变糟,同时发现她丈夫和女学生的暧昧关系,爱玛跑回德克萨斯州见母亲奥罗拉,期间丈夫搬家得到了系主任的工作,她与银行职员依旧保持着关系,但也发现和丈夫有暧昧关系的女学生也在新学校,就在此时,她发现自己患上了重病。
奥罗拉发现自己爱上了加勒特,但是却拒绝了他的求爱,她再次陷入孤独。得知女儿重病的小心奥罗拉痛苦万分,但是在女儿面前始终一副不满的神情,她与女婿的关系依旧在抗争。爱玛死前的一刻深情地望向丈夫弗莱普。奥罗拉在女儿死后和弗莱普最终互相拥抱原谅了对方。最终,奥罗拉和加勒特、以及爱玛的丈夫一起照顾爱玛的三个孩子。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
中年妇女马努艾拉是一名护士,同时还是一个单亲母亲,与18岁的儿子依斯特班相依为命,母子俩关系非常亲密。为了让心爱的儿子有更完美的生活,她隐藏了孩子的父亲的事情,只对依斯特班说在他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一天母子俩去剧院看胡玛·罗乔的演出。散场后为了得到这位女演员的照片,儿子冲入大街结果被飞驰而过的小汽车撞死。痛不欲生的母亲在医院的长廊里泪水流尽。在儿子的笔记本中她看到这样一行字:“有天早晨,我偷偷进了母亲的卧室,突然发现一叠剪掉了另一半的照片。照片上被剪去的一半,我想应该是我的父亲,我不在意他是谁,或者他曾对母亲做过什么,没有人!没有人能剥夺他是我父亲的这种感觉。”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她决定去巴塞罗那找那个人。原来他的父亲已经由于毒瘾而隆胸变性当了妓女,改名为罗拉。此后,马努艾拉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女人,无论是谁,似乎都在忍受着感情的煎熬和命运的捉弄。
我的父亲母亲 :
初恋的回忆,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觉。当父亲过世,年迈的母亲讲述她梦系魂牵的初恋时,生子不但体味到那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分明读出对美妙人生的执着追求……
母亲乳名招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生子的父亲——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教师,她以自家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
终于,招娣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卡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降临了:骆老师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为他做的晚饭蒸饺子没吃上,就被带走了。她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县城寻找心上人,瞎妈妈的泪水阻止不了招娣的决心。她蹒跚上路了,却昏死半途,被村里人接回。这个时候,得知情况的骆老师偷偷逃回村里来看望她,却在天黑前又被人带走。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得以团聚的日子又推迟了好几年。后来他们终于相聚,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一步,两个人相守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礼后,年迈的招娣在悲恸中。
黑暗中的舞者: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小镇,塞尔玛是一个捷克移民、在一家乡村工厂工作,同时是单身母亲。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想参演当地正在排练的《音乐之声》。但她有一个令人心痛的秘密:她的视力正慢慢衰退,而且她发现儿子因遗传的原因而有同样的疾病。如果她不能挣到足够的钱支付给儿子动手术的费用,那么儿子也难逃瞎眼的命运。但是,一个绝望的警察邻居偷窃了她积攒的为儿子治病的积蓄,情急之下,她杀了警察,她的命运走向了复杂而悲惨的结局。
法外情:
《法外情》讲到在孤儿院长大的律师刘志鹏 为一名被诬告的老妓女辩护,但由始至终也不知道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法内情》较之前作更富戏剧性。老妓女经常被一名作威作福的杂差敲诈,后来更遭到勒索巨款,终于走投无路杀死杂差。孤儿院修女找来刘志鹏道出其身世的秘密,请求他再为其生母辩护。然而法官及检控官与刘志鹏积怨甚深,在法庭上这对苦命母子完全孤立无援,正义在法理下又能否得到伸张?
影片以母子相认为出发点,描写母亲再度为儿子犯下杀人之罪,因为有一个坏警察知道了他们的母子关系而趁机勒索,母亲无路可走只有杀了他。律师儿子知悉真相后极为震惊,为了救母而不择手段,甚至在法庭上作假口供。
漂亮妈妈:
女工孙丽英象中国所有的普通人一样,有一个三口之家。但她的儿子郑大却是先天失聪的。因为这个原因男人与她离婚而去,家庭破裂。母亲孙丽英独自承担起帮助失聪儿子郑大学会说话、入校读书、养家的全部责任。孙丽英辞去了外企一份不错的工作,找了一个可以带着儿子上班的活儿——送报纸。为的是能够时刻与儿子相处,教会他这个念“花”,那个念“树”,头上是“天空”……
在母亲心中失聪的儿子和别的孩子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戴助听器和戴眼镜是一样的自然。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捉弄着孙丽英善良的意愿,郑大参加入学考试因发音不清而遭拒绝;郑大面对孩子们的嘲弄、挑衅,不顾一切地和他们厮斗起来,摔碎了他赖以与外界沟通的助听器!孙丽英求助前夫,而她的前夫又遇车祸身亡……接二连三的不幸令这个女人彷徨无助。
小学教师方子品的出现让孙丽英看到一线光明,而孙丽英母子长久封闭生活的习癖又使她渐渐疏远了这一关系。女友大贺为孙丽英所做的无私援助令孙丽英感慨万千,喃喃道出:“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道出了孙丽英内心中对男人的失望和对温暖的情愫的渴望。要让郑大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一目标使孙丽英变得坚强起来,她拼死反抗一个叫贾老板的男人的侮辱,抢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钱,为儿子买了助听器。而少不更事的郑大又因外界对他的歧视而拒绝助听器,拒绝与母亲沟通。孙丽英在夜街上追着离家出走的儿子,有满腹的话要跟郑大讲,让他戴上助听器,郑大的拒绝令孙丽英痛打了儿于!郑大仍执着地大声追问:“为什么只有我戴助听器。孙丽英和儿子四目相对,终于艰难痛苦地向儿子承认:“因为你是聋的,你和别人不一样”……
孙丽英勇敢地直面不想承认的现实,勇敢地和儿子一齐逾越了生命的又一道坎。
九香:
某小站,乡下老太太九香步履蹒跚上了进城的列车去探望儿女。列车启动,她想起了数十年前的九香,一场雪暴夺去丈夫命,年轻美丽的九香只剩下了倒塌的草房和五个幼儿。以后,只有五个幼儿女和孤寂艰辛陪伴她挣扎。后来,九香邂逅丈夫好友矿工老关,老关帮九香整修泥草房。唯有大儿子天宝对老关与妈妈的接近感觉不好。 一天,老关向她求婚,愿意为她分忧愁。九香也喜欢老关。但遭到天宝的呵斥。天宝要妈妈以后不要叫老关他登门。九香的心情和为难处不被孩子理解,只好割断情丝。老关黯然离去。 九香苦尽甜来终于将五个儿女送入大学。村口老榆树下,儿女一个一个渐渐远去,九香的头发逐渐花白了。患了不治之症的九香为了看望儿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见他们一个个前程无量,她想找到先前的恋人老关,谁知,老关已离开了人世,九香心碎了。她要回到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山村。五个儿女将九香送回她魂牵梦萦的小山村。
两个人的芭蕾:
故事发生在有独特的中国徽派建筑风格和古朴民风的小镇。这里自古就有男丁出门闯荡经商、务工的习俗。到北方务工的德贵娶回一个女人作媳妇,人们习惯地称她为德贵家的。
德贵家的,天生丽质,勤劳、好强、乐观,可偏不随人意,三十多岁也生不出个娃,在好友金梅的劝说下,抱养个女孩——仙仙。她像当地人的媳妇一样,在堂屋地上置一口大缸,注满清水,遥祝丈夫平安。可是不幸降临了,德贵在外务工时摔死了。悲痛之中,德贵家的用大锤砸碎了大缸,缸水漫了一地……
为照养仙仙,德贵家的辞去工作,干起了既扫街、收水费、卫生费,又糊纸盒、装订书本的活。清早,当德贵家的背着仙仙来到小巷扫街,却发现人们已经自扫门前了。孟奶奶告诉她,抱养的仙仙不吉,有邪气,劝她送回去。德贵家的认为丈夫的死与仙仙没关系,孩子是无辜的,既然抱养了决不反悔。但是乡亲们还是说,扫街可以,不许德贵家的娘俩迈进他们的门槛,图的是在外务工亲人的太平。
岁月流转,德贵家的恪守承诺,从不进邻里的家门。自己没有奶水,就把白面留给仙仙吃,自己吃红薯咸菜,为此,还和金梅发生矛盾。金梅一气之下要把孩子还给孤儿院,被德贵家的一把夺回来。日子虽说过得艰苦,德贵家的觉得过得乐和,她有个心愿,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样跳脚尖舞(芭蕾舞)。但是由于德贵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干活,不让下地,所以仙仙长到四岁还不会走路。医生说,这是受惊吓造成的,也许得靠刺激才能解决。
于是德贵家的天天在仙仙面前跳自己编的舞蹈,以“启发”孩子。有时重重地摔在地上,再跳,再摔,直到孩子吓哭了,仍“刺激”不了仙仙走路。德贵家的灰心了。一天,她从外面进家,不慎摔得头破血流,仙仙一见,突然从椅子上跳下来,摇摇晃晃地跑到妈妈身边……母女俩躺在地上,开心地笑起来。从此,德贵家的扫街时,仙仙就伴着妈妈的歌声,跳起自编的仙女舞。仙仙始终认为自己是妈妈生的,当听到流言蜚语,回家问妈妈时,德贵家的毅然告诉女儿抱养的实情。仙仙被感动了,高喊着你们说吧,我和我妈都不怕你们说,德贵家的就是我妈……第二天天未亮,仙仙便提前起床,替妈妈扫街。母女愈加情深。
省舞蹈学校来招生,仙仙用跟妈妈学来的舞蹈和那首老歌打动、感染了老师,德贵家的用她的质朴、执着征服了老师,也赢得邻里们的尊敬。仙仙放假回来时,家家户户搬出床板、门板、八仙桌,摆在小巷里,让她在上面跳自己从未见过的芭蕾舞,欣赏着……
德贵家的看到女儿从省城跳到了南京、北京,虽然离得越来越远,心却越跳越近,情不自禁地跳起曾经教给女儿的仙女舞。虽然舞姿笨拙,但在女儿的眼里她比仙女跳的还要美,因为妈妈始终伴着自己在跳。
心火:
伊丽莎白的父亲欠了人家很多钱,如果没得还就要去坐牢,伊丽莎白很爱她的父亲。于是她决定去做一件事情来挽救父亲。故事发生在一片火光之中,一个男人在暗处小心翼翼的讲话,由一个老女人传话。伊丽莎白要与他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替他生个孩子,这样可以得到很多钱。男人很满意她,交易开始。第一夜,她冷若冰霜,任男人在她身上施为,两个男女在做着世界上最亲密的事情,却只是一种交易!早晨,男人认真的说:“我们都不是为了情欲而来,那我们就都没有错。”第二夜,还是一样的事情,不过伊丽莎白计划是幸福的,她的身体散发着活力,不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个男人身上的善解人意让她恨不起来,甚至她隐隐约约有些喜欢他--喜欢他那种深层次的忧郁,但他似乎又是可以信赖的。站在海边,她说,我想喊出来;他说,那就喊吧。她张开口,却只发出了低沉沙哑的声音,她笑了,说,这并不容易。她只能把痛苦压抑在心底,不能发泄出来。偶尔也不行。后来,激情把他们掩埋。 她生了一个女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听到一个女孩的啼哭,那是她和他的女儿,身上流淌着她和他的血。可她明白一切结束了,她连那个男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名字。她只记得,他们之间若有若无的爱情,和那声清脆的啼哭。她原来以为她可以忘记,但她忘不了。每年的新年与女儿的生日时她都会在画本上画上精美的花儿,写上一些话语。终于她还是回来了。不是作为一个母亲,而只是家庭教师而已。她的女儿叫露易莎,苍白的面孔,湛蓝的眼睛,有一丝的不安与倔强。这不是有一个听话的女孩,已经气走了4个家庭教师。他叫查尔斯,他看见伊丽莎白后惊恐万分,慌忙叫她离开。伊丽莎白含泪答应只留下一个月。教学是艰难的,露易莎大叫:“你很穷,你只是仆人,我不用听你的。”伊丽莎白告诉她:“没错,你是有钱,但我们是平等的,你结婚后会成为男人的财产,因为你是女人。但他们无法禁锢你的思想,所以我要你学习知识,你明不明白”后来,她逐步掌握了这个女孩,她慢慢的接受了她的教育。她了解到,查尔斯有个妻子艾美,只不过她在一次车祸中变成了植物人,有生命但没有思想。查尔斯以前一定很爱她,因为他处处为她着想,伊丽莎白莫名心伤。他们终于爱火重燃,但是却不能公开,只能偷偷的。岁月流逝,伊丽莎白依旧沉静优雅。查尔斯终于做了决定,他打开窗户,冰天雪地,艾美如愿逝去。露易莎看见了伊丽莎白的画本,明白了一切,扑到她的怀中喊她妈妈。雪依旧在下,一家三口携手未来,每个人心中冰雪消融。
㈡ 母亲的电影
导语:母亲更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最平淡朴实而又无私的。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母亲的电影大全,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1《母亲》
苏联,1926
导演: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
这是一部描述一个“自私”的母亲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影片,去除其宣传教育的部分,普多夫金对电影语言的贡献是在蒙太奇表现性上的努力,那时电影才刚刚诞生不到30年。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有别于爱森斯坦的直接,相对柔和,或者说更加诗意。
2《神女》
中国,1934
导演:吴永刚
中国最伟大的默片作品。阮玲玉扮演了一位职业为妓女的母亲,展现了病态社会对女性的荼毒。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发掘了底层妇女深沉的母爱以及反抗意识。无疑,阮玲玉塑造了一位伟大、高贵的“神女”或者说圣母形象。
3《母亲》
日本,1952
导演:成濑巳喜男
田中绢代扮演的母亲,一个人独自抚养亡夫留下的三个孩子,同时还要经营干洗店,双重的艰辛可想而知。影片用大女儿的视角讲述故事,描绘了战后日本庶民女性重建家园的生活细节。这部电影被称为成濑巳喜男最好的作品之一。小津安二郎用《晚春》铺陈父爱,成濑巳喜男用《母亲》致敬母爱。
4《大桥下面》
中国,1984
导演:白沉
中国银幕上少有的未婚妈妈形象,80年代中国最美丽演员,龚雪扮演的上海姑娘秦楠,有一个儿子冬冬,面对封建思想和世俗偏见,秦楠选择了坚强面对。龚雪的演技含蓄内敛,隐忍之中又不失爆发力,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无比动人。这也是中国影片第一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5《母亲》
日本,1988
导演:松山善三
为了专心照料全身瘫痪的丈夫,矶村家的母亲不惜与子女断绝关系。虽然三餐不愁,小孩自此却成无主孤儿。十五年过去,孩子嫁的嫁,娶的娶,正当最小的一个亦披上嫁衣,五小福渐渐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6《妈妈再爱我一次》
台湾,1988
导演:陈朱煌
本片堪称台湾最催泪的母爱电影,改编自台湾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寻找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的故事。主演是杨贵媚。1988年在台湾上映时并没有多大的反响,1990年在大陆上映时几乎哭倒了长城,影片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更是风靡神州大地。
7《妈妈》
中国,1990
导演:张元
张元导演处女作,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独立电影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独立抚养大脑残疾儿子的年轻母亲的故事;影片大胆地采用黑白和彩色胶片并用的手段,并在虚构故事里穿插了纪录片的影像,大大地增加了影片的纪实力度。儿子的扮演者黄海波初登银幕就令人惊艳。
8《情迷高跟鞋》
西班牙,1999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丽贝卡是电视台的播报员,她小时候,作为当红歌手的母亲为了事业更好的发展远走墨西哥。丽贝卡的记忆中只有只有母亲出门演出时远去的高跟鞋声。母亲是丽贝卡的偶像,她渴望成为母亲那样光芒万丈的人,可母亲的.高度她永远无法企及。阿莫多瓦没有浪漫化母爱,而是在爱恨交织的情绪中刻画了两个女性各自的强烈个性。
9《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西班牙,1999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护士马努艾拉是一位单身母亲,与18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出于特殊原因她隐瞒了孩子父亲的事。在一次剧院演出过后,儿子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撞死。绝望的马努艾拉在整理儿子遗物的时候发现他对父亲的渴望。为了完成孩子的心愿,她决定独自踏上寻找孩子父亲的旅程,在孩子死后达成他生命的完满。
10《折翼母亲》
英国,1994
导演:肯·洛奇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以关注底层生活而著称的肯·洛奇又一部社会写实作品。单身母亲玛吉,不堪忍受相似的家庭暴力,先后离开了四个男人,而艰辛地养育他们遗留下来的孩子。影片女主角精彩的表演为她赢得了柏林电影节影后桂冠。
㈢ 找一部关于抗战的电影!
不知道你找的是那部电影,给你介绍几部参考:
大陆拍摄的国军抗战电影
一:《血战台儿庄》——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
简介: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事迹搬上银幕。1938年春,侵华日军为一举打通津浦线,打算与华北方面军南北夹攻,合围徐州。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抵达徐州,布置战略,起用了代人受过、被民众斥为“汉奸”的张自忠,并将川军王铭章师收编进自己麾下。津浦路北线的韩复榘集团军为保存实力,擅自放弃重镇济南,日军主力矶谷乘虚南下。日军坂坦师团占领青岛后,沿胶济线进迫鲁南军事重镇临沂,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台儿庄会战的序幕拉开。临沂激战,张自忠部队增援,与庞炳勋部队前后夹攻,打得日寇溃不成军。3月15日,日军矶谷师团抢先入关,直扑滕县,与王铭章的川军一二师展开激战,王以身殉国。日军向徐州进犯。李宗仁决定扼守要塞台儿庄,台儿庄一线中国守军全线反击,日军陷入重围,被全歼于台儿庄外。
(《血战台儿庄》的经典不用多说了,在网上的投票中,这部影片的人气居位前列,与《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相当,但在国际上,只有《血战台儿庄》是中国二战结束六十多年以来,唯一一部能够影响海内外的抗战影片,从它出产以来的20年里,只有《紫日》勉强能够在国际上得到较高的评价)
二:《铁血昆仑关》——杜聿明、董盐官、田十圆
简介:一九三九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在日寇的铁蹄的践踏下,大半个中国沦陷了。这年秋冬,趁二次大战在欧洲爆发,侵华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第五师团,在华南北部湾突袭登陆,攻占南宁,长驱直入,妄图切断当时我唯一畅通的西南国际交通线,而威胁陪都重庆。刚刚装备起来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奉命南下抗敌于古战场昆仑关下。该军军长杜聿明、所属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及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国,皆为杰出的黄埔系青年将领。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结集各路兵马十五万人,发动了以昆仑关战役为核心的桂南会战。
(本片为《血战台儿庄》的姐妹篇,同样为杨光远导演。本片以两个视角来展开故事,一为杜聿明、郑洞国等将领与日军的斗智斗智,一为普通士兵们的浴血奋战和爱国情怀。相比起《血战》,本片多了些煽情色彩,总体水平也不如《血战》,但放在国内所有的抗战影片中,它依然是较为出色的)
三:《血战南宁》——杜聿明、戴安澜
简介:从1939年夏天开始,日本侵略军在我南海地区调动频繁,正集结兵力,准备开辟华南战场,企图截断我西南国际交通线,同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军在防城、北海登陆,进占钦州。19日由钦州进击南宁。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奉桂林行营电令向南宁附近集中,准备进击由钦州、防城登陆北进之敌。杜聿明奉命后,即令第200师戴安澜部以步兵两团先遣部队,向南宁前进。该师第600团先出发。11月23日桂南日军过郁江,24日南宁失陷。我第600团23日始抵二塘附近。24日该团即与敌人遭遇,激战两日。此时,第200师主力,亦用汽车输送逐次到达。为防敌北犯,乃于七、八塘附近与北犯之敌激战一周,毙敌甚重,迄12月3日晚,第200师血战旬日,伤亡颇大,急待整编补充,遂奉命向宾阳以北地区转移阵地。12月4日,日军进占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
(这是《铁血》的另外一部分内容,网络上流传的只有昆仑关部分,本片在网上难以查找得到,倒是一些网络商业有出售,但删减了不少内容,只有一个多小时……杨导说他还想拍一部远征军的抗战电影,以凑成自己的抗战影片三部曲,十分期待)
四:《七七事变》——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何基沣
简介:1931年9·18事变后,日军侵战了东三省,进而虎视华北各省。宛平县是当时的华北要道,驻守在这里的29军在军长宋哲元的领导下,对日军日益加剧的军事挑衅毫不畏惧。为了避免和日军正面冲突,宋哲元主张从丰台撤出,日军软硬兼施,企图让29军交出防区。中国军人识破这一阴谋后。日军向宛平城芦沟城进逼,29军各战士做好了迎战准备。
(比起《铁血》遭禁十年的命运,本片幸运了许多,播出时引起较大反响。不过本片的制作水平显得不及《血战》和《铁血》,在剧情上详略不当,吉星文于泸沟桥上奉勇作战一事没有得到明显表现,赵登禹牺牲的场景略显做作,居然要旋转两圈后倚着石像再仰天望一下,佟麒阁家人哭丧的场景简直是台湾偶像剧式的……但片中的战斗场景还是能够让人为之振奋,面对这些热血的爱国战士,我们不能不表示敬佩)
五:《兵临绝境》——梁皖育、白云森、李兰、周浩
简介:抗日战争中期,国民党新编22军被日寇重兵围困在陵城。军长梁梦征决心守住城池,等待援兵抗战到底。孰料,增援的部队一部叛变,一部被阻无法增援。为了保住全城百姓和全军将士的生命,他违心地签署了投降日军的命令,并委托副军长执行,而后饮弹自尽。围绕军长一纸手令的真伪,构成了一个迭宕曲折、大起大落、引人入胜的故事。
(本片与其说是抗战片,不如说是分解人性的影片,只不过以抗战为背景罢,当中并没有多少中日军队交战的场面。不过片子本身的水平制作还行,一些剧情很生动,正义感强的白云森和欺世盗名的梁皖育形象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主角梁皖育在小说版里是姓“杨”)
六:《雄魂》——郭威、大鹏
简介: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军侵占沈阳,以东北军三零五团团长郭威为首的全体官兵,决心抗战到底。被迫沦为草寇的大鹏,在救国会成员周校长和老同学、地下党员许文娟的启发、撮合下带领兄弟下山,与三零五国联合抗日。由于叛徒的出卖,致使这支队伍还是失败了,郭威战死沙场,大鹏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投江自尽。
(七七事件和九一八事件都是抗战史上的重要事件,本片以九一八事件以背景,我没有看过这片子,不好评论)
七:《血誓》——余崇文、马慕援
简介:影片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前线张自忠将军部820团团长马慕援以抗日为重,不循私情,在严整军纪中大义灭亲,毅然将犯罪的养子与养女严加处决,杀一儆百,使军心大振,以血的誓言和行动同疯狂进攻的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故事。
(自从1986年《血战台儿庄》出炉后,和国军有关的抗战影片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片出产于90年代期间)
八:《大捷》——段仁义、方向公
简介:在日军和伪军的屡屡进攻下,国民党23路军总司令韩培戈下令,把缺乏作战经验的新编第三团提前结束编练,调往前沿参战,而让他的嫡系1761团驻守下岗子村。战斗打响后,新三团伤亡惨重。团长段仁义、参谋长方向公请求增援。但司令部不让1761团增援,也不让新三团后撤。于是方向公下令血战,副团长霍杰克编了新三团团歌鼓舞士气。在民族义愤的激励下,取得小胜。但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总形势面前,在日军与1761团的夹击下,新三团终于全军覆灭。最后,在“阻击日军有功”的授勋仪式上,新三团的幸存者段仁义、霍杰克和铁匠出身的士兵欧阳贵,义愤填膺,拔枪向韩培戈射去。
(影片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情怀较为精彩,作品对国民党存在的内部斗争作了批评,而对下层官兵则进行歌颂,故事的结尾充满了悲剧色彩)
九:《浴血疆城》——凤丫、严思鹏
简介:1936年秋,侵华日军向国民党驻守在马家铺一带大举进攻,傅作义调拨军火支持陶城,途中遭到土匪黄老漂的劫持。驻守陶城的国民党团长严思鹏知道后,想要收编这股力量共同抗日。共产党游击队政委老张也力劝黄将军火送回。而严怕黄归顺共产党,派人亲自拜访黄,并转告将黄劫持的军火作为黄部的装备,黄高兴地同意收编。不料,严却将黄部剿灭,并将黄抓获。游击队派人救出了黄。黄老漂认清是非,毅然带队加入游击队,并捐躯沙场。
(故事的最后就是,日军疯狂地向陶城大举进攻,黄老漂、红果子随同游击队前去增援困守在陶城的国民党军队。枪林弹雨中,黄老漂、红果子都牺牲了。英勇壮烈的场面使身负重伤的国民党团长严思鹏愧疚万分,不禁热泪盈眶)
十:《喋血黑谷》——王朝宗、宋克森
简介:1939年夏,国民党中原前线的84军第1师被日寇重兵包围,军情险恶,军长王朝宗请求增援,蒋介石只给了他一纸密令,指使他“曲线救国”。王对此无比愤慨,他虽奉命与日军谈判,但决不准备妥协。谈判消息被报界披露,蒋介石为逃避联日反共的罪责,忙令中统与军统特务向王朝宗收缴密令……
(这是第一部涉及到国民党抗战的影片,出产于1984年,讲述了共产党鼓励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故事。虽然有些内容值得商榷,但总体上情节处理得还算不错)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