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位大哥帮个忙!!!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
(一)电影音乐的描绘作用
电影音乐的描绘作用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景物描绘和心理描绘。在电影中,电影音乐的景物描绘和心理描绘常常是融为一体的,比如日本导演新藤兼人的影片《鬼婆》,一开始就是一片随风起伏的芦苇荡,伴随画面的是急促的鼓声和低沉的萨克斯的声音,这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也调动了观众的视听。又如日本影片《追捕》,杜丘为了追查真凶而深入一家精神病院。深夜,他溜出病房查看情况,这时响起一段低沉、恐怖的音乐,而且是用骤然的方式出现的,节赛明快、尖厉刺耳、和声不协调,结合黑暗的画面,使人毛骨惊然。描绘性音乐之所以能被人们所接受,主要是因为它符合人们正常的心理要求,人们在观看影片时,常常要求同时从听觉方面得到补充。
(二)电影音乐的抒情作用
抒情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大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概括。电影所要表达的不如视觉艺术,诸如绘画、摄影、电影画面等那样具体明确,然而它在表达情绪和情感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至于电影表达思想的能力上面值得商榷,但是电影音乐可以直观的和画面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无法表达的人物复杂的内心。起到这种作用的音乐,在影片中的表现可以是画内音乐,也可以是画外音乐,可以是乐曲,也可以是歌曲。在影片《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弹奏的琵琶曲《十面埋伏》,以此宣泄心中的愤慨,是电影音乐借声抒情的著名范例。
(三)电影音乐的渲染作用
音乐可以为整部影片渲染一种总的环境气氛。例如故事片《城南旧事》,影片导演吴贻弓规定了整部影片的情绪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每个时代的乐曲或歌曲,从内容、音调、演奏演唱方式以及流行的乐器都有所不同,电影音乐可以根据影片的时代背景,选用那个时代特有的乐曲或歌曲作为影片的主题音乐,也可以运用这种音乐为影片制造背景气氛,以达到渲染影片时代气氛的作用,这也能契合观众的期待视野。比如表现新中国的影片,常采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音乐旋律等等。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故事发生的地点,选用具有当地特点的歌曲、地方戏曲、地方曲艺的音乐,即可为影片营造渲染出一种地方色彩来。比如影片《红旗谱》讲述的是河北的故事,音乐也选用河北梆子音乐作为素材,突出琐呐、板胡等具有北方特色的民族乐器,音乐风格直明告诉观众故事发生的地点。又如影片《林则徐》,吸收了广东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为林则徐“广州禁烟”标明了地点。至于国外影片,其音乐的地域性也十分明显,我们常常有类似的观片经验,很快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印度、日本、朝鲜、俄罗斯,这除了服饰语言以外,音乐也都有鲜明的各国地域特色。
电影音乐选用不同民族的音乐,为电影渲染了民族特点。比如彦克、罗念一选择富有鲜明的西藏民族特色的音乐为故事片《农奴》配乐,并由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其中的插曲,使影片的西藏藏族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又如雷振邦作曲的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以新疆塔吉克的民歌旋律创作主题歌与插曲,渲染了新疆塔吉克民族聚居区的民族风情。再如莫尔吉胡作曲的影片《成吉思汗》中的音乐,也洋溢着蒙古族的特色。
(四)电影音乐的贯穿作用
在电影中,音乐在转场、切换、闪回等镜头之间,可以起到把分散、跳跃的镜头串连起来的作用,这就是音乐的连贯作用。电影叙事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花费很多篇幅(画面)详细地交待所有的短镜头,而音乐是不占空间的,音乐把这些表面并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是电影音乐独具特色的功能之一。贝拉马拉兹指出:“当声音效果能对剧情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时,声音的剧作意义就变得更深刻、更重要了……这时声音不仅出现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并且进而影响整个过程。他还说,“声音不仅是画面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换句话说,它将成为影片中的一个剧作元素。”音乐在影片中作为影响整个剧情的因素,它的作用远远超出于一般声音。例如在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影片中先后出现多次,每次都与剧情发展紧密相关。再如影片《巴山夜雨》中的儿歌《蒲公英》同样具有这种性质。
(五)电影音乐的评论作用:
电影音乐发挥的评论作用,即用音乐表达创作者对影片中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歌颂、赞美、同情、控诉、哀悼等等。在影片《血战台儿庄》中,面对激战过后的尸横遍野,加弱音器的小号几次吹奏出《义勇军进行曲》,使这个肃穆、悲壮的画面猩红的扎入人的眼睛,给人悲恸和动容知情,所有这些感情用语言是很难表达的,而这里用的音乐却胜过千言万语。正如苏联电影音乐理论家切列姆兴说的:“音乐继续着语言的作用并使之更深刻,达到语言所不能达到的紧张性和情绪。”
(六)电影音乐的深化主题作用
电影音乐立足于对影片思想主旨的开拓,着意于深化影片画面背后的思想主旨,从影片思想深层去发挥音乐的艺术功能,即超越音乐的感性阶段赋予音乐理性的内涵。例如影片《人到中年》中的音乐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影片音乐以主题贯串的手法,以交替调式的旋律语言和具有韧性而又纯净统一的弦乐群的音色演奏,突出影片悲凉凄婉的基调音乐很自然地使观众在为之深切感动之后又感慨无穷,加上画面刻画了女主人公的追求,她的爱情,她的困难以及她的坚定信念,推动观众去思索产生这一悲剧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使音乐具有了批判的理性的潜力和张力。再如影片《红高梁》中那高亢激越的琐呐声和铿锵有力的鼓声,从声音造型上将音乐铺到了电影上,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敢于抗争的呐喊和激跳的心声,张扬了影片的思想意蕴,就为影片增加一层色调。
在电影音乐中,一个音乐主题往往代表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能帮助观赏者在主题的第一次出现时就能记得,并将主题辩论出来,使音乐和画面中的人物或事件相结合。电影音乐主题在影片中最主要的运用方法是主题贯穿,这种方法运用得最典型的是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影片主题歌作为全片配乐的基干,是全片音乐创作的核心与素材的源泉。在影片中以变奏形式有机地先后数次在故事情节中出现,起到首尾贯穿、音乐主题突出的作用。主题歌《我心永恒》只以完整形式出现在片尾字幕中,在长达三小时的影片中,人们对数次出现在情节中的音乐主题比较熟悉了,在观众同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了一场天灾人祸和感受了一段生死恋情之后,当席林•迪翁那感人肺腑的歌声出现时,便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这是我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的希望对你有用!!
Ⅱ 如何在影视作品中将音乐作为剧作元素推动情节发展
音乐对于影视作品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对影视作品情节的促进作用。因为影视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个元素,本质上是为电影情节,为剧情服务的。在电影的情节进行过程中,有大量的音乐作为辅助,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刻画特定情节中人物的内心,揭示人物的内心寄托和心理变化,音乐本身是人物的无言的旁白,表现人物的情感。二是加强情节的节奏,推动情节的拓展、跳跃,形成人物在特定情节氛围中的情感体验与抒发高潮。三是作为情节中的一个剧作元素,表达人物内心的闪回、幻觉。但是不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如何发挥其促进作用,都是围绕情节开展的,在每一部故事片中,某一个阶段的特定情节,用到的仅仅是一种情感基调的音乐,或者是愉悦的,或者是伤感的,或者是玄幻的,它们与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去表现。具体来说,音乐在影视作品情节中主要有以下的促进作用。
(一)对于情节的渲染作用
电影音乐通过渲染情节,为情节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最终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背景气氛,包括环境气氛、时代气氛、地方色彩或民族特点等。这里举这样一个例子,正如同我们所看过的一些恐怖片,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不管什么样风格的恐怖片,共同特点是全都借助音乐来营造气氛,如果没有音响效果,再恐怖的片子也都会失去些表现张力。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其发挥渲染气氛作用时,并不是单纯地描绘、解释画面,刻画主要人物的内心,重复或扩大情节的视觉效果,而是通过音乐为情节部分或者整体地创造某种气氛,增强听觉感受,使人产生如临其中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通感。
1. 情节取向
影视音乐在气氛的渲染过程中有着很强的情节取向,是要批判还是要表扬,绝不是模糊的,而是与情节和画面紧紧融合。王家卫在评论电影音乐时,认为音乐成为情节的一种提示,提示你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时代。音乐在影视开篇中,起到的是开场白的作用,在片尾起到的则是总结以及发人深省的作用。动画电影《木兰》中,木兰去见媒婆的前夕,影片以独唱、重唱、合唱的方式唱出歌曲《荣誉》,音乐配合人物的动作节奏表达木兰不安的心情,此时,音乐的取向就是用歌曲来加强木兰的动作、思想,使木兰形象的塑造更立体化、更加鲜明动人。电影中的音乐运用的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古筝、二胡等,均是为了创造一种民俗的氛围,也是为了其情节的取向所服务的。
2. 情节对比
电视音乐并不是独立成篇的,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总是能够引领情节前后对比的。例如,在前段情节中,音乐可能塑造的是宁静和谐的氛围,相对安静、美好的情节呈现其中;而在后段情节当中,音乐塑造的是凌乱、繁杂的氛围,对应的情节画面是嘈杂、不安的形象,音乐在此运用对比的手法渲染画面气氛,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效果。还有一种手法就是在某一段情节中,音乐明显与情节画面是存在反差的。例如,电影《指环王》中矮人佛罗德毁掉魔戒的那段情节,佛罗德不想把魔戒扔到万丈悬崖里,而他的朋友山姆力劝他要毁掉魔戒,此时哈比国的小精灵和佛罗德为争抢这只魔戒而进行殊死搏斗,画面情节展现的是气势恢宏而又节奏紧张的。而此时电影音乐所渲染的气氛却是抒情悠扬的。这样使得此段情节的内在的张力充分表现出来,视听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3. 情节连贯
音乐在渲染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起到情节连贯作用,引起受众对前段已经经历过的故事情节的回忆和再现。例如,通常我们的很多影片,都有这样的情节,前段情节当中讲主人公的欢愉的生活,而在后段情节当中,主人公的生活发生变故或者是主人公的离去,在此间反映前段主人公欢愉生活的情节回放,同时音乐也同时回放,让受众与剧中人物一起去回忆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其间伴随着哀怨和凄凉。这样,在音乐中回想起故事的各个情节,此时音乐起到了良好的连贯作用。在很多情况下,电影音乐将作品里那些性质上容易脱节的情节用视觉手段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比直接转场和空镜头过渡都来得自然流畅,这一点在使用蒙太奇手法拍摄的镜头中最为明显。但是音乐对于情节的连贯作用,不是处处都用,仅在关键的情节转折过程中才可以用,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