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蛊寨癫狂记》中有场在土家族结婚的戏,怎们没有看到土家族最出名的婚礼风俗哭嫁呢
这场戏主要是为片中人物的出场后的关联性做交代,而且一个网络电影你以为是院线电影吗,那是要预算要钱嘀。
㈡ 温新阶的作品
一
鄂西女子不论怎么说都是漂亮的,因为有碧波荡漾的清江,水好,水养着人呢,尤其是女人。
清江发源于利川,袅袅娜娜地在崇山峻岭间盘旋了800里,江两岸就有数不清的寨子和村庄,女人们喝的是清江水,洗的是清江水,照镜子也照的是清江水,想山外的世界了,连思绪也寄托给清江的碧波漂向山外……
清江淌进了鄂西女子的魂魄了,融进鄂西女子的骨子里去了,鄂西女子就象清江一样美丽。
女人的美丽当然首先是在脸上,皮是白嫩白嫩的,又透着些微红,柔柔的灯光一照,似乎是半透明的,就象蒙着红绸子的手电……眼睛不论大小,一律是水汪汪的,嘴唇总是薄薄的,笑一笑就露出细密的白牙,偶尔也有生着虎牙的,又因为巩琍的出名,反倒有了几分韵致。
其实,真正吸收了清江的精髓的是鄂西女子的腰身,细细的,如清江一样,婀娜多姿,碎花布的衫子将腰紧束了,以显出真实的形态,春天里在洋芋田里锄草,秋日里水田里割稻,偶尔总会有风,撩起衣衫的一角,腰便愈发显得细了,直让你担心那能载起劳作的重负么,当然这担心是多余的,鄂西女子的细腰是非常坚强的。
鄂西女子的手也是美的集中体现,她们的手指不象千金小姐的那样纤细,但也是匀称而修长的,正是这一双双的手,飞针走线,织出了一片一片的西兰卡普,那是市场上走俏的民族工艺品,也是这一双双手,做出那一双花鞋垫和布鞋。在清江两岸,男人们走到一起,你会看到他们脚上清一色的灯芯绒的布鞋,倘是冬天,男人们习惯于坐在火塘里,卸下布鞋烤脚,这时候,你瞟一眼那些布鞋里那花花绿绿的鞋垫,你就可以想见,鄂西女子是什么样的女子,可以想见她们有怎样的一双美丽的手。
二
美丽总是要展示的,美丽也需要吸收营养来滋润。
因而,鄂西女子总是爱热闹。
现如今,许多时不演一场电影,村子里只要一演电影,女人总比男人积极,男人说,看电视不也一样,女人们说不一样,显然,她们并没有看过专家们写的《中国人应该支持国产电影》的文章,她们当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张艺谋是谁,但是她们喜欢看电影。
太阳偏西时,电影队的人在几根树杈上拴了绳子,把银幕绷了起来,缚在徐家稻场边晾衣杆子上的喇叭也一遍又一遍地唱,女人们的心就有些毛了,许多的计划就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酝酿和修改,穿什么衣服,换什么鞋子,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穿旧了,没人注意,而穿新衣服,又太扎眼,鄂西的女人们第一次穿新衣服总有许多的焦灼和忐忑,当然也有掩饰不住的自豪,但有时,焦灼和忐忑占了越来赿大的比重,便把那自豪挤得赿来赿小了,因此,女人们有了新衣服,总是穿半天,换下,再穿半天再换下,直到人们眼熟了,才平声静气地穿出去。
太阳还没下山,女人们就急急地收了工,做饭是快速的,怕遭了男人的取笑,饭菜也不敢太草率,丰富当然是不可能的,匆匆扒下两碗,嘱一句“碗筷丢在锅里我回来洗”,就去收拾打扮了,穿的计划过的衣服,擦了档次不一的香脂,女人们便奔徐家屋场去了。
话自然是多,平日不怎么讲笑话的,忽然就有了创造力,讲出一段笑话,还被众人评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叽叽喳喳地来到人场子里,眼睛就到处睃,看别的人,看别人的眼睛,收获异性的目光和视线,有几个年轻标致的女子,认得电影队的人,知道人家给留了位了,就从人群中挤过去,坐在装放映机的箱子上,那是很风光的,一是让人觉得跟电影队的人有人缘,二是兴许比那银幕还招人看,这一晚,她们梦里全是电影。
电影毕竟演得少,而婚丧嫁娶的事却是很多的,那是女人们更为广泛的聚会机会。
鄂西嫁女是要哭嫁的,摆了几张方桌,即将出嫁的新娘子坐在中间,周围则坐着往日的好友,她们围着新娘子唱哭嫁歌:
姊妹亲,姊妹亲
拣个石榴平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
多年的姊妹舍不得……
唱的人只是少数,而围在四周的却是里三层外三层,结了婚的立马想起自己结婚的场景,还没结婚的,自然会想到明年或是后年,就要有别人来为自己哭嫁了。现时都是自由恋爱,哭嫁中伤感的成分正在淡化,仅仅是一种仪式,但女人们还是很在乎,她们珍惜的一次聚会的机会。
在接媳妇的男家里,女人出头露面的最好时机则是跳花鼓子,她们手执一方花帕,边跳边唱:
门口一树柏
白鹤飞来歇
白鹤飞去了
闪断枝和叶
由于花鼓子是数对男女一起唱跳,“演员”们总是兴致不减,直跳到下半夜才一对一对退出来,去竹林边或桂花树下说话去了。
至于死了人当然是男人们的事,鄂西死了人是要跳丧鼓舞的,成对的男人在灵前边唱边跳,这时候,女人只能是观众,这观众也有特称职的,跳丧的人跳热了脱下衣服时,就有女人接了,后来他们拿回衣服时,口袋里竟多了一方帕子,好香好香的……
三
鄂西的女子总是胆小。作女人总得讲规矩,相夫教子,贤妻良母,这些句子不一定识得,从小熏染的都是这些道理,一句话,谨谨慎慎地为人,老老实实地办事,不张狂,不显露,才是好女子。
胆小的集中体现是在同男性的交往上,喜欢上谁了,不敢说,不敢表示,甚至不敢想,在心中要掐死这念头,没想到那念头却乘机疯长,直把人熬得瘦了、病了,就吓坏了父母,找医生来瞧,两三副药总也不见效,父亲就急得跺脚,母亲毕竟是过来人,支走了父亲,坐在女儿的床头,“是不是喜欢上谁了?”女儿不答,泪水却象断了线的珠子,母亲心中便有底了,“是谁呀?”“董家的三娃子。”女儿跟母亲毕竟亲近些,就鼓起勇气说了实话。母亲吓了一跳,“使不得呀使不得,文革时,董三娃子的爷爷差点把你爷爷斗死,这仇还浓着呢!你爹是万不会应允的,早灭了这念想,免得自己苦,你想人家病了瘦了,受累的还是自己,又有谁知道?即便是知道了,别人还能体会个冷热?兴许不领情呢!”
母亲的话是苦口良药,女儿的病就慢慢好了,第三天的早上,一早就上山岗锄草,太阳腾地升起来时,一同升起来的还有女儿嘹亮的山歌:
高山岭上一树花
花树脚下好人家……
年龄大了,交上朋友了,双方大人都同意了,过了门了,喝了定婚酒了,依旧还是胆小,逢年过节时两边走动,没人的地方走到并排,但凡有了人,总是一前一后,距离还拉得挺远,这样你等我我等你,自然就走得很慢,天擦黑时,路过一片竹林,男的趁女的不注意,一只手握了女子的手,另一只手就来揽她的腰肢,女子一声尖叫,吓飞了树柯子上歇着的斑鸠,“你这死东西,还没到那个时候,你就动手动脚,叫人看见还不羞死我……”这一叫一骂,男的自然减了兴致,只好又挪在后头慢慢地走着……
时光在悄无声息地流淌,鄂西女子的胆一直没有长大,后来有些女孩子考上县中,又考取了大学,回到鄂西来时总要带回一位高大的男子,他们在大路上行走,如入无人之境,拉拉扯扯,搂搂抱抱,还有人在桂竹园看到他们亲嘴,一时成了村里人的话题,没过几天,话题就止了,自此女子们开始胆大起来,就象一些智力非凡的人,一经启蒙,立马就非同一般了,那样子,那味道,丝毫不比城里人差。后来就有女子背了小包出去看世界去了,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生长着票子,她们就出门挣钱,挣着挣着就嫁给了有钱的男人,回到村里时,穿金戴银,风风光光,给父母带回的礼物是鄂西人过去看也没看到过的……
有一位伟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争相效仿的女子多了起来,考不上好学校的也一拨一拨出去了,出去了就很少回来,当然也有回来的,回来办工厂、开公司,当女老板,威威赫赫,风风火火,不知道这还算不算鄂西女子。
现在回到鄂西,听不到山歌了,看不到哭嫁了,也不见有人穿芯绒布鞋了,只有跳丧却赿来赿盛,因为女子们大多走了,剩下的净是男人,跳丧毕竟是男人的活路,这些光棍男人需要宣泄,需要同那为数不多的女人交流。
近年来,我时常坐灯火辉煌的宴会厅里,总是想起在逝去的某一个冬日里,我在雪夜行走,见到一方窗户,油灯透过丝棉纸射出些蒙胧的光,在窗纸上映出一个晕团,房子里一男子正在读一卷《诗经》,坐在旁边的女子正在绣着鞋垫,我以为那是最为温馨、最为诗意、最为东方、最为文化的场景,只可惜这场景如今只能在梦里了,正如真正的鄂西女子如今也只能在梦里了。 (散文)
当初的学校是没有电铃的,上课下课起床睡觉都敲铜铃。
解放前有专门的校工敲铃,先生们只专心教课、批作业,除此之外的事便由校工做。可见那时先生的地位高,当然地位也不全在于此,当时一所小学的校长养着一家,还请佣人的,因为那时读书人少,会教书的更少,会教书且能当校长的便是凤毛麟角了,自然挣的就多。
解放了,学校只留下炊事员,再没有校工了,老师们自己打扫办公室,自己打开水,还要自己敲铃。有的老师起初老敲不好,铜铃一般挂在房梁上,坠着一条长长的绳子,牵起绳子来晃荡晃荡的,便敲不出节奏,预备铃跟上课铃没什么区别,就只好凭铃响的次数来判断。
偏这敲铃不好训练,几百人的学校都由那铜铃指挥,怎么能随便练习呢?
听大人讲,那当儿有个姓黄的女老师,刚从城里分下来,过第一个星期天,别的老师都回家了,她就想趁着星期天学习敲铃,起床铃、预备铃、上课铃、集合铃……她自觉敲出一点味道了,可她还没细品这味道,几乎全村的学生都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来了,有的家长也跟了来,他们听见铃声,以为有啥急事,都跑到学校来了……那时,一所学校的铃声,不但指挥着学校师生,而且成了整个村子富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符号,1943年日本人打过来时,就是靠学校的铃声指挥全村人躲日本人的飞机,新来的黄老师不知道这些,见到学生和家长,起先是一楞,接着哇地一声哭了。
星期一上班,校长把黄老师叫去:“两条路,一是处分,二是调到偏远的王家垴去。”
黄老师卷着铺盖去了王家垴。
自此,每次调来新老师,校长都要给他上第一课,讲这校铃的神圣,给他讲敲铃的方法。
对我来讲,校铃的神圣并不来自于校长的讲解,而是源自于一种感悟。
我还没上学时,每每听到学校铃声响起,就有一种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就有一种对学校的向往,每天早晨看到比我大的哥哥姐姐们迎着朝阳上学去,他们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他们的步子自信而坚定,我羡慕极了,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学校门前的那一片树林中,不一会就听到了学校的铃声,我猜想他们此刻肯定坐在教室里,是读书呢,还是写字呢?
在我的童年,校铃的声音便深深地刻录在我的脑海中,每每听到铃声,就如佛教徒听到寺庙的钟声一样,一种朝圣的心情立刻升起,一种崇高和圣洁立时涌满我的胸腔。
后来,我也上学了,铃声不仅给我诗一样的感受,更是指挥我行动的号令,听铃声上课下课、上操、集合。每次上课铃声响过,我们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有的老师我们喜欢,有的老师我们害怕,我们最喜欢的是上语文的龚老师,她梳子着一双长辫子,那是当时的时尚,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领读课文是普通话,讲起课来笑容满面,每次上语文课铃声就特别悦耳。我们最怕的是体育老师,他是个转业军人,从来不笑的,一声口令,只怕半里路以外都听得到,我们就有些害怕体育课的铃响,因了他的声音宏亮和威严,凡有全校活动,校长都让他集合整队,全校几百人排溜得顺了,校长才走上主席台讲话。
在悠扬洪亮的校铃声当中,我上完小学、中学,自己也当了民办教师,我去的那所学校自然也是有校铃的,不过似乎不如母校的铃响。校铃也是挂在梁上的,也坠着一条很长的绳子,我怕绳子太长晃荡着敲不出应有的节奏,每回我值日,我就站在二楼走廊上去敲铃,这样绳子就短,就可以把铜铃敲出抑扬顿挫。
我那时不到二十岁,周末也不常回家,就到附近的学校同老师们走动,在赶儿坡小学,我见到门外吊着一截钢管,起初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在这儿教书的肖老师告诉我,这就是校铃,钢管旁的土墙上挂了一根钢筋钩子,肖老师说,就用它来敲铃,说着,他便拿起钢筋钩子演示了一遍,声音还很洪亮,肖老师说,这声音一直可以传到河的对面去,那儿已经是邻县巴东县的地盘了。
赶儿坡毕竟是小地方,校铃并没有那等威信。听见肖老师敲铃,并不见有学生奔学校而来。
那时我的姨父在千才岭小学教书,也是一个单人教学点,从校长到炊事员都是姨父一人,有一回,姨父带信让我星期六去吃腊肉炖鲜香菇,我自然奉命前往。千才岭山很大,砍过柴的树茬子上就长出许多野香菇,姨父常常自己上山去采,我在那儿又见到了另外一种校铃——一个废弃的钢磨,因为多少有些铃的形状,就不用钢筋敲,而是把一截钢筋弯成勾状挂在钢磨中间,在勾子上拴上绳子,敲铃时也如铜铃扯动着那绳子,只是因了钢磨材质的关系,那声音很短,没有什么余音,全然没有铜铃的韵味。
后来我上了师范,办“五七”教育网那阵,几乎每个生产队都办了学校,教育局长带了我们师范生下去帮助工作,我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校铃,有的挂着一把旧锄头,有的挂的是断了一根齿的钉耙,还有一所学校倒挂着一口破锅……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校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铃,起初是那种发出刺耳尖啸的电铃,电铃一响,总感觉跟监狱放风一样,后来发展成全自动,再后来,又把铃声换成各种音乐,据说,这很人性化,但是,这样的铃声总是缺乏一种文化意味,不能唤起人对文化的依恋感,不能激起人对时光的哲学品味,使人缺少了一种生命意识,一种情感体验,就像五花八门的手机彩铃,总不如电话本来的铃声那样自然、亲切,那样能唤起人们对接受信息的欲望以及对倾诉的热情。不管怎么样,老式的校铃是愈来愈见不着了,于是,我萌生了收藏校铃的念头,铜铃、钢管、钢磨、锄头、钉耙、铁锅……一一收藏起来,是很有意义的。我想这其中最有意义的自然是母校的铜铃。
今年暑假,我回老家特地去学校看了看,这里早已不是学校,村长在这里办了养猪场,那铜铃还在,高高地挂在梁上,只是那长绳儿已然没有,自然是朽断了,我跟村长说,要买那铜铃,村长说,有个人曾企图偷走那个铜铃,铃没摘下来,人摔伤了,再就没有人来摘过,村长问我出多少钱,我说两百元,村长说过几天叫人给我摘下来。
几天后,我去找村长,村长不在,守门人告诉我村长到市火腿肠公司卖猪去了,那梁上的铜铃也没有了,守门人说,是他摘下来的,村长带走了,村长说要带去城里卖个好价钱。
我站在那儿,似乎听到了铿锵悦耳的铃声,只是这铃声再不会在这儿响起。 油纸伞不知何时就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悄无声息地。
取而代之的起先是布伞,后来是五花八门的折叠伞。
后来见到油纸伞多半是在影视作品中,而且多是表现的江南水乡,一俏丽女子举着油纸伞行走在江南的雨巷,迎面的石桥上正立着如戴望舒一般多情的才子……江南的雨真是好雨,有多少爱意的种子在细雨中萌芽,有多少缱绻的情丝在小雨中梳理,这其间,往往有件不经意的道具------油纸伞,那颜色多是粉红,在江南的粉墙黛瓦之间,在水乡的朦朦水雾之间,点缀为一团灿然的意境。油纸伞真是一件好道具,一旦从雨巷中飘出,就将好些个目光牵了过来,目睹着举伞的人过了石桥,下了石阶,上了乌篷船,那伞依旧是恰到好处地斜撑着的,船随水去,在密密的雨幕中渐行渐远,只有油纸伞的粉红依旧明亮,当然,它也渐渐地被细雨调成了一点红晕,最后在远处完全融进了雨幕,直把失落和怅惘写满了那些从窗格子里伸出的男人们的头颅。
江南总是多雨,油纸伞就会经常在小巷中游弋,就有人窥得了油纸伞下姣好的面庞,就有胆大的约了喝茶、听戏、逛园子,一来二去,竟然就走到一把油纸伞下了,执了纤纤素手,还去挠那手心,那手心已有些潮了,同样潮的还有那举伞的手,就有些持不住,两人拥到了一起,那伞就顺着石阶跌了下去,径直滚到水中,被淘米者拾起,摆落了水珠,悄悄地立在后生和女子身边,端着米箩走了……
在江南,油纸伞并非仅仅是遮雨的工具,它确确还是爱情喜剧中的一件道具,是诗歌和散文的意境。
其实,油纸伞并不是江南才有,在我的家乡也是有的,当然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而是有钱且生活仔细的人家才有。我记得二姑妈家里就有一把油纸伞,她家虽算不上富裕,却也是过得去的人家,一家三口两个人劳作,二姑父又有裁缝手艺,经济上不算困难,家里就有一把油纸伞。打油纸伞是二姑妈的专利,二姑父和祖庭哥在雨中出门都是戴箬叶斗笠,只有二姑妈雨中出行才打那把油纸伞。那时祖父还在,二姑妈便时常来看她的父亲,而且多半是下雨时来,因为下雨出不了工,出不了工的时间正可以培植亲情。远远地看到对门山岭上有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在移动,就知道是二姑妈来了,这时母亲便忙从火塘里取下一块腊肉,烧、洗、剁,上了鼎锅煮上了,二姑妈还没有到,她裹了一双小脚,加之怕摔坏了她的油纸伞,走那段路就特别费时,待她走到时,那锅腊肉差不多快熟了。
二姑妈特别爱惜她的油纸伞,从不借人自不必说,每次用过,必定立马撑开,倘是出了太阳,一定拿出去晒,但必是早上的太阳或是傍晚的太阳,正午的太阳太烈容易把纸晒脆。
不论怎么爱惜,也有坏的时候,那一回,二姑妈打着伞在林间小道上摔了一跤,油纸伞被树枝子戳破了几个小窟窿,她待纸伞晒干,连忙找来糊窗户的丝棉纸(我们叫皮纸)补好窟窿,又要祖庭哥去学校找老师要来一笔管红墨水将补巴染成红色,本想再找点桐油油一下,实在没有找到,倒是有人教了他一个土法------摘下两个尚未成熟的青桐子,掐了那小尖尖,把那流出的油质的东西涂在补过的地方,二姑妈方才心满意足地收起了油纸伞,装进了二姑父专门为其缝制的布袋子里。
那年端午节,二姑妈给祖父送包面来,其时我们刚从外婆家领回一只半大的白狗,它还不认得二姑妈,二姑妈刚一上稻场坎,它就扑过去了,情急之中,二姑妈用油纸伞来挡,被狗把油纸伞撕破了一个口子,二姑妈的气愤可想而知,忙从柴禾堆里抽出一根棍子去追打那狗,一个小脚女人怎么可能追到一只狗呢?追打不到便更加剧了她的愤怒,骂骂咧咧说了些很不好听的话,母亲已经要发作了,看着父亲还是忍下了,还给二姑妈赔了一堆的不是,说卖了鸡蛋凑够了钱给她买一把新的,二姑妈也没再说什么。那狗也若无其事地睡到火塘里的狗窝里,谁也没想到二姑妈竟然会突然袭击,她冷不丁打了它一棍,而且下手那么狠,白狗一声尖叫,爬起来就跑,可是它已经跑不快了,有一条后腿已经不能着地,母亲再也不能容忍了,把二姑妈指责了一通,二姑妈站起来就走了,那个端午节就这样给搅了。
从那以后,二姑妈好几年没到我们家来,以后看祖父总是差二姑父或是祖庭哥来。
后来她就病了,而且病得越来越重,我们去看她,母亲也去了,给她带去了两把伞,一把是那把破的,一把是我们新买的,二姑妈把旧的留下了,新的终是没要,还握着母亲的手,说了一遍又一遍的填情话,直说得母亲的泪水涟涟。
二姑妈去世好些年了,每到雨天,我眼里总是浮现出她举着油纸伞蹒跚移步的样子。
油纸伞总在故乡的意境中摇曳。
㈢ 张艺谋电影《哭嫁》歌词
哭嫁
词:玉镯儿 张超
曲:张超
唱:苏夏
黑灯瞎火心慌慌 半夜起身来梳妆
一滴泪儿落在枕头上 红花穿上新衣裳
打起灯笼找嫁妆 坐在门口眼泪不住淌
他有几头牛和羊 他有几个打谷场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里话儿对谁讲
半夜起身冰凉凉 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猫儿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猪儿拱上床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要一直守在你身旁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怕是嫁个白眼狼
㈣ 哭嫁歌词哭姑姑
歌曲:哭嫁歌
专辑:《黄土风-陕北民歌精粹》
演唱:冯健雪
电影陕北民歌《黄土地》插曲
发行时间:2003年
正月里来就正月正,
大花眼眼就两盏灯,
弯弯眉毛就两张弓,
你说心疼就不心疼。
十三上定下就十四上迎,
十五上守寡就到如今,
高哭三声就人人听,
低哭三声我跳苦井
哎……
㈤ 苗族风景名胜哪些
有以下的风景:
剑河新县
剑河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境内。被誉为“苗乡圣水”的氡硫温泉距剑河县城25公里,位于320国道旁。在这里,氡硫温泉、百里原始森林、苍茫云海、雄奇的十里长滩,构成了剑河风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剑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左右。适宜四季旅游,被誉为黔东南“生态旅游与民族旅游的一颗明珠,公园省中的园中园,是黔东南正在崛起的旅游胜地”,是黔东南三板溪库区(仰阿莎湖)旅游开发的主体部分。其山水秀丽,景色迷人,资源丰富,是旅游观光的佳境。
万盛石林
万盛石林景区位于重庆万盛区石林镇,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距万盛城区20公里,属地质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区。
万盛石林是在距今4.65—6亿年期间,在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的,比云南路南石林早2亿年左右,是我国目前考证最为古老的石林,被喻为“石林之祖”。万盛石林古属夜郎国辖地,这里世代生活着一支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灿烂多姿的苗族风情赋予了石林浓郁的民族风俗旅游特色,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踩山会”,是在万盛石林举行的苗族重要节日。万盛石林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曾连续两届荣获“重庆十佳景区”的称号。
猛洞河风景名胜区
猛洞河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与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毗邻,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为湖南四条黄金旅游线路(长沙——张家界——猛洞河名人名山风情旅游线)之一,有湖南西部旅游明珠之誉。
猛洞河风景区不仅风光迷人,而且还是一个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金丝狲猴、林麝、猴面鹰等190多种珍禽异兽出没山涧峡谷之中:水杉、银杏、琪桐等500多种珍贵林木树种繁衍茂密。一年四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
猛洞河流域是土家族同胞聚居的地区,有着独特的民情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家人的社巴节、调年节、六月六等节日别有情趣;另外,土家族人的摆手舞、毛谷斯舞、以及打溜子、咚咚喹、挖土歌、哭嫁歌等歌舞乐趣,更是撩人情怀。
猛洞河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年一均气温在摄氏十六度左右。春如丝,夏如海,秋如玉,无论什么时候来这里旅游,均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王村
王村是一座具有土家民族特色和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镇中五里青石板长街依坡伸展,吊脚楼顺坡而建。民族风情浓郁奇特,土家人经常手捧精心挑织的西兰卡普,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来迎接远方的客人。此外,这里还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名扬中外的电影《芙蓉镇》拍摄场地。
㈥ 红三军团在大治南山头时期革命故事
摘要 您好,请看下面的革命故事
㈦ 睡能告诉我高安有哪些风俗啊
高安九大人文习俗1.九道婚俗 2.斗牛 3.早起挑水 4.二八过大年 5.上梁 6.贴”挂钱” 7.小女孩不拜年 8.寿诞 9.庙会 “九道婚俗” 在高安、丰城等地农村中曾流传着一种古老的婚俗,即“九道婚俗”。这一风俗虽不乏封建落后的内容,但它凝集着历史,体现了一时一地的风俗民情;从它的变迁中,我们更不难听出时代进步的足音。 所谓“九道婚俗”,就是一对夫妻从结识到结婚需要的九道正规礼仪,这“九道婚俗”分别为:相亲、过门、订亲、送日子、圆房、哭嫁、婚礼、闹房、回门。 所谓“相亲”,即为第一次见面。男女双方选个好日子和地点,然后,男女双方及双方父母、媒人和男女双方嫡亲属约8-10人到选定地点见面。如男女双方均表示没意见,男方当时就要向女方付上见面礼,见面礼一般金额不大,聊表心意而已。事后,由男方出钱宴请双方所有到场的人。 所谓“过门”,就是男女双方到对方家去认门认亲。“过门”的日子也是要择良辰吉日的。先是男方备上几斤肉、几斤面条、几块糕点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爆竹迎接,杀鸡款待,然后由女方父母带男方去认识女方本家亲属。男方到女方家一般是早上来,而且必须是2个成双数来。吃过早饭,男方再邀请女方到自己家去吃中饭,女方家也必须成双数人来到男方家。女方来到男方家,男方父母必定要向未来的儿媳妇送见面礼,有送钱的,有送手镯、耳环、戒指的。女方回家,男方还必须打发女方一身上好质量的衣料。 “订亲”,即是男方向女方付足一定数量的“礼金”。“礼金”多少由男方女方共同拟定,一般数额较大。除下“礼金”,男方还必须向女方家送去猪肉200-300斤,面条100斤。“订亲”之日,女方家要宴请所有亲戚和全村人。“订亲”之后一般来说基本确定夫妻名份了,双方没有特殊理由,不得罢婚。 “送日子”:“订亲”之后,男方可以确定个日子作为结婚之日。男方到女方家把女方的生辰属相抄来,即为取“庚贴”。“庚贴”必须用红纸写,写了后再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和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说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合了,互不相克,那么选定一个黄道吉日再用红纸写上结婚日子送给女方家。若女方家接受了,双方就都会投入紧张的嫁娶准备工作中。 “圆房”:婚礼前一天,晚上男方家在新床四角分别燃上四支蜡烛,然后挑选二男童二女童分别坐在新床四角,请村中年纪、辈份大的婆婆主持圆房,说些吉祥、如意话,当然多是早生贵子之类的话。 婚礼前一天晚上,在女方家也有一道习惯,那就是“哭嫁”。这一晚,母女俩同床共枕,母亲哭着向女儿交代一些为妇之道、居家过日子的经验,教导女儿要孝敬公婆、团结邻里、夫妻和睦等等。母亲还要向女儿赠送一些压箱钱或其它一些金银之类的饰品。有些即将出嫁的姑娘还制作了不少手工精湛的鞋垫,在这一天夜里也会一并压在箱底。结婚这天,母女俩再一次抱头痛哭。还有些地方的嫁娘从结婚头一天起就用节食或干脆什么也不吃的方式来表示对父母的不舍和依恋。 当然,最热闹、最隆重的还要属结婚这一天了。男方家请来一班吹鼓手,十几个青壮年肩扛长杠浩浩荡荡开向女方家。来到女方家,女方家把一系列嫁妆(诸如:桌椅、沙发、挂衣柜、电器之类)全部,挪到门口用长杠绑抬。新娘头戴红盖和新郎相携,或坐汽车、或坐自行车、或骑马。一路吹吹打打来到男方家。先是拜天地祖宗、后拜客。拜客时客人应向新夫妇赠送拜礼钱,多则不限,少亦不怪,随客心意。拜堂完毕,双双入洞房。新娘则把从娘家穿来的红袄绿裤红鞋收起来,这些衣物是万万不准再带回娘家的。否则,女方有克夫或被休之嫌,娘家则有招惹霉气之嫌。 结婚的当天晚上,不论贫富,都要请锣鼓来闹新房。众人们簇拥着新郎新娘唱歌,跳舞,猜谜语,散烟敬酒,玩起来热闹有趣。闹新房时,大多数地方只炒米花,煮豆子,烧茶备酒招待来宾。待新人玩累了,众人才散去。 结婚后三天,新婚夫妇双双出门,男的看望岳父岳母,女的看望双亲、哥嫂、弟妺等亲人,俗称“回门”。回门那天,男方要向女方双亲赠送礼品,女方娘家则酒席迎接。当天下午,夫妻必须归家,风雨无阻,不得留住。 “九道婚俗”在这些地区流传了数百年,如今的年青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热衷于这样繁琐的礼俗了,但他们的父辈却大多是从这九道婚俗中走过来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时代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回顾历史,更能使我们感到昔日的封建,激起我们对今天的自豪和对现代文明的热爱与向往。 ------------------------------------------------------------- 斗牛 高安素以“高安黄牛”闻名省内外,而涂家村则更因斗牛会而名声在外。涂家村每年农历五月初,都要举行一次民间传统竞技活动——斗牛会。 在斗牛会场上,一头头牛健硕膘悍,大多在三四百公斤左右。主人为了这天的比赛特意帮牛儿洗了澡。经过梳理了的毛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很是招人喜爱。人们一边观看斗牛比赛,一边留意观察哪头牛威猛结实,准备等比赛结束后出高价买下。 一头头经过主人精心梳洗打扮的参赛牛儿相继出场。进入赛场后,两头牛为一组,拉开争斗架式,用牛角相互顶,互不示弱。当两头牛势均力敌时,四周的观众无不喝彩助威,双方的主人此时异常紧张,都盼自家的牛能够击败对手。一番激烈的拼搏后,终于分出胜负。胜者的主人见自家的牛争气赢了,一家老小像荣获奥运冠军似的,激动不已。而经过几轮争斗后,分出了名次获胜的“斗士”披戴红花,显得神气十足。主人则当场即可领得一笔奖金。 ---------------------------------------------------------------- 早起挑水 大年三十做“岁饭”,在高安乡村普遍盛行的习俗。 三十清早,每家都准备大甑,把煮得半烂不熟的的米饭盛于甑中,放在大锅上加旺火电厂熟。再选一个地方,把甑固定放好,在甑上贴上一张写有“年年有余”的小红纸条,然后簇一挂鞭炮,甑中的饭就成为“岁饭”。封好的“岁饭”是不准随意开盖的。初一、初二,既不准再煮饭,也不准吃“岁饭”,只煮杂饭吃。这样,既表示节约又寓意“有余”。待到来了拜年客,才揭开甑盖吃“岁饭”,这时又要放一挂鞭炮,再一次表示“年年有节余”。 -------------------------------------------------------------- 二八过大年 为庆祝春节,一般在腊月三十晚上,全家人要欢聚一堂吃“团年酒”。可是,在高安市伍桥何家,至今还保留着腊月二八过大年、吃团年酒的习俗。 相传,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伍桥何家有一横行乡里的恶霸,叫何老财。何老财为人刻薄心狠,对自已的亲外甥也照样盘剥压榨。他的外甥叫雪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华林农民起义领袖胡雪二)。雪苟子和一些贫苦农民被何老财盘剥得无法生活,被迫上了华林山,竖起了“杀富济贫”的大旗,并且决定大年三十晚上对何老财动手。谁知走漏了风声。雪苟子带人杀来时,何老财早于腊月二八同全家人吃了团年酒,二九便带着家小偷偷逃到了高安县城去。从那以后,何家人便把大年三十看成是不吉利的日子,为了避开这个不吉利的日子,他们把过年选在腊月二八的晚上,以后渐渐地成为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上梁 民间造屋,向上“上梁”之俗,称大厦落成之喜。上梁之日,东家做酒设宴,诸亲好友登门道贺,竖扇上梁时,吉炮轰天,观者甚众,木工以鸡血祭梁;东方披红拜梁。 木匠喝彩:“伏以呀!” 东家应彩:“好啊!” “手提金鸡凤凰叫, 好啊! 祭梁金鸡吉星到, 好啊! ……。” 一呼一答,独具风韵。 木工一边喝彩,一边将麻糍向下面猛撒,村童乡妇,轰然而抢,热闹非常。 建国后,人民建造新房,按照建房规划设计施工,不再按旧俗请“地仙”择基,巫道择时,鲁班选师启“太岁”动土,然“上梁”之日,依然讲穷,是日,亲朋戚友赶来送礼道贺,帮忙竖扇做工,梁木涂染红色,上写造屋人名及年月吉日。至今有些地方仍存有“上梁”、抢麻糍之风,有的则以糖果代替。 -------------------------------------------------------------- 贴”挂钱” 在丰城和高安的部分地区,过年时有贴”挂钱”的习俗. ”挂钱”是长条状花样剪纸,五片组成一副,大的每片长约一尺,宽约半尺:小的按比例相应缩小.做”挂钱”时用精巧锋利的刻刀,在优质的红纸上,按样品刻出丰富的图案,然后再用金色铂纸刻成相应的图案贴上去,显示出富丽堂皇的景色. ”挂钱”是一种民间的剪纸艺术品,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旧时因图案多为古钱状,故称”挂钱”.如今,”挂钱”的图案有”龙凤呈祥”、“双龙戏珠”、“梅花四喜”、“彩灯”等等。其横匾的字样也日趋丰富,过去只有“和平”、“和合”,现在有“共产党好”、“吉祥如意”、“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等等。 “挂钱”作为一种喜庆的装饰,如春联一样普及,常常与春联配套贴切在门楣和神龛上,既给人以新春的喜庆,又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元宵过后,必须将”挂钱”摘下.如不摘下,据说瞌睡虫就会伴着不走,使这家人经常打瞌睡,影响生产,当年得不到好收成. --------------------------------------------------------------- 小女孩不拜年 高安祥符一带,正月初一,吃过长寿面后,便开始拜年活动,但小女孩不许参与,为什么呢?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从前,这里住着一户人家,夫妻二人加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正月初一这天,小女孩吵着要和父亲一起去给族里的长者拜年.当她走出家门不远时,突然狂风大作,小女孩不见了.晚上,女孩的父亲做了个梦,梦见自已的女儿正和观音菩萨在一起,观音对他说:”正月初一,凡尘女子不能出门的,这天玉皇大帝派员天将到人间视察,他看见你的如花似乎玉的小女孩在外面,认为是妖魔鬼怪危害人间,便抓到天上来,你的女儿已被判定并非妖魔,看她长得聪明伶俐,我已收她为徒,她不可能再回人间了,请记住,初一这天,最好不要让女孩子出门拜年.”自那以后,这里的女孩子初一再也不出去给长辈拜年了. --------------------------------------------------------------- 寿诞 旧时生育,重男轻女。小孩下地,父母即持酒两壶,送外婆婆家报喜,俗称“报牙酒”又名“光眼酒”,酒壶上贴红条纸,壶嘴上柏叶;壶盖上,生男婴,放撮黄烟;生女婴,放撮食盐。婴儿生下三天后,父母开酒设宴,俗称“做三朝”。此外“满月”、“满百日”、“满周岁”都要做酒设宴。俗语说:“周岁一桌酒,十岁邀亲友,二十岁办美酒。三十无人知,四十无人晓。五十杀只鸡,六十方可做,七十满天飞。”但女孩在一周岁后,每逢生日,只能吃一双鸡蛋,男女到了六十岁,称“花甲”老人,子孙视家境情况,酌情办酒庆寿。赃官劣棍之家,则借机大敲竹杠,民国19年10月,村前恶霸张三为母做七十寿庆,办酒300余席,请2个京班唱戏,一连军队站岗,强近佃户送厚礼,没赌抽头,搜刮民财上万元(银元)。 建国后,随着经济条件好转,劳动人民为自家长辈庆寿者不少,堂前陈列寿烛、花,寿肉,寿面、寿鞋、寿被、彩爆等物,程序为:放爆竹、吃寿面、拜寿,进宴,向老人敬酒,女婿为岳父母祝寿,须备办肉、面、寿烛、寿花,寿鞋、寿被等礼物,1985年秋,新街乡大港喻村有一在台人员从香港回家省亲,为母做八十大寿,请酒30桌款待贺客,晚上放映电影招待全村人,以尽海峡两岸亲友相聚之乐。---------------------------------------------------------------- 庙会 旧时庙会甚多,宗旨形式各异,然多带有迷信色彩,或公开借神惑众,或趁机大开赌场, 上湖乡,每年九月十一日,以菩萨骑马,婴儿坐神轿游街串巷为吸力,招来远近赌徒;四周农民,亦赶来朝拜,祈祷神佑。另有“沐恩弟子”,请班唱戏,酬神谢恩,谷称“还愿”。街市商贩云集,热闹异常。 县城每年八月二一,古谭菩萨“过巷”,乡民趁此进城,顺还一些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到市交易。南北两市,地摊毗邻,喊买叫卖,人声鼎沸;兼有傀儡杂耍,看“西洋镜”,哄乐逗趣。 其它圩镇,多借庙会之机,以销售当地土产,交换物资。三月八日华阳“马会”,集四方之马客,进行马匹交易;大城的“斗牛会”,招来远近耕牛,“斗年”取趣,且以此比较牛之优劣,挑选更换耕牛;村前,伍桥,汪家以推销竹木树料,农具,米谷为主。 建国后废除迷信,利用庙会日期,进行物资交流,活跃城乡经济。也就是现在的高安人所说的“当街”。
㈧ 求一部中国电影,男主好像是知青,女主有个爸爸住山上,女主经常上山
电影名:1980年代的爱情,里面的导具很真实,很有80年代童年味道,值得回味
㈨ 湖南湘西有哪些文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现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8个市县,2005年底人口268.34万,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00.86万人,占74.85%,其中:土家族110.59万人,苗族88.61万人。州府吉首。湘西民俗
服饰
汉族人的服饰与外地无异,土家、苗家人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土家族男子老人,穿无领大袖满胸衣,青年人,头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着对胸衣,多排布扣,裤子为青、兰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妇女,头结发辫,缠以白布帕或青丝帕,不包人字路。未婚女子,有的将发辫垂于背后,而更多的是盘于头上,婚后则将发辫改挽成髻,束于网套。衣长大无领,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边开襟胸,襟胸和袖口滚有寸宽五色花梅条或丝绣花条。裤亦喜兰、青布,白裤腰,裤脚大而短,口沿上端贴花梅条,或丝绣花条。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绣花。劳动妇女不习惯穿袜,多用青、白布裹脚。耳上吊金银质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银戒指,胸前挂"牙钱",上系有银练、银铃、银牙扦、银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时叮当作响。苗族妇女喜在颈上戴银项圈,上系有银练、银牌、银铃等,头裹青花布怕子,比土家、汉人的长。
土家族小孩(包括汉族)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巴"、"风帽"。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成化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 禄寿喜"等图案和美术字外,还在帽子的前沿缀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帽后吊银牌、银铃。不论男女,小手腕都戴银圈,银圈上吊有空心银锤和银铃。
苗家赶秋节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而有的地方相传是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寻得种子回来,种五谷获得丰收,于是苗族先民称这对男女为秋公秋婆,赶秋节就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哭嫁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儿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嫁歌一般见娘哭娘,见婶哭嫁。哭词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如“哭妹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粮唉,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送一闰,为何不问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古竹枝词里有首咏哭嫁诗:
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绵缠泪如丝.
用哭声来庆贺欢乐的出嫁,用歌舞来祭祀死去的亲人,看似不可思议,却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独特的禀性及文化意识。
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
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也有早婚的现象,大约在十四五岁,早婚夫妻通常要到双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 许多地区苗族有结婚当日夫妻不同房的习俗,新娘与送亲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办婚礼是主要在女方家。黔东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后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离婚。一般地,提出离婚方须向对方赔礼赔钱。寡妇可以改嫁,一般是同辈转房,但不带有强制性。 苗族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苗族社会主要的家庭结构。女子与男子不管婚前婚后地位比较平等,在家庭事务中妇女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总体上还是男权社会。子女的血统从父,世系依父系计算,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苗族有父子连名制,现以黔东南为典型,其他地区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现在大多已通用汉姓。
赶尸
湘西的赶尸,到现在也没人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
据当地人一致的说法: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 这和香港电影演的一样。说:“赶”尸不如说“领”,因为这个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赶尸这一行业在湘西以外的地方很难行得通,第一、住宿就成问题。第二、夜行人不知闻锣趋避,反而来看热闹,非吓死人不可。第三、许多乡村,村外没有道路,势必经村中,大多数地方是不准尸体入村的,何况是跳跳蹦蹦的活尸呢?同时沿路的居民不懂这一情况,没办法要求他们合作----听见锣声就把狗关起来,因为尸体是怕狗的,狗咬尸体衣服一拉一扯,尸体非倒不可,一只狗还容易对付,来上一群,把尸体的衣服甚皮肉咬得乱七八糟。连赶尸的都给咬伤,事情就严重了,但在湘西没有这些困难。
为什么会有“赶尸”的营生呢?因为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主,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 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湘西赶尸。
也许是一种神秘的巫术,也许是愚弄人的一种迷信,也许只是为了骗取钱财的把戏,也许仅仅是一种耸人听闻的传闻?是耶非耶,还请自辨。
放蛊
湘西的“蛊术”和泰国的“降头术”被称为东南亚两大邪术。湘西的蛊术和湘西的赶尸一样,到现在也没有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和赶尸不同的是,放蛊几乎在湘西地区都有留传,而赶尸主要流传于湘西沅陵、泸溪、辰奚、叙浦四县。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只附在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
所谓的放蛊方式和蛊到底是什么样子,除了代代相传的说法,谁也没见过,但却根深地固的留在人心.苗族几乎全民族都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
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殖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进攻,索取食物,让蛊主难受,就将放蛊出去危害他人。
其实这种令人生畏的蛊,并非苗人的专利。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人的观念和做法。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苗族多处偏僻地区,旧时医学落后,许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故每遇就诊无效,动辄归咎于蛊。 随着苗族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蛊术迷信现在在苗族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小。
辰州符
一个旅行者自觉已经来到辰州时,兴味或不在这些平常问题上。辰州地方是以辰州符闻名的,辰州符的传说奇迹中又以赶尸著闻。公路在沅水南岸,过北岸城里去,自然盼望有机会弄明白一下这种老玩意儿。
可是旅行者这点好奇心会受打击。多数当地人对于辰州符都莫名其妙,且毫无兴趣,也不怎么相信。或许无意中会碰着一个“大”人物,体魄大,声音大,气派也好像很大。他不是姓张,就是姓李(他应当姓李!一个典型市侩,在商会任职,以善于吹拍混入行署任名誉参议),会告你,辰州符的灵迹,就是用刀把一只鸡颈脖割断,把它重新接上,含一口符水,向地下抛去,这只鸡即刻就会跑去,撒一把米到地上,这只鸡还居然赶回来吃米!你问他:“这事曾亲眼见过吗?”他一定说:“当真是眼见的事。”或许慢慢的想一想,你便也会觉得同样是在什么地方亲眼见过这件事了。原来五十年前的什么书上,就这么说过的。这个大人物是当地著名会说大话的。世界上事什么都好像知道得清清楚楚,只不大知道自己说话是假的还是真的,是书上有的还是自己造作的。多数本地人对于“辰州符”是个什么东西,照例都不大明白的。
㈩ 哭嫁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哭嫁》是武汉中艺影视有限公司筹拍的电影,编剧为张道清。
备案立项号 片名 备案单位 编剧 备案结果 备案地
影剧备字[2016]第6311号 哭嫁 武汉中艺影视有限公司 张道清 同意拍摄 湖北省
梗概:麻池土家山寨的民女邹寒梅为掩护汉族红军女兵安全脱险,出嫁前夕把花轿让了出来。新郎打轿娶亲,抬走的不是新娘却是汉族红军女战士。土家新娘子穿上红军装把敌人引开,壮烈牺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