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梁祝观后感 800
蝴蝶的传说-梁祝观后感 蝴蝶的传说-梁祝观后感 爱情,永恒的主题 (转)雪莱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且看这草长莺飞、万物都带着勃勃生机的春天,他们相遇了。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春天、年轻、带着憧憬和期待、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尤如<仲夏夜之梦>中那青涩而又忍不住好奇暗自窥望的眼睛,此情、此景,勾起人无限的遐想。 十八相送延续着前半部分明快轻松的基调。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送君千里终需别,此时一个已是情苗深植,而另一个却还蒙在鼓中,只为兄弟告别而感伤。 若非师母道破天机,山伯才恍然大悟,联想起过去的种种,欣喜无法抑制,激动之余,对着四九大叫:你知道吗?祝公子是个女的!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直白、简单的梁山伯. 山道上,响起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众学友拥趸着梁山伯,直奔山下而去。同样的山路,不一样的心情,曾手挽手送走的贤弟转眼间就成了将执手到老的红颜知已了,三年的相处,已经深切了解了彼此,而这三年,二人间也只隔着一碗清水的距离。那种幸福感、满满的、满满的填满了胸襟,多得要溢出来;这种幸福感染了所有的人,虽然大家都知道故事将要走向哪里,但还是抵抗不住幸福的来袭。这就是爱情永恒的魅力,即使千百年后千百次的回味也一样不觉得无味~ 心心念念的九妹终于婷婷站在眼前,一声“贤妹”,忽然让我看到了陆游的影子,一样熟悉的蹙眉,一样的深情款款,听到心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再定睛,两人间已是咫尺天涯。而山伯不是陆游,他没有纠问、没有狂风暴雨般地宣泄,在面对事实后,他静静对他的心上人诉说了思念,然后藏起满心的失落,换回了信物(折扇),打算就此告别。英台也从少不经事的女孩子一夜间长大,默默地相送爱人离去。骤然二人看到了折扇上一样的题诗,心潮的大堤轰然决口。分易分,聚难聚,人生有太多的无奈,爱与难爱的千古一叹。 山伯最后的心曲在一片凄凉清冷中委委道来,若大的空间只一榻一人一扇,形影相吊。到了生命的尽头,他还忍不住为英台作为女子身不由已的命运而痛惜,为曾经的相识相知而感恩。至真至诚的梁山伯阿,用自己的一片坦荡无私的爱,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也正因为此,英台对已经生死两隔的恋人宣告:生死永随梁山伯,才会成为爱情的咏叹,也为这段绝美的爱情故事画上了一个最让人心悸的句号。 而最后意境完美的化蝶也许可以看作大家情感上的安慰,今生于现实世界里在一起无望,终于,在另一个世界中,看到这对恋人永远相依相伴。 整出戏里,以越剧曲调为主出现的梁祝经典的音乐贯穿始终,每次恰倒好处的运用都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效果,作为观众的我们随音乐心潮起伏情绪跌宕,沉醉于爱情的甜美与无奈之中. 全场无蝶,即使到最后化蝶一幕也没有彩蝶的出现,郭晓男导演用扇子来代替蝴蝶不免让我联想到2000年日本宝冢歌舞剧团来中国演绎的日本人心中的梁祝,也许是因为茅茅常会带团观摩他们的演出而受到了TAKARAZUKA一定的影响吧.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有些许失落,毕竟中国人心目中那两个美丽的经典蝴蝶形象至少应该出现一次(我认为在花草从中出现两只小蝴蝶,然后再以人以扇代替比较好) 事前最担心“形式美”过了头;但是看完首场<梁祝>后却是忍不住赞叹连连,所有对这出戏的感觉都写在上面了,故事、人物、情境已经基本完美的地演绎了这个梁祝这个永恒的爱情主题。
⑵ 《梁祝》观后感怎么写求助……急
一曲《梁祝》,曾牵动多少中外观众的浪漫情愫。昨晚,“梁祝”的悲情故事和不朽旋律,又化为斑斓彩蝶翻飞于芭蕾舞台之上,引来关注的目光。
芭蕾新作《梁祝》是在充分尊重民间故事和运用同名小提琴协奏曲主旋律的基础上,以现代的眼光进行大胆改编和创新,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视听享受。“共读”、“送别”、“抗婚”、“化蝶”的结构也是借鉴戏曲作品的经典四幕框架,但创新之笔处处可见。马文才在“共读”中以纨绔子弟出现,而第三幕中又成为与封建势力沆瀣一气、阻挠梁祝相恋的对立面,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更为直接。作曲家徐坚强把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越剧音乐作为基本旋律框架,把25分钟的一曲《梁祝》演绎成一部跌宕起伏的芭蕾交响作品,足见其功力。舞美和服装也是一个亮点,按春夏秋冬四季递变而设置的四幕场景,巧妙地配合了全剧基调由喜到悲的过程。主要演员所穿的经改良的中式芭蕾舞衣和“蝴蝶”的服装,也基本符合表情达意的要求。主要演员的舞蹈语汇力求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尤其是以不同色彩的蝴蝶群舞象征和衬托梁祝的爱情,也是值得肯定的尝试。
一些专家认为,芭蕾《梁祝》的艺术创新起点不低,但还是“初步”的,全剧各个艺术部类的调整和雕琢,还有很大的空间。如第一幕“英台之梦”与现实之间的“切换”,很多观众没有看明白,可否借助灯光和舞蹈次序变化交待得更清晰些?“十八相送”的戏似乎没有做足,“蝴蝶群舞”也有些喧宾夺主,梁祝“一步一回头”的缠绵情绪没有配以相应的舞段渲染;祝英台“撞坟”之后,似可发挥芭蕾剧浪漫想象的特点,让男女主人公以一段双人舞强化其悲剧色彩,这也许要比墓室轰然而开后马上切换成满台彩蝶纷飞更令人回味无穷。
尽管它并不算完美,但艺术家们历经数年磨砺,终于使它在原创芭蕾的舞台上“站立”起来了。相信日后再精修细改,这只“中国蝴蝶”会飞得更高
⑶ 梁祝观后感
(转)看这戏,赚取眼泪的还不是生死相随,而是为爱求生而不得的悲怆与无奈。或许对他们来说,死是最后的选择,却也是最自由的选择,而为彼此而生,竟是可望而不可求。无望的活着,竟也是种奢望。印象最深的是楼台相会和山伯拼命的求生。当山伯仓皇的问着喝了药会好对不对,让我再多活几天好不好,我怎么也忍不住眼泪。当生为不可得,那份达观知命进而安抚母亲的体贴更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梁山伯,或许这个时候他已知英台必然不离不弃,无论怎样抗争怎样阻止已是定局,他们相知,能做的就是等待相聚。而英台,在她用血在红绫上写着死当同穴时就已准备好生死相随了,而她那种无声的哭泣沉静的悲怆,沉悲得痛入骨髓。无法言传的伤痛,无人可撼得坚定,这就是祝英台,与山伯那份平淡竟出奇的契合。梁祝一曲,千古奇谈。心意相通,无论生死,必然相聚。为彼此求生存,当生而不可得,竟出奇的平静。所谓的直叫人生死相随,该是这般,在另外一方天地中拥有彼此,生死无惧。那份镇定那份平静那份平和与其说是对生活无声的对抗,不如说是对彼此感情的执著坚定。现实如何,此时早已不在他们之间构成任何障碍,那股无视现实的情感牵系令人不敢逼视。而那正是这个故事开在人们心中的桃花。
⑷ 电话版电影梁祝观后感500字
在这样一个似乎有些阴冷的早晨,听着《梁祝》这支传世佳作,那特有的已经仿佛没有一种言语能形容。波澜不惊的思绪在乐曲自然的催化下显得更加林乱了。忽然“砰”的那清脆、明朗的声音把我的思想与乐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许是听了太多遍这支乐曲的缘故吧,潜意识下不禁升起了一丝淡然的忧伤。但音乐总体呈现给人的景象是欢乐的。这让我自然想到了阳春三月,白鸟轻飞,两个素不相识的学子相遇在这美好的世界。
乐曲继续进行着,我的思绪也随之紧紧跟随。我似乎看到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环绕的一片胜地。祝英台与梁山伯正对人间倾诉。这一瞬间我的幻想充满了幸福。但就在此时,一个劫数的到来又似乎预示着这段情缘的哀惋和痛苦。(这当然只是我的理解。或许是对这一主题听人评析的太多的缘故吧。)有相聚也就有分离。小提琴代表着的祝英台和大提琴代表着的梁山伯互相应答着,像是在互诉情谊和离愁。这时能明显的感觉到悲剧即将上演。如海潮涌来的管弦乐正式拉开了悲剧的帷幕,那浑厚、低沉、恐怖的乐音仿佛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在百般阻挠,逼迫一个弱小的女子放弃美好的追求,顺从父母的旨意。此时小提琴代表的祝英台宁死不屈,与黑暗势力抗争到底。两者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直至乐曲的另一个小主题上演,矛盾才渐渐平息。乐曲缓缓奏出《楼台会》这一部分。大、小提琴像是在互诉心中的情谊,又像是在倾听彼此的哀叹。音乐给人以凄婉的感觉。忽然乐曲疾走,好像在告诉我们这些听众:梁山伯因为过度悲伤而在绝望中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或许是祝英台也沉入了无尽的绝望。或许是祝英台早知道有一个并不尽人意,但也算是完美的结局在前方等候,她顺从了父母的旨意。在迎娶过门途中,她停在梁山伯的陵前哭灵。我在小提琴幽婉的乐声中听见了祝英台悲凉、凄惨的哭泣声;看见了那陵墓周围深邃、荒诞的景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难道几千年来所有的女子都同样受着这种压迫吗?突然一阵轰然巨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整首乐曲推向了最高潮。瞬间像是烟云缭绕,两颗终于自由的心紧紧相连。
如梦如幻的一切渐渐平息了,乐曲又奏出柔缓的段子。阳春三月,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一对美丽的蝴蝶在繁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乐曲从祈愿转变维勒幸福。我想这就是浪漫主义笔下的杰作吧。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悲剧有一个这样的结局显得太过于牵强了,尽管他把这段愁怨变成了忠贞的誓言。
一曲终了。而我的思考却未停止。我回想着曲中呈现的一幕幕,心情更加沉重起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而是所有被封建势力着一家所束缚的人们的悲剧。面对此我并不能说出什么深刻的哲理使之不再重演,我只希望这在现代社会能被天下的父母所放弃,给儿女一段真正的幸福。
提笔匆匆写下这一连串感言,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只是我,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聆听《梁祝》后的一点感想和希望。
⑸ 动画片《梁祝》观后感600字
观后感: 今天终于看了动画版《梁祝》(Butterfly in Love)先喜后悲、凄美。因为并没有太多期待,所以今天才看。 虽然《梁祝》看了好几遍了,电影的、电视的,主要是越剧版的,一部永远不老的爱情神话,中国爱情中的经典。不论这种爱情是否存在,不管体弱的梁兄是否值得英台托付终身,终究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终于看到国产的动画《梁祝》,一开始还以为又是美国拍的,因为有点向《花木兰》。想想美国版的《花木兰》,虽然好看,也终究是美国拍了我们的经典故事。不管动画《梁祝》技术如何、效果如何,这不是我关心的,即使关心,我也体会不出来。夹杂了很多时尚言行,夸张的表现着人物的造型(当然也是动画的特色)。不过觉得借鉴了太多的外国因素。 前版部分很欢畅,两人一起上课,一起游玩,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在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中上课的场景,真的是非常唯美;两人去后山游玩,景色非常美,柳枝依依,荷叶婷婷,后来避雨时,在巨大的毛芋叶下,很舒心。背景都很美。还有音乐《蝴蝶》和《你是我心中的惊叹》也很好听。 而马家提亲后,剧情急转。最让我感动的是楼台会那段,还有紧接着的两人隔墙倾诉、山伯之死,真是让我感动得不能自控,眼泪就这么出来了。虽然看过几次,却依然触心,无法用言语描述。还有这首诗: 万丈情丝寸寸碎 尚有何颜对故人 一场好梦匆匆醒 心已碎,意难申 从此不到钱塘路 怕见鸳鸯作对飞 快乐和满足的眼神,他们是那么深爱着对方。像这种爱情,是再也找不到了。就算你得到她的人,也得不到她的心。”到这时才说自己错了,真是可笑。虽然知错了也好,可有什么用呢,当初为什么就不会想到,变化太快了。 乐曲《梁祝》,贯穿着整部剧,因为她和故事本身一样经典、唯美。她所展现的,是一个传诵千古的爱情故事,揉合在音乐里的,是一个无法诠释的梦. 令人遗憾的是情节改了太多了,难道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动画要求吗? 观后,让人感叹,现实中不能存在或许根本就不能容忍这样纯真的爱情,只能去另一个空间——化蝶双飞。
⑹ 梁祝传说读后感100字
梁山伯与祝英台》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山伯、祝英台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我认识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人物,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祝英台:16岁少女。生于浙江上虞的世族人家,聪明伶俐,自小喜爱读书,不愿受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在父母的答应下,男扮女装去读书,因而认识了梁山伯,并暗恋着他,后来却因马家的强势及威胁所逼,不得不和梁山伯分离。 梁山伯:17岁少男。生于浙江绍兴的庶民家庭,温文儒雅,谦恭有礼,长相俊俏。在读书时认识了祝英台,后来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两人相爱却因为马家威吓而无法成为亲家,最后抑郁而终。 马文才:18岁少男。不擅读书,身边总是跟着一群狐群狗党,仗着自己家有钱有势,到处欺负他人,所以和狐群狗党三人行都经常被老师处罚。也因为他发现祝英台是女生,所以造成后来梁祝两人相恋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而我也被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给深深地感染了,我羡慕他们能凭着自己的信念真爱到底,我会永远铭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
⑺ 观赏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写一篇50字的观后感
李翰祥几部早期片,江山美人觉得平平,则为林黛端庄有余,娇媚不足,几无市井女儿活泼灵动之状。邵氏美女合我眼缘者甚少,绝顶者如林黛尚不为我所喜,余下如井莉李菁何莉莉等自不必提。由此观邵氏片不少,先以中后期居多,又一多半是冲着狄姜二人,如梁祝这等名作也只闻其名未见其面,不想却错过乐蒂这样一位男装俊逸女装雍容的美人。凌波亦好极,唱念俱佳,有斯文呆气无脂粉艳气,眉目清朗隽秀,看得人好生熨帖。
老戏文里唱才子佳人,泰半无节,女方还可当作深闺少女春心萌动不识世事险恶,男方则多有居心叵测之嫌,演来总让我觉得甚是ws。梁祝这一出真是不多见的干净,三载同窗抵足而眠,一个情生意动一个却懵懂不知,好就好在女儿家三番两次暗示点明,那边的呆头鹅却是光风霁月,思无邪三字道尽其中意味,这时候非要说是兄弟情谊或男女情爱都显得生分了,那才叫一个相亲相爱无分彼此。凌波又有点弱不胜衣的情态,比之乐蒂的正大仙容犹觉瘦弱幼小。这二人并立,似姐弟恋的成分更多些,不知为何就是符合心目中梁祝形象,徐老怪那版梁祝我也有爱,但论到梁山伯,凌波实是可亲可爱第一人。
今人新编梁祝,首先是要早早揭破祝英台身份,再就是唯恐戏剧冲突不够把其实根本就没他什么事的马大少抛出来充当绊脚石拦路障,及至到了剑蝶,洗白白的马兄更是情深意重风头盖过男主甚至有搅基之嫌,此是后话不表。
我迷狄姜的时候,以为有此二人便是天作之合,配戏的一干女子皆庸脂俗粉,常觉碍眼。如今看凌波乐蒂也是同理,只是花无百日红,到底人间绝响。
⑻ 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剧观后感800到1500字跪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是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最富神秘色彩、浪漫情调和历史意义的民间故事之一。梁祝独特的魅力就在于,这个故事既艺术化地记录了深刻的历史悲剧,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幻想因素。传说的“人人共爱、处处为家”的特点,或许正是它的巨大而深刻、广泛而恒久的魅力之所在。梁祝传说是一部宏伟的交响乐,奏出了爱情的颂歌、自由的颂歌、和生命的颂歌。
其大概故事内容为: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并不是寻常的男女之间的爱恋。祝英台爱上梁山伯,确乎是女人对男人的传统爱慕,无须大惊小怪,但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情变化,很值得我们细加回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在“梁祝”文本的入口,伫立着梁山伯的英俊身影,他正形单影只地行走于访学的道路,这时,另一个出门访学的婀娜“男子”即祝英台出现在他孤寂的视界里。异乡求学的梁山伯遇见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友情之火自然的从他内心升起。在三年的朝夕相处中,祝英台私下爱慕着梁山伯,以为只要她还原为女妆,梁一定会加倍欣喜和娶她为妻。在分别之际,她含蓄地向梁山伯发出了隆重邀请,希望他能准时到家里迎聘她的妹妹“九娘”。这是一个旧时代女子向男人所发出的暧昧而动人的呼吁。后来的事件发展变得越来越富于戏剧性。当梁山伯在赴宁波当官途中专门前往探视祝英台时,家童声称府上只有“九娘”而没有“九官”,这使梁猛然意识到他犯了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我们可以想象当朝夕相处的同性“损友”,突然变成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还是那个自己要来求亲的“九娘”,内心震撼可知!但有句话说:爱情的初始阶段,往往是友情,而诚挚的友情是爱情的必要准备。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又是“日同桌,晚同床”。如此,可以知道,他们有很好的爱情基础,尤其是祝英台是女人的事实公开后,梁山伯、祝英台更是你有情、我有意。本来两人是可以永结同心,携手迈入婚姻的殿堂的。但就是由于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以及马文才的横生枝节,使这对有情的男女最终只能“死后同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本来是多么的美好,然而,这样的一对有情有义的男女的爱情只能以非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结局结束。这于梁山伯、祝英台两人而言,是他们的悲剧。要恨,就恨他们生不逢时造化弄人。试想,在当代的婚姻制度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一对痴男怨女一定不会以这种悲剧的结局而收场,人们会成全他们的。为什么还有这样的悲剧出现呢?在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和不同的经济地位下,决定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和社会机制必然产生并越来越牢固。这种男尊女卑,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剥夺了妇女学习求知的权利;婚姻包办制,剥夺了女子爱情和婚恋选择的自由。人们渴望自由和封建制度本身所形成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婚姻上就是婚姻自主和婚姻包办之间的矛盾,也是梁祝悲剧的深刻根源。
梁祝传说的悲剧成因除了包办婚姻制度,与梁祝性格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梁祝戏剧,还是梁祝传说,其中梁山伯的不辨雌雄,以至近乎木讷,都是为了刻画梁山伯“志诚君子”的形象;而祝英台为梁山伯殉情,则主要是要表现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诚与专一,故事的主题是歌颂两人纯真无邪的爱情及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故事当中人物的行为或情节的安排,都服从于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的需要。梁山伯对异性反映是迟钝还是敏感,祝英台是以身殉情还是从命另嫁,都是由两人的性格决定的。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剥夺了妇女学习求知的权利;婚姻包办制,剥夺了女子爱情和婚恋选择的自由等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祝英台所表现的,则是当时常人难以理喻和做到的“离经叛道”:她为了求得贤士为偶,不仅打破了“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枷锁,而且大胆地女扮男装走到男子中间,与他们一起求知求学;她从三年实际接触中看中了梁山伯,竟不顾“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成规亲自托嫁妹,一“实则以身相许”;她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竟然作出以身殉情的壮举。她的行动,惊天地、泣鬼神,赢得了多数民众的同情。反之,倘若祝英台没有离经叛道,为爱情抗争、为真爱殉情的精神,那么梁祝伤别后故事就结束了。因为嫁为马家妇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与常人一般,就没有什么离奇故事可说了。那么梁祝爱情故事还会千古流传吗?而在流传的梁祝故事中,正因为有了奇女子祝英台的“离经叛道”,才使梁祝爱情故事曲折、感人,从而得以千年流传不衰,堪称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是祝英台出门读书时遇到的一个朋友,他们同馆读书,结为兄弟。他学成别后,有事未能如期践祝英台之约,后至祝家拜访,方知祝为假扮男子,自愧愚鲁,不能辨识。他得知祝已聘马家后,懊悔不迭,回去相思成病,两月即身亡。而在清代邵金彪写的《祝英台小传》中,则称梁山伯“自以家贫,羞涩畏行,遂至您期”,待当上勤令后才敢于“过祝家,询九官”。从冯、邵的故事看,梁山伯是十分憨厚而平常的人。有条件的男儿求学在当时是天经地义之事,并无奇特之处,梁山伯就是这样平常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同窗而不辨男女,实在是有些愚讷,还因贫羞涩畏行,拖延约期,性格怯懦。更令人痛惜的是当知祝英台已聘马氏,只能懊悔不迭,忧郁而死;不敢作出抗争之举。如果梁山伯不是平、愚、怯、迁之人,也有祝英台为爱殉情的精神而去抗争,也许又会走出双双逃亡、另觅乐土的叛逆之路,其结局就可能变成历尽艰辛,苦尽甘来。然而,梁山伯就是梁山伯,以他平庸憨厚的性格,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此,“不作为”的梁山伯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就此而言,梁祝悲剧是性格悲剧,两人的性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梁山伯的憨厚质朴及在求学过程中的心无旁骛,使他不能洞察祝英台的女性身份,因而错过了与祝英台缔结良缘的大好时机,而祝英台对爱情的执着专一则造成了她以身殉情的人生结局。
⑼ 梁祝观后感300字
你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写观后感,好像是小学生的题目,小学生懂什么是爱情?梁祝是个爱情故事,现在写这样主题的作文太早了点,不知道你们的老师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