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怎么写
昨天跟爸妈看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我也真正感受到了笑着笑着就哭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我来说家乡这个词没有太深的感觉,从爸爸妈妈的表情和言语中感到了深深的感情和眷恋。
电影总共用了五个篇章,每个篇章都代表了一个地方特色,有悲伤,有笑点。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压轴出场的《神笔马亮》,也是整部电影最好看的一个篇章!带着熟悉的喜剧风格,全场掌声和笑声不断,几个配角也是非常有戏,魏翔的村长角色设计的非常有意思。这个篇章没有过度煽情,通过喜剧元素进行了稀释了一位小人物的伟大!
我想家乡这两个字,是融在每个人血液里的,听一个别人一生的故事,沉浸其中,要不电影结束在午夜,我爸还拉着我和妈妈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对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竟然听得津津有味!家乡这个主题,在父母在爷爷奶奶这一辈似乎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无论第几次看到这两个字,脑子里想的也还会和以前一样。
这个假期,无论身在何方,看完《我和我的家乡》莫名引发共情,正是那些家乡小人物们的温暖故事与故乡的画面最打动人心,直击心肺。无论我们的未来有多远,但家乡总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改变自己从小走出去的地方,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可以说是小人物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业了,当然这也是最幸福的,家乡就像是每个人的根,人无论走到哪里,心却还留在家乡,守护着这根,对这根,人们永保持着一种执念,怀着一种幸福,留念的情愫,对家乡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为家乡做的事自然也是别有用心的。
小人物用着自己的方式来感动着家乡,试图改变着自己身边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完这一些,却发现,自己在别人心中早已不是那个简简单单的小人物。
在此,我也愿意做一位这样的小人物,怀揣梦想走出去,带着“本事”走回来!
② 我和我的家乡影评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非常成功;但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纯熟运用误解、错置等手法营造喜剧氛围,更在于以喜剧元素为“溶剂”稀释了现实中的种种:这五段故事便是聚焦于农业、医疗、教育、旅游和创收等等乡村问题,以很小的切入角反映了国家的变迁。
与《我和我的祖国》不同,没有了宏大背景的限制,前者仿佛是更接地气的老乡,用最淳朴的乡音诉说着自己的中国梦,也诉说着自己对故土的眷恋。
(2)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我和我的家乡》是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的喜剧片。宁浩执导的《北京好人》单元,由葛优、刘敏涛主演;
陈思诚执导的《天上掉下个UFO》单元,由黄渤、王宝强、刘昊然主演;徐峥执导的《最后一课》单元,由范伟、张译、韩昊霖主演;邓超和俞白眉执导的《回乡之路》单元,由邓超、闫妮主演;闫非和彭大魔执导的《神笔马亮》单元,由沈腾、马丽主演。
③ 读 我的家乡有感
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海洋是贝壳的家……而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福清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有清澈的小河,河边长满了绿色的小草,像是在透明的绿玻璃外围铺上了一片天然的地毯,河中还安装了音乐喷泉,水柱会随着音乐舞动,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好看极了!到了晚上,宽宽的马路上,大大小小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我的家乡福清还有很多特产呢!有又美味又可口的枇杷,和又甜又脆的梨子,又甜又绿的西瓜和又圆又甜的龙眼,我最喜欢又圆又甜的龙眼了。
你要是来到了福清来,热情好客的福清人准会献上最好吃的特产让你吃个够。
当天色渐渐暗下俩,近处的花草也看不清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空中有一闪一闪的亮光。那是夜空中轻莹飘来的萤火虫。他们仿佛是一只只会飞得小灯笼,漂亮极了。
你们说我的家乡美不美?我爱我的家乡——福清!
④ 我和我的家乡的观后感怎么写
以家乡为主题,以人物世界为主角,以生活人生为舞台,观后感就成了。
⑤ 《我和我的家乡》的观后感怎么写
开头:说起了xx,我就想起了xx;说起了xx,我就想起了xx;说起了xx,我就想起了我的故乡——新津。(其他城市你自己变。)
结尾: 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你大概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请你快到我的家乡来吧!我的家乡比我描绘得更美丽,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
开头中第一个“我就想起了XX”与第二个的“说起了的XX”中的XX都是一样的;同样第二个的“我就想起了XX”与第三个的“说起了XX”中的XX也是一样的。
认为好的就赞赞,不好……别乱踩哦额。自己写去
⑥ 我和我的家乡评价影评
不管我们走多远,家乡这个词,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乡》一出来,就被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事实证明,这部主旋律电影,撑得起观众的期望,
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中国电影史上最强导演、影帝、影后集结,今年国庆最强电影非《我和我的家乡》莫属!
上座率爆棚!
长假未过半,票房已经10亿+,电影共分五5个小故事,观众在影院里,时而笑声不断,时而热泪盈眶,随着电影的发展,整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这无疑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电影。
《最后一课》里,范伟饰演的支教老师范老师,承包了本片最多的泪点。
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停留在几十年前,他在一所乡村学校支教,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情形。
那时有多穷呢?村里是泥泞不堪的小路,教师的屋顶还漏雨,一边上课,一边还有鸡鸭在周围闲逛。想借个颜料,问遍整个教室,也没人有。
他在那所学校待了10年,他在这里挥洒热血,青春,那是他记忆中,最浓墨重彩的10年,以至于,最后即使失忆了,这一段记忆,他仍旧清晰如昨。
当他再次回到当年的乡村,过去与现在的鲜明对比,在老范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冲击。
一个人,要有多坚定的信念,多伟大的人格,才甘于在贫瘠荒凉的山村,扎根多年,只为了一群孩子们的未来。
每一个心怀大爱的人,都该被善待,每一个真正为国家建设出过力的人,都应该被我们铭记于心。
《回乡之路》邓超饰演的乔树林,一出场,他张嘴闭嘴就是上亿的项目,俨然一位成功人士,却连请客吃饭的几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他手机里满是催债短信,看起来,是一个十足的骗子。有人说,他为家乡治理沙地,捐过20万。
为什么一个曾经成功的商人,会沦落到这般模样。答案揭晓,他之所以如此落魄,是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与金钱,都放在家乡治沙事业上。
在他们的童年,黄沙弥漫,在外面呼吸一口,就是一嘴的沙子。沙尘暴卷起的黄沙,打在教室的玻璃上,清脆作响。他们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能够好好建设家乡。
于是,多年以后,有了经济能力的乔树林,回到了家乡。
为了让孩子们不再被沙暴困扰,为了让沙漠重新长满绿树,他一次次带领乡民一起尝试。
沙漠里长不出绿树,那里的孩子们,也无缘见到蔚蓝的天。
这是现在的毛乌素沙漠。
在无数人的努力下,中国4.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80%已被绿化,即将成为绿洲。
真的,除了伟大和致敬,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
《神笔马亮》沈腾饰演的马亮,是一名很有天赋的画家,也拿到了去国外进修的机会,与此同时,去扶贫的名单上,也有了他的名字。
是继续深造,去心中的艺术殿堂,还是遵从内心的理想,去建设家乡?
马亮选择了后者。
只因为,他从小生于乡村,对它有情结,他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马亮爱艺术,可他更想,让更多人脱离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即使,他因此错过了很多陪伴在孕妻身边的机会。
这段演绎,让人在大笑之后,又感动到泪流满面。
一群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折射了整个家乡和国家,巨变的过程。
一部《我和我的家乡》,刻画的正是我们的家乡多年巨变的缩影。
看懂了我们国家的过去、现在、未来,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努力,你就能看懂一个真实的中国。
我很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是乔树林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
“您这次回来,为家乡带来什么礼物呢?”
“爱吧,我觉得。”
第一次看,觉得搞笑,可仔细回味,却又温情到想落泪。
如果不是热爱,不会有人前赴后继,去建设家乡。
不是因为爱,不会有人将青春都献给这片广袤的土地。
我爱这部电影,是因为里面的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真实的喜悲,每个普通人,同样有他的伟大之处。
我们这个民族,对抗过凶狠的敌人,面对过天灾的肆虐。很庆幸,在无数次的打击和困难中,无数个勇敢的中国人,用双手拼出了个未来。
坐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自豪,如果你有时间,强烈建议你也看看这部电影,感受一下这些普通人的平凡和伟大。
这是一个个普通的平凡人,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他们就像黑暗中的光,历经艰辛,所以要给后来者点灯;就像一块块不起眼的基石,却夯实了整个国家建设的基础。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乡,在岁月的考验中,自信地向前踏步。
⑦ 我爱我的家乡影评
《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是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的喜剧片。虽说是喜剧片,但是有些片段让我朋友感动的不行哈哈哈哈。在假期的尾巴看了这部电影,真的是太喜欢这种由各小段故事拼凑而成的电影了,出色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剧情不拖拉,煽情不矫情全程无尿点。每段故事由向祖国家乡庆生的短视频衔接,接地气不突兀,最后结尾用全国各地的人民的对祝福汇聚在祖国的地图上,和剧情斜接相呼应,同时也切合国庆档为国庆生的主题。
《北京好人》
从《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葛优大爷的表演表演还是那么接地气,演绎了小人物在北京生活的乐趣和心酸,为帮助远房表舅治病,让舅舅装成自己用自己单位的社保看病。过程诙谐,尾声感动,结尾反转。到了最后治好病的时候却发生表舅自己也有农村医保,侧面体现出国家的政策好,让穷人有保障!
《天上掉下个UFO》
随着我和我的家乡热播票房破十亿,刘昊然也成为了主演电影超过100亿的男演员!我不追星,但是他演的电影我都看,说白了人家就是演的好接的戏好。一个97年的青年演员就能有这样的成就,属实让人觉得佩服!成功我觉得并不是偶然的,需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机会和贵人,我觉得陈思诚就是刘昊然的贵人,从出道的北京爱情故事到唐探系列的这个ip。陈思诚和刘昊然可谓是伯牙遇子期,一个刚好是喜欢拍青春活力电影的导演,一个刚好演技好弟弟脸的好演员。剧情方面就是一个追求爱情的苗寨青年闹的UFO乌龙,没想到却带动全村的GDP发展的故事,村里很和谐没有反派就让人感觉和舒服,以揭秘UFO的起因展开,以真相和爱情的感动结尾。最后有个细节,村长把UFO的牌子换成了科技村的牌子。很擅长利用自身村庄的优势和特点去给村子挂标签,吸引流量。能有这样的思维我觉得是挺不容易的!
《最后一课》
一位在瑞士定居的老人,由于脑血栓记忆却停留在他多年前支教的那一课。随着老人儿子的一通电话,之前的孩子们也在筹备给老师复原着最后一课。首先不得不感慨这个立意真的好新颖,利用这种方式让主人公回到之前的地方,也让时间回到过去,展现时代的更迭和情谊的长存。剧中有一个一镜到底,绕着大伙为老师复原的教室,表现了大伙为老师的康复所做的努力。张译演技是真好,长镜头下才能体现一个演员的游戏和台词功底!最后老师因为记忆中的画和复刻的画不一样而察觉了事实,便游荡到了村子正当迷茫之际便遇到了之前送他画的小男孩,看着此时的小男孩长大了,老师释怀了。
《回乡之路》
乡愁是是什么,小时候我们在这边眺望着那边。长大了,我这那边,而你已经不在这边了。一个吃百家饭的孩子,可能没什么文化,可能也不入流。但是为了高妈妈的遗愿,他总是为家乡建设付出了很多。比起在外打拼混出成就的闫总才想回家的闫总,扎根一线建设的人我觉得更值得钦佩。这个片段闫总算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强人,短视频带货也是符合了如今当下的网络时代。也算是鼓励大家利用好网络去带动家乡的农产品了。
《神笔马亮》
沈腾马丽再度和曾经春晚导演联手,整体感觉就像是看小品一样轻松,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却有很多。爱情最重要的是陪伴还是成长。一个女人在怀孕的时候竟然能把自己老公送去进修?虽然剧中马丽是跆拳道教练,比较悍勇。但是当她一个人做孕检散步的时候我有些感慨。马丽可能是希望老公能够成长,能够让家庭以后的生活能够的更好,但是在自己最需要照顾和陪伴的时候爱的人却没有在身边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其次就是前途和家乡的建设。有机会去国外进修却因为家乡老了,想给家乡带来一些活力却留在家里当村官。首先我得先佩服他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那种精神,但是如果真的有这种机会首先我们考虑几点,我们的投入到底能不能去影响村里什么?我们的投入能不能让村里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馈和电影一样美好?我们这种舍弃前途献身的投入值不值得?这其实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心里也理因有不同的答案。
张艺谋和宁浩都是资深的导演了,真的很擅长做一些把握人情绪的事,剪辑顺畅,同时电影又有深度,令人沉思,引人入胜。这部剧和《我和我的祖国》题材不一样不一样,刻画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五个片断,中国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小人物的故事,贴近生活,才能触发共鸣。才能有影响力,或许哪个片断就能引起你的共鸣!我们需要典型,需要英雄。正如电影所体现的我们需要去做家乡建设。这部电影在国庆节期间就很好的把握了爱国的情绪唤起了大家对家乡的热诚!
⑧ 《夺冠》和《我和我的家乡》哪个更好写观后感
我觉得我和我的家乡更加好,写一点观后感,这样能够深切的体会到
⑨ 《我和我的家乡》影评怎么写
1、《我和我的家乡》描绘了小康生活的画卷,讴歌了脱贫攻坚的成就,是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影片的成功为主旋律创作带来诸多启示:一是爱国主义永远是电影创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电影创作永恒的原动力,三是在以小见大中不断创新艺术表达,影片才能赢得观众的共鸣与共情(《人民日报》评)。
2、《我和我的家乡》和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相比,该片的“切口”更小了,但不变的还是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葛优、邓超、沈腾、王宝强、雷佳音这群“欢乐喜剧人”一出现,观众就不愁没有笑点。
“北京好人”张北京和二舅联手上演的双簧、雷佳音“憋”出来的大头、沈腾和马丽之间的“网络延迟”,让影院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电影里有欢乐,更有感动。
正因为有笑有泪,大家甚至都没有感觉到本片的“主旋律”色彩。如此宏大的主题,却没有让影院里的观众感到一丝一毫的枯燥、乏味,这不光得益于主创艺术的表达方式,更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电影在表达上也没有了生涩和僵硬(《光明日报》评)。
《我和我的家乡》创作背景
该片总监制张艺谋、总导演宁浩和总策划张一白在商量每个单元故事过程中找到了几个关键词:变化、空间和小人物。千家万户都因为全面小康和精准扶贫而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是覆盖全中国地理空间的,所以就将故事设定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地理空间,来呈现小人物的故事。
五组导演分别领取任务:闫非、彭大魔作为东北喜剧的代表自然就选择在辽宁沈阳创作故事;徐峥作为上海人,到了杭州千岛湖取景拍摄;俞白眉作为西安人,和搭档邓超回到了陕北;只有陈思诚一个东北人,主动请缨去了西南贵州。
而宁浩又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中讲述北京小人物的手法,葛优再演“张北京”,连戴的帽子都没换。
《北京好人》单元的故事来源于宁浩老家一个长辈亲戚来北京看病的经历。宁浩的亲戚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特别害怕,一是担心病会很严重,二是害怕交不起手术钱。宁浩就劝她,不用焦虑,先做手术,钱的问题可以帮忙解决。
之后,宁浩发现两人原本平等的亲戚关系,纯洁的亲情,因为涉及钱的问题后,就变得很奇怪。做完手术之后,宁浩亲戚的女儿说,农村的医保卡可以报销,几万元的手术费基本能覆盖80%多,这时候宁浩明显感觉到亲戚如释重负,“觉得她又回到长辈的位置了”。
这件事情对宁浩触动挺大的,没想到农村医保能到这种程度,确实是政府办了一件硬事儿,就想从这个角度讲一个小故事,为了符合喜剧片的设定,就做了一个身份互换的设计,拿着别人的医保卡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