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1942》影评
告诉你一个方法
先网络:豆瓣
然后点击豆瓣电影,在上面输入1942,点开你所找的那一部,应该是冯小刚拍的那个吧,你点那个,往下面拉就能看到很多很多影评了,自己稍微借鉴一点,再写点自己的就可以了
② 1942好看吗,豆瓣才6.5分 ,但也有网站说好看但很压抑
是的,确实有点压抑,但是刚看过1942,个人感觉《一九四二》拍的很不错,温故抗战苦难,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严肃电影,或许还能海外获奖。同期上映的还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那是是虚拟的,河南饥民饿死300万却是真实的。不知道你想不想了解Truth了,还是喜欢色彩艳丽,哪怕是海市蜃楼。
真实的历史永远比虚构更能震撼我。是天灾也是人祸。虽有很多狗尾续貂的艺术加工,可是关于饥荒的残酷和人类在时代和命运前面的弱小还是有很好的记录展现。
就当是一部粉饰有点多的纪录片吧。
所以我建议看一看啦,可以给您很多思考!
③ 一九四二影评色彩50字
1942观后感
昨日我们观看了电影《1942》,电影讲述了1942年遭受天灾、人祸而民不聊生的河南人逃荒的故事。财主老范家贮存了足够的粮食,灾民们闻讯前来“打劫”,灾民人多势众,范财主只好先用缓兵之计让他们进来,又派人去搬兵,计划败露后灾民一气之下烧了范家,杀了财主的儿子,老范只能带着家眷踏上躲灾之路。
逃灾路上,他的老母亲在一次日本飞机残忍的轰炸中炸死,他的儿媳妇在五天没吃饭的状况下产下孩子,结果在极度虚弱中死去,老范之后不得不把宝贝女儿都卖了,换来五升小米。天地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了吧!老范带着栓柱,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登上了去陕西的火车。火车上人挤人,栓柱的两个孩子夜里被挤下了火车,悲痛不已的栓柱跳下了车去寻找孩子。火车到陕西关口却被不顾救灾没有良心的军队拦下,赶了回去。老范这才发现婴儿已被自我悟在怀里捂死了。。。。。。漫漫逃荒路上,老范的亲人走得一个不剩,悲哀欲绝、万念俱灰的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往回走,说是死也要死得离家近点,路上他认一个小女孩作孙女,在荒凉的雪山中,二人摇摇晃晃地走着,在这样一幅悲凉的画面中,电影落下了帷幕。。。。。。
④ 如何从营销的角度看《泰囧》的票房远远低于《1942》的票房
《1942》票房的失败很令人惋惜,这部影片不是人们所说的民族史诗,而是中华民族往昔的一段悲剧的复述,是一部能够引起现今的人们深入思考的一部影片,其故事内容对于今天的人们具有很多的教育意义,应该能够引起人们对人性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极其深刻的思索的一部影片。但由于该部影片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营销手段影响下,该部影片没有实现人们预想的票房成绩。
而《泰囧》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娱乐影片能够取得票房暴涨,在我们对现今社会人文修养感到汗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有其成功的道理。
一、从电影上映的档期和电影故事内容来看,《1942》这部影片没有充分考虑人们消费需求,在市场营销的角度没有充分创造出令大部分观影者满意“顾客价值”,致使其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相对于《泰囧》的娱乐片性质,《1942》这部影片安排在春节前的贺岁档上映,其市场定位没有充分对人们在春节的消费需求进行准确分析
《1942》这部影片的上映时间是2012年11月29日,其时春节即将来临,人们经过了近一年的工作与生活的身心劳碌,走进电影院目的应该很明确,通过观看电影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而且从传统上讲,人们更期望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从心理上感染更多快乐的成份,而不是沉重与悲伤。因此,《1942》这部影片的故事内容及沉重的主题很容易让人们望而却步,虽然人们并非是从感情上真的排斥这部影片。
而《泰囧》这部小成本的电影却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这个特定时段的心理需求,在恰当的时点上映了相对恰当的影片故事。
2、影响《1942》票房的根源可能并非是影片本身,而是现今中国的“社会生态”。 受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现状及中国周边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固有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国家的经济发展压力透过国内实业压力的传导,加重了现今国民的生活压力,加之原有的贫富分化、社会公平问题(快速发展的经济体都须经历的阶段),加重了人们的生存压力与精神负担。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直接的感情是需要鼓励、看到未来的希望,并拥有未来民族发展的自信心。而不是如《1942》这部电影描述中华民族在曾经极端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苦难与无助。其虽具有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但却人现今的人们所不愿承受的,哪怕他只是一
部电影故事。
二、从影片的片长以及同院线分成设计来看,《1942》这部电影没有充分考虑到贺岁档期间“大片云集”、各部影片竞争激烈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通过“双赢”营销策略提高院线的放映积极性,影响《1942》的票房。
1、《1942》电影片长135分钟,《泰囧》片长105分钟,电影片长过长,势必会影响院线的同一部电影的放映场次,即放映四场《1942》的所消耗的时间,可以放放映五场《泰囧》,而电影放映的场次越多,会使院线的观影收益增加。因此比较来看,如果受欢迎程度接近的两部电影,院线会更倾向于放映片长相对较短的电影。
2、在院线分成这块,《1942》与影院大致为43:57,如果票房过三亿则按45:55分成,《泰囧》坚持43:57的分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院线倾向于选择对己有利程度更高的进行放映。
三、对自身品牌过于自信,没有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此之强,导致《1942》这部影片的市场营销理念更趋向于“产品导向观念”,导致营销近视。
《1942》上映当天,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的低评。以豆瓣为例,《1942》有多达60%的“一星”,而且很多评论更是电影首映尚未结束时便出现。清楚地说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竞
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而《1942》的制片方显然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措施。
同时,由于对自身作品的品牌效应过于自信,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乎略了对消费者就本片故事所体现的人文理念的培养与渲染,没有让消费充分认识到本片所体现出的人文价值与历史价值,从而不被消费者所理解,失去了人们该部影片的关注。
⑤ 豆瓣战争电影排行榜好看的有那几部
优秀的战争电影,绝不只是表现出战争场面的恢弘,而是以战争为题材,试图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战争层面。
这里便推荐一部非常优秀的战争片,但是绝不只是让观众感受到轰炸的视觉效果。
1.《你逃我也逃》
这是一部1942年的美国黑白老片,拍摄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影片讲述的故事也发生在波兰的战前和战后,不过导演刘别谦却是一位德国人,而且影片同样是对德国纳粹以及希特勒的无情嘲讽。
看完此片,你会感叹赛德克民族神圣的信仰,会为这样一种遗民而称赞鼓掌!
⑥ 冯小刚(1942)电影观后感
昨天刚去看了,作为一个生活在四川的河南人,觉得还是我们的河南话好听,感觉拍的不错,沉重中有那么一点诙谐,张默演的拴柱给人印象深刻,看了之后更讨厌日本鬼子了。。。我们要自强。
⑦ 1942电影票房不高的原因
其实对比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它的票房已经超出预想了。
这是一片豆瓣影评,有点牙尖,不过点得很到位:
《一九四二》公映前,舆论宣传已然一片和谐,咱得佩服小刚秘藏的炒作宝典。公众还没看,一片“不哭你抽我”“这片都不哭,你还是人吗?”的忽悠声,多少国产大片上映尽这德行。引用张泉灵溢出眼泪的评价“平日里舌灿如话的影评人们看完这片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泉灵大姐代表了俺。万里江山一片鼓掌,传某人鼓了35次掌,手掌都拍麻了。
河南一位90多岁亲历者看片中河南老百姓帮日本人收拾中国人、缴国军枪类似胡编乱造出的剧情,看完这片疯了,骂主创是牲口,这种眼球剧情也能编的出来。谁要在这电影公映前的突击宣传战中,说半句不好,谁就得给质疑道德有问题。这么苦难,这么悲情的国难大片,你丫敢说不好?谁要提出反对意见,一律口诛笔伐式的肃反。冯小刚叫嚣着,这片子票房高到你们没法想象。于是群众们释然了,你要正常人,你就得乖乖掏钱买票,看个DVD没资格评价这片。
按照国产大片的市场规律,放映前一片叫好的大片,往往是烂片。陡然冒出吆喝式的哄堂叫好,让人心生寒意,放在当今时代感觉到舆论宣传的可怕。你不能说不好,你要心里觉得这片不好,得埋在心里,别说出来,倘若要说出来得挨批斗。看过冯导上锵锵那期,冯导说文革迟早得发生,可不电影界文革早在进行时,冯导才是真正掌握文革精髓的践行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也得乖乖贡献票房出来。
的确是这样,国内很多电影的票房是靠舆论抨击出来的。
反正这个电影吧,
没有触及心灵的力量,像一场历史幕布前的程式表演。摆事实顶简单,谁都会的,那个“触及心灵的力量”就是导演的态度,电影的价值导向。这部电影缺乏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也许制作人很认真地吧,但他们的心没在里面。
⑧ 1942为什么在豆瓣上的评价那么低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刷分的结果。
我去看的那场是首映当天的早场,当时就已经有人在讨论1942在豆瓣的1星问题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只有少数内部场次和零点首映场放过而已。这个情况是极不正常的。
此外,有很长一段时间,1942在豆瓣的得分分布非常奇怪。当时星等分布中,1星比例最高,然后是5星和4星,而3星几乎没有,2星则完全没有。
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去豆瓣看了一下,豆瓣电影头条的4个片子,大家可以点进去看一下打分的分布情况,然后你就会发现1942处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状态。
(至于是谁在刷的票。这一点据我所知也是有些议论的,大概指向同档期的另一部电影。。)
最后说一下电影本身。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蒋方舟说“不知道是喜欢这个电影,还是不喜欢这个电影”;王小山说看完以后“说不出话来”。。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我发过一条微博,大意是说在肚子上突然猛击了一拳。另外,在这样题材的作品中,能做到这样克制,其实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很多细节的处理,也非常有范儿。。但有些东西我还没有想清楚,就不展开了。
至于其他回答中诸位提到的一些情况,还是存在些误会的——
1、消费苦难说。如果这个是消费苦难,那么卡廷、窃听风暴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呢?另外,我忍不住想起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提到的,“‘贫困山区’在我国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你做什么都可以被扯到那儿去)。(再顺便问一句,国内导演敢来消费这种苦难的真的多么?真的多么真的多么真的多么?)
2、1962说。了解国情的人应该会明白,1942能上映也已经算是一个小“奇迹”了。而且,细心的话是能在电影中发现不少起“平衡作用”的段落的——这一点我还跟几个熟悉娱乐业的朋友讨论过。
3、IMAX让位说。这个说法很盛行,而且很可能确实有人因为这个原因去刷分。但是稍微了解一点前因后果就应该知道,屁的爱麦下线实际上跟1942并没有关系。
4、体形说。张国立最后那点儿的形象确实有点高大。但要说“减重增重几十斤不带眨眼的”。。。印象中张国立有自述从170降到120来着——当然,这是自述,也就不多评价了。
⑨ 电影《决战中途岛》的豆瓣评分是多少
7.8。
《决战中途岛》是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由伍迪·哈里森、卢克·伊万斯、帕特里克·威尔森、曼迪·摩尔、艾德·斯克林、浅野忠信等主演的电影。
影片改编自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
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战役之一,在海空军力大幅弱于日本的情况下,美军以沉没一艘航空母舰为代价,一举击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舰四艘、巡洋舰一艘。
此次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为二战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9)1942电影豆瓣扩展阅读:
历史原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3个多月里,日本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
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获得了重大胜利,但美国航空母舰当时不在港内,一艘也没有受到损失。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决心摧毁美国航母舰队。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拿下位于夏威夷群岛东北方的美国重要航空基地——中途岛。
虽然攻击中途岛的计划被列为日本最高机密,但美国海军情报局与英国以及荷兰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于1942年5月——中途岛海战打响前夕——成功破解了日本海军通讯系统部分密码,并判明了日本下一步的行动目标。
依靠这一情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大黄蜂”号以及因为参与珊瑚海海战而正在珍珠港进行大修的“约克城”号,再加上约50艘支持舰艇,埋伏在中途岛东北方向,伏击前往中途岛的日本舰队。
战斗过程惊心动魄,携4艘航母之威来袭的日本航母编队与以逸待劳的美军航母编队展开激烈对决,数百架战斗机、鱼雷机、俯冲轰炸机交错攻击。
然而,拥有情报优势的美国人笑到了最后,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
美国海军首脑评价道:“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
参考资料来源:豆瓣——决战中途岛 Midwa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