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外国电影的发展已经十分好了,在题材选择以及特效制作上明显区别于国内电影,这也是近几年漫威系列大火的原因。足够刺激的电影能够成为生活的良好调味剂。
其次电影时长在1-3小时,对于人们来说并不紧张,而国外电视剧,以美剧为例,大多数动辄好几季,并且每季之间还会有发布间隙,如果是剧情连贯的电视剧,就会导致在新的一季播出时想不起来前面的内容,会导致不必要的再一次观看问题。而且时间对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能否挤出这么多时间来观看电视剧是个问题。
最后,文化土壤的不同导致大部分国人并不能完全接纳国外电视剧内传达出的思想(歧视、侮辱人种)。而国外电影面向全球市场,观念能让大多人接受,国外电视剧本意面向的市场仅在西方本土,就如同我国的电视剧并不会大量出口国外一样,也并不会在西方国家得到支持与认可,原因在于思想上的差异。
当然,同时也因为国外电视剧的尺度问题并不能符合我国的标准,因此能接触到的途径也相对来说比较匮乏。
『贰』 为什么现在喜欢看美国电影
美国电影与其他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相比之下有许多吸人眼球特点:1.有足够的人文思考2.影片制作得好,有极好的电影音乐3.影片内容新奇大胆,不拘一格(如着力宣扬正义,有些甚至批判社会)4.无论演员名气大小,角色刻画得很到位
当然,国产电影在某方面是确实无法与其比拟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与外国开放观念的冲突,还有技术方面的差距等因素造成的。不过,我相信咱们国产电影会越做越好,力挺国产电影!
『叁』 中国人喜欢看美国电影的比例
1、观众数量
2021年,中国观影人数为11.67亿人次;同年,美国电影观众为4.7亿人次。
2、男女比例
2021年,美国电影观众中,女性占47%;同年,中国女性观众占比为49%
『肆』 求一篇电影观后感 800字左右
《魂断蓝桥》在美国电影史上不算出众,却是美国电影在中国成功的典型范例。成功指的不仅仅是票房,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深远影响。但凡喜欢看电影的中国人,一提到美国经典电影,很难忽略掉《魂断蓝桥》,而它也是我爱上好莱坞电影的原因。电影以二战作为序曲,由罗伊的回忆带我们回到一战的伦敦。同样的滑铁卢桥,伊人已逝,战争却还在继续,不禁令人唏嘘。
那是在空袭时,罗伊偶然帮助了美丽的芭蕾舞演员马拉,两人相谈甚欢。影片前半部分洋溢着爱情片惯有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罗伊看马拉演出、之后甜蜜约会、次日即在雨中求婚……不知有多少女孩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即使许多年后,杰克和罗丝在泰坦尼克号上飞翔,也没有像罗伊的求婚那样打动我。费雯丽像小猫一样害羞迷人,好像一点拨就会融化,当她既惊喜又紧张地穿上衣服奔向雨中的罗伊时,又像一只不知所措的小鹿在乱撞;罗伊像小熊一样可爱阳光,好像拥着爱人就是拥着全世界,白马王子既纯真又成熟的心灵,既温柔又霸道的求婚,让观众和马拉都一起兴奋不已。当他们接吻时,那幸福的神情,让还在童年的我,就似乎明白了,情人的吻应该是很温暖、很美妙的吧。
可是,当部队提前开拔,两人还来不及结婚,甚至来不及告别后,整个故事就倒向了悲剧的一面。先是失业,后是马拉以为罗伊阵亡,接着是沦为应召女郎。看着一个清纯女孩成了妓女,观众的心都揪紧了。但最大的悲剧却在于,陷入肮脏的泥潭后,那个昔日的纯洁爱侣,那段纯真年代的最佳见证--罗伊回来了!
马拉和罗伊太相爱了,这是好事,但好事在某些情形下,也会造成悲剧。深爱一个人,会看不见对方的缺点,认为对方是完美的,而自己又恰恰是不足的,需要完善的。所以,许多人在爱人面前会紧张,这很正常。互相深爱,则意味着双方皆是如此情绪,紧张到箭在弦上,不该说的话会说,不该做的事会做,简直处处自摆乌龙,所以相爱至深的两人如果不想最后闹到互相伤害的地步,就一定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见多识广、经历生死的罗伊做得很不错,但温柔敏感的马拉在这方面就有明显欠缺了。
我们设身处地为马拉想想:如果你深爱一个人,一定希望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是完美的,但你自己清楚,其实你不完美,而且好像更糟;如果他也深爱你,你看出他也把你看作完美典范,但你自己明了,如果他有一天发现了你的过去,他会失望,甚至可能会轻视你。你能忍受吗?一个你深爱、曾经也深爱你的人,看到了你最坏的一面。然后,他赞赏的、爱慕的、渴求的目光演变为鄙薄的、后悔的、漠视的……任何人想到这儿,都会寒气阵阵袭来。
在爱情中,有一种情绪叫“先发制人”--“我知道这人一定看不上我,所以我要先装出一副也看不上他(她)的样子。”在马拉的这种情形中,我想有些自尊心强、好面子的人会采用差不多的方式--“我知道这人迟早看不上我,所以我要更早装出一副看不上他(她)的样子。”这是一种以伤害对方为结果,达到保护自己最终不受伤的方式,但马拉不是这种人,如果她会的话,她就不是她了。
假如马拉不那么爱罗伊,只是单纯地想自己的生活会由此发生好的转变,而不去想自己在罗伊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她根本不会离开。而离开罗伊的马拉又能到哪去呢?之前沦为妓女,一是由于生活所迫,二是以为爱人已死,心如死灰,贞洁也毫无意义。而现在,罗伊回来了,自己那颗纯洁的心灵也跟着回来了,可不纯洁的经历却刻在她身上,她自己认为怎样也抹不去。没有退路了,只有一死。战争造成了悲剧,性格也决定了命运,马拉是柔弱的,惹人怜爱的,令人同情的,所以她的不幸赚来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看到这儿,我们是不是会幡然大悟,为什么《魂断蓝桥》在东方受到的追捧远比它的故乡美国来得热烈。因为故事中的贞洁观念、门第观念、一见钟情、一生痴恋,简直同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毫无二致。《魂断蓝桥》在中国的成功,不是因为它输出了美国人的价值观,恰恰相反,是因为它迎合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伍』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看美国大片
美国大片的视角效果好些,拍得也比中国的好!你看中国除了古装电影还是古装特还是电影,一点特色都没有!!
『陆』 中国人不得不看的30部美国经典电影有哪些
1、《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年,大卫·格里菲斯。 <BR>2、《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年,查理·卓别林。 <BR>3、《大地》(The Good Earth),1937年,西德尼·弗兰克林、维克多·弗莱明。 <BR>4、《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年,弗兰克·卡普拉。 <BR>5、《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 <BR>6、《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序曲》(WWII:Prelude to War),1943年,弗兰克·卡普拉。 <BR>7、《正午》(High Noon),1952年,弗莱德·兹尼曼。 <BR>8、《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1956年,西西·地米尔。 <BR>9、《成吉思汗》(The Conqueror),1956年,迪克·鲍威尔。 <BR>10、《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1962年,罗伯特·穆尔根。 <BR>11、《巴顿将军》(Patton),1970年,弗兰克林· J·沙夫纳。 <BR>12、《教父》(The Godfather),1972年,弗兰克·科波拉。 <BR>13、《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1973年,罗伯特·克劳斯。 <BR>14、《洛奇恐怖电影》(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1975年,金·沙曼。 <BR>15、《洛基》(Rocky),1976年,约翰·J·阿瓦尔德森。 <BR>16、《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年,乔治·卢卡斯。 <BR>17、《油脂》(Grease),1978年,兰达·克莱瑟。 <BR>18、《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1979年,罗伯特·本顿。 <BR>19、《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年,谢尔盖·里昂尼。 <BR>20、《野战排》(Platoon),1986年,奥利佛·斯通。 <BR>21、《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年,大卫·林奇。 <BR>22、《好家伙》(GoodFellas),1990年,马丁·斯科西斯。 <BR>23、《杀无赦》(Unforgiven),1992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BR>24、《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BR>25、《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3年,昆汀·塔伦蒂诺。 <BR>26、《喜福会》(Joy Luck Club),1993年,王颖。 <BR>27、《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4年,罗伯特·泽米基斯。 <BR>28、《艾德·伍德》(Ed Wood),1994年,蒂姆·伯顿。 <BR>29、《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年,弗兰克·达拉邦特。 <BR>30、《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2000年,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