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美国黑社会电影解说

美国黑社会电影解说

发布时间:2025-04-08 12:13:19

⑴ <<纽约黑帮>>电影故事背景和表达意旨是什么

当我查了有关资料后,才发现,原来银幕上那些故事基本上是历史事实,可能除了三个主角的名字外,其他一切都是都是曾经在纽约发生过的,甚至三位主角的原型,可能也是真有其人。至少,片中阿姆斯特丹的父亲,那位在片头“牺牲”了的“死兔党”领袖,在纽约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场在他的党徒和“屠夫比尔”帮众之间的血腥械斗,也是纽约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流血冲突。

关于1846年那场流血事件暂且先按下不表,单谈1863年夏天那场导致了曼哈顿地区死亡119人重伤306多人的全城暴动事件。如果这些数目对各位来说只能算是小CASE的话,那么一个比较数据就能让大家明白这一事件在纽约历史上的地位。事实上,发生在1863年7月13至7月16日这四天的暴动所致的市民伤亡“记录”,是直到最近的9.11事件才被“打破”的。

事情的起因,正如大家在片中看到而又不大明白的一样,是由“征兵”引起的,当然,这只是导火索,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因素。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1863征兵暴动”(Draft Riots of 1863)。简而言之,就是征兵制度的严重不公平:新征兵命令规定,如果能出得起300美元,就能免于服役。要知道,300美元在当时恐怕相当于不止现在的3万美元;因此这一政策等于给予了富裕和特权阶层以兵役豁免权,而根本拿不出300美元的穷人们只好面临到南北战争前线作炮灰的命运。其中黑人和爱尔兰移民更惨,许多黑人被作为富人的顶替而参军,大多数爱尔兰青壮年男人刚到达纽约港,在发放居留证的同时,就被强制签署了“自愿服兵役”书,并立马抛妻别子地被送去了前线!那年的7月13日星期一,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总爆发,被征到兵的人们开始了暴动,冲击一切公共机构,纽约街头顿时四处火起……与此同时,城内的极端种族主义也开始抬头,黑人成为首要人身攻击目标,不少黑人被乱棍打死或吊死并被“点天灯”……最后只有调用陆军步兵和海军炮舰才以极端的手段将暴动镇压下去。

这,就是《纽约黑帮》后半段的故事背景,并且所有场景都在该片中被马丁·斯科西斯以真实到残酷的镜头所再现。为什么老马要表现这样一个题材?记得当初在看预告片的时候,有一句画龙点睛的台词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美国,兴起于庙街之上!(America was born on street!)”“庙街”是港片中的一个称呼,大意是市井堂会堂口等。在没看电影,甚至在看完电影还没查资料之前,我对这句话是颇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作为影片历史背景的1846至1863期间,美国早已独立,何来再次“出生”的可能?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老马这里所用的“美国”一词并不是指主权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指一个统一了的、具有现代民主特征的现代美国,确切的说,是一个融许多民族、多思想和平共处的具备相对完善民主制度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在他看来,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尽管有成形的政治制度,因为并没有得到贯彻实行,尤其是严重的不平等和缺乏社会宽容,还算不上是一个融合(united)了的国家。对老马来说,1863年乃至整个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开始的以社会融合为特征的真正民主化时期,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马一点都不反美,恰恰相反,他对以“宽容”为基本要素的现代民主制度推崇倍至,在《纽约黑帮》中他要做的,就是将人们基于各种理由的相互仇恨乃至流血冲突以戏剧化的手法推至极致,从而发出天问一般的“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以及引导人们思考“有没有别的更好的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

如果我们清楚老马以往影片的类型与风格特征的话,就会明白为什么老马要对《纽约黑帮》倾注那么大的心血。老马以往的作品,无论是黑社会题材的《好家伙》《赌城风云》,(古/今)社会题材的《纯真年代》《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恐怖角》等等,多是以社会不同层次,其中又以社会底层或非正常层次的人物为主人公,描绘、探索不同时代背景对个人生活、思想、行为的影响。有人称老马为“电影社会学家”,意指在他的电影中,总是以直观冷静的笔调揭示赤裸裸的社会真实。但在老马以往的电影中,社会压力下人性的张扬与扭曲是他关注的重点,论到对社会总体价值的批判,其实并不多。因此可以说,《纽约黑帮》是老马第一次将整个社会历史时代的全景作为电影的主角来对待,也是他第一次将其电影的主题从人性剖析转向直接的社会剖析。
显然,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也难怪老马筹备这一电影实际上达30年之久。但是,即使他经过了这么长的构思与积淀,也经过电影拍摄过程当中的种种磨难,就电影本身而言,人们是很难把握老马的真正意图的。因为,整部电影实在是拍得比较凌乱。首先,关于阿姆斯特丹向“屠夫比尔”复仇这一故事本身,就有很多可争议之处,许多地方难以自圆其说。且不说人物心理转变的随机性,单是讲故事,老马在一些地方就没法给观众以完美的交代,如观众们可能比较迷糊,一向精明的比尔如何轻易地就让阿姆斯特丹加入了他的帮派,更让人不明白的是,看起来无甚建树(实际上也根本没做什么)的阿姆斯特丹如何就让比尔那么器重?其次,即使这两人的关系能被老马解释清楚,观众们要在电影中饶有兴致地跟随导演的意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能是老马太急于想表现那个时代的真实社会现实,整部影片中贯穿着大量的脱离人物的社会状态描述,这一方面使得阿姆斯特丹和比尔这两条线很难融合起来,另一方面更为整个故事的流畅性增添了麻烦。
其实老马讲故事的能力是不容怀疑的,他是完全有能力把这个故事讲好的。即使在被评论家认为抄袭自己的《赌城风云》中,老马至少把几个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得清清楚楚,《纽约黑帮》就没有这种机会了。除了丹尼尔·戴-刘易斯以外,迪卡普里奥和卡梅隆·迪雅兹性格非常模糊,也很单调。不能说他们不在状态,而是导演对于人物形象之外的因素倾注了过多精力,限制了塑造饱满人物的空间。丹尼尔·戴-刘易斯同志是个异数,居然把本来是导演手中一个反面脸谱的角色演绎得精彩绝伦,神采飞扬,似乎要突破银幕向你迈着外八字走过来。你如果看过他在《我的左脚》《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纯真年代》等片中的表演,肯定很难想象得到眼前这个粗俗、狠毒、狂热、阴险,同时又幽默、顽固、精明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就是他。那一举手,一投足,说话走路的方式,乃至于自我的嘟哝和随口吐痰,已经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真实的人。尽管我事先就知道“屠夫比尔”是他演的,可至今仍然很难把“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名字和眼前这个可怕的坏蛋联系起来。因为和以往的角色反差太大,刘易斯出神入化的表演如羚羊挂角,居然完全无迹可寻!要知道,尽管象杰克·尼科尔森、汤姆·汉克斯、罗素·克劳等演技大牌,我还是能从他们一系列角色中辨别出各自连贯的风格的。刘易斯这次完全超越自我、甚至超越表演极限的演绎,是今年银幕上最大的惊艳。

然而,刘易斯已臻化境的忘我表演并不能掩饰该电影本身的混乱,因为他的故事再精彩,还是和导演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沾不上边。老马的本意是要刘易斯与迪卡普里奥,一个代表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仇恨,一个代表个人恩怨的仇恨,从他们的冲撞中,反射出和当时社会现实一致的“非民主、宽容”问题。可惜老马太着急于将社会大背景直观地拉进来,以至于两方面都没有表现很充分。要知道,阿姆斯特丹和比尔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个人,至多也不过是团体之间的,只不过凑巧发生在那个年代的背景中罢了,现在照样也会发生。简而言之,主角之间的矛盾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异质性,如果导演能侧重其中一方面,然后再间接地指涉另一方面,相信效果会好很多。至少观众不会在最后质疑“死兔党”与城市暴动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纽约黑帮》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导演力图突破自己的野心之作,因此整个电影看下来,感觉有抑制不住的激情蕴涵在每一个画面和场景之后。这一点也可从老马“歌剧”情结的不同表现看出来,他以前的作品,百老汇歌剧般的壮丽与气魄更多是内含在影片的叙事节奏中的,即整部电影看起来还是非常冷静的;而在《纽约黑帮》中,也许是由于长期积累的激情一旦得到释放,实在难以控制的原因,影片更多借鉴了歌剧的形式,而失去了基本应有的冷静叙事能力。如果能将情节整合得更紧凑,并且有所侧重而非全盘皆顾的重新平衡描绘重点,本片将成为大师又一革命性经典。

如果孤立地来看,影片中不少场景的确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歌剧独有的气蕴和张力,使得那些场景充满动感和喷勃力,例如械斗前双方的对峙,“中国楼”内的多次集体事件,阿姆斯特丹行刺、失败、被抓、受罚的过程等,无一不将老马特有的凌厉镜头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无比,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总体看来,本片并不是完全失败,而只是过分激动的导演在情节控制上稍微有些疏漏或偏颇。写完这篇东东,我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那么喜爱该片。那些错误虽然不可原谅,但那是到老仍然能焕发出惊人激情的电影大师所犯的错;作品可以批评,激情不可磨灭,并将永远照亮电影的后行者们。

《纽约黑帮》,这是一部充满了激情与能量的作品,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值得看第二遍。为了这难得的激情,我要向马丁斯科西斯致以一个影迷所具有的最高敬意!

⑵ 大家谁给我说一下电影《游侠》的剧情

剧情:

故事发生在亚洲黑社会势力强大的美国旧金山。FBI亚裔警探汤姆为了救同事杰克(杰森·斯坦森 饰)击杀了一名黑社会杀手,引来全家的杀身之祸。当杰克来到汤姆的度假小屋时,汤姆一家已经被烧为灰烬。 汤姆一家的惨死成了杰克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时时刻刻折磨这他。

《游侠》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BSBAoZdZuT5zOLYTczRhrA

?pwd=cegt 提取码:cegt

故事发生在亚洲黑社会势力强大的美国旧金山。FBI亚裔警探汤姆为了救同事杰克(杰森·斯坦森 饰)击杀了一名黑社会杀手,引来全家的杀身之祸。


⑶ 《美国往事》的剧情详细解析是什么

通过对《美国往事》的剧情解析,可以知道《美国往事》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导演赛尔乔·莱昂内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影片颇有气势,暴力的描绘有一种诗意。

时间跨越40年,从经济大萧条、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均作为背景。影片只选取原作中的几个人物和几件事件,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结构。所不同的是,影片的时空结构处理颇有特色,通过主人公面条的回忆将故事逐渐展开,故事始终在面条和麦克斯之间一种理还乱的债务纠葛中进行。

(3)美国黑社会电影解说扩展阅读:

《美国往事》的艺术成很高:剧中人物栩栩如生,电影情节精雕细刻,电影画面十分讲究,甚至每个片段起承转合都颇具匠心。

比如艳妇卡萝勾结黑帮打劫自己老公的珠宝店,为掩人耳目她主动要打劫者强奸自己,并发出刺耳而享受的叫声;接着画面转入大海的空镜头,伴随着海鸥的画外音,如此匹配与抒情,且有幽默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用心良苦。

⑷ 关于电影《美国往事》剧情

意枯者乱大利籍导演瑟吉欧·莱昂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金像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没档 美国往事演技派演员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饰一角;本片当年曾入围金球奖最佳导演,而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堪称意大利国宝级大师的埃尼奥·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著音乐提名,埃尼奥·莫里康以忧伤怀旧的配乐,将观众带回多年前纽约的犹太人区,重温昔日风情。

这是瑟吉欧·莱昂内“美国三部曲”之一,是意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国形象。导演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国,绰号“面条”的纽约少年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克斯。他们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在一场械斗中杀伤人命,被关进监牢。

若干年后面条被释放出狱,当年的小伙伴们已经变成了成熟健壮的青年。在麦克斯的带领下,他们重操旧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麦克斯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然而,禁酒令的取消使得私酒的生意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为了一步达到最后的目标,麦克斯竟然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列入了行动目标。有过铁窗经验的的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克斯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克斯等人全部被杀。面条在极端的悔恨与痛苦之下,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离开了心爱的姑娘,远走他乡。

几十年后,几近垂暮的面条潦倒回乡,意外发现原来当年的一切都是麦克斯的精心策海报(12张)划。他借面条和警察之手除去伙伴,自己则金蝉脱壳,吞没了团伙的巨款,改头换面之后跻身政界,成为上层社会的名流,并把面条心爱的姑娘据为己有。面对多项指控无法脱身的麦克斯恳求面条杀死自己,幻嫌滑想以此赎回自己的罪孽,逃脱法律的审判,被面条所拒绝。麦克斯走投无路之下跳进垃圾粉碎机自杀。

1. 电影开始:1933年
一群杀手在到处寻找“面条”。在他住处打死他女人,在友人“肥摩”的餐馆杀手们里得知面条在唐人街的皮影剧院。皮影剧院楼上是烟馆。抽大烟的面条在新闻上看到他的三个同伙被打死:曼克斯,斜眼和派翠。虚幻中他听到电话铃声,脑海里出现一个狂欢酒会。在酒会上他曾给警察局打过个电话,那个电话导致三人丧生。
从烟馆出来后他在街上看到三具尸首。从死者面部他可以清楚认出斜眼和派翠。曼克斯的脸被严重烧毁,难以辨认。他来到肥摩的餐馆,放开反绑在地上的肥摩,他打死留在那里的杀手,从立式大钟里拿走一把钥匙,说他现在有了花不完的钱。
面条来到纽约中心火车站,打开一个小件寄存厨,从中取出一个重重的行李包。打开包,里面全是旧报纸,让他感到震惊。迷茫之下不知何去。他胡乱买了一张车票离开了纽约。

2. 1968年。年迈的面条再次出现在纽约中心火车站。租了一辆车来到一座犹太人墓地,那里施工人员正在搬移墓碑。面条又来到友人肥摩的餐馆。他告诉肥摩他收到一封寄自犹太教堂的信,通知他教堂的坟场迁址,让他来处置亲友坟墓。但三个友人的坟墓在此之前都已经搬迁到一个很漂亮的新址。教堂说他收到的通知是八个月前发出的,而他上礼拜刚刚收到,说明寄信给他的不是教堂。他告诉肥摩这说明有人找到了他的下落,邀请他回纽约另有目的,他有一种不祥预感。
在肥摩的餐馆里面条看到儿时一群朋友的照片,还有肥摩妹妹黛比拉的照片。他走进熟悉的厕所,墙上的砖孔把他带回到遥远的过去。

3. 1921年。在音乐声中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厕所后面的杂屋里跳芭蕾。少年的面条常在厕所里偷看黛比拉跳舞。一次被她发现,把他奚落了一顿。女孩也喜欢他。但很不满他的肮脏和无聊。
那时的面条是一个街混子。跟另外三个同伴掏醉汉腰包,并受雇于一个叫霸哥的混子,勒索商贩。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一个比他大一点的混子,名叫曼克斯。他们几个从此一起靠偷抢挣钱。趁一个不光彩的机会制服了街上的巡警,在当地胡作非为。曼克斯带他们在火车站藏了一个行李箱,大家同意每次作案收入的1/2存在箱内共用。因为不想听命于霸哥,他们被霸哥一帮人揍了一顿。因此面条发誓要杀死霸哥报仇。
他们刚从火车站存钱出来,被霸哥开枪追逐,最小的多米尼格被当场打死。面条疯狂的杀死了霸哥,还刺伤了一个警察,并因此下狱。

4. 1968年。年迈的面条来到新坟地,看到一座崭新的纪念堂,里面放了三个汉白玉石棺,分别刻有35年前死去的三个朋友的名字:斜眼,派翠和曼克斯。在门后的墙上看到一个铜牌,上面说明这座纪念堂是由死者的友人面条出资兴办的。他很吃惊。还看到那里有一把钥匙,正是打开小件寄存箱的钥匙。面条拿了钥匙再次来到火车站,打开寄存的皮箱,里面装满了现金。上面还说明这是预付报酬。付款人在雇他完成一项大事,但并无细节。
面条拿了现金回家。路上熟悉的街景又把他带到过去:那时他刚被刑满释放,曼克斯开了一辆黑色运棺车来接他出狱。

5. 20年代末。曼克斯把他拉到肥摩餐馆的后面,远离界面的楼房。外表平淡的楼房里是一个不夜乐园。在禁止卖酒的时代他们酒天花地,纸醉金迷。曼克斯他们已经干大了:开赌场,地下夜总会,妓院,横发黑财。因为这里是肥摩饭店的后楼,面条在这里见到已经成人的黛比拉。黛比此时已经是初有成就的演员。
在后面的密室面条被引见给一个黑社会老大,对方告诉他们在底特律有一档交易请他们帮忙,可以抢到一大笔钻石。他们抢了珠宝店,面条还强奸了店里的一个女人。回来之后在交货时一箭双雕,打死前来取货的一帮人。曼克斯主张跟此事背后的黑手老大联手,面条不以为然,这使曼克斯感到尴尬不快。

6. 1968年。面条住在肥摩的店里。电视上正在播讲纽约州商务秘书长的“贝利丑闻”,说在此案件调查中已经有两个人神秘丧命。电视上又出现一个他们认识的面孔,此人是全美运输工会领袖。这使面条想起当年认识此人的经历。
30年代初。工会正在组织罢工时,工会领袖吉米被资本家走狗绑架,要挟他签署复工协约。面条和曼克斯绑架了资本家,迫使对方放出工会领袖。纽约警察局长破坏罢工,让警察进驻工厂。就在警长得意时发现有人在医院把他的宝贝儿子掉了包。面条和曼克斯通过婴儿调包要挟警长,迫使他把警察撤出工厂,罢工得以继续。一位政客因此建议他们跟政府官员们和实力雄厚的工会联手,在禁酒令终止后大干一票。面条不喜欢政客,主张不要涉政。从此他和曼克斯结下疙瘩。

7. 1933年。在地下夜总会的后屋,黑帮四兄弟再次见到了底特律珠宝店的女人凯露。此女很留恋当时强奸过他的男人,但没认出面条,只希望和曼克斯亲近。她建议跟曼克斯、面条一起来一次三人乐。面条拒绝,因为他“不是那种人”。
原来他特意约了黛比拉出去见面。因为发了财,他独自包下一家淡季停业的海滨饭店,请黛比拉吃饭。单独交谈中他得知黛比拉仍然单身,而且仍然怀念儿时的朋友。面条向黛比示爱。黛比也说他是她一生唯一在乎的男人。她所以答应独立见他,是因为她次日要启程到好莱坞,正好道别。在离开饭店的车上黛比吻了面条。面条强暴了黛比。不欢而散。
1933年12月,禁酒令就要解除。黑社会老大仍然在盯着这四兄弟,希望他们联手介政,干更大的交易。面条不干。曼克斯说他或许应该从此甩掉面条。他们一起到弗洛里达度假。此时他们已经存有一百万元积累,面条觉的应该就此洗手了。曼克斯说他要干到两千万、五千万时才会洗手。他告诉面条他已经想好一个主意,去抢劫联邦储备银行。
曼克斯的女人凯露劝面条向警察告密曼克斯砸银行的计划。这样可以把他关进监狱,不致在作案时丧命。面条认为这是好主意。为了保护朋友的性命,在结除禁酒令当晚的狂欢会上面条向警方打电话告密。很快发现曼克斯等人仍然行劫,三人丧命,自己从此避祸他乡。

8. 1968年。面条由于认出了跟 “贝利丑闻”有关的工会领袖吉米,觉得自己的处境跟这个事件或有关联。他开始调查贝利其人。首先走访了豪华的贝利基金会。基金会的主持人是当年曼克斯的女人凯露。她说基金会是十五年前由富商政客贝利发起的,但贝利本人没有到场。在基金会开幕式上代表贝利揭幕的是一个漂亮的女演员。面条认出那是他当年的恋人黛比拉。
面条收到贝利秘书长的邀请,次日前往长岛贝府参加一个宴会。面条到大都会剧场后台拜访黛比拉,希望知到贝利到底是谁,为什么请他赴会。交谈中得知贝利是从洛杉矶搬过来的富商;黛比拉虽然仍旧未婚,但已经跟贝利同居多年。黛比拉不知道贝利为什么邀请面条赴宴,但劝他不要去,不然会很失望。她劝他离开,那样还可以保留对往事的记忆。
离开剧院时面条无意中看到一直很礼貌的在门外等候的黛比拉的儿子,跟少年曼克斯长得一模一样。这才恍然认识到贝利不是他人,正是35年前的故人曼克斯。

9. 知道了是曼克斯的邀请,面条按时赴会。就在黛比拉焦急等待面条出现时,曼克斯已经把面条请到书房单独会谈。曼克斯说他已经活不了几天,因为很多政客跟目前的丑闻有关,自己一定会被他们除掉。曼克斯认为只有面条有权利杀死他,因为他欠了面条一生债务:独吞了当年的百万资金,还抢了他的女友黛比拉。
原来曼克斯才是从外地请面条到纽约的神秘人物,目的是了还债。他告诉面条当年砸银行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是骗局。连让面条告密都是他一手操纵的周密计划。让面条亲自杀死他就可以了结这一生恩怨。
但面条拒绝动手,因为他早已洗手,更不想介入政界是非。他从贝府离开。贝利默默消失在垃圾粉碎车背后。

结尾:1933年。面条在烟馆过足了瘾,想象着自己一个人将拥有一百万,笑着进入梦乡……编辑本段

阅读全文

与美国黑社会电影解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索尼9000h怎么看高画质电影 浏览:720
韩国电影惑 浏览:120
小伙抱着人头是哪个电影 浏览:850
韩国政变的电影 浏览:721
免费下载电影永远的第一名 浏览:660
偷天换日美国电影演员 浏览:333
十部顶级英文动漫电影 浏览:763
2018印度电影节 浏览:865
电影爱情公寓影评 浏览:807
西伯利亚日本战俘电影 浏览:844
电脑wps最小化看电影 浏览:132
电影短视频推荐爱情 浏览:969
拔牙欧美电影 浏览:90
狗咬狗电影票房怎么样 浏览:449
萝莉控电影推荐 浏览:799
Sense8美国电影 浏览:41
民国时期的动漫电影 浏览:307
赛尔号大电影全部中文 浏览:663
哪些著名的反华电影 浏览:830
жить俄罗斯电影 浏览:213